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野心家-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第13章 有事儿好商量

    贾瑞这边刚往外走,贾珍和王熙凤就飞快地冲了上来,抱住了贾瑞。

    “瑞兄弟别走,回来坐下,有话好说。”

    贾珍急忙说道。

    “是啊,瑞兄弟,你看看你,嫂子跟你开玩笑呢。谁都知道你嫂子愿意跟小叔子和侄儿开玩笑么。珍大哥,你说是不是啊。回来坐下,有事儿好商量嘛。姨妈,你说是不是啊?”

    薛姨妈也看明白了,急忙上来,跟贾珍和王熙凤一起,把贾瑞拉了回来,硬按到椅子上坐下。

    “瑞哥儿,有事儿好商量。姨妈是客人,若是出了什么差错。叫姨妈还怎么在这里住下去?”

    嘿嘿,薛姨妈,你带着宝钗来,不就是鼓捣什么金玉之盟的么?为了把宝钗嫁给宝玉,你怎么能轻易离开呢?

    “姨妈、二嫂子、珍大哥,咱们都是亲戚。可不是我不认亲啊,是蟠兄弟和蓉哥儿不认亲,对不对?”

    “你们也看见了,那个大棒子,要是打到我脑袋上,还不要了我的小命?再说了,他俩还是我的学生,竟敢谋杀先生,这怎么了得啊?不过,这事儿也怪我,是我这个先生没教育好。所以……。”

    “瑞兄弟,千错万错都是嫂子的错,都怪嫂子不小心,把那张纸掉进火盆里。”

    “不怪嫂子,我就知道嫂子会不小心,所以特意多准备了一份儿。”

    见王熙凤说不到点子上,贾珍急了。

    “瑞兄弟,这事儿我也有错,你说的对,都是亲戚,你又是最认亲的。如今你声名鹊起,我们看着都高兴。有事儿好商量,我们一定给你个交代。”

    唉,早说这话不就完了嘛。

    “那就商量商量?”

    “商量商量。”

    “唉,我这个人就是心软,那就商量一下吧。其实也不用我说什么,你们在一起商量一下就好。”

    “好,那我们就出去商量一下,瑞兄弟,你坐着喝茶。你个孽畜,还不起来给你叔叔倒茶。”

    贾珍踹了贾蓉一脚,跟薛姨妈和王熙凤出去了。

    贾蓉战战兢兢过来倒茶,跪下,双手举起茶杯。

    “先生,瑞大叔,侄儿错了,就饶了侄儿这一回吧。”

    “是啊,瑞大哥,兄弟错了,就饶了兄弟吧。明儿个我请兄弟到逍遥楼去,那里的姑娘们不错……。”

    “薛蟠,你竟敢叫我到那种地方去?”

    “不敢,不敢,都是学生的一点儿心意。”

    王八蛋贾瑞,我是真心认错才请你去哪里,换个人我还不请呢。

    “唉,你看看你们两个,那圣贤书都念到狗肚子里去了。我可没得罪你们啊,怎么能做出这种伤天害理的事情呢?”

    还没得罪?

    也对啊,这回他似乎没得罪咱们啊,怎么就干出了这种糊涂事儿呢?

    “其实我也不怪你们,也不怕你们找人打我。找了人也没用,你们不知道么,为师是文昌星君的弟子,你们就算想打我,也打不了啊?如今我爷爷都不敢打我了,别说别人了,你们说是不是啊?”

    是什么啊?你爷爷是不敢打你,可是我父亲敢打我啊。

    贾蓉心里这个苦啊。

    “是是是,我们再也不敢了。”

    “唉,算了,年轻人谁还不犯点错呢?我也从年轻的时候过来的。这样吧,明天你们一人写一份儿悔过书,交到我那里去。”

    “啊?还要写悔过书?”

