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野心家-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贾瑞现在是真的挺佩服老祖宗。
有这样的子孙,都没把她给气死,成天还活的有滋有味儿,这个老太太真不简单。
………………………………
第31章 挖皇上的墙角
三月初六,贾瑞一行人到达大运河上的临清钞关。
此时的临清,是个繁华的工商业城市。大运河边五大粮仓中的临清仓就在这里。
临清仓的仓储量达三百万石,所以这里是著名的漕粮储运中心。
这里还是著名的烧砖基地,有砖窑四、五百坐,相关的从业人员两万多人。京城的建筑用砖,绝大多数都来自这里。
来往经过的船只,更是不计其数,络绎不绝。
钞关,其实就是税卡,是朝廷收税的地方。
这里主要收三种税,一是船料税,也就是按照船只的大小来收税。这个税由船主缴纳。
二是货物税,也就是商税。这个税由货主缴纳。
三是竹木税,这是一种统称,除了竹子、木材之外,砖瓦也属于这一类。其实就是各种建筑材料。
前两种是户部征收的,竹木税是工部征收的。
“原本这三种税就不少了,没曾想如今中官也来收税。也没个章程,嘴一张,想怎么收就怎么收。”
楚贺云气愤道。
楚贺云,是跟贾瑞同期参加院试的童生,就是在入场检查的时候,被兵卒查出砚台中藏纸条的那个考生。
按照他自己的说法,他是被冤枉的,是兵卒为了赏钱,故意想害他。
贾瑞相信了他这个说法,因为他自己也差点儿被兵卒陷害。如果不是他眼疾手快,今年也被剥夺了参考资格。
如果楚贺云真的作弊的话,兵卒们也不会只是叫他戴上枷锁示众一会儿就放了他。至少要打他几十大板,甚至充军流放都有可能。
楚贺云家里有几艘船出租,在运河上揽货拉脚。这一次科考失利,就想到南方散散心。在京城码头上遇到贾瑞,贾瑞现在租赁的船,就是楚贺云家的。
两人年纪相仿,又是同科,算是有点儿缘分,就一路同行。楚贺云以前经常跟着跑船,对于运河上的情形颇为熟悉,
楚贺云所说的中官,就是太监。
“太监也出来收税?”
这倒是叫贾瑞有些意外。
正常情况下,收税的都是户部和工部的官员胥役,太监是皇上的家奴,怎么也出来收税了呢?
“自然是替皇上出来抢钱的,原本只是收矿税,如今也到关上来收关税。天下江山都是他皇上的,如今他还来与民争利,这个大德也快完了。”
“嘘,楚兄小声些。”
这种话简直就是大逆不道,若是叫人听见,够他喝一壶的。
“天祥不是外人,我才这么说,换做别人我是不敢说的。好了,轮到我们了,我过去交税,今天是最后一次放关,今晚就住在这里,明日再走。天祥若是愿意,就跟我去见识一下。”
“也好,就跟楚兄走一趟。”
运河的水面上,横着两条大铁链。只有交了税之后,铁链打开,船才能行走。周围的一些支流水道,也有钞关的分关,同样设卡收税。
所以,只有交了税之后,钞关放行,船才能继续下一段的行程。
两人刚下船,就有五六个人迎了上来。
“二位爷办税么?我给你办,又快又好,保证不用多交税。”
“不用,我也常来常往,自己能办。”
“货税呢?给你办货税,便宜一大半,若是你自己办就吃亏了。”
“荣国府的人,还办什么货税?闪开。”
“原来是荣国府的人,怎么不早说?”
几个人这才不跟着了。
这几个人就是所谓的关棍,就类似海关的报关员,仗着跟钞关的胥役比较熟悉和税收上的专业知识,替人办理关税,从中渔利。
当然,若是遇上外行又有钱的冤大头,他们也不会客气,就借机多宰几个钱儿。
因为不太讲究职业道德,就被人称为关棍。跟时常替人打官司的讼棍差不多。
两人没走几步,一个关棍追了上来。
“二位爷是荣国府的,带船么?梁头一丈,六条船到杭州,三十两银子,做不做?”
