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同人之绛珠重生-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实在话,黛玉这般品貌家世,在扬州真真儿是一家女百家求,只是林夫人一直不肯松口。好在黛玉确实年纪还小,离许人的时候还早着,更不用说谁都知道林家夫妇只有一对儿女,平素爱若珍宝,不舍得女儿也是有的。不然还不定那些求亲不成的人家心里生出什么怨忿来。

    然到了京都,林夫人心里便活动开了,与林如海所希望的不同,林夫人更愿意把黛玉嫁进常在京中驻守,有爵位的勋贵世族,而非常常天南海北的做官不得回京的官宦之家。

    做娘的和做爹的为儿女打算的心思总是相同,然而在什么对于儿女才是好的这种事情上,却并非见解相同。林如海更愿意为女儿寻个有才华,有学识,能为女儿挣得一副好诰命的女婿。而林夫人,却指望着女儿能平安喜乐的过一辈子就好了,因此,能长久的呆在首善之地,安安稳稳的勋贵便成了首选,虽然女婿未必能有什么大造化,却足够安稳,若能承爵,女儿也能有一副差不多的诰命。况且日后爵位承袭,女儿也不用太忧心儿孙的前程,还有什么不好的呢。

    可这人选上,却是有些难处,本来自己的宝玉侄儿到和玉儿年岁相当,又是姑表亲,且是自家母亲有意提出来的,算是不错的人选。然而话有说回来,且不说宝玉是二房子,注定不得承爵,往日只听说过他多受老太太宠爱,却也没听说过有甚才华。更不用说他娘和自己素有闲隙,不大和睦。若把女儿许给他,又无爵位,又无出息,做婆婆的也未必能善待媳妇,自己的女儿许个什么样的俊才不得,如何能给这两头不靠的?

    可别的,老亲之中似乎再难寻出一个合适的来,也怪自己把玉儿生的太晚,和玉儿一个辈分的,都比玉儿大上许多,和玉儿差不多年纪的,大都比玉儿小一个辈分。虽说这时节娶亲更看重的是门当户对,辈分倒要往后,可也不能把玉儿嫁给本来是子侄辈的孩子,说来也不大好听。

    可若是旁人,一来不知底细,二来,不是自己吹嘘,除了皇孙贵胄之外,那一个尊贵的过开国的四王八公,虽说如今这些府里都渐渐败落下来,但到底底蕴还在,勋贵之中仍以这四王八公为首的多,旁的皆不如这几家。而这几家,或多或少都能扯上点关系,不说宁荣二府是自己娘家,西平王府是自己婆婆的娘家,剩下几家,也大多相互连姻,和那一府都或多或少的能找出些亲戚关系。若要把这些理顺,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林家中,看出靳夫人心思的,不光只有林夫人,还有黛玉,只是不同于林夫人的习以为常,黛玉心里却是有些不快,在黛玉眼里,自己兄弟自然是千好万好,被人相看挑拣了也就罢了。令她十分气苦的是,居然还没有被看中。这却是有些小女儿心性了,我家的兄弟,究竟哪里不好了。

    她因此坐在闺房里生了好一会闷气,才慢慢回转过来。一时又觉得好笑,平素当是小孩子的人,如今也有人把他当作女婿的来相看了。又自嘲自己着相,如今八字还没有一撇的事情,自己便不喜欢了,日后真个把弟媳妇取进来,自己还不得是个挑剔的姑奶奶。一时又起了愁绪,只怕弟媳妇娶进来的时候,自己早已经出阁了。再有周姑娘是日后的王妃,靳二姑娘比晋贤大了四岁,显然不是她了,也不知她有人家了没有,靳三姑娘只比晋贤小一岁,想来就是若是把晋贤当人选,为的必定就是她了。

    这靳三姑娘比自己还小两岁,如今她母亲就已经开始为她相看夫婿,这样算来,也不知自己在闺中的好日子还能有几年。

    黛玉并不知道自家父母早就开始操心她的亲事了,不过话又说回来,知道了又如何,婚姻大事向来不是自己本人能自专的。然而她私下无人时也会想,不知道父母日后会把自己许到怎样的人家。

    然而又不敢多想,她前世可不就是以为自己和宝玉的亲情已经被长辈们默许了方生了情愫?如今可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她是再不敢了。她宁愿老老实实的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哪怕是盲婚哑嫁,也好过前世那种下场。

