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野心家-第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贾瑞不禁心中一动。

    其实可以把连环卡通画,或者漫画当做一个生意来做啊。

    会画画的不止惜春一个,黛玉、探春、宝钗都会画画,只是造诣没有惜春好。

    但是画个连环画什么的,她们几个还是绰绰有余的。

    “不错,就是这个意思,我看这样就行。接着画吧。纸张,颜料就从你这里出,拿回去之后,贴到木板上。”

    “惜春,你看看需要多少钱?”

    “这个……,瑞大哥,我也不知道该要多少钱啊。”

    “瑞大哥,我看这样,等画完了再说吧。有没有钱,其实也不打紧。”

    探春爽快地说道。

    “也好,就等画完再说,至于钱么,自然是要给的。我总不能亏了自家妹子不是?”

    姑娘们每个月的月例,是二两银子。

    吃穿自然不用花钱,文房四宝、胭脂水粉,茶叶水果等也都由府里供应。

    但是总有一些东西,需要自己买,有些人情往来,也要花钱。

    这么一算,二两银子还真不算多。

    跟黛玉、妙玉、宝钗不同,迎春、探春、惜春、史湘云几个人,没有什么格外收入,每个月二两银子,其实也挺紧吧。

    所以,能够格外增加一笔收入,也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贾瑞才把这桩生意,交给惜春和探春来做。

    “姑娘们,我有一桩生意,想跟你们合伙儿,不知道你们是否愿意?”

    “瑞大哥,你经常在外面行走,自然可以做生意。姑娘们在家里面,怎么能做生意呢?”

    宝玉立刻警惕起来。

    今儿个这件事情,姑娘们就总是围着你转,若是再跟你做什么生意,她们今后哪里还有工夫跟我在一起说说笑笑?

    再说了,姑娘们一个个都是水做的,你偏偏拿拿那些铜臭来污染她们,岂不是焚琴煮鹤,大煞风景?

    贾瑞自然明白宝玉的小心眼儿,也懒得搭理他。

    “这是一桩高雅的生意,就像这几幅画一样,咱们把那《千字文》、《三字经》、《颜氏家训》配上图画,装订成册,不仅可以作为启蒙教材,便是成人也可以阅读。”

    “还是采用这种风格,以轻松幽默为主,重在有趣。”

    “你们在家绘画配文,我拿到书坊印刷,叫我舅舅黄进出去推销,反正他也要做扑克生意,顺便就把书也卖了。”

    扑克也是文化用品,跟卖书也很兼容。

    便是不兼容,也没关系。

    “至于印书的本钱,我可以出,宝姑娘你们谁若是愿意出,也可出钱,大伙儿按照出钱、出力多少来入股。你们看看如何?”

    姑娘们没有立刻答复,心里都核计起来。

    “你们不用立刻答复,可以在一起核计一下。宝姑娘懂得经营之道,不妨核算一下,看看是否可行?”

    “我先走了,你们一起商议一下。”

