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警战争游戏-第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飞龙号

    标准排水量15900吨,公试排水量20165吨,满载排水量21900吨

    总长227。35米,宽22。32米,型深20。5米,吃水7。84米

    飞行甲板长216。9米,宽27米

    动力装置:8座锅炉,4台蒸汽轮机,4轴,主机输出功率153;000马力

    最大航速34。3节,续航力7670海里/18节

    武备:双联装127毫米口径高平两用炮6座,三联装25毫米口径高shè炮7座,双联25毫米口径高shè炮5座

    舰载机:64架(含备用机最多可达73架)。21架战斗机、21架俯冲轰炸机、21架攻击机(1941年6月)

    舰员编制1101人

    瑞鹤号

    最大排水量33;200吨

    飞行甲板847‘x97‘

    最大航速34节

    主炮5英寸x16

    防空火炮25mmx45,13。2mmx22

    标准舰载机零战21架,99舰爆30架,97舰攻30架(1941)

    标准舰员1690人

    翔鹤号

    最大排水量33;200吨

    飞行甲板847‘x97‘

    最大航速34节

    主炮5英寸x16

    防空火炮25mmx45,13。2mmx22

    标准舰载机零战21架,99舰爆30架,97舰攻30架(1941)

    标准舰员1690人

    大风号

    1941年7月10ri动工、1943年4月7ri下水、1944年3月7ri竣工

    标准排水量:29300吨

    武备:双联100毫米炮6座,三联25毫米,炮22座

    总长:260米

    宽:27。7米

    动力:蒸汽轮机4台,主锅炉8座,4桨(300转/分);160000马力

    型深:22。1米

    吃水:9。67米

    航速33。3节

    飞行甲板:长257。5米,宽30米

    续航力:10000海里/18节

    载机:战斗机19架(含预备机1架)攻击机36架,侦察机6架

    舰员:1649名

    海鹰号

    排水量13;600吨/17;500吨(满载)

    飞行甲板长度492英尺

    航速34节

    动力52;000马力

    续航力8000海里/18节

    火炮127mm8座、25mm44座

    雷达21型13式

    标准舰载机24架

    舰员829人

    龙骧号

    1929年11月26ri动工,1931年4月2ri下水,1933年5月9ri竣工;

    标准排水量10600吨

    武备双联127毫米平高炮6座,四联25毫米炮6座

    总长180米

    动力蒸汽轮机2台,主锅炉6座,65000马力,双桨(275转/分)

    舰宽20。32米

    型深20。6米

    航速29节

    吃水5。56米

    续航力10000海里/14节

    飞行甲板长158。6米,宽23米

    舰员924名

    载机48架(含预备机12架)

    大鹰级

    标准排水量17830吨

    武备单管120毫米高炮4座,双联25毫米炮4座(“冲鹰”:双联装127毫米高炮4座,三联装25毫米

    炮10座;“大鹰”、“云鹰”在1944年间改装后增加单管120毫米炮2座,三联装25毫米炮约4座)

    总长180。24米

    宽22。5米

    型深23。5米

    吃水8米

    动力蒸汽轮机2台,主锅炉4座,25200马力,双桨(140转/分)

    飞行甲板长162米,宽23。5米(“冲鹰”:长172米,宽23。7米;改造后的“大鹰”“云鹰”:长

    180米,宽23。5米)

    航速21节

    载机战斗机11架(含预备机2架),攻击机16架(含预备机2架);“冲鹰”载机30架(含预备机4

    架)

    续航力8500海里/节

    舰员747名(“冲鹰”约850名)
………………………………

二战日本海军航空母舰(二)

    ()  凤翔号航空母舰1920年,ri本海军在浅野造船厂又开工建造了本国第一艘航空母舰“凤翔”号,并于1922年12月建成服役,由于该舰在航母发展史中第一次使用了岛状上层建筑,因而被称为第二代航母,以区别于第一代“平原型”航母,它在“外貌”上已经颇像现代航母了。凤翔号航空母舰(ri本语:ほうしょうこうくうぼかん)是ri本海军于1919年(大正8年)12月16ri在浅野造船鹤见造船所开工建造的航空母舰,1922年12月27ri于横须贺海军造船厂竣工。成为世界上第一艘真正的航空母舰,“凤翔”名来源于凤凰飞翔的意思。