这回楚贺云停住,等着贾瑞做决定。
所谓带船的事儿,贾瑞明白。
按照大德的律法,官家的船,官员的船,读书人的船,太监的船,王公贵族的船,携带货物不用交税。
荣国府属于贵族,如果携带货物,自然就不用交税。
正是因为这个规定,就被一些商人找到了商机,于是跟这些特权人物联合,把自己的货物挂在他们的名下,从而逃税。双方一起挖朝廷和皇上的墙角。
从临清到杭州,还有五个钞关,六条梁头一丈的船,装的货物自然不少,需要交的税自然也不少。能够给贾瑞三十两银子,对方逃税至少在百两左右。
如今许多官员和读书人都这么干,一些南方的举子到京城赶考,没钱都不怕。只要打出自己举人的身份,就有商家主动找上门来。把货物挂在他的名下。
不仅免费乘船吃住,还能得到一笔报酬。读书人和商家双双受益,唯独税款流失了,最后吃亏的是朝廷。
“很多人都这么干的,有人甚至专门靠带船赚钱的,天祥如果想做,也不必有什么忌惮。”
见贾瑞犹豫,楚贺云小声说道。
“不带,荣国府不差这几个钱。”
贾瑞固然喜欢钱,但是他此行的目的是科考和处理贾家、林家的事情,不想节外生枝。
他对楚贺云印象虽然不错,但毕竟是第一次接触。船上还有贾府的人,带了船也瞒不他们,很可能留下口实和把柄。
他有的是正当手段赚钱,区区三十两银子,不值得去冒险。
楚贺云看看贾瑞,叹了口气。
“天祥有气节,令人佩服。这样的人不多了,如今有这个本事的人,有几个不从中捞钱的。你看看那两个人,干了好几年,一边赚钱,一边游山玩水,吟诗作词,好不逍遥。”
贾瑞一看,果然就见前面两个读书人模样的,一人手里举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带船,神京。”
“这样公开招揽生意,就没人管?”
“哼,都这么干,谁管?指望税监和胥役去管?他们也干这个生意呢。”
读书人也算是大德的精英人士,连偷税这种违法生意都公开干,也真是堕落了。
………………………………
第32章 乱象
到了胥役房,楚贺云先填写船单。开列船主的籍贯、姓名、船只种类、梁头尺寸等内容。
如果是货船,还要填写货单。写上货主的籍贯姓名、货物名称、种类、数量、发货地点,经由地点,到货地点。
因为是客船,所以这次没有填写货单,但是填写了搭载客人的姓名、数量等事项。
钞关不仅仅是收税,其实还有别的功能,比如稽查罪犯,检查过往官员的证明。甚至还有检查接待外国使节的任务。
船单填完之后,一个胥役拿着单子到船上检查。此时船已经到了阅货厅,比对了船只和人数,见没有什么出入,楚贺云就填写税单,经过内衙的书吏审核之后,发给了一个小票,然后到船厂房写单,到船柜交纳船税。
根据船的种类,又发给了一个木牌,等到出关的时候,验证过这个木牌之后,方才予以放行。
此时船已经到了船厂,因为天快黑了,今天在这里住宿,船就停在这里,人上岸住,明天放关的时候,接着南下。
这一次跟着贾瑞来的,一共有四个人。
贾芸是来江南发展扑克牌生意的。东府里来的是管家张华,西府里来的是管家林之孝,还有王三负责照顾贾瑞的饮食起居。
楚贺云对这里比较熟悉,就带着众人投宿。
客栈有三种,一是塌房,距离钞关比较近,类似于钞关的招待所。
二是官店,条件比较好,是当地官府和钞关经营的,主要顾客是来往官员和富商。
最后一种是私人客栈,档次不一,有好有坏。
楚贺云最后选了一家住过的比较好的私人客栈住下。
张罗妥当之后,已经天黑。客栈就有酒馆儿,一行人就下去吃饭。
船工们一桌,林之孝、王三、张华一桌,贾瑞、楚贺云、贾芸一桌。
贾瑞高兴,今晚上所有人的酒菜钱都由他私人来买单。
一行人正在吃饭,咣当一声,门被踹开。三个凶神般的兵丁闯了进来,随后一个穿着官服的人进来。
一个兵丁办搬了一把椅子,此人坐下,发出尖利的声音。
“掌柜的出来,交税。”
一听声音,再看他的官服,就知道此人是个太监。
掌柜的赶紧从柜台后面出来,点头哈腰。
“官老爷,上个月的税钱已经交过了,还交什么钱啊?”
