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野心家-第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妙玉姑娘虽然傲气一些,但她人不坏,也没有那么多心眼儿。我想她不会在乎什么礼物,只在乎我的心意。”

    “她见到了我的心意,知道我敬重她,心里就会高兴。”

    贾瑞不禁停下来,看着晴雯。

    这个小丫头,虽然没有文化,但是非常聪明,也不是不懂人情世故。

    别的不说,起码在妙玉这件事上,她看的就很准。而且知道利用过年这个机会,通过送点儿礼物,调整自己跟别人的关系。

    其实情商也不低嘛。

    “好啊,正好我也要给妙玉姑娘买一件礼物,就一起去买了。”

    折回成衣铺,给柳嫂子和王三一人买了一双鞋,又顺便给贾代儒、奶奶、张老妈子、蜜儿一人买了一块儿布料。都算是晴雯的礼物。

    至于花钱,自然是贾瑞买单。

    最后到了文房四宝店,买了一个笔筒,算是晴雯的。买了一块镇纸,算是贾瑞的。

    这两样,都是给妙玉的礼物。

    贾瑞拎着两大包东西出来,放到马上,就带着晴雯出城,两人边走边聊,回馒头作坊。

    “晴雯,过年这几天,你是在作坊过年,还是在家里过年?”

    晴雯既然已经是贾瑞的了,住在贾瑞家里,就是天经地义。

    这段时间,她也一直住在贾瑞家里。

    “这个……,还是在馒头作坊吧。过了年我再回去。”

    “为什么?”

    为什么?你还好意思问。

    住在家里,老太太总是叫我到你房里去睡,就想着早点儿抱孙子。

    晴雯红了脸。

    “不告诉你。”

    嘿,小丫头,跟我还有秘密。

    到了水月寺,晴雯直接去给妙玉送礼物,贾瑞则到了馒头作坊。

    过年期间,人们都愿意储备一些馒头,到了正月里,拿出来一热就能吃。所以年前这段时间,馒头销售特别快。

    院子里面,有三辆马车等着,就等馒头出来好拉走。

    贾瑞走了一圈儿,见人们都忙着,问了王三一下大概情况,就回到了自己屋里。

    没多久,妙玉就来了。

    “你还知道回来啊,这边都忙的团团转,你倒是在外面清闲。”

    “妙玉,我在外面也不清闲啊,一天不是这事儿就是那事儿的。府里那些人,你也不是不知道。跟他们打交道,难缠得很。”

    “活该,放着这里清闲的日子不过,非要到那里去蹚浑水。都是你自找的。”

    “唉,你不懂,有些事情要从长远着想,不能只看眼前。”

    “你总是有理,算了,我也懒得管你那些事儿。我找你有些事儿商量。”

    “什么事儿?”

    “这不是就要过年了么,这些人我也悄悄看了,一个个很卖力,干得都挺不错的。原来许了愿,干好了就给打赏。是不是……。”

    “你有什么打算?”

    “我想一人打赏他们一两银子过年钱,那几个小孩子,就一人给买一块布料,一双鞋,叫他们回去自己做衣服。”

    “从三十到初七,也不会有几个人来买馒头,就给他们放假,伙食上多备一些好的,叫他们高高兴兴过年。”

    “心情好了,他们再干活儿也愿意卖力不是。你看如何?”

    贾瑞假装吃惊地看着妙玉。

    “怎么了?如此看着我?”

    “妙玉姑娘,你行啊,竟然想的如此细致周到,连我都没想到这么多。既然你这么说,就照你的意思办好了。”

    “原本我还以为自己很聪明,没想到跟你一比,竟然远远不如。以后有这类事情,你做主就好,不用跟我说。反正我的主意也没有你高明,最后还得听你的。”

    格格格……,妙玉一阵娇笑。

    虽然知道贾瑞故意夸大其词,但听了这些话,心里还是很高兴。

    “你倒是会说话,如今竟然跟晴雯一样。对了,刚才晴雯找我,竟然送给我一个笔筒,还说了一大堆好话。”

    “她原本牙尖嘴利,就像个爆炭一样,见着我也爱答不理的。如今出去走了一趟,回来就像变了个人似的。”

    “原来晴雯也是个好姑娘,倒是我有些误会她了。”

    妙玉说着,就有些得意。

    “那是因为你本来就是好人,她原本不知道。这回到外面跟别人一比,她就觉得还是你好,所以就变了样。”

    “她跟我也曾经说过,妙玉姑娘虽然是大家闺秀,学问好,人又漂亮,对下人还好,心地善良。这府里的姑娘们,没有一个比得上你的。”

    “她真的这么说过么?”

