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野心家-第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来他们的兴趣,主要在军事目标。

    “更加可疑的是,两人到了没人地方,还拿出纸来,记一些什么东西。”

    “他们走路的姿势,也有些特别。”

    “有何特殊之处?”

    “一是罗圈腿儿,这是经常骑马的人,常见的样子。”

    “二是走路步伐始终一致,好像是在用步丈量距离远近。”

    郑天伦说到这一点,贾瑞可真的有些佩服他。

    不仅观察细致,推理能力也很强。

    从走路的姿势,推断出丈量距离。

    这个本事,贾瑞也未必能做到。有很大的可能,郑天伦的推断,还就是对的。

    “他们是否跟何人接触过?”

    “目前还没有发现。或许是白天不方便,晚上才会行动。”

    “他们住在崇文门的悦来客栈,我已经叫倪二带人昼夜监视他们,一有动静,就回来禀告。”

    可以说,郑天伦的安排很周密。仅仅派人监视这一措施,就让贾瑞非常满意。

    这件事情事关重大,贾瑞和郑天伦就在衙门里等候消息。

    过了亥时,倪二回来了。

    “果然有所行动,万万想不到,这两人竟然到了一个熟人的宅子去。你们猜猜是谁家?”

    “别废话,快说。”

    你个二货,这个时候还有心思卖关子。

    “夏半山,是不是意外啊。”

    竟然是他!

    确实很意外,但又在情理之中。

    两个鞑靼人到京城,人生地不熟的,虽然能侦察到一些情报,但也只是表面上的东西。

    一些比较高层次的,隐秘的东西,两人并不容易得到。

    有了夏半山这种内应,获得一些高级机密,就要容易得多。

    夏半山在平安州跟鞑靼人做生意,双方有来往,鞑靼人把他发展成间谍,是完全有可能的。

    令人有些害怕的是,夏半山跟大太监夏守忠关系密切。

    夏守忠又是皇上最信任的人之一,知道的秘密太多了。

    这样联系起来看,就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当然,现在还都是推理,没有什么证据。

    郑天伦苦笑一下。

    “咱们原来给刘大力安了一个鞑靼人细作的罪名,没想到,如今竟然真的出现了鞑靼人的细作。”

    “难道这就是天意?”

    哪里来的那么多天意,大战之前搜集情报,不是很正常么。

    “他们两个人到了夏半山的宅子,呆了差不多半个时辰出来,才回到悦来客栈。”

    “他们进去不久,门口就多了两个人看守。那两个鞑靼人出来,这两人一直陪着他们,到了悦来客栈才回去。”

    “回去之后呢?”

    “屋里灯亮了,过了一会儿又灭了,想来是睡觉了,那两个弟兄留下监视,我就回来。”

    “你回去接着监视,一刻也不能放过。”

    “好,你们放心,保证盯死他们。”

    “自己去买点儿夜宵吃,到时候找王吏目报账,吃点儿好的,别喝酒。”

    “明白,我知道轻重。”

    倪二走了,贾瑞也没叮嘱他太多,他对倪二办事,还是比较放心的。

    “天祥,这件事儿有些棘手啊。”

    “你是说夏守忠的事情?”

    “是啊,他可是一条大鱼啊。”

    “此刻还不能确定什么。夏守忠也可能不知情,被夏半山给利用了。”

    这个倒是很有可能。

    按说夏守忠作为当红太监,已经达到了权力巅峰。

    他有的是办法捞钱,甚至都不用自己开口,就有的是人主动把钱奉上。

    他没有必要为了钱去给鞑靼人做间谍,倒是夏半山很可能为了钱,去里通外国。

    便是如此,因为夏半山的靠山是夏守忠,此事也比较棘手。

    “这也有可能,我们怎么办?”

    “继续盯着,我想他们不会久留,走的时候,或许就会带着机密离开。”

    郑天伦站起来,开始换上便装。

    “你要干什么?”

