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野心家-第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从大船上下来,用车拉到货仓储存起来。”

    倪二介绍道。

    “货仓找到了么?”

    “找到了,就在东边一里地远。”

    “盐从运河来,本来可以直接到城里去,却把货仓放在城外,只此一样,就令人怀疑。”

    “曾经问过邻村的人,说这些盐从来就没往城里面运,最后都运到北边去了。”

    “那人的话可靠么?”

    “可靠,他就曾经给运过盐,不过只运到良乡。”

    “他们是分段运输,不会直接一批人运到平安州的。”

    “还真是狡猾啊,总是换地方。好几回差点儿跟丢了。”

    “他们再有本事,还能有你倪二本事大?”

    “周总甲,你听见没有,指挥使说我本事大。”

    倪二洋洋得意道。

    我就顺口这么一说,你还当真了。

    “嘘,那艘船靠过来了。吃水很深,看来装的就是盐,应该就是他们。”

    “做好准备,等开始卸货的时候再动手。倪二,你带人上船,别让船跑了。周总甲,你带人抓岸上的人。”

    河上那艘船慢慢过来,在距离河边五六丈远停住。

    村庄方向传来一阵说话声音,十来个人和五台马车过来。

    在距离河边十几丈远停住,一个人走到河边。

    “过来吧,没有异常。”

    “你看好了,这回货多,不能出差错。”

    “放心吧,这里是我们的地界,多少回了,哪回不是平平安安的。”

    “好,这就过去,你们快点卸货。天黑之前我还得进城见东家呢。”

    船慢慢靠了过来,岸上的马车和人也过来,在河边等候。

    到了离河岸两丈的时候,船停住,放下了桥板,伸进水里。

    岸上的人就开始下水,从船上往下面扛麻袋。

    一看那个包装和重量,就知道是盐。

    这些人卸货很快,干活也熟练,也不用人指挥,彼此之间配合非常默契,一看就是经常干这个的人。

    很快,船上的货物卸下了一半儿,已经有两台车装满,正往村里去。

    剩下三台车正在装车,还有一些麻袋堆在岸边。

    “行了,动手吧。”

    贾瑞说了一声,倪二和周总甲就带着人,悄悄摸过去。

    到了附近,突然从树林里钻出来。

    “东城兵马司查案,都给我站住,谁也不许动。”

    噼里啪啦,倪二就带着人下水,很快上船,把船上的人控制住。

    这边周总甲则带着人,开始抓岸上的人。

    另外两个火甲追上两台马车,把车押了回来。

    “跑了两个人,快追。”

    “不用追了,立刻搜身。”

    贾瑞出来阻止道。

    周总甲和倪二就开始搜身。

    “指挥使,这人身上带着盐引。”

    倪二在船上喊道。

    “把他押下来,周总甲,你带人查封货仓。陈奎,叫他们把盐再装到船上。”

    倪二把人带了过来,把一个口袋递给贾瑞。

    “二十万斤盐引,一半多都是假的。”

    呵,一出手就是二十万斤,一条大鱼啊。


………………………………

第195章 咱们发财啦

    一番清点下来,一共抓获十三人,缴获马车五台,船一搜,海盐一百二十袋,一万两千斤。假盐引十二万斤,真盐引七万两千斤。

    这还不算在村里货仓那边的东西。

    没一会儿,一个弓兵跑来报信儿。

    “指挥使,货仓里查获海盐八千斤,抓获两人。”

    “指挥使,是在这里审问,还是回去审问?”

    倪二问道。

    “不在这里审,回去再说。陈奎,你去告诉周总监,把货仓封存,那两人交给本地地保,本地人也都交给地保,让地保和里正给做保,先放了他们。”

    “马车都赶回衙门去,船、盐、船上的人都带回衙门去。”

    “指挥使,真不在这里审了?”

    你个二货,审什么审啊。知道的越少越好。

    “回去再说。”

    “那货仓里的东西和人……。”

    “倪二,我说的话你们没听明白么?叫里正和地保做保,带这么多人回去,你供他们饭吃啊?”

    不过是雇来的一些小鱼小虾,抓他们有意思么?

