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抗战之飞虎情缘-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第一章 遭遇退婚 1

    当,当,当……

    悠扬的钟声从一个宁静的山谷里响起,水波似的向四周荡漾,数公里内都能听见。钟声来自明仁大学校园内那口古老的大铜钟,学校拿它当报时的时钟用,每个小时准点敲响,从不间断。此刻它连续敲响了8次,表明现在是早上8点。

    这是1942年7月7日,抗日战争正好进行了5年,也足以解释为什么明仁大学会建在一个远离城市的山区。它是一所流亡大学,原来建在重庆市郊,由于日本人的一次大规模空袭炸死炸伤了几十个师生,炸坏了不少珍贵的教学仪器,学校为了避免再次发生这样的惨剧,才迁到偏僻的乡下。校舍是用一座寺庙改建的,虽然破旧,但四周翠竹环绕,院子里也有好几棵古意盎然的大树,环境非常清幽,对于这些莘莘学子来说,在艰难的烽火岁月里能有这样安静的学习环境,也是难能可贵了。

    钟声响起的时候,梅映雪正站在宿舍的桌子旁,用细麻绳捆扎一只柳条箱子,箱子看来很有些年岁了,搭扣已经坏掉,不能上锁,她用绳子把箱子缠了几圈,牢牢地捆住,以免回家的时候在半路上散开,箱子里装满了东西,重新收拾起来很麻烦,特别是在挤公共汽车的时候。

    映雪是英文系的学生,19岁,来自浙江杭州,有着江南女子姣好的面容和窈窕的身材,是学校里公认的校花,至少男生们私下评论时,都认为她美丽而不骄傲,聪慧而不张扬,是理想的人生伴侣。

    她捆好箱子,把它放到门边,然后走到窗户前,拉开布帘向外张望。她穿着蓝布短袖旗袍,旗袍洗得褪了色,已经不怎么蓝,倒像是白色中沁着一点蓝意,乌黑浓密的头发梳成两条辫子,辫梢上扎着天蓝色的毛线球,整个人看起来清纯得就像窗前花盆里正在绽放的兰花。

    女生宿舍是一幢两层的木质楼房,正前方种着一棵枝繁叶茂的大黄果树,据说和楼房一样有上百年的历史,但没有房子那种破旧不堪的沧桑感。黄果树上依偎着两只金黄色的小鸟,正浓情蜜意地啾啾着,反衬得校园格外宁静。现在正是暑假的时候,很多学生已经离校返家,昔日生气盎然的校园变得一片沉寂。

    映雪低下头,向着通到宿舍大门的小径张望,但还是没有看到老刘的身影。老刘是学校的校工,她昨天就和他约好了,今天早上来替她搬行李。她的大柳条箱里除了衣物外,还有一些书籍,颇为沉重。从校园到镇上的汽车站有2里多的路程,她没有力气提着那口笨重的箱子走那么远的山路。

    暑假已放了三天,寝室里其他的同学早走了,她留下来是因为美籍老师惠特尼女士要她帮忙。她虽然是英文系的学生,但国文也很优秀,在中学时代就开始在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笔优美的诗歌、散文,进入明仁大学后又担任了校刊的编辑,是学校里有名的才女,也因如此,惠特尼女士才把她留了下来,帮忙把自己撰写的几篇文章翻译成中文。

    翻译完了之后,昨天晚上惠特尼女士请她到家里吃饭,虽说西餐并不合她的胃口,但一向要求严格的惠特尼女士如果不是对她的译文非常满意,不会请她吃那么昂贵的牛排。这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回家告诉母亲,母亲也一定会为她自豪。

    门口终于响起了敲门声,一定是看守女生宿舍的鲁婆婆来通知她,老刘来了。
………………………………

第一章 遭遇退婚 2

    打开门,她发现来人并不是鲁婆婆,而是住在隔壁宿舍的同学祁燕兰,她也是从浙江逃亡到后方来的,父母为了生计去了西康,她留在重庆读书,由于到西康的路途遥远,往返要花很长时间,旅费更是一笔极大的开支,所以她假期并不回家,仍然寄宿在学校。她是来搬那盆兰花的,她答应映雪在假期里照料它,以免枯死。

    一进门,她递给映雪一封信。“这是你的信吧?名字是梅映雪,但地址写成了中文系,所以放在了中文系的栏里。传达说,放了十来天也没人拿。我想应该是你的,没听说中文系有人和你同名。”

