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同人之绛珠重生-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宝玉听宝钗这样说,顿时起了兴致,笑道,“自然是见着了,姐姐不知道,我今儿见她,瞧着虽没怎么打扮,却是活脱脱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琢’了。只是她腼腆的很,又有些怯弱,老太太说了多少次让姑妈多带她来玩,偏姑妈总说她身子不适,不然也接她到咱们家住着,姐妹们一块儿顽笑多好。”说着情绪又低落下来,“林姑妈也只生了她和林表弟两个,虽有个兄弟,可我瞧着林表弟不像是个体贴的。林妹妹一个人在家,又没个能一块儿玩耍的姊妹,日子该多寂寞无聊啊。”
宝钗便笑道,“你也很不用这样,横竖人家在京城里住着,等她身子好些,你禀了老太太,常接她来玩,有我们这些姐妹们伴着,自然也就不寂寞了。”
宝玉听她这样说,方笑道,“姐姐说的很是。”
房里表姐弟正说着话,便听外头丫鬟们笑道,“三姑娘来了。”随即又是探春的声音笑言,“二哥哥可回来了。”
宝玉忙加高了声音道,“我早回了,三妹妹进来吧。”
探春扶着侍书的手进了门,见宝玉和宝钗两个人在坑上坐着,略微一愣,便笑道,“还是这屋里里头暖和。”
宝钗倒不好意思起来,笑道,“你从老太太哪里来?”
探春道,“正是呢,方才林姑妈让鸳鸯给我们姐妹几个带了珠花来。”说着接了麝月的茶,抿了口,又道,“宝姐姐也得了。”
宝钗还未答话,便听宝玉道,“三妹妹,你也把那珠花给我瞧瞧。”
探春道,“这有甚好瞧的。”却还是摘了与他。
宝玉看了,依旧还给她,道,“怎么偏我不是个女儿家。不然也得一枝了。”
探春听他这样说,又是好气又是好笑道,“哥哥这话叫太太听了,又该生气了。”
宝钗便笑道,“罢了,罢了,你不说,我不说,没人知道他又犯这老毛病了。”
探春听这话便有些不自在起来,心道,宝姐姐这话说的,倒像我是那爱口舌的了。然而她向来不愿得罪宝钗,心里虽不悦,却仍笑道,“说起来,二哥今日去了林府,林姑姑的并可好些了?”
宝玉依样又说了林夫人的境况。宝钗便笑道,“我们方才正聊着这个呢,听宝兄弟说,林姑妈家也有位妹妹。生的极好,竟是个绝色了。偏生我那日病的不巧,竟没福见着。好妹妹,你那日也在,和我说说,是不是真和宝兄弟说的那样。”
探春闻言下意识的去看了宝玉一眼,见他面色如常,似还有些赞叹之意,不由脑袋一疼。又见宝钗脸上带笑,全无不满之意,倒像是真的只是起了好奇之心,心里倒有些佩服起来。这满府的人有谁不知道“金玉之说”,也就是宝玉还懵懵懂懂,老太太又揣着明白当糊涂,前头有湘云,如今又来了位林姑娘,可瞧着这宝姐姐竟是个“任你雨打风吹,我自岿然不动”的性子。若是自己,怕都没这从容淡定的性子。
探春应付家中这些兄弟姊妹都是惯常的,笑道,“林家表姐,我倒也只见过一面,若说长相,确实比我们三姐妹好看。只是绝色之说,我才见过几个人呢,倒是看不出来了。不过要我说,也就是生的略好些罢了。”
宝玉听她这样说,忙道,“若说起来,咱们府里这些姐妹便已是生的极好了,当真论起来,那一个不是仙子一样的人物。可那林妹妹,我也不知为什么,就是觉得她格外好看。而且……”宝玉犹豫了一会儿,还是说道,“你们可别笑话我,我总觉得好像她十分面熟,就好像,前世就见过她似得。说不得,我们上辈子就认识呢。”
这话一出口,便是宝钗也不由得变了脸色,探春见状忙道,“罢罢,二哥哥,不是我说你,上回姑妈就说了,表兄妹之间长得相似也是寻常,你日日看着自己的脸,我们姐妹的脸,总会有相似之处,觉得林姐姐眼熟也是寻常。”
见宝玉还要争辩,探春又道,“二哥哥,你这信口胡扯的性子也该改改了,你看古往今来,那个被称是绝色的女子不是命运多舛,那个以容颜闻名的女子名声是好的?林家是书香门第,你这么说林姐姐,若是林姑妈听了岂不生气?便是林姐姐知道了,怕也是要羞恼的。”
宝玉听探春这样说,也再没争辩的兴致,只道,“我也就,罢了,统归我总是又错了。”