    贾瑞出来,心里暗暗高兴。

    我就不相信你们不动心,既能赚钱,又有事情做,总比你们伤春悲秋,为赋新词强说愁好得多。


………………………………

第192章 盯住猎物

    三天以后,惜春和探春的宣传画完成,贾瑞看了,还比较满意,就给了三十两银子。

    这个价钱比较高,如请外面的画匠来画的话,有十两就够了。

    但毕竟是自己的姐妹,上次罚了文奉鱼八十两银子,手里也有几个钱儿,花钱的胆子就大了些。

    探春和惜春非常高兴,连连感谢瑞大哥。

    出绘画本书籍的事情,也有了结果。

    姑娘们在一起研究,由黛玉和宝钗出钱,大伙儿一块儿出力,决定做这个生意。

    见到姑娘们对这件事情都很上心,宝玉也转变了观念。

    既然是姑娘们喜欢做的事儿,我为何要反对呢?反正姑娘们高兴就好。

    于是就主动承担了跟黄进之间的联络工作和采购纸张、颜料、画笔等后勤事务。

    反正他既有长随,又有小厮,这些事情也不用他自己亲自去干,担个名义就好。

    对于姑娘们做这件事情,老祖宗很高兴,觉得姑娘们有事儿做,也省得一天寂寞,被关傻了。

    贾政对这些事情从来是懒得管的,王夫人对此持无可无不可的态度,因为宝钗参加了,薛姨妈自然也不会反对。

    王熙凤作为管家媳妇,对于姑娘们向来抱着不得罪的态度,这件事情也不损害她的利益,自然也不会反对。

    唯一有一个意外,就是姑娘们集体决定,不用贾瑞投钱。

    贾瑞不投资,也就不能参股,将来赚钱也好,不赚钱也好,都跟他无关。

    贾瑞本来就没想靠这个生意赚钱,只想给姑娘们找点儿事儿做,顺便赚点儿钱,也就一笑了之。

    姑娘们高兴就好。

    不在这件事儿上赚钱,贾瑞还要考虑为自己的衙门赚钱。

    朝廷给的钱非常有限,除了他和郑天伦、陈也俊以及几个闲差副指挥使的俸禄还能正常发放外,弓兵们的饷钱时常拖欠。

    至于火甲们,根本就没有钱,纯粹就是白出力,尽义务。

    因为罚了文奉鱼一笔钱,贾瑞把火甲们的纸笔灯烛钱给免掉了。加上锦衣军撤离,不用再供应夜宵,让他们减少了沉重的负担。

    但是衙门仍然很穷,弓兵和火甲们也没有什么钱。

    纸笔灯烛钱,其实就是兵马司的办公经费。

    这笔钱本来应该朝廷出,但是朝廷也没有钱,所以就转嫁到了火甲身上,变相地让老百姓承担了办公经费。

    想让衙门正常运转,想让手下们积极当差,没有钱维持是不行的。

    交通整顿这把火已经烧了起来,在东城兵马司的带动下,另外四个兵马司也行动起来。

    这件事情,得到了朝中绝大多数大臣们的支持,民间也接连发出了拥护的声音。

    徐道忠为此非常得意,把很大一部分精力,都投入到了这件事情中来。

    就在整个神京城都为此事忙碌之际,贾瑞给郑天伦和陈也俊做了分工。

    郑天伦主要负责交通整顿的事情,陈也俊负责衙门的日常事务。

    贾瑞自己,这带着倪二率领的一个十人总甲,负责搞钱。

    他们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大金门风月区。

    这里聚集了神京城八成以上的青楼,是神京城最繁华热闹的地区之一。

    是人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交汇聚集之地。

    这里的主要顾客群体,主要有三类人。

    主力是商人,然后是各个衙门的在职官员和赋闲在家的官员,一些纨绔子弟、读书人,

    当然,还有少量的工匠、师爷、大家族管家这些有消费能力的人。

    贾瑞的目标,主要是一些不法官员和商人。

    大德的商人群体,还可以细分为三个部分。

    其一是商户,主要是行商,比如盐商、茶商、布商、牲口贩子等等,他们其实就是供货商。

    其二是牙户,包括口马市上的牙郎,房屋买卖租赁,工匠力工中介等等。比较多的是货物牙商,其实就是批发商,这一类人就是中介商。

    最后一种就是市户,他们属于坐商,其实就是零售商。主要由市场上的摊贩和走街串巷的小贩组成。

    这一次的第一个目标,就是来自扬州的盐商夏半山。

    夏半山是扬州著名的盐商之一,贾瑞在扬州的时候,就曾经听黛玉家的账房先生罗庆生提过此人。

    他在京城有自己的产业,据说在口外平安州,也有自己的产业。

    口外的平安州,是大德帝国跟鞑靼的交界之地,也是大德帝国和北方草原的贸易中心。

    很多有实力的商人,都在平安州有据点。目标客户自然就是包括鞑靼在内的广大北方草原上的游牧民族。

    其中很多人做的都是非法生意,也就是走私生意。

    夏半山既然在平安州有生意,贾瑞推测,他很可能就从事走私生意。

    这种生意,在大德官场几乎是个半公开的秘密。

    前台活动的是一些大商人,实际上商人手中不掌握武力和官场资源,所以,他们必须依附于一些掌握权力的大人物。

    表面上是商人在经商,实际上是商人在给那些大人物经商赚钱。

    这些大人物,包括身居高位,大权在握的大臣,有权力的太监,一些王公贵族、宗室外戚等等。

    大人物们出钱,出官场资源,商人们出经理人队伍,出专业技能,双方合作赚钱。

    这些生意,说好听了是走私,说得严肃一些,其实就是资敌,里通外国。

    “夏半山出来了。”

