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刘秀君临天下-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到这儿,不知道大家是不是眼熟。170年后,三国时的貂蝉就是这样劝吕布杀董卓的。
只是可惜,原碧不是貂蝉,王临更不是吕布。
王临经过碾转考虑,心里也清楚,单凭动爹的女人这一条,如果事情捅出来自己也必将小命难保。
他又想想自己几个哥哥和侄儿的下场,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杀爹当皇帝!
于是,他回家与妻子、也就是刘歆的女儿刘愔商量杀爹的方法。
谁知王莽提防得太严,他看谁都像是刺客,要对他下手难度系数太大。
还没有等王临举刀,王莽动手了,就是刚才我们说的,王莽借大风吹倒房子,废了王临的太子,把他贬出
京城。
当然,这时候王莽既没有发现王临跟原碧的私情,也没有发现王临的杀机。
次年,就是公元21年,王氏病危,王临给老妈写了一封信,大意是说:
“皇上对子孙太残酷了。前些年,大哥、二哥都是在30岁那年被逼自杀的,今年,我也30岁了。我确实想
好好活着,但恐怕做不到。我很怕母亲遭遇不测,也不知道自己将命丧何处。”
信中,王临的无聊、失望和惆怅表露无遗。
人生本来很精彩,何必生在帝王家!
当然,我们这里只是感慨一下。
其实,谁生在哪里,自己根本作不了主。况且,有的帝王之子也很幸福,比如,我们将来会看到的,刘秀
的几个儿子。
有一天,王莽探望病妻,发现了这封信。
王莽见到王临的这封信,十分恼火,断定其中必有蹊跷。
他凭着自己长期胡作非为的丰富经验,认为王临一定有不轨的行为,决心查个水落石出。
但是,他见王氏在床上奄奄一息,心想这时候把案子办到家里来实在不是时候,只好先暂时忍住。
王氏终于在无边的痛苦中去世了,王莽安排办理丧事,却下令不许王临来为老妈吊丧。
王莽老谋深算,搞阴谋是顶尖高手,他决定先从原碧身上开刀。
原因很简单,女人,特别是原碧这样未曾嫁人的女孩子根本经不起打。
王莽找来几个凶汉施暴,还没有打完,原碧就招了。
她很配合,不仅交代了自己跟王临的床第之欢,还交代了办案人员尚未掌握的事实:与王临密谋打算在酒
里下毒药,毒死王莽,将来王临当皇帝,自己做妃子。
听了原碧的供述,王莽的恼怒是可想而知的。
他觉得家丑不可外扬,决定低调儿处理此事,但是残忍指数一点不能降低。
听完办案人员的汇报,王莽立即命令捶死原碧。
这是什么刑罚,我们暂时说不准确,但无论用什么东西来捶,原碧无疑死得很痛苦。
同时,为了防止家丑外扬,王莽又安排心腹把所有办案人员全部秘密干掉,连尸体也掩埋在狱中。
接着,王莽又赐给王临毒药,勒令他自杀。
王莽还是一贯的传统,灭自家人时从不让别人动手,让当事人自己了断。
王临自知无力对抗老爸的淫威,但可以选择自己的了断方式,不肯喝药,拔剑自刎。
接下来,王莽仍没有算完。
他下诏书,对亲家刘歆大加申斥,大意说很多事情王临并不懂,之所以到今天这个地步,也有其妻刘愔枕
边风的因素。
其实,王莽完全可以把这个诏书直接下给自己的儿媳刘愔,或者采取任何严厉的措施惩罚她。
他所以这么做,完全是为了敲打刘歆。
刘歆吓坏了,恐怕遭受连坐之罪,慌忙找来女儿,大加训斥。
刘愔不仅一肚子苦水没有地方倒,还要把泪水往肚子里吞。
从娘家回来,刘愔思前想后,觉得生为刘歆的女儿、嫁为王莽的儿媳、活在这个乱世,实在都没有什么意
思!
反正老公王临走了,她一怒之下,服毒自尽。
老公,你等等我!我真的不想活了!
我就是想活也活不下去,就是能活下去也没有什么意思!