宝钗见他们兄妹两个争辩起来,又听探春一通似是而非的言论,心里反倒好受些,此时便劝慰道,“原是我的不是,贸然提起这话,倒引的你们两个生气。不过三丫头说的也是,女子首重妇德,妇容反倒还在其次。便是我们家,从小也是教导德言功容,林家是正经诗书传家,林姑老爷又是正经科举探花出身,怕他们家更看重这个了。宝兄弟,你虽无恶意,只怕人家听了不喜,反倒生出误会来,这话你还是不要再说了。”
探春听她轻轻巧巧便把自己摘出来,末了还能教导宝玉几句,心里头竟是五味杂陈。暗道,这样的心思,又有太太鼎力襄助,这金玉良缘怕是不成也难。有她在,湘云那乐乐呵呵全无成算之人,若能得了这宝二奶奶的位置才是奇了。偏生老太太不喜欢,如今瞧着,湘云大约是不成了,可若真叫她得了意,有这么个正经儿媳妇在,只怕自己在太太面前要越发没有立足之地了。
那边宝玉倒是肯听宝钗的话,虽有些兴致恹恹,倒也没再多话。
三人又玩笑了会,说话间便到了掌灯时分,贾老太太那里遣人来叫他们兄妹去用饭。宝钗便忙站起来道,“一时没注意,竟这个点了,我也该走了。”
探春忙道,“姐姐就在这里和我们一块儿用吧,也不耽误事儿。”
宝钗笑道,“若是平日我厚着脸也就留下来了,只今儿姨妈那里吃素斋,说好了和妈妈,姨妈一块儿用饭的,若在这里用了倒不好了。”
宝玉便笑道,“既这样,那我也不留你了。”见袭人和晴雯都不在,外间只坐着麝月,秋纹几个,便指了麝月道,“你送宝姐姐回太太那里,路上注意些,别叫婆子冲撞了。”
宝钗一笑,倒也不推拒宝玉的好意,便扶着麝月款款走了。
宝玉倒是无知无觉,哪里晓得探春心里却思量开了。瞧着样子,只怕老太太更愿意叫林姑妈的女儿嫁过来,太太肯定是不愿的。可若是宝姐姐,太太喜欢,老太太又决计不肯。老太太年纪毕竟大了,只怕熬不过太太,可话又说回来,宝姐姐年纪如今虽还不大,可一年熬一年,女儿家的年华到底有限。而自己呢,不过一个姨娘生的,本就不大和太太贴心,若太太有个一条心的儿媳妇,自己这个三姑娘,怕是要越发不被人看重了。
探春瞧着宝玉一派天真的模样,心里叹了口气,他倒是真好福气,若自己也是从太太肚子里出来的,那还用的着自己这般谋划。
………………………………
第三十六回
不说秦氏出殡那日的百般热闹,也不论这期间又引了多少是非出来。单说林夫人修养了好一阵子终究大好了,黛玉便也闲下来,每日无事,便在家里焚香抚琴,吟诗作画,虽是孤单一人,然她本身就是喜静的性子,倒也自得其乐的很。
转瞬又是许多日子过去,这日正是荣府二老爷,林夫人二兄贾政生辰。林如海公事脱不得身,林夫人便少不得携了自家儿女亲往娘家道贺。
贾府里荣宁二府众人齐聚一堂,十分热闹。因薛太太宝钗也在座,和黛玉等却是首次相见,少不得又相互见礼,厮认过方才坐了。
宝钗虽是首次见黛玉,然见她生的纤巧娇弱,言谈举止又不似凡俗,别有一番可爱之处,心里便十分喜欢,拉着黛玉的手笑道,“早听宝兄弟和姐妹们说了,林姑妈家也有位天仙似得妹妹。我原当她们夸大,今儿一见,方知所言不假。”
黛玉前世里原和宝钗最好,便是贾府正经嫡亲的表姊妹都反倒要落下一层,只是因着后来贾府里成就了“金玉良缘”,黛玉心里若说对这好姐姐没有心结那是假话。只是如今她既已对宝玉忘怀,对宝钗自然也没甚好怨忿的,但到底没了前世的亲近。然而此时见宝钗先示好,自己也断没有端着不理人的道理,便笑回道,“姐姐这话真要羞煞我了,我上回来时也听二舅母说过,薛家姐姐行事温柔和顺,端庄大方,是既出色的人物。我在姐姐面前才是要自愧不如呢。”
惜春在旁笑道,“两位姐姐都是世上少见的佳人,又何必相互称赞,且给我们这些普通人留些脸面可好。”
诸人闻言皆被逗笑了,探春便笑道,“四妹妹这话说的很是。”
宝钗又笑问了黛玉年岁,又道,“论起来我却虚长你几岁,不若我托个大,只叫你林妹妹,你便和姐妹们一道唤我宝姐姐便是。”
黛玉便笑道,“宝姐姐既这样说了,妹妹哪有不应之理。”
宝钗见她并不推脱,说话又大方,心里不知为何更喜欢了几分。心道,原来世上竟真有这么一种人,也不用她作什么,单看着她就喜欢,许这就是人和人之间的缘分了,竟是不想自己和她投了缘。怪道宝玉觉得她面善,这样的妙人儿,竟是自己见了也喜欢。
一时诸人谈笑了一会,探春便笑道,“偏生二哥哥今儿被老爷带到外头去了,不然他也在这里,就更热闹了。”
宝钗道,“今儿是姨父生辰的正日子,宝兄弟为人子,自然是要随侍左右的。”
正巧此时宝玉恰走进来笑道,“姐妹们正说什么?”
