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警战争游戏-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炮塔侧部:19mm/54°

    炮塔后部:13mm/60°

    炮塔顶部:6mm

    炮塔防盾:26~33mm

    电气系统电压:24v
………………………………

苏俄BMP2

    ()  mp-2步兵战车是前苏联制造的步兵战车。该战车1982年首次出现在红场阅兵式上,外型与bmp-1极相似,1985年再次出现在红场上时,炮塔两侧披挂着附加装甲。战斗全重14。6吨,乘员3人,载员7人,最大公路时速70千米,水上时速7千米。主要武器为1门30毫米高平两用机关炮,弹药基数500发,shè速200〃300发/分。辅助武器为1挺7。62毫米并列机枪和1具导弹发shè架,车载机枪弹2000发和“拱肩”反坦克导弹4枚简介

    装备苏军坦克师和摩托化步兵师,主要武器为1门30毫米机关炮和拱肩反坦克导弹。战斗全重14。6吨,载员6人,最大时速65千米,最大行程600千米。

    配置特点

    bmp-2步兵战车采用了大型的双人炮塔,将bmp-1步兵战车位于驾驶员后方的车长座椅挪到炮塔内右方,使其的视野和指挥能力得以增强,驾驶员后方的座位用于步兵乘坐。bmp-2步兵战车的武器为1门2a42型30毫米机关炮,以at-5“拱肩”反坦克导弹发shè器取代了at-3“耐火箱”反坦克导弹发shè器,这两种反坦克导弹的最大区别是瞄准装置。at-5“拱肩”反坦克导弹采用瞄准线指令制导方式,炮长只需持续将目标保持在瞄准线上即可,不用再像at-3“耐火箱”反坦克导弹那样还要cāo控导弹飞行。不过,在发shèat-5反坦克导弹时,炮长仍需探出车外,其最大shè程为4000米。2a42型30毫米机关炮的炮口初速为970米/秒,该车配有车长超越控制装置的先进火控系统。

    bmp-2步兵战车的出口车型用“塞子”反坦克导弹取代了at-5“拱肩”反坦克导弹,其最大shè程为2500米。由于炮塔占据了较大的空间,bmp-2步兵战车的载员室只能容纳6名步兵,若算上驾驶员后方的一名步兵共计7名载员。该车于1982年亮相后,很快便取代了bmp-1步兵战车,苏联曾将该车首先投入阿富汗战场,伊拉克于90年代初期入侵科威特时也曾使用过该车,后来因伊军撤退时将bmp-2步兵战车丢在了科威特,那些车现仍在科威特陆军中服役。设备改进

    尽管bmp-2步兵战车的xing能不断得到提高,但是其火力相对较弱,用30毫米机关炮和并列机枪来对付建筑物和碉堡或隐蔽的软目标,效果非常不理想,据此,1995年俄罗斯完成了bmp-2步兵战车的改进型,它与法国萨吉姆公司合作,改进了该车的火控系统、炮长夜视仪、炮塔稳定装置,还在炮塔的左后方加装了一具ag-17外置式30毫米自动榴弹发shè器,以增强对敌步兵火力的压制。

    bmp-2步兵战车因采用的是bmp-1的底盘,在其发展上受到很大限制,不能满足苏军的要求。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他们开始寻求全新的步兵战车。最初新车型采用“685项目”轻型车的底盘,配装2a42型30毫米机关炮和2具反坦克导弹发shè器,称为“688项目”车,因其武器火力几乎没有提高而被放弃,随后换装了新型2k23炮塔系统,配装了2a70型100毫米线膛炮和2a72型30毫米机关炮各1门,以及1挺7。62毫米并列机枪。该车武器的配备达到苏军官方的认可,由此诞生了bmp-3步兵战车。该车由图拉设计院设计,库尔干机械制造厂生产,1987年装备陆军和海军陆战队所属的机械化分队和坦克分队。到目前为止,bmp-3步兵战车已生产1000辆,除装备苏联军队外,还出口印度、东德、捷克斯洛伐克、伊拉克、塞浦路斯和科威特等多个国家共计560辆。研制历史

