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宁为妾-第1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也清楚,如今最好的法子,便是与我和离,说不准还能将你与娃儿的性命都给保住。你如今方才一十有七,为何非要跟在靖国公府身后赔命呢?”
瞧见原霁面上的悲痛之色,薄玉容也未曾多言,无论如何她都不会与阿霁和离,即便死在流放路上,也不会后悔今日之举。
翌日晌午,在靖国公府清点财物之时,薄玉容忽然见着了乔姐儿。知晓乔姐儿现下是瑞王府的侧妃,若是将岑儿托付给她的话,那自己也能安心了。
乔姐儿与阿霁一样,都准备让她和离回到娘家,毕竟如此的话,便不必再经受流放之苦了。饶是乔姐儿废了一番口舌,薄玉容也未曾改变心意,最后手下了乔姐儿送来的银钱,将岑儿交出去之后,薄玉容总算是放心了。
三日之后,便是启程的日子,褪去轻薄的锦缎,换上普通的棉布衣裳,薄玉容面色未曾改变分毫,便一直行走在原霁身侧。因着乔姐儿先前打点过,所以这些押送的军士也未曾为难靖国公府之人。
流放的时日当真并不好过,一行人走了足足有三个月,方才到达西北,在路途上,死去了不少亲眷,但也只不过将其草草掩埋了,便继续上路。等到了西北的兰州之后,气候着实炎热的很,幸而有乔姐儿准备的银钱,原霁与薄玉容便在当地置办了一间并不很大的客栈,因着有驻守军士相护,所以薄玉容的日子也并不算难过。
虽说再无在靖国公府之中的锦衣玉食,但好歹也能自给自足。薄玉容现今便是云来客栈的老板娘,虽说是上不得台面的商户,她却觉得现下比先前在靖国公府的日子还要舒坦许多,大抵是心境变了罢。
西北一行,薄玉容虽说面容仍是极好,却比不上先前的俏丽模样。饶是如此,原霁也未曾变心。且薄玉容永远都不会知晓,原霁当年是瞧见了这位端庄温和的小娘子在丛中一笑,方才动了心,让母亲上门求亲。这大抵是他这辈子做的最对的事罢!
………………………………
番外四阳哥儿
薄清阳是薄府最小的哥儿,且还是二夫人嫡出,在府中自然是极为受宠的。不过不知为何,薄清阳总觉得母亲对他极为疏离,眸光之中也没有多少柔和,冰冷而高傲。
原本薄清阳觉得是自己想太多了,母亲大抵只是不欲娇宠于他,方才如此。但等到他受了风寒,了三天三夜的高热,母亲也未曾来小院儿中瞧过他一眼。从那时起,薄清阳就知晓母亲不喜自己,他那时也不过将将六岁。
府中为他请了最好的师傅,薄清阳也很是珍惜这个机会,也被先生多加赞誉,心下自是极为欢喜,毕竟若是他能够在科举一途上得了一个好成绩,想必母亲面上也有光,到了那时,大抵能多瞧他一眼罢。
等到二哥自姑母家回来之后,薄清阳这才知晓,母亲原本并非那副凛若冰霜的模样,在见着二哥时,面上的笑意温和的便仿佛春日的阳光一般,让薄清阳心头酸涩不已,却又无人得知。
转眼之间,薄清阳便有八岁了,这一年,薄府之中生出了不少事端,不止母亲以及二哥被赶到京郊的庄子里,便连姑母也去世了。薄清阳知晓,自己家中已然现出倾颓之象,但他并不在意,毕竟在偌大的薄府之中,真真正正对他好的,便只有乔姐姐了。
薄清阳是个重情的性子,薄玉乔在先生离去之后,亲自教导他读书习字,温和细心的模样让薄清阳心头一阵妥帖,总觉得乔姐姐是天底下最好的女子,旁人都及不上她。
后来薄清阳便知晓了自己庶出的身份,其实由嫡子变成庶子,之于薄清阳而言,也并非什么大事儿,毕竟现下二房的主母都被打到了庄子里头,薄清程还是二房的嫡长子,不也随着二夫人去了?所以这嫡庶之分,有时候还真真做不得准。
薄清阳此刻欢喜不已,毕竟他是先前已然去世的如夫人的亲子,如此的话,他不就是乔姐姐一母同胞的亲弟弟了吗?思及此处,薄清阳一张粉雕玉琢的小脸儿也不由现出了一丝绯色,当真是欢喜的很。
父亲被流放三千里,乔姐姐又随后入了瑞王府中,薄府当真显得极为空旷。薄清阳每每便待在自己的小院儿之中,也不往外头去。不知为何,一瞧见婶娘的眸光,他便感觉面对一条毒蛇一般,着实阴冷的很,让他不由得欲要避开程氏。
送到院中的吃食一日不如一日,瞧见那清汤寡水的豆腐汤,即便薄清阳并非在意口腹之欲,也有些受不住了。现下祖母连床榻都起不来,是婶娘管家,薄清阳也不欲拿此等小事儿去使得祖母为难,还是忍忍罢。
不过这般难耐的日子并未过几时,突然有一日他小院儿之中,进来一个锦衣青年,头戴玉冠,面容便仿佛鬼斧神工一般,配上身上尊贵的气度,薄清阳一眼便认出了来人,不是瑞王姐夫还能有谁?