诸人便笑道,“这可真是说曹操曹操就到。”独王夫人见他来了,笑道,“你不在外头服侍你老爷,进来作甚。”
宝玉便笑道,“老爷得了林表弟,喜欢的很,正考问他学业。又见着我心烦,便打发我到老太太这里来。”
王夫人听了心里便有些不好,贾老夫人笑道,“你老子惯是这样,唬完了儿子又去吓外甥。一会让贤哥儿也到我这里来,别把我好外孙也给惊着了。”
林夫人笑道,“老太太放心,在家时我们老爷也是常考问贤儿学业的,一时不好便罚的厉害。我瞧着心疼,贤儿倒已是习惯了。还说呢,若哪日老爷不曾问他读书,不喝他两句,反倒不自在起来了。”
诸人闻言又是一笑,邢夫人难得的言语伶俐,凑趣道,“贤哥儿这般好学,倒是像了姑老爷,日后保不准又是一个少年探花,姑太太好福气啊。”
因是在娘家,又有邢夫人这做嫂子的凑趣,林夫人倒也不自谦,只笑道,“这才到哪里呢,要叫他得探花,不知还要等多少年去。”生生把王夫人心里气的一堵,却又不好发作。一时又忆起去了的贾珠来,心里气苦道,若非我珠儿去了,此时怕不早已蟾宫折桂,岂是那林家小子能比的。
一时又见宝玉在旁,心里又有几分安慰,宝玉如今虽年纪小,静不下心来读书,可天分却比他哥哥还要高些,待他懂事了,娶个好媳妇,自己的福气还在后头。
宝玉自然不知他母亲心里想些什么,只见黛玉和宝钗坐在姐妹堆里,言笑晏晏,一个纤巧婀娜,一个端庄大方,竟是一幅美人图,不由有些痴了。
一会儿凤姐便进来笑道,“老太太,外头席面已备好了,戏也得了,咱们便出去吧。”
贾老夫人便笑道,“既这样,咱们也不在里头空坐着,出去看戏去。”说着便起来,又让黛玉近前笑道,“你和外祖母一块儿去。”黛玉闻言便上前亲搀了老太太往外走,宝玉见了忙赶上前再另一边扶了老太太出门,林夫人,薛太太,并邢王二夫人反倒落在后头,之后方是贾家三春并薛宝钗。
一会至席间,贾老夫人又叫晋贤过来伴着,只说,“到外祖母这里来清清静静的看戏,不去和他们混闹。”诸人看了会子戏,也不知怎的外头竟嘈杂起来,贾老夫人便忙遣人去问。原来外头有个门吏来报,竟是“六宫都太监夏老爷降旨来了。”贾老太太闻言唬了一跳,忙叫止了戏文,又撤去酒席,大开中门,在正厅摆了香案跪接。
果不其然,那六宫都太监,名唤夏守忠不久便骑马而至,却也不曾负诏捧敕,前后却有许多内监相随,走至厅上,南面而立,便正色朗声道,“特旨,立宣贾政入朝,在临敬殿陛见。”说罢,竟连茶也不用,抬脚走了。只唬的诸人心内惶惶,不知是何兆头。
贾政等虽忧心忡忡,却也不敢丝毫延误,便立时更衣入朝。家中人等也不知究竟为何,皆是心神不定,便是林夫人,也忙遣人去找林如海,盼着或能从自家老爷那得些消息。偏生事有凑巧,太上皇不知怎地想起了林如海这老臣,便召他入宫说话,林夫人自然寻不得他。
贾府诸女眷皆在一处,贾老夫人心里实在担心得很,林夫人便坐在她身边细细宽慰,王夫人更是脸带惊惶之色,薛姨太太便也握着她的手温声开解。更不用说这些小辈们,从未经过事儿,见着长辈们都六神无主,自己自然也是只有更怕的。独黛玉心中暗自思量,若论着时日,此番让二舅舅进宫陛见当是为着大姐姐晋封了。只是毕竟那会子自己不在京城,究竟是不是今日,又或期间可有什么出入,自己也不能断言,只能干看着着急。