    自然是假的。

    “自然是真的。”

    “原来她还是个有眼光的人啊。她也没什么钱,送了我礼物,我也不能让她吃亏。我回去了,给她选一件儿礼物好过年。”

    妙玉走到门口又停住。

    “晴雯真的说过那些话?”

    “自然说过。”

    妙玉嫣然一笑,飘飘然而去。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这就是卡耐基激励法的威力。

    等晴雯回来,得叫她把这些话跟金环、银环说说。传到妙玉耳朵里,她一定高兴。

    心情好,工作就上心,就能多赚钱,我就省心不少。

    大家闺秀也好,聪明丫鬟也好,不过就是十几岁的小丫头罢了。

    要是不能把你们忽悠瘸了,我都对不起自己二十七岁的资深单身狗称号。


………………………………

第136章 江南来人了

    转眼间就过年了。

    腊月二十九,贾瑞到宁国府参加祭祖仪式,还是那些节目,走了一个过场就回到了馒头作坊。

    下午的时候,作坊放假,他和妙玉作为东家,一起参加了全体人员的会餐,发放了赏金和礼物,说了不少感谢和祝福的过年话。

    然后大伙儿在一块儿吃酒,尽兴而散。

    第二天,晴雯留在作坊里面,贾瑞回家过年。

    到了初一,一早就去给老祖宗磕头请安,然后到贾赦、贾政、贾珍以及族里的长辈们那里走了一圈儿。

    到了初二,回到馒头作坊,把晴雯送回家里之后,初三晴雯到了他哥哥家,住了一晚。

    原本她哥哥嫂子对晴雯比较冷淡,如今见晴雯混的有模有样,手里也有钱了,态度自然跟以前大不一样。

    到了初四,晴雯就到府里各处,去见她的那些小伙伴们。

    贾瑞年前给她买的那些衣服,这回全都带了回来。晴雯就一天换一套,到处显摆。

    每天都要到宝玉那里去一趟,故意找袭人和麝月聊天儿。

    现在她有了自信,见到袭人也不生气,说话心平气和的,好像亲姐妹一样。

    至于麝月和秋纹,晴雯现在已经可以俯视对方,根本不把她们当做对手。

    说话间,有意无意当中,不时地提一下我家老爷瑞大爷之类的。

    心里想的是你袭人将来是姨娘,我也是姨娘。

    袭人等人也是聪明人,自然明白她的心意。

    但是人家总是笑呵呵的,也不说别的话,她们也不好说什么。

    只能等晴雯走了之后,暗地里骂她几句狐狸精,臭显摆。

    贾瑞则没有晴雯这样的闲心,他现在面临着一个抉择,就是是否参加今年的春闱考试。

    春闱是相对于乡试的秋闱而言的,其实就是会试,

    因为在春天举行,所以称为春闱。

    这是全国性的考试,在京城举行。全国各地的举子,都要到京城参加考试。

    考中的,称为贡士。然后参加皇上主持的殿试。

    殿试排名后,前三甲为进士。

    虽然老祖宗已经答应,修建完省亲别墅之后,就给他弄个官儿当。但是贾瑞还是决定参加会试。

    如果这次不参加,就得等到三年之后的下一次。

    三年之后是个什么情况,贾瑞心里其实也没谱。

    况且即使这次不中,也不耽误老祖宗给他跑官,所以贾瑞决定试试自己的运气。

    万一自己运气好,中了进士,有了这个学历,今后跑官儿的时候,也占有很大优势。

    即使不中,也没有什么损失。

    至于不中是否会对自己的声誉有什么影响,贾瑞并不在乎。

    考试的人多了,一共只取一百几十个人,落榜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决定了考试之后,贾瑞就到了馒头作坊,安心复习。

    现在大地还没有开冻,工程还不能动土,只是做一些前期准备工作。

    有什么事情,山子野和林之孝他们就到贾瑞这里请示,他也不时到西花厅走几趟,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一下。

