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刘秀君临天下-第1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家早就情绪高涨了!
大家早就激情难捺了!
乌合之众一下子懵了,有的还没有反应过来,就成了无头鬼。
汉军的特种兵如入无人之境,扁起敌人像砍瓜切菜一般。
一见有更生猛的,乌合之众很快作鸟兽散。
赶紧跑吧!
乌合之众掉头就往回跑,特种兵们岂能放手,紧追不舍。
追着人打,是吴汉的拿手好戏。
这边乌合之众抱头鼠窜,恨不得一步跨进城门。特种兵们腿脚更快,恨不得半步就抢进城里。
城门的守卒根本没有想到刚才出去的人回来快,也根本来不及关门。
这样,逃跑的和追赶的两支人马,几乎是争着抢进城门。
当然,同样是进城,这时乌合之众是逃命,而特种兵们则是砍人砍烦了,要捣毁苏茂的老巢。
眼看吴汉太猛,苏茂唯一的反应就是:跑!
于是,他与周建丢下广乐城和广大的乌合之众,没命似的奔向湖陵。
(建军大溃,反还奔城。汉长驱追击,争门并入,大破之。茂、建突走。)
吴汉立即控制了广乐城。
几乎在吴汉大战广乐的同时,半年多前刚被盖延拿下的睢阳发生了变故:当地老百姓起来造反,迎接刘永。
(睢阳人反城迎永。)
在睢阳老百姓的欢迎和帮助下,刘永又回到了自己的“都城”。
这次睢阳变故,说明刘秀还没有被当地老百姓认可和接受。
盖延东征刚刚取得初步胜利,光知道忙于在沛、楚、临淮等郡国西汉高祖刘邦的故乡搞祭祀活动,讨好刘
秀,而大量稳定人心、恢复民生、安定社会的工作则没有做,至少是做得还不够。
作为刘秀普通的粉丝和徒弟,老盖并不是最得刘秀真传的。他只知道攻城略地,并不知道人心之城不仅最
难攻、而且也最难守。
现在,一看刘永又回到睢阳,老盖才慌了,立即集合队伍,再次包围了睢阳。
再说吴汉,拿下广乐城后顾不得疗伤和休息,留下骠骑大将军杜茂和强弩将军陈俊等守住,自己立即率领
大部队追击苏茂、周建。
眼见苏、周与刘永一道窜入睢阳,他随即率部与盖延会合,包围了睢阳。
兵贵神速,穷寇必追。
这就是老吴的风格。
睢阳城里,刘永与苏茂、周建等“君臣”别无选择,只有一条路可走:困守睢阳孤城。
睢阳城外,吴汉稳稳地安营扎寨,部署用铁桶战术围困这座孤城。
在研究工作的时候,吴部长充分肯定了盖延将军半年多前打睢阳的办法,即:围而困之。
当然,吴部长对这种战术也进行了改进和创新,他只是抓住了两个关键环节,就把把这种战术运用得炉火纯青。
一是围,要围得严、打得急。
吴部长安排部队全面包围了睢阳城,每天都要敲打敲打城墙(昼夜急攻),给城里面的人以极大的压力。
二是困,要困得紧、饿得很。
吴部长安排部队把睢阳城周围的庄稼以及能吃的野草都全部收割干净(收其野谷)。当然,谁想跑进睢阳
城给刘永送吃的喝的,也是根本不能允许的。
这样,睢阳本来物资就不怎么宽裕,经盖延、刘永折腾几个来回就更紧张了。
眼前,苏茂、周建的残兵败将又躲进来,粮草供应就更加紧张。
史料称,吴部长围城时间不长,刘永的人就“兵吏皆有菜色”。
但是,吴部长一点也不急,他有的是给养和时间。
针对城里敌人的焦虑和惶恐,他下令:先这样围着吧!
就这样,双方僵持了3个多月,睢阳城里的粮食告罄(城中食尽)。
刘永很狼狈,实在没有办法,只有使出惯招:跑!
