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刘秀君临天下-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也没意思。
不过开打前我们还得把几个方面的阵容介绍清楚,要不大家只能看看热闹,我想让大家看门道。
联军暂时不要说了,斗志正旺,见谁就要扁谁。
严尤是新莽政权中少见的、很有才干的高级将领,只是王莽本人和其他当权人物不怎么重视他,因为王莽
对那些有真才实学的、作风务实的干部非常讨厌。
我们前面说的那个向王莽报告农民起义真相的使者被免职,就是一例。
严尤领兵打仗很有一套。
前不久,王常、成丹、张卬率下江兵抵宜秋,就是吃了他的败仗。
严尤对王莽的胡作非为十分不满,但他镇压农民起义军的态度也很坚决、手段也很凶残。
在这个混蛋的世道,严尤注定是个悲剧人物。
严尤听到甄阜、梁丘赐在沘水大败身死的消息,十分吃惊。
作为同事,他知道甄、梁对老百姓和起义军已经够凶狠的了,又握有优势兵力,万万没有想到他们败得这
么惨。
眼下,见联军直取宛城,他也不敢怠慢,连忙率领大军奔向宛城。
他与陈茂严令将士,要不惜任何代价保住宛城,绝不能让它落在联军手里!
宛城是南阳的郡治,也是南阳及周边地区的政治军事中心,战略地位十分了得。
目前,南阳的郡守、郡尉双双丧命,宛城仅由岑彭一个县级干部带着一些残兵败将守着,非常危险!
再说,占据宛城,与联军决战,是军事上的最佳选择。
我们再说岑彭县长。
前不久,他逃离棘阳,被甄阜责成戴罪立功,只好带领手下抵抗联军。
对于“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战争基本原则,岑县长领会极深,落实在具体实践中,他能打、也会跑。
沘水大战中,岑县长在甄阜、梁丘赐麾下,作战还是很卖力的。
(彭将宾客,战斗甚力)
甄、梁身亡,他也受了伤。
但是,他会跑,负伤渡过黄淳水。他没有随被打散的官军乱蹿,而是跑回宛城。
宛城有他的、被甄阜拘禁起来的家人,再说,他毕竟还是个正县级干部。
他跑到宛城,救出家人,找到甄阜的副官严说,主动要求承担起守城的任务。
岑县长本来在棘阳工作,跑到宛城来守城,等于是县长干市长(省辖市)的活儿。
没有上级发文认可,新莽政权已经是人人喊打,联军锋头正健,城内的军需物资严重不足,天下也正乱得
一塌糊涂。
在这种极为不利的情况下,他竟然能率众坚守半年之久,实在是个奇迹!
这时他的对手是刘縯。
大家要知道,刘縯有多厉害,他岑彭就有多生猛。
就在岑彭紧急部署进一步加强宛城防守的同时,严尤、陈茂率官军气势汹汹地扑来。
刘縯毫不示弱,决心全力迎敌!
在这一仗,刘縯拿出了必死的决心和必胜的信心,表现得豪气干云、威不可挡!