    二月初一,贾瑞正在馒头作坊这里读书,就听得外面一阵喧闹。

    出门一看,来了几个熟人。正是在金陵乡试的时候,结识的同科举人胡杏山、马福山和陈文祥三人。

    “啊哟,三位同科,真是稀客啊,快快请进。”

    “哈哈哈,天祥,我们准备参加会试,特意找你来了。”

    “好啊,到了这里,找我就对了。今后就在这里住下,我这里吃住都方便,你们也不用到客栈去住。”

    “若是觉得这里不好,也可以到府里或者我家里去住。费用的什么,也不用你们张罗,反正我也要吃饭,不过是加几双筷子的事情。”

    “我们已经核计好了,就在你这里住下,我觉得这里就很不错,清净,正适合备考。”

    胡杏山说道。

    “一会儿我们就去客栈,把行李搬来。如此叨扰,甚为抱歉。”

    马福山说道。

    “马兄这是什么话,你这解元能住在这里,也是我的荣幸嘛。陈先生九十八岁,如同人瑞。能到这里,也是吉象,我求之不得呢。”

    九十八岁?

    陈文祥略微愣了一下,才意识到说的是自己,随即哈哈大笑。

    “能给天祥带来点儿好运气,也是我的荣幸啊。”

    几个人进屋,晴雯倒了茶,就去找柳嫂子给三人安排住处和伙食。

    聊了一伙儿,马福山带着王三,赶着马车到客栈给三人取行李,顺便到城里买酒买菜。

    陈文祥到馒头作坊和水月寺去转悠,留下胡杏山跟贾瑞聊天。

    “这是贾芸给你的信,叫我顺便带给你的。”

    留在望江县船厂的贾芸,过年也没回来,就叫胡杏山给带了封信来。

    贾芸的信,主要就是汇报船厂那边的情况。

    首先是造船的进展情况。

    目前造船工程已经开始,龙骨已经铺设完毕。已经招聘了一百二十名工匠,正在冯明路的带领下,加紧赶工。

    招募船工水手的事情,也正着手进行。

    听说了船厂这里开始造大船,已经有两个人前来洽谈买船事宜,每人定做一艘大船。

    贾芸和贾琣兄弟进行的另一项工作,就是复垦贾家卫撂荒的土地。

    目前已经招募了三十名流人,开始开地。

    “贾芸叫我转告你,当初你虽然没让他复垦那些撂荒地,但是他和贾琣觉得,流民花不了几个钱,复垦之后又能打粮供应船厂,所以他们就私下订了下来。”

    “当时他们曾经找过我核计,我也觉得这是一件好事,就支持他们。”

    “如今各地时常遭灾,常常缺粮,粮价不断上涨。若是自己地里打粮,也省得到外面去买。手中有粮,心里不慌,我觉得他们这么是对的。”

    “胡兄言之有理,你们做的不错。原本我也打算复垦那些土地,只是没有人手。如今能招募到人手,自然可以着手此事。”

    “人手其实到处都有,如今到处都是流民,尤其是西北各地,流民更多。”

    “流民作乱,此起彼伏,连绵不绝。官军已经疲于奔命。这天下怕是难以太平。过上几年,便是这科举,也不知道以后是否能正常举行。”

    “所以我们今年才要下科场啊。若是真的天下大乱,一时之间难以平定,怕是想考都没有机会喽。”

    “真的天下大乱,怕是考上也没有什么用处呢。”

    那可不一定,要看对谁而言。

    对你们没用,对我可有用处。

    会试、殿试通过,名列三甲,一个进士招牌,含金量很高的。


………………………………

第137章 一场骗局

    第二天,贾雨村来到贾府,拜访贾政和老祖宗等贾家众人。

    这一次,他说是进京公干,其实主要为了两件事。

    一是打点朝中大佬靠山,二是护送陈文祥参加会试。

    陈文祥原本八十八岁,今年是皇上的四十大寿,为了讨皇上欢心,他就跟应天府主考官徐道忠核计,把陈文祥的年纪改成九十八岁,让他参加会试,借此制造人瑞现象,以便引起皇上的关注。