    “事关重大,我还是亲自去盯着,万一有什么动静,也好有个人做主。省得倪二来回跑,耽误了大事。”

    “好,你就见机行事。若是有什么差错,只说是我的意思就行。”

    “哈哈,没那个必要,这点儿担当,我还是有的。”


………………………………

第222章 蹊跷的路引

    天终于亮了。

    郑天伦和倪二带着两个人,在悦来客栈对面的屋顶上,监视了整整一夜。

    四个人分成两组,轮流睡觉。

    悦来客栈有了动静,门开了,店里的伙计走出来,开始打扫院子。

    随后有人出来,开始喂马。

    屋顶上冒出炊烟,应该是开始做饭。

    院子里的人越来越多,有的人端着铜盆和瓦盆,在院子里面洗脸。

    但是那两个鞑靼人始终没有出来。

    知道辰时许,两个人才出来。

    “郑指挥使醒醒,他们出来了。”

    倪二推了推郑天伦。

    郑天伦揉了揉眼睛,就见那两个鞑靼人身上背着褡裢,进了马圈。

    不一会儿,一人牵着一头驴出来。

    “看来他们是要离开京城的样子。”

    “咱们怎么办?是否此刻就抓他们?若是不抓住他们,就怕他们要跑掉。”

    郑天伦陷入了思考当中。

    自然不能让他们就这么走了,把情报带回去。

    但是现在就缉拿他们,必定造成轰动,很可能还会惊动了夏半山。

    “我们先跟踪他们,看看他们到底是否要走。”

    几个人从房顶上下来,骑上马,就在胡同里等候。

    等两个鞑靼人过去,才从胡同里出来,保持二十来丈的距离,不远不近地跟着。

    鞑靼人没有停留,一直向北走去,最后出了城门。

    “郑指挥使,我们怎么办?”

    “出城,接着跟踪,看看他们是否跟人接触。”

    “明白了,如果有人跟他们接头,就是他们的同伙。只是我们才四个人……。”

    “朱虎,你回衙门报信儿,叫指挥使派人来接应我们。看来他们是想回鞑靼,叫指挥使顺路往前追就行。”

    “我走了,就剩你们三个,能行么?”

    “你就去吧,快点儿。”

    朱虎拨马回头,三个人就跟着出了城门,很快又见到了鞑靼人的身影。

    时间过得很快,离京城越来越远。路上的行人渐渐稀少。有时候一两里地也见不到人。

    “快到巳时了吧?”

    倪二问道。

    “是时候了,这一带没有村庄,也见不到人。看来没人接应他们。”

    “我们追上去,缉拿他们。”

    郑天伦做出了决定。

    “我们怎么干?”

    “上去就动手,倪二。你对付那个大个子,我对对那个小个子。白三儿,你先帮着倪二把大个子捆上,然后再帮我对付小个子。”

    “干净利落,不给他们喘息机会,明白了么?”

    “明白。”

    “走。”

    三个人同时催马,一阵疾驰,接近了鞑靼人。

    就在超过他们的那一刻,郑天伦和倪二几乎同时从马上跃起,扑到鞑靼人身上。

    鞑靼人猝不及防,就被从驴上拖了下去。

    刚一落地,郑天伦就死死地用胳膊箍住了小个子的脖子。

    这家伙个子虽然不高,但是力气不小,拼命挣扎,好几次差点儿被他挣脱。

    郑天伦用尽了全力,就是不放手。

    那家伙从腰里掏出匕首,就朝着郑天伦的腿上刺去,幸亏眼疾腿快,才躲了过去。

    王八蛋,竟敢下狠手。

    郑天伦腾出左手,摸出匕首,一刀刺进了小个子的大腿。

    嗷地一声惨叫,小个子挣扎的更加厉害,终于挣脱了郑天伦的胳膊。

    幸亏此时白三儿赶到,按住了小个子,两人合伙儿,把他捆了起来。

    再看那个大个子,已经被捆得像个粽子,倪二正在打绳结。

    “这两个家伙,还不讨好对付呢。”

    两人都捆住了,郑天伦几人都坐在地上,呼呼喘气。

    这两个家伙体力都很不错,若不是突然袭击,三个人还真的未必能对付得了他们。

    即使最后拿下他们,很可能也是两败俱伤。

    “你们是什么人,为什么要抓我们?”

