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野心家-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游击还没穿衣服,就用被子裹上,抬手抬脚,把他抬了出去。

    另外的几个巡捕兵丁,也被绑上双手,一同带了出来。

    没多久,就把李游击带到了崇文门瓮城之内的税监衙门囚室。

    这间囚室,就是平常用来关押那些偷逃税款人的地方。

    在这里,贾瑞见到了郑天伦。

    “天祥,这回是一网打尽啊。巡捕营这帮混账,我早就想收拾他们了。”

    “咦,郑指挥使别这么说,不是咱们想收拾巡捕营,而是税监大人想收拾,是他们提供了线索,要求咱们行动。”

    如果是东城兵马司的主动行为,就得罪了巡捕营。

    但是税监提供了线索,要求兵马司配合缉拿李游击这伙儿人,就是另外一回事情。

    巡捕营虽然不会对兵马司有什么好感,但是这笔账却记在税监头上。

    “哦,对对对,我怎么把这茬儿给忘了呢。就是税监的命令嘛,否则抓人怎么会送到这里呢?”

    没一会儿,陈也俊带人押着刘伶春酒坊的人,要到了税监囚室。

    这边刚刚把人送进去,那边王吏目又押着城里接应的酒贩子过来。

    至此,今晚上所以的嫌犯一网打尽,连同缴获的脏物,都移交到了崇文门税监这里。

    把人证物证交到这里,那是有讲究的。

    其一,兵马司没有审判权力,抓到人之后,按照正常程序,就应该交给税监。

    其二,这也可以证明,是税监办案,将来巡捕营就跟税监打交道,有什么事情也不用找兵马司。

    之所以把城内接应的人先送到兵马司衙门,一是人是兵马司抓的,需要进行必要的询问和甄别。

    二是这些人身上带着钱,兵马司就可以把钱扣下来。

    税监这里也不差这几个钱,兵马司帮了这么大忙,他们也不好意思要钱,这笔钱就归的东城兵马司了。

    帮忙可以,总得顺便捞点钱吧。

    跟税监移交完毕,兵马司的人就回到了衙门。

    行动顺利结束,大伙儿非常兴奋。就在一起纷纷议论。

    贾瑞抽抽鼻子,就闻到了一股浓重的酒味儿。

    “哪里来的酒?”

    陈也俊笑了笑。

    “走,到后院去看看。”

    到了后院,就见地上摆了一大堆酒坛子。

    “这是……?”

    “嘿嘿,查封了一个酒坊,咱们总不能空着手回来吧?”

    完喽,陈也俊以前做事方正,现在也会趁火打劫,也不知道跟谁学坏了。

    “指挥使,在那些接应人身上,收缴了一百二十两银子。兄弟们这么辛苦,明儿个就是八月十五,你看……。”

    王书吏说了半截话,但意思也很明显,就是分赃发过节费。

    “既然如此,你们就核计一下,给大伙儿分了吧。对了,今晚别分。”

    “知道,明天一早再分。”

    王书吏立刻明白了贾瑞的意思。

    但郑天伦一时还没反应过来。

    “他们一会儿回家,何不给他们分了,叫他们顺便拿回去?”

    “街道晚上没人,咱们这么多人都带着钱,带着酒,若是让巡捕营和巡城把总的人遇上,如何解释?”

    郑天伦吓了一跳。

    “还真的如此啊。明天八月十五,街上人多。我东城兵马司的人,买些酒回家过节,见到谁也不怕,对不对?”

    “对,郑指挥使高见。”

    “郑指挥使明察秋毫,洞若观火。”

    陈也俊和王吏目连连夸奖。

    “去去去,你俩没完了啊?”

    几人同时大笑起来。


………………………………

第219章 北疆不正常

    八月十五,省亲别墅工地停工一天,工匠和力工们放假过节。

    发了月饼,改善伙食,利用难得的空闲时间,不少人到城里闲逛。那些家住城里的人,也有了难得的闲暇,跟家人一起过节。

    贾瑞到工地上走了一圈儿,见没有什么异常,就出城到了水月寺。

    上午已经把活儿赶了出来,下午就开始放假。人们也有了难得的清闲时刻。

    在张老财的陪同下,贾瑞看了给工人们准备的酒菜,觉得还算不错,就打算回家。

    刚准备走的时候,妙玉从寺院里面出来。

    “这就要走了么?”

