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抗战之飞虎情缘-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机会,奋力从缺口冲进城,和日军混战在了一起。战至凌晨,日军的轰炸机赶来助战了,一看双方已经胶着在了一起,不敢投弹,掉头回去复命了。

    左凌峰的105师也和敌人血战了一夜。围在将军岭上的514团官兵虽然和外界失去了联系,不知道县城已经失守,团长已经阵亡,但他们仍然苦苦据守在山上,等待援军到来。他们的阵地一个接一个被日军占领,渐渐被压制到主山头。105师赶到的时候,他们已剩下不到一个营了。就在绝望的时候,他们听到外围响起了激烈的枪炮声,心想肯定是援军到了,顿时精神大振,立即对敌展开反攻,配合外围部队的作战。本来双方的战斗势均力敌,可是日军在得知中**队已攻进县城时,斗志明显减弱,而中**队知道后,大受鼓舞,越战越勇,到了第二天中午,105师突破日军防线,冲上了主山头。514团剩余官兵看到冲上来的自己人,再也忍不住,一个个泪流满面,有的甚至哭了起来。

    冲上山头之后,105师对日军乘胜追击,竟把他们一鼓作气地赶出了将军岭,试图把他们逼回城里,和新25师一起把这个旅团围在县城。得到这个消息,冈村宁次大吃一惊,由于刚经历过万家岭之战,他心有余悸,怕这个旅团会成为第二个106师团,他已经不能再丢脸了,所以急令宫城直哉率部撤离长兴。接到这个命令,杀红了眼的宫城心有不甘,向冈村请求给他一点时间,他有能力把中**队赶出城,却被心烦意乱的冈村臭骂了一顿,只得灰溜溜地率部逃离县城,被中国官兵撵兔子似的撵了十几里。

    收复县城之后,张一鸣下令把伪县长吴品仁及他任命的一些汉奸全部枪毙,以儆效尤。

    自七月开战到这次收复县城,新25师已经伤亡过半,无力再参加恶战,很快就接到了休整命令。张一鸣在撤离之前,在城外一处优美、僻静的山麓建了一座烈士墓,把牺牲的将士们安葬在这里,并立了一座碑,亲自撰写了碑文。

    此次作战,他因为战功卓著,获得了青天白日勋章,并荣升117军中将军长。

    ',!'


………………………………

第七篇 重聚陪都


………………………………

第二十六章 1

武汉会战开始以来,外围的中国军队与日军奋力拼搏,战况激烈。陆军在地上阻敌的时候,空军也拿出了仅剩的家当,与日本空军在蓝天上展开了殊死的搏斗,而在战争伊始就失去了大海,在江阴又失去了大部分舰船的海军官兵们也没有失去斗志,他们冒着敌人飞机的轰炸、军舰的炮击,在长江上布设水雷封锁江面,用被敌舰打沉的军舰上卸下的舰炮防守江上要塞,阻挡溯江而上的日军。

    凭着一腔热血,中国军队英勇抗击,也打出了万家岭这样的胜仗,可毕竟实力悬殊,抵挡不住来势凶猛的日军,只能边打边退,尽量迟滞他们的前进步伐。

    由于担心武汉不保,很多人在武汉会战打响就开始了前往大后方的逃难旅程。

    政府也吸取了南京失守后军民惨遭杀戮的教训,要求驻武汉的各机关团体、厂矿、企业、学校以及民众一律离开武汉撤往后方。

    白、叶两家人也开始了第二次逃难,并再次分离,叶寒枫和他母亲最先离开,接着便是白敬文领着他的师生撤走,白曼琳也跟着他,白少飞则带着妻子和女儿随同外交部西迁。

    大家分别时都只有发自内心的一句话:一路平安,重庆再见。当时入川,没有铁路,公路也极少,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如果步行入川,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所以走水路似乎是最好的选择。

    长江从宜昌往上开始变得狭窄,俗称川江,其航道十分险恶,险滩密布,青滩、泄滩、崆岭滩等37处险滩因为礁石林立,水流湍急,历来就被称之为

    “鬼门关”。由于航道太窄,吨位大、吃水深的大型轮船无法在川江行驶,所有从上海、南京、武汉等地来的大船上的乘客和货物只能在宜昌下船

    “换载”,转乘四川民生公司的小火轮进川。白敬文带着女儿和师生们坐招商局的船离开武汉,招商局的船大,不能进入川江,他们也得在宜昌

    “转载”。到了宜昌,船还没靠上码头,白曼琳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只见江边一直到城里的那段空地上,各种等待转运的物资密密麻麻地堆积如山,想要上行的难民和准备

