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同人之绛珠重生-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晋贤一听这话,惊得无语,脸瞬间就青了,正想说话,却听他姐道,“多谢二表哥想着,只是我尚不大习惯用脂粉。”原来黛玉却是想起了前世里,那胭脂,妆粉的做法原也是自己和宝玉一同发现的方子。只是后来自己孝中不好用这个,便把它撂下,出了孝也只管用宝玉做得。到了今世,自己家中原也有那部书,因林夫人寻常用的铅粉虽也是有名的店家所供,到底不如自家做得天然,黛玉便寻出方子,带着丫鬟做了妆粉等物,奉给母亲。而自己年纪尚小,南方那边的女孩这般年纪大多不爱多用脂粉,至多用些面脂护肤,自己也连带着不喜妆饰。

    诸人细看黛玉,可也不是,她脸上虽细腻白净,却丝毫看不见妆粉的痕迹,唇色也并非是浓重的朱色,正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宝玉便痴道,“也是,妹妹这样的容貌,用了脂粉反倒污了颜色。”

    黛玉闻言便有些尴尬,不好说话了,转过头去,脸色却不大好。晋贤脸上一片铁青,宝玉的言行在他看来已是十分轻浮不尊重了,心道,亏得这是母亲的娘家,怎么养出一个这样惫癞的子弟,连带着对整个贾家印象都十二分的糟糕。

    他到底是林家长子,虽堂上有长辈在,却也忍不下这口气了,岂料林夫人在上头笑道,“你们在下面说什么呢。”

    贾老夫人年纪大了,小辈隔得远些,说话便有些听不清,然而林夫人耳朵却还好,这一对儿女是她的命根子,虽然和母亲说私房话,却也留神在听下面小辈们聊天,只怕儿女们或有一时不到之处,自己做娘的可以补救。哪里晓得,自己这一对儿女倒是好的,这些侄儿侄女却一个赛一个的欺负人,听得探春说让贤儿去贾家族学也就罢了,不管薛蟠是否在那里附学,贤儿都不可能去,不过嘴上说两句罢了。可是这宝玉这般不知轻重,惫癞顽劣,竟欺到自家女儿头上去了。她虽是“笑道”,眼睛里确实一丝笑意也无的。
………………………………

第三十三回

    宝玉自然是不知道,他的言行使得自己的姑妈愤怒异常,按下决心再也不叫他见到这林妹妹。更不知道,贾老太太倒真原本是想把这林妹妹长长久久的留在自己家的。

    原本贾老太太想着宝玉是二房子,虽则现在二房因着自己疼宠,倒比长房还强些,然而到底不能承爵,自己百年之后,二房定是要搬出去的。自己的儿子自己知道,老二虽比他哥哥强些,到底没继承他老子的强干,这辈子估计也就是五品官到头,顶多凭资历升上一级告老,便是祖上有眼了。宝玉虽然十二分的聪明,可自己也清楚的很,他于科举上大约也是有限的,可自己宁愿他这样,也好过像珠儿一样早早的就没了。

    如今贾老太太这仅有的三个孙儿,环儿已经被他姨娘养的像个下流种子,琏儿还好,如今已成家立业,有个厉害媳妇儿,日后仗着这样一份家业,又有爵位,亏不着他。只是自己心肝肉儿养的宝玉,若是日后分出去了,难道要像那些住在后街的旁支族人一样,靠向他哥哥嫂子打秋风过活么?即使琏儿,凤丫头是个好的,心疼他们弟弟,可老大和老大媳妇可不一定会心疼这侄儿。

    若叫宝玉做了林家女婿,林姑爷想着自己女儿,多少也会照顾些,他位高权重,宝玉的前程也就尽有了。然而这说起来到底有些算计的意味在,自己也觉得有些对不住女儿的。本来当日敏儿生了外孙女,女儿女婿年纪又都有许多,大家都以为林家也就只有这一个姑娘了。自己便想着,若叫两个玉儿成了,日后他们的孩子,长子姓贾,次子便随林姑爷姓林,也算传了他家的香火,这也是两全齐美的事情。然而,外孙的出生却是意外之喜,自己虽也为女儿高兴,然而这本是两全齐美的事情,却再也没甚两全的说头了。

    毕竟老话说的,“嫁女嫁高,娶媳娶低”,不能说贾府的门楣就比林家低了,毕竟自己还是国公夫人,这里还是国公府,而林家,到底没有了爵位。可若是双玉结亲,即便是自己,也只能承认是宝玉高攀了黛玉。