    倪二小声说道。

    “你带两个人,昼夜跟着他,找到他的盐库,运盐的船只和所有跟他接头的人。”

    “找到接头人之后,就查一下那些接头人的背景。”

    “明白了。”

    “还有,看看他的盐都销往何处,好好查一下他们的盐引。特别注意那些盐引是不是假的。”

    “如果遇到假盐引,不要惊动他们,假装没认出来就行。”

    “这个是真的盐引,你拿去好好看一下。”

    贾瑞从袖子里掏出一张盐引给倪二。

    这个盐引,还是当初在扬州的时候,黛玉给贾瑞的。

    据林如海的事业李师爷说,目前盐商所用的盐引,几乎有一半都是假的。

    这在盐商圈中,几乎是给公开的秘密。很多大盐商,都是靠着假盐引贩运私盐来发财。

    夏半山能往口外的平安州贩运盐,他的正常配额根本不够。唯一的办法,就是使用假盐引。

    贾瑞这一次就要从他的假盐引上,打开一个突破口。

    不仅盐引如此,茶引也是如此。假茶引,也被贾瑞纳入了视野。

    不过,目前他还暂时不想打茶引的主意。

    夏半山刚出来不久,萧郎中就出来。

    “陈奎,你们两个跟着他。”

    “好,老爷放心,一定找到他的老窝。”

    倪二和陈奎走了之后,贾瑞从胡同里出来。

    “弟兄们,上街巡逻。”


………………………………

第193章 软刀子

    从未时到申时,周总甲就一直带着火甲们在大金门巡逻。

    青楼里的鸨母们,这回都挺高兴的。

    以前东平王府的文奉鱼在这里纵马,吓坏了不少客人。

    东城兵马司的人惩办了他之后,就再也没人敢在这里纵马。

    就连一些时常到这里的无赖,也不敢露面,都躲得远远地。

    一时间,大金门地区出现了多年少有的安宁局面。

    转眼间到了卯时,火甲们还在巡逻。

    这回鸨母们有点儿着急了。

    往常的时候,这个时候是客流高峰,恩客们都在这个时候陆续赶到。

    但是今天顾客少了很多。

    派出杂役出去看动静,发现不少顾客来了之后,看见兵马司的火甲在这里巡逻,就扭头走了。

    尤其是其中不少当官儿的,和国子监的监生,更是没有一个人来。

    这两部分人,平时可是主要的顾客。他们若是不来,生意就会明显减少。

    朝廷有规定,官员和监生不准到青楼玩耍。

    规定虽然有,但是以前谁也没拿这当回事儿,也没有哪个衙门认真地执行过这个规定。

    人们该来照样来,该玩儿照样玩儿。彼此都心照不宣。

    但是兵马司的人,一个劲儿地在这里巡逻,可就不一样了。

    若是没有异常情况,他们怎么会总是在这里巡逻?

    东城兵马司,最近可是干了几件大事,整个神京城几乎都在传说他们的事情。

    万一叫东城兵马司的人给拦住,哪怕是把名字给记下来,将来会出现什么麻烦,还真不好说。

    他们的交通整顿,可是有不少人被请到衙门里去,背诵交通规则。还有一些什么黑名单,通知衙门和学校这样的坑人手段。

    这个时候,还是离他们远点儿为好。

    惹不起,我躲得起。反正别地方也有青楼,何必非要在这里找不自在呢?

    周总甲带着人,一直在街上不紧不慢地巡逻,青楼里的鸨母们,心里可就着急了。

    到了戌时,玉华楼的鸨母程二娘终于沉不住气,出来找到周总甲。

    “周总甲,你们总是在这里巡逻,可是有什么重要事情?”

    周总甲也是街面上的老人,程二娘也认识。

    “哦,程二娘啊,自然有重要事情啊。前些日子文奉鱼总来这里纵马,不就是我们惩治了他么。对了,这两天他没来吧?”

