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活在新隋朝-第2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过了那条河流,就是高句丽的国都平壤城了。

    “前面这条河深么?”如果深的话那就要架桥了,如果架桥的话,都在人家眼皮子底下了,都打到人家国度了,高句丽难道还会放任自己架桥不成?

    虽说辽东那里的后勤应该不会出问题,但是以防万一,还是速战速决,真的拖一年半载,那没问题也会被拖出问题。

    不过樊子盖的回答让他心中的忧虑尽消:“这河并不深,甚至可以不用架桥,蹚水便能过,况且现在又是冬天,都结着冰呢。

    “恩……”杨承总觉得这条河貌似有点问题,但他一时半会有说不出什么问题,于是问道:“叫什么名字?”

    “清川江,不过更多的人叫它萨水。”

    听到这两个字,杨承面色一变,突然拿起望远镜,在樊子盖等人惊异的注视下,扫了一圈。

    樊子盖不知道这位为什么听到萨水就会有这种举动,但是他曾听说过这位王爷的“病史”,所以觉得还是好好文一下比较安全。

    杨承冷笑一声,指了指萨水的两旁:“看到这两边了么?”

    樊子盖不解其意:“元帅这是何意?”

    “若是在那里筑坝蓄水,等我军渡萨水之时开闸放水,你说会如何?”

    樊子盖稍微一想便明白了,杨承补充道:“等水放完了,再派出伏兵,你说又会如何?”

    樊子盖面色一阵惨白,心悦诚服道:“元帅高瞻远瞩,在下自愧不如。”

    听到一个老将这般夸奖自己,杨承不好意思的摸摸鼻子,不过对于剽窃乙支文德创意这件事他没有半分的羞愧可言:“既然孤能想到,那高句丽也是可以想到的,辽东城的时候他们便说已经将战败的消息传回了国都,所以接下来的事情,绝对不会再像之前那般轻松了,孤想高句丽估计已经做好了各方面的准备。”

    “是。”

    “我们虽然在人数上占优,但是高句丽他们还是在地利上占优,所以接下来的战斗孤想硬拼的应该不多,他们会用计谋,而这些计谋基本上就是以诱敌为主,将我军引诱到他们的伏兵处,再一举进攻,所以各位一定要擦亮眼睛,小心小心再小心啊。”

    “明白!”

    杨承又举起了望远镜,不远处,平壤城若隐若现。

    “在将高句丽那些高官王室全部抓住之前我们绝对不能大意!”

    ===

    算了,平壤和长安还是成同一个地方吧……
………………………………

第一四二章 高句丽投降

    萨水边,征辽隋军的帅帐中,人声鼎沸,虽说现在是冬天,但帐内的气氛好似三伏炎夏。

    虽说高句丽国都近在眼前,可是因为之前杨承要求小心谨慎,所以现在就在讨论如何小心如何谨慎,若是遇上了高句丽施诡计,那么该如何应对。

    喜静的杨承倒是不介意他们这般吵闹,他虽然见识要广与这个时代的人,真的要论起兵书什么的,估计在场所有人都没他看得多,但是他这说到底也就是纸上谈兵,打得仗还不超过两巴掌,杨承很清楚面前的人,恩,除了长孙无忌,所有人的实战经验都比他强,所以在他们的争论中,杨承也学到了很多书上学不到的东西。

    若不是怀里正抱着一只小白虎,若不是顾忌到他“大隋军神”的面子,那杨承估计早就拿出本子开始记笔记了。

    与此同时,高句丽王宫中也在进行争论。

    高元御驾亲征,他没儿子,所以现在高句丽是由莫离支渊太祚和他的弟弟,也就是历史上的荣留王高建武共同处理朝政。

    前来通报前方军情的人说的还比较婉转,只是说高元和姜以式以及其他的二十余万大军至今还没有回到辽东城。

    但是谁都明白这是怎么回事,辽东虽然大,但是二十多万人也不是说消失那就能消失的,唯一的可能就是他们被隋军击败了。

    虽然有些不仁道,但是高建武和渊太祚他们心中都希望高元是被杀了,而不是被俘虏,前者的话,死了就死了,高句丽立马就可以推出来一位新王,但如果是后者,如果隋军将高元带到战场上,那对高句丽军队势必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等到隋军进入辽东这个消息入耳的时候,高句丽上上下下才清醒过来,他们才发现,在这之前自己压根就没做好一旦高元带兵入侵不成反而被隋军击败的准备,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从某方面来说,那个时候的高句丽酷似二战时期的霓虹,全国上下都觉得本国可以胜利,可以将天朝打败,可以建立起那传说中的大。东。亚。共。荣。圈,当时的霓虹并非没有清醒的人,但是他们清醒又有什么用,他们的力量太小了,所以他们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无数士兵冲上战场而无能为力。

