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警战争游戏-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由于其采用了一种与虎王类似的炮塔,有些西方资料称它为e-90,也称它为虎3。这种说法并不完全正确,其实e系列战车中并没有e-90这个编号,而虎3这个称号其实也该用在e-75的身上才称得上真正正确。

    主要数据:

    重量:140t

    乘员:5

    发动机:maybachhl234

    最高时速:40km/h

    最大行程:120km

    全长:10。27m全宽:4。48m全高:3。29m

    武器:128mmkwk44;7。92mmmg34
………………………………

德式鼠式超重型坦克

    ()  鼠式坦克是二战期间德国制造的一种重型坦克,是世界上最重的坦克。重型坦克是早期坦克的一种类型。早期坦克是按照战斗全重和火炮口径来分类。重型坦克重40~60吨,火炮口径最大为125

    毫米,主要用于支援中型坦克战斗。主要xing能数据鼠式超重型坦克战斗全重188t

    车长10。09m

    车宽3。67m

    车高3。66m

    引擎mb509/mb517diesel

    最大速度公路/越野:22/13km/h

    最大行程公路/越野:192-300/87-135km

    乘员6人

    火力装备128mmkwk44l/55;75mmkwk44l/48

    弹药128mm:32发;75mm:200发

    装甲50-205mm

    爬坡度30度

    通过垂直墙高n。a。m

    越壕宽3。00m

    涉水深1。63m制造历程

    1942年6月8ri

    德国著名的坦克设计师波尔舍(另一个译名就是保时捷)博士在会见希特勒的时候提出发展超重型坦克,希

    鼠式坦克(3张)特勒当ri即任命波尔舍为总设计师,研制一种安装有128mm或150mm火炮的超级重型坦克,这就是“鼠”式坦克的来历。1943年1月12ri,德国陆军兵器局召集了各有关厂家下达研制任务,参加研制的厂家有:克虏伯公司,西门子公司,戴姆勒-奔驰公司,斯可达公司和阿尔凯特公司等,由阿尔凯特公司负责总装任务。

    1943年12月23ri

    在阿尔凯特公司的试验跑道上进行了“鼠”1坦克的行驶试验,获得成功,不过当时炮塔没有浇铸,用的是55t的混凝土炮塔作为替代品。1944年1月10ri,该样车被运到斯图加特附近的博普林根试验场,进行了更广泛的试验,除了悬挂装置强度不够和出现一些其他的小故障外,都还令人满意。但是它的最大速度只有22km/h,持续速度只有13km/h。随后希特勒命令波尔舍博士在1944年6月之前制造出有炮塔的装有武器的完整“鼠”式坦克。

    1944年3月20ri

    第二辆样车“鼠”2式坦克的车体被运到了博普林根,不过其他的部件直到6月9ri才全部运到,并开始新的试验。1944年10月,“鼠”1坦克和“鼠”2坦克都被运到柏林郊区的库麦斯道夫试验场作进一步的试验,试验开始不久,“鼠”2式样车由于发动机和发电机轴匹配不当,发生了柴油机曲轴损坏的严重故障,而新制造的发动机直到1945年3月才运到库麦斯道夫,组装没有出现什么问题,但是随后不久德国就战败了。

    “鼠”式超重型坦克只生产了两辆样车,还有9辆正在生产过程中。原计划生产150辆,但是由于二战的进程,基本上“鼠”式坦克没有发挥什么作用。

    “鼠”1坦克装上了炮塔,炮塔上装有一门128mm的火炮和一门并列75mm火炮,动力装置是mb509汽油机,车体表面涂三sè迷彩。“鼠”2坦克未装炮塔,动力装置为mb517柴油机,表面涂两sè迷彩。这两辆样车在德国投降前并没有参加最后的战斗,在苏军最后攻克柏林前,德军把这两辆样车都炸毁了。苏军在战后将各处缴获的车体部件拼凑成一辆完整的“鼠”式坦克。

    “鼠”式坦克火力强大,防护坚固,但是它极差的机动能力几乎使它只能在原地作为固定的火力点,而且生产的比较晚,数量也很少,根本无法挽救第三帝国必然灭亡的命运。

    尽管希特勒狂热地要求,但是“鼠”式和其他计划中的坦克还是没能在二战结束以前投入战场使用。其开发史可追溯至德国陆军在战前对俄国t-35a、b和c型重型坦克的调查报告,另外还有传闻说俄国人正在发展一种重达100吨的坦克,

