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野心家-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写完检查一遍,见没有什么错误,就署上自己名字。

    纳兰性德啊,对不起啦,就借着你这首诗,打小人的脸吧。

    贾瑞等墨迹干了,就拿着诗词过去,递给了贾雨村。

    “还请知府大人指教。”

    贾雨村一看第一句,脸色一下子就变了,不自觉地就站了起来。
………………………………

第67章 惊艳之作

    “人生若只如初见,人生若只如初见……。”

    贾雨村连着念了三遍,才往后面看下去。

    连续读了三遍,心里已经无比震惊。

    刚刚我才说他诗词不行,转眼间他就拿出这样一首惊艳之作。

    别的不说,只是这第一句,就足以传诵一时,在场的几十名举子,怕是无人能出其右。

    “时飞为何发楞,难道发现了佳作?”

    一边儿的徐道忠问道。

    贾雨村默默把纸递给了徐道忠。

    “人生若只如初见……。”

    刚刚念了一句,徐道忠就停住。旁边的人听见了,也纷纷凑了过来。

    “人生若只如初见,不管后面如何,只是这一句,就足以令人期待。”

    “嗯,开篇惊艳,不同凡响。”

    众人都是识货的,就纷纷议论起来。

    看完之后,徐道忠把纸递给了别人。

    “时飞,你这本家确实不同凡响,传说他是文昌星君的弟子,看来不是空穴来风啊。这一首,怕是今天场上的头名了。”

    “大人过奖,他还年轻,不可过于夸他,免得他以为自己就了不起。”

    贾雨村嘴上说的谦虚,那神情却写满了得意。

    我举荐的人,可不是那些草包,是有真才实学的。

    “挂出去,叫大伙儿都看看。今日不虚此行,就看还能不能有别的人跟贾瑞比肩了。”

    书吏把贾瑞的诗作挂了出去,立刻就吸引了不少学子的注意。

    马福山是今科解元,平时也以自己的诗词为傲,早就准备了几首,就想今天出一下风头。

    看了贾瑞的这首《木兰词》,震惊之余,心里百感交集。

    为什么?为什么啊?如此绝妙好词,竟然出于他人之手,我怎么就没能写出来啊,我是解元啊。

    看了几遍,突然大喊一声。

    “吾不如也。”

    咕咚一声倒在地上,又晕了过去。

    贾瑞就在他旁边不远,一见马福山这样子,心里不禁叫苦。

    不如我就不如我呗,你努力追赶就是了,何必非要晕过去呢?

    这要是摔个好歹,岂不是我害了你?

    再说了,我是抄来的,你又何必较真儿?

    “喂喂喂,马兄,醒醒,你没事儿吧?”

    贾瑞过去,拍拍马福山的脸。

    他对这个马福山印象不错,虽然是第一名,却没有什么架子,对人也和和气,丝毫没有盛气凌人的样子。

    马福山悠悠醒转,长长叹了口气。

    “天祥,这首《木兰词》,若是我写的,该有多好啊。能有如此大作,便是不当解元,也无遗憾啊。”

    “马兄,既然如此,就把这首《木兰词》给你,把你那解元给我如何?”

    “咦,那可不行。来,扶我起来。都怪你,弄出一首惊世之作,一下子就把我吓得晕了过去。”

    “喂喂喂,马兄,做人不能这么不厚道啊。”

    “去去去,我要把它抄下来,你别耽误我正事儿。”

    马福山把贾瑞推开了。

    越来越多的举子聚集过来,纷纷祝贺贾瑞,然后就开始抄写。

    贾瑞环顾一圈儿,就见胡杏山和陈文祥正在后面发呆。

    这两个家伙,吓傻了吧。

    贾环过去,拍拍胡杏山肩膀。

    “别人都在抄写诗词,你们为何不抄啊?是已经背诵下来了,还是觉得写的不好啊?”

    “哦,抄,我这就过去抄下来。”

    胡杏山一边走,一边腹诽。

    王八蛋贾瑞,你能不能别这么吓唬人啊,一出手就是这样的惊天大作。

    你们贾家本来就是世家,你说你一个是世家公子,不愁吃不愁喝的,安安心心地当个纨绔不好么?