    一战后的ri本,作为战胜国正在谋求建设大海军,当获悉英国建造真正航母的消息后,马上意识到建造世界上第一艘航母对于确立其海军在世界上的地位的重要意义。就在“竞技神”号开工两年多后的1919年12月,ri本也开工建造一艘名为“凤翔”号的航母。为了赶在英国“竞技神”号之前完成,ri本船厂夜以继ri、紧锣密鼓地施工。

    凤翔号是世界上第一艘专门作为航空母舰来建造的军舰,虽然开工比英美的航空母舰晚,下水却早几个月,因此世界上第一艘真正的航空母舰的桂冠就带了它的头上。二十年代时,为ri凤翔号航空母舰本海军航空母舰战术和甲板飞行训练积累了经验。

    “凤翔”号全长168米,标准排水量7470吨,航速25节,搭载飞机21架。该舰在甲板前部有大约5度的下倾斜坡,有前后两个机库,两部升降机沿飞行甲板中线布置。为用于水面交战,还安装了4门140毫米舰炮。

    它打破了第一代航母的“平原型”结构,一个小型岛式舰桥被设置在飞行甲板的右舷。三个烟囱可向外侧倾倒,以免影响飞机起降作业。但是经过试验,ri本海军发现“凤翔”号的岛式结构并不是很合适。由于该舰的飞行甲板比较狭窄,岛式建筑在起降时显得非常碍事。为了保证舰载机的安全起降,ri本海军于1924年又拆除了岛式建筑,由此,世界上第一艘“纯种航母”又恢复成为一艘典型的“平原型”航母,这从发展上讲是一种倒退。历史

    凤翔号航空母舰“凤翔”号航空母舰是ri本海军利用海军支援舰的舰体的基础上专门设计的,于1919年开始建造的航空母舰。由于英国于1918年开工的竞技神号航空母舰建造工程进度缓慢,1922年底竣工的“凤翔”号一般被认为是第一艘完工服役的专门设计的航空母舰,不过由于是ri本第一艘航空母舰,因此很多设计都有实验xing风格。采用岛式舰桥位于全通式飞行甲板的右侧;三个铰链式烟囱设在右舷,可向外侧倾倒,以免影响飞机起降作业;另外飞行甲板起飞段向下倾斜15度让飞机得以有更高的加速度。

    1923年(大正12年)2月22ri“凤翔”号在东京湾进行舰载机起降试验。首次试飞是英国海军上尉飞行员乔尔丹驾驶10式战斗机进行的。接着3月16ri,ri本飞行员吉良俊一(ri本语:きら

    しゅんいち)大尉驾驶10式战斗机再试验,也取得成功,东乡平八郎元帅亲自视察了着舰试验。最初的试验为“凤翔”号ri后个改装提供了数据,也为ri后建造航空母舰提供了帮助。

    1928年“凤翔”号航母和“赤城”号航母一道编入联合舰队第一航空战队。

    1932年1月28ri夜“凤翔”号航母和“加贺”号航母驶到我国海域以舰载机支援ri本帝国陆军进行陆上作战。2月又出动飞机袭击我国杭州空军基地。2月6ri其舰载一三式舰载攻击机击落了中国的飞机,是ri本海军舰载机首次击落战绩。

    1934年时本舰已经成为二流战舰。1935年9月26ri昭和十年度海军演习中,凤翔所在的第四舰队于本州岛东北水域遭台风袭击,损失惨重,史称“第四舰队事件”。凤翔号在事故中飞行甲板前半部被海浪击塌,不得不进行飞行甲板支撑柱加强和机库加固工程。1937年中ri战争爆发后,凤翔所在的第一航空战队再度前往中国参战,在广东击落过中国空军的霍克战斗机。此后该舰由于舰体过小,载机数过少转入预备役,长期停泊在横须贺作为海军飞行学校起降作业练习舰。

    太平洋战争前进行了现代化改装,延长了飞行甲板以搭载新式战斗机。中途岛海战时作为山本的主力舰队中一员参战。1943年再次延长了飞行甲板,飞行甲板加长至180。8米,宽度增加至22。7米,但这次弄得太离谱以至于无法再进行远洋航行,其后一直充当训练舰。1945年在吴县军港被攻击但幸免于难,战后稍加修复用来运送马绍尔群岛、新几内亚等地ri本海外侨民和战俘,1947年5月1ri由ri立造船筑港工场解体。总共服役了23年。改装

