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刘秀君临天下-第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秀在外面漂泊、看他东征西伐,有点累了,是暂时来他家客厅歇歇脚的;三是我们在刘秀家客厅闲聊,他本人则不在客厅,或者在朝廷办公,或者在外出差,一直在上班,一直在

    为大家演绎精彩的社会人生故事。

    总之,男主人不在家,我们不能在他家客厅长时间打坐。要是歇过劲儿来,大家出来吧,继续看刘秀是怎么工

    作的!
………………………………

140 、 第二十八章 剪灭三雄 一

    刘秀确实是个大忙人。他既要顾家,又要工作。

    在家庭事务中,他既要为家族成员争取最大的的利益,又要为长期掌控帝国布好局,还要化解矛盾,平衡各方,力求和谐。

    在工作中,他既要制定实施治国安邦的方针政策,又要经常地安排、甚至亲自上阵征讨各处的异己势力。

    同时,作为皇帝,他的家事和工作根本无法严格地分开。

    好在刘秀不是一般的优秀,他把这一切都处理得井井有条。

    在处理这些林林总总的家事国事的时候,刘秀始终秉持一个宗旨,或曰目的,那就是:统一天下,巩固皇权。

    登基最初的这几年,孩子们有的还没有出生,有的年龄还小,郭圣通的脾气还没有那么坏,刘秀直接用于工作上的时间相对多一些。

    他目标明确,精力充沛,大动作不断。

    这儿,我们一起来看看他的这样一套系列动作:剪灭三雄。

    其实,通过前面的介绍,大家肯定也明白,在登基并坐稳的过程中,刘秀对付的武装割据集团何止3个。将来在适当的时候,我们将列表介绍。

    现在,想告诉大家的是,在这数以十计的武装割据集团中,除了前面已经介绍的,有3个实力最强,对刘秀威胁最大,我们想打包隆重推出。

    这哥儿仨也都是大家的熟人了,他们作为刘秀领衔主演社会人生大戏的主要演员,曾经与我们见过面,做过表演,有的表演还有一定的水准。

    这哥儿仨分别是:

    在北边渔阳自称燕王的彭宠,在西边天水自称西州大将军的隗嚣,在西南成都自称成帝的公孙述。

    我们之所以称这哥儿仨为“三雄”,也是有原因的:

    其一,他们都有明确的政治目的,就是坚决反对刘秀当一哥,自己称王称霸,找机会当一哥。

    比如,公孙述老早就在自己的手掌上刻上“公孙帝”的字样,后来在成都直接称了帝,彭宠、隗嚣分别称了王。

    其二,他们都在努力构筑自己的组织体系,文设佐官,武拜诸将,招徕人才,建立并不断扩充军队,势力膨胀很快。

    其三,他们都有自己的根据地,在那儿苦心经营,赢得群众,俨然形成了**王国。

    要知道,如果有了上面这几个条件,很多地方都可以发展成为**的国家。

    更要命的是,他们不仅自立、不承认刘秀的一哥地位,还时不时地直接进攻、回击刘秀。

    除了不姓刘,这哥儿仨都具备了随时可以一统天下的基本条件。

    这让刘秀非常不爽。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作为演员,这哥儿仨的表演风格是各不相同的:彭宠怀怨悲情,隗嚣儒而善谋,公孙述自负鸷狠。

    他们在跟刘秀搭戏时,用自己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不断地考验着刘秀。

    刘秀演员功力深厚,入戏出戏天衣无缝,表演的技艺如炉火纯青。

    他用很有针对性的动作跟这哥儿几个过招,时而静若处子、冷眼观摩,时而动如脱兔、手脚并用,没多久就把这哥儿几个踹下台去。

    这当然是很有看头的。

    这哥儿几个几乎是同时上台表演的,刘秀也几乎是同时跟他们对阵的。

    为了叙述的方便,也为了方便大家欣赏,我们只好按照他们下台的顺序来分别解说了。

    来吧,朋友们!
………………………………

141 、 彭宠之忿

    彭宠演员刚登台的时候,本来是打算好好地做刘秀的助手、好好演戏的,但是,刘秀对他很不感冒。

    几年前在河北,刘秀正跟王郎对决的时候,彭宠给予刘秀坚定的支持,是出了大力的。

    但是,彭宠没有从刘秀那儿得到他想得到的,刘秀也并没有给他,两个人的关系渐渐冷了下来。

    刘秀之所以没有给予彭宠所想要的高官厚禄,是有着极为复杂的考虑的。

    大家可能还记得,公元23年9月在河北,在刘秀打王郎的关键时刻,时任渔阳太守彭宠响应刘秀的号召,拜见、犒劳了刘秀一行,还安排部署吴汉、盖延、王梁率领3000精锐步兵、骑兵,联合上谷太守耿况的队伍,追随刘秀杀敌。

