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和谐与自由的保证-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照惯用的战术,决定在现有工人教育协会里建立同盟的小组和食堂。
当然也要在其他的城市里创立新的协会。
与“青年德意志”的人相反,他号召公开地进行宣传工作。这是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尝试,以便从迄今的宗派主义中解脱出来。魏特林解释说,这样做是必要的,“为了看一看年轻的**原则是不是配得上它的伟大目标,好使那些胆怯的外交官、市长和商人们也习惯一下**学说的喧嚷,如同船工们习惯于波涛澎湃的声音一样。”
1这种做法不无成效,到1841年底,在日内瓦、洛桑、威维和摩尔西等地成立了许多食堂,虽然大多数未能持久,但是对于该地手艺工人的组织有所帮助。同时,魏特林在日内瓦出版了一个月刊吁助德国青年,在瑞士,同时也在法国、英国和德国销行。按照魏特林自己的统计,这份月刊约有一千份定户,其中巴黎有四百份、伦敦有一百份。
2总起来说,他受同盟委托的活动,实际上由他的期刊和他在各地的同志所支持,起初伸展在瑞士法语区,后来又伸展到瑞士德语区,主要是在日内瓦、瓦德、诺恩堡、苏黎世、亚劳和伯尔尼各省。
1引自梅林:德国社会民主政治史第1卷,1919年斯图加特版,第104页。
关于社会主义的宗派分歧的历史根源及克服的必要性,参看马克思:致弗。
波尔特1871年11月23日
,马克思恩格斯文选两卷集第2卷,1955年莫斯科中文版,第465468页。
2参看本书305页。
17
导 言31
在“青年德意志”的成员以及他们的领袖马尔、杜勒克、斯坦道等的对抗下,魏特林被迫在许多城市里从公开的宣传又回到秘密的宣传。在很多协会里,“青年德意志”的人和“正义者同盟”盟员之间发生公开的冲突,其结果大半是这一个或那一个集团退出协会,另行成立自己的协会。此外也可能组成新的**的协会。在这期间,魏特林和伦敦以及巴黎的同盟的领导人,主要是艾韦贝克,经常保持联系,并且得到他们多方的支持。
魏特林的活动不能长久瞒过瑞士的资产阶级。他的有力的、富有鼓动力的语言,在他第一本著作里已经发挥了那样大的作用,在这份期刊里从1842年1月起改名为年轻一代
也不能不令人倾听。
期刊的口号是:“反对个人利益,如果它损害到全体的利益;争取全体的利益,而不把任何一个人除外。”
1魏特林凭着这份期刊来指导他的宣传员和鼓动员,2并号召工人们起来作**的行动。
“自从人类有史以来,始终是别人来维护我们的利益,其实不如说更多地是为了他们自己的利益,因此看来不久也该到时候了,我们一旦壮大起来,就要摆脱别人对我们的这种讨厌的、无聊的监护。”
3关于统治阶级想使“监护”永恒化的原因,魏特林写道:“
从来就是这样,并且今天还是这样。每一个新的、指责现存社会的缺点以及要求消除这些缺点的理想,总是和这样一些
1引自梅林:德国社会民主政治史第1卷,第104页。
2魏特林写道:“人的任何权力不能阻止住善良和真实的宣传:人不能防止人们在劳动时、餐桌边,在他们的卧室里,以及在他们散步时说话”。引自上书。
3引自梅林编:和谐与自由的保证1908年纪念版,第x511页。
18
41导 言
人发生冲突的,这些人的生活、私利、嗜好和**都与现存社会的缺点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1其他的瑞士和德国的报纸及杂志2也都刊登关于同盟工作的消息和文章。例如:电讯于1842年8月14日曾从魏特林的期刊里转载了他的重要论文**原则的政府形式,这篇文章要求,不是把“大人物”
,而是要把有“才能”的人选入政府。关于这篇文章莱茵报写道,显然这是一种人们不可能否认它的“天才和创见”的思想3。这个思想在和谐与自由的保证一书里又作了进一步的发展。