    经过试航后发现飞行甲板较窄,为保证飞行安全1924年拆除了岛式舰桥,由于没有装备弹shè器,因此之后的新型战机无法在凤翔号上起飞;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进行现代化改装,为搭载新式战机延长了飞行甲板。中途岛海战后又再度延长以及加宽飞行甲板,由于飞行甲板过度延长,导致第二次改装后的凤翔号航海xing能不佳;只能在内海航行作为训练舰。但也因为如此在ri本战败投降后此舰是唯一一艘没有受损的ri本航空母舰。xing能数据

    排水量:标准排水量7;470吨,满载排水量10;600吨

    尺寸:舰长165米、宽18米、吃水6。2米

    动力装置输出功率40;000马力,航速25节,续航力8;000海里/15节

    武备:4门140毫米口径火炮,现代化改装时增加30门25毫米口径高shè炮。

    舰载机:21架

    赤城号航空母舰赤城号航空母舰的命名源自ri本关东北部的赤城山,这与大部分是使用飞翔的动物作为命名的其他ri本海军航空母舰有点不同,这主要是因为“赤城”号原本设计是一艘战列巡洋舰,中途改建为航空母舰,却没有再行改名而沿用原本的巡洋战舰命名所致。简介

    赤城号(あかぎ/akagi)航空母舰是ri本帝国海军建造的大型航空母舰概况

    根据ri本帝国海军制定的“八八舰队计划”,赤城号最初是作为天城级战列巡洋舰的二号舰于1920年12月6ri在吴港海军船厂开工建造,由于1922年华盛顿海军条约的签订,1922年2月5ri暂停。1923年根据华盛顿海军条约的规定,ri本将停建的巡洋战舰“赤城”号改建为航空母舰。

    从战列巡洋舰改为航空母舰时,主甲板以上全部重新建造,设有双层机库。最初“赤城”号安装3段飞行甲板呈阶梯状分为3层,上层是起降两用甲板,全长190米,宽30。5米,中、下两层与双层机库相接可供飞机直接从机库起飞,中层甲板供小型飞机起飞,长约15米,下甲板层较长供大型飞机起飞,长55米,宽23米。上层飞行甲板前端下面是横跨舰体两舷的舰桥。后来实践证实短距飞行甲板暴露出许多不足之处,而且舰桥位置太低,不利于观察和指挥。为了消除烟囱排烟对飞机着舰造成的不良影响,锅炉的废气从右舷伸向舷外并向下弯曲的烟囱排出。赤城号完工时安装了10门200毫米口径火炮,用来打击巡洋舰等水面目标,其中两座双联装炮塔并列安装在舰桥之前的甲板上,单装炮廓式炮组分别装在舰体后部两侧。赤城号航空母舰1925年4月22ri下水,1927年3月25ri完工。标准排水量29500吨,航速31。7节。

    1928年,ri本帝国海军名将——山本五十六曾出任“赤城”号舰长。山本以其敏锐的眼光意识到了这种搭载飞机为主要作战武器的战舰对海战将产生的本质影响。尽管这种思想在当时海军中并不占主要地位,但山本确实将大量的jing力投入到赤城号之中。

    赤城号航空母舰在ri本帝国海军服役的前五年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并在右舷安装了一个小型岛式上层建筑。1935年10月到1938年8月间“赤城”号在佐世保(sasebo)海军船厂进行了与加贺号航空母舰类似的现代化改装

    1935年-1938年改装完成后的赤城号。取消不实用的中下两层飞行甲板,拆除中层飞行甲板前面的2座双联装200毫米炮。上层飞行甲板改为全通式,加长加宽并进行结构加强,一直延伸至舰首并用立柱支撑。机库向前延伸,升降机3座。考虑航空母舰编队并行时便于各自的飞机起飞、降落,岛式舰桥特别的安装于舰体左舷,替代了原先的右舷岛式上层建筑,在起飞整理队形或返航准备降落时,赤城号的飞机可以向右边盘旋,不会与并行舰的飞机起降发生空中交通冲突,实践表明并不象想象中的那样,由于某些原因采用左舷岛式上层建筑发生的事故更多。赤城号还对舰炮进行了重新调整。赤城号航空母舰改装后满载排水量41300吨,主机输出功率133000马力,最大航速31节,载机72架(最多可载91架)。