他迅速调集联军将士,举行誓师大会,焚烧物资、敲烂锅盆,击鼓鸣号,高调进军,去迎头抗击官军。
(陈兵誓众,焚积聚,破釜甑,鼓行而前。)
双方在育阳(今河南新野北)城外相遇,立即对砍,展开恶战。
官军在严尤的指挥下凶恶顽强,联军在刘縯的督率下更是以一当十。
联军越战越勇,把官军成片成片地砍倒。
当官军倒在地上的尸体达到3000多具时,严尤、陈茂顶不住了。
他们实在担心再不跑将永远失去跑的机会,就扔下队伍让联军随便打,自己赶紧逃之夭夭。
联军再获大胜。
刘縯简单打扫一下战场,随即率众包围了宛城,并自称“柱天大将军”。
刘縯的威名和联军的战绩迅速传遍各地。
见联军这么能打,刘縯这么优秀,王莽吓坏了。
当然,王莽的闹心事儿还不止这些。
………………………………
44、 第十章 王莽的闹心事儿
在遍布全国的反莽起义火焰中,刘縯和这支联军燃烧得最炽烈。
随着联军的节节胜利,刘縯、刘秀兄弟的人气迅速飙升。
王莽对此惶恐不已、寝食难安。
眼看从基层干部(岑彭)、封疆大吏(甄阜),到高级将领(严尤),都被刘縯一个个打趴下了,王莽决
心想尽一切办法、不择手段来解决目前的危机。
王莽首先开出最高的价码,公开悬赏要刘縯的命:凡杀死刘縯的,立即让他升官发财,赏给上公的官位,
黄金10万斤,食邑5万户。
同时,他下令在京城及全国各地各级衙门办公场所的墙壁上,画上刘縯的肖像,每天安排兵卒用弓箭射击
,既发泄对刘縯的仇恨,也是对他的诅咒。
古往今来,一个人恨另一个人,大概只能到这个程度;而他同时又怕这个人,大概也只能到这个程度。
王莽作为最高级别的伪君子,对刘縯可以说是恨得要死、又怕得要命。加上又心虚、又无奈,他的一些动
作甚至到了很搞笑的地步。
比如,王莽亲自导演,安排人到外地随便抓来一个老百姓,非说这个人就是刘縯,打入槛车,押来京城,
在京城主干道大街上游街示众,然后杀掉。
于是,他昭告天下,说刘縯已经被抓起来杀了,大家都不要怕。
其实,老百姓对刘縯倒不怕,只有他与少数心腹才害怕。
由于这些自欺欺人的把戏他玩得太多,大家已经逐步能看清识破了,所以谁也没有把他的这些动作当回事
儿。
欺骗人者往往能得逞,而又自欺,则是走火入魔了。
这个世界奇妙的是,骗人者在欺骗人的同时一不留神,往往很容易把自己也骗了。
王莽欺人,也在自欺。
大家倒是都在看王莽怎样死去。
把国家祸害到这个样子,把老百姓整得都活不下去,王莽和他的政权死掉是没有任何悬念的。
只是他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有什么样的死法,还没有谁能说准,还是很大的悬念和看点。
大家别急,人在做、天在看。
中国有句老话,也反映了一个基本的社会规律:你可以一时欺骗所有的人,不能永远欺骗所有的人;你可
以永远欺骗一个人或者少数人,不能永远欺骗所有的人。总之,谁也不能永远欺骗所有的人。
王莽则不以为然,他认为只要把伪君子做好、做到极致,就可以为所欲为,就可以永远当一哥,就可以追
逐和拥有无穷无尽的个人利益,就以永远欺骗所有的人。
他这样不把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当一回事儿,客观规律只有把他的脑袋磕出血来,直到磕开瓢儿。
客观规律顺应广大干部群众的强烈要求,安排王莽必死,但又安排他死的过程很漫长、很痛苦、充满戏剧
性以供天下人欣赏和借鉴。
好了,那就让我们暂时离开血腥厮杀的战场,到王莽的后院看看,稍微调节一下心情。
来吧,别客气,这谈不上侵犯个人,凡纯属王莽及其家人个人的是非,我们一律不看不说,只看涉及
公共权力和公共资源的地方。
本来嘛,朝廷内外是国家权力的中心,置身其中的人应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老百姓谁都有权力看看里
面的人是不是这样。
凡是手握国家公器、掌握公共资源的人,都必须接受老百姓的监督。
谁要心虚、拒绝监督,那就放下公职、自己回家洗了睡就是了。
来吧,大家看看朝廷,看看王莽的后院。
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不是不让大家放松放松、调节心情,我过去只知道这里肮脏,不知道如此肮脏!
这些看起来富丽堂皇的宫殿楼阁里,竟然比各地反莽保莽战场的血腥味还要浓重:
这里不仅充满令人胆寒的杀戮,还到处布满无耻的欺骗、卑鄙的算计和残酷的玩弄!