统共也有一二个时辰过去,贾老夫人坐着心急,便扶着丫鬟在堂前廊下伫立,一旁林夫人也只好陪侍母亲左右,其余女眷等皆在厅里等消息。外头如贾赦,贾珍,贾琏等不住令人飞马来往传信,却也不得什么信息。直到跟随贾政服侍的赖大回来了,方道,“奉老爷命,速请老太太领太太等入朝谢恩。”贾老夫人闻言,忙叫管家赖大进来细问端底。
赖大忙据实禀了,原来果真是贾家的大姑娘晋封为凤藻宫尚书,更加封为贤德妃。诸人闻言,无有不欢喜的。林夫人,薛太太,尤氏,凤姐,三春并宝钗,黛玉,晋贤等又忙与贾老夫人并王夫人道贺。王夫人听闻自己女儿做了贤德妃,先是一惊,随即反映过来便是喜气盈腮,十分得意。
贾老夫人因对自家女儿道,“我领你两位嫂子并你侄儿媳妇进宫谢恩,你今儿就晚些回去,照看着你侄儿侄女。”
林夫人虽不喜自家二嫂,然而元春却是嫡亲的侄女,听到她有个好前程,心里只有高兴的,又听母亲这样说了,一时便忘了形,想也未想便道,“母亲只管放心,家里交给我便是。”
王夫人闻言心里便是一沉,方才的好心情却消了大半,然而林夫人本就是府里的正经姑太太,老夫人让她照看府里一天半天的,倒还真不算唐突。
薛太太见状,便领着自家女儿过来告辞,王夫人苦留她,薛太太不好在今日驳了姐妹的兴,又兼贾老夫人也出言挽留,便只得同女儿留了下来。王夫人方欢喜起来,念着是自家女儿的好日子,又在脸上挂了笑,自去按品大妆,方跟着贾老夫人乘轿出府。
一时贾府诸人听得好消息,无不欣然踊跃,贾赦,贾珍,贾琏,贾蓉等男丁亦骑了马奉贾老夫人大轿前往。
林夫人见侄儿侄女们皆面带困倦之色,便打发他们自去休息,迎春,惜春皆去了,探春,宝玉等却说不累,只和宝钗,黛玉,晋贤几个伴着聊天。林夫人和薛太太无事,便坐在厅里闲话家常。亏得薛太太虽已是商家妇,到底还曾是官家小姐出身,又和林夫人一样生了一子一女,且也是在南方久居,回京不久。因而倒还能和林夫人相应和,这个说贵府富贵非常,那个赞府上诗书传家,后继有人,却也都不过是虚以委蛇,相互应酬罢了。
反是凤姐见他们两个到能说的起话,又见宝钗和黛玉也聊得亲热,实在深为纳罕。
宝钗因见宝玉单缠着黛玉说话,引得林家表弟不虞,屡屡拿话去堵他。倒叫黛玉有些尴尬,便有意解围,道,“如今府上大喜,宝兄弟可是正经国舅爷了。”
谁知宝玉听了反倒愁苦起来,道,“何喜之有,如今大姐姐做了嫔妃,怕是再也回不得家来。骨肉难以相见团圆,便是见了也难叙天伦,又有什么趣儿。”
晋贤听了这话倒是颇为赞同,心道,往日见他只觉得疯疯癫癫不成体统,不想这上头倒还有些见识,倒不似那等利欲熏心之辈。
宝钗却是知道宝玉素来有一种痴病,虽被他驳了,却也不恼,笑道,“话虽这样讲,可那个女子出嫁不是如此。”也懒得再与他纠缠,只和探春,黛玉聊天。又见晋贤安安静静坐在那里,除了替自家姐姐回护一二句外,也不大说话,又思及他小小年纪已有了功名,将来必定前程远大,想想自己家里那个不成器的兄弟,不由心生羡慕。心道,若我也有这般的兄弟,哪里还用背井离乡到这里来。一时再看黛玉,想着她出身官宦世家,父母双全,又有个得力的兄弟护着,真真儿的命好。又见宝玉对她十分殷勤,妹妹长妹妹短,一时怕她冷了,一时怕她无聊,变着法的引她说话,心里不由又泛起了酸来。
然宝钗究竟是自小便教养的十分懂事的大家闺秀,心里虽泛酸,面上却一点不露,还能谈笑自如。她哪里知道,黛玉此时正浑身不自在。
