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绝品修真小农民-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翰林的动作很流畅,并没有避重就轻,让周昌菊很是感动。连她都因为承受不了宋大奎的腿上,没敢给他换裤子,李翰林却做得很自然。说明他是真的拥有医者之心。
“本来以前没什么伤口的,可是你大爷有一次想不开,把自己腿给砸伤,后来就慢慢烂了。好像是五月底,到现在三个多月了吧。”周昌菊回想了下,回答说。
这两年她自己也麻木了,脑袋不太好使,只能记得大概时间。
李翰林点点头,差不多猜出了大概。
宋大奎的腿虽然残废,人也瘫痪,但是过了这么多年,应该还不至于有外伤。看来是发现周昌菊越来越苍老,觉得拖累了她,心里过意不去,所走了极端,想自己给自己截肢。
结果没成功,加上也没办法再花钱看病,腿就这么一天天烂了。
李翰林没有再追问,而是运转太上仙经,一边用灵气压制宋大奎的痛觉,缓缓地把他那条破裤子给脱下。
虽然以宋大奎现在的状况,就算是李翰林不用灵力,估计他也没有知觉。
李翰林也是为了以防万一,所以多做了个保险工作。
脱掉宋大奎的裤头后,李翰林这种定力的人都有些不忍,因为他下身溃烂得太过严重。
腰部以下几乎没有完整的皮肤,甚至连命根子那里都被蛆虫给啃食得不成样子了。
李翰林不知道,宋大奎这几个月来是怎么度过的,光是看看都觉得不忍心,更别说他本人了。
“周大娘,可能需要您去帮忙烧一锅热水了。”李翰林脸色惨白,转过身对周昌菊说道。
“好勒,我听李医生的。”
李翰林没有说明用途,但周昌菊知道这水肯定是给她男人洗身子用的,也就没有追问,干脆地走出屋子,进了灶房。
等周昌菊离开之后,李翰林的注意力才回到宋大奎身上,看着一脸痛苦的宋大奎,他深吸了一口气。
“大爷,可能得委屈您一下。”思索了片刻,李翰林突然沉沉地叹了一口气,忽然伸手在宋大奎后脑勺一点。
宋大奎还没来得及回应,便觉得眼前一黑,啥也不知道了。
李翰林支开周昌菊,打昏宋大奎,自然是为了方便自己的治疗。
他看了下宋大奎的伤口,已经恶化到致命的程度,如果他不用仙经对他伤势进行压制,恐怕他活不过太长时间了。
不过,李翰林也相当清楚,就算是动用仙经之力,他也只能保证阻止情况恶化,要想让宋大奎能重新站起来,除非他修炼到仙经的主人太上医仙那种程度,才能生死人肉。
目前,也只能让他的腿不会再继续腐烂恶化下去,至于让他重新站起来,真做不到。
决定好对策之后,李翰林当下便运转仙经,尽力以自己身的灵力为宋大奎梳理坏死的经脉,希望能唤醒他体内为数不多的细胞活性。
这是个很艰难也很漫长的过程,甚至可能是无用功。
随着时间的流逝,饶是李翰林都显得疲惫起来,直到发现自己无论怎么刺激,宋大奎那些腐烂的血肉都再也没有反应。
呼
李翰林重重地吐出一口浊气,停止了治疗。
经过刚才治疗,他驱除了宋大奎双腿的死气,虽然没能做到让血肉复苏,却也不是没有效果。
在灵力的疏通下,宋大奎腿骨上还没彻底坏死的细胞被激活,如果休养得当,或许还能重新生出血肉。
以他现在的能力,也只能做到这一步了。
做完这一切,李翰林重新刺激宋大奎后脑勺下方的穴位,将他唤醒。
与此同时,周昌菊也走了进来,“李医生,热水已经烧好了。”
进门之后,她留意到李翰林额头有不少汗珠,以为他是没办法下手,给急出来的汗水,“李医生,是不是我家老头子”
她没有继续说下去,李翰林却明白她的意思。
“周大娘,实不相瞒,我只能确定能保住大爷的命,至于他还能不能站起来,也只能看以后休养了。”李翰林有些惭愧,将宋大奎的情况如实告知。
“挺好的,挺好的。”周昌菊本来就没想过自家男人还能站起来,所以当听到李翰林说可以保住性命时,她已经相当高兴了。
“您不怨我就成!”李翰林松了口气,然后看向宋大奎,“大爷,您现在有什么感觉吗?”