    你为什么还要这么有才华,为什么不用作弊,就能考上举人?你还给不给我们留条活路啊?

    本来这次作弊,我心里就一直感到不安,你为何还要如此打击我?我的心都要碎了。

    做人不能这么不厚道啊。

    贾瑞自然不知道胡杏山的如此想法,拍了拍陈文祥的肩膀。

    “老先生,信手涂鸦,你以为如何?我觉得还不错,此刻你该知道,我为何不跟你做那个生意了吧?”

    “乡试不过是牛刀小试而已,我何必花那个冤枉钱?剩下钱,咱们一起吃酒,岂不是快活?”

    “嘿嘿,天祥大才,如此才学,确实不用跟我做生意。你忙着,我去抄写下来,回去给我的子孙们看看,看他们还敢目中无人。”

    贾瑞你个小王八蛋,我都八十八了,你不能这么欺负老人家啊,欺负老人要天打五雷劈的啊。

    老天爷啊,你为何这么不公平?

    我考了十八回,这回才跟着大人们借光,混了个举人。

    他才二十一岁,头一回科考就中。

    中就中了,还是名正言顺地中第,完全凭着真本事,一点儿也没有做手脚。

    中了举人也就罢了,为何还要写得如此一首诗词。

    这一首诗,便是当今的文坛大家,也未必写得出来。

    若是叫秦淮河上那些姑娘们看见,还不得主动邀请他到船上去畅谈人生?别说不花钱,倒贴都有的是人愿意啊。

    不公道,不公道啊。

    为何我每次去都得花钱,还得比别人多花钱,为何他贾瑞一去你们就倒贴?

    我提心吊胆地帮助别人舞弊赚几个钱儿,我容易嘛?