    也不是自己非要把双玉凑成一对,可宝玉成亲,孙媳妇的身份必不能低了,这几大国公府,和自家倒是家世相当,合适的女孩儿倒也并非没有,可听是二房的,便只肯拿旁支或是庶女来充数,这怎么相配。可世情如此,若是从相熟的老亲家,甄家虽是老亲,到底原在金陵,他们家的女孩,到底不知根底。其他几家姻亲,王家一个老二媳妇,一个凤丫头,不说他家没有适龄的丫头,便是有,也不成了,不然这贾家还不尽成了他家的。史家呢,湘云虽好,到底是个孤女,无父无母且又和他叔叔婶婶又隔了一层,另几个侄孙女,年纪太小不说,也被她们母亲看的紧,像是打定主意要求个前程的。

    至于那薛家的,宝玉他娘倒是喜欢,可到底是商户出身,身份有差不说,还有个那样的兄长。也不知他娘是怎么想的,纵薛家有几个钱又如何,身份上的差距岂是能用钱补上的。更不用说,若是娶了薛丫头,宝玉有那样一个大舅子,少不得被拖累。

    算来算去,竟无一人可比拟黛玉了。

    可这到底只是贾老太太的一厢情愿,每一次和林夫人说起此事,林夫人皆是在信中委婉拒绝。贾老太太心中其实也不抱什么指望了。也是,女儿出嫁就成了别人家的人,这娘家的侄儿,如何比的上亲女儿的前程。姑爷的官位越发高了,外孙女的地位也水涨船高,不要说是宝玉这个二房嫡子,便是琏儿这个荣府承爵人,怕是林家人都看不上了。

    贾老太太不免意兴阑珊,然而到底女儿带着外孙女和外孙子回京了,这老太太心里便不免又燃起了几分希望。两个玉儿都还年幼,若教他们时常在一起相处,宝玉惯来是对姐妹们极好的,表兄妹两个青梅竹马的一块儿长大,敏儿晓得这女婿的好处,想来也是愿意的。

    因此,她和自家女儿说话,虽也是太久没见,十分想念这女儿,也是有心把这小的凑在一起,好教他们相处多些。

    她正绕着弯子说宝玉的好处时,却听女儿笑着对下头的小辈们道,“你们在下边说什么呢。”

    贾老太太便看向自家的孙儿外孙,却见宝玉坐在姐妹中好似有些不知所措,晋贤儿脸色差的狠,自家的三个孙女一脸尴尬之色,黛玉倒是面色淡淡的。然而这六个孩子,没一个回话的。

    贾老太太便皱眉道,“这是怎么了?你们姑妈问话呢,你们还有什么秘密不愿说。”她也听出了自家女儿声音里带了些寒意。

    本来三春之中,探春平日算是在长辈面前有些脸面的,此时也不说话了,宝玉更是不晓得哪里惹了事,也讷讷不敢言,林夫人的脸上的笑意越发冷了。

    迎春居长,此时也没奈何的,只好站出来道,“并没什么的,我们姐妹们都羡慕妹妹的肤色极好,都不用胭脂水粉。”到底没敢把宝玉扯出来。

    贾老太太虽年迈,却并不糊涂,见迎春这样说,心里清楚这等小事哪里会叫自己女儿不高兴,想来当是宝玉又犯了痴病,亲近这新来的妹妹,叫他姑母误会了。

    到底是自己亲孙儿,贾老太太恨铁不成钢的看了宝玉一眼,忙给他补救,引开话题笑道,“你们在北方长大,这里到底不像南边养人,水土都是好的,天气也暖和。”

    探春便忙笑道,“正是呢,我们和林姐姐比起来,各个都像烧糊了的卷子了,可老太太,宁可不能见了林姐姐这样好看的孙女,就把我们这些不好看的给忘了啊。”

    林夫人也不愿在自己娘家,当着自己儿女面前对这娘家侄儿发作,虽然心里已是十分嫌恶,却到底给了自己母亲几分面子。只是觉得十分对不起自己女儿,若晓得这侄儿是这种模样,自己就该寻个由子让他们呆在家里。玉儿见了这样轻浮的人,心里不知觉得怎样气恼呢。王氏到底是怎么教养孩子的,母亲也是,这孩子这样的轻浮,怎能不好好管教。

    当下里也不说旁的,便教黛玉过来,笑着对贾老太太道,“母亲你不晓得,我这个女儿,容貌倒是寻常,性子倒娇的很,也是被她父亲宠坏了,从小当小子养。读书启蒙,都是他父亲一手操持,可惜了她投错了胎,不然倒好也学她父亲做个探花。如今她投了个女胎,说不得只好像我了。不过想来,做个探花夫人,倒也不错。”