    黛玉是早绝了嫁给宝玉的心思,她早被贾府的人伤透了心。然而这并不代表她就没想过自己的未来。初时她只想着若能父母安康,便是自己死了也是愿意的。后来又想着,若是弟弟能平安长成,自己便此生无怨。再后来,日子一天天的过下来,她之所求无有不应的:父母虽日渐年老,且身体也渐渐衰落,然而总归是康健的,至于弟弟的,如今只差一步就是秀才,日后还会是举人,进士,说不准还能跟父亲一样,高中探花甚至是状元。她方觉得,自己这一世,竟单只是来享福的。虽偶有些小波折,却也并不碍着什么。如今自己虽盼着这样的日子能一直持续下去,但也知道,自己是个女孩儿家,不可能一辈子只做林家人,迟早有一天,自己会冠上夫姓。

    又想到当日在大观园所见,二姐姐向来是最为懦弱文静的一个,这样一个女子竟被那等夫婿折磨的人不似人,鬼不似鬼的模样,怪道母亲说女儿家择婿如投胎了。黛玉不由得打了个寒颤,明日自己阖家便要拜访贾府,是不是要提醒二姐姐呢。想着又觉得不可能做到,自己一个闺阁女子,要怎么提醒二姐姐她未来可能所嫁非人?况且便是二姐姐知道了,又能如何?婚姻之事,向来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当日里大舅舅大舅母把她许出去的时候,反对的何止一人,然而便是老太太不喜,不也只得由着他们去了。

    黛玉叹了口气,自己岂能妄言表姐的亲事,倒是母亲或许还能劝劝大舅舅,然而老太太都无法的事情,母亲哪里又能把人劝得回转过来。然而若真的教自己撒手不理,只当没发生过的话……

    那好歹是自己亲表姐,若说有多知心到不至于,然而上辈子一起长大的姊妹情分,明知道自己表姐会落得那等下场还不理不睬,那也未免太过冷血无情了。然而自己又能怎么办?说来说去,虽有遇人不淑的缘故,可二姐姐自己不大争气也是事实。她虽是庶女,却也是贾府名正言顺的二姑娘,又是大房独女,然而竟会被奴才们欺负,和同为庶女,还有个不着调的赵姨娘拉后腿的三妹妹比起来,却是何等懦弱。自己在娘家尚立不起来,嫁到那等没规矩的家里,被那般欺辱也不晓得反抗。要自己说,虽然木已成舟,然而到底是个正经公府姑娘,哪里是能随便欺负的,虽说家丑不可外扬,然而都到了那份上,倒还不如闹将出来,哪怕是为了颜面,贾府也会为自家姑奶奶求个说法。便是自请下堂也好过在那里人不人鬼不鬼的过荒唐日子。再者说,到底二姐姐可有个做贤德妃的姊妹,贾府仗着有一个做皇妃的姑奶奶得了多少好处,便是那外八路的族人也敢说自己是皇亲国戚,偏生她妹妹在夫家受了这等欺辱却不敢言语。

    人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二姐姐天性如此,旁人说的再多也是没用的。黛玉叹了口气,若是能叫老太太赶在大舅舅给二姐姐说亲之前就把她许给旁人就好了,然而谁又能说,那样二姐姐就能过的舒坦?

    正此时,絮雪端了燕窝盏上来,笑道,“姑娘想什么呢,这样子入神。”

    黛玉正思量着,冷不防絮雪说话,险些就把心中所想说出来了,好在回转的快,便道,“还能想什么,不过是今儿见了亲戚有些倦怠罢了。”又道,“怎么又送这个来?”

    絮雪便笑道,“之前在扬州也每日吃的,船上不好单为这个生火,方才停了。前儿个太太还问呢,说是这个对姑娘身子好,仍让每日拿冰糖炖了给送来。”

    黛玉便问道,“是大厨房炖的?”

    絮雪便笑道,“大厨房虽收拾出来了,到底闲置的日子多了,太太说忙忙乱乱的,怕不干净,就叫小厨房炖了,是胡婶子亲自看的火。”这小厨房指的却是正院的小厨房,原在扬州便有这个例,这个厨房单供林如海林夫人,就设在正院里头,但只做些点心羹汤,烧些热水罢了。

    黛玉便不再发话,默默无言的用了一小盅燕窝,倒也罢了。想着明儿还得去贾府,又催着丫鬟去取那旧日做得荷包扇坠等物,见长辈姊妹时也好做个见面礼,这一日便也这样过去了了。
………………………………

第三十二回(上)

    第二日,原就是定了要去荣国府的。

    不同于黛玉有些复杂的心情,林夫人多年未回娘家,自是迫不及待,然而坐到轿子里,却很有些近乡情怯,想要和女儿说说知心话,可女儿今日却并未和自己坐在一起,满腔心事也就只好在自己肚里憋着。