………………………………
45、 心腹与心腹之患
你看,那几个就是王莽的心腹干将。
在王莽登基时任命的“四辅”、“三公”、“四将”中,有几个人是他心腹中的心腹、铁杆中的铁杆。
比如,“四辅”中的太师、安新公王舜,是他的堂兄弟;国师、嘉新公刘歆,就是名垂青史的大儒、古文
经学的奠基人,他要是不在王莽政权中掺合,可能会对中国文化贡献更大;“四将”中的更始将军甄丰,以善
于打仗著称。
他们3人从王莽当大司马时即归附他,在王莽篡汉过程中发挥了很大作用,被王莽视为心腹。
王莽称帝,他们心里很矛盾,不太赞成,但怕危及自己的利益,没有敢明确表示反对,王莽安排的工作他
们仍然好好干,所以成了新莽政权的核心人物、内阁的主要成员。
他们久经宦海、手握重权,有的还有真才实学,如刘歆精于儒学、甄丰会打仗,在朝中都有一定的号召力。
但是,王莽登基后的所作所为,他们也不是都赞成。特别是当反莽烽火遍地燃烧的时候,他们出于不同的
考虑,也渐渐对王莽产生不满。
王莽是搞阴谋发家的,自然不会没有觉察,也自然不会放过。
王莽决定首先拿甄家开刀。
甄丰能征惯战,本来位居大司空,资历名望不在王舜、刘歆之下,在王莽的心腹爪牙中位置是很突出的。
王莽登基之初;在考虑干部安排时,原本想让他继续担任原职。
前汉时这个职务与大司马、大司徒并称“三公”,属于文官的最高序列,朝廷核心领导班子成员。
但是,王莽见他桀骜不驯,就有意给他点颜色看看,教训他一下,同时也是给其他干部一个警示。
在宣布高级干部名单时,甄丰被调整为更始将军(与刘玄的更始政权无关),在“四将”之列。
甄丰的这个职务不仅与王舜、刘歆比差得远,就比连自己的儿子甄寻也不如。甄寻为侍中、京兆大尹。
更让他怒不可遏的是,自己与那个卖饼儿的王盛平起平坐:王盛被任命为前将军。
甄家父子十分愤慨,暗暗下决心对王莽还手。
甄寻十分了解王莽,知道他迷信符命,就伪造了一个,说是新朝的陕地,也就是京城长安附近,应该重新
划分为两大块,任命两位伯来治理,太傅平晏为左伯,更始将军甄丰为右伯。
王莽一听气得头都大了,认为这是分裂中央、是挑战朝廷的权威。
他明知道这是甄家父子在搞鬼,为了欲擒故纵,就暂时忍下了,宣布按照符命所说的去办。
甄丰于是准备动身赴任。
甄寻见此,得寸进尺,以为王莽也是可以随便忽悠的,就又上了一个符命,说:“故汉氏平帝后,应为甄
寻妻。”
我们前面介绍过了,这里的“故汉氏平帝后”,就是前汉平帝的皇后,也就是王莽的女儿。
王莽篡汉成功时,她已是年轻的定安太皇太后。
王莽当皇帝,说破天他老伴儿也只能当皇后,弄得辈分乱了套,大家都很尴尬。
为了把辈分理顺,也为了淡化女儿与刘家的婚史,王莽改称女儿为“黄皇室主”。
可怜她老公被自己的老爸毒死,自己年仅18岁就守了活寡。
甄家要娶黄皇室主,不论出于什么目的,王莽看来都是找自己难堪。
王莽大怒,已经忍无可忍了!
他恼怒地说,胡闹!黄皇室主是天下共母(不知他怎么称呼),怎么能给甄寻当老婆?
于是,他安排立即缉捕甄寻。
甄家父子为了一己私利与王莽过招,实在有点不自量力,无论是搞阴谋还是搞阳谋,他们爷儿俩岂能是王
莽的对手。
甄寻一见玩儿失了手,仓皇逃出京城。
甄丰自然知道王莽的手段,一见官兵前来抄家抓人,吓得服毒自杀。
1年后,甄寻在华山被捕。
办案人员向王莽报告,说甄寻得手上刺着“天子”二字。
直到今天,我们无法知道、也不能理解甄寻为什么要这么玩儿。
王莽命人把甄寻刺字的那只胳膊砍下来看看。
王莽把甄寻的这只胳膊把玩儿了一会儿,对左右说:“这哪里是什么天子?不就是一大子或者六子嘛?!
六者,戮也,这说明甄家父子该杀!”
