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刘秀君临天下-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为刘永虽然挂了,但他的后代和部下人还在、心不死,随时要做垂死的挣扎。

    苏茂、周建本来是打算和刘永一道逃往酂县的,可跑着跑着一看,不知什么时候刘永的头被人割去了。

    他们惊慌之中,立即改变主意,带着刘永的儿子刘纡逃往垂惠(今安徽蒙城北)。

    在垂惠,苏茂、周建共同拥立刘永的儿子刘纡为梁王。

    刘永的横行将军佼彊,则逃到他最初发迹的西防,拥兵自守。
………………………………

124、 第二十六章 御驾东征

    东边这帝乡老是摆不平,刘秀十分担忧。他决定自己亲自动手!

    他之所以在帝国初创、百废待兴之际,大动干戈出这么一趟差,主要是基于下面这样的考虑。

    一是帝乡地位特殊,一旦出了问题影响极其重大。

    我们前面也说了,帝乡作为皇室故乡,有点风吹草动都很引人关注。或者换句话说,如果不把这儿安定下来

    ,他刘秀即使定都了、即使占据了更加广阔的国土、即使拥有众多的文臣武将,也很难安生。

    在洛阳,他一想起这边,就似乎看到有无数个刘永在蠢蠢欲动。

    二是将军们投鼠忌器。

    这在前面也说了。吴汉、盖延的拖泥带水也好、畏首畏尾也罢,说到底还是在思想上、行动上顾虑太多。

    这也不能全怪将军们。

    是啊,刘家称帝100多年,在这一块儿特殊的土地上,除了真正的宗室,随便拉过来一个人,都有可能七拐八

    拐跟皇家扯上亲戚。

    也难怪,无论哪朝哪代,在帝乡打仗都是让人头痛的事儿。

    三是这儿的割据势力不仅没有被消灭,反而很快形成若干个政治军事集团,联手抗击刘秀。

    这边大大小小的割据势力数以十计,一般的倒没有什么,而若大的政治军事集团也是很能制造麻烦的。

    这样的集团有3个。
………………………………

125、 3颗钉子

    一个就是刘永。

    刘永本人虽然挂了,但他的部下苏茂、周建、佼强却一边拥立他的儿子为王,一边联络其他豪强对抗刘秀。

    另一个是董宪、庞萌。

    董宪是熟人了,不久前被刘永封为海西王。

    他是东海人,早年出身赤眉,后来**发展,在家乡一带拥兵数万,割据自立。刘永称帝后,封他为翼汉大

    将军。刘永被灭以后,他成为刘秀东征要解决的头号目标。

    庞萌大家可能还不熟悉,也是个刘秀发誓非灭不可的家伙,我们稍后就介绍他。

    再一个就是被刘永封为齐王的、野心勃勃的张步了。

    应该说,这三个地方军事集团论单挑,都不是刘秀的对手。问题在于,他们紧密联手、互相支持,又占据着

    帝乡,形成对刘秀新生帝国的巨大的威胁。

    那边苏茂、周建刚刚拥立刘纡为梁王,张步就进一步打算立刘纡为帝。

    当然,张步并不是真的想恢复汉室。

    他作为王莽的超级粉丝,一直都想实现王莽那样的梦想:搞一番阴谋诡计,涮一把老百姓,毁一批持不同政见

    者,想方设法把天下弄到手。

    他的计划也是雄心勃勃的:打出“恢复汉室”的旗子,立刘纡为帝,做名义上的一哥,自己自封“定汉公”。

    他相信武力,觉得如果自己趁着世道混乱,发兵控制着一座城市和刘纡,把精心准备的方案宣布一下,再分封

    百官,事情就成了。

    就在这时,王闳劝他说:

    “梁王(指刘永)之所以受到山东各地的拥戴,正是因为他本人拥戴本朝(更始),现在,您却拥立梁王的儿

    子为帝,将会使老百姓摸不着头脑。况且,山东这儿的老百姓大多很狡诈,您还是仔细考虑这个问题。”

    张步一听,觉得有道理。

    是啊,世道这样乱,胜者为王!

    是啊,为了当一哥还要绕那么大圈子,不如自己直接干算了!