    刘秀对老彭的表现十分满意,以更始王朝的名义封他为建忠侯、大将军。

    (光武承制封宠建忠侯,赐号大将军。)

    这个时候,刘秀还是更始王朝的使者,封老彭这个职务已经是他最大的权力了。

    好像这还不算,刘秀还把自己心爱的佩剑赠给他,称赞他是自己的在北方发展的“贵人”。

    (遗宠以所服剑,又倚以为北道主人。)

    刘秀围攻邯郸好几个月,老彭在外围转运粮草,提供了可靠的后勤保障。

    (遂围邯郸,宠转粮食,前后不绝。)

    应该说,刘秀在河北拿下最强大的对手王郎,老彭功不可没,刘秀也已经给予了他充分的肯定。

    不久,刘秀率军北上追击铜马等义军,来到蓟城。

    这时候,刘秀刚刚被更始王朝封为“萧王”,老彭前往住处拜谒。

    老彭心想,刘秀打了胜仗,被提拔了,自己出力不小,也应该水涨船高。

    刘秀接见了他,但并没有给他要提拔重用的信息。

    老彭觉得不爽,怏怏而回。

    他们两个的这次会面,史上没有详细记录,我们也不在现场,也无法知道他们说了些什么。

    但可以肯定的是,刘秀正常接见,老彭心里不满。

    老彭作为一方诸侯,最大的个人问题无非是再进一步:封王。

    显然,刘秀没有满足他。

    不,老彭不仅不爽、不满,还愤愤不平,而且表现了出来。

    (及王郎死,光武追铜马,北至蓟。宠上谒,自负其功,意望甚高,光武接之不能满,以此怀不平。)

    这当然瞒不过刘秀的眼睛。

    刘秀看出了彭宠的心思,就叫来幽州牧朱浮问问。

    朱浮同志是刘秀演员的重要的助演,不久就给我们搞精彩表演,我们趁此机会把他推出。

    在刘秀演员领衔主演的社会人生大戏全集中,朱浮演员戏份儿并不太多,但在“刘秀诛彭宠”这一幕里,他表现得很抢眼,是这一幕的主演。

    况且,他跟刘秀关系特殊,在刘秀面前有一定的发言权,我们了解他,也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刘秀。

    朱浮字叔元,沛国萧县人。

    他的生卒年月已经记录不详了,跟刘秀年纪大小差不多。

    我们大胆地推测,他很可能是刘秀的发小!

    因为,刘秀从8岁时即随叔父、时任萧县县长刘良读书,直到15岁时离开萧县,美好的少年岁月都是在萧县度过的。

    刘秀被封为萧王,不知道是不是跟他在萧县生活时间长、萧县情结重有关。

    很可能在这段时间,刘秀就结识了朱浮,而且两个人玩儿得还不错。

    因为,朱浮一出道儿,就在刘秀麾下担任秘书,并且又很快被提拔为偏将军。

    (初从光武为大司马主簿,迁偏将军。)

    这个时候是公元23年秋天,刘秀时任更始王朝的破虏将军,代理大司马职务,正在去河北**发展。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时王莽刚刚被切片儿,刘縯刚刚被黑,更始王朝刚刚入都洛阳,刘秀本人正在备受排挤。

    也就是说,刘秀正处于大、小政治环境都十分恶劣的极端困难时期,身边可以说是随时随地都险象环生。

    他能安排一个人担任自己的秘书、并迅速提拔他,那么这个人肯定除了有水平、有能力之外,还要绝对可靠,比如,是自己的至亲,或者要好的同学、发小。

    在刘秀离开更始北上,随身仅带着的极少数心腹中,就有这位朱浮。

    当然,朱浮对刘秀也是绝对忠诚,从无贰心。

    拿下王郎之后不久,刘秀要收拾河北的地方势力,派吴汉、耿弇征调幽州10郡的精锐部队。

    时任幽州牧苗曾阳奉阴违,暗中要求各郡不要听从刘秀的调遣。

    吴汉生猛,率领20名特种兵奔驰到无极,老苗在路上迎接,被吴汉上前当场抓获,给砍了。

    随即,刘秀任命朱浮为幽州牧、大将军,在蓟城办公。

    朱浮出任幽州牧后,加上刘秀指挥有方,各方面共同努力,北方很快平定了。

    (光武遣吴汉诛更始幽州牧苗曾,乃拜浮为大将军幽州牧,守蓟城,遂讨定北边。)