    妙玉的声音不高,似乎有些不舍。

    “到衙门去看看,然后回家过节。已经十多天没回家了。”

    “哦,那你走吧。”

    “妙玉,有事儿么?”

    “没事儿,我就是随便问问,你走吧,别耽误你的正事。”

    “好,我走了。对了,张老财他们的伙食我看了,还不错,他们都夸你大方呢。”

    “也没什么,不过是花几个钱。吃的高兴,做事也爽快。对了,见到林姑娘,叫她过来玩儿。怪想她的。”

    “好。”

    看着贾瑞的背影,妙玉不禁有些怨气。

    中秋月圆之日,就不知道在这里过上一晚,晚上赏月的时候,也有个人说说话。再写上几首诗词,岂不是……。

    算了,他就是个无情无义之人,哪里会想到这些,谁稀罕你在这里?

    妙玉心里不禁又有些怨气。

    “小姐,瑞大爷走远了,咱们回去吧。”

    金环劝道。

    妙玉不禁有些恼怒。

    “死丫头,他走不走远,关我何事?我又不是出来送他的。就你多嘴。傻站着做什么?还不回去。”

    妙玉转身就走,留下金环和银环相对而笑。

    明明是你不走的,此刻却来怪我?

    “银环,小姐似乎有些不高兴呢。”

    “惆怅呗,这两天总是嘟囔什么‘我是人间惆怅客’,都是瑞大爷的诗给闹的。”

    节日里,街上的行人和车辆明显增多,交通拥挤了不少。

    走到大明们的时候,贾瑞遇上了裘良。

    这里是南城兵马司的管区,裘良正在这里督查。

    “裘大哥,今天不是休沐么,怎么皇城里这么多人啊。”

    大明门是皇城的正门,从这里看过去,就能见到皇城里面有不少车马和轿子。

    很显然,有不少官员到了皇城。

    “上午还没有人,午时开始,就来了不少人。”

    “有什么紧急事情?”

    裘良四处看看,两人走到一边儿没人的地方。

    “传说北边边疆传来急报,鞑靼人又有所行动了。”

    “唉,今年北方草原大旱,怕是又要南下劫掠了。”

    老天是公平的,天灾对草原上的游牧民族生存,也是一场严峻的考验。

    每当旱灾,雪灾的时候,草原上半农半牧地区收成不好,牧区草势不好,牧民们生活也会受到极大影响。

    对于汉地的农耕区来说,农民背井离乡,四处讨饭,或者接受朝廷救济。

    草原上的游牧部落,最常用的办法,就是南下汉地抢掠。

    不仅仅是抢劫粮食,人口、工匠、牲畜、各种工具,凡是有用的东西,能搬走的东西,只要能抢到手的,就毫不客气。

    多少年来,甚至在历史上的历朝历代,都是如此。

    只有两种情况下,他们才不会南下劫掠。

    一是汉地人强大,把他们打痛了,他们不敢南下。

    二是风调雨顺,生活富足,跟汉地又能正常通商,抢掠不合算的时候,才和平相处。

    否则的话,他们就必定南下抢掠。

    现在大德和鞑靼是死敌,大德国势衰落,草原上又发生了自然灾害,南下抢掠是必然的。

    现在是秋天,战马的膘情好,体力充沛,北方粮食也到了收获季节。此时出来抢掠,正是时候。

    “唉,如今西北流寇作乱,北方鞑靼又蠢蠢欲动,也不知道这回能不能挡得住鞑靼人。”

    “山水关那里,不是有二十万大军么,应该能挡住鞑靼人吧。鞑靼人虽然强悍,也不过二十来万人而已。”

    “他们还不能全都出动,又有山水关天险。朝廷每年几百万两军饷用在北疆……。”

    “唉,瑞兄弟,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山水关号称二十万大军,实际上有多少人马,只有天才知道。”

    “你是说吃空饷?”

    “自然是了,军中也跟卫所差不多,空额比比皆是。便是有兵卒在,能否打仗也是两说着。对上草原铁骑,真的胜负难料呢。”

    “也是,不过这也不是咱们操心的事情,总不至于打到京城来吧。”

    “那倒也是,他们抢够了,也就回去了。别提这些闹心事儿了。听说你们昨晚上把巡捕营的人抓了?”