    “换载”下行赶赴战场的川军官兵们闹哄哄地挤在那里,拥塞得水泄不通。

    七七以来,大片国土相继沦陷,日军残忍暴虐,所到之处,烧杀淫掠、生灵涂炭。

    沦陷区百姓不得不离开世代居住的家园,向大后方迁徙,由此形成了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移民浪潮。

    到武汉会战的时候,已经有两千多万人含着热泪抛弃故土家园,爬山涉水地开始了流亡生活。

    一路之上,能搭上交通工具算是幸运,多数时候还得步行,食物的缺乏,旅途的劳累,使一些老弱经受不起倒在了途中,给路边的荒野增添一座草草埋葬的新坟,亲人恸哭一阵,还是得擦一擦眼泪,继续跟着人流往前涌动。

    由北到南,由东到西,一支支难民队伍象归海的河流一样涌向西南大后方,其中不少人是沿江而上前往四川。

    宜昌是进出四川的重要转运港,因此一批又一批的难民、设备和物资,冒着敌机的轰炸,从长江中、下游来到这里,等待转往重庆。

    日军进逼武汉后,这股逃难的潮流更加汹涌了,滚滚而来的难民和伤兵把小城挤得快要爆炸了,旅店、学校,甚至于大街小巷、船坞码头,只要人能呆的地方,都被挤满了,源源而来的各种机器设备、军工器材和其他物资,也都堆积在那里等候

    “转载”。由于人多船少,每天有数万人滞留在那里,整个小城喧闹混乱,人心惶急不安。

    好容易进了城,城里的情景让一向乐观的白曼琳也不免忧心忡忡。街道上到处都是人,不管男女,不论贫富,因为找不到栖身之处,只好露宿街头,焦虑不安地挤在居民的屋檐下歇息,箱笼、包袱、衣物、水壶、饭碗就堆在身边。

    数以万计的难民也给小城带来了反常的繁华,当地居民纷纷上街摆摊贩卖各种吃食、茶水以及日用品。

    此外就是难民摆设的地摊,物件从古董、玉器、衣服、钟表到金银首饰,应有尽有。

    在一家旅店门口,一对年轻夫妇正拿着一幅祖传的古画在向行人兜售,他们2岁的儿子在一旁拉着母亲的衣角,呜呜地哭着:“我不要吃馒头,我要吃饭,我要吃肉。”
………………………………

第二十六章 2

    在焦急地等待中,他终于接到了命令:“火速开赴上海参战!”

    他兴奋得脸颊发红,双眼放光,报仇血恨的一天终于来到了。他立即召开军官会议,部署部队开拔的准备工作。在出发前的全师动员大会上,他激昂地说道:“日本人侵占我东三省,现在又攻打华北,攻打上海,想要灭亡中国,让我们当亡国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我们身为军人,应做好为国家流血牺牲的准备,守土抗敌。我师全体官兵皆应抱有我无敌之决心,洒尽热血,杀敌立功。”

    安庆的码头上,彩旗飘扬,锣鼓喧天,自发欢送军队出征的各界民众将码头围得水泄不通,嘹亮的歌声、高呼的口号声激励着将士们的心,军人的荣誉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在掌声和汽笛声中,满怀杀敌壮志的士兵们登上了江轮,顺水向东而去。船到镇江,改乘火车。在前往火车站的途中,沿途民众夹道相送,香烟、鸡蛋、水果不断地往士兵们手里塞,将士们都是意气风发、热血沸腾。

    一个老兵看着手里的鸡蛋,感慨万分:“打了这么多仗,受人欢迎还是第一次。”

    另外一个说道:“以前那是内战,自己人打自己人,赢了也没啥意思。现在是打日本鬼子,死了都光荣。”