吴汉早就料到敌人会有这一天,调整战术,决定在运动中消灭敌人。
他把围城的口袋稍微松了松。
刘永抓住机遇,留下弟弟刘防守城,自己带着苏茂、周建瞅个空子逃了出来,一直奔向酂地(今安徽亳州
东北)。
当然,吴部长不会放手,立即安排盖延等诸将追击(诸将追急)。
刘永狼狈极了,连忙丢下辎重,继续奔命。老盖收起辎重,仍然继续狂追不舍。
将要到酂地的时候,苏茂、周建已经跑散了。惊恐万状的刘永几乎成了孤家寡人,身边仅有部将庆吾跟随。
大家注意,庆吾之所以到了这时候还跟着,并不是对刘永太忠诚,而是还没找到更好的逃命方法。
不过,庆吾的方法终于来了。
庆吾这个人没什么太大的名气,在历史上留下的唯一的痕迹,就是这次陪着刘永逃命。同时,他也因此成
为历史上很另类的陪跑。
陪跑并把主跑跑死,这绝对是我国历史上一道黑色的风景线。
快跑!这是一次让人绝望的逃命。
累得要命,饿得要死,前面没有头绪,身后追兵紧逼,这确实很容易让人绝望。
仔细想想,刘永没有刘秀有福。
刘秀在河北发展时也常常身临绝境,而身边的徒弟和粉丝仍然死死追随;刘永平安时前来阿谀奉承、蝇营
狗苟的人像雨水一样多,像云彩一样挥之不去,而大难来时都立即作鸟兽散。
现在,庆吾没有作鸟兽,他要当猎人。
庆吾跟着跑,越来越绝望、越来越感到没意思,也越来越想当猎人。
跑着跑着,庆吾趁刘永不备,一刀把他的头砍了下来。刘永猝不及防,死了都不知道这一刀是怎么回事儿。
随即,庆吾掉转马头,拿着刘永的脑袋向紧紧追来的盖延的手下求降。
这是好事儿!
老盖马上安排专人陪同庆吾去洛阳,向刘秀汇报、请功。
为了鼓励敌人反水,在办了一系列的手续之后,刘秀册封庆吾为列侯。
(诸将追急,永将庆吾斩永首降,封吾为列侯。)
刘永就这么窝窝囊囊地挂了,但他称帝的闹剧并没有谢幕,部分演员还在起劲儿表演,观众还没有散净。
我们说到这儿,可能有的同志多少看出点儿什么,比如:吴汉部长的表现有点儿失常,动作有点拘谨。
对!
按照常见的风格来看,吴部长用兵迅疾,动作凶狠,心机阴鸷。
也就是我们前面说的,无论是烦他还是挺他的人,对于他的基本的动作风格还是意见比较集中的,那就是
:快、狠、阴。
但是,东征讨伐刘永以来,大家尽管回头看看,老吴的基本动作风格都不是太明显,上述3个特点很不突出。
换句话说,吴部长对刘永的讨伐有点拖泥带水,虽然他的个人表现和有的战斗可圈可点,但是,总的看来
,动作还显得拖沓、不连贯,犹犹豫豫、畏首畏尾。
这样,刘永和他的盟友们虽然老是挨重拳,可只是有机会喘口气,以至于不久,刘秀亲自出面,才把东边
的形势摆平。
为什么?吴部长的动作为什么放不开?
答曰:为了刘秀。
一曰沛、楚、临淮一带,包括广乐、睢阳等地,是西汉高祖刘邦的家乡,100多年来一直被当做“帝乡”。
“帝乡”而已,是不能乱动、不能胡来的。
西汉时期,帝乡的人们享有许多道义上的荣耀,政治上的便利和税赋上的好处。
在这儿当老百姓可以以皇帝老乡的身份来吹牛,也可以少缴或不缴税。在这儿做官容易出政绩,但也得处
处陪着小心。
刘秀为了彰显自己是刘汉皇室正统,也一直尊奉这一带为“帝乡”。
前不久,盖延平定这儿时,首先修刘邦庙、建立祭祀制度,而不是做深入细致的群众思想工作和巩固政权
工作,大概也是这个原因。
二曰刘永是刘汉皇室。
“皇室”而已,是不大好对付的,因为皇室要比一般的百姓家庭复杂得多,谁和谁关系近一点儿,谁跟谁
关系远一点儿,都是不靠谱的。
今天的敌人有可能就是明天的朋友,不,为了某种目的,皇室之间的敌友关系是完全可以瞬间转换的。外
姓的不说,单是刘邦以来刘汉宗室的恩恩怨怨就没谁能扯得清。
可以这么说吧,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关系有多复杂,那么皇室的关系就有多复杂。或者说,复杂的社会政
治经济关系,总要表现为一定状态的皇室关系。
既然皇室们的关系外人不好说,那就悠着点儿吧!