    是啊,世道如此之乱,以至于谁都想趁机站出来忽悠一把。

    比如,我们刚点过名的庞萌。

    老庞是山阳(今山东金乡西北)人。王莽末年,在绿林、赤眉起事儿的时候,他不甘寂寞,投身行伍,在下

    江兵头领王常手下混。

    在王常的提携下,他逐渐成了个小头目,手下带着几个士卒。

    这就是说,在舂陵子弟与绿林军大联合时,他应该跟着王常,与刘秀兄弟更亲近一些。

    但是,这家伙满腹帝王之志,不甘居于人下。

    他看看形势,觉得刘秀兄弟正受排挤,就见风使舵、投靠更始,谋了个冀州牧的位子。

    当时,在更始王朝,投奔刘玄就是投奔王匡、张卬、李轶,很时髦、也很能横得开。

    其实,刘玄光顾得玩儿,没功夫领导他,他实际上归属尚书令谢躬指挥。

    在河北,刘秀设个圈套儿,杀了谢躬,老谢手下的全部人马投降刘秀,庞萌就是在这个时候投降刘秀的。

    这个时候的庞萌,已经尝到了投靠、变节的甜头儿。他觉得还不是自己公开站出来折腾的时候,就在刘秀面前

    好好表现起来。

    他处处表现得谦逊、温和,与那些出身草莽的武夫明显不一样。

    刘秀一时看走了眼,觉得这个干部可以用。

    其实,这是刘秀罕见的、看人看走眼的一次。

    刘秀登基后,任命庞萌为皇帝办公室副主任(侍中)。

    这个岗位在刘秀眼里极其重要,以后大家会逐渐发现,他总是选拔这样3类人来干这个工作:

    一是自己的至亲,如妻弟阴兴;二是从自己潦倒时就跟随自己、历尽磨难而忠诚不渝的粉丝,如傅俊;三是在

    半路上碰到、但自己绝对信任的文武人才,如马武。

    马武,大家并不陌生,他早年也是谢躬的手下,跟庞萌是同事,后来一生追随刘秀,名列东汉开国元勋云台28将。

    马、庞哥儿俩是在刘秀灭谢躬时,同时归顺刘秀的,刘秀对哥儿俩寄予同样的期望。

    把庞萌提拔到自己身边工作后,刘秀对他的喜欢和信任与日俱增。

    有几次,刘秀当众称赞他:“可以托付幼主、辅佐社稷的,还是庞萌啊!”

    (帝常称曰:“可以拖六尺之孤,寄百里之命者,庞萌是也。”)

    大家别吓着了。

    大家试想一下,当皇帝称赞一个人文能治国、武能安邦,还能把老婆孩子和万世家业托付给他时,那皇帝对这

    个人该是何等的信任、何等的恩宠啊!

    大家再看一下,古往今来,各级各类英雄好汉们这样对自己最好哥儿们说过这话的,根本没有几个,而绝大部

    分皇帝,也都没有对自己最信任的心腹说过这样的话!

    刘秀就是这么喜欢和信任庞萌。

    不久,刘秀就加封庞萌为平狄将军。

    但是,又不久,老庞就对着刘秀的脸狠狠地啐了一口。

    公元26年春天,刘秀派虎牙将军盖延挂帅东征时,君臣之间有着复杂的人事纠葛和政治考虑。

    应该说,刘秀这次一开始用人并不是很成功,老盖也没有表现出堪当帅才的实力。

    比如,我们前面介绍了,正是在行军途中,苏茂将军因为意见不合而反叛,投降了刘永。

    大致与此同时,庞萌也公然叛变,反戈进攻老盖。

    庞萌的反叛与苏茂有诸多不同。

    一是原因不同。

    老苏反水是因为跟盖延意见不合,而庞萌的心机则复杂得多。

    本来,庞萌认为自己是刘秀面前数一数二的红人,将来无论升官发财、搞搞阴谋,还是耍什么小动作都很方便。

    但这次出征,刘秀不知出于什么考虑,只把文件(讨伐刘永、董宪等人的诏书)发给盖延,而没有给他庞萌。

    这本来也很正常,领导安排老盖挂帅,当然把文件下给老盖。

    而庞萌从刘秀跟前的红人兼阴谋家的双重身份出发,并没有找准自己的位置,不仅对刘秀不满,而且也认为肯

    定是老盖在刘秀面前诋毁了自己。

    庞萌认为,正好这次要出差,反水的时机到了!