    “没有,没有,还要感谢你们呢。”

    “不用客气,保境安民,保一方平安,是我们应尽的职责。对了,这两天有几个外地盗贼,流窜到了京城。”

    “你们这里的顾客,大多都是有钱人,要注意提醒顾客,小心窃贼。”

    “这几天我们也会加强戒备,天天在你们这里巡逻,保护你们。”

    什么?这几天,还要几天啊。

    你们天天在这里巡逻,我的顾客都被你们给吓跑了。

    一直到了子时正,各个青楼都熄灯拔蜡,周总甲的队伍才撤回了兵马司衙门。

    见贾瑞的房里还亮着灯,周总甲进去。

    “他们有什么反应?”

    贾瑞问道。

    “没什么反应,只有玉华楼的程二娘出来问了一下。没说什么就走了,明日还去么?”

    “去,直到他们赞助为止。”

    “不打不骂的,也不进去查人,他们会给钱么?大伙儿就怕白忙活一回。”

    周总甲有点儿泄气了。

    按照他的意思,还不如干脆进去,检查各个青楼的柴垛、锅灶,就说容易引起火灾,趁机罚他们一些钱。

    “这件事儿需要点儿耐心。你告诉大伙儿,你们今后能不能吃上夜宵,能不能穿上好衣服,能不能得到一些补助,就要看着一回了。”

    “你们都挺辛苦,抛家舍业的,总是白白当差,难道就不想赚点钱?一边当差,一边赚钱养家,这才是正道不是?”

    “指挥使,若是衙门里有钱了,你真的给我们发钱?”

    “周总甲,我还会骗你们么?”

    “锦衣军的夜宵,是不是给你们免了?纸笔灯烛钱,是不是给你们免了?何三、宋四、文奉鱼,是不是惩办了?”

    “还有东安门的交通,是不是好了?”

    周总甲一听,就精神了。

    是啊,自从贾指挥使来了之后,东城兵马司的日子可是越来越好过了。

    不仅不用受气,如今走在街上,人们见了都恭敬。

    若是今后再能赚钱,岂不是更加风光?

    跟这些相比,在街上巡逻又算个什么呢,不过是多走几步道罢了。

    “指挥使放心,明日一早,我们就去巡逻。”

    “不用去那么早,上午没什么人,未时去巡逻就行。”

    “明白了,一定巡到他们拿钱为止。”

    “他们可是都很有钱的主,这事儿不用我再教你吧。”

    “不用,讨价还价我在行。”

    第二天午时刚过,周总甲就带人去巡逻,直到子时正才撤退。

    第三天也是如此。

    到了第四天,程二娘那边终于挺不住了。

    周总甲带着人刚到,程二娘就赶紧出来。

    “周总甲,请进来喝杯茶。”

    “谢谢二娘,我们指挥使有戒律,不准我们到青楼里面去。不能耽误你们的生意。”

    杀千刀的周老抠儿,你天天在这里耽误我生意啊,还说轻巧话。

    “我们没别的意思,就是各家的人,有些事情想找你商量一下。”

    “你们的事情,找教坊司去商议啊,我们只管治安,不管别的。”

    青楼归教坊司管理,但是治安却由兵马司管理。

    “不是教坊司的事情,是关于你们巡逻的事情。你看看,你们天天在这里巡逻,顾客都不敢上门儿,这几天生意冷淡得很,照这样下去,我们都得关门儿。”

    “二娘,你这么说就不对了。出来巡逻,是我们的职责。我们只在街面上巡逻,没有一人到里面去。”

    “顾客来了,我们也没拦着,人家不来,你可不能怪我们啊。是不是你们要价太高,或者总是坑人,。把人家给坑跑了?”