    “不写也行,我明天就来家访。”

    “写、写、写,写还不行嘛。”

    没一会儿,贾珍出来,把贾瑞拉到外面。

    “瑞兄弟,我们合计好了,这事儿都是我们的错,就到此为止。咱们都是亲戚,也说不上什么钱不钱的。这里有六百两银票,我们三家,一家二百两。”

    “也不是堵你的嘴,就是过年了,给瑞兄弟买点儿酒喝。”

    “哎哟,珍大哥,这怎么行。亲戚里道的,不成不成。”

    “瑞兄弟,瞧不起你大哥怎么着?大哥是族长,这些年对你也没照顾什么,就是大哥的一点儿心意。你前程远大,没准儿大哥将来还要你来照顾呢。若是不收下,就是不认你这个大哥,将来不想照顾你大哥。”

    你说的虽然是假话,但是却有道理。没准儿将来还真的需要我照顾呢。

    “珍大哥,这个……。”

    “什么这个那个的,再不收下,大哥就跟你生气了。”

    贾珍说着,就把银票硬塞到贾瑞手里。

    “好,既然珍大哥这么说,我就走了。对了,荣哥儿和蟠兄弟还小,不要为难他们。”

    “瑞兄弟放心,大哥就听你的。”

    “珍大哥,我走了。”

    贾瑞刚走不远,就听到屋里传来惨叫声。

    唉,大半夜的,打人干什么啊?暴力能解决问题么?教育孩子哪里是那么简单的事儿?

    不懂得教育心理学真可怕。

    贾瑞出了宁国府,溜溜达达回到家里,也没惊动别人,就收好了银票,悄悄睡下。

    这笔银子,他不打算交给家里,就留作自己的私房钱。

    一个男人没有点儿私房钱,还叫什么男人?

    这件事情,他根本就没想交到官府去。

    学生找人谋害先生,侄儿谋害叔叔,外来的兄弟谋害兄长,贾府根本就丢不起这个脸面。

    如果贾瑞真的那样做了,将来就会成为贾府的公敌,不仅他们一家会被孤立,即使外人也会瞧不起他们。

    现在是宗法社会,每个人都是家族中人。如果在家族被孤立,外人也不敢相信自己。

    另一个办法,就是交给老祖宗处置。但是那样一来,就得罪了薛姨妈、贾珍,他现在没有必要树立更多的敌人。

    这一回薛姨妈、贾珍、王熙凤虽然也会恨他,但是那份口供还在手里,他们也不敢对贾瑞怎么样,只能认栽。

    第二天就是腊月二十八,再有两天就过年了。

    中午的时候,贾蓉和薛蟠互相搀扶着来了,交了悔过书。

    贾瑞假装看了一下,就收了起来。

    “瑞大叔,旺儿和刘才打了四十大板,我俩也都挨了二十大板。”

    “哎哟,昨晚上我都告诉珍大哥了,别打你们。大过年的,总打人不好。”

    “我们该打,该打。瑞大叔,你好好过年。对了,黑山村的乌庄头来交年租,老爷叫我们转告你,过去拿点儿年货回来。我们走了。”

    “好,我送送你们。”

    “不用送,不用送。”

    “咦,那怎么行呢,你们是我的学生,为师要目送你们,走向远方。”

    到了大门口,贾瑞停住。

    “蓉哥儿,蟠兄弟,你们做得很好,为师颇感欣慰。亲戚之间,同学之间,就应该互相扶持,共同前进。”

    “先生教导得是,我们记住了。”

    贾蓉和薛蟠互相搀扶,一瘸一拐走了。

    王八蛋贾瑞,我们都认栽了,你不嘲笑我们能死啊。
………………………………

第14章 也有浑水摸鱼的

    贾瑞在家呆了一会儿,就往宁国府走去。

    贾珍特意叫他去取一些年货回来,他也不好不去。

    贾珍是族长,光是自己吃喝玩乐也不行,对于族里的一些孤寡老弱,也要进行适当的照顾。

    除了宁荣二府之外,贾氏一族的其他人,并没有什么特别富裕之家。贾珍能做的,也就是把自己的东西拿出来一些,周济族人。

    多少不说,总是过年的一点儿心意和族长的表示。

    到了宁国府,贾瑞不禁下了一跳。

    只见长长的车队,从正宅门前一直排到了大门口,从门口看出去,又延伸到了宁荣街上,还看不到头。

    见贾瑞过来,贾蔷急忙迎了上来。

    “瑞大叔,你来啦。”

    指使旺儿打闷棍的事儿,贾蔷已经知道,此时他非常庆幸自己没参与这件事儿。

    “蔷哥儿,这么多车啊。”

    “瑞大叔,这才哪到哪儿啊。一共二百二十台花轱辘车,至少得排出五里地长。前面的车在这里,后面的车还在城外呢。”

    花轱辘车,是木制车轮的大车,车轮外面包裹了一圈儿铁皮,轮子上打了一些铁钉。

    一辆车一丈多长,两匹马拉着,延长十几米,加上中间的空隙,二百多辆马车,还真得延续五里长左右。

    这么大规模的车队,仅仅是给宁国府交年租的,可见宁国府的势力有多大。

    荣国府那边,实力跟宁国府也差不多,两府加一起,就可以想象得到,国公府是什么样的存在。也难怪贾府敢于花天酒地享乐,原来是有实力支撑的。

    “哎呦,这么多车,光是送货的人就不少吧?”