    映雪接过信,信很薄,信封上的字迹也很陌生,但明显是男人的笔迹。最初一刹那,她以为是哪个男生写给她的情书,笨拙得连地址都写错了。但再一看,分明不是,寄信人的地址清楚地写着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那么,这封信应该是她在美国留学的未婚夫写来的。

    “是我的,谢谢你,燕兰。”

    燕兰看了一眼她放在门边的行李,“这么多行李,你怎么拿得了?你什么时候走,我送你到车站。”

    “不用了,大热天的,走一趟就是一身汗。我已经找了老刘帮我搬行李。”

    “好吧,那我送你到楼下。我先把花搬过去,鲁婆婆叫你我就过来。”

    燕兰走后,映雪关上门,到靠窗的桌子边坐下,带着一种复杂的心情猜测信里会写些什么。

    她五岁定亲,已记不起未婚夫的模样。她的父亲和他的父亲是至交好友,来往非常密切,两家的小孩子也常在一块儿玩,大家见他俩挺要好,两小无猜的样子,经常拿他们开玩笑,两位父亲就索性给他俩订下了亲事,只是后来他的父亲从政为官,举家迁往南京,不久她的父亲又病故,两家的来往就断了,只有他父亲偶尔写一封信来,关心一下梅家的状况。抗战之后,梅家逃难到重庆,他家去了昆明,两家的联系就更少了。

    对于这位面目模糊的未婚夫,映雪心里不无怨尤。他比她大二岁,高中毕业后就去了美国留学。这一切全是他父亲在写给梅太太的信里说的,梅太太又告诉了女儿。

    映雪心里有点不舒服,他完全可以亲自写信告诉她,他们既然是未婚夫妻,通通信,了解对方的性格、爱好,对彼此的思想作一番沟通,有什么不好呢?然而他从不写信,对她完全不加闻问。

    虽然不悦,她还是原谅了他。也许他忙于学习,也许他不爱写信,有些人天生不喜欢写信。

    现在他来信了,他总算想起他还有个未婚妻。他会说些什么?

    她撕开信封,抽出信纸,信纸只有一张,难怪捏起来那么薄。

    看完信,映雪懵了,他的信写得很委婉,但意思明确,他要求解除婚约。

    这就是她等候的结果?她做错了什么,他这样对待她?她的自尊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伤害。
………………………………

第一章 遭遇退婚 3

    她的眼泪涌了出来,她才貌双全,追求她的人很多,其中不乏出类拔萃的青年,但她一一拒绝了,她的亲友、同学都知道她订了婚,男方从美国回来就和她结婚。可现在,她却不得不接受被人抛弃的事实,她将如何告诉大家,如何告诉母亲,哦,尤其是母亲。

    映雪心里难受主要还是因为母亲。梅家本是杭州的书香世家,但自从父亲去世后,家道逐渐衰落,抗战爆发后,为了不受日本人的**,母亲带着三个儿女离乡背井,辗转逃难到重庆。柔弱的母亲靠着中国旧式妇女特有的坚贞和隐忍,艰难地支撑着这个缺了顶粱柱的家,勉强维持住书香世家应有的门楣,尽管家境困难,仍然坚持让映雪和她的哥哥凌霜上大学。

    和映雪一样,凌霜也是从小就订了亲,他未来的岳父刘经理是一个富商,喜欢附庸风雅,处处表现自己是个有学问的儒商,不是孽孽为利的庸俗商人。他当年主动和梅家结亲,并以和梅先生这样的文化界名人成为亲家为荣。梅先生去世后,刘经理对梅家的热情也逐年降低,终于在去年年底退了这门婚事。

    凌霜无所谓,他见过那刘小姐,无论从相貌到性格,均引不起他半点兴趣,刘家主动退婚,他倒是求之不得。

    当着儿女们的面,梅太太对刘家退婚的事显得很豁达:“这样也好。商人重利轻义,和这样的人家结亲也不是好事。这门亲事本来是当初刘家千方百计赶着相与,你爸爸喝了酒,经不起花言巧语的恭维,一时高兴答应下来的,事后也有点后悔,只是碍于面子不好毁约。”

    映雪当时也以为母亲真的不在乎,后来去母亲房里拿东西时,才发现母亲正对着父亲的遗像悄悄哭诉:“云甫,我对不起你,我没能给你撑起这个家。刘家退婚了。想当年,刘经理为了和我们攀亲,费尽了心机,如果不是你去了,家里又愈来愈穷,刘家想必还不会翻脸。眼下雪儿也大了,虽然文家也是书香世家,还不至于干出这种背信弃义的事,但现在文先生官越来越大,官宦人家势利眼多,我真担心我没有能力让雪儿体面地嫁过去,将来受到文家上下的轻视,日子难过。还有小弟,他也一天天大起来,将来也要念大学,结婚成家,这些都需要钱的。如今抗战已经四年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结束。物价涨得这么凶,教书又没有多少收入,从家里带来的那些东西也快卖完了。云甫,你说我该怎么办?怎么办啊?”