    (萌以为延僭己,自疑,遂反。)

    二是过程不同。

    老苏反水不好意思直接对自己的领导盖延动手,先是逮着归顺刘秀的地方干部痛扁一顿,然后投降了刘永。

    他先是杀了淮阳太守潘楚,掳掠了好几座县城,接着才向刘永归顺。

    庞萌则是蓄谋已久、厚积薄发。他既率军直接攻打老盖,也不放过归顺刘秀的地方干部。

    公元29年3月,庞萌翻脸,主动率军攻击老盖。

    老盖猝不及防,迅速落败。庞萌不依不饶,出手很重,撵着老盖打。

    这一下搞得老盖很狼狈,他慌忙逃走。

    庞萌攻打得急,老盖逃跑的动作都变了形。

    老盖率军往北跑,渡过泗水。他逃得很仓皇,边逃边砸碎舟楫、破坏桥梁,唯恐庞萌撵上,好不容易才保住命。

    (延走,北渡泗水,破舟楫,坏津梁,仅而得免。)

    大家完全可以想象,一个人、一支队伍逃跑跑成这样,该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象、什么样的心情!特别是,这支

    队伍的领导还是被自己的下级所追赶的。

    庞萌一转身,打下了彭城。

    为了表达反水的决心和态度,他要杀楚郡太守孙萌。

    这时候,一个凄惨、而又壮美的局面出现了。

    楚郡的机关干部中有一个叫刘平的,觉得让领导无辜去死实在毫无道理,就想拼命来救领导。

    在刀枪棍棒之中,一见孙太守就要被砍头,刘平连忙扑在太守身上,一边大声痛哭、一边高声呼喊请求:如

    果非要有人死,我愿替领导去死!

    他拼命用自己的身体保护着孙太守,被庞萌的士兵捅了7刀,仍然毫不畏缩。

    一般来说,在领导面前阿谀奉承是很容易的,这样的情况随时随地可见,而在关键时候对领导以命相许、舍身

    赴死,则绝非常人所能为。

    这实在是一个感人至深的局面!

    庞萌也感动了。

    他跟孙太守其实也无冤无仇,要杀他本来就是向刘秀示威,既然示威的方法不止这一种,那就换一个吧。

    他下令饶了孙萌、刘平。

    (郡吏刘平伏太守身上,号泣请代死,身被七创;庞萌义而舍之。)

    随即,老庞与董宪联合,自称“东平王”,屯兵桃乡(今山东济宁东南)以北。

    三是结果不同。

    老苏反水后投奔了刘永,成为刘永的一名高级干部。

    庞萌则是要自己称王单干,摆明了是想争一哥的位子。

    听了报告,刘秀勃然大怒!

    看看吧。

    帝乡这边的割据势力中,有的本来就是号召力很大的刘家宗室,有的是彰显自己宗室血统、一呼百应的刘家爷

    儿们,有的是盯着一哥位子、蠢蠢欲动的实力派,有的是朝自己啐了一口、转身跑到一边拉开阵势要对决的叛将,

    再不收拾收拾根本不行了!

    必须尽快拔掉这几颗钉子!
………………………………

126、 前锋之锋

    建武4年7月,刘秀御驾亲征。

    他一向沉稳内敛,喜怒不形于色。眼下,他实在让庞萌给气坏了!

    他组织了一个豪华阵容:除了吴汉、盖延继续执行任务,加派王霸、马武参战。

    这时候,王霸的身份是偏将军、富波侯,马武是侍中、骑都尉、山都侯。

    与此同时,刘秀还向各位将军发文件,名曰《与诸将书》。书中,他简要陈述了自己亲征的原因,要求大家

    秣马厉兵,奋勇杀敌,会师睢阳。

    文中提到庞萌,他简直气不打一处来。

    他说,我还经常夸奖庞萌是一个忠贞的社稷之臣,各位将军难道不会笑话我胡说八道吗?!这个老贼罪该灭族

    。大家各自认真准备,秣马厉兵,我们会师睢阳!

    (吾常以庞萌社稷之臣,,将军得无笑其言乎?老贼当族。其各历兵马,会睢阳!)

    刘秀的这个文件,或者说这封信,既是进军令,也是罪己诏。

    他在号召大家奋勇杀敌的同时,并没有掩盖自己的过错:我看错了人,说了过头话,并且因此造成了重大损

    失,现在徒留笑柄。

    一个知错即改的人,是不容易错得太离谱的。

    这样,刘秀直接驾临前线:谯。

    他要直接指挥战斗,不,直接参加战斗!