    “鼠”式坦克这种看似威力无比的“陆地战列舰”深深地吸引住了希特勒。为了满足希特勒的这个兴趣,克虏伯公司早在1941年就接到了陆军武器局的命令,发展一种类似俄国人的100吨坦克那样的战车。于是克虏伯公司的设计师们做了大量的110、130、150及170吨级坦克的发展研究,但是始终没有一种走出图纸阶段而变为实车。因为它们的笨重的大块头,所以这些超重型战车的第一个代号就称为“猛犸”,后来为了迷惑敌人的情报,又改称为“鼠”式。好像对已经超负荷运转的德**工产业熟视无睹似的,希特勒在1942年3月21ri亦同样命令保时捷公司设计一种100吨的战车,这种大坦克被称为“保时捷鼠式”。1942年5月,希特勒再次要求用最高速度进行特大型坦克的开发,同时他认为将重量减至70吨是错误的,而增至120吨最佳。在他的观点中,坦克上厚重的装甲和一门高xing能的火炮比机动xing更为重要。1942年12月,保时捷教授和克虏伯公司的穆勒博士呈交给希特勒一份关于“鼠”式坦克生产的预备工作状况报告。产量力争达到每个月5辆(听着就知道这东西多么难造了),在克虏伯公司生产。1943年1月,希特勒把参与与竞争的克虏伯公司和保时捷公司的设计进行了比较之后,决定采用“保时捷鼠式”法案,并赞成使用128毫米kwk主炮。

    1943年5月1ri

    “鼠”式的木制全尺寸模型向希特勒作了展示,最后他同意将其投入生产,并下达了150辆的定单。但到了1943年10月,希特勒原来的150辆定货又被取消了。第一辆原型车制造出来后,全车重量达到了150吨,由于要满足希特勒对更厚重装甲的一再要求,最后装甲的厚度达到了惊人的240mm,而“虎王”坦克的正面装甲也只有150mm。而且全重一步一步增加到了188吨。设计制造

    分布制造

    “鼠”式的电器设备由西门子公司制造,戴勒姆-奔驰公司制造发动机。履带由altmarkische

    kettenfabrik提供,车体、炮塔和武器的制造由克虏伯公司负责,

    组装

    最后是阿尔卡特公司负责整车组装。与一般的坦克比较起来,它更像是个移动的碉堡,要使这个怪物动起来需要解决许多困难的技术问题,但是天才的保时捷教授和他的工作组合理地解决了这些难题。

    1943年12月24ri

    阿尔卡特公司完成了第一辆原型车的装配,但是这辆车没有装上炮塔,它被用于广泛的测试项目。在测试中,“鼠”式由于其巨大的重量和推重比问题显得行动非常地迟缓(13公里/小时),但相对于它的尺寸来说已经是非常地灵活。这第一辆“鼠”式的原型车代号为v1,装有一台由戴勒姆-奔驰db603型航空发动机发展改进而成的db

    509型汽油发动机,它没能达到计划中的20公里/小时的时速,测试中证明在良好的环境条件下也只能达到13公里/小时。还有为了能够更好地支撑“鼠”式的重量,悬挂系统也必须改进。

    重量问题

    另外的就是“鼠”式本身的重量问题了,几乎没有桥梁能够承受它的重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鼠”式装上了一套潜渡通气筒,这样就使它能够用潜渡方式涉过最深为8米的河流。后来,v1号原型车安装了一个重量和真炮塔一样的假炮塔继续测试。

    伪装

    测试中的v1号车喷上了迷彩伪装,并画上了红sè五角星和**的镰刀锤子党徽来伪装成一辆被缴获的苏联坦克(似乎为了区别,该车上的镰刀锤子标志上的镰刀是反过来的,即镰刀的刀尖是朝下的)。

    1944年3月

    与v1号车在细节上有着许多不同之处的v2号“鼠”式也基本完工。刚开始没有发电机,到44年中才装上去。1944年9月克虏伯开始制造v2号车的炮塔,但直到1944年6月才完工交货装上v2号车进行测试。克虏伯为v2号车制造的炮塔上安装了一门128毫米kwk