    小个子十分愤怒,大声质问。

    说的虽然是汉话,却带了明显的口音。

    郑天伦一下子就听出来,正是大德和鞑靼交界那一带人的口音。

    “鞑靼人,你就别装了,我们跟了你们两天,你们干的事儿,我们都知道。”

    “什么鞑靼人?我不明白你什么意思。我俩都是良民,就是来京城做生意的。”

    “快快放了我们,否则就到官府告你们。”

    倪二起来,踢了小个子一脚。

    “你去告,我们就是官府的。五城兵马司,有什么冤屈你就告啊?若是没有真凭实据,我们会抓你们?”

    郑天伦体力恢复了一些,站了起来。

    “不能留在大路上,把他们抬到驴上,咱们到那边的小树林里等候。”

    几个人一起动手,把两个人抬到驴上,拉进了小树林里外面看不到的地方。

    然后又把自己的马牵了进来。

    “白三儿,你去弄点儿草喂马,倪二,你搜他们的身。”

    郑天伦则拿过两人的褡裢,里里外外仔细搜查。

    结果令人失望,除了一些散碎银子、干粮、火镰、路引等日常用品外,没有什么有价值的东西。

    更没有关于情报的书信、地图之类的东西。

    “指挥使,没什么东西。”

    倪二那边也一无所获。

    “你们想找什么?要钱就拿走,快点儿放了我们。”

    郑天伦拿去两人的路引查看,这是平安州签发的路引。

    从外表上看,没有什么破绽。只是稍微厚重一些。

    平安州那里胡汉混杂,有的人甚至互相通婚。甚至鞑靼境内,也有不少汉人在那里谋生。也有不少鞑靼人在平安州做生意。

    平安州给他们签发路引,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看什么看?路引是真的,有什么好看的,你别给我弄坏了,我回去一路上还要用呢,快放开我们。”

    看看路引不是很正常么,这个家伙为什么这么紧张。

    郑天伦更加仔细地观察路引。

    这么厚,又比一般的路引重一些,难道中间有夹层?

    “高名堂,你这个路引里面有蹊跷啊。”

    高明堂,就是小个子路引上的名字。

    高明堂突然眼睛一大,眼神儿里闪过慌乱的神情。

    这种表情,没有逃过郑天伦的眼睛。

    “胡说,衙门发的路引,会有什么蹊跷?”

    “倪二,你再检查一下他们鞍辔和笼头、鞭子、刀鞘。”

    郑天伦则找到一处有阳光的地方,仔细检查路引。

    终于,他发现了路引的异常。

    在盖官印的地方,纸张有重叠的地方。

    顺着破绽找下去,就发现这是粘贴的地方。

    郑天伦拿出匕首,一点儿一点儿挑开缺口。

    重叠的纸张被掀开,果然是双层纸张。

    郑天伦心里一阵狂喜。

    任你再狡猾,也难逃我的手心。

    慢慢把纸掀开,郑天伦愣了。

    就是一张纸,上面没有任何字迹和图样。

    “哈哈哈,你看见什么啦,什么都没有?你们就是强盗,快点儿放了我们。否则的话,我就去告你们。”

    高明堂一阵狂笑,原来一直不吱声的大个子,也跟着笑了起来。

    两人的笑声,充满了不屑和嘲讽。

    怎么会这样?难道他们真的不是鞑靼人的细作?

    郑天伦有些不自信了。


………………………………

第223章 难以置信的情报

    在一个鞍子里面,倪二也搜出来一张纸。

    令人遗憾的是,这也是一张白纸,上面什么都没有。

    “郑指挥使……。”

    “不要着急,再仔细搜搜。”

    郑天伦不相信两人什么都没带,一定是藏在什么地方,没搜查出来。

    再说了,情报也可以记在心里,不一定都写在纸上。

    白三儿抱回了草喂马,就到路边等候援兵,免得错过。

    “高明堂,实话告诉你,昨天从东四牌楼开始,我们就跟踪你们。”

    “你们到了什么地方,一路上记录,晚上到夏半山那里,我们都知道。”

    “我们也知道,你们是鞑靼人。说吧,到这里来,到底想做什么?都搜集了什么情报?”

    高明堂蔑视地看着郑天伦。

    “做生意到处走走不行啊?我们跟夏半山在生意上有来往,去他家谈谈生意,有什么不行的?”