作为女人,在别人看来我可能荣耀无比:
亲爹是国师、公爹是皇帝、老公是太子,我自己将来还有可能是皇后,这似乎是生为女人极大的成功。
但是,天知道我心里有多苦!
现在,亲爹骂、公爹毁、老公被送给了阎王爷,而老百姓反抗的、铺天盖地的烈火也正烧过来,我为什么
非要活在这个世界上?
老公,你等等我!!
我们前面也说过,当一个政权不能保护普通老百姓时,它最终也保护不了当权者。而当一个政权老是整死
老百姓时,它的当权者根本无法安宁!
我们刚才说的事情发生在公元21年的正月间,也就是春节刚过不久。
没有多长时间,也正在这个正月里,王莽的第三个儿子新迁王王安和他的儿子公明公王寿病死了。
究竟是什么病,为什么死得这么快,爷儿俩约好似的,目前还是个谜。
家人一月5丧,不知王莽作何感想?
但是,王莽就是王莽,他的挟诈篡汉和欺民新政之路,一直铺满了别人的白骨和鲜血。
对他来说,再毁几个家人,不过是数量增加了而已。
事情搞到这个地步,他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不认真反思自己,却仍然固执地认为:这是前汉刘氏王朝的
影响没有肃清。
于是,他下令又把汉武帝、汉昭帝爷儿俩的庙室给扒了,腾出地方作为自己子孙的埋葬地。
其实,人家武帝爷儿俩死了上百年了,与你家有什么关系?
如果非扯上关系的话,那只能说刘家不幸,武帝爷儿俩的后代元帝刘姡⒘四愕墓媚竿跽
刘家很不幸,刘姡е竺挥谐隼垂腿耍媚阃跏贤馄菖ㄎ蠊敫龆嗍兰汀
其实,前汉刘氏宗室也不是真的没有猛人,只是王氏外戚把持了国柄后死不放手,这些猛人一时没有用武
之地罢了。
一旦时机成熟,这些猛人岂能让你安宁!
比如刘縯,比如刘秀。
王莽做人、为政如此不堪,我们已经无话可说。
即便如此,他还没有算完。
就像我们先前所比喻的,在社会人生大戏的舞台上,虽然观众早就义愤填膺,喊着骂着要他下台,他非要
厚着脸皮不下台,非要继续他那拙劣又令人恶心的表演。
谁上台来推他,他不仅跟人家急,还要不择手段地阴人家。
这也正如有的史家所感叹的:
亲生骨肉且寻仇,
事到其间也可休;
祸变至斯犹未悟,
恶人到底不回头。
王莽怎么能回头呢?
多少年来,为了往上爬,为了当一哥,他把所有的招数都用尽了。在宫廷斗争中,他一一打败了所有阻碍
他的人,虽然落下一身骂名,但毕竟坐上了一哥大位。
我国有句俗话,叫“脸皮薄,吃不着”。
很多人把这句话拿来当玩笑话,而王莽却拿来当作人生的信条。
他之所以能在天下人的唾骂中不肯离开座位,一定是对这个人生信条理解和执行得太过头了。
在治理国家中,他对熊熊燃烧的农民起义烈火却手足无措。
其实,他也用了很多办法,只是都没效果。
一开始,王莽首选镇压,但官军打不过义军。
他又想运用自己擅长的专业技能,采取哄骗的办法,去招安,却遭到拒绝。
………………………………
47、 自欺欺人的丑剧
见各地的起义军软硬不吃,他使用自己的另一项专业技能:通过迷信的手段来吓唬人。
公元19年春天,正当全国各地纷纷起兵造反的时候,他下诏书布告天下,说经太史官推算36000年历史纪年
,决定从当年(天凤6年)起,每6年更改一次纪元,自己将来象黄帝一样升天成神仙,天百姓稍安毋躁。
不过,天下人都已经看透了他玩儿的猫腻,不仅不信,反而讥笑。
于是,打他的照打、骂他的照骂。
眼看对义军打不过、招不来、吓不倒,为了晚一点儿灭亡,王莽唯一的选项就只有加紧武装镇压。