黛玉这辈子既对宝玉没了情意,然若真叫她把宝玉当作兄长,却也未免难为了她。若叫她说,顶好是做个陌路人,互不牵扯才是最好。可到底亲缘摆在那里,哪里攀扯的开。又因心里认定了宝玉宝钗才是一对,此时宝玉当着宝钗的面给她献殷勤,真叫她左右为难。亏得身边还有个兄弟时不时堵一堵,可瞧着探春,凤姐的眼神,直叫她羞愤交加。见着宝钗虽还行动如常,可她哪里会不知道,宝姐姐原是个腹内有大主意的人,轻易不露心思。瞧着二太太和薛姨妈的样子,怕不早已暗暗定了,只老太太不愿,方不露痕迹罢了。便是宝姐姐心里,未必不清楚,宝玉这样,以己度人,不知宝姐姐心里要如何伤心了。思及至此,黛玉心里不由一沉,宝玉宝玉,你前辈子既已负了我,这一世我们合该两不相干,只盼着你万万不要再负了宝姐姐。
贾老夫人等回府时天色已近黄昏,林夫人便要告辞,贾老夫人还要留她用晚饭。林夫人便笑道,“之前未说不会去吃晚饭,怕老爷在家等。”
贾老夫人心情极好,竟也起了心思调笑起自己女儿来了,道,“知道你和女婿好,也罢,我这老婆子也不耽误你了,你就先回去陪夫婿吧。”
饶是林夫人,听自家母亲这样说话也不由面上一红,“母亲这话说的要叫女儿无地自容了。”
贾老夫人便笑道,“这有什么。”
林夫人羞道,“孩子们还在哪,母亲多少给我些脸面。”
贾老夫人笑道,“当初你在我跟前和他们也差不多大,如今你也是孩子们的妈了。这日子过的真快啊。”又自嘲道,“也是我年纪大了,当初我嫁进来的时候也是做孙媳妇,如今我也有了孙媳妇,大孙女也正经做了妃嫔。女儿的女儿也有这般大了,岁月不饶人啊。”
凤姐听她大有感叹之意,忙道,“老太太,这就岁月不饶人了,那过个几十年,我领着我的孙媳妇来服侍您,那您得用什么话来说啊。”
诸人闻言,都笑道,“这话驳的很对。”贾老夫人更是笑道,“猴儿猴儿,你这嘴可要怎么治才好。”
凤姐便忙笑道,“要治我还不简单,只管给我找个温柔腼腆的妯娌来,我见着人家文静,也许自己就不好意思泼辣了呢。”
王夫人便道,“可又胡说了。”
贾老夫人却笑道,“我看凤丫头这话说的很是。”说着,到底又闲话了一会,方才放了林夫人娘仨回家。
………………………………
第三十七回(上)
虽则元春封妃与贾府诸人而言是件天大的喜事,然而在林府中,除了林夫人欢喜了几日外,旁人倒也没甚异处。便是林夫人自己,也不过是为着自家侄女儿终身究竟有个结果开心罢了。究竟元春做了嫔妃,怎么说也比在宫中做女官待到人老珠黄放出来,要么终身不嫁,要么也只能给人做继室的好。至于自家侄女如今做了嫔妃而地位尊崇这一出,反倒放在了其次,不比的贾府众人大多因着自家姑娘封妃而得意洋洋。
这倒并非是林夫人全然不慕权贵,她原也不是不喜欢功名利禄,身份地位。只是林家如今已脱了勋贵人家的帽子,林如海又是自小便知自己并无爵位可袭,单靠科举入仕,反比那勋贵人家更要顾虑几分声名。历来外戚的名头便不大好听,也难免扯上裙带之类的攀附之语,读书人重名,若有这一层,反倒于家中子弟出仕有碍。更不要说嫔妃虽是皇室中人,究竟不是正头夫妻,说到底,放在外头也不过是个妾侍。历来做妾的,如非是自己有大手段能压过正妻,不然岂有好日子过。更不要说那深宫之中,好不好争的就是天下,单看先头太上皇时的皇后和贵妃之争,就知道里头有多少见不得人的事了。
因此,林夫人出嫁这几年,受林如海潜移默化的影响,虽也出身勋贵世家,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