宋大奎莫名其妙地失去意识,又莫名其妙地醒了过来,从李翰林跟他媳妇儿的对话中得知,这个李医生好像已经治疗过自己了,顿时觉得奇怪。
下一刻,他突然兴奋起来,因为他能够感受到,自己的下半身竟然有知觉了。
虽然只是臀部到大腿这一段,有一丝丝若有似无,类似电流通过的酥麻,却让他看到了希望。
“嘿,有感觉了,老婆子,我有感觉了。哈哈哈”宋大奎跟个小孩子似的笑了起来。
“大爷,您别激动,小心”看宋大奎这么开心,李翰林也跟着开心,不过突然想到什么,正准备提醒。
“哎哟真他娘的疼。”还不及李翰林开口,宋大奎便突然呻吟了起来。
“老头子,你咋地了?”周昌菊不明所以,顿时着急了起来,“李医生,你怎么治的?”
她以为是李翰林没能好好治自家男人,所以有了副作用,一着急,便对李翰林生出一丝责怪。
“老婆子,你别错怪了好人。李医生医术高超,我这是自己扯到伤口了。”宋大奎赶紧解释,并向李翰林道歉,“李医生,对不住了,我这老娘们儿性子急,别跟她一般见识。”
李翰林理解周昌菊的心情,所以没太在意,摆摆手说道:“不碍事,大娘也是担心您。只要您知道有效果就好了。”
“李医生,俺跟你赔不是,你可别放在心上啊。”周昌菊知道自己错怪了好人,变得不好意思起来。
“真不碍事的。”李翰林笑着安慰了周昌菊一句,然后很自然地揭过这一茬,对她说:“接下来您就给大爷洗洗身子,用湿布擦拭就成,千万别让烂肉沾了水。现在天色不早,等明天我给您送点药过来,到时候再给我大爷冲洗。”
周昌菊一听,李翰林不但不生气,还说要给她送药,又是一阵感动,可是高兴了一会儿,脸上的笑容又消失了,“李医生,你的恩情俺记下了,可是俺们也没药钱”
“放心,我不收药钱,您只需要把小海哥交给我抵药钱就行了”李翰林笑意不减,摆手说道。
………………………………
第111章 捡了个小跟班
李翰林是开玩笑的口吻,但是可把周昌菊给吓坏了。
只是给宋大奎治个病而已,就算不收药钱,也不能把儿子当成药钱抵债啊。
周昌菊心里直犯嘀咕,脸色当时就垮了下来,可又考虑到李翰林给她男人治病,是恩人,不太好发火。
她寻思着,如果李翰林真的要带走儿子,她就是砸锅卖铁,哪怕是把这房子卖了,也不能把儿子给送了人。
李翰林注意到周昌菊的脸色变化,不紧不慢地补充说:“大爷大娘,你们被着急,我的意思是,让我小海哥跟着我,我方便给他脑袋。”
周昌菊的神经就跟坐了个过山车似的,一直紧绷着,就算李翰林解释,也没能放松下来。
李翰林继续解释说:“是这样的,您回来之前,我看了下小海哥的脉象,他身体并没有什么问题。而且看他玩地牯牛的时候,也观察了下,他每次想事情的时候,都会下意识地皱眉,说明他智力上并不是真的下降到只有娃娃的程度。而是脑袋里有淤血,每次想事情时就会头疼。”
“李医生,你能跟俺说简单点吗,俺听太懂。”周菊华听得云里雾里,追问了一句。
李翰林看了她一眼,点了点头说:“好,我简单地说,就是小海哥只是脑袋里有东西压着神经了,智商上还是大人,只要把那些东西清理了,还是能变成以前的样子的。”
周昌菊一边听着,一边点头,总算是听明白了过来,自己的儿子,有救。
“李医生,俺晓得了,你能治俺家小子,是不?”从自己有转机这件喜事中脱离出来的宋大奎插话说。
李翰林笑着看向他,回应说:“没错,是这么个事儿。不过小海哥脑壳里的东西太久,治疗起来可能比您的腿还要慢。所以我想着把小海哥带在身边,这样也好随时观察病情,也有个照应。”
听李翰林这么一说,周昌菊两口子总算是彻底放心了,感情又误会了李翰林。
“李医生,不管能不能治好,俺先谢过你了。你放心,药钱俺一分不会少,你说个数儿,等俺攒够了就给你。”周昌菊心三番两次误会李翰林,里面有愧疚,说什么也不能让李翰林白给自己男人和小子治病。
李翰林本想拒绝,不过想了想,还是应承了下来,随后转念一想,说道:“行,大爷这腿,刚开始估计得吃点西药,药钱也不贵。过会儿我给开张方子,以后就用中药调理,内服外敷一起来,大爷好得更快。
药方上的药,咱们山里应该都能找到,要是大娘实在采不到,就到诊所来找我,我给您找。
至于小海哥的病,就让他自己付药钱。小海哥这身板这么壮实,就跟在我身边当个帮手,除此之外,我每天再给他发四十块的生活补贴。您们看中不中?”