薄清阳现下已然九岁了,但身量仍旧不重,瞧着便仿佛一个七八岁的娃儿一般,分外清瘦,也就面颊上有些肉,否则真真是看不过眼儿。楚铮一把将薄清阳这小子给抱在臂弯里头,便好似抱了只小猫儿似得。
难不成薄府还能亏待薄清阳?
楚铮心头转过这个念头,又想起乔儿的恳求,登时便蹙起眉头,冷声开口问道。
“你可欲去国子监读书?”
听得国子监三个字,薄清阳一双与薄玉乔极为肖似的杏眸也微微亮了几分,面庞之上挂着一丝忐忑之色,轻声开口问道。
“瑞王殿下,阳儿乃是罪臣之子,且还是庶出,按理而言是入不得国子监的。”
即便如此开口,但阳哥儿言语之中的艳羡之意,楚铮自然是听了个分明,登时便道。
“你要你想去国子监即可,不过入了国子监之后,便得好生读书,否则你也配不上那般地界儿!”
楚铮言语之中带着几分厉色,让薄清阳瘦弱的小身子不由请颤了颤,而后极为坚定的点头道。
“殿下放心,阳儿定然不会辜负殿下美意。”
待到瑞王走后,薄清阳便愣愣的站在青石板上,瞧见瑞王的背影,面颊上也现出一丝笑意。定然是乔姐姐与殿下说道,殿下方才会纡尊降贵来到薄府,姐姐待他真真是极好的。
又三日,薄清阳便被安排进了国子监。国子监之中都是勋贵子弟,而薄清阳一个罪臣之子,将将入了国子监之中,便备受欺凌。不过国子监祭酒却是清楚,这位虽说身份不显,但却入了瑞王殿下的青眼,可万万不能有半点怠慢。
有国子监祭酒护着,薄清阳也并未受到什么过分的苦楚,三不五时还能得到国子监祭酒的指点。国子监祭酒可是当世大儒,每每见着他之时,薄清阳都恨不得沐浴焚香,方才不会辱没了祭酒大人。
后来薄清阳便觉了一点,他只消被人欺凌之时,祭酒大人便会出现,也会指点一二。一开始薄清阳被人辱骂之时,还会还口,但想到祭酒大人下学之后便会将他唤过去,薄清阳也不理会那些盛气凌人的官宦子弟,反正不管他是什么出身,也不见得比这帮人鄙贱便是。
国子监祭酒姓周,单名庸。周庸既然被称为当世大儒,自然不会是个蠢笨的,所以他没过几时,便觉了薄清阳的心思。之于这般刻苦的小郎君,周庸也是极为欢喜,便更是用心教导薄清阳,在薄清阳十二岁那年,便将他收为亲传弟子。
周庸如今年岁不小,但却并不算慈和,若是薄清阳没有完成功课的话,藤条竹板是少不了的。这小郎君天资不差,若是浪费了,着实是太过可惜。
在周庸的教导下,薄清阳亦是有了一番成就,他并不似薄清远一般,备上的恶名儿,不能入仕。在殿试之后,他被钦点为探花,彼时他才将将加冠,而状元郎以及榜眼都是年过三十的中年男子,自然是及不上薄清阳。
再者说来,薄清阳可不止年轻,这厮模样生的亦是极好,比薄玉乔也不差什么,只可惜投了个男儿身,方才未成了祸国殃民的祸害!
