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绝品修真小农民-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翰林点点头,“是有这么回事,而且已经能敲定下来。要是进度正常的话,顾及明年开春就能通上。”

    修路的事情早在两个月前就有消息传出去,就连上次到镇上开会官方公布都过了快一个月了。

    李翰林有些不明白,为何周昌菊现在跑过来跟他提这个事。

    周昌菊缓了口气,突然话锋一转,“昨天你不是在广播上说了吗,清理公路障碍,要把沿路的树都砍了,还说愿意出劳力的人,每天能有三十块钱的补贴。俺寻思着,看看俺家能不能去人。”

    “没错,广播是我亲口报的,肯定不唬人。大娘这是要给我大爷报名,还是给我兄弟报?”李翰林总算是弄明白了周昌菊来这里的目的,点着头反问道。

    不过他有点想不通,这乡里乡亲的,只要愿意出劳力,他肯定不会不同意,这周昌菊也犯不着给他下跪来请他答应。

    果不其然,事实证明李翰林并没有多虑,周昌菊听李翰林一问,脸色有些惨白,犹豫了一下才摇着头回答道:“都不是,俺是给俺自己报名的。”

    “您自己?”李翰林被惊了一下,有些不相信,“为啥不让我大爷和兄弟来呢?”

    砍树是个力气活儿,而且也有些危险,就连很多青壮年都不一定干得下来,就更别说周昌菊这种上了些年纪的妇女了。

    李翰林记得自己前一天发广播通知的时候,明确说过,只需要青壮年,就连超过六十岁的庄稼老汉,也得根据实际的身体状况才能决定是否能报名。

    这周昌菊说要自己来,实在是让他为难。

    “大娘,您这身体,恐怕是没办法干那种重活的。”李翰林有些难以启齿,却不得不委婉地拒绝周昌菊。

    他话说到这个份上,其实就是让周昌菊看清楚自身的情况,主动放弃打算。

    哪晓得,周昌菊琢磨出他的意思,非但没有放弃,反而又是扑通一声,跪在了李翰林跟前,“李医生,求求你给俺一条活路吧。”

    李翰林始料未及,根本没来得及阻挡她,看她连眼泪都挤了出来,顿时有些不知所措。

    “大娘,您这是难为我啊。那活路太重,没点力气是干不下来的。”
………………………………

第107章 周昌菊的难处

    “李医生,俺要是有办法,就不会来求你了。”

    这一次,周昌菊说什么也不起来了,抓着李翰林的裤腿死不撒手。

    李翰林尝试了好几次,都没能把周昌菊的手拽开,只能放弃,沉沉地叹了口气,无奈地对周昌菊说:“周大娘啊,你要是有什么困难,尽管跟我提。就算我没办法给你解决,这沈支书不是也在这里嘛,到时候让村委会也想点办法。只是砍树这个活儿,我真没办法给您解决。”

    周昌菊看出李翰林是铁了心不帮这个忙,终于不再强求了,对李翰林的建议,她并没有采纳,“俺也晓得会让李医生难做,没事,下次有机会我再来。”