    贾老太太哪里能听不出自己女儿的意思,在众人面前这样说,显然不管日后黛玉是不是真的会嫁给探花,总之是不可能把黛玉许给宝玉了。

    贾老太太却不知究竟是发生了什么,只得含糊过去,心里却奇怪的很,往常女儿便是拒绝也是委婉说要姑爷做决定,自己不好做主,如何一会子便这样坚决了,便是宝玉此时不讨她喜欢,也到底是她侄儿。

    因有着此事,待林如海传话过来说要归家时,本想多和母亲说说话的林夫人便顺水推舟的告了辞。

    且不说林夫人心中如何气恼,暗暗下了决心,再也不叫宝玉见到自己女儿。只说贾老太太,私下里问了鸳鸯究竟堂上发生了何事。

    鸳鸯是贾老太太心腹,哪里会不晓得贾老太太的心思,却也不敢说宝玉哪里不好,只把那宝玉的言行轻描淡写的说了些,又道,“许是林姑老爷教导的太严了些,宝二爷寻常也是如此,体贴姐妹,这不也是他的好处。向来林姑娘的平素家教太严了,才会觉得有些尴尬。”

    贾老太太便叹了口气,“这也难怪,林姑爷家本来就是书香门第,规矩自然比我们家要重些。你们年轻,不晓得这里的轻重,前朝旧事,有那一等腐儒家,只因闺女接了人家一点饭食,便要女儿自杀的,这也是有的。宝玉也不好,虽是一片好心,到底有些不晓得轻重,到底还是年幼不知事。他姑妈也是,两个孩子还年幼,一团孩子气呢,做什么大惊小怪的。”

    鸳鸯便笑道,“老太太说的是呢,说句越距的话,宝二爷才多大呢,一派天真性情,对这俗务有些不到之处也是寻常的。况且我瞧着,宝二爷似乎对林姑娘有些不同寻常呢。”

    贾老太太便兴起道,“怎么说?”

    鸳鸯便笑道,“我眼拙,也不知看的准不准,只我看着宝二爷眼睛都不眨的盯了林姑娘好一会,要说起来,林姑娘相貌虽极好,可咱们家的姑娘也不差,再有云姑娘,宝姑娘,那边东府的蓉大奶奶,那一个不是绝色的美人儿。林姑娘便是美人中的翘楚,倒也不至于就这么让宝二爷看呆了,想来定是宝二爷心里喜欢上了林姑娘。人说千里姻缘一线牵,扬州和京城可不就是千里之遥呢,想来是他们两个定是有些缘分的。”

    贾老太太听的心里欢喜,面上却啐道,“你这小蹄子,懂得什么叫千里姻缘一线牵的,赶明儿,我也替你寻个一线牵的女婿,把你远远的嫁到千里之外去。”

    鸳鸯心里知道这是在开玩笑,面上却做惶恐之色,“老太太可千万别这样,奴婢还想一辈子长长久久的呆在您身边伺候您呢。”

    贾老太太笑而不语。

    鸳鸯瞅着贾老太太的脸色,她是个忠心的,到底还是把话说出来,“可老太太,奴婢说句不中听的话,我们虽知道宝二爷是什么样的人,可姑太太不知道啊,再者,我看林姑娘,林少爷似乎也有些误会了。”

    贾老太太便皱眉道,“是了,这姐弟两个都是林姑爷启的蒙,就怕他们被林姑爷教迂了。”

    她的声音渐渐低落下去,敏儿也不愿亲上做亲,看着黛玉似乎也不大愿和宝玉亲近,林姑爷就更不用说了,难道这事真的行不通?罢了罢了,再看看,若是真的没法子,强扭的瓜也不甜,过些日子,还是送信让云儿过来住几天罢。
………………………………

第三十四回

    从荣国府出来后,相比于自家母亲和兄弟的愤懑,黛玉的反映倒真真儿是平静无波了。因她清楚宝玉素日是什么做派,所以即便晓得自己应该为他的轻浮举动生气,黛玉也不过是面上淡淡的并不发作,这样一来倒叫林夫人心里越发心疼了。

    黛玉心里清楚,瞧着母亲的神色,只怕日后再也不会叫宝玉和自己碰面了,这样也好,本来就不相干的人,纵亲戚名分,一年小二年大的,也很没必要见什么了。

    马车忽而停了下来,黛玉隐约听到前面有些喧闹之声,锦瑟便半撩了帘子,问前面驾车的粗使婆子道,“这是怎么了?”

    那婆子便赔笑回道,“奴婢也不晓得,见着前面太太的车停了,咱们也只好把车停下了。”

    一旁芷儿便道,“奇怪了,前面是有什么事情堵住路了么?”