饶是如此,掷果盈车之事亦是不少,最后还是周庸为薄清阳保媒,娶了常乐郡主楚荇嫣。
成婚之后,薄清阳先入翰林院,做了翰林院编修,而后又求了皇恩,得了外放的机会,成了南宁的县令。虽说南宁那地方着实偏远,且有外族不时侵扰,但只有在那种地界儿,方才能做出一番功绩。
薄清阳也未曾带着常乐郡主去吃苦,而是独身一人到了任上,彼时常乐郡主已然有了两个月的身孕,薄清阳还不知晓此事。
南宁那地界儿临近边界,外族侵扰着实是个大乱子,薄清阳思量了许久,也未曾想到什么好法子,可以隔绝外族侵袭。待南宁那地界儿开始以沟滩之法晒盐之后,来自越南的贼人便愈之多,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便与当年的倭寇也没有多少差别。
薄清阳瞧见被越南人为祸的地界儿,心头也是一阵愠怒,而后便在当地招揽工匠,仿造古时修剪了一段儿长城,上头也有民众驻守着,没三日轮换一次。每当越南人欲要偷袭,长城之上便燃起了狼烟,南宁境内的百姓便纷纷汹涌而出,抵御外敌。
如此越南人倒也未曾生出旁的大乱子,且因着沟滩之法,现下南宁这片地界儿上的百姓,虽说算不得富得流油,但一个个也不会因着生计犯愁。
薄清阳在南宁任职共有三年,待他要回京述职之际,南宁百姓自是极为不舍,乡绅四处奔走,制成万民伞,送给薄清阳。南宁百姓们这份恩德,让薄清阳心下也极为难耐。等到回京之后,觉当年常乐郡主居然怀有身孕,且为他产下了一个男孩儿,便因着薄清阳在外为官,孩儿到此刻都未曾取得大名儿,只是宁儿宁儿的唤着。
回到郡主府之后,薄清阳也未曾歇着,翻阅经史典籍,为长子取了大名儿,名为薄禇清。在京中待了约莫三个月之后,薄清阳再次上折子,请求回到南宁任职。薄清阳是个执拗性子,即便薄玉乔也阻拦不成,最后便只得由着他去了。
不过常乐郡主倒是个识大体的,也未曾在意南宁地处偏远,便带着长子薄禇清,跟随着薄清阳,一齐到了南宁这片地界儿,不过此时薄清阳已然并非县令,而成了郡守。
薄清阳除了殿试之后,任了一年翰林院编修之外,一生都未曾做京官儿。毕竟多年外放他心下清楚的很,只有做成地方父母官,方才能够真正的为百姓谋福祉。读书人这一生,不就是为了为民造福吗?
常言道:水至清则无鱼,但薄清阳却是一生清廉,从未取过百姓一分一厘。待薄清阳去后,南宁这一处哭声连连,三月不休。
………………………………
番外五薄清远(一)【故事三俗,不喜误入
防盗章节
薄清阳是薄府最小的哥儿,且还是二夫人嫡出,在府中自然是极为受宠的。不过不知为何,薄清阳总觉得母亲对他极为疏离,眸光之中也没有多少柔和,冰冷而高傲。
原本薄清阳觉得是自己想太多了,母亲大抵只是不欲娇宠于他,方才如此。但等到他受了风寒,了三天三夜的高热,母亲也未曾来小院儿中瞧过他一眼。从那时起,薄清阳就自己母亲不喜自己,他那时也不过将将六岁。
府中为他请了最好的师傅,薄清阳也很是珍惜这个机会,也被先生多加赞誉,心下自是极为欢喜,毕竟若是他能够在科举一途上得了一个好成绩,想必母亲面上也有光,到了那时,大抵能多瞧他一眼罢。
等到二哥自姑母家回来之后,薄清阳这才知晓,母亲原本并非那副凛若冰霜的模样,在见着二哥时,面上的笑意温和的便仿佛春日的阳光一般,让薄清阳心头酸涩不已,却又无人得知。
转眼之间,薄清阳便有八岁了,这一年,薄府之中生出了不少事端,不止母亲以及二哥被赶到京郊的庄子里,便连姑母也去世了。薄清阳知晓,自己家中已然现出倾颓之象,但他并不在意,毕竟在偌大的薄府之中,真真正正对他好的,便只有乔姐姐了。
薄清阳是个重情的性子,薄玉乔在先生离去之后,亲自教导他读书习字,温和细心的模样让薄清阳心头一阵妥帖,总觉得乔姐姐是天底下最好的女子,旁人都及不上她。
后来薄清阳便知晓了自己庶出的身份,其实由嫡子变成庶子,之于薄清阳而言,也并非什么大事儿,毕竟现下二房的主母都被打到了庄子里头,薄清程还是二房的嫡长子,不也随着二夫人去了?所以这嫡庶之分,有时候还真真做不得准。
薄清阳此刻欢喜不已,毕竟他是先前已然去世的如夫人的亲子,如此的话,他不就是乔姐姐一母同胞的亲弟弟了吗?思及此处,薄清阳一张粉雕玉琢的小脸儿也不由现出了一丝绯色,当真是欢喜的很。
父亲被流放三千里,乔姐姐又随后入了瑞王府中,薄府当真显得极为空旷。薄清阳每每便待在自己的小院儿之中,也不往外头去。不知为何,一瞧见婶娘的眸光,他便感觉面对一条毒蛇一般,着实阴冷的很,让他不由得欲要避开程氏。
送到院中的吃食一日不如一日,瞧见那清汤寡水的豆腐汤,即便薄清阳并非在意口腹之欲,也有些受不住了。现下祖母连床榻都起不来,是婶娘管家,薄清阳也不欲拿此等小事儿去使得祖母为难,还是忍忍罢。
不过这般难耐的日子并未过几时,突然有一日他小院儿之中,进来一个锦衣青年,头戴玉冠,面容便仿佛鬼斧神工一般,配上身上尊贵的气度,薄清阳一眼便认出了来人,不是瑞王姐夫还能有谁?