    而隋军击败三十万大军,甚至可能俘虏了高元就好比后来米国在广岛长崎那里扔下的两颗原子弹,将所有人都惊醒了,他们终于才想起这次他们要面对的不再是那软趴趴的新罗和百济,而是总人口是他们十多倍的隋国。

    说来也好笑,霓虹觉得自己可以建立起大。东。亚。共。荣。圈那好歹还有之前的甲午海战、日俄战争等等战争的胜利为基础,而高句丽觉得自己可以成功击败隋朝,他们的依据是——汉王杨谅起兵造反了。

    恩,就这么简单,如此奇葩的思想回路……要是还能赢那绝对是老天不长眼。

    而现在更加奇葩的是,消息已经传回来有五天了,他们也吵了有五天了,可直到现在他们都没能够吵出一个大方向。

    何为大方向?就是到底应该出兵抵抗隋军还是应该派人去投降。

    也有人提出说应该两面都兼顾,但是渊太祚一句反问送过去:“若是隋军知道我们一边想要投降,一边又在调兵遣将,你觉得他们还会接受我们的投降么?”

    渊太祚他是支持投降的,他要比高建武年长不少,也比他见多识广,他很清楚,一旦在双方对阵的时候,隋军将高元拎出来的后果是什么,即便他们拎出来的不是真正的高元,也足以让高句丽人心生恐惧。

    就算没有隋军不这么做,高句丽也没有什么优势可言。

    全国上下不过五十万军队,高元带走了三十万,而成功回来的不过四万,就算他们咬咬牙强征壮丁,在人数上和隋军打成平手,可之后呢?

    高元这次出征可是将五十万军队中的精兵全部带走了,剩下的那些战斗力就要落隋军好几个等级,更何况他还将国内大部分有过实战经验的将领带走了,而这些将领基本上——也没几个能回来,这么一来代表着什么?

    即便他们有百万大军,但是却无人可以统领。

    恩,也不能说是无人可以统领,高建武他便是一员武将,可问题是高建武他现在可以说是高句丽王室的金苗苗,谁敢让他领兵上阵?万一输了那高句丽王室不就彻底玩完了么,高句丽王室彻底玩完了那他们还玩什么?

    只可惜,高建武他是希望打下去的。

    说到底,这还是莫离支渊家和王室高家的斗争。

    既然连一个大方向都没讨论出来,那这段好不容易得到的宝贵时间高句丽可以说是全部浪费了,说是在自杀也不为过。

    就在双方干瞪眼的时候,军报又来了。

    “隋军出现在浿水!”

    这下殿中所有人的脸色都变了。

    能够被称为浿水的,高句丽这儿有三条,前秦时期的浿水指的是当时作为燕国和箕子朝鲜分界线的鸭绿江,而在汉魏时代,浿水又成了如今杨承面前那条萨水的代名词,而到了隋唐时代,浿水指的就是大同江了。

    相比起萨水,隋军突然出现在大同江这件事更让人恐惧。

    为什么?

    因为萨水好歹还和平壤有点距离,渡过了萨水不代表就一定可以攻下平壤,可若是从大同江来的话——大同江是流经平壤城的,而他们现在什么措施都没有准备,一旦隋军从这里攻进来那就完蛋了。

    如今就算想要调兵遣将也来不及了,人家都打到家门口了。

    “如此还是先向隋递交降书吧。”在这个状况下,渊太祚的话都让之前支持高建武的大臣们点头赞同了。

    可是高建武却是满心的不情愿,他刚要开口反驳渊太祚时,又来了一条军报。

    “报,隋军在萨水旁驻扎结营了!”

