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同人之绛珠重生-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才,如今贾珍求到她身上如何会不肯应。王熙凤见姑妈这样问了,便道,“也没甚不能的,纵我有些不晓得的,回来问太太就是了。再者珍大哥哥说的这样恳切,咱们也不大好推拒了。”

    王夫人本就无肯无不肯,见她这样说,便也应了。贾珍便拿了宁府对牌与凤姐道,“只求大妹妹多尽些心了,等事了了,我必重谢你。”

    凤姐因道,“一家子人,说什么谢不谢的,我也不是光看大哥哥你的面子,只我和秦氏好了一场,也不想辜负了她。”说着便拿起帕子抹泪。

    贾珍听她这样说了,忆起秦氏来,也不由老泪纵横。好容易把泪止住了,又说了一番闲话,方告了辞。
………………………………

第三十五回(中)

    黛玉听说这宁府的丧事因着贾珍之妻尤氏病了,便由凤姐主持,不由暗暗摇头,这凤姐还是这样爱争权夺先的性子,不过话又说回来,若她不是这样的性子,倒也不像那凤辣子了。

    因着林夫人小恙,黛玉问了长辈后,便亲自打点了些奠仪,令那素来办事稳妥的婆子去了宁府。

    这去宁府的婆子方走出不久,这荣府便遣了人来,来的却不是旁人,正是那荣府众人的眼珠子,贾宝玉贾二爷。

    原来贾老夫人得了女儿病了的消息,虽已听说只是微恙,然而到底一片慈母心意,便要遣人到林府去探问。本来这事儿,身边的丫环婆子都是做惯的,倒也轮不着贾宝玉这老太太的命根子劳动。偏生此人因着侄儿媳妇没了,心中郁郁,并没有去学里,这日正在老太太房里,听着老太太要遣人,忙道,“姑妈病中,若叫那些婆子去,岂不是惊扰了姑妈。孙儿也许久没见着姑妈和表妹表弟了,不如就让孙儿略尽尽孝,代为前往吧。”

    贾老夫人眯着眼睛笑骂道,“可是胡扯了,你姑妈是林家的当家夫人,又不是闺阁里的姑娘家,还会被婆子给惊了,再者我哪里会派那样上不得台面的婆子去。不过你既有这孝心,倒也是好事,去吧。”

    虽说贾老夫人这样说了,到底还是放心不下,又叫身边的丫鬟鸳鸯带着小丫鬟,婆子一同去。又叮嘱鸳鸯道,“瞧着姑太太身子怎么样,回来告诉我,若她那里有什么缺的,或是有什么要用的药一时找不着的,只管回来找我要,我这里尽有的。”

    鸳鸯便笑道,“老太太也是多虑了,按林姑娘说的,姑太太只是微恙罢了。想来不是什么大事,用的药只怕也是寻常。姑太太也是夫人,又是林府的当家太太,表姑娘表少爷都在身边伺候,哪里还会有疏忽的地方。”

    贾老太太便道,“话虽这样说,可你哪知道做母亲的心呢。那两个孩子生的晚,虽说都是好的,年纪也太小,一团孩子气,懂得什么。只怕会有一时不到之处,哪怕没有,便是白去问问,晓得她没什么大碍也是好的。”

    鸳鸯便笑道,“这便是老太太的慈母心了,我瞧着,老太太对林姑太太比府里的老爷还好些呢。”

    贾老太太便笑道,“你这小丫头看的倒是清楚,从我肚子里出来的这二子一女中,她年纪最幼,自然也是最疼的一个。只是嫁出去了,到底不比的当初在我身边啊。”说罢叹了口气,倒也没再说下去,便打发鸳鸯服侍着宝玉去了林府。

    可巧这日林如海和林晋贤都不在府中,林夫人又在房里养病。黛玉方把去宁府送丧仪的人打发走,回了母亲房里照看,便听说贾府的二爷奉了贾老太太之命来探望姑妈。林夫人与黛玉万想不到会是那贾府的宝贝儿,只当是贾琏,倒也未曾在意。