    废话,哪天不坑人?那个恩客没挨过坑,人少了么?都是他们自己愿意的,越坑他们越愿意来。

    “嘿嘿,周总甲说笑了。看在咱们认识这么多年的份上,就进去说说话,各家青楼的人都在呢。”

    “你们兵马司上回惩治了纵马的文公子,那些流氓无赖如今也不敢来了,我们就在琢磨着,想要好好感谢一下你们兵马司。”

    “不用感谢,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

    火候差不多了,她若是再请我,我就该进去了。

    “都是熟人,这么说话就不实在了,进屋喝喝茶,大伙儿在一块聊聊。”

    “唉,程二娘,也就是你,我才给你个面子。好吧,那就进去聊聊。”

    程二娘你个势利眼,以前可是从来不拿正眼看我们这些人一下的。

    还是指挥使高明,一下子就降服了他们。

    这就叫不战而屈人之兵吧。
………………………………

第194章 抓到一条大鱼

    小半个时辰后,周总甲从玉华楼出来。

    摸了摸袖子里的一千三百两银票,他的心情有些复杂。

    一共二十六家青楼,每家五十两,就这么轻飘飘的拿出来了。

    来这里的人,都是有钱有势的,一掷千金。根本就不拿钱当回事儿。

    他们在这里花天酒地,高高兴兴的,我们却要起早贪黑保护他们。

    饿着肚子,还要被锦衣军打骂,不仅赚不到一文钱,还得自己贴钱。

    为什么啊?

    若不是贾指挥使来了,那些苦日子说不定何时是个头儿。

    他们的钱都是哪里来的呢?都是两条腿儿支个肚子,凭什么他们就有花不完的钱,我们却要受穷?

    刚才拿钱的时候,周总甲心里还有些不安。一想到这些,周总甲觉得心里坦然了。

    这钱是他们应该给的,凭什么不拿。这些人,就得指挥使这样的人对付他们。

    回到自己的队伍,周总甲手一挥。

    “收兵,我们回去。”

    “总甲,不用巡逻了么?”

    这其中的秘密,火甲们是不知道的。

    “不用了,那边窃贼已经抓到。何时再来,听指挥使大人调遣。”

    “这么快就走了啊,为什么不天天在这里巡逻呢。”

    “怎么啦?你还没走够啊。”

    “在这里多好啊,时常能看见这里的姑娘们,不吃饭都高兴。”

    周自己飞起一脚,踢了那个家伙一下。

    “没出息的东西,你愿意看就自己留在这里看吧,别回去了。”

    “我就是说说罢了,生什么气呢。”

    “还不快走。”

    一队人马车撤了回去。

    走到街口,周总甲回头看看。

    这里的姑娘们们,确实挺好看的。就这么走了,倒是有点儿舍不得呢。

    回到衙门,周总甲把银子交给了贾瑞。

    “一千三百两,每家五十两,一文不少。”

    周总甲此时觉得自己就是个财主,说话口气也冲了。

    “就这些?”

    贾瑞眼睛都没抬一下。

    “指挥使,难道要少了?”

    你个二货,巡逻了四天,就拿回来这点儿钱,就你这样的,还说自己会讨价还价呢。

    人家是拿你当要饭的打发呢。

    那些生意差的,规模小的,五十两还差不多。

    象玉华楼那样规模大,档次高的,二百两都不多。

    至少该收个两千两回来,才象那么回事儿。

    你就不会采取差异化收钱的策略?

    笨啊,没经验啊,眼界不高,小富即安,小农意识,城市无产者……。

    “算了,既然已经这样,也不好反悔,下回多长个心眼儿。”

    “是,指挥使。小的有些乏了,想下去歇息一下,不知……。”

    还有下回,总是这样收钱,不太好吧。

    “去吧,不过不许走远了,随时听信儿。可能要有差事办。”

    “什么差事?”

    “抓人,也是抓钱。”

    抓钱?

    “指挥使,什么时候走?小的就在这里等着。”

    “你不是累了么,下去歇息吧。”

    “有钱抓还累什么?不累,不累。”

    “先下去等着吧,到时候叫你们。”

    没出息,一见到钱就高兴。

    柳林庄,在城南三里的地方。这里紧挨着运河边,庄里有一些小船,时常在这里出没。

    下午申时初,贾瑞带着周总甲的十人小队赶到这里。

    到了河边的一片柳树林,倪二出来,把贾瑞等人引进树林里面。

    “前面那块平地,就是他们下货的地方。这两天每天申时正,就会有一艘船到这里卸货。”

    “从大船上下来,用车拉到货仓储存起来。”

    倪二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