    这一下,映雪才真正清楚了母亲坚强外表下面隐藏的辛酸和凄楚,母亲象忍受沉重牛轭一样忍受着生活的负累,将生活的希望全放在了他们兄妹三人身上,如今她又被退婚,对母亲的打击之大,可想而知。

    “妈妈。”她扑倒在床上,把头埋到枕头里呜咽起来。

    “砰砰砰”,门被重重地敲了几下,同时传来鲁婆婆粗浊的声音:“梅映雪。”

    她急忙答应:“等一下,我就来。”

    她站起身,摸出手绢擦了擦脸,稳定一下情绪,然后打开门。鲁婆婆站在门口,燕兰也在她身后,鲁婆婆黑着脸说:“你怎么回事?我在楼下喊了你这么久都不答应,非让我上楼跑一趟。”

    “对不起,我确实没有听到。”

    “算了,你把东西拿下去,老刘在下边等你。”

    映雪拿起捆扎好的被褥背在背上,然后提起装在网兜里的两个脸盆,燕兰已提着柳条箱子出去了,她很庆幸燕兰只顾着搬箱子,鲁婆婆忙着察看宿舍,都没注意到她哭红的双眼。

    到了楼下,燕兰把箱子交给老刘,映雪和她道了别,跟在老刘身后向车站走去。

    车站就在离学校最近的一个小镇的镇口,她到达那里的时候,已经有不少人在等候。老刘把柳条箱放下,接过她给的力钱自回学校,她则坐在箱子上一面等车,一面思考回家后用什么方式告诉母亲退婚的事情。
………………………………

第一章 遭遇退婚 4

    不知等了多久,一辆吐着黑烟、喘着粗气的木炭车终于到了,还没停稳,候车的人们已拿出冲锋一般的速度冲到车门口,车门一开,人群争先恐后地往里挤。映雪夹在人群中间,双手奋力提着柳条箱,完全是被后面的人给推上车的。

    上了车,她见车上的座位已经坐满了,便把箱子放在过道上,自己在箱子上坐了,面盆放在腿上。车子像得了哮喘病似地轰轰轰地喘了一阵之后,突然猛地往前一窜,她连箱子带人一齐往后仰,正好倒在后面一个男人怀里,羞得满脸通红。

    售票员是个三十多岁的女人,身材粗壮,大圆脸,两腮肥嘟嘟的满是肉,表情带着几分泼辣,还有几分凶狠。才卖几张票,她就和一个小贩模样的中年男人发生了冲突,中年男人说她的票卖得贵,乱涨价,她不依,说车票就是这个价,不坐就滚下车。中年男人见她言语难听,也不服气,两人顿时大吵起来。车上的人都纷纷劝解,只有映雪低着头,沉浸在自己的忧虑当中,对这一切视而不见、充耳不闻。

    争吵最后以司机威胁停车、中年男人妥协而告终。售票员继续卖票,当她来到映雪面前时,狠狠拍了一下她的肩膀,大声叫她买票,她才重新回到现实中。经过一番仔细查找,她惊惶地发现钱包不见了。她在车站时,还打开钱包拿钱给老刘,那么,一定是扒手光顾过她了。

    “快点。”售票员不耐烦了。

    “我的钱包丢了,”她惊慌地说,“钱都在钱包里。”

    售票员瞪着她,脸上的表情不但有怀疑,还有鄙夷和不屑。“哦,真的吗?怕是根本就没打算买票吧。我在车上干了这么久,想白坐车的人见得多了。”

    “我说的是真的。”她又羞又急,脸涨得通红。

    有人对售票员说:“这姑娘可能遇到小偷了。”

    “你不要相信她的。我天天在车上卖票,这种人哪天不遇到几个。”售票员冷笑了一声,对映雪说道:“不要再装了,要么买票,要么给我下车。”

    “可是,我真的没有钱,我真的遇到小偷了。”映雪绝望地说,几乎要哭了。

    售票员毫不通融,大喊司机停车。映雪肯求道:“我不是不想买票,等车到了,你到我家拿钱还不行吗?”