    黛玉今儿却未和母亲一块坐轿子,已是入夏的时候,轿子里未免憋闷,她便不愿坐了。林夫人向来娇宠女儿,这种小事无有不应的,因此黛玉带了了两个丫鬟坐了一驾翠盖珠缨八宝车。林如海,林晋贤父子二人皆骑马而行,在女眷车驾之前。

    按京中习俗,姑奶奶原是家中娇客,贾府门房早就得了令,远远的瞧见是自家姑爷家的车驾,便忙跑进去报喜,又依照老太太吩咐,大开中门相迎。

    进了贾府大门,黛玉眼见这里花团锦簇,好不兴盛,想到自己头一次进来,虽是从角门进的,然而景象却是何等相似,然而那时自己却是新近母丧,稚龄离家好不可怜,不由得有些触景生情。

    然而很快便把那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给撇了,这可不是在自家,由得自己东想西想。这府里下人的嘴可利着呢,自己虽不是这府里的人,也难保有哪些无事生非的会抓着自己什么不尽之处嚼些舌根。怨不得黛玉多想,实是她上辈子已经吃够了那刁钻小人的挑拨之言了,故而难免多顾虑了几分。

    方进了二门,便见两位太太带着一群姑娘奶奶们迎上来。黛玉心中差异,怎么两位太太也出来了。却见贾家大太太邢夫人笑道,“可算把姑太太给盼回来了,一路上可好。”

    林夫人虽和这位后娶的大嫂子不大熟稔,然而娘家人的一句话到底还是把她心中思乡之情给勾了出来,“路上到还算安稳,大嫂子一向可好?”

    邢夫人便笑道,“好,好,劳姑太太惦记了。”

    王夫人扯出一个笑来道,“老太太还在屋里等着着急呢,不妨先进去见过老太太再叙旧也不迟。”

    林夫人含笑道,“二嫂子说的是。”说罢便携了女儿随着邢夫人往那贾老太太的院子里走去。

    黛玉见王夫人尚在姑嫂二人之后,自是不敢紧随母亲身后,与王夫人并肩了。便缓行了几步,恰与李纨凤姐并肩。

    虽因赶着去拜见老太太,不要说黛玉没有向两位舅母行礼,便是李纨凤姐和贾家众姑娘,也未曾正式拜见她们的亲姑妈。

    虽未正式见过,然而确实连猜都不必猜,众人便知她必是林夫人之女,林家大姑娘了。

    待到了穿过了游廊,还未到贾老太太见客的花厅之外。便见房门口的帘子早打起来了,一位俊俏的公子哥儿扶着一位发鬓如雪的老太太站在门口张望。

    贾老太太自听得女儿回京的消息便一直念叨着,她统共二儿四女,唯有这两个儿子和幼女方是从她肚子里出来的。剩下三个庶女,早早的就被她打发出去,如今也没得音讯。然这亲生的幼女却向来是她的掌上明珠,论起来比两个儿子要贴心的多了。偏生这个最疼的离了她快二十年,这么些年来,贾老太太想这女儿想的心都疼了。因晓得她今儿要回来,贾老太太哪里还坐得住,打发了两个儿媳带着孙女孙媳去迎接,自己身边独留了一个宝玉说话解闷。然而到底呆不住,便让丫鬟打了帘子,自己站在门口等女儿回来。

    林夫人许多年未曾见过母亲了,虽有书信往来,然而对生母的思念之情从未减少过,乍一见母亲鬓发全白,虽是满身富贵仍旧盖不住衰老之态,心中便是一痛,眼泪便滚滚下来,哭道,“娘。”

    林夫人虽是素有城府之人,然而中年的女儿见到暮年的母亲,心中百感,又岂是能压住的。平素称呼用的都是母亲,太太,老太太,然而此时叫出口的,却是幼时还在家中唤的一声“娘”。

    贾老太太虽是许多年未见过自家女儿,且林夫人这么些年来变化也不是不大,然而母女连心,哪里会认不出来。听到女儿喊“娘”,顾不得让宝玉扶,自己便赶着往前走了几步,宝玉尚未跟过来。林夫人便已快走了几步,扶住自家母亲。贾老太太还未说话,却已是老泪纵横,“我的儿啊,你总算回来了。”

    母女两个乍一见面,且都顾不得旁的,便是一顿抱头痛哭。不光是贾老太太最疼这个女儿,林夫人早年离家,最惦记的也是自己的母亲。偏偏自己这么些年来,远在千里之外,竟不能在母亲身边稍尽孝道。