    44l/55主炮和一门同轴75毫米kwk44l/36。5

    副炮(副炮已经是一般坦克的主炮了。。。。。。),还有一挺7。92毫米mg34机枪,为“鼠”式提供了非常凶猛的火力。“鼠”式的主炮能够在3500米的距离击穿盟军谢尔曼、克伦威尔、丘吉尔、t-34/85和js-2坦克的前、侧和后部所有装甲。炮塔上还安装了先进的火炮测距仪,但是由于主要部件的短缺最后也没能全部安装完成。

    v1号车本来是大要装上克虏伯制造的第二个炮塔,但是这个炮塔直到战争结束都没能完工,所以它从始至终都保留了那个假炮塔,1944年7月25ri,克虏伯报告称有两台车体即将完工,另外还有两台稍后也可完成。但是到了7月27ri,克虏伯被命令将这四台车体拆毁。8月19ri,保时捷公司通知克虏伯公司,说他们已经接到命令停止在“鼠”式项目上再作更进一步的工作。虽然如此,“鼠”式v2号原型车还是在1944年9月开始了它的测试。v2号车上安装的是与v1号车不同的梅巴赫mb

    517型柴油发动机,驾驶系统也使用了一套更先进的电传动系统。行走装置由斯柯达公司设计,宽达1100毫米的履带由12个托带轮支撑。当所有的舱门都关闭起来时,有一套空调系统为成员供氧。

    运输

    “鼠”式在运输时,是装在一种特别制造的28轮铁路运输车上,这种运输车是由位于奥地利维也纳的graz-simmering-pauker工厂制造。从1944年的1月中旬至10月初,“鼠”式原型车的测试先是在库默斯多夫的装甲车辆实验场进行,后来又转到伯布林根的保时捷实验场。由于发动机故障和盟军对德国工厂的空袭造成的生产延误,使得测试断断续续地持续了很久。在测试过程中,一旦某辆“鼠”式发生了故障的话,就要由另外那辆“鼠”式来拖拽才能使其移动(如果两辆一起坏的话。。。。。。)。另外,德国人还曾计划利用“鼠”式的底盘装上一个装有两门88毫米flak

    43高shè炮的炮塔,但这个计划也没能变为现实。驱动系统

    v1号“鼠”式坦克的履带由汽油-电动原理驱动,保时捷教授在早期项目中(vk3001、vk4501、vk4502)已经使用过这种他首创的驱动方式。一台1080马力直列12缸的戴勒姆-奔驰汽油发动机通过一个间接变速箱向发电机提供能量,发动机产生的电力再用于驱动两个电动机,电动机带动行动齿轮使车辆动起来。而v2号“鼠”式是采用了柴油以及电动的驱动方式。武器

    “鼠”式主炮是一门由128mm高shè炮发展而成的加农炮,还有一门与主炮同轴的75mml/44

    kwk副炮。近距离防御武器是一挺mg34机枪,另外在炮塔两侧和后部还各有一个shè击孔,车组成员可以用一支手枪或用冲锋枪(如mp44冲锋枪)通过此孔向外shè击。无奈的结局

    多数没进入组装阶段

    1944年1月中旬到10月初左右,八号坦克都是在靠近柏林南方25公里的库梅尔斯朵夫(kummersdorf)装甲车辆测试场以及在柏布林根(bouml;blingen)的保时捷测试场进行测验。本来测验不用拖这么久,但是八号坦克非常容易故障,也就很容易停摆;加上盟军空中轰炸的确有效减缓了所有的生产,包括八号坦克所需要的零件。

    根据来自保时捷厂的消息来源指出,希特勒迫切地希望获得八号坦克的原因是希望他的大西洋长城中出现防御疏漏的时候,利用八号坦克去进行填补。因为毕竟比起攻击这回事,防御不需要太多的路程,对八号坦克来说算是合理的解释。战争结束后苏联部队在位于埃森的克鲁伯厂寻获将近完工1号原型车炮塔与3号原型车的车体。原来的一号原型车因为炮塔还在赶工中,所以连炮塔也都是假的。一号原型车在落入苏联部队手中之前已经被德方进行机械xing的破坏;二号原型车倒是全副武装地被派遣到柏林准备战斗,不过以自己的动力行驶到佐森(zossen)附近的史坦普拉格尔(stamplager)时候,就发生严重故障,于是在一炮未发的情形下,被车里的组员引爆了弹药以免落入敌人手中。