“灶税、锅税、人头税。”
“啊?这是什么税啊?”
“皇上收的税,咱家是给皇上收税的,你不知道么?灶税五百文,锅税五百文,人头税,这屋里几个人吃饭,一人五十文,交钱吧?痛快点,忙着呢。”
掌柜的犹豫了一下,还是回去拿钱交了。
“走的也累了,就在你这里吃酒吧,闲杂人等回避。”
“走走走,出去。”
太监说完,兵丁就开始赶吃饭的客人。
“正用饭呢,为什么……。”
一个客人没等说完,兵丁的马鞭子就抽了过去。
贾芸和林之孝等人看看贾瑞,见他没动,也就坐着不动。
“你们怎么回事儿,活腻了,找抽是不是?”
一个兵丁的鞭子就向贾瑞抽来。贾瑞一把抓住了鞭子,顺手一带,抓住他的手,然后飞起一脚,就把那个兵丁踢出门外。
“反贼,把他们全都拿下。”
太监站了起来,兵丁也抽出刀,但是只在一边儿站着,没敢靠前儿。
“芸哥儿,告诉他咱们是谁。”
贾芸掏出了关防文牒,递给了那个太监。
这是临走的时候在顺天府开具的身份文牒。
“我们是宁国府和荣国府的,别说你们,就是戴权、夏守忠、裘世安来了,也得给我们几分面子,你竟敢诬陷我们是反贼,是不是一块回神京,找戴权他们验证一下啊。”
贾芸提到的几个人,是目前宫中最有权势的三大太监。因为贾元春的缘故,他们跟贾府素有来往,没少得到贾府的好处。
“荣国府,啊?哈哈哈,巧了,咱家去过你们府上,你们老祖宗还打赏过咱家银子呢。敢问是府中哪位公子?”
太监一下子变了表情。
“这位就是贾瑞贾天祥。”
“贾瑞贾天祥?可是那文昌星君的弟子?”
“正是。”
贾芸充满了自豪。
贾瑞倒是有些吃惊,
我的名气都这么大了么?随便到一个地方,就有我的粉丝?
“公子,真是不好意思,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识一家人啊。请恕咱家眼拙,没认出你们来。你们忙着,告辞,告辞。对了,掌柜的,他们这一顿儿咱家请了,记在我的账上。”
太监走后,贾瑞把掌柜的叫了过来。
“我不用他请,你放心,该给多少钱我给你。”
“谢谢客官,若是都不给钱,小的赔死了,唉,这生意没法做了。”
“这个灶税、锅税、人头税,是个什么税?”
掌柜的看看外面,叹了口气。
“唉,不说也罢。”
“哪里是什么税,不过是他们顺口胡编,敲诈勒索罢了”
掌柜的不敢说,楚贺云说了出来。
“唉,他们在外面这样胡作非为,也不知皇上是否知道。”
贾瑞也叹了口气。
“哼,皇上叫他们出来的,岂能不知道?这还是轻的呢。收矿税的时候,动不动就打死人呢。如今这朝堂上,不管是阉派,还是西林派,就没有一个好东西。”
目前的朝廷上,党争很厉害。其中竞争最为激烈的就是以几大太监为首,一些大臣附庸的阉派。以及代表了江南大地主和商人利益的西林派大臣和地方官们。
最近一些年以来,由于外来白银的流入,江南的对外贸易量大大增加,这就促进了江南工商业的繁荣。
随之而来的,就是对于铁、铜、煤等矿石的需求急剧增加,所以各地纷纷开矿。
这些矿场多数都没有得到官府的批准,属于私自开采的黑矿。
能够开的起矿场的,都是有钱有势的大地主和大商人,他们跟当地官府沆瀣一气,欺上瞒下,共同分肥。
皇上曾经想把这些矿场合法化,这样就能从中收税。
但是西林派的官员和大臣们都从矿场中得到了巨大好处,有些矿场甚至就是他们自己的。所以就以不能与民争利为借口,竭力反对矿场合法化。
因为一合法,税收就要交给朝廷,他们就没有地方捞那么多的油水。
皇上一看这么大的油水,都叫别人捞走了,我身为皇上竟然得不到什么好处,这怎么行呢?