    “这个……,好吧。”

    兵分两路,贾瑞和倪二带人押着船,陈奎和周总甲带人押着马车回城。

    到了城里,把船停在积水潭,派了两个弓兵看守,就押着人回到衙门。

    戌时初刻,马车也被赶回了衙门。

    此次行动正式结束。

    陈也俊和郑天伦都没走,一直在这里等待消息。

    饭菜已经准备好,人回来之后就吃饭。

    “给带回来那九个人准备酒菜,好吃好喝招待着,别怠慢了他们。”

    “陈吏目,给周总甲拿点钱,到饭馆给他们买点儿酒菜。”

    周总甲有些懵了。

    他们不是嫌犯么?还要好吃好喝地招待他们?

    “指挥使,拿大板子招待,还是酒菜招待?”

    “我刚才说什么来着?”

    “酒菜招待啊,这是什么意思?”

    “就是字面意思。”

    陈也俊在一边儿笑笑。

    “跟我来拿钱,去给他们买酒菜回来。不许打骂他们,这也是字面意思。”

    周总甲迷迷糊糊进去,拿了钱走了。

    贾瑞、陈也俊、郑天伦回到屋里,一起吃饭。

    “真的不审啦?”

    郑天伦问道。

    “审了又能怎么样?吃饭吧,说不定很快就有人来说情呢。”

    “也是,知道的越少越好,难得糊涂。”

    这两天跟踪夏半山,几个人就知道,这个家伙很有来头。

    他跟太监接触了两回,显然跟宫里的太监有关系。

    他的生意,很可能就收某个大太监的生意。

    敢做这样的生意,宫里的太监也必定位高权重。

    这样的人,是贾瑞得罪不起的。

    事实上,他也没有必要得罪对方。

    在贾瑞看来,所谓的贩运私盐,纯粹就是个伪命题。

    海水晒盐,本来就没有什么技术难度。

    从产能上来说,盐根本就不应成为一种紧俏商品,也不应该成为一种高价商品。

    这种生活必需品,本来就应该放开市场,自由生产和流通,满足百姓的需要。

    现在搞的盐引之类的玩意儿,纯粹就是朝廷为了敛财,故意实行的垄断专营。

    通过配额,故意制造市场紧张和恐慌,哄抬物价,阻塞流通。

    假盐引也好,贩运私盐也好,不过是一种消极的反抗措施罢了。

    贾瑞跟本就不认为贩运私盐是什么坏事儿。

    之所以还要查获,不是为了抓人,而是另有目的。

    吃过饭,三个人就在屋里喝茶,一边聊天,一边等待来人。

    亥时初有了动静,来了三个人。

    一个是巡城御史徐道忠,另一个就是夏半山。

    还有一个刘太监,是尚宝司的,也算是见过面,贾瑞领取令牌的时候,曾经见过此人。

    刘太监见了贾瑞,笑呵呵打了声招呼。

    徐道忠给贾瑞等人介绍了夏半山,双方寒暄几句,徐道忠进入正题。

    “天祥,听说你们在柳树庄抓了一船私盐,可有此事?”

    “确有此事,货主和船工已经带回来了,暂时羁押在这里。”

    于是贾瑞就把事情经过说了一遍。

    “可曾审问出来什么案情?”

    “抓回来的时候就要天黑了,还没来得及审问,打算明天再提审。”

    再看徐道忠、刘太监、夏半山几人,表情明显轻松起来。

    “天祥,这件事情是个误会,那是给京营送的盐,不是私盐。”

    我说老徐啊,你撒谎都不会。就这谎话,简直就是个笑话。

    “这里面有些内情,我跟你单独说说。郑天伦,陈也俊,你们带着夏东家,到别的屋子去,暂时回一下。”

    “夏东家请。”

    陈也俊和郑天伦也明白怎么回事儿,就带着夏半山出去。

    “贾天祥有点儿本事,干得不错。那个交通整顿,就连夏内相听了都赞赏。对了,这个夏半山,跟夏内相还是本家呢。”

    刘太监笑呵呵说道。

    他所说的夏内相,就是大太监夏守忠。刘太监的话,已经很明显,就是告诉贾瑞,夏半山就是夏守忠的人,他这回就是代表夏守忠来的。

    “我记得贤德妃封为贵妃的时候,还是夏内相到贾府宣旨的吧。”