    老祖宗今年七十八岁,原本她觉得自己已经是老寿星了,颇有些沾沾自喜。

    现在听说有活到九十八岁,竟然还能千里迢迢赴京赶考,羡慕之余,也大感兴趣,就邀请陈文祥到府里赴宴做客。

    于是贾瑞就带着陈文祥去府里赴宴,顺便也把马福山和胡杏山带上。

    到了之后,老祖宗还传下话来,叫府里的主子们,都来见见这个老寿星。

    陈文祥也是老油条,见了老祖宗等人,就使劲儿夸奖贾瑞。

    见到府里的大小主子,也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不是这个面相好,就是那个谈吐不凡,学识渊博。

    一时间把老祖宗和一帮主子哄得晕晕乎乎。一高兴,就赏了陈文祥五十两银子。

    贾代儒见了陈文祥,更是大有知音之感。

    “文祥兄九十八岁,连考十八回,终于中举,令人佩服啊。参加今科会试,定能马到成功。”

    “只可惜我蹉跎半生,连个秀才都没中,实在遗憾终身。”

    陈文祥捋了一下雪白的胡子,微微一笑。

    “代儒兄弟,你这么说未免失了志气。你如今才六十一岁,比我小了三十七岁。”

    “三十七年,还能参加十二次科考,怎么就知道不能中?”

    “依我看来,你的学问并不差,只是欠缺一点儿运气。一旦时来运转,别说是秀才,中举也是轻而易举。我不就是考了十八次,才时来运转吗?”

    “你说你羡慕我,其实我更羡慕你。你才六十一岁,孙子就能中举。”

    “我都九十八岁了,儿子、孙子、重孙一大堆,竟然没有一个博得半点儿功名。”

    “若是有一个能得到功名,那里至于还让我这个九十八岁的老东西下科场拼搏?”

    “这说明什么?说明你教孙有方。这一点上,我就远远不如你。你知足吧。”

    贾代儒一听,对啊,还是我教导有方,否则瑞哥儿哪里会这么有出息呢。

    “陈兄说得有理,看来我还要再接再厉,再上科场。不得功名,绝不收兵。”

    “老弟,这就对了。等到你也中了进士那一天,天祥也中了进士。这就叫做祖孙同及第,一门两进士。那就是一场佳话啊。”

    “借你吉言,回去我就温书,过两年再战科场。来,老弟敬你一杯。”

    贾瑞在一旁听了,心里不禁着急。

    我说老爷子,咱消停点儿行不?这么大岁数了,就别折腾了好不?

    陈文祥就是个老骗子,他的话你还能信?

    我倒是希望你能多活几年。可是再考十二次,你能保证活到那个时候?

    账似乎不是这样算的吧?

    陈文祥脸皮也够厚,明知道贾瑞知道他的底细,也毫不在意。对贾家这些人,照样忽悠。

    贾瑞不愿意听他忽悠,喝了几杯酒,划拉饱了,就借口离席。

    到了院子里面,黛玉看见,就过来、

    “瑞大哥,这位老者真的有九十八岁么?”

    “哦,大概是吧,他自己这么说的。科考的时候,又重重审核,还有保人,应该错不了吧。”

    陈文祥你个老东西,你最好别露馅儿了。否则的话,不知道有多少人也跟着你倒霉呢。

    贾瑞自然不会去揭穿这个骗局。

    一是陈文祥跟他关系还不错,二是这是贾雨村导演的骗局。

    将来贾雨村很可能成为自己的敌人,陈文祥这件事儿,就是他的一个把柄。必要的时候,可以用这个把柄来要挟贾雨村。

    这可就是欺君之罪,够他贾雨村喝一壶的。

    “九十八岁都能下科场,瑞大哥今年也能一举进三甲。”

    黛玉说道。

    “谢林姑娘吉言,会试精英荟萃,只怕没那么容易。不过是试试罢了。便是不中,也什么遗憾。”

    “瑞大哥,要我说,你辛辛苦苦考那劳什子做什么?”

    宝玉过来了。

    “你看那个老者,都九十八岁了,不颐养天年,含饴弄孙,竟然还忘不了功名利禄,何其悲也。”

    “宝玉,人各有志,何必强求?”

    他陈文祥这样做,有他的利益和乐趣,又岂是你能理解的?