    然而,见到贾老太太而心中乍起波澜的又何止林夫人一个,黛玉虽是上辈子被贾府中人伤透了心。然而,上辈子十多年的濡慕之情,又哪里是那么容易毁于一旦的。又见母亲和外祖母哭成一团,心里不由一酸,眼泪尚未掉下来,眼圈便红了。

    黛玉不欲在人前丢丑,便赶忙低头抽了帕子按去眼泪。然而抬头,却见周围一群女眷,不管真心假意,都拿着帕子抹眼睛捂脸,不由哑然。

    宝玉原就是个善感的,见着自家姑母和向来疼惜的自己祖母哭成一团,姐妹们也跟着抹眼泪,心里不免也有几分酸涩,半是真为了他祖母而哭,另一半,确实为着看这些姐姐妹妹们掉泪也忍不住了。

    王熙凤抹眼睛的空隙见着宝玉也在掉眼泪,心里叹了声,便用帕子揉了揉眼圈,估摸着眼圈红了,便走上前道,“老太太,姑妈,可别哭了。如今姑妈回了京,见多少面不得呢。倒把眼睛哭肿了,如何好母女相见。”

    诸人见王熙凤开了先头,亦纷纷宽慰劝解。这方略略止住。贾老太太便拉着林夫人回房,边走边道,“这回可不会再离京了吧。”

    宝玉见此,也忙抹了泪,跟着诸人回房。不经意间,见着一个半低着头,眼圈微红,眉如青黛,目似含露的少年女子,心中便是一动。暗道,这莫不是我那林家表妹,想来定是了,除了家中原有的这些姐姐妹妹,也只有她了。我只知家中这些姐妹便是极好的了,不想天下竟有这等人物。又觉她十分面善,像是在哪见过。欲细细打量,却见她似有所觉,只把那脸往旁边偏了偏,自己便也不好盯着人家看了。却不由仍在心里暗暗思量,宝姐姐有金锁,听祖母说这表妹闺名原也有一个玉字,大约也和自己一样有玉的。

    且不细说宝玉心中所想,贾老太太心思刚把那和女儿的伤别离,喜相会之情缓了缓,便忙道,“我那小外孙和外孙女儿呢。”

    林夫人抹了泪,含笑道,“贤儿和他父亲一处呢,且先见过兄长便进来给您磕头。”又指着黛玉道,“这便是我那丫头,玉儿,还不给你外祖母磕头。”

    旁边已有那小丫鬟拿了蒲团来,黛玉跪下恭恭敬敬的磕了三个头,还未完全站起来,已经被贾老太太拉进怀里,心肝肉儿的叫了起来。

    黛玉好容易从贾老太太的怀里出来,给两位舅妈行了礼,接着又和同辈的表嫂,表姐妹并表兄相互见了礼。

    待贾家的诸小辈也拜见过了林夫人,诸人方分了宾主坐下。

    贾老太太对着这从未见过的外孙女却是十二分的疼爱,便令她依着自己做了,搂着她对自己女儿道,“我瞧着这孩子身子有些瘦弱,是不是路上太劳累了,还是初初回京水土不服?”

    林夫人自不好说女儿一贯如此,便笑道,“大约是回京路上累着了,不碍的。”

    贾老太太便道,“该给她多多进补才是。”说着捏了捏黛玉的手,心疼道,“怎么瘦成这样,回京了便好,好生修养,便不会这样瘦弱了。”

    黛玉低声应了是,贾老太太瞧着这眉目如画的外孙女是越瞧越喜欢,又问她平素爱读何书,爱吃何物等。

    黛玉心知贾家三千金虽读了四书便不再进学,然而却也不是那不学无术的,便放心的据实以答。

    诸人正在说话,家下丫鬟便奉了新茶果来,王熙凤便亲自赶上来亲自奉茶捧果。罢了便笑道,“怪道老太太姑妈这么喜欢,枉我活了这么些年,竟不晓得天底下有这样标致的人物。”

    黛玉腼腆的笑了笑,低头不语。贾老太太便笑骂她,“你这辣子,真当人人都和你一样没脸没皮的,把你妹妹说的不好意思了吧。”因又对林夫人并黛玉道,“这琏儿媳妇向来如此,我们只把她当一个泼皮破落户。旁的都不好,唯独还有几分孝心。”话虽如此,然而对王熙凤的疼惜之情可见一般。

    林夫人哪里会听不出来,她虽未见过王熙凤,但也能从母亲的家信中得知一二,虽知她是二嫂的亲侄女,然而对这侄媳妇倒并无甚恶感。此时见她形容艳丽,言语爽利,夸的又是自家女儿,且母亲又赞她有孝心,便不由对她心里添了几分好感。道,“原来是琏儿媳妇,好孩子,快过来。”