    高建武面色先是一红,虽然那话还没说出来,可如今的情形却等同于再打他的脸,随后又是一白,他觉得不对劲:“为何会有两道军报,而且完全不一样?隋军又没有分身术,怎么可能又出现在萨水又出现在浿水?”

    渊太祚阴沉道:“隋军这是分兵了,浿水那里的隋军大概有多少人?”

    “约莫有十万人。”

    高建武反应过来了:“萨水那里至少有二十万隋军,而浿水那里有十万,如此一来……”

    除非他能把整个平壤城内的男人都抓来做壮丁,不然别想和隋军在人数上打平手。

    “那先就投降吧……”

    虽然不甘心,但是高建武承认到了这个时候除了投降别无他法。

    他低着头,在等渊太祚的反应,可是久久都没得到回应,抬头一看,渊太祚似乎在思考什么,过了一会,渊太祚一脸阴郁。

    “殿下,您觉得隋军是否会接受我们的投降?”

    “何出此言?”

    “此番乃是王上领兵主动攻击隋国,我觉得隋国绝对不会我们一道降表就罢休的。”

    高建武沉默片刻:“也是,那莫离支觉得该如何?”

    “需要一个人为这件事负责,将这个人作为罪魁祸首交给隋朝,如此一来隋军面子上好看,接受投降的可能性也比较大。”

    高建武眉毛跳了一下,他觉得渊太祚这话很是不对劲:“那莫离支觉得何人可以去做这替罪……罪魁祸首?”

    渊太祚一开口就把他给吓尿了。

    “只能是王上。”

    高建武面孔通红,站起来吼道:“你是想让王兄死在隋国的手中么!?”

    “只能如此!”高建武是武人,这么一吼也煞有气势,可是渊太祚却是全然不怵,眉尖一聚,“隋军一旦攻入平壤,那我高句丽六百年基业就会毁于一旦,可若是让王上担下这所有的罪名,那按照中原的做法,您会被册封为王,高句丽的基业就还能保住,只要保住基业,那终有一天我们可以将今日之耻洗刷殆尽!”

    高建武他心动了,但是让他去做这近乎于弑兄的行为,他还是有些下不了手,这是渊太祚给了他一个台阶:“中原皇帝讲究仁慈,王上即便被抓了过去,也未必会遭到毒手,早些年陈国被灭,可那亡国之君在中原不是活的照样好好的?”

    高建武这才点点头:“那边按照莫离支的话来做吧,一切拜托了。”

    ===基友说旅行要带一些治疗腹泻之类的药,然后当天我就腹泻了……我决定这段时间不和他说话了。
………………………………

第一四三章 接受投降

    渊太祚这个主意虽然看似荒谬,但实际上还是很合理的,毕竟大国好面子是事实。

    但是很可惜的是,他面对的杨承不但好面子,而且还好里子。

    两份降书很快就被送到了杨承和宇文述的手中。

    作为水军元帅,宇文述很清楚杨承想要的是什么,这封降书是完全不能让杨承满足的,可是他也知道自己不能直接开口拒绝,毕竟主帅不是他而是杨承,于是宇文述的答复很模棱两可,但是有一点让高句丽人放下了心,十万水军不再前进,而是在大同江边扎营。

    给宇文述送降书的那位使节,祖坟必然是冒了青烟,他若是去了杨承那里,不至于死,但是生不如死那是必须得。

    他既然运气好了,那么另外一位的运气就差了,质量平衡嘛。

    这位使节姓渊,没错,他也是渊家的人,而且并非什么边缘化的存在,他是渊子丹名义上的儿子,但是真的从血统上来说,他应该是渊子丹的侄子,渊子游的儿子,叫渊伯城。

    贵圈真乱,在此先点三十二赞。

    渊独乐站在杨承身后,看着这个名义上的兄长,默然不语。

    渊独乐认识渊伯城,但是渊伯城并不认识渊独乐,他只是觉得杨承身后的这个人长得有点像他父亲,但之后便也没有继续想下去,毕竟时间不允许,情况也不允许。

    杨承将降表递给了樊子盖,空出的手继续抚摸着怀里的小白虎,不得不说,冬天里摸着这么一个玩意是相当惬意的事情。

    樊子盖看了几眼后传给了史祥,随后是辛世雄、赵才……等一圈看完了,杨承才抬起了头。

    “所以,你们是想要如何?”