    “那是当然,一辆车一个车把式,外加八十个武勇,一共三百多人呢。”

    “还有武勇护送?”

    “没办法,这几年总是受灾,灾民、流民吃不上饭的人多了。一路上山山水水,盗贼四起,若是没有武勇护送,还不得叫人给抢光了?瑞大叔,我得过去帮着张罗一下,就不陪你了。”

    车队在路上走了一个月零两天,光是这三百多人和牲口路上的吃住就得一大笔钱。

    “好,你去吧,别管我。”

    因为急着卸车,荣国府那边的下人,也都过来帮忙。管家们和有体面的婆子,也都过来,帮着指挥卸车,清点货物,登记账目。

    贾瑞回到了正堂这边,贾珍看见他,招手叫贾瑞过去。

    “瑞兄弟,叫你来,一是拿点儿年货回去,而是请你来帮忙,记一下账目,不知……。”

    “珍大哥不用说了,我在家里也没什么事儿,正好想找点儿事儿干,记账的事儿就交给我了。”

    “那就辛苦瑞兄弟啦。”

    “别客气。”

    贾瑞拿起账本,立刻就进入了角色,开始跟着车,一起清点货物、记账。

    天黑了,就点起灯笼接着干,一直到亥时初刻,才把所有的货物卸完,那边安排车把式和牲口食宿,这边管家们就开始会账。

    管家们一个个报数,账房先生打算盘,大管家赖二和贾瑞记数。

    花了半个时辰,算了两遍,数目一致,才算结束。

    最后是贾瑞和赖二两人再对一遍数字。

    贾瑞念数,赖二对数。

    “大鹿30只,獐子50只、狍子50只、暹猪50只、汤猪20只、龙猪20只、野猪20只……。”

    此外还有羊、鸡鸭鹅等活物和干货,野鸡、野兔、熊掌、鹿筋、鹿肉、鹿舌、榛子、松子、桃仁。杏仁等山珍。各色杂鱼、海参、蛏干、大对虾、虾干等海味。

    木炭就有三种,一共三万多斤。

    米六七种,一共一千多石。各种干菜十车。

    还有给小主子们玩儿的活鹿两对、活白兔4对、黑兔4对、活锦鸡2对、西洋鸭2对。

    此外还有银子2560两。

    最特别的是两条大鲟鳇鱼,每一条都有八九百斤。

    放在贾瑞的前世,光是这两条鲟鳇鱼,就值个几千万。

    尤其是鱼籽,即使你有钱,也难以买到。

    这些东西,还只是乌进孝那个黑山村庄子里的,光是宁国府,这样的庄子还有六七个。

    贾瑞跟赖二对上了,然后又跟乌进孝送来的账单对账。

    这边对账,那边就接着搬东西入库。另一边儿就开始给族人发放东西。

    贾珍亲自在场监督,就按照事先列好的名单发放、领取。

    绝大多数人都按照名单来,也有几个家境比较好的人,名单上没有,也来浑水摸鱼,想占点儿便宜。

    其中就有贾芹。

    “你来干什么?”

    贾珍喝道。

    “嘿嘿,珍大叔,这不是过年了,家里没钱,也没准备什么年货,不就等着你给打赏一些么。”

    “哼,你个混账东西,前些日子你和贾芸两个,跟着瑞兄弟一起鼓捣那个文昌星君句读法。我问了瑞兄弟,他说你俩一人赚了二十多两银子。平常你也是有进账的,你当我糊涂了,什么都不知道?”

    “这里东西虽然看着不少,但是府里这三、四百口子,今儿个一天外面的人左一拨,右一帮的,不是礼尚往来,就是需要打点的。拿出去多少,你没看见,别人可都是看见的。”

    “今年各地都遭灾,收成本来就减了差不多一半儿。剩下这点儿东西,我还不知道这一年怎么应付过去呢,还有族里那些急需救济的要活命。”

    “你明明过的挺滋润的,还到穷人口里夺食,你也有这个脸?”