    满脸失望的周昌菊缓缓地站了起来,五十出头便几乎全白的头发显得格外刺眼,让李翰林忍不住一阵同情。

    他有心想给周昌菊通融一下,却没有办法。

    “李医生,下次有这种事情,一定要通知俺啊。俺就不在这里碍眼了,屋里老头子要吃饭了。”周昌菊拍了拍膝盖的尘土,颤颤巍巍地走出了房间。

    “唉这菊花婶子也是挺可怜的。”周昌菊走后,蒋秀琴盯着门口的方向,不禁感叹了一声。

    “婶婶,这周大娘,有什么难处吗?”李翰林大惑不解,问起了蒋秀琴。

    从中学开始,李翰林便走出村子上学,除了寒暑假,几乎不怎么着家,尤其是后来进了部队,就更是一走好几年。

    对于家乡的记忆,也就是儿时在村小上学时期的一些同学,如今连很多儿时的玩伴都认不出来了,何况其他乡亲的事情,自然不知道周昌菊家里的情况。

    不过从蒋秀琴的态度来看,她似乎知道一些周昌菊的家境。

    因为她是村妇联主任,时常到各家去宣传妇女工作,加上在村子里生活了几十年,不说所有人,至少九成以上的人都知晓。

    “这菊花婶子,命苦啊!”果然不出李翰林的猜测,蒋秀琴对周昌菊的家庭情况相当了解,脸上流露出沉痛的神色,将指导的事情对李翰林娓娓道来。

    根据蒋秀琴所说,周昌菊原本有个还算幸福的家庭,有个勤劳的男人,还有个脑袋瓜子灵活的儿子,一家三口过得其乐融融。

    可转变就是五年前,他男人宋大奎带着儿子宋小海去山里打猎,也是碰到了黑瞎子,父子俩拼了命打死了黑瞎子,但是自己却一个伤一个残。

    虽然保住了性命,但是宋大奎断了两条腿,至今仍躺在床上没能站起来。

    他儿子宋小海倒是没受太重的伤,却伤了头脑,好好的一个激灵小伙,结果成了傻子。

    这个变故让周昌菊遭受了人生最大的打击,眼睛哭得半瞎,四十几岁便一夜白头,从此一个人担起了照顾男人跟儿子的责任。

    前些年还好,靠着帮人卖点苦力,勉强能维持生计。

    但是山里的娘们儿有劳力,却没办法跟汉子一样持续太长时间,周昌菊这两年的力气已经走了下坡路,跟七八十岁差不多,再也没办法干体力活了。

    她作为家里唯一的顶梁柱都倒下去了,那个家自然也就快毁了。

    蒋秀琴不是不了解周昌菊的情况,当时就说跟乡里申请特殊补贴,结果周昌菊性子倔,坚决不接受政府的施舍。

    既然周昌菊拒绝接受帮助,蒋秀琴也没办法强求。

    如今周昌菊那么倔强的性子,都跑来求李翰林,看样子是真的到了走投无路的地步了。

    李翰林了解了情况之后,陷入了沉默。

    “周大娘好可怜啊,我们一定要帮一帮她。李翰林,你真是个没心没肺的人,我错看你了。”

    沈梦恬作为城里人,还是第一次听到过得这么悲惨的人,她早就已经哭成了泪人,一边啜泣,一边说道。

    尤其是对刚才李翰林拒绝周昌菊的行为表示强烈的指责。

    “我也没同情她,可这是原则问题,我也没办法啊。”

    对此,李翰林只能无奈地回应。

    从个人情感来说,他倒是愿意让周昌菊跟着砍伐队,就算啥也不做,光占着名额就行。

    但是这毕竟不是他一个说了算就行,如果这事儿被其他人知道了,也跟着做,他是同意还是拒绝?没办法向其他人交代啊。

    “什么没办法,你就不会把周大娘的名字加上,你去把她那份任务给完成了啊?你要是抽不出空,我去帮忙行不行?”

    沈梦恬顿时来了气,愤恨地对李翰林说道。

    “小林子,这次我也没办法站在你那边了,要是梦恬妹妹的力气不够,再加上我。我们两个人抵一个人的力气总行了吧。”看沈梦恬如此气愤,连一向老实巴交的苏小玉都看不过去了,坚决支持沈梦恬的意见。

    “”

    李翰林无言以对,干脆就不说话,陷入沉思当中。

    没过多久,李翰林忽然眼前一亮,问向蒋秀琴,“婶婶,周大娘家的小子多少岁了?”

    蒋秀琴没想到李翰林会忽然问这些,显得相当迷惑,可知道李翰林既然问了,应该有一定的原因,认真地回答说:“宋小海那孩子跟你差不多大,具体的来算的话,好像比你还大两岁,怎么?有什么问题吗?”

    “二十六岁啊,应该有点力气。”李翰林满意地点点头,自言自语起来。

    “你不会是打算给那孩子报名吧?那孩子虽说人高马大,但是智商只有四五岁,这样估计不行。”蒋秀琴意识到李翰林的意图,显得比较担忧。

    两个月前她宣传妇女工作的时候,还看到过宋小海,那个头比李翰林还高,就是脑袋痴痴呆呆的,看起来二十几岁的人,却蹲在家门口玩泥巴。

    见了人也不打招呼,哈喇子流得满下巴都是,看得蒋秀琴一阵心酸。

    李翰林笑了笑,莫名其妙地说道:“只要有力气,有我在,不行也能行。”