于是,他下令杀掉甄寻。
想娶王莽的闺女,这本来不过是甄家父子玩小聪明没有玩好出的小事故。别管他们爷儿俩贪图什么,王莽
你愿意就愿意,不愿意算了就是。
古往今来,无论你官儿有多大、家里钱有多少,人家上门来提亲说媒,你也不能扁人家。
但王莽毕竟是王莽,他的思想行为与我们人类出入太大。
他决定站在宫廷斗争的角度对待这件事,哦,这个案子,一定要把这个案子经营好,发挥其最大的效应。
他说甄家提这门亲事是一场有预谋、有组织、有计划的政治事件,其目的是为了篡权,必须严惩。
他亲自安排,让办案人员把平时与甄寻有交往、而自己看着不顺眼的干部,一律缉拿入狱,严刑拷问,逼
迫交待动机和同伙。
甄寻未归案时,这些人一头雾水,自然交待不出什么。
甄寻本人归案后也没有装孬,明知自己必死,也自作自认,说自己与朋友们只是认识,大家与此事毫无关
系。
哪知办案人员本来就是奉了王莽之命要置某些人死地,所谓办案不过是个过场,就把甄寻及其朋友都包装
成死罪,一个个给砍了。
这些人中有国师刘歆的两个儿子刘棻、刘泳,大司空王邑的弟弟王奇等,多达数百人。
要知道,刘歆还是王莽的儿女亲家,他的女儿刘愔是王莽的四儿子、太子王临的妻子。王邑、王奇则是王
莽的堂兄弟。
王莽这样做时已经没有人觉得奇怪,他多少年来为了步步高升都是不择手段的,对自己最亲近的人下手也
毫不客气。
现在他当了一哥,这个德性一点没有改变。
他做人为政有个基本原则就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无论敌人、对手,还是至亲骨肉。
那我们也不得不说,王莽根本就没有亲人了!
………………………………
46、 断子绝孙
不知大家对王莽的大儿子王宇还有没有印象,前几年,他因不满老爸的暴行被老爸逼迫自杀。现在,他的
儿子、也是王莽的孙子王宗长大了。
自己的父母都是爷爷逼得自杀的,王宗不可能不知道。
还有自己的舅舅吕宽及亲朋好友数百人,也是爷爷杀的。
王宗很不满爷爷的做法。
他可不想象老爸那样背地里告爷爷的状,那样太危险。
他想,不如干脆取代爷爷,当一哥!
他也考虑到单凭自己可能势单力孤,不过自己的几个叔叔、堂兄弟让爷爷给毁得差不多了,就暗地里与姥
爷、舅舅家的人商量,看怎么把爷爷弄下台。
经过一番密谋,王宗连当一哥的印章和标准像都准备好了。
他画了一张自己穿着皇帝工作服的全身像,还刻了3个表示自己主动要求当皇帝的印章,意图再明显不过了。
但不知怎么,事情泄露了。
王莽大怒:一个小屁孩儿,胎毛还没有干,就想当皇帝!
这小兔崽子,你有我心黑吗?!你有我虚伪吗?!你有我无耻吗?!案子过去几年了还惦记你那死去的老
舅,你有我残忍吗?!
于是,王莽下令严厉追究王宗及相关人员,其他人砍头,王宗自杀。
王莽虽然心毒超过蛇蝎,但在干掉自己的儿孙时从不让外人动手,一律勒令他们自杀:喝毒药、上吊、自
刎,可以任选一项。
毕竟爷儿们一场呀!
王宗案件给王莽打击很大。他感到不仅刘歆这样的亲戚、甄丰这样的亲信靠不住,就连儿孙也一点儿不可
信了。
更可怕的是,儿子王宇只是背地里向太皇太后告状,再就是让孩子他舅舅吕宽恶心恶心自己,而他奶奶的
王宗则要直接取代自己,这还得了!