    到了嘉定,张一鸣接到了第15集团军总司令陈诚的命令,新25师立即增援罗店。他在上海长大,又参加过“一二八”淞沪抗战,深知罗店的重要。那里是交通要道,向南可达刘行、大场,威胁张华滨、蕰藻滨;向东则到川沙口、月浦,可接应长江运输;向北就是浏河、太仓;而向西到嘉定,则可以切断我军的后方交通线沪宁铁路。从战略意义上说,谁占领了罗店,谁就取得了淞沪战场的主动权。所以开战以后,这里一直是敌我争夺的焦点,双方在此都投入了大量兵力,展开了激烈的拉锯战,付出的代价都非常大。中**队丢失罗店之后,曾奋力夺回,但很快又被日军强行攻下,现在蒋介石亲自到第三战区司令部坐镇指挥,命令重新组织力量,不惜一切代价拿下罗店。张一鸣明白这次战斗的重要性,马上召集团以上军官开会,进行作战部署。会议开得很短,一开始他就直截了当地说道:“诸位,现在罗店失守,67师、14师和11师奋力反攻,伤亡惨重,却未获成功。陈总司令命令我部协同友军,务必夺回罗店。我师将前往罗店外围,迅速构筑工事,等到天黑进行夜间袭击,强夺罗店。由137旅担任正面主攻,515团在左翼协同14师的两个团、516团在右翼协同11师的一个旅迂回包围,514团到余家浜,阻击敌增援部队。子宽,此次能否拿下罗店,你的正面主攻可是关键啊。”

    身材高大、浓眉大眼的137旅旅长陈子宽是四川人,黄埔三期,素来勇猛,是张一鸣手下的一员虎将。听了师长的话,他毅然说道:“师座放心,今晚我将亲自率队攻击,不攻下罗店,我决不回来见你。”

    “子宽有此决心,我当然放心。不过,此次战斗事关重大,我想在正面组织一支突击队,趁敌不备,迅速突破敌人的阵地,给后面的部队打开一条通道。德贤,这突击队就由你的512团担任,我再给你们增加两挺重机枪,5挺轻机枪,2门迫击炮。攻击的时候,我会集中全师的炮火轰炸敌人的阵地,替你们做掩护。你要象尖刀一样直插敌军的指挥所,在敌人的心上狠狠刺上一刀,动作一定要快,不要给敌人充分的准备时间,明白吗?”

    吕德贤的512团是个加强团,也是全师装备最好的主力团。张一鸣要选突击队,自然而然地想到了他。

    吕德贤刷地站起身来,大声说道:“明白!”

    “这次反攻,大家一定要速战速决,必须赶在拂晓之前解决战斗。否则,天一亮,敌人的飞机和榴弹炮就会增援,那时候我们的攻击就困难了。”张一鸣停顿了一下,看了看大家,真诚地说道:“各位,新25师自改编以来,还未曾打过仗。在多数人眼里,我们是一支由地方军改编的部队,比杂牌军好不了多少。但是,我想诸位都很清楚,现在的新25师绝非两年前的新25师。为公为私,我们都要打好这一仗,打掉倭寇的嚣张气焰,让新25师成为一支新的雄师!”

    他的话无疑给军官们心里燃烧着的火焰上又浇了一点油,当兵打仗,出生入死,大家希望的就是立功扬名。138旅旅长黄斌说道:“师座,我等来此,早已下定决心,不成功,则成仁!”

    “好,今夜之战,本师长也是不成功,则成仁!”

    ',!'

    。。。


………………………………

第二十六章 3

一行人浩浩荡荡地跟着刘营长出了城,城外是稻田和菜地,零零落落地散住着人家,都是低矮的平房,屋顶铺着茅草,房前屋后堆着柴禾,一户农家的牛栏里还传出了耕牛哞哞的叫声。对于生活在这里的人来说,一切本来是宁静、安谧的,可如今却被看似遥远却又真实的战争给破坏了。难民们已经从城里涌到了这里,干田里、菜地上到处都坐着、躺着各种口音的人,甚至狭窄的田埂上也挤满了。伴随着人流的,便是满地的垃圾,酸臭味、屎尿味,顺着风势一阵阵扑过来,薰得白曼琳几乎要呕出来。她感激地看着刘营长宽阔的背影,心想亏得碰到了他,不然自己也得和这些难民一样露宿野地了。

    观音庙在一座小山脚下,庙宇不大,是一个小小的四合院,四周翠竹掩映,后面还有一条蜿蜒而过的小溪,是个清修的好地方。刘营长和门口的卫兵打了个招呼,领着白敬文进去。院子里垃圾遍地,污水横流,穿着军装的人和衣衫破旧的挑夫正忙着收拾东西,一个上尉军官就站在院子中间,大声指挥着,一片喧闹杂乱的景象。

    刘营长冲着上尉喊道:“齐队长,汪处长在吗?”

    齐队长说道:“处长不在,你得到码头去找他。我们的船到了,他带人到码头赶着搬机器,争取天黑以前搬到船上,要不然到了晚上,黑灯瞎火的不好干。你找他有事吗?”