    虽说是外客,却又是林夫人亲侄儿,便叫人直接请进林夫人房里。不过一小会儿便听到,外头丫鬟道,“贾二爷来了。”

    黛玉便站起来,见丫鬟打起内室的帘子,进来的却是宝玉,心里略有些吃惊,面上却不露,道,“原来是宝二哥哥,快请进来。”

    林夫人见是宝玉,虽不大喜欢,却也笑道,“好孩子,这样冷的天,你怎么跑出来了。”

    宝玉虽内里有些呆性,然而到底是大家哥儿,面上礼数向来不差,忙道,“老太太听说姑妈身体不适,忧心的狠,所以遣我来探望。”

    林夫人便道,“我不过是略着了凉,年纪又大了,方借着病休养一会。哪晓得你妹妹没成算,碰着东府出事,竟惊动了老太太。”说着便指着房里的熏笼道,“这天气寒的很,你坐那里暖暖身子。”

    又见他身后的丫鬟眼熟,便道,“这丫头我瞧着是老太太身边的吧。”

    鸳鸯便上来行礼,宝玉在旁边道,“姑妈记性真好,这正是老太太房里的鸳鸯姐姐。”

    林夫人到还记得贾老太太对这丫鬟颇为倚重,便笑道,“原来是你,我倒想起来了。”便又与她赐了坐。

    鸳鸯便赶忙谢了赏,方在脚踏上坐了。因知道这位林姑太太夫家是书香门第,只恐规矩严苛,倒并不敢如往日在贾府那般伶俐了。

    宝玉原是个见着姐姐妹妹便昏头的,偏生这林妹妹虽是他正经表妹,却并不熟悉,又有长辈在旁边,倒也不敢放肆,便只道,“许多日子不见妹妹了,我和姐妹们都惦记着妹妹,不知妹妹一向可好,初回京城可有什么不适应的。”

    黛玉便道,“多谢宝二哥哥和姐妹们惦念了,我只初来时略有些水土不服,如今再没不适之处了。”

    宝玉还欲说话,却听林夫人道,“老太太可还好?东府的事情没惊着她老人家吧。”

    宝玉便回道,“蓉儿媳妇没了,老太太也是伤心的紧,不过她老人家身子骨一向还算康健,倒并不妨事。”

    林夫人叹了口气道,“老太太无碍我也就放心了。蓉儿媳妇,唉,也是这孩子命薄了些,如今她的身后事又是个什么章程?”

    宝玉便答道,“外头的事情,老太太不叫说给我听。只知道因着珍大嫂子身子不好,东府便托了琏二嫂子主持。”

    林夫人便道,“这也是了,你年纪小,不说与你也是对的。”又道,“琏儿媳妇也是好的,只是她既去了东府,府里如今又是谁管着呢?是你母亲,还是你伯母?”

    宝玉便道,“府里头大太太寻常不大管事,我母亲如今年纪也大了,因此还是二嫂子两头兼顾着。”

    林夫人听得他这样说,倒也没再多问,不过又将那家中人等拿来寒暄了几句罢了。因着及至午时,林夫人便道,“今儿迟了,越性就在我府里吃了饭再回去。”

    宝玉哪会不肯,便笑道,“那就叨唠姑妈了。”说着又偷眼去看那已在林夫人床边绣墩坐着的黛玉,许是母病的缘故,没有什么打扮的心思,只绾着一个家常的倭坠髻,除了支玉簪外并无其他钗环,身上衣衫也不过是件家常的柳黄色斜襟长袄。

    此时黛玉听母亲留客,便忙站起来道,“母亲这几日病着,沾不得荤腥,我瞧着这个点了,贤哥儿也该回来了,我打发人去叫他招待表哥。”