于是就派太监到各地的矿场上去收税,这就是矿税的来源。
那些得到了好处的人一看太监来抢好处,于是就蛊惑百姓、商人们和矿工们闹事儿,有的地方甚至把太监都给打死了。
总之就是分分秒秒都变着法儿捞钱,就连皇上都是如此。
借着酒劲儿,楚贺云越说越来气。贾瑞见他口无遮拦,仓促地喝了几杯,草草了事,回到了客房。
临睡觉前,掌柜的特意来提醒,最近附近有流民作乱,晚上关好门窗,不要外出。
唉,好像有一种末世的感觉,看来自己要有所准备啊。
………………………………
第33章 暗中调查
半个月之后,贾瑞一行到了扬州。
扬州是大运河上非常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商业中心,经济发达,城市富庶,从隋唐时候起,就有天下第一富庶之地的说法。
金陵不在大运河沿线上,但是从扬州沿江而上,有水路通往金陵,一共二百多里地,来往也很方便。
林如海虽然是苏州人,但是他的巡盐御史衙门在扬州。所以就住在扬州,此时贾琏和林黛玉,自然也在扬州。
贾瑞和贾芸、王三就在这里下船,林之孝、张华则前往金陵。楚贺云以前没去过金陵,就租用他的船,接着前往金陵。
到扬州的时候已经晚了,贾瑞一行人就在客栈里投宿,明天他去林如海家,林之孝、张华、楚贺云前往金陵。
今天晚上,贾瑞没有跟楚贺云和贾芸一起吃饭,而是跟林之孝和张华一起在房间里吃。
“来,林管家,张管家,我敬你们一杯。”
两人急忙站了起来。
“瑞大爷是主子,这怎么敢当,该奴才敬你才对。”
“你们坐下来,这里也不是府里,不用讲那么多规矩。有些话,我要跟你们好好说说。”
“瑞大爷有话尽管说。”
两个人喝了酒坐下来。
“张华,你到这里来,是珍大哥亲自叫你来的?”
“是,老爷亲自找奴才,当面跟奴才说的。”
“珍大哥安排你之后,还有谁找过你?”
“没有别人,就是蓉大奶奶找过奴才,把这些年的账目给奴才看了。”
秦可卿作为宁国府的管家媳妇儿,找张才对一下账目,属于正常范畴。她在江南这边没有什么亲人,年纪也不大,跟这边儿不会有什么私下的利益瓜葛。
看来宁国府这边情况不是那么复杂,贾珍既然叫张华来,应该就比较信任他。
“林管家,你到这里来,是谁跟你说的?”
“老太太和二老爷找奴才说的。”
“说过之后,府里的主子还有别人找过你么?”
“这个……。”
林之孝一犹豫,贾瑞就明白,贾赦一定找过他。找他的目的,自然跟找自己的目的一样。
“你不用说了,我明白怎么回事儿。你们两个觉得这次差事如何?”
两人互相看了一眼,不吱声,闷头喝了一杯。
“是不是觉得很不好办?左右为难,无从下手,不好拿捏?也是啊,毕竟只是个管家,还是奴才,叫你们到这里查自己主子的族人,也就等于查主子的帐,叫你们怎么下手呢?”
“事情明摆着,这些年也没交回去什么东西,里面肯定有名堂。叫你们来查,确实为难了你们。即使查出来什么问题,你们能不能活着回去,还两说着呢。”
“若是查不出来什么,你们回去又没法跟主子交代。当然,事情还有另一种可能,就是你们这一趟,或许能发财回去。”
“瑞大爷,奴才不敢。奴才眼里只有府里的主子。绝不敢跟这边儿人勾结,坑害府里。”
“你们明白这个就好。眼光要放的长远一点儿,不要贪小便宜。这趟差事,想两头讨好,是不可能的,注定要得罪一头,就看你们想得罪哪一头了。”
“瑞大爷,我们的家小都在府里,自然站在府里一边儿。”
“你们明白这个道理就好。你们说说,打算怎么查?”