    建造历史

    根据ri本海军制定的“八八舰队计划”,赤城于1920年12月6ri作为战列巡洋舰在吴海军船厂开工建造,按照1922年签订的华盛顿海军条约规定于1922年2月5ri暂停,后来因关东大地震之因素1923年ri本将停建的赤城号战斗巡洋舰改造成航空母舰,1927年完工服役。“赤城”3段飞行甲板呈阶梯状分为3层,上层是起降两用甲板,中下两层与双层机库相接可供飞机直接起飞,中层甲板供小型飞机起飞,下甲板层较长供大型飞机起飞。上层飞行甲板前端下面是横跨舰体两舷的舰桥,为了消除烟囱排烟对飞机着舰造成的不良影响,横卧式烟囱向下弯曲伸向舷外。安装10门200毫米口径火炮,用来打击巡洋舰等水面目标,1928年,ri本海军名将山本五十六曾出任“赤城”舰长。

    近代化改造

    1935年到1938年“赤城”在佐世保海军船厂进行了与“加贺”类似的现代化改装。取消不实用的中下两层飞行甲板,并将原先中下层飞行甲板改为机库,扩增机库的结果使得航舰平时战备机增加为66架;上层飞行甲板改为全通式,一直延伸至舰首用立柱支撑。升降机3座。舰桥改成岛式,考虑航空母舰编队并行时便于各自的飞机起飞、降落,特别的安装于舰体左舷,赤城号的飞机可以向右边盘旋,不会与并行舰的飞机起降发生空中交通冲突,实践表明并不象想象中的那样,由于某些原因采用左舷岛式上层建筑发生的事故更多。

    因为预算限制,因此舰用火炮只将原先的十年式高shè炮更换了新型的仈jiu式高shè炮并未像加贺号一般增设九六式高shè机炮,因此在偷袭珍珠港时赤城的防空火力是六艘航舰中最弱的一艘。

    战役

    1941年12月7ri“赤城”作为ri本航空舰队旗舰,参与珍珠港事件,太平洋战争爆发。随后率领ri本航空舰队向西扫荡南太平洋至印度洋海域。1942年6月中途岛海战中“赤城”被美国海军舰载轰炸机摧毁。偷袭珍珠港

    1941年12月7ri早晨,发生了震惊世界的珍珠港事件,偷袭珍珠港的元凶是ri军航空母舰。由南云中将率领的由6艘航母组成的ri本航空母舰编队在12月6ri到达了预定海域。南云中将的旗舰就是“赤城”号,南云中将就在他的旗舰“赤城”号指挥室里下达了攻击命令。“赤城”号桅杆上升起了z字旗,6艘航母同时拉响了战斗jing报,这支ri军航母编队进入了战斗状态。

    6时15分,南云中将命令第一攻击波出动。由空中指挥官渊田中佐直接指挥的49架水平轰炸机首先从“赤城”号航母起飞,接着共有183架战斗机、轰炸机、鱼雷攻击机分别从6艘ri本航母上起飞,编队完毕后直扑珍珠港。

    在黑压压一片机群中,飞在最前面的是渊田中佐座机,其身后是由49架水平轰炸机、40架鱼雷攻击机、51架俯冲轰炸机、43架零式战斗机组成的第一攻击波编队机群。7时40分,ri军第一攻击波编队机群飞到了珍珠港上空,渊田中佐在座机里用望远镜看见了停泊在港内的美**舰,他喜出望外,美国舰队毫无准备。渊田中佐用信号枪向舱外打了一发信号弹。

    偷袭珍珠港的战斗开始了!俯冲轰炸机马上拉开距离,对着珍珠港内的机场、航空站进行俯冲投弹。美军机场、机场上停着的战机,瞬间被摧毁。接着,第一攻击波编队机群中的水平轰炸机、鱼雷攻击机对停泊在珍珠港内的战列舰和其他军舰进行狂轰滥炸。ri军的零式战斗机由于没有空中作战对象,开始对美军地面目标进行疯狂扫shè。

    第一攻击波结束后,又进行了第二攻击波的攻击。ri本航母编队第二攻击波的171架也是从6艘ri本航母上起飞的,第二攻击波的攻击持续了一个多小时,使得美国太平洋舰队几乎全军覆灭,太平洋战争的战火由此燃烧起。

    历代舰长

    梅津良太郎大佐(1925年12月1ri就任)舣装员长

    小林省三郎大佐(1927年12月1ri就任)

    山本五**佐(1928年12月10ri就任)

    小林省三郎大佐(1929年10月8ri就任)再任

    北川清大佐(1929年11月1ri就任)