    “到你家去拿钱?这是公共汽车,你以为是坐轿子哪?还到你家去。”售票员不理她的肯求,只管催促:“要么买票!要么下车!快点!不要耽误大家的时间。”

    旁边一个小公务员模样的人看不过,帮着映雪说了一句,售票员把手直伸到他的鼻子面前,说道:“那好,你想充好人,就帮她把票买了。”

    抗战时期教师和公务员是最为贫困的两个群体,那小公务员没有能力帮这个忙,只得不吭声了。售票员得意地瞪了他一眼,转过头恶狠狠地对映雪说:“不买就给我下去!听到没有?你下不下去?再不走,我就把你的东西丢下去!”

    映雪看她那副架势,倒真有可能做得出,只得下车。汽车绝尘而去,只在她身上留下一层尘土。

    她没有什么办法可想,只能回学校向她的老师借钱,再坐下午的车回家,而这时她才发现这个地方已经离学校有5、6里路,想到要拖着一堆行李走这么远的路,再联想到自己早上以来的遭遇,觉得真是祸不单行。她越想越难受,站在公路边上,眼泪成串地滚落下来。
………………………………

第二章 飞虎队员 1

    “吻别心爱的女孩,

    带着美好的梦想,

    我离开可爱的故乡,

    前往德克萨斯的荒原,

    开拓新的未来。

    我会记着你,亲爱的,

    麦田里的美好时光,

    你给我的热吻,

    已深深地烙在了我的心上。

    等着我,亲爱的,

    我一定会回来,

    ……”

    乔治・安斯利少尉一边唱着歌,一边警惕地观察四周的动静。天气晴好,湛蓝的天空中只有几缕轻纱似的薄云,能见度非常高,是一个适合轰炸的好天气,日本人很有可能会来光顾。他奉命在重庆以东做侦察,一来防备汉口的日本飞机来轰炸这个中国的临时首都,二来也为熟悉这一地区的地形。他到重庆才半个月,这是第一次做侦察飞行。

    他没有发现敌机的影子,自从中队来到重庆之后,日本飞机很少来了,大概敌人的情报机构已经获知有美国空军进驻重庆。又搜索了一阵,他看到仪表盘上显示的油量不多了,用无线电向基地做了汇报,然后掉头返航。

    到了机场,把机头对准跑道之后,他推动操纵杆,飞机从空中降下,平稳地落在跑道上,滑行一阵后停住了。他推开座舱盖,跨出机舱站在机翼上,又敏捷地跳下去,稳稳地站在地上。他身高一米七八,宽肩细腰坦腹,四肢修长匀称,肌肉结实,这是最受服装设计师欢迎的身材。穿着飞行服,他整个人看起来生气勃勃,充满活力。

    乔治出生于德克萨斯州的达拉斯城,他的父亲是个工程师,育有三男二女5个孩子,他是第3个孩子,也是5个孩子中最活跃、最特立独行的。他从小就爱摆弄机器,在对拆装玩具、闹钟、收音机等他所认为的“小玩意儿”失去兴趣之后,他从废品店里买来零件自己装配出一辆结实耐用的自行车,并骑着它外出旅行,那时他才14岁。高中的时候,他利用业余时间到汽车修理铺打工,攒钱买下一辆趴了窝的汽车,设法让它重新上路。他经常驾着这辆车在乡村公路上疾驰,让人怀疑他是不是想当赛车手,但他的梦想是有一天能当上飞行员。

    1927年,美国人查尔斯・林白驾驶飞机从纽约起飞,越过大西洋到达法国巴黎,消息轰动了世界,乔治当时8岁,还从来没有见过飞机,报纸头版上林白戴着飞行帽和风镜的照片激起了他对飞行的热情和想象。他缠着母亲为他买了一套小飞行服和小风镜,自己找来四块薄木板绑在他的脚踏车上做成了一架“飞机”,然后煞有介事地穿戴好那套行头,上了“飞机”,他拼命蹬动脚踏板试图让它飞起来,其结果当然是失败,不过这并没有影响他对飞机的热爱。他从报纸上剪下飞机图片贴在房间的墙壁上,等他稍大一点,他开始收集图书杂志上有关飞机和飞行员的故事,并学着制做飞机模型。他对飞行完全着了迷,一提到飞机和飞行员,他便感到无比兴奋。他梦想有朝一日自己也能飞上蓝天,像鹰一样在空中翱翔,速度比地球上的任何东西都快。