    林夫人便笑道,“你这丫头,就会在这上头用心。”

    宝玉听他们母女两个要打发表弟招待自己,心知黛玉必不会相伴,难免有些不痛快。然而他们说的也是正理,到底姑妈还病着,林妹妹哪来的心思招待自己。

    只是宝玉也不知是怎的,对这不过才见第二次的表妹总有些念念不忘之感,仿佛前世传下的缘分,总觉得自己当和她是极为亲近的。甚至,比宝姐姐和其他的姐妹还要亲近,熟悉的多。

    只是他虽有些呆性,却也不痴傻,林姑母虽说是自己的亲姑母,然而却好像并不大喜欢自己。也并非是林姑母做了什么或是说了什么,只是比之薛姨妈,总觉得林姑母似乎有些淡淡的。

    老太太原提过要接林妹妹到府里住上几日,和姐妹们一同玩耍,却被林姑妈婉拒了,总说林妹妹还不大适应京中水土,要休养些日子。可自己瞧着,林妹妹的确有些弱不胜衣之态,脸色却不像久病之人。

    可为何林姑妈不愿林妹妹到府里去呢,林妹妹只有一个嫡亲的兄弟,瞧着还是个只知读书的呆子。又没其他兄弟姐妹,日日在家里闲坐岂不寂寞的很。

    鸳鸯见宝玉似乎又起了呆性,她也是知道贾老太太的念想的,只恐他说出什么不经之言,叫林姑太太不满。便插科打诨道,“奴婢临来前,老太太还有吩咐,让奴婢瞧着姑太太这里可有什么缺的,回去好禀报老太太送来。可我来了这半天,瞧着府里这样的规整,林姑娘又这样孝敬,竟说不出有什么缺憾来呢”。

    林夫人本对鸳鸯就颇有好感,听她这样说,心里更是喜欢,笑道,“好伶俐的丫头,怪道在老太太面前服侍呢,老太太可还吩咐了你什么。”

    鸳鸯见宝玉还是呆呆愣愣的,暗地里不免叹了口气,嘴上答着话,心里却思量开来。自家这位宝二爷什么都好,偏生一看到长得略好些的姑娘便会起那呆性子,如今不知又犯了什么痴病,呆呆愣愣的。不过话又说回来,往日本以为府上的几位姑娘容貌便是难得了,可谁知来了个宝姑娘便比府里的姑娘们更胜一筹。可比这位姑娘,宝姑娘似乎又缺了几分风骨,少了些雅致。若真论起来,大约也只有东府方去了的蓉大奶奶那样的绝色方能和这位比肩了。也难怪宝玉这样的见了要发呆病了。这样的容色,若论家世,比之史大姑娘那样的侯府闺秀也不差什么,若论实际的好处,怕比史大姑娘还要强些,比宝姑娘更是要胜出许多,若论亲近,正经的姑表兄妹,和宝姑娘差不多,却又比史大姑娘亲近多了。

    这么瞧着,若是老太太的心思真成了,倒也是一对佳偶。只是如今瞧着,这会子倒还像是老太太那边剃头担子一边热,姑太太对这亲侄儿到还没那薛姨太太对外甥亲近呢,更不要说林姑娘对宝玉似乎也是态度平平。

    若是老太太猜的不错,只怕这位林姑太太对林姑娘的亲事还真是另有打算。也是,远的不说,当日大姑娘也是送进宫里博前程么,宝姑娘当日进京,不也是为着参选来的。若是林姑老爷和姑太太有心,说不得也会叫林姑娘去赌个前程,若是如此,老太太的谋划可就真的要打了水漂了。

    一时众人说了会话,晋贤也回来了,因知道家中来了客,换了身衣裳便匆匆见了母亲。见来者是宝玉,又见黛玉也在房里,因知黛玉素来喜静,母亲又在养病,便忙把人引了出去。宝玉虽不大甘心,却也只好客随主便,还道,“待姑妈病好再来叨扰姑妈。”又对黛玉道,“妹妹得了闲还请到家里玩,家中姐妹都惦记着。”