听李翰林说不但给宋小海治病,还要给他发工资,周昌菊立马觉得不好意思,连忙拒绝,“这哪行?你只要给他吃穿就行了,可千万别发什么生活补贴的。”
周昌菊是有自尊心的人,李翰林能免费给自家小子治病已经很好了,再多拿什么,就让她抬不起头。而且这个四十块钱,比进入砍伐队还多,一个月算下来,有一千二百块钱哩,这可是她半年都攒不下来的收入。
李翰林明白她的心思,安慰着说:“大娘,您别觉得过意不去,小海哥也不是白吃白喝,他还得卖这身力气。我要负责砍伐队的事情,肯定得靠他搭把手。您放心,我也不会让小海哥干太重的活儿。”
“李医生,你可别这么说,你愿意给他发工资,让他做事是应该的。这小子虽然脑壳不好使,但是力气大得很,俺跟你大爷两个人都比不过他。”周昌菊倒是不担心让宋小海卖苦力。
一来可以报答李翰林,二来也能给家里添些收入。到时候把钱结了,顺便也能把给宋大奎治病的药钱给付了。
虽然李翰林说得比较少,可她心里面清楚得很呢,肯定十分之一都不到。
“那成,您二老要是放心,我明天给大爷送药的时候,就顺便把人带走,到我哪儿,肯定少不了吃穿。”李翰林应和道,抬头看了下窗外,发现天已经快黑了,于是开口道别,“大爷大娘,天色也不早了,我就先回去了。您二老今晚好好跟小海哥絮叨絮叨,等砍伐队动工,我们估计就会在山里呆着了。”
“好勒,天黑,李医生也注意着安全。”两人几乎同时跟李翰林道别。
临走前,周昌菊把家里唯一的一把电筒给了李翰林。电筒是那种最原始的电池电筒,白色铝皮,从屁股上拧开,装一号电池。灯光很弱,不像现在的充电手电那么亮堂。
虽然李翰林用不上这玩意儿,却也没拒绝周昌菊的好心,打着电筒回了家。
回家后,顺便跟李建国等人说了下情况,也得到了一家人的支持。
第二天,李翰林一大早就到宋大奎家送药,主要是一些抗生素和消毒液,目的是防止宋大奎的伤口再感染。
让李翰林意外的是,叫宋小海跟他走的时候,对方竟然一点都没有抵触情绪,乖乖地跟在他身后,甚至连跟二老的招呼都没有打一个。
李翰林特地问了问情况,得到的答案让他忍俊不禁。
周昌菊昨晚跟宋小海说的时候,告诉他跟着自己,就会有吃不完的白米饭,想吃多少糖就能吃多少糖。
于是乎,宋小海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果然是小孩子的心性啊。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李翰林前一天蹲在院子角落里陪他看了差不多一小时的地牯牛,宋小海觉得李翰林不是坏人,愿意亲近他。
经过这么一场小闹剧,李翰林顺利地把宋小海带回了家,平日里就跟在他身边,回家吃饭,晚上也陪他在村小的房子里过夜。
宋小海也没闹什么情绪,跟李家人也相处地很融洽。
接下来几天,招人的事情也进行得很顺利。
这天,李翰林正在村小前的坝子上晾晒药材,郑致远的电话便打了过来。
………………………………
第112章 干起架来了
李翰林接了电话,郑致远还是一如既往地调侃了几句,之后便说了正事。
砍伐工程队已经准备就绪,需要的伐木机和运输车都停在了山路口。
为了停放这些设备,他们还特地在公路边炸了一片空地出来,就等着李翰林带着人开始作业了。
挂完电话之后,李翰林立马通过广播动员了起来,当天下午,包括其他村子的人都聚集到了村小。
李翰林仔细清算了下是否遗漏,然后满意的点了点头。