    王熙凤便走了上前,林夫人不动声色的打量了她一回,见她带了赤金八宝璎珞髻,簪着一支含珠金凤钗,穿的是常服,却是一件大红片金撒花窄袄,系着五色蝴蝶宫绦,配了艳色马面裙。林夫人见了心下满意,暗道,虽不知品性如何,单看这行止打扮,便不像是个懦弱的,日后也占得住荣府女主子的位置。

    王熙凤走上前笑道,“姑妈可别责怪我把妹妹说的不好意思了,实是我一见着他心里就爱的不行。一时间也顾不得旁的,张嘴说话,唐突了妹妹了。”

    黛玉低声道,“嫂子言重了。”

    林夫人便笑道,“别顾忌那些,她是方来,故而有些怕生罢了。”又笑着随意问了王熙凤几句家常话。

    诸人的注意力皆在林氏母女上,唯有王夫人因着原来的一些姑嫂之间的小事不大喜欢,便拿着茶盅喝茶,掩去面上流露出的不乐。眼神一转,却见自家儿子眼睛都不眨一眨的盯着人家姑娘看,心中便是一堵。
………………………………

第三十二回(中)

    王夫人心里虽不欢喜,却总不好在贾老夫人面前显露出来,然而她本身便并非善于忍耐之辈,脸上难免添了几分暗色。贾老夫人只顾着和女儿外孙女说话,倒没瞧见,旁人纵然心里明白,也只当没瞧见。

    宝玉一时瞅见贾老夫人和自家女儿说话,黛玉在旁无事,便凑上前问道,“妹妹可有玉没有?”

    黛玉闻言心里不由咯噔一下,心道,怎么又扯到玉上头了。然而他把话问道这里,却不好不答了,“玉?”黛玉佯装不知其意,道“我今日倒戴了几样玉饰,不知二表哥说的是?”

    宝玉听她这样说,反而愣了,再仔细一看,却见黛玉头上簪的是一套红翡蝴蝶簪,耳上垂的是玉珠耳坠,可不都是玉饰。

    贾老夫人便笑道,“可是被问住了。”又复而对林夫人并黛玉道,“宝哥儿原有一块胎里带来的玉,却是件至宝。这孩子是个实心的,见着喜欢的人,便总想着那人也该有这样一件宝贝。”又笑着对宝玉招手道,“宝玉,且把你那玉摘下来给你姑姑妹妹看看。”

    宝玉向来是个见着姐姐妹妹就万事不理的,又是祖母所命,很是爽快的便把那玉从金项圈上摘了下来,双手捧与贾老太太。

    林夫人自是知道娘家众人对这“宝玉”有多么看重,抬眼见二嫂子眼睛眨都不眨的紧紧盯着那玉,倒也无意给她找不痛快。因此并不接过那玉,只就着自己母亲的手看了一会,见那玉上镌着“通灵宝玉”四字,又注着“莫失莫忘,仙寿恒昌”,且那玉果真灿若明霞,莹润如酥,不同凡物。因赞道,“果真是件宝物,到底宝哥儿是个有福的。”

    黛玉前世那日不见这“宝玉”几回,对这宝玉自然没什么好奇的,加之又怕宝玉如前世初见一般犯左性来个摔玉的戏码,也虽晓得这玉不是件反物,却并不对这玉表现出什么不同来。然而碍着贾老太太递到她面前来,也只得看了两眼,当作是件普通的稀罕佩饰,胡乱赞了句便罢了。

    贾老夫人见此心中叹了口气,便让宝玉近前,亲自将那玉原样戴好,笑道,“好生带着,这可是你的福缘呢。”

    一时旁边丫鬟走来禀报道,“大老爷,二老爷和姑爷,表少爷来给老太太请安。”贾老夫人便命把房里那一座紫檀山水大屏风给搬出来,将花厅隔开。

    一时贾郝,贾政,引着林如海,林晋贤进来,贾琏,贾环,贾兰相随。

    本来女婿当是半子,只是贾老夫人多年不见女儿,对这女婿心里便时有些埋怨,自然是亲近不起来的,随意问了几句倒也罢了,只那头一次见面的亲外孙却是立时搂在怀里,说什么也不肯放开。

    晋贤虽小,却常自诩是个大丈夫,虽知这是自己的嫡亲的外祖母,然被人搂进怀里却还是有些不好意思,不由脸上便是一红。转眼见着自家母亲姐姐含笑看着自己,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