不久,就发生了对于魏特林和他的同志们的报复手段。
他被接连地从日内瓦1842年12月
、伯尔尼和瓦德各省区驱逐出境,期刊的印刷遭受阻碍,寄往法国和德国的期刊被没收了。他移居到威维,并且在那里的工人协会里发挥了极有效的作用,这个协会原是由“青年德意志”的人控制的,魏特林把协会里的多数争取过来,“青年德意志”
的人反而退出去,另行成立了一个自己的协会。
根据魏特林的报道,到1843年中,在瑞士有十三个工人协会,共有七百五十名会员,同盟对他们都有或大或小的影响4。魏特林也试图和有声望的
1魏特林:这样是不能持久的,载于年轻一代,又电讯1843年2月份第25期上曾转载。
2例如:瑞士的邮政小号角、人民使者、西兰人、国民报、乡村报、来自瑞士的德意志通报及后来的瑞士共和主义者;德国的莱比锡通报、莱茵报、电讯和哈勒年鉴以后称为德国年鉴等报刊。
31842年9月29日莱茵报上的小品文。该报在同年9月30日又从年轻一代上转载了一篇通讯柏林的家庭住宅。
4约。卡。布伦奇里:瑞士的**者。根据从魏特林那里发现的文件。委员会给苏黎世州政府的报告书全文,1843年苏黎世版,第23页。
19
导 言51
瑞士公民取得联系,例如和出版家尤利乌斯。弗吕贝尔的联系,后者在印刷品销行上曾经给予帮助。此外魏特林有一个时期还有过这样一种想法,要求申请入瑞士籍,以便能够进行不受阻碍的宣传工作。
但是由于瑞士官方不久就加以迫害,他不得不放弃了这个计划。同样的,他也曾努力争取海尔维格和谷兹科夫参加同盟的工作,但是没有成功。
在1842年全年中,魏特林除了他的多方面的政治活动以外,不厌倦地致力于他那主要的著作和谐与自由的保证。
1842年12月间,在他到达威维的那个月里,这本书已经在年轻一代的印刷者亚历山大。米霍德那里出版了二千册。
数以百计的工人捐助印刷费用,并且以取得该书为报酬,他们自己也担任推销工作一直销行到德国内部。同样,从巴黎和伦敦也寄来对于印刷这本为大家久已期待的书的捐款。
艾韦贝克就预先说过,“这本书要和大卫。施特劳斯博士的耶稣传一样发挥作用,”
1。这本书不仅在手艺工人和劳动者之中,而且也在一部分资产阶级分子和知识分子中间获得一种辉煌的成就。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以最高的推崇说到“这个成衣工人的思想和精神”
,并且说,“这个手艺工徒的严肃、气度和求知欲使我感到可惊”。他讥笑地问道,那些高等学府的生徒们和这个手艺工人比起来算得什么呢,并且特别指出魏特林是他的阶级的先知这是一种双重正
1引自约。卡。布伦奇里:瑞士的**者。
根据从魏特林那里发现的文件。委员会给苏黎世州政府的报告书全文,1848年苏黎世版,第28页。
20
61导 言
确的评价。
1同样,亨利希。海涅,虽然他把自己和魏特林严格划清界限,也不能不佩服他是一个“有天才的人”。海涅在他的自白一书里写道:“他决不缺乏思想,他那题名为社会的保证按即指魏特林这本主要著作导言作者的书长时期以来曾是德国**人的问答教科书”。
2最后,马克思在1844年在巴黎出版的前进报上作为最重要的证言写下了那著名的词句:德国“资产阶级及其哲学家和科学家哪里有一部论述资产阶级解放政治解放的著作能和魏特林的和谐与自由的保证一书媲美呢只要把德国的政治论著中的那种俗不可耐畏首畏尾的平庸气来和德国工人的这种史无前例光辉灿烂的处女作比较一下,只要把无产阶级巨大的童鞋拿来和德国资产阶级的矮小的政治烂鞋比较一下,我们就能够预言德国的灰姑娘将来必然长成一个大力士”。
3和谐与自由的保证出版以后不久就被译成英文、法文和挪威文,后来又译成匈牙利文。
和谐与自由的保证一书的意义和阶级内容在马克思对于所谓“真正的社会主义者”
格律恩、皮特曼、吕宁、爽尔格斯、西米格等的论战中得到了明白的说明。在他们的机