    “装神弄鬼,你倒是说说到底怎么操作,既能帮到周大娘,还能不打破你那所谓的原则问题?”沈梦恬对李翰林依然有情绪,并没有相信他的话,略带质疑地讥讽道。

    “嘿嘿”李翰林没有说话,报以一笑。
………………………………

第108章 可怜的一家人

    在三座大山中走了个来回的周昌菊回到家里,已经日落山头。以她现在的身体状况,已经相当耗费体力了。

    她是个性子很倔强的人,一生都不愿求人,更不愿接受别人的施舍。

    这些年一直苦苦支撑,养着瘫痪在家的男人和傻儿子,很多委屈都藏在心里。

    只是最近发现自己的身体越来越不行了,再也干不了重活,家里那块地里的粮食也因为肥料跟不上,产量一年比一年低。

    她跟男人这辈子活得差不多了,早点走就早点解脱。只是家里那傻儿子,她是真放不下啊。

    听说进砍伐队打下手,一天能挣三十块钱的补贴哩,这笔在其他人眼里的外快,对她来说可是养活一家人的救命钱。

    其实她也知道,那些活儿,她根本干不了。

    如果不是为了照顾傻儿子,她也不会放下自尊去求李翰林。

    虽然最后还是被李翰林拒绝了,但是她一点也不埋怨李翰林。毕竟是她提无理要求在先,人家李家小子也只是按规矩办事。

    可这样一来,她又只能靠着地里那点微薄的收成吊着一家三口的命了。

    “唉”

    想到这里,周昌菊忍不住又是一阵叹气,心想着哪天要不要找蒋主任帮帮忙,到乡上去走动走动,把家里的贫困户指标给要到。到时候每个月有个百十来块钱,一家人也不至于饿着肚子。

    周昌菊一边琢磨着心事,一边走进自家院子。

    她男人宋大奎出事之前,靠着不俗的力气跟勤劳,家里过得还不错,是村里最早盖上平房的一家人。

    也是在出事之后,家里不多的积蓄花光了,生活才渐渐差了起来。

    刚开始时,周昌菊不信命,还靠着自己的劳力勉强支撑着,到后来也就麻木了,觉得这命运也就这样。

    她耷拉着脸皮,推开围着院子的围墙门,顿时有些诧异。

    只见李翰林正蹲在自家院子一角的一棵一人高的大铁树下,陪着自己儿子宋小海在捣鼓着啥。

    走近了才看到,原来是宋小海在摆弄几只地牯牛。

    这地牯牛并不是那种可做菜的植物,而是一种喜欢在干燥的沙土里生活的昆虫,每次钻地之后,会出现一个小凹槽,学名不太清楚,反正山里人都喜欢那么叫。

    此时的宋小海便不断地把地牯牛刨出来,然后又扔进沙里看着它们钻进地下。

    如此重复,也亏得他只有四五岁的小孩子心性,才能耐着性子重复着做这件事。

    李翰林则不急不躁地蹲在他身边,微笑着看着他,时不时说些什么。

    “李医生,你怎么来了?”虽然有些不明白为何李翰林会出现在自己家,周昌菊还是走过去打了声招呼。

    她想不通,自己离开村小的时候,李翰林还在,却先自己一步到了家里。而且看样子,来的时间还不短了。

    事实上,李翰林走的是近路,以他的脚力,正常情况下走,速度也是周昌菊的五六倍。

    “周大娘,您回来了啊!”发现周昌菊进门,李翰林站了起来,微笑着回应道。

    周昌菊离开村小后,他跟蒋秀琴等人聊了聊周昌菊的家庭情况,所以决定还是帮一帮她。所以根据蒋秀琴的指引,提前到了她家。

    是宋小海给他开的门,刚看到他时,还真被他一米九几的个子给惊了一下。

    在山里,大多都是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卖劳力,个子普遍偏矮。很多成年汉子连一米七都到不了,所以宋小海能长到这个个头,属于相当罕见的。

    在周昌菊没回来之前,李翰林就已经给宋小海检查过身子,发现他身体并没有任何毛病,相反,他身体素质还格外的好,就算是他没得到仙鼎之前,单拼力气,都比不上宋小海。

    所以跟蒋秀琴说的没什么出入,宋小海的问题出在脑子上。

    他当即便用灵气检查了下,还真的在宋小海的脑袋里找到了不少淤血块。

    淤血块不少,而且随着时间的积累,已经严重压迫了脑神经,这便是宋小海为何心智只有几岁的原因。

    而且更严重的是,有部分血块已经要进入小脑,估计再过几年,宋小海的命都快没了。

    也亏得是遇到了李翰林,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看过宋小海后,李翰林终于明白了周昌菊的苦心,有这样的儿子,想不提前衰老都难。