    不公道,不公道啊。

    贾放和贾攸看这边热闹,也跟着凑了过来。

    两人虽然没中什么秀才、举人,也是读过书的,这样的诗词也能看懂。

    难怪众人如此趋之若鹜,这样的诗词,确实是上佳之作。

    难怪贾琏说他有些本事。

    同时两人也感到庆幸。

    这个贾瑞处置林如海的后事,做的是干净利落,幸亏上次是贾琏来查账,给他几个钱儿,轻易就糊弄过去。

    若是换了这个贾瑞,怕是没有那么好糊弄。

    其他的举子也纷纷拿出了自己的大作,虽然不乏一些佳作,但是跟贾瑞这首《木兰词》比起来,都明显差了一截。

    鹿鸣宴热热闹闹地持续了一个半时辰,终于曲终人散。

    随着鹿鸣宴的结束,贾瑞的这首《木兰词》也很快传遍了金陵城,并且随着举子们的离去,扩散到了各地。

    据说秦淮河上的姑娘们,人人都会吟唱这首诗词。不少姑娘们纷纷派人打听贾瑞的踪迹,想邀请他到船上做客。

    一时间,贾瑞成了不少男人的眼中钉,甚至有人放出话,说要杀了这个该死的贾瑞云云。
………………………………

第68章 黑矿场

    第二天,贾瑞就启程了。

    他没有直接回苏州,而是打发王三回去,叫贾芸把黛玉护送到金陵来。

    留下张华在金陵继续调查老宅这边的事情,他自己带着林之孝和胡杏山,前往铜陵。

    他们这一次的目标,就是贾放和贾攸在铜陵的铜矿。

    之所以带着胡杏山来,是因为胡杏山是望江县人。

    将由胡杏山出面,把贾敖给约出来。

    贾敖是贾家营那里贾琣兄弟的叔叔,四年前到了金陵的贾家老宅。后来贾放和贾攸到铜陵开铜矿,就叫贾敖到铜矿去,当了一个小管事的。

    贾瑞的目的,就是从贾敖嘴里,得出贾放他们铜矿的秘密。

    因为他和林之孝都是北方口音,为了避免打草惊蛇,就由胡杏山出面,把贾敖给约出来。

    当然,胡杏山并不知道贾瑞的真正目的,贾瑞只说是了解贾家生意的情况。他也分不清京城两府和老宅之间的复杂关系,也没有多问,就爽快地答应了贾瑞。

    铜陵在金陵的上游,从春秋时代就开始有铜矿开采和冶炼,是最为著名和重要的铜产地。

    铜是重要的工业原料,日用器皿、兵器、等都要用到铜,铜还是铸造钱币必不可少的原料。

    由于产量有限,所以十分紧俏,价格昂贵。

    溯流而上,花了两天时间到了铜陵,住进了云来客栈。

    南方马少,第二天上午,三人雇了几头毛驴,前金鸡岭。

    贾家的铜矿,就在金鸡岭一带。

    一路上不时能见到拉着矿石的牛车,路边偶尔可以见到几个冶炼作坊。

    胡杏山以前跟家里做生意的时候,曾经到过铜陵,对于这里的情况多少有些了解。

    据他的介绍,这些矿山和冶炼作坊都是私下设立的黑矿、黑厂。

    一路上打听,快到了中午的时候,到了金鸡岭。

    这里是一个山沟,铜矿就在山沟里面。

    沟口有几个家丁模样的人,拦住了贾瑞几人。

    “站住,里面不准随便进去。”

    贾瑞和林之孝站住,胡杏山上前。

    “几位兄弟,我是来找人的。”

    “找人?找谁?”

    “金陵贾家的贾敖,就在里面的矿上管事儿的。”

    “找贾敖?你是什么人?”

    “我是望江县人,鄙人姓胡,胡杏山。贾敖老家是我们那里贾家营的人,我们两家是邻居,他老家有些事情,正好我到这里做些生意,就叫我给他捎个口信儿。”

    “那两个是什么人?”

    “我家的掌柜和账房先生。”

    “哎呀,这里不准随便进去,你说你一个陌生人,怎么好叫你进去呢?便是真的有事儿,也不好……。”

    “几位兄弟,大老远来的,邻居托我办点事情,若是连个口信儿都传不到,让我回去如何交代?一点儿心意,拿去买酒喝。”

    胡杏山从褡裢里抓了铜钱,一人一把塞进袖子里。

    “哎呀,看你大老远来的,也不容易。但是这里确实不让外人进去。得了,我就辛苦一趟,进去把他给你找出来。在这里等着,离远点儿,别叫掌柜的看见。”

    “你们两个看好了,我一会儿就回来。你们几个退远点儿。”

    看着贾瑞几个人退出了一箭之地,那个家伙才进去了。

    “瑞老爷,胡老爷,这路不过是个矿场而已,如此戒备森然,。透着诡异啊。”

    林之孝也看出名堂来了。

    “这你们就有所不知喽。这里的矿场,都是黑矿。既要防着外面的人,又要防着里面的人,自然要严加看守。”

    “胡老爷,你这话我就不明白了,外面的人防着谁?难道防着官府?这么大的生意,难道官府会不知道?”

    “这就要看是哪里的官府了。本地官府自然是知道的,他们不仅知道,这矿场里面还常常有他们的股份。”

    “要防备的是上面的官府,朝里都察院,宫里的太监,锦衣军。总是就是防着皇上派来的人。”

    “为何防着上面的人?”

    “怕上面的人来收税啊。”

    “他们在本地不交税么?”

    “这是黑矿,自然不用交税。”

    说穿了,就地方官故意纵容黑矿甚至跟不法商人合伙儿开黑矿。

    矿主,地方官,以及他们在朝中的代言人西林派大臣,上下勾结,结成利益团伙儿,反对矿场合法化。

    因为合法了,上交的税钱就叫朝廷拿走了,他们得不到。

    至于防备里面的人,则是因为凡是矿场,都是人员聚集的地方。

    几十人,几百人,甚至几千人聚集在一起,很容易闹事儿,一旦闹事儿,就是一股很大的力量。

    所以需要严加看管,既防备外来人的侦察渗透,也防备里面人逃跑闹事儿。

    过了小半个时辰,那个家丁带了一个人出来。

    胡杏山迎上去,跟那人说了一会儿话,把他带了过来。

    “千户,此人就是贾敖。”

    胡杏山所说的千户,就是家瑞,是贾瑞叫他这么说的。

    直到现在胡杏山也没弄明白,贾瑞为什么叫他这么说。

    贾瑞背起手,挺直腰板儿,轻咳一声。

    “你就是贾敖?”

    “鄙人正是贾敖,不知千户大人有何指教?”