    刘营长指了指白敬文。“跟你说也一样。这位是淮南大学的白校长,他的学校要迁到重庆,师生们没有住处,我带他们过来等着,等你们走了就住进来。”

    “不用等,我们的东西已经收拾完了,屋子都空着,白校长你可以叫你的人进来。”

    白敬文道了谢,招呼师生们进来。他环顾了一下,庙宇年久失修,已经有些残破,正中是大殿,左右各有一排小房间。他走进大殿,迎面就看到站在莲台上的观世音菩萨,身上的彩色大部分已经脱落,尘埃遍布,手里托着已经缺口的净瓶。地上满是稻草,还有废报、破袜子和烂布条之类,大概飞机厂的人晚上就睡在这里。他看了看其余的房子,左面的三间屋有两间供着不知名的神仙,地上同样铺着稻草,另外一间靠墙放着几张床,也没有床单被褥,只有破了的苇席。右面是一间大的厨房,里面除了一口大锅、几张桌子和一些条凳,其他什么都没有,旁边还有一间小屋,可是不用进去看,里面冒出的气味已经告诉他那是厕所。

    看完,他舒了口气,逃难时期,能有这样的地方住,算是很幸运了。他叫大家赶快把屋子打扫干净,铺上自带的被褥,又让庶务科主任带几个学生到城里去买些米面、蔬菜、油盐酱醋等吃的东西,做好要在这里滞留一段时间的思想准备。

    “白小姐,”刘营长说道:“我得回去了,我住的仓库离这里有1里路,你顺着门口的大路一直朝左走就找得到。你要是有什么要我帮忙的,只管来找我。”

    “谢谢你,要没有你,我们怕要露宿野地了。”

    “不用客气,我很高兴能够帮得上忙。”

    “你真热心。”

    “只要你有用得着我的地方,尽管开口,我乐于效劳。”

    白曼琳嫣然一笑:“多谢。”

    她送他出去,白敬文看到了,赶快跟了上来,他摆着手,一叠连声地说:“不用送,不用送。你们快回去。”

    父女俩坚持把他送到了庙门外,他行了个礼,又和白敬文握了握手,这才走了。走出翠竹掩映的小径,他停下了脚步,回头望着竹丛后面的庙宇,想到貌美心善的白小姐,心里还有些暖热。可是一转念,他想起了自己被毁的容貌,伸手摸了摸脸上的伤疤,突然长叹了一口气,回过头大踏步走了。
………………………………

第二十六章 4

由于难民过多,宜昌东西奇缺,庶务科主任在城里转了一圈,只买到一点黄豆,没办法,只好去城外搜索,附近农家的东西早已卖得差不多了,就是有也说是留着自己吃的,再多的钱也不卖。师生们跑了好远才总算买到了糙米、秋黄瓜和酸白菜,价钱也贵得让人觉得象遭了抢窃。大家忙乱着弄了一锅米饭,煎了些黄豆,把秋黄瓜用盐拌了,煮了一盆酸白菜汤,因为没有猪油,汤是用菜油煮的,吃起来一股怪味。不过与在船上吃到的那些冷冰冰的东西相比,有热饭吃,有热汤喝,大家已经觉得很满足了。

    乡下的夜黑得早,庙里又没有灯。天一黑尽,大家只能钻进自己铺在地上的被褥里睡觉。殿里的地面只是平整了一下的泥地,凹凸不平,隔着被褥依然硌得慌,白曼琳睡不着。回想起14个月以前,她还是一个无忧无虑的名门闺秀,吃的是山珍海味,睡的是柔软的丝绒被,父兄疼爱她,亲友喜欢她,围在她四周的追求者们更是争先恐后地奉承她,对她关心得唯恐不周,她的生活温暖、平和而充满着关爱,虽然也知道这个世界并不都尽如人意,也有杀戮、有仇恨、有悲欢离合、有生离死别,可总觉得离自己是那么遥远,那一切是不会在她身上发生的。可是现在,宁静温馨的生活被侵略者的铁蹄踏破了,她由一个衣食无忧的大家小姐沦为了难民,和千千万万的流亡者一样,凄凄惶惶地逃往后方,离家乡越来越远,每天见到的、听到的几乎都是和死亡、伤病、悲哀、痛苦有关的事情,生活的需求也变得简单了,不过是有一口饱饭吃,有一个遮风挡雨的地方住,能够平平安安地到达大后方。