1卡尔。格律恩: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哲学思想的发展、费尔巴哈的通信和遗著,18201850,1874年莱比锡和海德堡版,第365页。
又费尔巴哈致弗里德里希。卡普的信1844年10月15日。
2海涅全集第6卷,1890年莱比锡版,第45页。海涅在这里趁叙述他和魏特林在汉堡相会1844年的事,对魏特林作了若干描写。虽然在海涅的讽刺之中,也不能否认他对于魏特林作为年轻的无产阶级的代表所表示的崇敬。
3马克思:评“普鲁士人”的〈普鲁士国王和社会改革〉一文,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1956年人民出版社版,第483页。
21
导 言71
关刊物之一莱茵年鉴里不但一般地否定了“粗野**”的任何价值,并且特别指斥了魏特林的**,认为他只是提供了“一种对于他在巴黎和日内瓦学来的傅立叶主义者和**者的思想的加工”。
**者的唯一成绩只是“在于建立种种制度或是一些同样地完整的社会秩序”
如卡贝的“伊加利亚”
,公共幸福1和魏特林
,它们都是“一些教条的独断的”东西。
2对此,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里指出说,这种虚空傲慢的说法,根本没有任何意义,这些制度的真正的内容根本不在于它们的系统的形式,而是在于它们以这种或那种形式表现出来的“时代的需要”。
“对于每一个这样的体系来说都是有一个民族全部过去的发展,有种种阶级关系的历史形态,以及它们的政治的、道德的、哲学的和其他的后果为基础的”
3。因此,一方面是马克思、恩格斯和魏特林,另一方面是“真正的社会主义者”
,两者之间的阶级对立是很显然的。
当魏特林作为工人阶级的代表,他知道未来只是属于工人阶级正想用这一部著作为他的阶级指示出达到**的必要手段和道路的时候,并因此也就是表达了真实的、合规律性的“
………………………………
第3节
时代的需要”的时候,那些“德国的”或是“真正的社会主义”的代表们从他们的小资产阶级的立场出发,却采取了徒
1指夏斯特吕克斯的书论公共幸福,或论不同历史时期的人的命运,两卷,172年在阿姆斯特丹匿名出版。
2见海。皮特曼编莱茵社会改革年鉴第1卷,1845年达姆斯塔版,第170页;这篇文章的题目是**、社会主义和人道主义,作者西米格。
3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1953年柏林版,第491页。
22
81导 言
劳无益的尝试,企图阻止革命的发展。
他们的工作首先在于,通过他们的所谓“片面性”的“克服”来贬低法国社会主义、**文献的价值,从而贬低魏特林的威信,后来他们也就显出原形,原来这些人是普鲁士**主义的雇佣文人,被用来反对力求上升的资产阶级以及和资产阶级一起形成的无产阶级。
1
以“教条的、独断的”非难,加于和谐与自由的保证一书并不完全恰当。魏特林自己就曾再三地指出过,对于他来说重要的是推翻旧的社会,而不是“各种心爱的关于新建筑的计划”。
如果说他不但用他的著作来揭露现存社会关系的罪恶和证明被压迫阶级必须团结起来,并且同时试图草拟出一个未来社会的图景来,那只是为了给无产阶级的运动指示一个方向,给它一个美好的目标。他不只要指出,社会在一个坏的组织里是什么,而且还要求指出社会“在一个好的组织里又能够是什么”。
因此和教条主义相反,在他的整个的著作里都贯穿了进步的思想。
“从来没有过一个万古不变的、永远是最好的社会组织,因为这就首先必须假定人类精神能力的停滞和进步的停滞,这是不可想象的事”。
2因此魏特林在当时决没有把他的计划人们试想一想那些伟大乌托邦主义者是如何的顽固认为是一个绝对的一成不变的制度,而是看作一个提供讨论的题目,并且在他的著作的结
1马克思和恩格斯给了“真正的社会主义”
一个彻底的、毁灭性的批评。