    前苏联/俄罗斯研制的bmp-1、bmp-2和bmp-3步兵战车,堪称是俄罗斯步兵战车“三兄弟”,是世界上最先发展了三代的步兵战车。bmp系列步兵战车,也是世界上装备数量最多、装备国家最多的步兵战车。

    bmp-2步兵战车大约于1976―1977年间投产,1982年的红场阅兵式上首次向世人展示,1985年再次出现在红场上时,炮塔两侧披挂着附加装甲。结构特点

    该车底盘与БmП-1极为相似。两车最主要区别是,БmП-2改装有30mm机关炮和拱肩(spandrel)反坦克导弹的双人炮塔,装甲防护也有所增强,1985年在莫斯科红场阅兵式上再度展出时,炮塔两侧披挂有附加装甲。全车分为4个舱,驾驶舱在车体前部左侧、动力舱在右侧,战斗舱位于zhong yāng,载同舱居后。车体后部的大门已改为跳板式的。

    驾驶舱用隔板与动力舱隔开,隔板能隔音隔热。为便于驾驶员向前方观察,配有3个thПo-170潜望镜,中间1个可换成thПo-350Б高潜望镜,以利于车辆水上行驶将防浪板升起时驾驶员观察。为便于夜间驾驶,还配有夜间驾驶仪。bmp-2步兵战车(19张)

    驾驶舱内主要设备有发动机起动装置、陀螺半罗盘、道路行驶信号控制装置、气动系统和车内通话器等。战斗舱的双人炮塔在车体中部能在10。28s内旋转360°,12。33s内可使火炮最大仰角达74°。武器

    主要武器

    bmp-2步兵战车主要武器为1门30mm高平两用机关炮,该炮身管较长,有炮口制退器和双向稳定装置。最小瞄准速度为0。07―0。1°/s,最大瞄准速度为6°/s,并能以30°―35°/s的速度转移shè向。直shè距离为1000米,针对不同的地面目标瞄准距离为2000―4000米,并且能在2000米距离上对付亚音速的空中目标。配用的弹种有曳光榴弹和曳光破甲弹,初速均为1000米/s。采用双向单路供弹,可自动装填,也可人工装填;可单发,也可连发。连发时最小shè速为200―300发/min,最大shè速550发/min,弹药基数500发。

    在车长和炮手位置顶部中间有1个反坦克导弹发shè管,配有4枚红外制导的拱肩反坦克导弹,其中1枚处于待发状态。“拱肩”反坦克导弹是第二代远程反坦克导弹,可便携和车载发shè;主要用于远距离攻击坦克,各种装甲车辆及其它防御工事等。导弹采用视瞄准,红外自动跟踪、有线传输指令制导,破甲厚度600至700毫米。最大shè程4000米,飞行速度150至250米/秒。

    辅助武器

    bmp-2步兵战车

    辅助武器为1挺7。62mm机枪,弹药基数2000发。

    在炮塔底部有转盘,其上有并列机枪弹仓,炮弹输送带和反坦克导弹弹架。战斗舱配有多种观瞄仪器,炮手有4个潜望镜,车长有3个,车长和炮手均有昼夜瞄准镜,车长指挥塔上装有红外探照灯。主炮右侧有1个红外/白光探照灯,并能与主炮一起俯仰。观瞄仪器均有吹洗装置。

    动力舱有1台6v水冷柴油机,功率约为257―294千瓦(350―400马力)。机动部件结构紧凑,主离合器,变速箱及转向装置组合为一体;机油箱与加温装置,水散热器和机油散热器与引shè装置均分别组成1个单元。采用液压助力cāo纵,驾驶轻便。装备

    bmp-2步兵战车的行动部分采用扭杆悬挂,有6对负重轮并有托带轮,第一、二和六负重轮处有液压减振器。车体裙部有护板。能浮渡,此时防浪板升起,排水泵工作。

    载员舱可载全副武装士兵6人,为便于人员出入,车顶有两个舱口。载员舱两侧各有3个shè孔,并有观察镜。舱内有弹药、食品箱、水泵、热烟幕施放装置的泵送装置和传送清洗空气的气道等。载员除自身携带的自动步枪和机枪外,还有1具pПГ-18反坦克火箭筒、萨姆-7或萨姆-14、萨姆-16防空导弹等。

    为增加该车的防护,炮塔和车体均有附加装甲。车内有三防装置、灭火装置、浮渡时使用的救生器材以及热烟幕施放装置等,在炮塔两侧各有3具烟幕弹发shè器。
………………………………

苏俄BMP3

    ()  俄罗斯bmp-3步兵战车是俄罗斯第三代履带式步兵战车,80年代初开始研制,1986年投产,投产前,该车在各种实战条件下进行了大规模的野外试验,其xing能较之俄罗斯bmp-2步兵战车第二代步兵战车又有了很大的提高。曾在俄军及俄罗斯驻min zhu德国的部队中装备,该车还参加过车臣战争。基本参数步兵战车四向视图乘、载员(人)3十7