    贾珍当着众人这么一说,贾芹的脸是一阵冷、一阵热,心里后悔来凑这个热闹。

    “珍大叔,我不领了,我走。”

    “哼,你既然来了,怎么能不领点儿东西回去呢?别的就不给你了,就给你二十板子,回家过年去吧。来人,打他二十大板。”

    众人早就见贾芹生气,族长一发话,五六个人就一拥而上,把贾芹掀翻在地,早有人拿了扁担,噼里啪啦打了下去。

    说是二十板,但人们恨他,足足打了四十多板子才住手。

    “滚,回家好好过年去吧。”

    贾芹哪里还敢多说一句话,连滚带爬地溜了出去。

    刚钻出人群,就遇上了贾瑞。

    “芹哥儿,大过年的,你这是怎么了?”

    贾芹没好意思说,就有边上的人说了大致经过。

    贾瑞听了,也是又好笑又好气。

    “活该,你也不差这点儿东西,跑这里来凑什么热闹。”
………………………………

第15章 无意中露馅儿

    给族人的东西都分完了,这才回来吃饭。

    贾赦和贾政也被贾珍请来,连同贾瑞,就都在一起吃饭。

    “赖大、赖二、乌进孝,你们也过来一桌吃,正好在一块儿商量点儿事情,今天就不讲究规矩了,说话方便。”

    见贾珍这样说,几个人就上桌一起吃了起来。

    “瑞大爷,这是给你的东西,已经派人送家去了。”

    赖二递给了贾瑞一个单子。

    贾瑞一看,上面列着鹿一只、獐子一只、狍子一只,暹猪一只,还有鹿筋、活鸡、活鸭、米等等,足足十几种。

    “这么多?”

    连贾瑞都感到意外。

    “瑞兄弟,你是文昌星君的弟子,给咱们贾家争了不少脸面,多给你一点也是应该的。来,咱俩喝一杯。”

    贾珍跟贾瑞碰了一杯。

    “谢谢珍大哥。”

    看来这个文昌星君的弟子管用啊,以前过年,贾瑞可没有这个待遇。

    贾赦放下了杯子。

    “瑞哥儿,你也不用谢他,帮着忙活一天,他给你点儿东西也是应该的。”

    “说来今儿个还真得感谢瑞大爷,往年的时候,我得反复算个好几遍,今年有了瑞大爷,我俩两遍就对上账了。对了,瑞大爷,我看你也没记下什么,那么多东西,你说的一点儿也不差,你是怎么记下的?”

    赖二奇怪道。

    “我也记下了,不都在那几张纸上记着么。”

    “我看了你那几张纸,勾勾画画的,没有文字啊。”

    赖二就过去,把贾瑞记的账拿了过来。

    “哦,这个啊,我用的是阿拉伯数字。”

    贾瑞当时也没想太多,为了方便,就习惯性地使用了阿拉伯数字。

    “这个阿拉伯数字是什么?”

    “我来看看。”

    贾政听了贾瑞和赖二的话,就把纸拿过去。

    “哎哟,还真的是头一回见到,你们也看看,见过这种文字没有?”

    贾政又把纸递给了贾赦和贾珍。

    两人自然也没有见过。

    “瑞哥儿,你这个是……。”

    贾赦蒙圈了。

    贾瑞原本打算明年科考之后再推出阿拉伯数字,借机捞一波钱,没想到今天无意中提前暴露了此事。

    “这个叫做阿拉伯数字,也是一、二、三、四……九、十、零,不过是另一种写法,这样写起来方便快捷,算起账来也快。”

    “算账快?能比算盘还快?”

    “不比算盘快,但是在没有算盘的时候,算起来就要快得多,最大的好处,就是写起来快,占的地方也少,咱们先等一会儿再喝,我给你们演算一下,你们就明白。”

    “好,瑞哥儿就演算一下,让我们开开眼界。”

    几个人就离席,贾瑞就在一边的桌案上,拿起纸笔演算。

    一边演算,一边讲解。

    这个运算过程,主要是在算式上,能够清楚地展现出每一个运算步骤。

    加减乘除法四则运算,每样举了一个例子。

    “这个好处是蒙童学起来特别快,如果用在记账上,比原来方便许多……。”

    “还真的如此啊。瑞哥儿,难道这个也是文昌星君教给你的?”