    晚上睡得早,醒得也早,第二天天一亮大家就起来了。虽然不抱多大的希望,白敬文还是和副校长吃过早饭就赶着去了民生公司,他们决定不去售票窗,直接去经理室找经理说明情况,看能不能尽早安排。

    好容易穿过拥挤的人群到了经理室,门关着,门外已经站了不少人,他看见其中一个身材高大,气宇轩昂,穿着西装,戴着一副金边眼镜的中年男子,正是《金陵晚报》的社长汪明之,叫了他一声:“汪社长。”

    汪明之看到是他,忙挤出人群走过来,说道:“白校长,一年不见,别来无恙吧?”

    “侥幸躲过了日本飞机的炸弹,汪社长也是到重庆吗?”

    “是啊,我已经跑了好几天了,实在买不到票。这么多人留在这里,每天的开支都不得了,等下去不是办法,所以来和经理交涉一下,看能不能通融。”

    白敬文看着门口的一大群人,心想恐怕不好通融。8点钟,经理准时来了,一露面就被人群团团围住,大家争着跟他说话,焦急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

    “经理,我是兵工厂的,我们运的设备都是从国外进口的,是维系军队作战的命根子,你可得优先考虑我们哪。”

    “我是钢铁厂的,我的机器设备在码头上日晒雨淋的都生锈了,得赶快运走才行。”

    “我是国防研究院的,………………”

    “经理,请考虑………………”

    经理举起双手挥舞着,大声喊道:“大家静一静,静一静。请听我说。”

    听到他的喊声,大家安静下来,都眼巴巴地望着他,看他说什么。

    “我理解大家的心情,知道你们很着急,不说你们急,我也急,我们公司的人都急,都想把大家一下子全送走。我们的船是一刻不停地在跑,可是公司只有22艘船,眼下要走的人,要送的货那么多,我们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请大家理解一下,我们会尽快把你们送走。”
………………………………

第二十六章 5

    当天晚上,天色发灰,没有星星,深灰色的云遮住了月亮,只露出了一点月牙儿,一切看起来都象蒙了一层薄纱,朦朦胧胧的。这样的天气日本飞机无法出动,对缺乏防空能力的中**队十分有利。137旅按预定计划悄悄地行进到罗店镇外,埋伏到夜里12点钟,随着一颗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新25师的火炮响了,一颗颗炮弹在敌阵中四处开花,一些日本人尚在梦中就做了异国之鬼。炮声一停,吕德贤乘着烟雾未散,率突击队如猛虎般冲到了日军阵地前,早已集中好的轻重火器一起开火,密密的子弹在黑夜里象流星般在敌群中飞射。日军猝不及防,没来得及抵抗就被打死了一片。陈子宽也率队跟了上来,一时间火光冲天,杀声四起。

    突击成功,战士们更是精神百倍,向前一面猛冲,一面扫射,身后一片日军尸体,很快就把敌人的阵地打开了一道200多米宽的破口,一鼓作气地冲进了镇里。镇里的日军早被外面的枪声和爆炸声惊醒,迅速做好了防备,见中**队冲进来,埋伏好的轻重机枪一起扫射,跑在最前面的士兵应声而倒。敌人的火力太猛,突击队员们不得不卧倒躲避,攻击一时受阻。吕德贤吼道:“迫击炮,快用迫击炮把鬼子的机枪给我炸了。”

    炮连上来了,他们迅速将炮架好,瞄准那疯狂吐着火舌的地方一阵轰炸,敌人的机枪哑了。吕德贤跳了起来,带头冲锋,叫道:“弟兄们,冲啊!”

    勇士们跳起身来,跟着团长向前冲击。跑了100多米,躲在东北面一所民房里的敌人突然开火了,吕德贤身中五弹,鲜血染红了军衣,所幸没伤及要害,他的两个卫士,一个牺牲,一个急忙把他救了下来。紧跟着,在右侧冲锋的一营长李平也往前一栽,倒在了地上,白少琛疾冲过去,把营长救到隐蔽的地方一看,李平头部中了一颗机枪弹,子弹贯穿钢盔,已经阵亡。他悲愤地大吼道:“弟兄们,李营长牺牲了,大家为李营长报仇啊!”

    吕德贤坐在地上,救护兵正在给他包扎,听了白少琛的话,他怒道:“给我炸掉它!”

    炮连连长为难地说:“团长,那个位置不好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