    “什么人各有志,不过都是禄蠢罢了。我劝瑞大哥,还是别下科场了,好好修建省亲别墅,多省些钱,将来帮着府里多赚些钱才是正经。”

    贾瑞不禁心里一怒。

    我想省一些钱,那是为老祖宗负责,想给黛玉尽可能多留下点儿钱。

    你这个废物算个什么东西?竟然要求我放弃功名,给你们省钱?

    还说什么帮你们府里赚钱?我有那个义务么?

    我赚钱,给你们这些废物花天酒地享乐?谁给你的自信,让你觉得这样理所当然?

    我管黛玉们可不意味着要管你们。

    “宝玉,你不是一向讨厌别人谈论经济世俗之道么?如今怎么谈论起钱的事情来了?”

    明明是靠着家里的钱和权势堆积起来自己的生活,还口口声声说讨厌金钱,讨厌权势。

    说你是“何不食肉糜”那样的人,都是抬举你。说句不好听的,就是个伪君子,连贾蓉那样的真小人都不如。

    贾瑞还想嘲弄宝玉一番,正好贾政出来。

    一见宝玉站在黛玉身边,贾政心里的火腾地一下就上来。

    “你这个孽障,人家陈老先生九十八岁了,还苦读圣贤书。今科便是不中,皇上也会赏给他一个翰林院编修。”

    “你青春年少,正是读书的好时候,却不务正业。还不快滚回去读书,等着打断你的腿么?”

    宝玉见了父亲,心里早就七上八下的。此时听说贾政叫他走,哪里还敢停留,一溜烟儿没影儿了。

    “瑞大哥,宝玉那些话,你别放在心上,他就是个浑人,别跟他一般见识。”

    黛玉说道。

    “没关系,林姑娘,贾芸那边来信儿了。船厂那边已经开始造船,同时开垦土地。”

    “真的吗?咱们到外面去,你给我详细说说,我也惦记着那边的消息呢。”


………………………………

第138章 意外之喜

    会试的考试也分三场。

    首场二月初九,次场二月十二,第三场二月十五。

    因为是半夜入场,住在城外进不了城门。所以在初八的时候,贾瑞、胡杏山、马福山、陈文祥四人,就到贾瑞家住下。以便于及时赶到考场。

    为了表示对贾瑞的支持,也为了显示贾府的好客之道,老祖宗特意叮嘱,给他们四人准备了行李和膳食,还叫郑好时特意准备了车辆,送几个人到贡院考试。

    到达贡院的时候,这里已经人声鼎沸,远远看上去,黑压压一片。

    这场科举,考生足有两千多人。

    按照往年的惯例,录取比例大概在二十比一左右。

    当然,录取的名额由皇上临时决定。

    历年以来的数量,每年都在二百人左右,最少的也有一百多人,最多的一年,甚至达到四百来人。

    更鼓响起,子时到了,开始唱名入场。

    照例是一番严格检查,贾瑞进了考场。

    胡杏山几个人,在入场的时候就各自走散,各就各位。

    进场之后就到了各自的号房,彼此也见不到。

    这一次陈文祥没有向贾瑞推销他的作弊方法,临考前几天,陈文祥也一直在馒头作坊里面,没有单独行动。贾瑞也不知道他是否做成了生意。

    不过,陈文祥动不动就跟胡杏山在一起嘀嘀咕咕的,贾瑞估计,这一次胡杏山大概还会作弊。

    他对胡杏山的印象不错,此时也暗暗祝福,他别被人抓到。

    马福山是乡试解元,学问很不错,贾瑞估计,他中第的问题不大。

    陈文祥即使不中,皇上也会赏给他一个翰林院编修的虚衔。

    九十八岁了,当官儿的可能性不大。所以他没有必要冒险作弊。

    胡杏山学问一般,乡试的时候就作弊。如果正常考试,中第的可能性无限接近于零。

    即使作弊,他也未必能中,因为押中题目的可能性不大,即使夹带了一些资料进来,也未必能用得上。

    至于贾瑞自己,则在两可之间。

    他的基本功还不错,就看运气和临场发挥。

    二月的夜晚,天气还很冷。号房里也没有取暖措施。贾瑞尽管穿了不少,还是瑟瑟发抖。

    点着了蜡烛之后,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