    林夫人好容易把这侄儿打发走,却留了鸳鸯说话,也不过是问些娘家境况。又令丫鬟拿了统共六枝珠花来,笑道,“正好我这里前些日子得了些好珠子,叫人穿了珠花来,你且拿回去,府里的姑娘奶奶一人一枝。也不是什么正经贵重玩意,叫孩子们带着顽吧。”

    鸳鸯因借着丫鬟的手看了看,却是吃了一惊,她因掌着贾老太太的家私,这么些年来,倒也练出了几分眼光,见那珠子虽都不算大,却难得的颗颗浑圆,一般大小,花样也并不相同,十分精致,竟是难得的珍品。鸳鸯便道,“这样好看的珠花,便是姑娘奶奶们见了,只怕也要爱的不行呢。”

    林夫人笑道,“这值什么,我听说薛太太的女儿也住在府里,虽不是府里人,可若嫂子姐妹们都有,独她没有,怕她多心,你可别忘了她。”

    鸳鸯抿嘴一笑,道,“姑太太吩咐的事情,奴婢哪敢疏忽。”

    黛玉便在旁边笑道,“母亲既托了外祖母身边的姐姐帮忙,还不得掏些跑腿钱出来。我瞧着母亲前几日给丫鬟们置办的银钗就很好,不妨舍出一对给鸳鸯姐姐罢。”

    鸳鸯忙推辞道,“姑娘可别说这话,给主子们办差本就是奴婢的本分。若还要讨赏,岂不是羞煞奴婢了。”

    林夫人便笑道,“瞧瞧,我一人花的还不够,我这女儿生怕我这里东西多了,还要给我舍出去些。”说着便叫丫鬟道,“去,让魏紫到库里拿对银钗来。”

    鸳鸯诚惶诚恐道,“这怎么当得起。”

    黛玉便笑道,“有什么当不起的,鸳鸯姐姐服侍着老太太,就是替我们做晚辈的尽孝,别说是一对银钗,便是金的也是当的起的。只是如今东府在办丧事,虽是隔房的主子,到底有颜色的首饰怕还是有些不敬的。”

    鸳鸯听了这话,心里略有些不自在。荣府素来对下人宽和的很,她又是老太太身边得意丫鬟,平素得的赏赐向来不少,便是金饰也并不很稀罕。林夫人的一对银钗,其实在她眼里倒并不算什么。倒是黛玉后来的话让她有些警醒,虽知道旁人看不出来,仍旧觉得掩在袖子里的金镯子沉甸甸的有些碍手起来。说来也是,虽则府里的姑娘奶奶们因着辈分高,除了要去东府里应应景外,日常仍是一样打扮,自己也并不在意。可那是主子,自己可不是。要说老太太乐意看丫鬟们打扮,自己戴个金镯子也不算逾礼,可总归显得轻狂了。

    鸳鸯心里转了一圈,到底脸上没露出分毫,谢了赏。林夫人又赐了饭,方打发他们主仆回府。

    因着宝玉来了这一趟和黛玉竟没说几句话,心里难免有些不足,之后更是和那志不同道不合的表弟一块儿用宴,两人根本说不到一块儿去,宝玉心里难免后悔起来。早知道还不如去姨妈那里,不管薛大哥哥如何,好歹宝姐姐总是能陪自己说几句话的。晋贤也对这似乎对自家姐姐有些不轨之心的表哥没甚好印象,表兄弟二人不过你应付我,我应付你,草草用了饭,宝玉便告了辞。偏生告辞时,也只见到了自家姑妈,竟是连黛玉的影子也没碰着。宝玉在林府时尚能摆出一副笑脸来,出了林府,脸上便难免露出几分不痛快。