    朱浮任职以后,一手协助刘秀安定北边,一手认真打理自己的政务,各方面事务安排的井井有条。

    对他的工作,刘秀是满意的。这些,也都是前话了。

    这次蓟城会面,刘秀看到了彭宠强烈的政治,就找来朱浮问问。

    朱浮同志年轻时就以才华横溢闻名(少有才能),所幸遇到刘秀的欣赏,工作的积极性很高。

    朱浮对老彭是不满意的。

    见刘秀问起,他说:

    “过去吴汉在北方发兵时,大王(刘秀时任萧王)您把自己的佩剑赠给彭宠,还把他比作北道主人。这次见面,他的期望值很高,认为您对他一定高接远送,把酒言欢,私谈于密室。您没有这么做,所以他很失望。”

    (今既不然,所以失望。)

    朱浮同志很有才,看问题非常精准、深刻。

    接下来,他举了一个例子,说:

    “王莽当宰相时,大司空甄丰日夜在他面前参谋事务。当时不是有个传言嘛,说是‘夜半客,甄长伯(甄丰字长伯)’。甄丰俨然王莽面前第一红人。到了王莽篡位,甄丰本以为会再进一步,不料还不如以前,仅弄了个更始将军的衔儿。甄丰愤愤不平,老想搞小动作,最终导致被诛。”

    (及莽篡位后,丰意不平,卒以诛死。)

    这个例子举得太恰当了。

    刘秀听了,哈哈大笑,对朱浮说,彭宠还不至于此吧!

    (光武大笑,以为不至于此。)

    但是,在内心里,刘秀觉得必须舍弃老彭:

    一个前朝旧臣,政治、功利意识过于强烈,干了一点儿工作就要求提拔,这样的干部决不能使用!