所以,吴汉部长奉命收拾刘永,就像冲进瓷器店里捉鸡,得拿捏好动作的分寸,既不能让鸡跑了,还不能
打碎瓷器,其实也是个技术活儿。
这确实是个技术含量很高的活儿!
再说刘永的身后事吧。
他这边一挂,睢阳城里,他的弟弟刘防立即率众投降。
可是,事情到了这个份儿上,吴部长一点儿也笑不出来。
因为刘永虽然挂了,但他的后代和部下人还在、心不死,随时要做垂死的挣扎。
苏茂、周建本来是打算和刘永一道逃往酂县的,可跑着跑着一看,不知什么时候刘永的头被人割去了。
他们惊慌之中,立即改变主意,带着刘永的儿子刘纡逃往垂惠(今安徽蒙城北)。
在垂惠,苏茂、周建共同拥立刘永的儿子刘纡为梁王。
刘永的横行将军佼彊,则逃到他最初发迹的西防,拥兵自守。
………………………………
正文 124、 第二十六章 御驾东征
东边这帝乡老是摆不平,刘秀十分担忧。他决定自己亲自动手!
他之所以在帝国初创、百废待兴之际,大动干戈出这么一趟差,主要是基于下面这样的考虑。
一是帝乡地位特殊,一旦出了问题影响极其重大。
我们前面也说了,帝乡作为皇室故乡,有点风吹草动都很引人关注。或者换句话说,如果不把这儿安定下来
,他刘秀即使定都了、即使占据了更加广阔的国土、即使拥有众多的文臣武将,也很难安生。
在洛阳,他一想起这边,就似乎看到有无数个刘永在蠢蠢欲动。
二是将军们投鼠忌器。
这在前面也说了。吴汉、盖延的拖泥带水也好、畏首畏尾也罢,说到底还是在思想上、行动上顾虑太多。
这也不能全怪将军们。
是啊,刘家称帝100多年,在这一块儿特殊的土地上,除了真正的宗室,随便拉过来一个人,都有可能七拐八
拐跟皇家扯上亲戚。
也难怪,无论哪朝哪代,在帝乡打仗都是让人头痛的事儿。
三是这儿的割据势力不仅没有被消灭,反而很快形成若干个政治军事集团,联手抗击刘秀。
这边大大小小的割据势力数以十计,一般的倒没有什么,而若大的政治军事集团也是很能制造麻烦的。
这样的集团有3个。
………………………………
正文 125、 3颗钉子
一个就是刘永。
刘永本人虽然挂了,但他的部下苏茂、周建、佼强却一边拥立他的儿子为王,一边联络其他豪强对抗刘秀。
另一个是董宪、庞萌。
董宪是熟人了,不久前被刘永封为海西王。
他是东海人,早年出身赤眉,后来独立发展,在家乡一带拥兵数万,割据自立。刘永称帝后,封他为翼汉大
将军。刘永被灭以后,他成为刘秀东征要解决的头号目标。
庞萌大家可能还不熟悉,也是个刘秀发誓非灭不可的家伙,我们稍后就介绍他。
再一个就是被刘永封为齐王的、野心勃勃的张步了。
应该说,这三个地方军事集团论单挑,都不是刘秀的对手。问题在于,他们紧密联手、互相支持,又占据着
帝乡,形成对刘秀新生帝国的巨大的威胁。
那边苏茂、周建刚刚拥立刘纡为梁王,张步就进一步打算立刘纡为帝。
当然,张步并不是真的想恢复汉室。
他作为王莽的超级粉丝,一直都想实现王莽那样的梦想:搞一番阴谋诡计,涮一把老百姓,毁一批持不同政见
者,想方设法把天下弄到手。
他的计划也是雄心勃勃的:打出“恢复汉室”的旗子,立刘纡为帝,做名义上的一哥,自己自封“定汉公”。
他相信武力,觉得如果自己趁着世道混乱,发兵控制着一座城市和刘纡,把精心准备的方案宣布一下,再分封
百官,事情就成了。
就在这时,王闳劝他说:
“梁王(指刘永)之所以受到山东各地的拥戴,正是因为他本人拥戴本朝(更始),现在,您却拥立梁王的儿
子为帝,将会使老百姓摸不着头脑。况且,山东这儿的老百姓大多很狡诈,您还是仔细考虑这个问题。”
张步一听,觉得有道理。
是啊,世道这样乱,胜者为王!