    刘秀决定首先对据守垂惠的刘纡和周建动手,命令骑都尉王霸和捕虏将军马武联袂进攻。

    拿下刘纡,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意义。这样,再打董宪、庞萌等非刘氏宗室割据势力,要掌握主动权就容易了。

    在这一轮对决中,王霸表现十分抢眼。

    作为刘秀的铁杆粉丝和徒弟,王霸除了对刘秀的绝对忠诚,还以能征惯战见长。他是一位上马可以平叛、下马

    能够理政的好手。对于他在河北那些艰苦卓绝的岁月,大家可能还有印象,刘秀对他的评价是“疾风知劲草”。

    (努力!疾风知劲草。)

    现在,面对复杂的军事局面,他再次表现出儒将之风。

    王霸把军营安扎在垂惠城不远的地方。这时候,苏茂率领4000多将士前来搭救。

    老苏并没有跟王霸、马武硬磕,他觉得,那样自己很可能占不到便宜。

    马武出道以来,在刘秀手下常常是打前锋的角色,也常常有不俗的表现。

    老苏从刘秀那儿反水过来,对此自然知道。或者说,老苏对王霸、马武,对吴汉、盖延,甚至对刘秀本人的战

    术思想,是有点儿了解的。

    于是,他决定从马武的身后动刀子:派出精锐骑兵,打劫马武的军粮。

    马武本来率军正面进击垂惠,一见身后有情况,立即带兵反身营救。

    而狡猾的老苏,要的就是这个局面。

    坚守垂惠的周建一看马武转身,知道自己的救兵来了,迅速带兵从城中杀出,与苏茂一起夹击马武。

    周建、苏茂想以逸待劳打个胜仗,鼓鼓士气。

    可惜,马武大意了。

    应该说,在刘秀的粉丝和徒弟中,马武是插队的。在几年前,在刘秀设计杀谢躬时与庞萌一道归顺刘秀之后,

    他对刘秀忠贞不二,屡立奇功。每有仗打,他总是领兵打前锋,奋勇杀敌,所向无前。

    刘秀许多战役的胜利,往往就是他打前锋奋勇作战、其他诸将及时跟进完成的。

    在刘秀军事攻伐的诸多组合动作中,刘秀本人提出目标要求,邓禹出谋划策,吴汉挂帅,马武打前锋,其他多

    位将领及时跟进,已经成为一种标本和经典。

    这次,情况有点不一样。

    马武轻敌,并不认为苏茂、周建之流能经得起狠打;同时,他还认为王霸就在不远处,随时可以增援,这一仗

    应该比较轻松。

    所以,他并没有认真打。

    周建、苏茂则很卖力。很简单,跟刘秀过招,自己输不起,每一次对砍都是生死决战。

    所以,很快,马武被周、苏打得落花流水。

    (武恃霸之援,战不甚力,为茂、建所败。)

    马武将士溃逃时,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

    眼看马武落败,王霸不仅没有发兵施救,而且严令大家不能轻举妄动。

    大家好好呆着,别动!

    马武将士溃逃路过王霸军营时,纷纷大声呼救。

    “王将军,救命!”

    “哥儿们,救救我们!”

    “…………!”

    王霸安排传话:“敌人兵势正盛,我们出战必然两败俱伤,你们还是自己努力奋战吧!”

    不好意思,兄弟,您先自己抗一会儿吧!

    王霸命令关闭营门、加强防守、不得出战。

    (乃闭营坚壁。)

    这当然已经不是刘秀军队正常的作风。

    马将军太危险,为什么不营救?

    王霸手下的将领们都不理解、都沉不住气了,纷纷要求出战,营救马武。

    大家都是兄弟,一方有难,岂能旁观!

    (军吏皆争之。)

    王霸坚持闭营自守,十分冷静地对大家说:

    “苏茂带领的都是精锐的士卒,人数又多,我军将士早就心生恐惧,而马将军要是跟我们相互依赖,我们这两

    支队伍号令、心理都不一样,出援必败无疑。现在我们闭营自守,表现出不出兵的样子,敌人必然乘势冒进;马将

    军见没有援兵,也必然斗志倍增。这样,时间一长,苏茂的队伍就会疲惫,我们再趁机出战,就一定能克敌制胜。

    ”

    应该说,王霸的打算并非没有道理。他这是在深刻了解战场千变万化的局势,以及老同事马武的性格秉性的基

    础上,做出的正确判断。同时,他给部属们解释得也很到位。

    但是,老王在这儿多少有点剑走偏锋。也就是说,他这么做,多少有点儿玄乎:假如马武一败涂地、不可收

    拾怎么办?

