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刘秀君临天下-第1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褂幸恍┤怂淙皇窃诹跣愕腔蟛殴楦降模捕嗍腔宠砧ぶ牛芯煳车氐男坌模粤跣惚救思捌涫乱捣浅>囱觯试冈谒庀氯纹淝埂

    把话说白了吧,刘秀并不缺他窦融,而他窦融非常需要刘秀。

    同时,窦融认为,自己跟刘秀互相知道的很早,但接触很少,没有多深的个人渊源。仅有的关系,是两人还处于敌对状态,在昆阳血战中还差点儿对砍!

    刘秀,你到底有多大的胸怀,才能够宽恕我的过去?

    其实,刘秀早就原谅他窦融了。

    无论出于政治考虑,还是出于做人的原则,刘秀都不想主动地与人为敌,不想得理不让人。更何况,刘秀目前认为,窦融和河西,都正是自己所需要的。

    好了,现在的情况是:窦融铁了心要归附、追随刘秀,做好了随时听从刘秀召唤的一切准备。

    同时,窦融还担心,刘秀要打谁了千万千万别忘了叫上自己!

    好了,得到窦融和河西,刘秀拿下隗嚣和公孙述的底气更足了。
………………………………

正文 158    特种兵

刘秀决定再次御驾亲征,作为前奏,他派来歙先在前面走一趟。

    公元32年4月,按照刘秀的部署,来歙和祭遵率军向西州进发,目标是略阳(今甘肃庄浪境内)。

    部队在行军的过程中,祭遵病倒了,只好把自己手中的精锐将士拨出一部分交给来歙指挥,自己返回汧城营地。

    来歙觉得这仗应该速战速决,要讲究个“快”字,必须先用特种兵解决问题。

    于是,他就把祭遵留下的、加上自己的精兵整合一下,共计2000人马,亲自带队,率先突击前进。

    略阳是西周的战略腹地,天水北方的门户,距离隗嚣的老巢不过200华里,城虽不大,战略意义极为重要。

    打个比喻吧,小小的略阳城就是放在隗嚣胸口的一件兵器,他要是自己用,就是保护心脏的盾牌;要是对手用,无疑就是给他破腹取物的利刃!

    来歙亲自带领这2000多特种兵快速前进,伐木架桥,开山取道,长驱直入。

    他从渭水北岸的支流汧水溯河而上,经番须口(今甘肃陇县西北)、回中(今甘肃陇县北),翻过汧水与渭水另一个支流的分水岭,直扑略阳。

    这是一条人迹罕至的羊肠小道,沿途不是湍急的河流,就是陡峭的山石,基本上不怎么适合人通行。别说是带着2000名特种兵通过,就是带着一个几十人的旅行团走这儿,也是极其困难的。何况老来他们还要随身携带笨重的武器、给养,还要防止敌人的伏击,还不能弄出多大的动静。

    来歙带队快速突击,神不知鬼不觉,一举拿下略阳,立即砍了隗嚣的守将金梁,牢牢地控制了这座小城。

    得知略阳失守,隗嚣和部下们的第一反应就是不可思议、大惊失色,叫道:“这也太神了!”

    (何其神也!)

    老隗痛苦而迷茫地认为,在这样极端恶劣的道路条件下,来歙用这样的速度行军、用这样的速度破城、用这样的速度砍守将的脑袋,已经超出了常人的生理极限,也突破了军事常规!

    捷报也迅速传到洛阳,刘秀非常高兴,说:

    “略阳是隗嚣依靠的防守屏障、心腹之地,现在他的心腹已坏,我们要控制他的肢体就好办了!”

    (略阳,隗所依阻,心腹已坏,则制其支体易矣。)

    再说吴汉等将领,眼看冯异对恂邑攻可以取、驻可以守,来歙千里奔袭、翻山涉水擒拿略阳像儿戏一样,也想建功立业、个个摩拳擦掌。

    大家互相打个招呼,一边向刘秀报告,一边争先恐后向陇西地区隗嚣的战略腹地进攻。

    (争驰赴之。)

    在洛阳的刘秀见到吴汉的报告很生气,立即下令派使者乘快马把大家追回来。

    他同时给大家解释,隗嚣刚丢了略阳这个心腹重地,必然竭尽全力来争夺,待他精疲力竭时,大家再上。

    大家稍安勿躁,原地待命,听命令!