    “徐大人好记性,确实如此。”

    几个人就闲聊,没一会儿陈也俊、郑天伦、夏半山出来。

    陈也俊在贾瑞耳边说了几句话,夏半山给刘太监耳语几句,又向徐道忠点点头。

    “天祥啊,既然是个误会,就放人、放车、放船、放货吧。”

    徐道忠说道。

    “既然误会澄清了,自然如此。郑指挥使,陈吏目,你们两个人带着夏东家去办一下吧,我陪着徐大人和刘公公在这里说话。”

    没一会儿,外面一阵喧闹,传来吆喝牲口的声音。

    很快陈也俊进来。

    “徐大人,指挥使,人已经放了。船上那边派人去通知了。货仓那边明天早晨过去解封。”

    刘太监站了起来。

    “徐大人,事情办完了,咱们也耽别搁年轻人歇息,走吧。”

    “走。”

    贾瑞几个人把人送到门口,回到了屋里。

    “夏半山给了多少钱?”

    贾瑞问道。

    “三千两,瑞兄弟,咱们发财啦。”

    陈也俊高兴的眉飞色舞。

    “大金门那里一千多两,这回一下子三千两,简直比作强盗还合算啊。”

    郑天伦显得很没有出息。

    “亏你们俩还是世家子弟出身呢,这点钱儿就高兴成这样。我以为至少能弄下来五千两,区区三千两,就把你们打发了。”

    五千两,你抢钱啊。做人不能这么不厚道吧。

    陈也俊和郑天伦同时鄙视了贾瑞一把。


………………………………

第196章 穷人翻身

    一个月后,吏部和兵部同时来了公文,任命贾瑞为东城兵马司指挥使,陈也俊为东城兵马司副指挥使。

    从此以后,贾瑞原来的指挥使前面的“署理”两个字去掉,成了正儿八经的指挥使。

    陈也俊从吏目提升为副指挥使,加上郑天伦,东城兵马司的一正二副三个指挥使配备齐全。

    原来的王书吏,被提升为吏目,接替了陈也俊原来的职务。

    巡城御史徐道忠和吏部的官员宣布完任命走了,东城兵马司召开了全体大会。

    这也是贾瑞和郑天伦上任之后,第一次召开全体大会。

    会议由陈也俊主持,副指挥使郑天伦第一个发言。

    “各位同仁,就在一个半月之前,东城地界之内,发生了一场火灾。三个指挥使因为此事,都被发配到了西北。”

    “可以说,这场火灾是我们东城兵马司的一场耻辱,也正是因为这场火灾,我们东城兵马司被别人看不起,成了别人耻笑的对象。”

    “但是,我们没有消沉下去,我们忍辱负重,默默坚持,决心洗刷耻辱。”

    “在全体同仁的同心协力之下,我们扳倒了刘大力,惩处了何三和宋四,打击了文奉鱼,一雪耻辱。”

    “更加紧要的是,我们进行了交通整顿。目前,南北西中都在跟我们学习,我们已经把他们远远地甩在了后面,他们提着裤子,也追不上我们。”

    贾瑞见郑天伦侃侃而谈,也不禁有些佩服。

    口才不错,总结成绩也很到位,会鼓舞士气。

    不过,你说把那几个兵马司远远地甩在后面,有些夸张了吧?

    虽然他们落后,但也不至于提着裤子都追不上。

    叫他们听见,要得罪人的。

    “各位同仁都很辛苦,积极肯干。付出了,就应该有回报。经过我和贾指挥使,陈副指挥使商议,此刻宣布一些事项。”

    “其一,取消各个总甲的纸笔灯烛钱。”

    “好,谢谢几位大人。”

    倪二首先出来捧场,拍起了巴掌。

    其实他来的晚,从来就没交过这个钱。但是看大伙儿没什么反应,觉得不给指挥使面子,所以就带了个头。

    见倪二鼓掌了,众人这才反应过来,开始鼓掌。

    “其二,晚上巡夜很辛苦,经常要饿着肚子。从今日起,每天晚上巡夜的人,都供给一顿夜宵,每人两个馒头,一碗肉菜。”

    “好,谢谢指挥使。”

    一提到吃的,众人就精神起来。

    两个馒头,一碗带肉的菜,那可是好伙食。平常谁家舍得这么吃?