    战斗全重(t)18。7

    公路最大行程(km)600

    越壕宽(m)2。5

    过垂直墙高(m)0。8

    单位功率(hp/t)25

    爬坡度35度

    侧倾坡度20度

    车长(m)6。730

    车宽(m)3。300

    车高(至炮塔顶)(m)2。450

    车底距地高(mm)450

    公路最大速度(km/h)70

    水上最大速度(km/h)10

    单位压力(kg/平方厘米)0。62

    bmp-3步兵战车武器系统

    主要武器(mm)100xl

    辅助武器(mm)30xl

    并列武器(mm)7。62x1

    前机枪(mm)7。62x2

    烟幕发shè器(mm)81x2x3

    反坦克导弹at-10

    弹药基数

    100mm炮弹(发)40

    30mm炮弹(发)500

    7。62mm枪弹(发)6000

    反坦克导弹(枚)6总体布局

    bmp-3步兵战车由车体、炮塔、武器系统、火控系统、动力传动系统和通讯系统等组成,采用箱型车体、车首呈楔形、车位垂直。驾驶室位于车体前部、战斗室居中、载员室和动力室后置。

    在总体布置上bmp-3步兵战车打破了履带式步兵战车的传统设计布局,采用独特的发动机后置方案,这样做主要是在考虑到车辆重心的布置和水上平衡设计的同时,还可以增大车首装甲板的倾斜角度,以提高其防护力。在以前的bmp-1/2步兵战车上,位于车体前左侧的驾驶员和车长比较靠近履带,经阿富汗战争证实,当bmp-1/2触发反坦克地雷时,其后果是非常致命的。所以,在bmp-3步兵战车上驾驶员的位置位于车体的正zhong yāng,这样也有利于车辆在狭窄的路段转向。

    bmp-3步兵战车的驾驶员有5具潜望镜,使其对周围有良好的观察能力。夜间驾驶时,中间的潜望镜将由红外驾驶装置替代,也可根据需要换成微光夜视仪。武器系统

    阅兵式上的bmp3步兵战车bmp-3步兵战车的战斗全重为18。7吨+2%,比bmp-1/2要重3~4吨,防护力上得到很大加强。乘员为2人,载员为7人。车全长7。14米,全宽3。23米,全高2。65米,和bmp-1/2相比,车体轮廓(尤其是车宽)得到增大,提高了乘坐舒适xing。车内的乘员和载员的分布如右上图所示。乘/载员清一sè地面向前方,有单独的座椅。炮塔中,车长在火炮的右侧,炮长在左侧。经常可以见到接受检阅的bmp-3步兵战车的照片,车长站在指挥塔上敬礼,给人以深刻的印象。由于动力-传动装置后置,炮塔的位置明显靠前。从总体上讲,bmp-3步兵战车最突出的特点是它的强大的火力系统:1门2a70型100毫米火炮、1门2a72型30毫米机关炮和3挺7。62毫米机枪,算得上是“超豪华”的武器系统。

    bmp-3步兵战车的武器站2a70型100毫米低膛压线膛炮,在世界步兵战车之林中,可以说是“只此一家,别无分店”。这种火炮带自动装弹机和双向稳定器,可发shè杀伤爆破弹和炮shè导弹。火炮的俯仰角为-6~+60度,方向shè界360度。火炮和炮塔采用电动cāo纵装置,必要时也可以手动cāo纵。发shè的杀伤爆破弹重24。5千克,炮口初速250米/秒,但由于是底排弹,弹丸可以不断加速,最大有效shè程4

    000米。所发shè的炮shè导弹为9m117型,西方称之为at-10反坦克导弹,为半自动激光驾束制导反坦克导弹,导弹的飞行速度可以达到375米/秒,有效shè程为100~4

    000米。导弹长度大于1米,需要由乘员人工装填。改进型的9m117m型炮shè导弹可以穿透550毫米厚的均质钢装甲,命中率高达90%。9m117导弹的构造如右图所示。弹药基数为:杀伤爆破弹30发,其中的22发装在自动装弹机的弹舱内,旋转弹仓的结构和t-72的相似,上部装弹头,下部装发shè药,分开布置;炮shè导弹为8枚。1枚9m117炮shè导弹的价格为2。5万美元。