    其实,刘秀运筹帷幄,也知道千里之外的兵事,他怕吴汉等人打乱自己的战略节奏,要求大家遵守战场纪律。

    果然,隗嚣如临大敌,绝不甘心丢掉略阳,决心拿出看家的本领也要拼死一搏,把略阳夺回来。

    于是,他迅速部署王元、兴巡等将领把守有关要害部位,自己亲自率领其余全部主力数万人马进攻略阳。

    远在成都的公孙述知道假如老隗完了,肯定是唇亡齿寒,自己将会直接暴露在刘秀的拳脚下面,就派出大将李育率兵支援老隗。

    一时间,小小的略阳城被数万急红了眼的大军紧紧围着,包围圈像铁桶一般。

    我们说来歙是军事奇才,是有多方面原因的。

    他既可以运筹帷幄,也可以具体操作;既可以在正面直接进攻,也可以从侧面挑拨离间;既可以挥师突击、攻城略地,也可以据守要津、固若金汤。

    这次,面对复杂的政治军事形势,和陌生的地理环境,刘秀在亲征隗嚣之前让他先上,就是看中了他进可以强攻、退可以固守的出色本领。

    现在,在略阳这个刚刚得手的弹丸小城,率领自己仅仅2000人马的、长途跋涉的疲惫之师,来歙防守得极为成功。

    城外,恼羞成怒的隗嚣指挥数万大军轮番攻城,用尽了最大的力量和所有的办法。

    城里,意志坚强的来歙面对几十倍于己的敌人毫不畏惧,带领将士拼死固守。

    老隗很纳闷,一个小城,就那几个人守着,怎么就老是拿不下?

    情急之下,他想出了一个主意,这是他绞尽脑汁的最后结果,也可能是战争史上最缺德的办法。

    他指挥将士在略阳城外开山筑堤,修渠引水,放水淹城。

    但是,这仍然没用,城里的来歙仍然率众坚强地守在各自的责任岗位上。

    我们不在现场,也不能虚构,但完全可以想象,小小的略阳城外,隗嚣穷凶极恶地放水灌城,恨不得立即把这座小城和全城军民彻底消灭!

    而在城里,来歙身先士卒地带领大家拼命堵水、导水,抢救老弱病残和重要物资,同时又意志如铁、绝不放弃!

    这肯定是人类战争史最缺德的战术引发的最惨烈的战况!

    史家不忍记载,我们只能沉痛地想象。

    来歙与将士们抱着誓死坚守的决心,既绝不退让,又灵活机动,箭射光了、刀砍秃了,就拆房屋、砍树木,迅速补充兵器和工具。

    总之,我们誓死不去!

    这样,老隗指挥自己的几乎全部精锐力量拼命进攻略阳,连日作战,疲惫不堪,但毫无进展,也无计可施。

    很显然,来歙以他过人的智慧、胆略和组织能力,创造了战争防守的奇迹!

    在洛阳,刘秀一看火候已到,立即部署御驾亲征,到前线去指挥对隗嚣的全面进攻。
………………………………

正文 159    围剿:英雄本色(1)

刘秀亲率大军西行,心中已经有了必胜的把握。

    他想,有来歙像一块虽然不大、但吸附力极强的磁铁一样紧紧把隗嚣的主力吸住,有吴汉、冯异等将军早就在周边地区布防,虎视眈眈,有自己亲自动手,要拿下隗嚣是没有悬念、也并不费劲儿的。

    他知道来歙在略阳打得很辛苦,自己动作快点儿,就会早一点儿给他解围,他就日夜兼程,直抵漆邑。这是耿弇的驻防地。

    这里,已经是作战的前沿了。

    当刘秀稍作休息,还要往前走的时候,随行的以及当地驻防的将军们坚决劝阻他,说皇上亲征事关国家安危,万万不可轻易深入危险之地。

    刘秀有点犹豫了。

    (诸将多以王师之重,不宜远入险阻。)

    是啊,大家都对风土、地理不熟,甚至隗嚣跟公孙述联手之后,我们到底面对多少敌人也搞不太清楚。

    皇上,您一定要保重。

    在西州、巴蜀用兵,由于山川险要、民族众多、社会复杂,是需要提高技术含量的。隗嚣目前老是拿不下来歙,说明在这儿打架不能光靠人多!