    “我也不想指教你什么,就是来救你一命。”

    “救我一命?不知道千户大人……。”

    “你也不用知道的太多,实话告诉你,我们是京城荣国府的。贾放和贾攸吞了荣国府和宁国府钱财的事儿犯了。这回我就是来查办此事的。你识字吧?”

    “倒是认得一些字。”

    “林之孝,把那些不紧要的证据给他看看。”

    什么是紧要的?什么是不紧要的啊?

    也没有别的东西,就是我和张华搜集的那些,这都能算是证据?

    林之孝拿出那些东西,看看贾瑞,贾瑞点点头,林之孝就递给了贾敖。

    “这只是一些不太紧要的东西,至于那些紧要的,就不给你看了。知道的太多,对你也不是什么好事儿。”

    林之孝也是经历过风雨的,顺便忽悠了贾敖一下。

    贾敖虽然不明白怎么回事儿,但听说是荣国府来人,贾放他们又犯事儿了,也不敢怠慢,就看了起来。

    这其实只是一份儿分析资料,其实还算不上确凿的证据。

    但是贾敖哪里明白这些,见上面罗列的事儿,左一件,右一件的,都是关于钱的事儿。

    此前他就听说过金陵老宅侵吞两府钱财的事情,已经先入为主,有了心里暗示,这回一见这么详细的资料,心里就慌神儿了。加上天气也热,刚才走的又急,头上就流下汗来。
………………………………

第69章 自己选一条路

    贾瑞见火候差不多了,一把抢过了那些资料。

    “给你看看这些,已经格外开恩了。贾敖,我不找别人,专门找你,就是有备而来。”

    “我知道,贾放他们在这里开矿场的事儿,你都清楚。如今就给你个机会,让你把事情说清楚。”

    “他们在这里投了多少钱,占了多少股份,跟谁合伙儿的,每年从这里分红多少,贾家还有谁在这里管事儿,这些事情,你都给我说清楚。”

    “当然,你不说也行。我可以给你找个地方说。”

    “一个地方是京城。你也该知道,宁国府和荣国府在京城的势力。如今王家的舅老爷就是京营节度使,荣国府的大姑娘就在宫里,很快就会封为贵妃。到时候来几个锦衣军拿人,还不是什么难事儿。”

    “另一个地方,就是应天府。你也该知道,应天府的知府贾雨村就是贾家的本家。他能当上知府,贾家也是出了力的。应天府来几个衙役拿人,也没人能保得了你。”

    “第三个地方,就是你的老家,望江县贾家营。你也该知道,贾家营原来就是千户所,那是当年荣国公的时候就有的。”

    “但你不知道的是,如今贾家营千户所已经恢复,我就是千户所的从五品千户。我带几个人来拿你回去,也没人敢拦着。”

    “你这些年不在望江县,这些事儿你不知道,但是胡杏山是知道的,你若是不信,可以问问他。他是你的邻居,你不相信别人,可以相信他,他不会骗你。否则的话,他回去没脸见家乡人。”

    贾瑞一口气说了一大堆,贾敖可就心里没底了,一边琢磨、吸收贾瑞的话,一边琢磨着自己该怎么办。

    贾敖这边不停地核计着,胡杏山那边儿可就有点儿蒙圈。

    怎么回事儿,有点儿乱啊,让我好好捋捋。

    你贾府在京城有势力,这我知道。

    你说从京城找几个锦衣军来拿人,这我也信。

    叫贾雨村从应天府派人来拿人,我还信。

    可是你那个什么贾家营千户所,是个什么鬼东西?

    不错,原来是有个千户所,可那是差不多一百多年之前的事儿啊。

    我从小就在那里长大,经常到船厂去玩儿,我怎么就不知道那里有个什么千户所。

    就贾瑜他们兄弟三个那二十来口人,就成了一个千户所?

    怪不得这个王八蛋贾瑞要我叫他千户,原来是为了这个啊。

    千户不要紧,连品级都出来了,还是什么从五品,你自己封的啊?

    我说贾瑞啊,咱们能不能别这么不要脸啊,你吓唬人我不反对。可你说话也有点儿谱好不好?

    你是举人啊,做人不能这样下流。

    都说诗品就是人品,你的诗写的那么好,可是为什么人品就这么差呢?