    “我们到草料场外面,又没进去,有何不可?到处走走,又犯了哪一条王法?”

    “路引上明明写着是汉人,你非说我们是鞑靼人,就是要陷害我们。”

    “你不是说夏半山么,就把他找来,当面对质,看看我们到底是什么人?”

    这个家伙一开口,就是连连发问。

    “既然如此,你的路引为何是这样的?你作何解释?”

    “衙门给发的路引,又不是我自己做的,我哪里知道。”

    高明堂一顿质问,倒是叫郑天伦无话可说了。

    “倪二,把他腿上伤口先包扎一下。”

    “快放了我们,五城兵马司就能随便抓人么?有胆子就杀了我们。”

    一阵声响,白三儿带着贾瑞和周总甲的一队火甲过来。

    ‘怎么样、有什么发现么?’

    “目前还没有。”

    郑天伦把贾瑞引到一边儿,介绍了事情经过。

    “他们一定携带了什么东西,只是隐藏非常巧妙。不要着急,咱们慢慢寻找。”

    贾瑞过去,拿起路引,仔细看着掀开的那一面。

    突然间,想起了当初在金陵乡试的时候,陈文祥联系自己科考作弊的事情。

    当时陈文祥在一件褂子上写字,表面上看不出来什么,但是在地上沾一些泥土,就显示出字迹来。

    难道这个也是密写术?

    否则的话,这个特殊的路引,就没法解释。

    “倪二,把你的水囊拿来。”

    倪二从马上拿来了水囊。

    “往这上面浇水。”

    “你们不能浇水,毁了我的路引,我怎么回家?你们陪得起吗?”

    这回高明堂可着急了,挣扎着想要起来。

    “浇水。”

    贾瑞见他着急,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判断。

    倪二把水往路引上倒,众人虽然不明白贾瑞什么意思,但也都小心的盯着。

    路引被浸湿,但是上面没有什么变化。

    众人看看贾瑞,满脸的失望。

    “不要着急,等等再说。”

    “变黑了。”

    倪二突然喊了起来。

    就见那张白纸中间,出现了一个个黑点儿。黑点渐渐扩大、增多,变成了文字。

    “鞑靼文字!”

    郑天伦脱口而出。

    还能这样写字?

    “上面写的什么?”

    众人七嘴八舌的,但是没人认得鞑靼文字。

    “瑞大爷,这个也浇水么?”

    倪二把那张白纸递给了贾瑞。

    “先不要浇水,把他们带回去。倪二,你跟我先走,找一个有笔墨的地方,把这个抄写下来。”

    贾瑞跟倪二牵马到路上,上马就往回走。

    过了盏茶功夫,见到路边一家饭馆儿,就下马进去。

    “客观想吃些什么?”

    “待会再说,五城兵马司办案,把你的笔墨拿来。”

    “这……。”

    不吃饭,你要笔墨干什么?

    “快点儿。”

    “哦。”

    见贾瑞动怒,老板赶紧拿来了笔墨纸张。

    贾瑞拿出路引,就抄写起来。

    他也不懂鞑靼文字,写起来非常费劲儿。但这些文字一定事关机密,他也不敢怠慢,只好照葫芦画瓢。

    没多久,郑天伦押着高明堂两人赶到,就在一边等候。

    过了差不多半个时辰,贾瑞终于抄完了。

    “早晨都没吃饭,就在这里吃饭吧。给他两个也弄点饭菜吃。”

    贾瑞对郑天伦说道。

    “你这么一说,我还真的饿了。倪二,点菜。对了,有路引不就行了么,为何还要着急抄写下来?”

    “我怕路引上的文字,过些时候就消失。”

    “还能这样?天祥,你怎么会知道路引上有文字的?”