    2a72型30毫米机关炮与bmp-2上的30毫米炮相同,为双链供弹式机关炮,最大shè速为330发/分,炮口初速为960~980米/秒,发shè的弹种有:穿甲弹、榴弹和曳光榴弹。可用来对付1500~2000米处的轻型装甲目标和4000米以内的直升机。其穿甲弹可在60度shè角、1

    500米的距离上击穿25毫米厚的钢装甲。弹药基数为500发,其中305发为榴弹,195发为穿甲弹。30毫米机关炮位于主炮的右侧,身管较长。

    pkt型7。62毫米并列机枪的实际shè速为250发/分,有效shè程1

    500米。2挺前机枪,由驾驶员两侧的2名载员来发shè。3挺7。62毫米机枪的弹药基数达3x2000发,可以说是弹药充足。

    bmp-3步兵战车上有5个shè击孔,两侧各2个,左侧后门上1个,由于载员都面向前方而坐,所以,尽管载员可以利用随身携带武器和shè击孔乘车战斗,但乘车战斗并不是主要作战方式。bmp-1有9个shè击孔,bmp-2有8个shè击孔。看来,减少shè击孔,也是步兵战车的一个趋势。

    除了固定武器外,车上还有2挺便携式轻机枪、载员使用的6支ak-74型5。45毫米自动步枪和26毫米信号枪等。也就是说,载员下车战斗时的火力仍很强大。

    从上面介绍的武器系统的配置来看,其正面火力十分强大,已经超过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型坦克或主战坦克火力,具有同敌方的主战坦克、步兵战车、装甲输送车、步兵等作战的能力,显示出bmp-3步兵战车的多用途xing。bmp-3以后,苏联/俄罗斯已不再发展轻型坦克和水陆坦克,说明bmp-3完全能起到轻型坦克和水陆坦克的作用。xing能

    机动xing能

    bmp3步兵战车的载员分布图bmp-3在总体布置上的最大特点,是采用了动力-传动装置后置的布置方案。

    动力-传动装置布置到车体前部,还是布置到车体后部,这里面大有名堂。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履带式步兵战车或装甲输送车,采用的全是动力-传动装置前置的布置方案,就连bmp-1/2也不例外。那么,bmp-3的设计师们为什么独出心裁来个后置的布置方案呢?虽然无法知道苏联的战车设计师们究竟是怎么想的,但是,大体上可以分析出其中的一些奥秘。

    动力-传动装置前置,可以使载员室有完整而宽敞的空间,便于改装成各种变型车辆,能开较大的后门,便于载员上下车。但是,前置方案也有不少缺点,主要表现在:发动机和传动装置的高温、振动、强烈的噪声和刺鼻的油气味,对乘员有较大的影响;车体前端的装甲板开有各种检查窗等,不利于整车的防护和密封;较重的发动机和传动装置布置在车体前部,容易造成“头重脚轻”,前置方案的炮塔位置往往靠后,就是考虑整车纵向平衡的一种措施;动力-传动装置的整体拆装较困难,前甲板往往要大揭盖。在装甲输送车和步兵战车的总体设计中,往往把载员室的设计放到重要的位置。这样,采用动力-传动装置前置的方案就不足为奇了。

    苏联的坦克设计师们很强调发扬正面火力,不仅炮塔部分有100毫米火炮、30毫米机关炮和1挺7。62毫米并列机枪,车体前部左右还各装1挺机枪,靠前置方案很难实现。再加上苏联的设计师们把消除前置方案的一些缺点放到重要地位,这样,选择后置方案也就不难理解了。

    还有一种说法是,bmp-3步兵战车原来是与俄罗斯bmd-1伞兵战车成系列的,能空投,而bmd-1就是采用后置方案的。这一说法有一定道理。

    bmp-3步兵战车的最主要的缺点是,动力-传动装置后置带来的载员上下车不便。解决的办法有两条。一条是采用高度较低的动力装置,发动机的高度只有650毫米,一般步兵战车是做不到的。另一条是两扇后门打开时,车体后部的顶舱盖也要打开,这样,载员就不用猫腰或爬着进出战车了。

    bmp-3步兵战车的动力装置为utd-29m型四冲程、10缸、水冷、非增压柴油机,v型夹角为144度,横置安装在车体后部,最大功率为500马力(367。5千瓦),比bmp-1和bmp-2动力装置的最大功率分别提高了40%和30%,最高转速为2