    “刚刚的降表里已经很清楚的写明了啊。”

    杨承翻过去一个白眼:“你们字写的太烂孤看不懂,所以才给了樊元帅,不过看来你们的字写的实在太烂,在场没一个人能认出来。”

    渊伯城的嘴角抽动了几下,虽然知道面前这人是在消遣他,但是他也不得不压住怒气,因为一旦惹怒了他,自己必死无疑,所以他只能将降书上的内容一字一字复述了一遍:“……乃是高句丽王高元――”

    “停。”杨承瞟了渊伯城一眼,“高元乃是逆贼,朝廷已经废掉了他的爵位,怎么还能说他是高句丽王?”

    渊伯城长大了嘴巴,极蠢的样子让渊独乐有了一种莫名的快感。

    “恩,前不久你们也送过来一封降书,上面写着的是……额,辽东粪土臣元,恩,你就叫他辽东粪土好了。”

    渊伯城傻眼了,他虽然知道此番要将高元作为替罪羊送给隋军,却不想会遇上这种事,高元是替罪羊不假,但是高元他依旧是高句丽的王,若是自己将那四个字说出,回去之后高建武会因为自己是渊家的人儿放过自己么?

    肯定不会,更何况,这么多年的王权至上教育下来,渊伯城也没有这个胆子敢说这种话。

    这个时代并非杨承原来的时代,可以明目张胆说那些东西如何如何,那些统治者如何如何,大部分对皇权对王权都还是有一种敬畏的。

    这是百姓的悲哀,却也是统治者的幸事。

    “元帅,这……”渊伯城很是纠结,“怕是不妥吧。”

    “为什么不妥,辽东粪土嘛,孤觉得这名字还是不错的,大雅大俗么。”

    樊子盖等人很适时的笑笑,让渊伯城倍感压力,看到他额头上沁满了汗珠,杨承却出乎意料的不为难他了,倒不是看到汗珠所以同情什么的,只是杨承不想要浪费时间罢了。

    渊伯城舒了一口气,自己复述降书内容。

    最后一个字从嘴中蹦出,军帐中立刻恢复了安静,除了呼吸声还有帐外的风声什么都听不到,杨承眼中精光闪烁,过了片刻,他敲着扶手:“你是说――你们的意思是,这件事全部都是那辽东粪土的责任,对吧?”

    “正是如此,我高句丽仰慕上国已久,怎么可能做出这等大逆不道的事情,此事全部都是……高元的责任。”

    杨承到没有抓他这句话里高元的称呼,他只是似笑非笑的看着渊伯城,觉得面前这家伙的脸皮都能抵挡原子弹了,睁眼说瞎话哪,高元是王不假,但只是一个王,若是没有大臣们的支持,如何能带着三十万大军攻打隋朝?

    不过杨承他倒也没生气:“恩,这么说也没什么问题。”

    听到这话渊伯城心中一松,若不是任务还没完全结束,他估计都可能跪下来了。

    “至于这降书么,孤接受了。”

    听到这话渊伯城大喜过望,心说这个看似很精明的人其实脑子一般么,看来还是太年轻了。

    至于投降这种事情是否应该回禀皇帝,这就和渊伯城无关了,他只要得到肯定的答案就可以了。

    “那你就把平壤城打开吧。”

    “额……?”杨承这话让渊伯城有些不解,“打开,平壤城?”

    杨承似乎看到了傻子:“废话,当然得打开啊,我们大军这么千里迢迢过来,还让我们风餐露宿不成?当然要入驻平壤城啊。”

    渊伯城觉得自己刚刚好像想的太简单了。

    “况且辽东粪土已经被去了王爵,那么一时半会的高句丽也就没有人来管辖,万一出现什么动乱那就不好了,所以在朝廷册封新的高句丽王之前,就由孤来管辖高句丽吧。”

    渊伯城傻了。

    谁都知道隋朝这个册封是没意义的,除非他把高句丽灭了,不然没了高元,那下一任的王就是高建武,隋朝变更不了的,可问题是这个册封虽然没有意义,但是那毕竟是隋朝的册封,较真起来的话,高句丽就是隋朝的国土,而高句丽王其实就是一方太守,额,不过按照高句丽的土地来看,应该是一个大总管。

    当然啦,这只是隋朝的看法,高句丽是不认同的。

    可问题是――现在是高句丽有求于隋朝,所以隋朝说的什么他们都得认同。

    不认同?没关系啊,来来来,抄家伙我们走两圈?