    高中毕业后,他考入航空学院,系统地学习航空机械、航空仪表和无线电,同时还在飞行学校学习飞行,他的反应敏捷,感觉准确可靠,是学校最优秀的学员。这样一个既会飞,又懂航空知识的人当然倍受青睐,一毕业就有商业航空公司招聘他,但他拒绝了,加入到陆军航空队,成了一名战斗机飞行员。他觉得当战斗机飞行员更适合他喜欢挑战的个性,而且配着银鹰标志的军服穿上去又是那么的酷,走到哪里都会有女孩子对他侧目而视。到陆军航空队才半年多,珍珠港事变爆发,美国对日宣战,他先随第十航空队驻扎印度,后又到中国,成为陈纳德准将的属下。
………………………………

第二章 飞虎队员 2

    离开飞机后,他上了一辆吉普车,向营地驶去。营地离机场不远,是一些青瓦白米分墙的房子,与他们在美国国内的营房相比实在过于简陋,但他现在已经知道,在中国这是相当好的房子了。

    他向中队长黑兹利特少校请假,他的叔叔在重庆的大使馆工作,他想去看看,少校同意了。回到宿舍,他冲了个冷水澡,换了一身干净的军服,另外两名飞行员拉里・道格拉斯和瑞特・肯尼兹正在宿舍里打牌,对他的举动大开玩笑。

    “你要去哪里?”瑞特问。

    “重庆。”

    “去约会吗?”

    “哪有什么约会,我连一个女孩子都不认识。”

    “撒谎。我敢打赌,一定有个性感小妞儿在那里等你。”拉里向他挤了挤眼,笑道:“牛仔,到时候悠着点,不要累得爬回来。

    乔治是德克萨斯人,性格又热情豪爽,所以得了个外号“牛仔”。他听了拉里的话,大笑说:“这么说你上次去重庆是爬着回来的罗。”

    “拉里倒是想爬着回来,可惜办不到。”瑞特也笑了:“他在国内是勾引女孩的老手,但是在这里,他那一套本事发挥不出来。上次到镇上,他厚着脸皮去跟一个中国女孩搭讪,结果人家根本不理他,一句话没说就走了。”

    “她不是不理我,是害羞,你没看到她的脸吗?红得跟苹果一样。”拉里耸了耸肩膀:“中国女孩太保守了,远不如美国女孩那么风流有趣。”

    乔治说道:“听说中国女孩就是这样,除非你娶了她,否则别想有什么风流趣事。”

    “娶一个中国女孩,好主意呀,你有这种打算吗?”

    “没有。”

    瑞特说:“牛仔当然要娶美国女孩。”

    “哪国女孩我现在都不想娶,要知道,结婚可是终身监禁,在没有享受够自由之前,我还不想惹这麻烦。”

    “得了,”拉里说,“我才不想管你去跟哪个国家的女孩约会,总之你回来得说给我们听,一定要详细,特别是关键细节。”

    “当心点,伙计,不要精尽人亡,那样得不到勋章。”瑞特说,然后收了笑容,做出一副严肃的表情,低沉着嗓子说:“我沉痛地通知您,安斯利夫人,您的儿子乔治・安斯利少尉在一次猛烈的床上战斗中,因为运动过度,不幸牺牲。中队长黑兹利特少校。”

    “去死吧,你这混蛋!”乔治又笑又骂,在瑞特背上击了一掌,然后走出宿舍,上了那辆吉普车,重新发动引擎,驶出基地,拐上去重庆的公路。
………………………………

第二章 飞虎队员 3

    汽车一路颠簸,沿着碎石铺成的简易公路前进,车轮在身后扬起厚重的尘土。公路在绵延起伏的山间弯来绕去,经过墨绿色的松树林,梯形的水田,清澈的小河,竹木掩映的农家小院,在田野间忙碌的农夫农妇。阳光下,大大小小的池塘象明镜一般闪亮,一座池塘里有一头牛在惬意地游水,几个光身子的男孩在塘边一面大声嘻笑,一面互相追逐、泼水。

    “多美呀。”他大声说。

    汽车经过了一个小镇,又往前开了一会儿,他远远看到公路右侧站着一个女人,穿着淡蓝色的旗袍,合身的旗袍勾出了玲珑有致的曲线。他很欣赏中国妇女的旗袍,这种衣服把东方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