    锦瑟便回黛玉道,“姑娘,要不我去前头问问吧。”

    黛玉道,“那用你露面,打发个粗使婆子去前头看看就是了。”

    锦瑟便应了,出了马车,好一会儿才回来,道,“回姑娘的话,前面也不知是哪一家的公子哥儿,喝醉了酒竟在大街上跑起马来,谁晓得惊了马,把他自己跌下来不说,整个街面都堵得没法通行了。”

    黛玉便皱眉道,“这是怎么说的,可伤了人没有?”想到自家父亲和兄弟也是骑马回家,便又急忙问道,“老爷和大爷呢,没被惊着吧。”

    锦瑟道,“没有没有,咱们家的车队过来的时候,那惊马据说已经被杀了,只是。”锦瑟叹了口气道,“说前面有不少行人闪避不及,所以才会……”。

    黛玉晓得自家人没事,倒也放下心来,随即又道,“人哪能跑得过马,也不知多少百姓糟了难,亏得还是天子脚下,竟有这等事情。”想想又问道,“那那些受了伤行人可怎么办呢,还在街上?怎地不送去医馆?”

    锦瑟便道,“轻伤的已经被送去了医馆,重伤的,听说是宁王爷的车驾恰好路过,不叫人动那些伤患,说是怕惊马踩踏,伤了骨头,贸然去动反而容易落下残疾。”想想又道,“好像已经来了几个大夫,听说并没有伤及肺腑危及性命的。”

    黛玉便叹道,“亏得没有伤及性命的,这是哪一家的浪荡子,闯下了这样的大祸。只是那些路人,真真儿是无妄之灾。”

    芷儿便道,“这宁王爷是不是当日里把那乱匪剿了的人呢。那可不是咱们家的大恩人吗?”

    锦瑟便笑道,“可不是,离那会子也有年头了,我还记得那事过后,你后怕了好些日子。”

    黛玉便道,“那事儿谁想起来不后怕,说来真是,若非这位王爷恰好赶到,太太,我,贤哥儿,还不知有甚下场。”

    锦瑟便忙劝道,“姑娘别怕,如今姑娘在京城,龙袖之都,万不会出这种事情了。”

    一时外面又有小丫鬟的声音道,“锦瑟姐姐,夫人吩咐我来,说是前面路堵着,一时过不去。一会官府衙门的人来了,怕是更拥堵。车里闷热,不便久待,叫您给姑娘带了帷帽,暂且在前面茶楼歇歇脚。”

    锦瑟有些犹豫,她方才出去了,这里是闹市,又因着方才一场事故,看热闹的人实在不少。姑娘出去,若是叫人看到了……可夫人都这么说了,况且看着情形,一时半会是肯定没法回府里的,车里又没摆冰盆,若是姑娘呆车里,万一热病了怎么办。

    黛玉嗔怪的看了她一眼,锦瑟便只好回道,“知道了,你回去说,我们会伺候好姑娘的。”

    好在帷帽这东西用的虽然不多,倒也不是没有,黛玉的帷帽原还是在扬州时,或有和好友踏青时戴的。用的料子浅色的锦纱,最是厚密轻软。锦瑟为了保险,先下去招了两三个婆子,又叫另一辆车的芷儿,凌云过来服侍,方才把黛玉扶下车来。

    晋贤已在一旁候着,见姐姐下了车,忙道,“太太先去茶楼里歇息了,前头是伤患,后头又有几位大夫的马车,只怕一时半会过不去。”

    黛玉便点点头,道,“横竖无事,咱们等个一时半会也是无妨,倒是那些伤患,这也真是无妄之灾了。”

    好在林夫人定下暂时歇息的茶楼和黛玉的马车不过仅三五步,诸人簇拥着,硬是没叫旁人看到黛玉的一片衣角,不过说话的功夫,便进了茶楼。

    方进了茶楼,林夫人身边的丫鬟便引着黛玉上了二层单间,正是黄昏将至未至的时候,茶楼里很坐了些人,见好些个丫鬟簇拥着一对姐弟上楼,便知是富贵人家的家眷,那懂礼的少不得把眼光略略避开些,不去瞧人家姑娘,那稍轻狂的便时不时瞟上几眼,也不过待人走了之后议论上几句不知是哪一家的家眷,丫鬟也生的俏丽。