    原本还觉得你这个人挺不错的,今天才知道,原来是个伪君子。

    以前我觉得自己科举作弊,有些败坏人品。此刻跟你一比,即使算不上圣人,我也是君子啊。

    咱俩是同科举人,做人的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

    我可以鄙视你么?从此以后我再也不用在你面前自卑,我要昂首挺胸地做人。

    一番比烂之后,胡杏山终于找回了自信。

    贾敖看向了胡杏山,胡杏山心里立刻就没底了。

    贾敖,你别瞅我啊。我也不知道是这事儿啊。

    若是知道是这种事儿,我就不来趟浑水了。

    贾瑞你个王八蛋,你骗人也就罢了,为什么还叫我帮你骗人啊。

    还说什么没脸儿回家乡,我帮你骗人,才没脸儿回家乡见父老乡亲呢。

    做人不能这么不厚道啊。

    好在贾敖没等开口,贾瑞又说话了。

    “贾敖,我也知道,你若是说了,在这里就呆不下去了。贾放他们还可能报复你。”

    “不过你放心,他们在贾家,不过是旁支而已,不敢对你怎么样。只要你说出事情,我就给你安排三条出路,让你任意选一条。”

    “第一条路,你可以回到贾家营去,那里很快就要造船,你可以到船厂去,也可以在那里开垦荒地。”

    “第二条路,我在苏州,扬州都有生意,你可以到那里帮忙。“

    “第三条路,我可以带你到京城去,宁国府和荣国府用人的地方多了,两府你可以任意挑选,给你安排一个合适的差事。”

    “你的家人,只要是能干活儿的,也可以在府里当差。”

    “你在这里,荒山野岭的,你倒是可以凑合,但是你的家小呢?你就愿意让他们也跟着你在这山沟里,一辈一辈地待下去?就不想让你的子女有个好前程?你好好想想吧。”

    没等贾敖反应,林之孝就先暗自心惊。

    瑞大爷果然不愧是举人。

    这一番话,先是吓唬贾敖,给他几巴掌,这会儿就给了他甜枣吃。

    别的不说,光是说到家小这一样,就击中了贾敖的软肋。换做我是贾敖,怕是也会动心。

    以前总觉得瑞大爷是个不着调的,这一回来,算是见到了他的真本事。

    就凭他这样的,如今东西两府,几乎就没有比他出色的主子。

    “贾敖,你可要想好了,到底站在哪一边儿。这可关系到你们一家今后一辈子的事儿啊。”

    “究竟是跳出火坑,还是陪着别人一块倒霉,可就在你一念之间哟。”

    林之孝也趁机助攻。

    贾敖也不傻,这种事情,他如何看不明白?

    当初他就觉得,贾放和贾攸侵吞府里的钱财,不是长久之计。

    两府财大气粗,又有势力,若是不计较也就罢了。真的计较起来,就凭那些旁支人,哪里是两府嫡系的对手?

    如今人们给老宅那些人面子,看的是宁国府和荣国府的面子。

    如果没有宁国府和荣国府,人家认得你是谁?

    小胳膊终究拧不过大腿啊。

    “瑞大爷,如果我说了,你真的能带着我一家走?”

    “你们想到什么地方?”

    “待我回去跟家里商量一下,再决定行么?”

    “行,三条出路,你选哪一条都行。这么说,你是愿意说了?”

    “我说,我把知道的全都告诉你们。”
………………………………

第70章 妙玉来了

    贾瑞这一次在贾敖身上收获颇丰,他已经找到了清查老宅这边账目问题的突破口。

    相对于铜矿来说。金陵老宅那边儿的铺子和土地的收入,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几乎不值得一提。

    船顺流而下,即将抵达金陵。

    贾瑞和胡杏山坐在船头,一边看着两岸的风景,一边喝茶。

    “杏山,此行有何感想?”

    有什么感想?我就是有上了贼船的感觉。

    原来你不仅仅是查账那么简单,这里面还涉及到了你们家族内部的勾心斗角。

    你把我骗来,我稀里糊涂地就成了你的帮手。

    都说无商不奸,我家做生意虽然不免用些手段,可是跟你比起来,差得远了。

    你是举人,贾家是诗书簪缨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