“瑞大爷,实不相瞒,我俩路上也核计过此事。这里的账目必定做过手脚,直接去查,也查不出什么名堂来。不知瑞大爷有什么办法?”
看来两人还有些脑子,管家没白当。
“既然查不出来什么,就先不查账,也不到府里去。”
“那我们去哪里?”
“到了金陵,找个客栈住下来做生意。”
“做什么生意?”
“这边府里有什么铺子,你们就做什么就生意。说是做生意,其实也不做生意。”
“瑞大爷,你把奴才给绕蒙了,到底是什么意思?”
“就是以做生意为名,了解这些年的生意行情。府里这边的生意虽然不小,但也就那么几家。绸缎庄,靛油行,布庄,米庄。”
林之孝眨了眨眼睛。
“瑞大爷的意思是,我们就查访这些年这些生意的行情,从这里就能推断出来,府里的生意到底是好是坏,能赚多少钱,也就有了个大概。”
“行啊,林之孝,我就是这个意思。不仅仅是这些,还要查一下这些生意是怎么交税的,房屋店铺租金多少,伙计的工钱多少,脚钱多少,从哪里进货。同样的生意,能有多少利润等等,这些就不用我再教你们了吧?”
“明白了。”
“关于土地的事情,就到乡下走走,每亩地用工多少,种子多少,出产多少,若是租了出去,租子多少钱。”
“还有一项非常重要,这五年当中,是否受灾?若是受灾了,是什么灾害?收成减少了多少?”
“咱们两家的地,终究没有多少,旁边一定有别人家的地吧?咱们的地受灾了,别人的地是否受灾?损失多少?”
“瑞大爷,你放心,我俩一定暗中查的明明白白的。”
张华说道。
“瑞大爷,说句实话,我俩原本觉得这回办不成什么事儿,只能空手回去。叫你这么一说,我还真就有了劲头。只要这样查下去,就一定能查出破绽来。来,瑞大爷,奴才敬你一杯。”
几个人喝了一杯,林之孝和张华也兴奋起来,显然有了信心。
“我要先处理姑老爷家的事情,这边的事情处理完之后,琏二爷会先去府里查账。”
“琏二爷去?你不去么?”
“琏二爷先去查账,我估计他查不出来什么东西。其实就是叫他先打草惊蛇。然后我悄悄去金陵,暗中跟你们会和。你们把收集到的东西给我后,然后咱们再突然袭击,跟他们摊牌。”
“瑞大爷果然高明,不愧是文昌星君的弟子。”
“这跟文昌星君没关系,咱们家里这些俗事,他也不管的。其实这也没有什么高明的。只要能做到两样,谁都能把这个差事办明白。”
“一是没有私心,对北边儿府里的主子忠心。二是跑跑腿儿,多费些口舌,付出一些辛苦罢了。”
“账目做得再巧妙,也不可能天衣无缝,总是有破绽的。这里的人心再齐,也不是铁板一块。总是有人吃亏,也总会有跟北边儿亲近的人。毕竟北边儿府里才是正宗,这里总会有明白人,识得大体。”
“你们注意打听一下这边儿府里不得意的人,先不要惊动他,等我来了,再跟他接触。”
“瑞大爷高明,这就叫做分化瓦解。”
对了,堡垒总是容易从内部攻破。
………………………………
第34章 林家的危机
巡盐御史、扬州知府、扬州指挥使司、扬州布政使,是扬州最有权势的四大巨头。
巡盐御史衙门,是一座巨大的建筑。前面是办公区,后面是生活区,也就是巡盐御史的住宅。
贾瑞带着贾芸和王三来到衙门口的时候,一个兵丁拦住了几人。
“我们是京城来的,荣国府的人,前来看望姑老爷林如海和林姑娘。”
贾芸拿出了文牒,交给了兵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