    他怎么也想不通,自己究竟哪里得罪了这只见过两面的林妹妹。倒不是说这林妹妹给他什么冷脸瞧,可就是给他一种,必要对他敬而远之的感觉,就像,就像是两人划了一道鸿沟,林妹妹在鸿沟另一边,怎么都不许他跨过去。
………………………………

第三十五回(下)

    却说那宝玉自回了荣府,正巧那去了的秦氏之弟秦钟寻他,因他不在,便只好先走了。宝玉听了便要去宁府寻他,偏他房里的丫鬟袭人追上来道,“之前去姑太太家呆了半日,如今这个点了还要出门,便是老太太不说,老爷今儿可在家呢,若是他问起来,你又不在,可怎么好。”

    宝玉平生最怕他老子,听了这话那还敢出门,正巧另一丫鬟晴雯方领了衣料来,道,“你又吓他,早前去姑太太家是老太太准的,秦大爷又是和他一块儿读书的,况且去一趟东府能废多少时候,便是老爷知道了,又有什么碍的。再不用说这几日府里为着蓉大奶奶的事儿忙的人仰马翻的,老爷哪来的心思管他。”

    袭人便笑道,“冬日里日头落得早,他往东府里去一趟,一来一回可不得黄昏了。罢罢,你给他撑腰我还有什么好说,我总归是辩不赢你的。”

    因宝玉素来对这些丫鬟颇为纵容,平素也言笑不忌,此时便笑道,“我今儿不出去就是了,晴雯,你手里拿的是什么。”

    晴雯便没好气的衣料往坑上一扔,道,“还能是什么,预备给你做衣服的料子,也不知你是哪来的癖性,人家好好的针线上人做得衣裳偏嫌不好,偏叫我们这些小丫头子做,也不怕做不好穿出去丢了你的人。”

    袭人便笑道,“我说怎么今儿炮仗脾气又出来了,合着是又有新差事了。这也是没法子的事儿,谁叫咱们房里独你针线最好呢,我倒是想替你做了,偏生我做出来的东西咱们宝二爷瞧不上呢。”

    宝玉忙道,“好姐姐,你这话可冤死我了。”

    话还没说完,便听窗外有人笑道,“这是怎么了,谁又冤枉你了。”只见一人转进内室,不是宝钗又是哪一个。

    房里三人见是宝钗,也是习以为常,晴雯最喜争那口舌之利,忙道,“还能是哪一个,这两人得了便宜还卖乖,我这做活的人反倒活该了。”

    袭人也不理她,笑道,“我去给宝姑娘倒茶。”倒是宝玉听她这样说,像是动了气,又忙不迭的去哄,宝钗也是惯常来的,倒不以为忤,见坑上放着新衣料,便笑道,“好丫头,你又气什么呢,你手艺好,满府人都知道。老太太不就是喜欢你那巧手才把你给宝兄弟的,回头把衣裳做好了,宝玉穿出去也是你的脸面,老太太瞧着也高兴。”

    一时袭人倒了茶来,笑道,“宝姑娘不晓得,她就是这个性子,别看她这时候唠叨两句,做活的时候到比谁都耐心,不说我们房里,便是整府里,她的手艺也是排的上号的,就是这爆炭似得脾气不好。”

    晴雯便冷笑道,“我也就一双手使得,比不得花大姑娘做事又能干,行动又随和,竟是人人都夸的,偏只李奶奶不喜欢。”说着便抱了衣料出门到自己房里做活去了。

    宝玉见晴雯跑出去了,本想去追,奈何宝钗还在房里。想着宝钗方病愈,自己也有日子没见到了,便使个眼色给袭人,叫她去劝劝晴雯,自己则在房里陪宝钗。

    袭人会意,便笑道,“我去看看那小蹄子。”说着便也出了门。

    宝钗因道,“你房里这些丫鬟也该管管了,如今年纪小你宠着倒还罢了,日后还是这个脾气可怎么好呢。”

    宝玉便笑到,“无妨的,她虽嘴利些,可心是好的,也从没耽误过什么事。”

    宝钗素来说话点到为止,听他这样说便也罢了。

    一时宝玉道,“前几日看姐姐还在修养,如今可大好了?”