可着重参看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恩格斯:“真正的”社会主义和马克思、恩格斯:**宣言各书的有关章节。
2本书第57页。
23
导 言91
尾部分要求大家把问题和改善的建议寄给他,以便在年轻一代上能够继续讨论。恰恰是在详细地描述未来社会的种种组织的时候,他再次地强调说,另一种其他的形式也是可能的,并且这样一类的问题和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必要性相比,是一些次要的问题。
1最后他还忿恨地指斥那些傅立叶的反动的信徒,因为他们追随他们的老师,在共产自治村里要把对资本和天才的评论放在劳动之上。
“岂有此理的荒谬”魏特林写道,“这个荒谬,我们的傅立叶主义者用魔鬼的力量也摆脱不掉。
他们仍然站在他们的老师1808年所站的地方2,看来是还要僵死地站下去。前进吧前进吧你们这些社会主义学派的人物“。
3但是在这个时候魏特林本身也没有完全摆脱教条主义。
当时对于魏特林还有另一个指责,涉及到所谓他的思想的不**性。同样的,后来在对于他的思想发展的渊源的研究中,把魏特林的成就里的有原则意义的新东西也大部分都忽视了,人们片面地着重举出他和以前以及当时的乌托邦主义者共通的地方,这是由于魏特林后来的发展而引起的一种误解。
当然,魏特林在他对于现存社会状况的批判里,以及在他的未来社会的草图中,是曾经加工利用了当时的思想资料的,尤其是他居留在巴黎的时候,上面说过,当时巴黎是一
1参看本书第212页。
21808年出版了傅立叶的著作:四种运动论,这本书曾给予魏特林很大影响。
3本书第258页。
24
02导 言
切反对派和革命力量、革命思想传播的集中点。在对于商业的批判上,魏特林受傅立叶的影响最深;科学“能力”在社会里的领导地位这一思想来自圣西门;在私有财产的研究上,他根据于蒲鲁东;在金钱问题上,则表现出对于欧文的倚赖。但是要在每一个细微末节上指明这种倚赖性是很困难的,并且就原则上来说,这些都是次要的问题。何况,魏特林并没有受过高等的学校教育,一直又过着一种不安定的生活,他是当代的哲学以及特别是那些所谓“学者”的公开的反对者。但是他利用一切机会自己继续进修,书读得非常之多,虽然是没有系统的1。正因为这样,马克思举魏特林作例子,反对卢格而为“德国工人总的文化、知识水平或者他们的接受文化、知识的能力”
2作辩护。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为魏特林采纳英国的、特别是法国的社会主义要素的合乎规律性的理由作过理论的说明。
“在德国人面前没有摆着象法国人和英国人面前那种成熟的阶级关系。因此德国的**者只能从产生那些基础的阶级关系状况中去取得他们的体系的基础。因此那唯一存在的德国**者的体系,是一种在受小手艺工人的社会地位所限制的思想方式范围内的法国观
11843年6月间,魏特林的住宅被搜查,从被没收的书籍名单中,对魏特林的阅读范围可以有一个不完全的、但是很有价值的概观。当时搜查到的有一本英文字典魏特林确实学会了英文,有施特劳斯的耶稣传,柏拉图的理想国,亚当。斯密的国家财富的性质与原因的研究以及宗教狂人阿尔勃莱希特的各种著作参看本书第36页注1。
又参看e。巴尼科尔:被囚的魏特林及其〈法庭〉一书,1929年基尔版。
2马克思:评“普鲁士人”的〈普鲁士国王和社会改革〉一文,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1956年人民出版社版,第483页。
25
导 言12
念的复本,这原是完全合乎自然的事。“
1因此“真正的社会主义者”所狂妄地指责的地方,反过来正足以证明是魏特林的成就中的一个必要的因素。正是由于从那些和比德国或瑞士更成熟的阶级关系相应的理论中采取了大量进步的要素,才使他有可能在一个一定的时期内成为德国无产阶级的居领导地位的理论家。只要概观一下和谐与自由的保证一书的批判部分,就可以看出来,这决不只是德国或瑞士的“手艺工人的社会地位”魏特林的观点主要是在瑞士巩固下来的能为一个这样尖锐的、预示出发展方向的批判提供根据的。