    看见八号坦克变成废车后的苏联装甲摩拖化部队指挥官在评估之后,不死心地决定把一号原型车的车体与2号原型车的炮塔凑在一起带回苏联。不过此事不容易,尤其用了6辆18吨的半履带车才把55吨重的炮塔从烧成废铁的车体上拉走。之后炮塔与车体就在德国境内进行重组,再于1946年5月4ri被送回苏联测试。当苏联陆军在1951年到1952年之间完成所有的测试之后就送到“库宾卡坦克博物馆”(kubinka

    tankmuseum)作永久陈列展示。

    它的设计理念的确对于冷战时期的苏联坦克形成一定的影响。例如斯大林重型坦克第3型,虽然车重接近八号坦克的1/3,但是倒是有一座122毫米的d25-t主炮;至于t-54主战坦克,前方的装甲就厚达200毫米,连车身装甲都有120毫米厚,su-100驱逐战车也采用的d-10t2s主炮,并且将车重压低在40吨以下。

    鼠式坦克3d图

    缺乏实战价值

    总而言之,“鼠”式是一种有趣的设计产物,但由于它可怜的机动能力和巨大的重量,使得它注定缺乏实战价值,把它作为一座移动碉堡来使用更胜于作为一种超级坦克的用途。一辆全部装配完成的“鼠”式被苏军运回了国内,1951/52年在库宾卡进行测试,它是由v2号车的炮塔和v1号车的车体组合而成。至今仍陈列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附近的库宾卡装甲兵博物馆内。
………………………………

苏俄БТР-70轮式装甲人员输送车

    ()  Бtp-70轮式装甲人员输送车制造国

    前苏联

    型号

    Бtp-70轮式装甲人员输送车(Бtp-70koлechыnБpohetpahcпoptep)

    生产单位

    高尔基城高尔基汽车厂(ГopkoвcknnАвto3aвoд,su)

    生产概述

    Бtp-70(8x8)装甲人员输送车是在Бtp-60ПБ车基础上改进而成。70年代末期在苏联陆军部队中服役,1980年11月参加莫斯科红场阅兵式,以取代Бtp-60系列装甲人员输送车。该车还在min zhu德国装备,罗马尼亚也特许生产此车,并定名为tab-77。

    结构特点

    该车车体由钢板焊接,同Бtp-60系列车相比,车头较宽,改善了车前装甲以及车体前部和前轮之间的附加装甲。

    车长和驾驶员并排坐在车前部,驾驶员在左,车长居右,车前有两个观察窗,战斗时窗口都由顶部铰接的装甲盖板防护。每个窗口有3个前视和1个侧视潜望镜,在侧视潜望镜下面还有1个shè孔。车长和驾驶员后面有2个面朝前的步兵。炮塔位于第二轴上方的车体zhong yāng位置。载员舱在炮塔之后,有6名步兵背靠背坐前、后打开。另外,在车体两侧的第二、三轴之间开有向前打开的小门。车后为动力舱。

    单人炮塔上装有14。5mmkПВt重机枪和7。62mmПkt并列机枪各1挺。kПВt重机枪发shèБ3t曳光穿甲燃烧弹、Бc穿甲燃烧弹或Б3-2穿甲弹,在500mm距离上可击穿32mm厚的垂直钢装甲,在1000m距离上可击穿20mm厚的垂直钢装甲。Бtp-70(该车采用2台3m3-4905汽油机,每台汽油机机功率为88kw(120马力)。这种装置的缺点是传动装置及所属部件均需配备两套,增加了维修困难。该车的驱动型式为8x8,采用zhong yāng轮胎充放气系统,第一、二轴转向采用液压助力cāo纵。制式设备有三防装置和前置绞盘等。

    该车水陆两用,水上靠车后单个喷水推进器推进。入水前应竖起车前防浪板,当车辆在地面行驶时,防浪板折叠到前上装甲上,而Бtp-60ПБ车是折叠在车前底部。

    武器配置

    14。5mmkПВt重机枪和7。62mmПkt并列机枪各1挺(还可装备9p54m“箭-2”(萨姆-7)或萨姆-14防空导弹和pПГ-7/pПГ-16反坦克火箭筒。

    )

    服役国家

    俄罗斯(前苏联)

    min zhu德国

    罗马尼亚

    土耳其(由联邦德国援助)

    型号演变和变形车

    1。Бtp-70kШm指挥车

    该车在车顶右后部除装有普遍鞭状天线外,还在前轮上方车体两侧装有两根鞭状天线。该装置优点是炮塔旋转时天线不致与机枪机碰,缺点是天线安装位置降低,因而降低了传输效率。