    战斗,特别是冷兵器时期的战斗,往往是一派乱局,谁多砍谁一下,谁又被谁多砍一刀,都是说不准的事情。

    所以,虽然老王冷静又镇定,他的部属们却沉不住气。

    好在情况果然正如老王预料的那样发展。

    眼看马武溃败,苏茂、周建果然悉数出动全部人马来打他:马武要跑,我们捕他,就要让这个捕虏将军好看。

    (茂、建果悉出攻武。)

    马武也果然如王霸所料,是个吃软不吃硬的人。眼看友军不救,敌兵又逼人太甚,他只好奋力而为!

    弟兄们,拼吧!

    战斗十分惨烈!战斗又难分难解!

    看着友军在拼命,王霸手下的将领们再也按捺不住了。

    我们不是乌合之众,我们是大汉皇帝(刘秀)的军人!

    我们自己是爷们儿,我们的兄弟也是爷们儿!

    兄弟有难,岂能旁观!

    军营外,马武在浴血奋战;军营内,王霸的将领们热血沸腾。

    王霸冷静而沉着地观察局势之变。

    忽然,将领路润等数十人涌上前来,摩拳擦掌,割发明志,请求出战。

    火候到了!

    王霸见马武跟苏茂已打得精疲力竭,自己的部下已群情激奋,立即下令出击。

    火候真的到了!

    双方都累了,当然,苏茂、周建在专心致志对付马武,也正是可以从背后捅刀子的时候。

    王霸命令打开城门,派出精骑突袭苏、周的身后。

    苏茂、周建突然腹背受敌,惊慌失措,大败而逃。

    形势急转而下,马武、王霸大获全胜,各自回营。

    苏茂、周建吃了大亏,很不心甘。又过了不久,他们拢了拢被杀得七零八落的人马,再次发动挑战。

    这一次,他们矛头直指王霸。

    必须说明的是,并不是老苏太勇敢,恰恰相反,老苏和周建心里很虚,一心想快点儿了结战斗。

    其一,周建本来是坚守垂惠、保护刘纡的,现在出城打架,当然是赶紧完事儿回城。否则,垂惠城有个闪失,

    刘纡有个三长两短,那哥儿们什么都完了。

    其二,老苏是从外地带兵赶来打援救的,粮草不可能太充足,当然是要速战速决。

    其三,老苏、周建怕刘秀赶来,或者吴汉、盖延等赶来。他们都在不远,要是赶来会战,那自己只有被包饺子了。

    哥儿们玩儿不起,赶紧打吧!

    面对苏茂、周建的挑战,王霸又玩儿起了太极。

    这一次,他不仅命令将士闭营坚守,不得出战,而且更进一步:摆菜上酒,开个party。

    (贼复聚众挑战,霸坚卧不出,方飨士作倡乐。)

    苏茂、周建在外面带兵叫阵,王霸安排将士在军营里置之不理,大吃大喝,又唱又跳。

    打我们一巴掌,还躲在一旁乐,这不是欺负人吗?!

    老苏气得没办法,就下令放箭。

    矢如雨下,直入王霸营中。

    突然,“当啷—”一声,一支箭把王霸席上的酒杯射中了。

    王霸仍然安然不动。

    (茂雨射营中,中霸前酒樽,霸安坐不动。)

    由于刚才忍一忍再出击大获全胜,将领们开始理解了王霸的部署和安排。

    但是,现在人家失败了却又打到门口了,自己岂能再不还手!

    大家纷纷对王霸说:“苏茂刚被打败,现在是很好收拾的!”

    是啊,让手下败将欺负到脸前,丢不起这人啊!

    (茂前日已破,今易击矣。)

    王霸仍然是十二分的冷静,耐心地对大家说:

    “不行,苏茂是赶来打救援的,必然粮草短缺,所以屡次挑战,想速战速决,伺机侥幸取胜。我们闭营休息,

    养精蓄锐,时间一长,他们拖不起,必然溃败。这就是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是上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