“使这些手工业者感到光荣的是如下一种情况,即他们虽然还不是真正的无产者,而不过是向近代无产阶级转变的一部分还没有跟资产阶级即大资本处于直接反对地位的小资产阶级,但他们竟已本能式地预料到自己将来发展的前途,并且构成为虽然还不充分自觉地构成为一个无产阶级政党了。”
2但是另一方面这是具有最后的决定性的,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在德国正开始迅速地发展,无数的矛盾产生了,并且宣告了资产阶级革命,在这里这个革命在种种更为进步的条件下,必须比十七世纪在英国或是十八世纪在法国所进行的革命更加彻底。这些进步的条件首先是在于有了一个更成熟的、数量上更强大的无产阶级,后者现在必然要带着它自己的要求而出场。
魏特林的历史功绩,因此只能从这样的一个角度来衡量,就是他做了一些什么工作,
1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1953年柏林版,第491页。
2恩格斯:关于**者同盟的历史,马克思恩格斯文选两卷集第2卷,1955年莫斯科中文版,第340341页。
26
22导 言
来唤醒和促进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以及如何为工人阶级指出他们在未来革命中的任务。
虽然在这段时期内,魏特林主要是在法国和瑞士工作,但是他仍然直接是在为德国工人阶级而活动,因为在国外他几乎完全是在德国手艺工人之间活动,他的著作也是用德文写的,并且立即被传到德国国内。恩格斯曾指出过,“正义者同盟”在它的中心迁往伦敦1840年初以前主要是一个德国人的联合会。这也适用于后来在魏特林领导下的在瑞士工作的盟员,而只是在伦敦才有可能逐渐地从一个德国的同盟成了一个国际的同盟。
1在四十年代里生活在巴黎的有五万至六万德国工人2,其中成衣工人占绝大部分;在瑞士当然人数较少。这些工人的流动性是很大的,因为绝大多数是手艺工人,他只想居留一定的时期。此外,还有许多国际联合会,则是由于“各贤明的政府给了同盟很大的帮助,因为它们把每个不称心的工人其中十个有九个是同盟的盟员都驱逐出境,结果就把他们变成密使了。”
3
因此,恰恰是从他这本主要著作我们可以这样说:魏特林是自觉地、一边倒地代表了他的阶级利益的。
“我们是两造,这是毫无疑问的;因为你们消费,我们生产;”。
4
1参看恩格斯:关于**者同盟的历史,马克思恩格斯文选两卷集第2卷,1955年莫斯科中文版,第339页。
2k。奥伯曼:在第一次德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工人的地位,1950年柏林版,第32页。
3恩格斯:关于**者同盟的历史,马克思恩格斯文选两卷集第2卷,1955年莫斯科中文版,第338页。
4本书第112页。
27
导 言32
他说到他的同志们怎样督促他,要他写一本书。
“这是一种最大的鼓励他们为我劳动,我为他们劳动;这件事如果我不做,自然还有可以替代我的千百个人来做;但是既然我有了这个机会,我就有义务来利用这个机会。”
“因此,
这本书并不是我的作品,我在这本书里汇合了我的同志们所集合的物质和精神力量“。
1和那些乌托邦主义者相反,同时也和卡贝、勃朗、蒲鲁东等相反,他确信向统治阶级和政府呼吁,只不过是枉费时间和在工人阶级中间培养错误的希望。
在“可能的过渡时期”一章里,魏特林嘲笑种种迄今为人所倡导的改良主义的改变社会状况的手段,例如要求改善教育制度,要求出版自由,要求改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