薄清阳现下已然九岁了,但身量仍旧不重,瞧着便仿佛一个七八岁的娃儿一般,分外清瘦,也就面颊上有些肉,否则真真是看不过眼儿。楚铮一把将薄清阳这小子给抱在臂弯里头,便好似抱了只小猫儿似得。
难不成薄府还能亏待薄清阳?
楚铮心头转过这个念头,又想起乔儿的恳求,登时便蹙起眉头,冷声开口问道。
“你可欲去国子监读书?”
听得国子监三个字,薄清阳一双与薄玉乔极为肖似的杏眸也微微亮了几分,面庞之上挂着一丝忐忑之色,轻声开口问道。
“瑞王殿下,阳儿乃是罪臣之子,且还是庶出,按理而言是入不得国子监的。”
即便如此开口,但阳哥儿言语之中的艳羡之意,楚铮自然是听了个分明,登时便道。
“你要你想去国子监即可,不过入了国子监之后,便得好生读书,否则你也配不上那般地界儿!”
楚铮言语之中带着几分厉色,让薄清阳瘦弱的小身子不由请颤了颤,而后极为坚定的点头道。
“殿下放心,阳儿定然不会辜负殿下美意。”
待到瑞王走后,薄清阳便愣愣的站在青石板上,瞧见瑞王的背影,面颊上也现出一丝笑意。定然是乔姐姐与殿下说道,殿下方才会纡尊降贵来到薄府,姐姐待他真真是极好的。
又三日,薄清阳便被安排进了国子监。国子监之中都是勋贵子弟,而薄清阳一个罪臣之子,将将入了国子监之中,便备受欺凌。不过国子监祭酒却是清楚,这位虽说身份不显,但却入了瑞王殿下的青眼,可万万不能有半点怠慢。
有国子监祭酒护着,薄清阳也并未受到什么过分的苦楚,三不五时还能得到国子监祭酒的指点。国子监祭酒可是当世大儒,每每见着他之时,薄清阳都恨不得沐浴焚香,方才不会辱没了祭酒大人。
后来薄清阳便觉了一点,他只消被人欺凌之时,祭酒大人便会出现,也会指点一二。一开始薄清阳被人辱骂之时,还会还口,但想到祭酒大人下学之后便会将他唤过去,薄清阳也不理会那些盛气凌人的官宦子弟,反正不管他是什么出身,也不见得比这帮人鄙贱便是。
国子监祭酒姓周,单名庸。周庸既然被称为当世大儒,自然不会是个蠢笨的,所以他没过几时,便觉了薄清阳的心思。之于这般刻苦的小郎君,周庸也是极为欢喜,便更是用心教导薄清阳,在薄清阳十二岁那年,便将他收为亲传弟子。
周庸如今年岁不小,但却并不算慈和,若是薄清阳没有完成功课的话,藤条竹板是少不了的。这小郎君天资不差,若是浪费了,着实是太过可惜。
在周庸的教导下,薄清阳亦是有了一番成就,他并不似薄清远一般,备上的恶名儿,不能入仕。在殿试之后,他被钦点为探花,彼时他才将将加冠,而状元郎以及榜眼都是年过三十的中年男子,自然是及不上薄清阳。
再者说来,薄清阳可不止年轻,这厮模样生的亦是极好,比薄玉乔也不差什么,只可惜投了个男儿身,方才未成了祸国殃民的祸害!