    2。带АГc-17榴弹发shè器的Бtp-70

    该车除保留了Бtp-70的炮塔武器外,还在塔上安装1个带三角架的АГc-17榴弹发shè器,并配有光学瞄准镜和29发弹的鼓式弹匣。榴弹发shè器为手cāo纵而不是遥控发shè。

    3。Бtp-mc通信车

    4。Бtp-70Бp3m抢救修理车

    xing能数据

    乘员+载员2+9人

    驱动形式8x8

    战斗全重11500kg

    单位功率14。7kw/t

    车长7。535m

    车宽2。800m

    车高

    至瞄准镜2。320m

    至炮塔顶2。235m

    车底距地高0。475m

    轮距2。380m

    轴距1。400+1。775+1。400(m)

    最大速度

    公路80km/h

    水上10km/h

    燃料储备350l(估计)

    公路最大行程600km

    浮渡能力有

    攀垂直墙高0。5m

    越壕宽2m

    发动机

    型号2x3m3-4905

    类型6缸汽油机

    功率2x88kw(2x120马力)

    传动装置

    类型手动变速箱

    前进档/倒档数4/1

    分动箱2速

    转向装置类型动力助力

    悬挂装置类型扭杆和液压减振器

    主要武器口径/型号/类型14。5mm/kПВt/机枪

    并列武器口径/型号/类型/数量7。62mm/Пkt/机枪/1挺

    弹药基数

    机枪弹500发

    并列机枪弹2000发

    炮塔驱动方式手动

    炮塔旋转范围360°

    机枪俯仰范围-5°~+30°

    电气系统电压12v
………………………………

苏俄BTR80

    ()  6tp-80(8x8)是一种4轴、8轮驱动的装甲人员输送车,由6tp-70轮式装甲输送车改进而成,从外表看,与6tp-70车相似,1984年装备使用。简介国别俄罗斯

    名称:6tp-80轮式装甲人员输送车6tp-80koлechыn6pohetpahcпoptep

    研制单位:高尔基城高尔基汽车厂

    гopkoвcknnaвto3aвoд,su

    生产单位:高尔基城高尔基汽车厂

    гopkoвcknnaвto3aвoд,su

    现状:生产

    装备情况:俄罗斯结构特点

    该车总体布置与6tp-70相似。驾驶舱位于前部,驾驶员在左、车长右右,并装有供昼夜观察和驾驶的仪器(车长夜视距离为360~400m,驾驶员夜视距离可达60m)、面板、cāo纵装置、电台及车内通过话器等。车长位置的前甲板上有一球形shè孔。车长和驾驶员的后面各有面各有1个步兵座位。车长的右前倾斜甲板上还有1个供步兵用的shè孔。炮塔位于第二轴上方的车体zhong yāng位置。载员舱在炮塔之后,6名步兵背靠背坐在当中的长椅上。车体两侧各有3个shè孔。载员舱顶部有2个方形舱盖,盖上各有1个用于对空shè击的圆形孔,在车体两侧的第二、第三轴之间开有大门,而不是6tp-70车上的小门。该门上部朝前打开,下部可向下折叠形成台阶,便于步兵上下车辆。车后为动力舱。

    单人炮塔上安装1挺14。5mmkпвt重机枪和7。62mmпkt并列机枪。机枪俯仰范围由6tp-70的-5°~+30°增大到-5°~+60°。炮塔内装昼间瞄准镜1个,观察镜2个。对付地面目标时,kпвt重机枪的shè程可达1000m。kпвt和пkt机枪shè速分别为500~600发/min和700~800发/min,弹药基数分别为500发和2000发。车上还装有防空导弹发shè架、8支自动步枪、反坦克火箭筒、ф1式手榴弹和信号弹。炮塔的后部外侧安装6个烟幕弹发shè器。

    车体后上部作了少量改动,以便安装1台4冲程8v水冷柴油机,功率为191kw(260马力)。传动系统也随发动机的变更而比6tp-70车大为简化。发动机扭矩通过离合器传递到5档定轴式变速箱,其中二、三、四、五档均装有同步器。扭矩再从变速箱经中间轴传递到2速分动箱,然后再分流:一股传到第一、三桥,另一股传到第二、四桥。为便于车辆在困难路面行驶,还装有轴间差速闭锁装置。另外,从分动箱还分出一股功率,用于驱动喷水推进器和绞盘。由于该车柴油机的燃油消耗率比6tp-70车的汽油机要少,故在不增加主油箱的容量下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