    刘秀对彭宠看得十分透彻,而老彭却并不懂刘秀的心思。

    除了政治太强烈,干点儿工作就想提拔这些不讨上级喜欢的原因之外,刘秀内心里是把老彭看作政治上的异己分子的,不同于一般的前朝旧臣。

    我们不妨来看看老彭的“历史问题”。

    彭宠早年在郡机关上班,王莽篡政后被选拔到中央工作,担任王莽的堂兄弟、大司空王邑的秘书。

    刘秀兄弟公元22年扯旗起兵时,王莽指派他的堂兄弟大司马王寻、大司空王邑镇压他们和绿林军。

    这里,我们没有证据说老彭参与了砍人,但身为莽军主要指挥官的秘书,肯定也是发挥了一定作用的。

    后来,老彭是听说自己的弟弟加入了舂陵、绿林联军,怕自己被官府追究责任,才与同乡吴汉一起逃往渔阳的。

    那真是血雨腥风的岁月,刘秀经历了无数艰难险阻,也失去了不少亲人,痛惜之情肯定是刻骨铭心的。

    这样,老彭有作为老对头的秘书这一“前科”,要想刘秀对他心里没有一点儿芥蒂,是根本不可能的。

    逃到渔阳后,彭宠凭着老乡韩鸿的关系搞了个渔阳太守干干,摇身成为更始王朝的封疆大吏。这个过程,大家一定记忆犹新。

    说到这儿,我们也不妨认为,老彭帮助刘秀打王郎,其实也是他的本职工作。

    不,应该说,刘秀以更始王朝使者的身份打击王郎,老彭作为更始王朝的地方干部,必须给予工作上的支持和配合,这是政治纪律。

    老彭因此从刘秀那儿封侯拜将仍然不满足,只能引起刘秀的反感。

    老彭更没有想到的是,这时的刘秀正打算跟更始王朝决裂,他仍然着迷地追求在更始王朝政治框架里步步高升,只能让刘秀厌弃。

    总之,刘秀找不到不舍弃他老彭的任何理由。

    公元25年7月,刘秀登基后任命了第一批干部,其中就有:吴汉为大司马,王梁为大司空,与大司徒邓禹并列“三公”;盖延为虎牙大将军。

    彭宠本人的职务没有变化。

    看到吴、王、盖3人本来是自己的下属,是自己派去帮助刘秀的,现在都进入了刘秀王朝的核心领导层,而自己还是提拔不了,老彭心里非常郁闷、满是酸楚。

    现在看来,老彭的政治觉悟不能说是高的:他既不能正确对待自己,也不能正确对待同事、正确对待组织。

    他处心积虑地想谋取权位,已经到了有奶便是娘的地步了:起初在王莽政权做事,后又做了更始的地方大员,现在还想在刘秀的帝国飞黄腾达。

    所以,得知刘秀登基后任命了首批干部,他叹息说:

    “如果论功劳我应当封王,现在只重用你们(指吴汉、王梁等),难道陛下把我忘了吗?”

    (我功当为王;但尔者,陛下忘我邪?)

    老彭的愤懑之情积郁于心,又溢于言表。

    我们无法断定彭宠是什么时候下决心要另起炉灶、**发展的,但很显然,对刘秀怨恨的种子至少这时候就悄悄埋下了。

    也就是这个时候,包括幽州在内的各个州郡由于常年战乱破坏,大都经济停滞、民生凋敝。

    相对而言,渔阳郡所受影响较小,传统的盐铁产业和赋税体系还在。老彭积极开展易货贸易,用盐铁交换粮食,积蓄财宝,实力一天天增强。

    (是时,北州破散,而渔阳差完,有旧盐铁官,宠转以贸谷,积珍宝,益富强。)

    朱浮上任幽州牧以后,一开始主要是通过来硬的,通过打压地方势力来安定一方的(讨定北边)。

    刘秀对他的政绩也及时给予了肯定:公元26年,亦即刘秀登基的第二年,他被加封为舞阳侯,享受3县的租粮。

    朱浮年轻气盛,颇有才干,也有激情,决心以更好的工作业绩报答刘秀的信任。

    他看到境内虽然局势稳住了,但大汉刚刚中兴,社会还不够和谐,就很想砥砺风气、收拢人心。

    于是,他开展了一系列的笼络人心的举措。

    他征召了一批州内的社会知名人士、学者名儒来州衙门工作,如涿郡的王岑等。

    他还把一批王莽时期的高级故吏延请过来,作为自己的幕僚。

    朱浮给他们的待遇很高:入编制、吃财政。

    州本级财政紧张,没关系,从下面郡县调。

    于是,朱浮亲自安排各有关郡县打开仓容,上解粮食、财物,保障上述人士及其家人的供应。

    (浮年少有才能,颇欲厉风迹,收士心,辟召州中名宿涿郡王岑之属,以为从事,及王莽时故吏二千石,皆引置幕府,乃多发诸郡仓谷,廪赡其妻子。)

    应该说,在这种特殊、复杂的社会转型时期,朱浮的这些笼络人心的举措还是必要的。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来打造一个崭新的社会,这是转型时期许多政治家的聪明之举,就举措本身而言也是无可厚非的。

    但是,身为幽州渔阳郡太守的彭宠则很不以为然,坚决反对朱浮的做法。

    彭宠认为,这时候天下还不安定,正是用兵之际,不应该安排这么多的机关工作人员,来影响军需供应。

    于是,他公开部署,不听从朱浮调集财粮的命令。

    (不从其令。)

    其实,上面所说只是老彭公开的理由,他内心深处怎么想的,大家可能也心知肚明。

    但是,老彭这么做,也是官场大忌:公然抗命!

    一个省辖市的市长(郡太守),公开拒绝执行本省省长(州牧)的行政命令,这在中国,大概只有这么3种情况:

    一是这个市长太牛,背后有更大的官儿挺着,他不必太在意这个省长;

    二是这个市长想单干,撕破脸也无所谓;

    三是这个市长脑子进了水。

    不好意思,照这么分析,对老彭不利:

    他背后、甚至朝中没人挺着,一哥刘秀心里早就想舍弃他;他想单干,除了渔阳郡,他别无可恃之物,一起都要从零开始;说他脑子进水有点儿不尊重他,但他确实对形势估计不足。

    所以,说到这儿,我又不由得想起有谁说过的话: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只有那么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

    老彭早已是成年人,我们如果说他年轻则纯属搞笑了,但他在自己人生的十字路口,做出了不能回头的选择:跟朱省长对着干!