    兵贵神速。

    来歙每一刻都在艰难地抵抗,而隗嚣和公孙述每一天都有可能酝酿和实施新的行动。

    为了做到既能知己、又能知彼,既积极、又稳妥,刘秀招来马援咨询。

    马援连夜赶到,刘秀立即接见,把自己的打算和将领们的意见告诉了他。

    马援直言不讳,说现在隗嚣的将士正呈现出土崩瓦解的势头,我们如果大举进攻,必定可以摧毁敌人、大获全胜。

    刘秀也是这么认为的,关键是怎么进攻。

    说着,马援让人拿出一些米来,当下在刘秀面前堆成山谷河流等地形地貌,然后在米堆前指点山川,提出自己的作战建议,设计部队进退往来的路线。这样,他对敌我双方局势的分析非常清楚明白,战场面貌的细节也无微不至地呈现出来。

    趁着马援在给刘秀介绍,我们顺便说一下,这一会儿,马援其实发明了被后世广泛使用的一种工具:沙盘。

    关于沙盘的来历,前些年颇多争议,有的说来自西方军队的军事“棋”兵推演,有的说来自200多年前瑞士人的发明等等,但这都不对。

    我们可以肯定地说,沙盘最早用于军事上,指挥官们用来分析地理地形、研究作战方案、组织部队训练和实施作战计划,很实用、很方便;后来到了近代,英、美等国家的高等院校用于教学和研究;之后,西方国家逐渐用于工业、商业和建筑领域;目前,全世界几乎各个国家、各个行当都在使用这种直观、方便的工作工具。

    我们同时可以肯定地说,有确凿记载的沙盘的最早出现,就是这会儿马援在刘秀面前弄的这一堆米!

    现在,一边看着这堆米,一边听着马援的分析介绍,刘秀非常满意,高兴地说:

    “这一下,敌人全在我眼底了!”

    (虏在吾目中矣!)

    第二天一大早,刘秀亲自督军出发,迅速抵达高平城外。

    正在这时,凉州牧窦融率领数万兵马前来会合。

    窦融一直在等待为刘秀建功的机会,这下带来了他的几乎全部家当,阵容相当豪华:河西5郡太守,也是他的5个哥儿们,以及他们的兵马;羌人等少数民族及地方豪强的人马;军需辎重5000多辆。

    窦融出身世家,非常具有政治头脑。率军到达之后,他没有心急火忙地去见刘秀,而是先派身边的工作人员向刘秀请示:下官拜见皇上,应该用什么样的礼节才合适?

    (融先遣从事问会见仪适。)

    大家注意,窦融这绝不是多事、罗嗦。

    当时战乱频仍,无论官方还是民间,无论上级、下级之间,还是长辈、晚辈之间,礼仪十分简陋,或者说很不讲究的。即使皇帝举行朝会,文臣武将们也经常是嘻嘻哈哈、衣冠不整。

    关于更始王朝开会时的乱象,大家已经见识过了。

    刘秀开会时,大臣们也是乱哄哄的。

    这一来是因为大家多数并没有接受过礼仪方面的培训教育;二来因为战事太紧,开会多是研究破城、砍人的事儿,很急的,大家没功夫讲究礼节;三是刘秀本人虽然是大学生出身,饱读诗书、精通礼仪,但也因为在战争的特殊环境中,不好对大家严格要求。

    总之,大家本来多数就不是文静人,在这个靠拳头说话的时代,太讲究了影响效率,而动作慢了说挨打就挨打。

    但是,刘秀认为,随着帝国的建立,国家的战略重心必将从以打仗为主,逐步转向以和平发展为主,这样,精神文明建设在引领社会思想、创造舆论条件和教化人民群众中的巨大作用,将会越发重要。

    其中,文明礼仪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和载体,必须认真建设好、培育好。

    窦融见皇帝先问礼,让人耳目一新,很好!

    于是,刘秀想抓住这次机会,对随同自己的高级干部们进行一次文明礼仪教育和演习。

    刘秀举行盛大的酒会,要求随行的高级干部们都参加,用极为隆重的礼节欢迎窦融和他的哥儿们。

    (乃置酒高会,引见融等,待以殊礼。)