他在全国推行军政一体化:对州牧赐号大将军,郡守(他改称卒正、连率、大尹)为偏将军,县令(他称
为宰)为校尉,各级干部都有镇压农民起义军的权力和任务。
这样,全国变成一座大军营。
他原以为,这可以把局面镇住,谁知不仅未能如愿,反而进一步激发了各地义军消灭他的斗志。
这就象他想把戏演下去,安排打手守住台口,不光没有稳住场面,反而立即更加把全场观众激怒了。
正在王莽忙得满头大汗穷于应付的时候,他手下的歪头参谋又献计了。
有人说,这时的王莽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在演出一幕幕闹剧,那这个闹剧的成本也实在太大了:无数生
灵涂炭,国政荒芜,对政治文化的污染长期难以治理。
这些,我们在王莽死后,还要认真进行成本核算,给他做个离任审计,现在还不是时候。
不过,大家别急,快了。
有一天,王莽身边的一个工作人员(郎官)递上报告,说要想天下太平,必须继立“天下之母”。
这其实就是劝王莽再立皇后。当然,报告说的还有下文。
这个工作人员还说,黄帝就是因为娶了120个妃子成了神仙的,当今皇上是黄帝的后裔,应该比着学习。
王莽看了这个报告,正中下怀,马上派出90人(中散大夫45人、谒者45人)组成若干个工作组,到全国各
地去挑选长得漂亮、品德又好的处女。
这个工作人员该杀。
一见到这时候了主子还这么迷信,另一个爪牙也不甘落后,也献上一计,说当年黄帝曾“建华盖而成仙”。
所谓“盖”也就是伞,“华盖”就是车上象伞一样的漂亮的篷子。
王莽听了并没有认为是扯淡,反正病重了看谁都是医生,立即安排赶快造一个登仙车。
这个登仙车很大很漂亮,上有一个9重华盖,高8丈1尺,4个轮子被彩布掩饰着,6匹高头大马拉着,300个
大力士穿戴着黄衣黄帽在周围挽着推着。
每当王莽外出,这个登仙车就在前面开道,车上几个大力士敲鼓助威,挽车的300个大力士齐声呐喊:“登
仙!登仙!”
这样,王莽一出门就像玩猴儿,很是热闹。
只是,我们不知道出这个馊主意的工作人员该杀还是该扁,因为这时候广大老百姓都已经活不下去了。
就在王莽一面极端贪婪地想方设法满足私欲,一面装神弄鬼糊弄天下人的时候,老百姓已经只能分成两种
情况了:一类是非正常死亡,因为饥饿和疾病死了或者就要死了,另一类就是挣扎着要活下去,要活就必须起
来造反。
王莽已经黔驴技穷了。
何必呢?没有金刚钻,就别揽那个瓷器活儿,皇帝的工作并不是什么人都能干的。
他已经一筹莫展了!
正在这时,一个名叫崔发的工作人员向王莽献计,说是根据《周礼》和《春秋左氏传》,国家有难可以用
哭声来避免。现在起义军打过来了,应该哭天来求救。
这当然纯属扯淡。但是,这个浑蛋的王朝早就不干正经事儿了。
王莽准奏。
有一天,王莽率领满朝文武大臣来到京城长安南郊一起哭。
他领哭,首先致开哭词:“老天爷既然授命于我,让我当皇帝,为什么不歼灭众贼?如果是我错了,请打
雷劈死我!”
王莽这话,纯属自作多情、自我提拔,厚颜无耻至极。
谁非让你当皇帝?
你是怎样费尽心血、耍尽手段、陪尽家人、杀尽无辜,自己弄出一身臭汗,才弄到这个位子的?
你的所作所为,这地球人谁不知道?!
这么多年以来,这么多人骂着、打着要你下台,你赖在台上不动,还明里暗里往死里报复有不同意见者,
快把国家搞垮了!快把老百姓弄死完了!
现在,就是老天爷庇护你,老百姓也不会饶恕你!