    宝钗便笑道,“本来就是老毛病,也是习惯了,服了药也就罢了,是妈妈不叫我出来,怕我着了风。”

    宝玉便笑道,“姨妈也是疼姐姐。”又道,“姐姐今儿怎么想着来我这儿?”

    宝钗便道,“之前鸳鸯姐姐送了只珠花给我,说是林姑妈给的,我想着虽不能当面去谢林姑妈,也该去老太太哪里谢一谢。”

    宝玉见她头上果然簪着一朵珠花,忙道,“是姑妈给的?怎么我却没有。”又缠着让宝钗摘下来给他看。

    宝钗耐不住他闹,只得摘了珠花递与他,笑道,“我们女儿家的首饰,你要来作甚。”

    宝玉却不答,单笑道,“这个好看,回头叫咱们家的人也拿珠子做几枝来,回头下了雪,带着这个出去,就跟缀着雪花儿似得。”

    宝钗便笑道,“就你这一句话,倒要多少人忙死了。你只看这花好看,哪里晓得这珠子是正经的合浦珠,单单这一只珠花,便不知要耗费多少银子。这倒也罢了,难得的是这花样也新奇,全无匠气,也不知林姑妈是哪里得的,瞧着到不像是京中的款儿。”说着便对着宝玉房里的水银镜子复又将那珠花复簪在头上。

    宝玉便笑道,“林姑妈在南方多少年了,大约是从南边带来。”

    宝钗道,“说到南边,我也多少年没回去了,自来了京城,有时候想起家里,也是想念的紧,也不知何时还能回去。”

    宝玉忙道,“姐姐还回去作甚,只把这里当家便是,若是不嫌弃,便在这里长长久久的住一辈子也是好的。”

    宝钗脸上飞红起来,道,“可又胡说,我在这里不过是借住,便是不回南方,我家在京城也有宅子,总归是要归家的,哪好在这里久住呢。”

    宝玉听得这话,竟急了起来,道,“姐姐这话是什么意思,在这里住的好好的,为什么要走呢。”

    宝钗见他急了,又怕惊动了外头的丫鬟,便忙道,“这是怎么说的,我何时说要走了,不过是白提上一句罢了。你若不想听,我便不说了。”

    宝玉忙不迭道,“姐姐说好了别走。”

    宝钗只好笑道,“我走不走,那得要看妈妈和哥哥的话了。”

    宝玉笑道,“这个简单,薛大哥哥还要在我家读书呢,姨妈在这里也有我母亲陪着说话,岂不比别处快活的多。”

    宝钗见安抚了宝玉,也是松了口气,笑道,“听说你今儿也去了林府,林姑妈病可好些了。”

    宝玉道,“瞧着是没什么,不过是有些体虚罢了。”

    宝钗便笑道,“冬日里头,上了年纪的人稍不注意便会有个头疼脑热的,是该好生保养。”一时又笑道,“说来好些日子没见着云儿了,也怪想她的,不晓得她在家作甚,也不来看看咱们。”

    宝玉回道,“本来也和老太太说要接她来玩,只如今那边府里办着事,凤姐姐又不在,府里忙忙乱乱的,倒不好接她来玩了。老太太说了,回头等那边事了再接她来。”

    宝钗闻言便道,“原是这样,倒是我想的不周了。对了,那会听你说林姑妈家里也有一位妹妹,生的极好。这回,可见着她了?”

    宝玉听宝钗这样说,顿时起了兴致,笑道,“自然是见着了,姐姐不知道,我今儿见她,瞧着虽没怎么打扮,却是活脱脱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琢’了。只是她腼腆的很,又有些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