    贾赦就主动给了出处。

    “大老爷说得对,正是如此。不过,文昌星君原本不让我此时露出此事,他叫我等明年科举之后再把这个数字公之于众。只是今天一时着急,就用了出来。所以,还请不要张扬出去,等明年再说。”

    “既然文昌星君这样交代,就一定有其道理。大伙儿都保密,自己知道就行,跟家人也别说了。”

    贾政叮嘱道。

    “那是当然,想不到瑞哥儿原来还留着一手。若是此事公之于众,我看会比文昌星君句读法更加轰动。”

    “珍哥儿说得有理,瑞哥儿能得到文昌星君的青睐,看来是我祖上有德啊。明天祭祖的时候,要好好感谢祖宗一下。”

    我说政老爹啊,这跟你祖上有关系么?便是荣国公和宁国公活了过来,他们知道阿拉伯数字么?

    “哈哈哈,想不到今天无意中又是一件大喜事儿,今晚上好好喝一顿儿。来,瑞兄弟,咱哥俩再喝一个。”

    “好,珍大哥,小弟先干为敬。”

    贾瑞的印象当中,贾珍是个亦正亦邪的人。

    昨天晚上他跟王熙凤合伙儿想赖掉贾蓉和薛蟠的事儿,但今天也能痛打前来占便宜的贾芹。

    身为族长,对于族人也比较照顾。虽然一天吃喝玩乐,但是族人对他的印象普遍不错。

    至于说他跟秦可卿的关系不正常,贾瑞也没听到任何关于这方面的风声。

    事实上,现在的贾府,跟《红楼梦》书中的描写,有一些不一样的地方。

    按照书中的说法,这个时间段,秦可卿本来应该病得很严重,但是现在秦可卿好好的。作为宁国府的长孙媳妇,她正管家,跟王熙凤在荣国府的角色是一样的。

    那个骂什么扒灰的焦大,其实在五年前就已经去世了,自然也就没有焦大喝酒之后骂人的那些话。

    贾赦的原配夫人,也就是贾琏的母亲,书上说已经去世了。

    现在情况是,她没有去世,只是在十几年前出家了,现在还活着。

    当然,绝大部分的人和事,还是跟书上一样。

    贾瑞原来已经死了,因为我的缘故,又活了过来。

    书上的记载,跟现实中有一些不一样,似乎也正常。

    想到了这一层,贾瑞也就不再纠结。

    接下来,乌进孝就提起了纳献的事情。

    所谓的纳献,就是一些农民,把自己的土地,过户到象贾家这样的豪门大户和读书人、官员的名下,然后再以租赁的名义租回去耕种。

    因为贾家这样的国公家,不用缴纳赋税,也不用服徭役兵役,那些农民就可以借此机会逃避这些义务。

    这样做对双方都有好处。

    贾家的好处是,可以凭空得到一笔地租钱。农民的好处是可以逃避赋税和徭役。

    但总是有人吃亏的,吃亏的就是朝廷。

    对于农民来说,叫做献纳。对于贾家来说,就叫做纳献。

    “这件事儿我看还是慎重些为好,上个月的时候,司礼监大太监夏守忠还曾经跟皇上提过,要清理纳献的事情。”

    贾政说道。

    “怕什么,几十年了,这种事儿屡见不鲜。多少朝中大臣都说要清理,哪一回真的清理了?也就咱们家老实,没干这种事儿。”

    贾赦颇不以为然。

    贾珍咳嗽一声开口。

    “大老爷说的也有道理,如今的王公贵族,文武百官,哪怕是个刚刚中举的读书人,都争着抢着纳献。西林派那些大臣,哪个家里不至少纳献个几千亩、上万亩地?就是宫里那些太监,名下也有不少土地。春天的时候,戴权一下子就纳献了两千多亩。也就咱们两家胆儿小,老祖宗不让,没捞着这个油水。”
………………………………

第16章 另眼相看

    沉默了一会儿,贾政开口。

    “老祖宗说的对,纳献这事儿,终究不是长久之计。那些愚民虽然一时逃避了赋税和徭役,但是最后下来,土地大多都被那些豪门大户占了去,最终沦为流民。最后吃亏的还是愚民自己和朝廷。”

    贾赦放下了酒杯,显得愤愤不平。

    “哼,朝廷才不在乎呢,干这事儿最多的就是那些皇家宗亲。不仅京城直隶这里,便是外地那些亲王,哪个不是几万亩、几十万亩?仁王三十多万亩,礼王二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