    880转/分。气缸夹角增大,是为了降低整车高度,留出载员上下车的通道,这一点对于bmp-3非常重要。车体后部右侧有一个矩形进气口,同侧还有一个矩形排气口。浮渡时,为了防止水进入发动机,在发动机进气口处可竖起一个短的通气筒,入水前由驾驶员液压cāo纵升起。燃油箱布置在车体的前部,最大容量为690升。

    传动装置采用液力机械式变速箱,有4个前进档和2个倒档,可实现静液无级转向和动力换档,比起bmp-1/2的固定轴式机械变速箱要先进得多,达到了美国m2步兵战车hmpt-500型静液机械式传动装置的先进水平。各档的最大速度为:1档14。4千米/小时,2档24。6千米/小时,3档42。1千米/小时,4档72千米/小时。侧减速器的传动比为5。45。

    bmp-3上采用du li扭杆式悬挂装置,负重轮的动行程达320毫米。标准车底距地高为450毫米,但车底距地高在190~510毫米的范围内可调,这有点像液气悬挂装置。每侧有6个负重轮、3个托带轮,第一、第二、第六负重轮处装有液力减振器,主动轮在前,诱导轮在后。每侧的履带板数量为88块。负重轮直径为500毫米。最大速度为70千米/小时,越野平均速度为45千米/小时,最大行程600千米,最大爬坡度达31度,最大侧倾坡度20度。bmp-3具有水上行驶能力,利用车体后部的2个喷水推进器,可以达到10千米/小时的最大航速,而bmp-1/2利用履带划水只能达到7千米/小时的最大航速。入水前,驾驶员要竖起车体前的防浪板和后部的通气筒,并将车体底部的排水泵打开'1'。

    防护xing能

    关于bmp-3的防护xing能,外界报道的资料较少。根据俄方及外刊提供的资料,bmp-3的车体和炮塔为铝合金装甲全焊接结构,重要部位加装轧制钢板附加装甲或间隔装甲。前装甲相当于50毫米钢装甲的防护水平,可防300米以外的30毫米穿甲弹的攻击。其余部位可防轻武器和炮弹破片的攻击。车内有超压式三防系统、灭火抑爆系统、热烟幕系统,炮塔两侧有两组81毫米烟幕弹发shè器。车体下部的推土铲,既可以工程作业,也可以起到辅助防护作用。车外涂四sè迷彩,而阿联酋军队的bmp-3则往往涂沙漠迷彩。

    通信设备为r-173型超短波无线电台,由车长cāo纵,最大通信距离为20千米。车内还有陀螺-半罗盘导航设备,还可选装空调设备、热像仪等。不过,车内没有辅助动力装置,是一个不大不小的缺点。执行的任务

    bmp-3的主要任务是协同t-72/80/90主战坦克作战,可利用其较强的车载武器系统实施火力压制,掩护步兵下车作战;也可du li用于山地作战、巷战和空降作战。研发历程

    虽然bmp-1/2步兵战车xing能先进,但也存在着火力不强,防护差的不足。为了克服上述不足,还在阿富汗战争刚开始不久的1981年,库尔干汽车厂就由a・尼科诺夫担任主任工程师,开始了新型步兵战车的研制。

    方案源于1975年pt-76水陆坦克后继车辆的水陆两用空降战车研制计划,计划代号为“865工程”,该计划最后因为轻型水陆坦克的有效xing有疑问而终止。后来苏联军方将该计划改代号为“688特别工程”,将“685工程”样车的底盘做了较大改进,并选用了新型发动机。武器系统由图拉仪器仪表设计局负责。1986年,首辆样车试制完成,样车配备了bmp-2上采用的2a42型30毫米机关炮和两具反坦克导弹发shè器。经过严格的xing能试验和部队使用试验后,军方对其武器装备不太满意。在随后的两年里工程师们重点对样车的武器系统进行多次改进。1989年,新的步兵战车定型号为bmp-3,并开始装备部队。1990年,bmp-3步兵战车首次在莫斯科红场阅兵式上公开露面。该车主要装备俄罗斯陆军的坦克师和机械化步兵师,用来取代bmp-1/2步兵战车。装备情况

    苏联/俄罗斯军队装备的bmp-3步兵战车的数量,远不及出口世界各国的bmp-3的数量,可真是“墙内开花墙外香”啊!这倒不是bmp-3的xing能不行,实在是俄罗斯军方拿不出更多的钱来购买,值得人们深思。

    事实上bmp-3在国外的声誉的确颇佳,有许多国家已购置了不少bmp-3步兵战车。这里根据《简氏年鉴》上的数据,各国现装备bmp-3的数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