    在一些程序性的言来语去之后,刘秀当场任命窦融的弟弟窦友为奉车都尉,堂弟窦士为太中大夫。

    在这里,刘秀一举两得,既真诚地欢迎窦融正式加盟,又现身说法,给部属们上了一堂理论联系实际的文明礼仪课。

    接下来,还得打仗。

    刘秀安排下去,立即接着打隗嚣,对他的组合动作的力度只能加大、不能减弱。

    刘秀亲自部署,兵分几路进军,基本上就是热汤浇雪了。

    他挥师所到之处,包括高平在内的、隗嚣的地盘,像多米诺骨牌一样,立即出现守军或死或降、城池或降或破的景象。

    就在这个时候,有一个同志站出来用手猛地一拨,使老隗阵营的多米诺骨牌倒得更快了。

    大家见过这个同志,他叫王遵,本来也是老隗的这串骨牌中的一块,不久前来歙策反了他,他果断地离开众骨牌。

    他现在的角色是,以刘秀的太中大夫、向义侯的身份,奉命在长安任吴汉大军的监军。

    王遵同志也很聪明,归降以后总想干点儿什么报答刘秀,看准了刘秀现在最需要的就是隗嚣部下像自己这样投诚。他想到了自己的铁哥儿们、隗嚣的将军牛邯。

    牛邯同志也是老隗的资深将军,是王遵多年的好朋友,关系铁得要命。不久前看到王遵归附洛阳,他也暗暗地动心了。

    王遵早就看准了隗嚣必然灭亡的结局,不忍心看到自己的好朋友跟着陪葬,就按照来歙的思路,给牛邯写了一封劝降信。

    牛邯接信,妥善安排了自己的部下、身边的工作人员和有关工作,毅然归顺刘秀。

    刘秀非常高兴,还在军中,就立即封他为太中大夫。

    如果说在原来隗嚣的阵营,马援、郑兴、班彪,以及王遵的出走还是因为大家看到了刘胜隗败的大趋势的话,那么,牛邯同志的出走,不仅再次提醒大家一定要注意这个大趋势,而且明明白白地告诉大家,刘秀的组合拳已经打了过来,大刀利刃已经端起,谁再不跑过来就没命了。

    于是,老隗阵营的这串多米诺骨牌迅速扑到在地。

    在较短时间内,老隗手下有13位将军、16个属县以及10多万兵马,都投降了刘秀。

    隗嚣见势不妙,派王元奔成都向公孙述求救,自己则赶紧带着家眷,从略阳战场逃往西城(今甘肃天水西)。

    在刘秀大军摧枯拉朽的攻势面前,老隗的西城守将杨广就想坚持一把。前不久,马援写了封长信劝降他,他就不予理睬。

    刘秀当然不会罢休,立即派吴汉、岑彭围剿西城。
………………………………

正文 160    围剿:英雄本色(2)

一见隗嚣遛了,公孙述派来帮忙打来歙的将军李育、田弇也泄气了,立即从略阳城外退居上邽(今甘肃天水)。

    这样,在略阳艰难固守的来歙终于解围。

    紧接着,刘秀再次举行盛大的酒会,既是庆祝略阳之捷,又是公开表彰来歙。

    在酒会上,刘秀专门安排老来独坐一席,位置在各位将军之上,表现出对老来特别的恩宠。

    刘秀高度评价老来多次出使西州、策反隗嚣部将、攻守略阳孤城的巨大功绩,并且诏令他驻守长安,监护各位西征将军。

    同时,刘秀还赏赐老来的夫人丝帛1000匹。

    老来这段时间辛苦了,功劳很大,现在去长安大本营监军吧。

    刘秀试着打了上邽一下,李育拒绝投降。刘秀大概觉得自己身为皇帝,围着一座城打有点太欺负人,就命令耿弇、盖延上来合兵进攻。

    眼看隗嚣已是强弩之末,刘秀向他发去招降的诏书,进行最后喊话:

    “如果束手就擒,你们父子可以相见,不但不会受到惩罚,还会像高祖皇帝当年对待田横那样,大可以封王、小可以封侯。如果你们打算像黥布那样自取灭亡,也只好悉听尊便了。”

    但是,老隗还是不投降。

    于是,无奈之下,刘秀杀了老隗的儿子隗恂,命令吴汉和岑彭对西城,耿弇和盖延对上邽加紧进攻。

    转眼几个月过去了,已是8月盛夏,隗嚣长期经营的西州已经只剩下西城和上邽2处,而上邽还在公孙述的援军李育、田弇手里。

    刘秀看看这仗已经到了扫尾了,加之京城有紧急公务要处理,就要回洛阳了。

    临走之前,除了要求将军们加紧攻城,刘秀还在两个方面做了安排。

    其一,他对窦融哥儿几个封侯,同时命令他们回到自己的辖地,努力保境安民。

    其中,窦融为安丰侯(食4县),窦友为显亲侯,竺曾为助义侯,梁统为成义侯,史苞为褒义侯,库钧为辅义侯,辛彤为扶义侯。

    其二,刘秀特地赐书给岑彭等将军,叮咛下一步战略部署。

    由于这道赐书非常有名,语气清楚明白,用词简洁流畅,我们不妨照录其中的几句:

    “两城若下,便可将兵南击蜀虏;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又望蜀;每一发兵,头须为白。”

    在这儿,刘秀明确交待了下一步的行动目标。其余的,也就是感慨了。

    人心苦于永不知足,已经平定陇地,又窥视着、想拿下蜀地。今天广为人知的成语“得陇望蜀”,就来自这道赐书。

    当然,刘秀这儿并不是说要求将军们不要贪心不足,而是讲用兵的千辛万苦。

    他还感叹:朕每次发兵,都累得须发白了很多!

    刘秀在两军阵前、在军事动员令里大发人生之叹,显然不是玩儿文学,而是勉励将军们努力做事。

    同时,根据我们手头所能掌握的资料,这也可能是刘秀的厌战思想首次这么正式地在文献里流露。

    刘秀回去大约月把的时间,据守西城的杨广去世,隗嚣的境遇更加困顿了。

    本来,按照刘秀的计划,剿灭隗嚣的战争从此收尾,再大规模用兵就是对公孙述的了。为此,他在回去之前,还交代了一项具体工作,就是:要求大司马吴汉遣回从州郡征调的兵马。

    由于大军长途进入隗嚣领地,道路崎岖、运输困难,军需供应十分紧张。更主要的是,刘秀来到西州进一步看到,在这儿打仗确实不是靠人多。甚至在某种意义上说,在这山川盘绕的地方打仗,人多了并不能都派上用场,窝工、还费粮食。

    隗嚣用5万部队拿不下来歙2000人坚守的略阳,就说明了这个。

    所以,他明确要求吴汉,主要发挥中央军队的作用,从各郡调来的部队坐吃军粮,又没活儿干,如果出现逃亡的现象还会反过来涣散军心,必须一律遣回原籍。

    但是,吴汉等将军并没有准确领会刘秀的意图,片面地认为人多力量大,就没有执行刘秀的这道命令。

    还是人多了好干活,哥儿们聚起来,早点儿把敌人砍了,好收工!

    但是,刘秀所担心的情况果然很快出现了。

    吴汉指挥下的中央、地方混编的汉军十分疲惫,军粮减少,开小差的逐渐多了起来,士气和战斗力迅速下降。

    在隗嚣方面,虽然绝大多数将士背叛而去,但仍有少数将士对他忠心耿耿、誓死效忠。

    实事求是地说,老隗为人谦恭,平时待下属不薄,有一批铁杆支持者是完全正常的;而面对绝境,有人杀身成仁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来看王捷。

    他是老隗的大将,现在负责防守西城西北角的屏障戎丘。

    面对吴汉、岑彭部下的严密包围,王将军登上城头,对汉军将士大声喊道:

    “我们作为为隗王守城的将士,都抱定必死的信念,绝无二心!希望你们赶紧退兵,请让我自杀表明决心!“

    说完,王将军自刎身亡。

    城里的隗军、城外的汉军都目睹了这一惨状,心里极为震撼。

    应该说,王捷在城头高调儿自刎,对交战双方产生了截然相反的两种效果:

    对魁军来说,就是奋死抗争的斗志被重新唤起,大家忽然觉得,在战场上做个男人,就应该像王捷将军那样拿出自己的血性来。

    对于汉军则截然相反,大家产生了一种说不出的茫然——我们跑那么远到这儿来打人家,到底为什么?于是,除了被饿跑的,畏惧的心态和怠工的现象很快蔓延。

    这是刘秀不愿意看到的,也是吴汉等人始料未及、也难以控制的。

    所以,吴汉、岑彭老是拿不下西城,并不是偶然的。

    很显然,如果拿不下西城,找不到隗嚣的下落,这战争就不能算完。

    一天,岑彭想了个点子,在西城外拦蓄河水,用水灌城。

    这种最缺德的点子当然并非岑彭原创,我们虽然无法知道过去的人是怎样使用这种缺德的办法的,但几个月前,隗嚣率军水灌略阳,就制造了一场惨剧。

    我们无法要求战争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