是啊,为了当一哥还要绕那么大圈子,不如自己直接干算了!
是啊,世道如此之乱,以至于谁都想趁机站出来忽悠一把。
比如,我们刚点过名的庞萌。
老庞是山阳(今山东金乡西北)人。王莽末年,在绿林、赤眉起事儿的时候,他不甘寂寞,投身行伍,在下
江兵头领王常手下混。
在王常的提携下,他逐渐成了个小头目,手下带着几个士卒。
这就是说,在舂陵子弟与绿林军大联合时,他应该跟着王常,与刘秀兄弟更亲近一些。
但是,这家伙满腹帝王之志,不甘居于人下。
他看看形势,觉得刘秀兄弟正受排挤,就见风使舵、投靠更始,谋了个冀州牧的位子。
当时,在更始王朝,投奔刘玄就是投奔王匡、张卬、李轶,很时髦、也很能横得开。
其实,刘玄光顾得玩儿,没功夫领导他,他实际上归属尚书令谢躬指挥。
在河北,刘秀设个圈套儿,杀了谢躬,老谢手下的全部人马投降刘秀,庞萌就是在这个时候投降刘秀的。
这个时候的庞萌,已经尝到了投靠、变节的甜头儿。他觉得还不是自己公开站出来折腾的时候,就在刘秀面前
好好表现起来。
他处处表现得谦逊、温和,与那些出身草莽的武夫明显不一样。
刘秀一时看走了眼,觉得这个干部可以用。
其实,这是刘秀罕见的、看人看走眼的一次。
刘秀登基后,任命庞萌为皇帝办公室副主任(侍中)。
这个岗位在刘秀眼里极其重要,以后大家会逐渐发现,他总是选拔这样3类人来干这个工作:
一是自己的至亲,如妻弟阴兴;二是从自己潦倒时就跟随自己、历尽磨难而忠诚不渝的粉丝,如傅俊;三是在
半路上碰到、但自己绝对信任的文武人才,如马武。
马武,大家并不陌生,他早年也是谢躬的手下,跟庞萌是同事,后来一生追随刘秀,名列东汉开国元勋云台28将。
马、庞哥儿俩是在刘秀灭谢躬时,同时归顺刘秀的,刘秀对哥儿俩寄予同样的期望。
把庞萌提拔到自己身边工作后,刘秀对他的喜欢和信任与日俱增。
有几次,刘秀当众称赞他:“可以托付幼主、辅佐社稷的,还是庞萌啊!”
(帝常称曰:“可以拖六尺之孤,寄百里之命者,庞萌是也。”)
大家别吓着了。
大家试想一下,当皇帝称赞一个人文能治国、武能安邦,还能把老婆孩子和万世家业托付给他时,那皇帝对这
个人该是何等的信任、何等的恩宠啊!
大家再看一下,古往今来,各级各类英雄好汉们这样对自己最好哥儿们说过这话的,根本没有几个,而绝大部
分皇帝,也都没有对自己最信任的心腹说过这样的话!
刘秀就是这么喜欢和信任庞萌。
不久,刘秀就加封庞萌为平狄将军。
但是,又不久,老庞就对着刘秀的脸狠狠地啐了一口。
公元26年春天,刘秀派虎牙将军盖延挂帅东征时,君臣之间有着复杂的人事纠葛和政治考虑。
应该说,刘秀这次一开始用人并不是很成功,老盖也没有表现出堪当帅才的实力。
比如,我们前面介绍了,正是在行军途中,苏茂将军因为意见不合而反叛,投降了刘永。
大致与此同时,庞萌也公然叛变,反戈进攻老盖。
庞萌的反叛与苏茂有诸多不同。
一是原因不同。
老苏反水是因为跟盖延意见不合,而庞萌的心机则复杂得多。
本来,庞萌认为自己是刘秀面前数一数二的红人,将来无论升官发财、搞搞阴谋,还是耍什么小动作都很方便。
但这次出征,刘秀不知出于什么考虑,只把文件(讨伐刘永、董宪等人的诏书)发给盖延,而没有给他庞萌。
这本来也很正常,领导安排老盖挂帅,当然把文件下给老盖。
而庞萌从刘秀跟前的红人兼阴谋家的双重身份出发,并没有找准自己的位置,不仅对刘秀不满,而且也认为肯
定是老盖在刘秀面前诋毁了自己。
庞萌认为,正好这次要出差,反水的时机到了!