    杨承笑得很灿烂,你能睁眼说瞎话我就不能了?

    “这……此事、兹事体大,且容在下回去禀报。”

    “行啊,没问题……”杨承打了一个哈欠,看上去貌似很好说话的样子,但是有了之前的经历,渊伯城打死也不会相信杨承是一个好说话的人了。

    “明天日出之前,孤要得到答复,外面这些兵可都是我大隋的国之梁柱,让他们风餐露宿孤实在是于心不忍啊,你们……”果不其然,杨承还有后话,他的眼神很清澈,就这么巴巴的看着渊伯城。

    “在下会一并禀报回去的!”渊伯城慌忙的点头,在得到杨承的示意后,他也没管还有很多人看着他,直接跑出了军帐,翻身上马,也不管其余几个副使,一路飞驰进了平壤城,这才冷静下来,发觉背后已经冰凉一片。
………………………………

第一四四章 高句丽的选择

    渊家人大概都有大喘气的习惯,之前渊子丹向高元禀报消息也是,现在渊伯城向高建武禀报消息也是。

    听到杨承接受投降后,高建武欣喜若狂,虽说他之前坚持要打下去,但那也是害怕隋国不会放过他们,但若是隋军接受投降,撤出高句丽,那也算是皆大欢喜的事情。

    “但是他们要求入驻平壤……”渊伯城结结巴巴的将杨承的条件和理由说了出来。

    高建武脾气原本就暴躁,听到杨承的条件后他做出了和他哥哥差不多的举动——砸东西,而一旁的渊太祚就淡定的多,但这只是表面上,他内心也恼怒的很。

    这个要求过分么?过分!

    这个要求无礼么?无礼!

    这个要求荒唐么?荒唐!

    那高句丽可以拒绝这个要求么?怕是不能。

    更何况,觉得这个要求过分无理荒唐的只有高句丽,在隋军眼中——你投降了对吧,那你就是弱势了对吧,我们胜利了对吧,那弱者是不是应该听强者的话,那么你懂了咯。

    这只不过是属于战胜方的战利品罢了,为什么不能答应?

    渊太祚现在可以说是心乱如麻。

    看到两个当权者的表情都不怎么好看,渊伯城战战兢兢地说出了最后期限,明天日出前。

    高建武真的恼了,他现在恨不得手抄两把大刀从平壤北门一路杀进隋军大帐——不过他应该没这么能打。

    答应?还是不答应?

    隋军留给他们的时间并不多,即便他们现在能够从附近的城中调集兵马,那撑死也最多能调来三万,而且谁都明白现在隋军必然将目光都放在平壤,一有什么风吹草动他们绝对不会手软,绝对不会放任三万援军入城。

    但是就这么让隋军进城么?

    不可能,虽然没有直接接触过,但是高建武和渊太祚在对于某人的认识上达成了一致,绝对不是好东西!

    废话,一声不吭的就把三十万高句丽军弄得只剩七分之一的人怎么可能是良善之辈。

    话说回来——他们貌似连自己对手是谁都还不清楚。

    “对了,两支隋军的旗帜是什么?”

    “在萨水那边的是隋和杨,在浿水那里的是隋和宇文。”

    渊太祚眼珠子转了转,问道:“你见到的那个隋军元帅年龄有多大?”

    “大概只有二十,很是年轻。”

    高建武不明就以:“莫离支这是怎么了?”

    “那这次隋军元帅就是现在隋国监国太子的弟弟,周王杨承了。”

    “等等,我没记错的话那监国太子三十岁都没到吧,那他弟弟——”

    “今年应该有二十了吧。”

    高建武哑然了,一个二十岁出头的人把他们折腾得那么惨,能做到这点的历史上也没几个人吧?

    “对了,杨承这个名字我好像有点耳熟啊。”

    渊太祚一脸阴郁:“平陈国、杀都蓝,都是他干的。”

    高建武无言,他原本觉得隋朝太欺负人,居然派一个乳臭味干的小子来统领大军,而高句丽也太不争气,居然被一个臭小子弄得如此头疼,但是现在看来——隋朝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