三个村子加在一起,足足三百号人,将本来就不大的空地给挤满了,李翰林交代了几句,然后每个村子为一个大组,根据人的多少,又分成每十人一个小组。
大组长由各村的村长担任,小组长的话,由村长自己任命。
集结完毕之后,一行人浩浩荡荡地进了山,在李翰林的带领下跟郑致远汇合。
这估计是近百年来头一次这么多人进山,排场大得吓人,连那些凶猛的野兽都要绕开了跑。
即便是有了勘探队留下的路标,一行人也是第二天才到了山口。
“哟,这么多人啊!”看到这群人,郑致远这种见过世面的人都不由得一惊。
愿意来下苦力的,基本上都是山里最精壮的汉子,三百号人聚在一起,都有显得杀气腾腾的。
郑致远带来的那群各种机械师傅原本还以在城里待过而有些看不起山里人,还想着如何能给他们点下马威,结果一看这阵仗,一个个的赶紧打消了念头。
万一惹恼了一个,其他人抱团,估计犯错的人不死也要掉层皮。
一番寒暄之后,李翰林开始安排的人工,三百号人,分三十个小组,平均每个组负责配合一台大型机器,五个人负责一台小型机器。
郑致远带来了十台大机器和二十台小机器,这样一来,两百个人的工作边落实了下来。
至于剩下的一百人,则负责搬运以及废弃树枝的处理工作。
李翰林确定名单之后,李翰林已经跟郑致远沟通过了,所以郑致远采购了足够多的帐篷,这样一来,所有人分到帐篷后,还有剩。
工作分配好后,伙食也是重要的考虑事项,李翰林还额外带了十几个厨艺不错的妇女,就负责所有人的伙食问题。
食材倒是好解决,郑致远从李翰林这里了解到大荒山里的粮食不错,也采购了不少大米和面粉,当然,也没忘记买水。
皮卡来了一趟又一趟,当看到堆积如山的矿泉水时,那些乡亲们眼睛都直了。很多人一辈子没出山,根本就没喝过,所以能喝到这些,大部分人都觉得来这一趟挺值得的。
休整好后,砍伐工作井然有序地进行下去。
作为负责人,李翰林并没有投入到实际工作中去,大多时候都是奔波在众人之间,随时调遣空闲的人员。
负责这么多人的工作和安全问题,就算是李翰林都有些吃不消,一个星期下来,他腰上的肉足足小了一圈。
其中最头疼的,就是调和人员的人际关系。
这些人来自三个村子,所以很自然地分成了三拨阵营,有的人平日甚至有大大小小的矛盾。
铁牛村还好,因为是最封闭的原因,大多数时候都没怎么跟另外两个村子沟通,问题不大。
大沽村和象牙村地理位置相对要开放一些,而且毗邻,矛盾比较多。
这不,工作到第十天的时候,就有人来找李翰林了。
“大侄子,出事了,你快去看看吧。”当时,李翰林坐在一个石墩子上看地图,分析树木开采进度,周福全小跑着过来了。
这次砍伐队,周福全也报了名,并且自告奋勇地当了铁牛村的一个小组长。
“全叔,发生了什么事?”李翰林皱了皱眉头,问道。
“你快去看看,大沽村跟象牙村的人干起来了。”周福全气还没喘匀,两只手撑着膝盖说道,看他表情,相当难看。
李翰林的心顿时一沉,他早就考虑到这个问题,所以从村子出发前还特地强调过,结果还是发生了。
“规模大不大?有人受伤没有?”李翰林扔下图纸,立马动身,打算从周福全这里了解下大致情况。
看他起身,蹲在一旁摆弄着一只小昆虫的宋小海也站了起来,小跑着跟了上去。
等李翰林在周福全的带领下赶到事发地的时候,三拨人正打得火热。
“王瘸子,我日你老娘,你个龟孙子,你要是是个带把儿的,就不要跟老子怂。”
“孙哑巴,你信不信我现在就回去把你婆娘日了。让你添个儿子,你再看看我是不是带把。到时候你也别谢我,封个小红包意思意思就要得了。”