    “其三,凡是正常当差的,弓兵每人每月补贴八百文钱,火甲每人每月补贴九百文钱。弓兵小旗和总甲,每人每月补贴一两银子。”

    “好!”

    这一回声音更大,在院里久久回响。

    人们此前虽然听到了这个风声,但是心里始终抱着怀疑的态度。

    他们也都知道,东城兵马司最近弄到了一些钱。

    除了大金门青楼的赞助,还有一些交通整顿中的罚款。

    以前的时候,兵马司也曾经有过一些格外收入,但是那些钱都被几个指挥使揣进了自己腰里。

    现在的指挥使,能把钱分给自己么?

    尽管怀疑,人们心里还是希望,自己也能分到一点儿。

    一个月九百文钱,一年就是十来两银子,这可不是个小数目。起码够家里两三个人一年的生活费用。

    以前的时候,不仅不给钱,还要往外掏钱。这一折一反,差别可就大了。

    这是关系到每个人切身利益的事情,哪里能不高兴呢?

    在改善属下待遇这件事情上,郑天伦和陈也俊爽快地支持了贾瑞的决定。

    他们几个人如果把钱分了,也没人会说什么,这几乎就是官场惯例,人们早就司空见惯。

    不过三人都没有给自己增加待遇,目前还是只拿俸禄,没有补贴。

    这倒不是他们大公无私,而是觉得不值得要这个补贴。

    即使给自己补贴,能给多少?一个月几两银子,没多大意思。也不差这几个钱儿。

    倒不如一点儿也不要,赚个好名声。将来即使有麻烦,自己没拿钱,心里也不害怕。

    郑天伦宣布完福利,陈也俊讲了一些业务上的事情,不外乎是待遇好了,当差也要卖力之类的。

    给了众人福利,现在讲话也有了底气。

    最后是贾瑞做总结。

    “刚才郑指挥使和陈指挥使已经说了很多,我就不再重复。我要跟你们说的,是几个注意事项。”

    “首先,给你们的这些待遇,朝廷的条例上是没有的。这是咱们东城兵马司自己擅自做主的。”

    “有了待遇是好事,但是你们也别高兴的太早。这个待遇究竟能发放多久,目前还不好说。”

    “若是我们几个一直在这里,自然会一直发放,若是我们不在了,到时候不发放,你们也别怪别人。”

    “还有,目前只是我们东城有,其他的兵马司都没有这个待遇。”

    “同样都是兵马司,凭什么有的有福利,有的就没有了?这不公平啊,难道我们没当差么?”

    “如果我是别的兵马司的人,也会感到不公平,有的人就可能会举报。既然我得不到,你们也别得到。”

    “这样的人,还是不少的。”

    “我跟你们说这些,就是要告诉你们,这些福利,不是你们理所应当得到的。所以,要做好保密,跟别的兵马司、巡捕营、巡城把总、甚至你们家里人,都不要说。”

    “这件事儿烂在肚子里面,别出去显摆、炫耀。”

    “今儿个我就把话先撂这儿,如果此事传了出去,上面追究下来,这些福利我们就只好取消。都听见了么?”

    “听见了。”

    “记住了吗?”

    “记住了。”

    记住也未必管用,穷人翻身,总是控制不住地想要炫耀一番。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混到哪天算哪天。

    你们自己连这点儿秘密都保不住,也活该没有钱拿。

    “还有一件事儿,就是在当值的时候,跟人要好好说话。不要一开口就呵斥吓唬人家,满口脏话,要不就是罚钱打板子的。”

    “有的人拿着个马鞭子,就总是抡来抡去的,吓唬小孩儿呢?咱们虽然是当差的,也要讲道理。以德服人,以理服人。”

    “便是罚款,也要好好说话,和气生财。声音大就有理么?不是的。声音大就能多罚款么?不是的。”

    “罚款要让人家交得心甘情愿。对了,咱们罚款的事情,也低调,。不要张扬,也不要跟别人说,罚了多少多少钱。”