    “是有这回事儿,崇文门税监交办的案子,我这里听人家吆喝而已。只是没想到,李游击也参与其中。”

    “唉,瑞兄弟,为兄在官场上比你多混了几年,告诉你几句知心话。有些事情,不要太较真。”

    “官场上都是盘根错节的,说不定什么时候就碰上硬茬子。能不得罪人,尽量别得罪。”

    我倒是不想故意得罪谁,可是我自己说了不算啊。有些事情,想逃避都避不开的。

    “谢谢裘大哥提醒,我走了。”

    到东安门看了一下,贾瑞就回到了兵马司衙门。

    今天白天是陈也俊当值,晚上是郑天伦当值,见没有什么事情,贾瑞就到了东四牌楼市场,买了些月饼和酒肉鱼蛋之类之后回家。

    叫陈奎把东西送回家,贾瑞提了一包月饼,去看望老祖宗。

    刚过了仪门,迎面就遇到了薛蟠和贾蓉。

    “哎哟,这不是瑞大哥么,好久不见啊,可想死兄弟啦。”

    薛蟠显得异常热情,紧走几步上来。

    自从到了东城兵马司之后,贾瑞确实很少见到两人。两人也不去招惹他,贾瑞自然也懒得去跟他们斗。

    他现在的对手,是那些官场中人,跟这两个菜鸟斗法,贾瑞觉得有些丢人,拉低了自己的层次。

    “蟠兄弟,蓉哥儿,你俩忙什么呢?急三火四的。”

    “哦,没事儿。去给老祖宗请安,送点儿月饼过去。对了,瑞大哥,你升官儿了,我俩还没祝贺你呢。”

    “哪天得了空,我俩做东,请你吃酒。”

    “都是自己人,不用客气。你们走吧,我也到老祖宗那里请安。”

    贾瑞过去了,薛蟠和贾蓉还不动地方。

    “薛大叔,瑞大叔今天对咱俩如此和气,又不让咱们请他,你说他是不是生咱们气啊?”

    “不会吧,他都是指挥使了,还能这么小心眼儿?”

    “唉,你没听说么,他一当官儿,就把锦衣军的刘百户扳倒了。”

    “还有东城的何三、宋四、巡捕营的李游击,对了,就连国子监他都不放过,还不小心眼儿?”

    “哎哟,你说的还真是啊,那怎么办啊?他都说了不用请他啦,难道真的要请?”

    “别听他说,就是客气一下而已。我觉得还是请他一顿为好,免得他找咱们麻烦。”

    “也好,就等过了节,豁出去几两银子,好好请他一顿。”

    “对,就当花钱买平安了。”


………………………………

第220章 主动送钱来了

    八月十六,衙门正常开衙。

    贾瑞在东城转了一圈儿,就到了衙门里。

    刚刚进院,王吏目就迎了出来。

    “指挥使,你总算来了。”

    “有什么紧急事情么?”

    “京营的人,顺天府的人,还有尚宝司刘公公都来了。”

    他们突然来这里干什么?

    这几家都欠东四牌楼商人的钱,难道是来还钱的?

    不会这么自觉吧。

    “他们说了来意么?”

    “没有,就说要找你。我叫倪二出去找你了。”

    “我到各处去转了一下,没看见他。”

    到了屋里,首先看见的是刘太监。上次查夏半山私盐的时候,刘太监还曾经来过这里。

    “天祥,你去哪里啦,让咱家好等。”

    “刘公公,我到辖区转转,让各位久等了。”

    “算啦,你也不用客气。这两位是顺天府和京营的。今儿个来,就是为了欠东四牌楼市场那些市户银子的事儿。”

    “要说这事儿啊,全都是个误会。几年前的旧账,谁也不记得了。后来你们跟国子监比试,说是还有咱们几家的事情,咱们回去就查了一下。”

    “你还别说,这一查,还真就查出了欠账。原来我们这几家也欠他们的银子。”

    “杀人偿命,欠债还钱,古来如此。怎么能不还钱呢?都是手下人办事不利,才拖欠了几天。”

    “这不,一查明白,咱们几家就都来还钱了。这是我们的银子,他们两家的事儿,我就不管了。”