    想起了陈文祥,贾瑞不禁有些伤感。

    如果这个鞑靼文字是重要的情报,应该归功于陈文祥给自己提供的信息。

    这个老家伙,作弊一辈子,做出了这个贡献,也对得起皇上赏他那个翰林院编修的职衔。

    “我在金陵的时候,听一个朋友说过,有这样一种密写术。没想到,鞑靼人也会这一招。”

    贾瑞不太相信这种密写术是鞑靼人的原创。

    以鞑靼人的科技水平,不大可能会这一招。应该是汉人的原创。

    夏半山本身就是江南人,密写术很可能来自于夏半山那里。

    至于文字内容,可能是高明堂写的,也可能是他的同伙儿写的。鞑靼在京城里潜伏一些间谍,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匆匆吃了饭,就赶回城内。

    “郑指挥使,你先把他们押回去,小心看守,不要走漏风声。顺便到徐大人那里去一趟,叫他到咱们那里等候。”

    “我去鸿胪寺找个通译,把这封信翻译出来。等我回去再审问他们。”

    两人分手,贾瑞就到鸿胪寺找了会鞑靼文的通译肖铎。

    上次贾瑞和郑天伦给刘大力伪造通敌文书的时候,就是找肖铎翻译的。

    贾瑞把路引递给了肖铎,顺便递过去二两银票。

    “又来麻烦肖大哥,还请把上面的文字翻译一下。”

    “贾指挥使,这么好意思?”

    “一点儿心意,肖大哥收下了,我心里安宁一些,否则总会觉得欠人家什么东西。”

    “好吧,我就不客气了。”

    肖铎收起了银票,就开始看那个路引,看了一伙儿,突然脸色一变。

    “贾指挥使,你从哪里的来这个路引?”

    “从两个商人身上搜到的,我怀疑他们是即鞑靼人的细作。上面可有重要情报?”

    “何止重要,简直是天大的事情,待我仔细看看。”

    肖铎看了一遍,神情愈加严肃,拿起笔就写了起来。

    写完之后,又仔细检查一遍,改了两个字,才把译文交给贾瑞。

    贾瑞看了一下,也是神色一变,抬头看着肖铎。

    “贾指挥使不用怀疑,我翻译的没错,就是这个意思。鞑靼人准备绕过山水关,直接进攻神京城。”

    “此事是真是假我不知道,但文字上就是这么写的。绝对没错。你换个人翻译,也是这个意思。”

    “不是我不相信肖大哥,实在是此事令人难以置信。”

    “是啊,任是谁见了,都难以相信。就连我都不相信,鞑靼人会有这么大的胆子。”

    直接来进攻京城,确实是个令人震撼的消息。

    难道鞑靼人疯了吗?


………………………………

第224章 衣裳上的秘密

    “绕过山水关,进攻京城,鞑靼人疯了么?”

    东城兵马司衙门,贾瑞办事房内,巡城御史徐道忠看完肖铎的译文,啪地摔倒桌子上。

    “鞑靼人最近的地方,距离京城一千二百多里。一路上,有多少道关卡,多少守军,你告诉我,他们怎么过来?”

    “这种情报,你叫我交上去,别人怎么看我?我不成了别人的笑话么?”

    徐道忠打死也不相信,会有这种可笑的事情发生。

    “大人息怒,我也不愿意相信这种情况,但是这封信怎么解释?”

    “这不只是提议么?便是鞑靼人真的想进攻,也未必会按着这个法子来做。”

    “多少年了,鞑靼人进攻,都是攻打山水关。进了关,就一马平川。鞑靼人的铁骑就能直逼京城。”

    “他们绕道,就只能走崇山峻岭,他的骑兵和粮草怎么过?”

    “若是他们从莫古草原借道呢?”

    “那不可能,一是路途太远。二是鞑靼人跟莫古人是世仇。莫古人不会借道给他们。”

    “世仇也可能化解的。”

    “好吧,天祥,我知道你办事稳妥,但是这件事情实在太荒唐,除非你能拿出别的证据来。”

    “陈也俊和王吏目正在审讯两人,我们可以过去看看。或许我能从他们身上找出别的证据来。”

    “好,那就过去看看。”

    贾瑞和徐道忠到了询问室门口,倪二已经等候在这里,手里端着一个大盆,盆里面装着泥土。

    几个人进去,陈也俊和王吏目站了起来。

    “招了么?”

    贾瑞问道。

    “还没有,他说路引上的文字,是咱们伪造的,嫁祸给他们。”

    贾瑞转向了高明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