    亏你是老彭,历经3朝宦海沉浮,在王莽的中央机关,和更始、刘秀的地方衙门都工作过,竟不知道官场最基本的道理:领导是不能得罪的,除非你不想好了!

    朱省长向来自负而矜持,也向来对彭市长不感冒,现在对他公然抗命更是十分恼火。

    不过,恼火归恼火,朱省长一时还不能拿彭市长怎么样,那就只有向上级报告了!

    朱浮知道刘秀也对老彭不感冒,于是书面报告老彭的种种不是。

    朱浮治边安邦是一把好手,搞起小动作也不输于别人。

    他认真细致地搜集了老彭的种种“劣迹”,向刘秀报告,用词十分刻薄。

    (因以峻文诋之。)

    听说省长告自己的状,彭宠非常恼怒。

    他是个很倔强的人,本来就因为自己功劳大、又不能提拔的事儿憋了一肚子气,现在又被领导这样搞来搞去,愤怒和怨恨与日俱增。

    (宠亦狠强,兼负其功,嫌怨转积。)

    朱浮似乎摸透了刘秀的心思,一次又一次地上书,报告老彭的不轨之处。

    有的史家写到这儿,说是朱浮在打小报告,甚至说在诬陷老彭,主要就是为了说明老彭要单干都是朱浮激怒的。

    其实,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老彭的不臣之心是有思想基础的;况且,朱省长是向中央“密奏”老彭的事儿,总不能敲锣打鼓的说给大家听吧。

    我们通过形式看内容。

    朱省长对材料搜集得很细,在向刘秀多次密奏中,主要反映老彭这样几个问题:

    一是老彭派遣专人去老家接来老婆,而不接来老妈,是不孝;

    二是收取别人的贿赂;

    三是杀害朋友,身上有命案;

    四是积聚兵马粮草,居心叵测,意图不轨。

    (浮密奏宠遣吏迎妻而不迎其母,又受货贿,杀害友人,多聚兵谷,意计难量。)

    如果一个人真的就像上面说的,那么他也够欠扁的了:不忠、不孝、不仁、不义。

    最初,刘秀接到朱浮的上奏,因为太忙,刚刚登基,百废待举,连皇后、太子都还没有着落,并没有给予立即答复。

    待朱浮屡次密奏,刘秀觉得对彭宠下手的时机正在成熟。

    刘秀认为,彭宠确实有功在前,目前直接对他下手显然师出无名。凭朱浮报告的这4条,对老彭立案查处要有个过程,单是调查核实就要很费时日。

    不如打一杆子,让他跳起来。
………………………………

142 、 跳起来的彭宠

    对!玩儿个手段,让老彭跳起来,才好收拾他!

    对于这样的手段和动作,技术含量不高,刘秀认为自己完全可以轻松地玩儿一把。

    于是,刘秀就把有人上告老彭如何如何的话,故意泄露给老彭知道,其实就是给他施加压力,让他感到恐惧。

    (辄漏泄令宠闻,以胁恐之。)

    但是,刘秀的这招儿一开始并未奏效,老彭听了,反而更加恼恨朱浮。

    朱、彭矛盾一触即发。

    这时候,刘秀觉得自己下手要注意了:既要除去彭宠,又不能引发地方动乱。

    这样,最好的办法就是:调虎离山。

    公元26年早春,万木刚刚开始复苏,刘秀下诏,要求彭宠进京述职。

    刘秀召彭宠进京,不过是个试探动作。

    大凡王者试探自己手下的封疆大吏,多用这招。特别是相互有了猜忌的时候,王者以此探探手下的忠诚度。封疆大吏则由此赶紧做出抉择,要么纷纷表白自己,立即跑去,把老婆孩子搞去做人质,要么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撕破脸干!

    实事求是地说,彭宠这时候还对刘秀存有幻想,看刘秀什么时候有机会能不能提拔自己。

    毕竟在这个乱世,谁要**发展是很辛苦的,而要想发展个人模狗样、称霸一方,则不仅辛苦,还有极大的危险系数。

    在乱世,抢着当一哥就像贩毒,有暴利,但要冒杀头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