    刘太监从袖子里拿出银票,就放在桌子上。

    “我也是来还钱的,都是属下办事不力,才导致如此。此事已经惊动了节度使王大人。”

    “王大人非常生气,叫我们立刻还钱。这不今儿个一早就来送钱了,还请贾指挥使笑纳。”

    “此事纯属误会,贾指挥使是王大人的外甥,我们怎么敢不给你面子呢?还请贾指挥使原谅。”

    接着就是顺天府的人表演,不外乎手下办事不利,顺天府尹震怒,命令立刻还钱之类的。

    贾瑞因为生罗掌柜的气,本来不打算帮着要这些钱。

    没想到,自己不要,他们竟然主动送上门儿来。

    既然这样,也没有理由不收下。于是就找出了欠条,又写了收据,收下了银子。

    至此,罗掌柜他们这些人的钱,已经全部追回来,还各自加了这几年的利息。

    把几个人送走之后,贾瑞和王吏目又回到了办事房。

    “真没想到,他们竟然主动把钱送来。看来,皇上确实发话了。”

    贾瑞此前曾听左副监督说过,皇上发话让衙门还钱的事情,现在算是验证了。

    “皇上发话是一,也不排除他们害怕出丑。上次国子监让指挥使弄得丢了颜面,斯文扫地,他们怕指挥使在他们身上故技重施,所以才乖乖地送钱来。”

    “那倒不一定,国子监好欺负一些,这几家就没那么容易就范。不管怎么样,钱给了就是好事。”

    “一定是如此,指挥使若是不信,看两天就知道。”

    “衙门欠钱的事情,不光咱们东城有,哪个城区都是如此。只要看别的城区是不是还钱,到时候就知道了。”

    倒也有道理啊。

    “别的城区不关咱们的事儿。我把这个承诺兑现,总算没有丢人。以后若是遇上这样的事情,再也不管了。”

    王吏目笑笑:“一个个的,嘴上说的都好听,欠债还钱,可是好几年了,就是不还。如今连衙门都这样,唉,不说也罢。”

    正说着话,郑天伦进来,看见桌子上的银票,瞅着贾瑞。

    “又发财了?”

    这个家伙,什么心理啊,哪里那么容易发财,你当是捡钱啊。

    “这不是咱们的钱,还罗掌柜他们的。”

    王吏目就说了事情经过。

    “这么说,钱都要回来了?这么多钱,给他们有些可惜了。”

    “那就把利息留下,本钱还给他们。”

    贾瑞一锤定音。

    “对,就该如此。咱们又是挑战国子监,又是抓李游击的,也该有些辛苦钱。”

    郑天伦立刻赞成,王吏目也跟着附和。

    “对了,指挥使那三个丫鬟,也该给点儿赏钱,不能让她们白忙活。咱们就大方点儿,一人给二两银子。”

    贾瑞看看王吏目,心里叹了口气。

    贫穷限制了你的想象力,到底是层次不够啊。

    还大方一回,才二两银子。

    晴雯得了这个钱,或许会高兴一阵。

    放到黛玉和妙玉那里,黛玉大概会客客气气地推辞。至于妙玉,她不把银子摔倒我脸上,就算给我面子。

    人家那银子,都是以万两为单位计算的啊。

    既然钱都齐了,就该还给那些市户。

    这也算是一件露脸的事情,于是贾瑞、郑天伦、王吏目就一起到东四牌楼市场还钱。

    到了醉花楼,就找到了罗掌柜。

    “罗掌柜,钱都要回来了,你把大伙儿都召集过来,当面儿把钱交割清楚。”

    “谢谢各位官老爷,你们可救了我们的命啊。”

    王八蛋,还想买小妾呢,哪里就至于活不下去了,这帮家伙的话,可不能全信。

    奸商,奸商,这话还是有道理的。

    “快去找人吧,我们忙着呢。”

    “是,小的这就去。快点沏茶,恩人来了,一点眼神儿没有。”

    贾瑞几个人正在喝茶,郑天伦突然碰了贾瑞一下。

    “天祥,你看看那桌那两个人?靠窗户那桌。”

    贾瑞一看,就见那边两个人正在吃饭,偶尔低声说些什么。

    “怎么了?有什么古怪么?”