王莽致完词,嚎啕大哭。他哭昏过去,醒来再哭。
他还配上肢体动作:伏地叩头不停。
见主子这样,大臣们也只好跟着学。
为了把哭天这项工作做好,王莽采取了有力的措施、进行了周到的安排。
为了发动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哭天,保证有足够的人数,壮大哭天的声势,他命令太学生和京城老百姓
每天早晚2次到南郊一起哭,边哭边诵读他的告天策文。
当然,组织这么大规模的群众活动,后勤保障和激励措施也必须得力。
王莽安排的膳食供应是粥,凡是响应号召到南郊哭天的太学生和老百姓,都给粥喝。
哭几声就有饭吃,这在饿殍遍地的光景下,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于是,跑来哭的人很多。
他安排的激励措施也很诱人:凡是按照要求哭、哭得悲切,象真的一样,又能背诵他的语录(告天策文)
的,可以做官当干部,起点是郎官。
这是多么优厚的政策,哭几声,既有饭吃、还有官做!
你没有看到吗?有多少人饿死了!
你没有看到吗?有多少人几十年寒窗苦读、一辈子枯灯黄卷,到死了也没有当上官!
你没有看到吗?这时候做官吃饭那么容易!
于是,大家争着来哭、比着哭得悲伤。
仅仅几天,就有5000多个会哭的人进入公务员队伍,当上了郎官,入编制、吃财政。
这会儿,趁着那边哭成一片、乱成一团,我简单介绍一下告天策文的事儿。
不久前,也就是公元23年初,王莽看到各地的报告说,起义军在宣传发动时,都说起兵的原因之一是“王
莽毒死了汉平帝”,他心里很虚、也很害怕,觉得还必须再玩儿大家一把。
不知道大家是不是还记得,18年前(公元5年)12月初8;在祭祀百神的朝会上,王莽不动声色地给他的女婿
汉平帝上了一杯酒。
这杯酒是用花椒籽浸泡的,掺了毒药。平帝不知其中的猫腻,当场喝下这杯酒,结果卧床不起、很快
就危在旦夕。
王莽写好“告天策文”,学着当年周公为生病的周武王祈天的样子,率众到神坛上祈祷。
为了演一出好戏,他念这个策文说,老天爷请息怒,无论如何要保佑平帝平安,如果非要有人死,自己甘
愿代替平帝去死。
然后,他郑重其事地把策文放在一个精美的盒子里,藏在未央宫大殿里,告诫大臣们谁也不准讲出去,不
能让平帝知道。
没有多久,平帝死了。
当时,大臣们心里都有数,但王莽掌握着国家权柄,谁也不敢追究平帝的死因,甚至不敢议论这事儿。
王莽篡汉得手以后,把这个未央宫改名“王路堂”。
为什么叫这个名字王莽没有明说,大家谁感兴趣、又有时间就慢慢琢磨吧。
现在全国人民要追究这事儿,王莽也知道继续装赖的难度有点大,但他认为完全可以再涮大家一把。
一天,他又把大臣都召集到未央宫大殿,命人取出一个用金丝绳扎着的精致的盒子,当众打开,拿出里面
的“告天策文”。他一面抽泣,一面给大臣们看,表示自己的清白。
大家看看,平帝不是我害的吧?我当年还想替他去死呢!