    “回来了,回来了。李医生为啥不进去坐坐呢!”周昌菊心情有些负责地看着自己的儿子,对李翰林说道,后来意识到不对,赶紧改口,“瞧我这脑子,小海这孩子打不开门,你也进去不了。”

    “不碍事儿,我就是过来看看您的情况。”李翰林表示很理解。

    “老头子,你咋不叫孩子给李医生开门啊。”周昌菊有些惭愧,朝着屋子里喊了起来,随后又回过头来照顾李翰林,“孩子智力不够,我怕自己走了被人进门了都挡不住,就把他锁在院子里的,委屈你在院子里陪他这么久了。”

    周昌菊说着,走到一个窗口,在玻璃窗上敲了敲,对着窗口唤道:“老头子,把钥匙给我。”

    没过多久,窗门从里面打开,探出了一个头发花白的脑袋。

    “老婆子,你出去这么久,是干啥去啦。”

    这人正是周昌菊的男人宋大奎,说话的时候,伸手将钥匙递了出来,忽然发现跟在周昌菊身后的李翰林,有些意外,“哟,家里来客人哩!”

    “你才晓得,李医生跟咱们小子在院子里呆了好长时间了,你都没听见吗?”周昌菊接过钥匙,带着一些责备的语气说道。

    也许是怕话说重了,还特地握了握宋大奎的手。

    李翰林向善意地朝宋大奎笑了笑,跟着周昌菊进了门。

    “我咋晓得啊,儿子也没哭没闹,我也睡得昏昏沉沉的,快让客人进来坐一坐,顺便去烧点开水泡茶给人家喝喝。”转身的时候,李翰林听到宋大奎的声音在耳边回荡。

    “李医生,屋子里太乱,你不要见笑哈。”

    门开之后,周昌菊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

    李翰林进门之后,一股恶臭便扑面而来。
………………………………

第109章 腿保不住了

    李翰林是在正屋左侧的偏房里看到宋大奎的,屋子里比较阴暗,也没有开灯,靠着窗户投进去的光,勉强能看到屋子里的环境。

    一张木质的架子床摆放在窗台旁边,宋大奎便窝在床上,盖着一条已经被污垢遮盖了原有颜色的被子。

    看到李翰林进来,明显有些局促,“这哪个?”

    自从瘫痪之后,宋大奎在这屋子里一待就是好几年,除了周昌菊偶尔抽空能打水给他擦拭身子,从来没能洗澡。

    周昌菊平时忙着干农活,到晚上睡觉前才能陪着他聊几句,也说不上什么话,所以他对村子里发生的事情几乎不知。

    除了沈梦恬这个村支书过来,后来更是把牛根生那个霸道的土皇帝给挤下了村子的掌权者这种大事,周昌菊没有再跟他透露过其他事情。

    所以对李翰林这个离开村子的年轻人,同样也只是知晓一点点模糊的信息。

    至于李翰林本人,他是不晓得的。

    而且周昌菊称呼李翰林为李医生,他也没朝那个给村子修路的年轻人身上去想。

    李翰林注意到,宋大奎说话的时候,想要翻身,下半身却没有使力的迹象,完全是靠着一双枯槁的手在支持,显得相当不灵活。

    “宋大爷,我是周大娘请来给你治病的医生。”李翰林一个箭步冲了过去,帮着宋大奎坐了身子。

    宋大奎点头表示感谢,在李翰林的帮助下转了转身子,背靠在着墙壁坐直了身子,摇摇欲坠。

    李翰林只字未提周昌菊去村小找他,并给他下跪的事情,让周昌菊悬着的心放了下来。

    下跪,从古至今都是件很没尊严的事情,在封建王朝时期,臣子给帝王下跪的封建礼教足以说明一切。

    周昌菊作为一个长辈,却给李翰林这个后辈下跪,自然更是不合教义的。

    李翰林不说,自然是考虑到周昌菊的自尊。其次就是,看宋大奎的反应,似乎并不知道周昌菊去找他,不管出于何种考虑,他都应该维护周昌菊的选择。

    “老头子,这个是李富贵兄弟家的小子,就是前几年咱们村子出的那个大学生。现在学成回来,要给咱们村子做贡献,开了间诊所。上次我跟你说的,要给咱们村子通山路的人,也是他。”周昌菊示意李翰林把宋大奎交给她照顾,一边给宋大奎介绍李翰林。