    贾瑞没觉得两个人有什么异常。

    “鞑靼人。”

    不会吧?鞑靼人跑到这里来干什么?

    鞑靼人虽然也跟大德做生意,但是一般只限于在边界上的几个互市交易市场,其中又以平安州最多。

    当然,两国边界漫长,也没有精确的分界线,两国边民之间,私下做一些交易,也很正常。

    这类交易数额很小,难以监管,朝廷也懒得去管。

    不管怎么样,鞑靼人直接到大德京城来做生意,还是极为罕见的。况且两人还是汉服打扮,这就更加可疑。

    “你看准了?”

    “你看他们的衣襟,虽然是汉服,但满是油腻,那就是擦手留下的痕迹。”

    “再看看他们的菜,除了肉还是肉,这就是鞑靼人的习俗。汉人哪有这样的?”


………………………………

第221章 形迹可疑

    郑天伦曾经到鞑靼做过生意,对于那里的风俗习惯比较了解。

    鞑靼人吃饭不用筷子,大多时候用刀子,许多时候就用手抓。

    懒得总是洗手,加上油腻也洗不掉,就经常用衣襟来擦手。

    久而久之,几乎每个人的衣襟,都是油腻油腻的。

    就是这个习惯,也无所谓好坏,无所谓先进或落后,文明或野蛮。

    就是从这个特点,郑天伦断定他们是鞑靼人。

    这让贾瑞想起了昨天裘良跟他说的,北方边疆鞑靼人异动的事情。

    如果鞑靼人真的想南下大举进攻大德的话,派出一些探子,到大德来刺探军情,就是很自然的事情。

    “郑指挥使,你听说北疆的事情了么?”

    “昨晚上父亲回家说过,鞑靼人可能南下。所以我怀疑,这两人是否跟此事有关?”

    行啊,这个家伙不简单,嗅觉很灵敏。

    “他们确实有些可疑,你看……。”

    “这件事情交给我来办,我悄悄跟踪他们。”

    “好,你小心一些。”

    罗掌柜带着人进来,两个嫌疑人也吃的差不多了,就结账离开,郑天伦悄悄跟了出去。

    这边王吏目把银子做了交割,也没提利息的事情。

    那些市户似乎也知趣,对于利息的事情也没提,双方心照不宣,就算做了了结。

    “谢谢贾指挥使,谢谢王吏目。”

    市户们千恩万谢,说尽了好话。

    “也不用你们谢了。按说这事儿本不该我管,这回也是我运气好,他们给面子。”

    “以后就不会有这么好的运气,再有这事儿,你们爱上吊就上吊,爱投河酒气投河,可千万别来找我。”

    “不会,不会,再也不会了。”

    也不知道他们是不会找贾瑞,还是不会上吊。

    不管怎么样,这事儿办成了,贾瑞还是挺高兴的。

    谢绝了吃酒的邀请,贾瑞就告辞离去。,

    到了外面的时候,贾瑞才注意到,罗掌柜一瘸一拐的。

    “罗掌柜,你的腿怎么啦?”

    不会是倪二干的吧?

    “这个……。”

    卢东家抢过了话头。

    “前天晚上回家的时候,叫人打了闷棍。”

    “是遇上强盗了吧,在何处被人打的?报官了么?”

    “小西口那里,也没丢失什么东西,就没报官。”

    “哎哟,那里是西城的地界,我管不着,帮不了你。若是想报官,就到西城兵马司去吧。”

    “我走了,不用送,赶紧回去做生意,多赚点钱。”

    “谢谢贾指挥使,你可真是好人啊。”

    你要是能把利息钱也还给我们,就更加是好人了。

    傍晚的时候,郑天伦回到衙门。

    “我一直跟着他们,这两个家伙确实形迹可疑。”

    “有何可疑之处,说说看。”

    “既不投亲,也不问路。虽然也到了市场,但只是一走而过。”

    “不进商铺,不买什么东西,也不打听价钱行情。爱往军营附近溜达,还到草料场外面转了一圈儿。”

    “然后就到城门和城墙附近转悠。一边走,一边指指点点的。”

    看来他们的兴趣,主要在军事目标。

    “更加可疑的是,两人到了没人地方,还拿出纸来,记一些什么东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