    黛玉也不是第一回上茶楼了,她幼时林如海把她充做儿子教养,但有灯市,庙会,或什么喜庆时日,便常带她出府玩耍,玩的累了,也有在茶楼歇息。有时林如海晓得哪一家的菜做得好,也时常带了女儿去尝新鲜。只是黛玉日渐大了之后,林如海便不好把女儿带出来玩耍了。而黛玉偶尔也会和闺中的三五好友,打着买首饰购衣料的名义,带着丫鬟婆子出府,也同样少不得捡那环境清雅的地方小坐片刻。

    黛玉与晋贤一前一后进了单间,里头只坐了一个林夫人,丫鬟也只有一个魏紫服侍着,黛玉打量着里头,见这单间实在不大,便只叫锦瑟留下来服侍,晋贤出来身边只带了几个小幺儿,此时也尽在外头候着。

    林夫人见了儿子女儿进来,便对黛玉道,“玉儿坐下罢,老爷在外头协助宁王救人,咱妇道人家抵不上什么用处,也不好碍着他们什么,就先在这里头歇着罢。”黛玉应了是。林夫人便又对晋贤道,“你也有这般大了,没有做老子的在外头忙着,儿子反倒在里头享清闲的,你也去罢,帮得了忙也好,帮不了忙也好,多些人总能帮把手。”

    晋贤担心他姐姐会被贾宝玉的轻浮之举气着,却偏偏没有什么机会让姐弟两个好生说话,本来还想宽慰姐姐两句。但这却是正经事儿,耽误不得,且又有母命,便也应了,正要出门。又听林夫人道,“贤儿回来。”

    晋贤便依言又退了回来,问道,“母亲可还有什么吩咐?”

    林夫人便道,“虽请了大夫,可也不好叫伤患躺在地上,被马踏了可不是小伤。你去和你爹说,先用咱们家的车,把伤患要么送回家,要么送到医馆里去。”

    晋贤便道,“母亲糊涂了,这个父亲还会想不到?”

    林夫人瞪他一眼,“越发纵得你,说那一个糊涂,你听我的,便是你父亲想到了,你多说一句费得了多少口舌。”

    晋贤便应了,林夫人又叮咛了一句,“这是你自个儿想的,可别说是我说的。”

    林晋贤大约明白了林夫人的意思,只道“晓得了”便出了门去。

    黛玉摘了帷帽,锦瑟接过收好,方服侍着黛玉坐下,又倒了温温的茶来。黛玉接过,稍抿了口,自然是不如家下常用的,却也没多挑剔。

    林夫人本有心开解几句,然而见女儿面色如常,茶楼又显然不是说话的地方,便只得按下,对黛玉道,“亏得宁王车驾经过,不然还不知要多伤了了多少人。如今虽也伤者众多,好歹没出人命,也算是不幸中的大幸了。”

    黛玉便道,“母亲说的是,说来宁王于咱们家有救命之恩,方才应叮嘱贤儿一句的,他当日也在,那时小,没叫他出去。可他如今这般大了,该教他亲自拜谢救命恩人的。”

    林夫人点头,又道,“放心吧,你也说了,他这般大了,哪里会这个都不晓得。纵他真有这样愚钝,还有你父亲在呢。”

    黛玉也不去争辩,自己站起来,把窗户打开朝下面望去,底下的人忙忙碌碌的,极少有会抬头看,林夫人心里还因娘家的事情有些不大自在,又想着女儿今日受了委屈,便也由她去了。

    黛玉见自家兄弟领着两个小幺儿,那小厮也不知是从哪里弄得类似春凳的长案几,上面躺着人,两个小幺儿一前一后的往马车上抬。这个自然是不用晋贤亲自动手的,话又说回来,真的叫晋贤动手,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估计也抬不起人来。另一边,除了自家的下人之外,又另有些人,急急的把人往马车上抬。另有三五个年纪不大,身边跟着背着药箱的僮儿,显见是大夫的人,在那些还没有没抬上车的伤者身边,大约是在看诊。又见一匹枣红色的骏马,摊在一边且流了一地的血,显是已经殒命。黛玉那敢细看,只瞟到那马旁边捆着一个青年,身上也尽是血迹。

    黛玉又去找他父亲,一打眼,却见他父亲身边立着一个穿着蟒袍的青年男子,看起来二人正在说话,身边跟着一个捧剑的长随。黛玉从小便跟在父母身边,这品级服制也是功课之一,因而什么样品级的人有什么样的服制,她是再清楚不过的了。见他身上的蟒袍玉带,心里便断定这是宁王了。

    黛玉一个未出阁的姑娘,自然不会多看人家青年男子,自己的父亲兄弟都安然无恙的在帮忙,地下乱糟糟的一片,黛玉便要转回,却不妨宁王忽而抬起头来,正向着这边看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