    “你总说罚了多少钱,别人一听,原来你们东城这么有钱啊,就有人惦记上这个钱。”

    “若是上面说,你们把罚款都给交上来,我敢不交么?不敢,就得交上去。”

    “话又说回来了,钱都交上去了,还拿什么给你们?这个帐你们要算明白……。”


………………………………

第197章 谁让你们当真了

    徐道忠带着西南北中四个兵马司的正副指挥使们,来到了东城兵马司的辖区东安门。

    东安门这里,是神京城整个交通整顿活动最早发起的地方。如今这里也是交通秩序最好的地方。

    其他的兵马司虽然也开展了交通整顿活动,取得了一些效果,但是在徐道忠看来,成效还远远不够。

    在东边路口的宣传牌前面,徐道忠停住。

    “来,你们都过来看看这些图画。这些图画风趣幽默,便是不识字的人,都能看懂什么意思。”

    这些图画,正是贾瑞叫惜春和探春姐妹画的宣传画。

    “你们那里虽然也写了一些标语口号,但是你们想过了没有,如今有多少识字的人?”

    “难道不识字的人就不出来了么?光有文字,那些不识字的人看得懂么?”

    “你们虽然也做了一些事情,但是许多都是流于形式,做表面文章。想做,就要象东城这样,切实为百姓着想,而不是仅仅为识字的人着想。”

    “由此可见,你们虽然学了东城的办法,但只是应付差事。”

    马尚德等人心里委屈,但是面对上司又不敢说出来。

    什么都是东城好,难道我们就什么也没做?我们也很努力了好不好啊。

    “你们再看看人家东城的人,无论是弓兵,还是火甲,个个都精神饱满,意气风发,这才是兵马司该有的样子嘛。”

    “弓兵和火甲,就是官府的体面。百姓见了他们,就如同见了官府一样。”

    “再看看你们的属下,一个个萎靡不振,破衣烂衫,哪里像个差役的样子,简直跟流民营那些流民差不多。”

    这也能怪我们?

    谁不希望自己的属下穿的体面一些?可是那号衣几年才给发一回,来来回回就一大一小两个号,大伙儿轮着穿,衣服怎么能合体?

    总也不给换,自然没有新衣服。

    不过,他们东城的人,怎么穿的都那么好?

    对了,一定是徐道忠偏心,给东城发了新衣裳。

    哼,都是兵马司,凭什么东城有,我们就没有?

    “徐大人说的有理。其实我们也希望属下穿的体面一些,可是没有新号衣啊。大人既然给东城发了,能否给我们也发一些啊。”

    马尚德觉得这是一个机会,他这一开口,另外的人也纷纷附和,请求徐道忠给发新号衣。

    “你们跟我要衣服,我找谁要去?我手里有么?人家东城也没找我要,自己就做了新号衣此来,你们为何就不能?”

    东城自己鼓捣的?他们哪里来的那么多钱?

    “可是我们没钱啊。”

    “没钱不会自己要去?”

    跟你要了,可是你不给啊。

    奇怪了啊,东城虽然也说罚款,但是没见到他们真的罚了几个钱啊,他们从哪里来的外钱啊?难道是贾瑞和郑天伦自己掏腰包?一会儿得问问郑天伦。

    看着这帮家伙那不争气的样子,徐道忠心里那个气啊。

    一帮蠢货,叫你们跟贾瑞好好学学,你们就给我学成这个样子?

    看你们那手下,一个个跟花子差不多,我的脸都叫你们给丢尽了。

    还好意思跟我要东西,我有钱么?你们以为我对东城偏心,我哪里偏心了?

    人家东城从夏半山手里弄了三千两银子,就给我送来五百两,你们谁给我送了一文钱?

    也就是遇上我,不为难你们,换个别人给你们当上司,你们试试?成天找你们毛病,看你们能受得了不?

    就知道吃喝玩乐的,也不知道暗地里弄几个钱,有了钱,才能给手下换新衣服,才能画画,才能给属下夜宵。

    一点儿也不知道关心你们属下,谁愿意给你们卖力?

    几个人正在说话,贾瑞过来。

    “见过徐大人,哎哟,各位同仁都来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