王莽认为儿孙们既然靠不住,就不如废了他们的“武功(造反的能力)”,把他们从自己身边赶走。
公元20年秋,也就是绿林军、赤眉军闹得正欢,刘秀离开长安太学无处就业、再次回乡种地的时候,一场
飓风把王路堂刮倒了。
王路堂就是未央宫前殿,王莽给改的名儿。
这当然也不过是一次自然灾害,而王莽则要做出大文章来。
他借题发挥,杜撰出一篇洋洋洒洒的诏文,说是在太子的安排上,由于舍长立幼,导致老天愤怒,把王路
堂弄倒就是个警告,必须认真对待。
其实前面我们说了,王莽虽然有4个儿子,但他称帝时儿子已经明显不够用了:
长子王宇、次子王获已被逼自杀,三子王安吓得神志不清,只有立四子王临为太子。
现在看来,王安、王临也未必靠得住。
于是,借这次大风吹倒房子的机会,王莽宣布:废太子王临,贬为统义阳王,赶出京城;同时,贬“新嘉
辟”王安为新迁王,也逐出京城。
这可苦了皇后王氏了,我们还是称她王莽的妻子、或者王氏吧。
因为王莽称帝史家并没有承认,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我几乎查遍史书也还没有发现谁正式称他妻子王氏
为皇后的。
早在王莽先后逼死儿子王获、王宇,另一个儿子王安吓疯的时候,王氏就悲痛不已。自己的几个孩子被丈
夫逼死,这事儿一般人承受不了。待孙子王宗也被逼死,她已经悲痛难耐了!
我们没有见过王氏,历史关于她的记载也极少。
我想她很可能是个普通又低调的女人,否则王莽的家人曝光率那么高,史家不可能忽略她。
只是她太不幸,作为王莽的妻子,她除了给王莽生孩子,就只能是哭。
我们也完全可以断定她与老公的感情很一般,否则王莽不会对别的女人明里娶、暗地里偷,我们稍候还要
说这个。
当王氏发现自己生多少孩子老公给毁多少,孩子再生孩子老公还毁时,她的精神崩溃了!
作为王莽的妻子,在王莽为了往上爬韬光养晦时,她过着仆人般的日子,我们都介绍过。王莽当一哥后,
民脂民膏搜刮的太多,她在生活上要想极尽奢华是没有问题的,但她并不快乐,因为她整天以泪洗面,眼也哭
瞎了。
仅就精神而言,王莽确实太累,他累得让人鄙弃;王氏也太累,累得让人无言!
说到这儿,我又不由得想起那个永恒的人生命题:什么是幸福?
快乐的穷汉和痛苦的富翁哪个更幸福?
我们怎样才能做物质上富足而精神上又坦荡快乐的人?
这个命题可能在不同的年代有不同的解读,但我敢断定:王莽夫妇不是不幸福,而是很不幸福!
身为莽子,死不得生;身为莽妻,生不如死。
且不要说刘秀以及他的姥爷老樊家,耕读传家、父贤子孝,实在让人羡慕;就是那些山林之中、河泽之畔
的卑微农夫,他们之中也有的夫妇子女之间粗衣淡饭、相濡以沫,条件稍有改善他们相拥而喜,灾难来了他们
则生死相依,这难道不是一种人生的温馨?
好了,我们还是走进王莽家的宫院吧。这是个罪恶的地方。
我说的是软件,不是硬件,因为木石无辜。
还是那句话,我们并不侵权,因为这宫院本是民脂民膏建成,大家进去看的全是涉及公权的部分。
王氏眼睛哭瞎时,太子王临还没有被废掉,奉老爸的命令居家侍候老妈。
王氏有个婢女名叫原碧,长得有点儿姿色,过去背着女主人与男主人私通,也就是与王莽暗地里发生了私
情。
王临来侍候母亲时,原碧觉得今天的太子就是明天的皇帝,又主动勾引王临。
反正王氏失明,两个人干什么都方便。
王临虽然已经做了刘歆的女婿,也没有经得住原碧的诱惑,两人很快勾搭成奸。
不过,一个女人用自己的身体侍候两个男人,还是父子俩,又是王莽这样父子俩,既辛苦、也很危险。
原碧十分精明,认为自己对这两个男人只能选一个,不然死期不会太远。
那当然要选王临,他除了有远大的前途,还正值而立之年,“宫里嫦娥爱少年”嘛!
于是,她向王临哭诉自己的为难之处,鼓动他杀爹。
看到这儿,不知道大家是不是眼熟。170年后,三国时的貂蝉就是这样劝吕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