(萌以为延僭己,自疑,遂反。)
二是过程不同。
老苏反水不好意思直接对自己的领导盖延动手,先是逮着归顺刘秀的地方干部痛扁一顿,然后投降了刘永。
他先是杀了淮阳太守潘楚,掳掠了好几座县城,接着才向刘永归顺。
庞萌则是蓄谋已久、厚积薄发。他既率军直接攻打老盖,也不放过归顺刘秀的地方干部。
公元29年3月,庞萌翻脸,主动率军攻击老盖。
老盖猝不及防,迅速落败。庞萌不依不饶,出手很重,撵着老盖打。
这一下搞得老盖很狼狈,他慌忙逃走。
庞萌攻打得急,老盖逃跑的动作都变了形。
老盖率军往北跑,渡过泗水。他逃得很仓皇,边逃边砸碎舟楫、破坏桥梁,唯恐庞萌撵上,好不容易才保住命。
(延走,北渡泗水,破舟楫,坏津梁,仅而得免。)
大家完全可以想象,一个人、一支队伍逃跑跑成这样,该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象、什么样的心情!特别是,这支
队伍的领导还是被自己的下级所追赶的。
庞萌一转身,打下了彭城。
为了表达反水的决心和态度,他要杀楚郡太守孙萌。
这时候,一个凄惨、而又壮美的局面出现了。
楚郡的机关干部中有一个叫刘平的,觉得让领导无辜去死实在毫无道理,就想拼命来救领导。
在刀枪棍棒之中,一见孙太守就要被砍头,刘平连忙扑在太守身上,一边大声痛哭、一边高声呼喊请求:如
果非要有人死,我愿替领导去死!
他拼命用自己的身体保护着孙太守,被庞萌的士兵捅了7刀,仍然毫不畏缩。
一般来说,在领导面前阿谀奉承是很容易的,这样的情况随时随地可见,而在关键时候对领导以命相许、舍身
赴死,则绝非常人所能为。
这实在是一个感人至深的局面!
庞萌也感动了。
他跟孙太守其实也无冤无仇,要杀他本来就是向刘秀示威,既然示威的方法不止这一种,那就换一个吧。
他下令饶了孙萌、刘平。
(郡吏刘平伏太守身上,号泣请代死,身被七创;庞萌义而舍之。)
随即,老庞与董宪联合,自称“东平王”,屯兵桃乡(今山东济宁东南)以北。
三是结果不同。
老苏反水后投奔了刘永,成为刘永的一名高级干部。
庞萌则是要自己称王单干,摆明了是想争一哥的位子。
听了报告,刘秀勃然大怒!
看看吧。
帝乡这边的割据势力中,有的本来就是号召力很大的刘家宗室,有的是彰显自己宗室血统、一呼百应的刘家爷
儿们,有的是盯着一哥位子、蠢蠢欲动的实力派,有的是朝自己啐了一口、转身跑到一边拉开阵势要对决的叛将,
再不收拾收拾根本不行了!
必须尽快拔掉这几颗钉子!
………………………………
正文 126、 前锋之锋
建武4年7月,刘秀御驾亲征。
他一向沉稳内敛,喜怒不形于色。眼下,他实在让庞萌给气坏了!
他组织了一个豪华阵容:除了吴汉、盖延继续执行任务,加派王霸、马武参战。
这时候,王霸的身份是偏将军、富波侯,马武是侍中、骑都尉、山都侯。
与此同时,刘秀还向各位将军发文件,名曰《与诸将书》。书中,他简要陈述了自己亲征的原因,要求大家
秣马厉兵,奋勇杀敌,会师睢阳。
文中提到庞萌,他简直气不打一处来。
他说,我还经常夸奖庞萌是一个忠贞的社稷之臣,各位将军难道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