饶是如此,掷果盈车之事亦是不少,最后还是周庸为薄清阳保媒,娶了常乐郡主楚荇嫣。
成婚之后,薄清阳先入翰林院,做了翰林院编修,而后又求了皇恩,得了外放的机会,成了南宁的县令。虽说南宁那地方着实偏远,且有外族不时侵扰,但只有在那种地界儿,方才能做出一番功绩。
薄清阳也未曾带着常乐郡主去吃苦,而是独身一人到了任上,彼时常乐郡主已然有了两个月的身孕,薄清阳还不知晓此事。
南宁那地界儿临近边界,外族侵扰着实是个大乱子,薄清阳思量了许久,也未曾想到什么好法子,可以隔绝外族侵袭。待南宁那地界儿开始以沟滩之法晒盐之后,来自越南的贼人便愈之多,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便与当年的倭寇也没有多少差别。
薄清阳瞧见被越南人为祸的地界儿,心头也是一阵愠怒,而后便在当地招揽工匠,仿造古时修剪了一段儿长城,上头也有民众驻守着,没三日轮换一次。每当越南人欲要偷袭,长城之上便燃起了狼烟,南宁境内的百姓便纷纷汹涌而出,抵御外敌。
如此越南人倒也未曾生出旁的大乱子,且因着沟滩之法,现下南宁这片地界儿上的百姓,虽说算不得富得流油,但一个个也不会因着生计犯愁。
薄清阳在南宁任职共有三年,待他要回京述职之际,南宁百姓自是极为不舍,乡绅四处奔走,制成万民伞,送给薄清阳。南宁百姓们这份恩德,让薄清阳心下也极为难耐。等到回京之后,觉当年常乐郡主居然怀有身孕,且为他产下了一个男孩儿,便因着薄清阳在外为官,孩儿到此刻都未曾取得大名儿,只是宁儿宁儿的唤着。
回到郡主府之后,薄清阳也未曾歇着,翻阅经史典籍,为长子取了大名儿,名为薄禇清。在京中待了约莫三个月之后,薄清阳再次上折子,请求回到南宁任职。薄清阳是个执拗性子,即便薄玉乔也阻拦不成,最后便只得由着他去了。
不过常乐郡主倒是个识大体的,也未曾在意南宁地处偏远,便带着长子薄禇清,跟随着薄清阳,一齐到了南宁这片地界儿,不过此时薄清阳已然并非县令,而成了郡守。
薄清阳除了殿试之后,任了一年翰林院编修之外,一生都未曾做京官儿。毕竟多年外放他心下清楚的很,只有做成地方父母官,方才能够真正的为百姓谋福祉。读书人这一生,不就是为了为民造福吗?
常言道:水至清则无鱼,但薄清阳却是一生清廉,从未取过百姓一分一厘。待薄清阳去后,南宁这一处哭声连连,三月不休。
………………………………
番外六大结局
验明正身之后,两位嬷嬷面无表情,站在安如海面前通禀,开口道。
“回老爷的话,小姐已然非完璧之身。”
听得此言,安如海面上现出一丝喜色,望着安苑的眸光之中,现出了极为浓郁的期许之色。
“真不愧是我安如海的女儿,居然能成为薄知州的妾室,如此的话,咱们在琼州的生意定然万无一失。”
站在一旁的孙氏听得安如海的言语,青红肿胀的面庞之上,登时也现出一丝冷意,讥讽着开口道。
“老爷,您怎知那个奸夫是薄知州,若是苑姐儿随意寻了个男子,失了清白的话,您也并不清楚。”
孙氏当真是个口无遮拦的,因着先前被安苑打掉了一颗门牙,现下开口之时还有些漏风。这话将一入耳,安如海面上的满布怒色,疾步行至孙氏面前,而后便是狠狠一耳光,怒斥道。
“你这贱妇,当真是蠢笨如猪!”
见着安如海这般势利的模样,安苑面上倒是挂着一丝讽笑,也未曾言语,便仔仔细细的瞧着面前的闹剧,等到孙氏被修理一番之后,安苑方才不急不缓的开口道。
“父亲,既然女儿已然成了薄知州的妾室,那母亲当年的嫁妆可否归还?女儿心中最为在意的,便是母亲的嫁妆。”
说着,安苑眉眼处蕴着一丝怅然之色,安如海将欲开口推拒,却冷不防让安苑抢先开口。
“若是薄知州只消孙氏侵吞我母亲的嫁妆,恐怕此事便不能善了了罢!父亲也清楚女儿的脾性,若是女儿未曾得着薄知州的宠爱,自然是不敢来父亲面前放肆,现如今,风水轮流转,女儿要的也并不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