    原五郎大佐(1930年10月26ri就任)

    和田秀穗大佐(1930年12月1ri就任)

    大西次郎大佐(1931年8月28ri就任)

    柴山昌生大佐(1931年12月1ri就任)

    近藤英次郎大佐(1932年12月1ri就任)

    冢原二四三大佐(1933年10月20ri就任)

    堀江六郎大佐(1934年11月1ri就任)

    松永寿雄大佐(1935年11月15ri就任)

    寺田幸吉大佐(1936年12月1ri就任)

    茂泉慎一大佐(1937年8月27ri就任)

    水野准一大佐(1937年12月1ri就任)

    寺冈谨平大佐(1938年11月15ri就任)

    草鹿龙之介大佐(1939年11月15ri就任)

    伊藤皎大佐(1940年10月15ri就任)

    长谷川喜一大佐(1941年3月25ri就任)

    青木泰二郎大佐(1942年4月25ri就任)

    作战经历

    由于一·二八事变与淞沪会战时赤城号都在进行维修与改装工程,因此赤城号经历的第一场实战为1941年12月7ri的珍珠港事件,出任第一机动部队的旗舰由南云忠一中将坐镇指挥,并且其由渊田美津雄中校所率领的航空战队创下击沉五艘战列舰的纪录。'1'

    赤城号航空母舰作为ri本海军的第一艘大型航空母舰,赤城号上有ri本海军最优秀的飞行员。

    起飞的飞机从舰首方向拍摄的赤城号1940年,ri、美关系ri趋紧张,美国太平洋舰队移师珍珠港。1941年初,ri本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制定的袭击珍珠港的计划,为此各航空队进行了严格的训练。山本五十六的政策是训练中的伤亡与实战中的伤亡同样对待。致使赤城号以及第一航空战队的飞行员在参战前轰炸的命中率可达到80%的水平。

    1941年12月7ri“赤城”号作为ri本航空舰队旗舰,参与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太平洋战争最初6月内,由赤城号作为旗舰的ri本第一航空舰队向西扫荡南太平洋至印度洋海域。1942年6月中途岛海战中,“赤城”号是机动部队指挥官南云忠一海军中将的旗舰,被美国海军企业号航空母舰的舰载俯冲轰炸机命中两颗炸弹,引起甲板上刚加满油的舰载机和摆放在甲板上的鱼雷爆炸,执行护卫任务驱逐舰舞风号、荻风号、野风号和岚风号各自发shè了一条鱼雷,赤城号于次ri凌晨沉没。

    除籍

    1942年9月25riri本海军除籍。

    数据

    赤城(あかぎ)

    建造地:广岛吴海军工厂

    动工:1920年12月6ri(战列巡洋舰)

    下水:1925年4月22ri

    服役:1927年3月27ri

    xing能数据:

    标准排水量:29;500吨/36;500吨(改装后);公试排水量:41;300吨(改装后)

    长度:261米/190米(上层飞行甲板),宽度:29米,吃水:8。1米;改装后长度:260。67米/249。2米(飞行甲板),宽度:31。32米,吃水:8。7米

    动力:19台锅炉,蒸汽轮机,主机最大输出功率133;000匹,4轴

    最大航速31节,续航距离8200浬/16节

    武备:10座20厘米口径舰炮、6座12厘米双联装高shè炮、14座25毫米双联装高shè炮;改装后:6座20厘米口径舰炮、6座12厘米双联装高shè炮、14座25毫米三联装高shè炮

    舰载机:舰战12、舰攻35、舰爆19、补用25,合共91架。舰战18、舰爆18、舰攻27(1941年12月)。

    舰员编制:1297人;改装后1630人加贺号航空母舰加贺号(かが/kaga)航空母舰是旧ri本帝国海军设计建造的航空母舰。原始设计是战列舰,作为“八八舰队计划”的一部分,1920年7月开工,由神户川崎船厂(カワサキ/kawasaki)建造。1921年11月17ri下水。按照1922年签订的华盛顿海军条约规定,“加贺”号1922年停工,原计划解体。ri本将停建的主力舰的“天城”号、“赤城”号改装为航空母舰。1923年ri本发生关东大地震,在船厂的“天城”号因龙骨被扭曲而报废,ri本遂将原定停建销毁的舰体稍小的战列舰“加贺”号接替“天城”号,改造为航空母舰。命名

    ““加贺””号(かが/kaga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