大臣们看着他的表演,象童话里说的看着皇帝的新衣服一样。
看透,不说透,是人们明哲保身的基本状态。
能不能看透是水平,而敢不敢说透则是品格。
在我们这个社会上,向来不缺乏智慧和水平,总是缺少品行和骨格。
作为最高级别的伪君子,王莽知道自己的粉丝和追随者不少。
所以,为了确保这一把不仅能涮了大臣,而且能涮了广大干部群众,王莽进一步要求,谁想吃饭、想当官
儿,不光哭天时要哭得悲切,而且要会背诵他的语录,特别是这一段“告天策文”。
但是事与愿违,由于王莽毒死平帝以篡汉已经成了地球人都知道的事儿,无论大臣和这些想做官吃饭的人
信不信,无论他们出于什么原因怎么昧着良心为王莽帮腔,全国绝大多数干部群众早就被涮够了,对王莽和这
个世道也看透了。
各地起义军进攻长安的势头依然强劲,长安的局势越来越不稳定了。
一场因果十分明显、酝酿已经很久、影响必将深远的变局,就要如约而至了。
………………………………
48、 第十一章 阴谋与君子
就在我们看王莽后院时,天下正乱成一锅粥。
在想砍了王莽、灭了新朝政权的一支支农民起义军中,锐气最盛、战绩最好、人气最旺的,当然是刘縯、
刘秀兄弟率领的这一支起义联军。
公元23年注定要浓墨重彩地栽入史册,因为这一年发生的扭转乾坤的大事儿太多,特别是发生在王莽身边
、联军内部以及双方之间的事儿太多,随便拿起来一件都能直接写进史书。
从年初一过年开始,联军就与官军开打,正月未过完,就胜仗不断:夜袭蓝乡夺取辎重,沘水大捷斩了甄
阜、梁丘赐,育阳大捷又打得官军著名将领严尤、陈茂弃军而逃。
这年年初的形势,当然对联军十分有利,王莽则惶惶不可终日。
具体的分析可见有关史书。
我这里特别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这时在全国广大干部群众(包括起义军将士)中,一种“厌莽思汉”、
“人心思汉”的思想十分强烈、也普遍流行,这成为以刘縯、刘秀为代表的刘氏宗室复兴汉王朝的社会思想基
础,也为一些人搞阴谋玩猫腻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其实,前汉从元帝刘姡鹨丫鱿职芟罅耍习傩找仓鸾ピ狗摺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逐渐发现,元帝以下,皇帝均为傀儡,实际权柄全部掌握在王氏外戚手里,
刘氏宗室处处受到排挤。
刘家当皇帝的爷儿们只是贪玩儿、不好好干活,而王氏外戚抱着国柄不松手,自己没有本事干,还要疯狂
地排挤和残害别人,攫取天下利为己有,让老百姓没办法活下去。
也就是说,为非作歹、欺民误国者,是窃国弄权的外戚,而非刘氏宗室。
特别是王莽得手以后,利欲薰天,见啥毁啥,还要摆足一副悲天悯人的样子,已经让老百姓绝望已极、厌
恶透顶。
老百姓因为愤恨和唾弃王氏外戚特别是王莽,而怀念刘汉王朝,普遍向往高祖武帝时国力强盛、文帝景帝
时政治清明的岁月。
这样,在人心思汉之际,“复兴汉室”就是一面鲜艳的、很有号召力的旗帜,有的人打着它想开辟新气象
,有的人打着它则想干其它事儿。
………………………………
49、 一团乱麻
正在这人心思汉、天下一团乱麻的时候,刘縯、刘秀兄弟在忙于工作:率联军紧紧包围宛城,全力攻打。
这时的联军,已经多少像个军队的样子了:连战连胜、士气正旺;队伍空前壮大,舂陵子弟发展到一、二
万人,投降的官军二、三万人,加上原绿林军三部,大约有10万之众;已经有了威望很高的领袖刘縯,他卓越
的政治谋略和军事才能不仅深孚众望,而且使王莽寝食难安。
眼下,刘縯率军在宛城外面扎下大营,拿出志在必得的劲头儿,分兵布阵,把宛城围得铁桶一般。
在这种乱局中,除了这支联军,还有很多支形形色色、五花八门的队伍在打杀。
这些打打杀杀的队伍来头、成分、目的各不相同,但有这样几个共同的特点:
一是矛头对着王莽,以消灭新莽政权为目标。
毕竟这年头最时尚、最有号召力的活儿就是打王莽了,局势已经发展到别管什么人,只要一说去扁王莽,
马上就有成群的人跟着。
二是别管谁起兵,一旦凑够人数,立即称王割据。
王莽的戏只剩下他的死法还有看头,下一步谁能一统天下还不好说。
为什么我不能当这个一哥?
反正别管谁能得手吧,我先称王割据了,就争取了主动、抢占了先机,进一步可以有抢一哥位子的机会,
退一步或者偏安一方、或者用来讨价还价,也有点儿资本。
三是谁都想跟刘家扯上亲戚,说自己是前汉刘氏宗室的嫡传脉系。
因为人心思汉甚烈,说自己是刘家正儿八经的亲戚,也就像说去打王莽一样,马上就有很多人跟上来,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