李翰林赶到的时候,两个中年汉子还在扭打在一起,在地上滚来滚去,嘴里还不断的骂着对方。
王瘸子叫王顺喜,是大沽村的人,小时候被狗咬过,腿跛了一段时间,虽然后来好了,但是这绰号一直跟着到了现在。
而孙哑巴同样也不是真正的哑巴,也是小的时候发育比较晚,脑壳有些笨,五六岁了才开口说话,也是被人喊了一辈子的哑巴,是象牙村的人。
这两个人都是象牙村跟大沽村相邻的地方,因为一块地界不清晰,为了让自己的地宽一点,两家人便结了仇。
后来王瘸子嫁女,孙哑巴背地里诅咒他以后生外孙不带把儿,结果王瘸子的外孙还真没带把儿因为生的是个闺女。
山里人讲究续香火,因为生闺女,王瘸子女儿被婆家嫌弃,日子过得不是太好。
王瘸子知道后,觉得是孙哑巴赌咒生了效,还得他闺女生活不幸福,所以找上门讨说法,就在上个月,两人还因为这件事干了一架。
矛盾就更加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
到了砍伐队,两人分工比较开,一个跟大伐木机,一个跟小伐木机,刚开始时,也没发生什么冲突,结果今天两台机子要配合砍同一片树,王瘸子拖树枝的时候,不小心刮了一下孙哑巴。
孙哑巴认为王瘸子是故意的,积怨很深的两人不可避免地又掐上了。
………………………………
第113章 怎么处理?
刚开始还只有孙哑巴跟王瘸子在干架,影响还不大。
结果两人扭打的时候撞着大沽村的另一个人了,那人就帮了王顺喜打孙哑巴。
孙哑巴的发小一看,王瘸子跟那人两个打一个,当时就火了,也加入了进去。
这样一来,大沽村和象牙村两个村子的人都开始帮自己村子的人,到后来发展到了二十几个人打起了群架。
这样一来,这树是没办法砍了,郑致远带来操作机器的师傅又不敢得罪任何一人,只能傻呆呆地站在一边看戏。
“都给我住手!”看到这一幕,李翰林火气一下子就上来,大吼了一声。
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这些人只是看了他一眼,继续推推嚷嚷。
倒是铁牛村的人,因为李翰林的声望很高,被他一吼,想要退出来,结果被其他两个村子的拖着,没办法脱离,只能继续还手。
场面陷入了李翰林僵局,连李翰林也阻止不了。
“全叔,您不是说只有大沽村跟象牙村的人打架吗?咱们村子的人是怎么回事儿?”无奈之下,李翰林只能问周福全。
周福全也一脸懵逼,因为他动身去找李翰林的时候,确实只有大沽村和象牙村的人在打,他们铁牛村的人根本就没有参与进去。
“我也不知道啊,走之前,咱们村的人也没一起啊。”周福全一脸委屈地说道。
李翰林相信周福全说的是实话,可是眼下三个村子在一起混战,谁都不让着谁,让他头疼不已。
无奈之下,他只好去问在一边观望的伐木机师傅。
“梁师傅,您知道这到底是什么情况不?”
问的时候,李翰林给梁博递过去了一支烟。
梁博对李翰林的印象不错,接过烟后自己点燃,无奈地告诉了他说:“就是老王跟老孙大家,两个村子的就干起来了。原本你们村的是劝架的,反而被打了,你们村的咽不下这口气,就有了你看到的这一幕。”
李翰林一听,又是生气,又是无奈,哭笑不得。
“行勒,谢谢你了。我解决一下,尽量不拖延进度。让您见笑了!”
明白了来龙去脉,李翰林谢过梁博,转身对周福全说道:“全叔,还得辛苦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