    “哈哈,这个好。修路可是造福后代的功德事,李医生真是个大好人啊。”宋大奎一听,显得格外兴奋,看李翰林的眼神都便得充满敬意起来。

    “应该的,大荒山养育了我,我也应该做点事情回报一下大荒山的乡亲们。”李翰林谦逊地笑着说道,流露出一丝不好意思。

    事实上,他也有些惭愧。如果不是自己执行任务废了身子,估计他也不会回来。

    眼下受到宋大奎的赞扬,反而有些受宠若惊。

    “我在大山里活了几十年来,只听说有人出去,还是第一次见到有人愿意回来,窝在这穷山沟里面的。”宋大奎再次感叹道。

    对宋大奎说的话,李翰林不置可否。

    就算是他还没走出大山之前,就看到过很多外出打工,后来有了些成就便在外定居的人,有的甚至举家搬迁,再也没回来过。

    如果不是有些人没能力出去,恐怕这铁牛村早就成了荒废之地了。

    生养之地沦为荒村,实在有些数典忘祖了。

    这也就是李翰林回来后,第一个想法就是给村子通公路的原因。

    只要通了公路,开发出旅游资源,铁牛村的人有了生财之道,就不会老是想着搬出去。

    “李医生?”李翰林有些失神,直到被周昌菊唤了一声,才反应过来。

    “嗯?对不起,我刚刚在考虑给宋大爷看病的事情。”李翰林愣了一下,连忙解释道。

    “这你稍等一下,我先给老头子洗洗身子。天气太热,最近也没工夫给他洗澡,屋子里有点熏,你别见笑。”周昌菊也很意外,她还以为李翰林只是为了给她打掩饰才说是过来给宋大奎看病的,没想到李翰林真的愿意给宋大奎看。

    只是屋子太潮湿,宋大奎浑身散发出恶臭,她怕李翰林不适应。

    “不用,就这样就好。”李翰林拒绝了周昌菊的好意。

    刚刚在门外的时候,就隐约闻到了一股味儿,虽然现在味道更重,却在他的承受范围内。

    以前执行任务时,曾经在一个澡泽地里一动不动待了三天三夜,渴了喝澡泽里的污水,饿了连从旁边经过的青蛙都直接生吃。而且澡泽里时不时冒出来的沼气不见得比宋大奎身上的味道好闻,所以嗅觉上的冲击,对李翰林来说并没什么关系。

    “李医生,你也别觉得过意不去,老头子身上的气味,连我这个习惯了的人都有些受不了。”周昌菊以为李翰林是客套,怕伤他们自尊心。

    从李翰林帮她掩饰去诊所的事情来看,这个年轻人确实挺会替人考虑的。

    李翰林知道周昌菊也是诚心诚意的,有些感动,却还是摆了摆手,“真的没关系。”

    说着,李翰林便准备给宋大奎看病。

    他绕过周昌菊,直接出现在宋大奎正对放心,主动揭开宋大奎身上的被子。

    一股跟死尸相近的恶臭扑面而来,就算是他都稍微有些皱眉。

    不过李翰林皱眉,并不是被熏的,而是心情很凝重。宋大奎的身上能散发这么浓的气味,说明身体状况真的很糟糕。

    果然,被子掀开之后,宋大奎的下半身便暴露了出来,深色的棉裤上有许多小洞,可以看见一些腐肉和脓血,完全裸露在外的膝盖至脚掌已经完全变黑,只剩下黑色的皮肤包着骨头。

    看到这里,李翰林的心情越发地沉重起来。

    宋大奎的身子,比他想象中的还要严重,腿上的烂肉还是其次,无非就是视觉上会让人不适,但是被肌肉包裹的神经已经完全毁掉。

    可以很明确的说,宋大奎的腿,已经保不住了。
………………………………

第110章 用儿子抵药钱

    “周大娘,我大爷这种状况持续多久了?”李翰林伸手去解宋大奎的裤子,顺便回过头问周昌菊。

    李翰林的动作很流畅,并没有避重就轻,让周昌菊很是感动。连她都因为承受不了宋大奎的腿上,没敢给他换裤子,李翰林却做得很自然。说明他是真的拥有医者之心。

    “本来以前没什么伤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