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刘秀君临天下-第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嚣等遂至长安,更始以为右将军,崔、义皆即旧号。)

    也就是说,隗家爷儿几个所得到的待遇根本不能与樊崇等人比:既没有当上王、也没有当上侯。

    隗崔、隗义爷儿俩与樊崇的想法差不多:大家都是打着旗子、拎着脑袋出来干的,你更始吃肉、我喝汤还

    不行吗?凭什么这样对我?

    于是,爷儿俩密谋,打算反叛更始,再打回老家去。

    谁知,隗嚣害怕祸及自己,为了自保,就向更始检举了自己的叔叔和哥哥。

    更始王朝立即杀了隗崔、隗义,同时为了表彰隗嚣的忠诚,任命其为御史大夫。

    说到这儿,大家可能对隗嚣有了个大概的了解:文武皆有所长,很有追求,心机诡诈。

    本来揭竿而起、威震一方,却凭着出卖自己的家人才在更始这儿弄个一官半职,隗嚣很郁闷,心里的滋味

    可想而知。

    所以,当更始很快进入晚期的时候,隗嚣打算对这个王朝动手!

    当有人来为更始挖墓坑时,隗嚣毫不犹豫地做起了配合动作。

    顺便也要说一下,他的军师方望始终坚持认为刘玄和更始王朝并不是刘汉正统。

    辞职以后,方望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为复兴汉室做工作。

    方望认为,当年被王莽废为安定公的西汉最后一个皇帝孺子刘婴,应该继承平帝为汉家正统。

    不久,方望与朋友弓林劫持了刘婴,跑到临泾(今甘肃镇原南)。

    他们聚众数千人,宣布刘婴为汉帝,方望为丞相,弓林为大司马。

    不过,老方虽然看问题准,也有谋略,但他没有找到一件重要的东西:军队。

    所谓乱世,基本上是不讲理的,基本上是凭拳头说话的。

    谁要是跟武夫过招,就更是如此了。

    果然,更始很快派李松、苏茂率兵来打,把他们三人全部给杀了。

    眼看更始王朝这么快进入晚期,另一个做着配合动作、希望它早点入土的人名叫公孙述。

    公孙述,字子阳,是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他与老爸公孙仁早年是西汉的地方干部。

    公孙述年纪轻轻就当上了天水郡清水县的县长。

    他很能干,被天水太守破格重用,以县长名义兼管其它5个县。

    以县长身份管理6个县,足见天水太守对他很破格、很重用。

    他勤于政事,办事也公道。在他的治理下,社会治安稳定,老百姓安居乐业,受到地方干部群众的交口称赞。

    也就是说,在西汉末年,公孙县长作为年轻的优秀干部,是一颗冉冉升起的政治新星。

    王莽当政时,也了解了公孙述的情况,提拔任命他为蜀郡(治今四川邛崃)太守。

    他进入中级干部行列,以才能出众闻名于世。

    到了刘玄称帝、更始王朝开张的时候,各地豪杰纷纷起兵,有的支持复兴汉室、响应更始,有的则割地坐

    大、另有想法,到处是一派“争权夺利不相让,你方唱罢我登场”的乱相。

    公孙述的野心很快膨胀起来。

    他召集蜀中豪杰,网罗精兵强将,决心在这个乱世弄出个什么动静来。

    他认为,世道乱了,只要胆大,谁都有机会。

    由于是文化人,出身干部家庭,自己又是干部,公孙述打算区别于一般农民起义军的做法,而综合采取文

    、武两种手段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

    文的嘛,他打着复兴汉室的旗号,先从身边,也就是蜀中忽悠起。

    他安排了一个生面孔,冒充更始王朝的使者,前来宣布人事任命决定并颁授印信:任命公孙述为辅汉将军

    、蜀郡太守兼益州牧。

    这是我国史上罕见的假冒高级干部人事案。

    接下来,他率众攻城略地,向成都进发,部队迅速壮大。

    更始王朝对公孙述在蜀中冒充更始干部、拥兵坐大十分恼火、也十分忌惮,派柱功侯李宝、益州刺史张忠

    率军万人赴蜀围剿。

    公孙述早有准备,派弟弟公孙恢在绵竹(今四川绵竹)设兵阻击,大败更始军。

    绵竹一役,使公孙述威名大震!

    自从公元22年冬,刘縯、刘秀兄弟推动舂陵子弟与绿林军3部实现大联合后,特别是更始王朝开张后,在刘

    縯、刘秀兄弟指挥下,这支队伍已经基本上没有打过败仗。

    昆阳大捷后,王莽的主力部队覆灭了,更始联军到各地行军打仗,就象旅游一样。

    但更始王朝迁都长安前后,不知是受“劣币驱逐良币效应”的影响,还是高级军政干部乃至整个王朝进入

    了晚期,这支队伍的战斗力迅速下降。他们欺负老百姓和地方干部,甚至搞搞内讧还可以,对付拥兵自重的地

    方豪强和农民武装,败绩连连。

    见更始这么快就走了下坡路、这么不经打,公孙述立即宣布自立为蜀王,定都成都。

    这时候,一见更始王朝这个德行,而公孙述这么生猛,各地文人武士纷纷赶往成都,依附他。

    西南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也纷纷对公孙述表示祝贺。

    但是,公孙述并不就此满足。

    他的心里有个更大的梦想:

    登上帝位,独霸天下!

    他想趁热打铁,趁着自己现在旺盛的人气,抓紧时间做好一切准备,去办好两件事儿:灭了更始,宣布称帝。

    干是一定要干的,只是这两件事儿哪先哪后,他还要看事态发展。

    于是,他一边忙着手里的活儿,一边瞪大眼睛盯住长安的动静。

    所以,无论谁想挖坑埋更始,他立即积极配合。

    还有一个想让更始王朝早点灭亡的人是刘氏宗室,名叫刘永。

    刘永是梁郡睢阳(今河南商丘南)人,西汉文帝的九世孙、梁孝王刘武的八世孙。

    梁孝王刘武与哥哥景帝同为窦太后所生,在宫廷斗争中差一点儿把皇位弄到手里,他祖上的封国一直传到

    刘永的老爸刘立那儿。

    前汉平帝时,刘立因为与平帝的姥姥家卫氏交往过密,被多疑的王莽杀了。

    刘玄称帝、更始王朝开张时,刘永急急地赶到洛阳去朝拜。

    刘玄很高兴,封他为梁王,封国定都睢阳。

    但是,刘永很有野心,绝不满足于称王封侯。没多久,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刘永眼看更始王朝迅速进入

    了晚期,就决心单干。

    刘永以封国为根据地,宣布起兵自立,任命弟弟刘防为辅国大将军、刘少公为御史大夫。

    他向各地发布文告,招揽各地英雄豪杰。

    由于他具有刘汉嫡传血脉,很有号召力,得到广泛响应。

    刘玄这么扶不起来,更始王朝实在让人失望,就是他了!

    刘永派兵四出攻城略地,所向披靡,很快拿下数十座城市。

    这时候,佼强在西防(今山东单县北)起义,董宪在东海(今属江苏)起义,张步在琅邪(治今山东临沂

    北)起义,他们都在当地站住了脚。

    刘永派遣使者,分别任命他们为大将军。

    他与这几个人携起手来,控制并称霸东方。

    (与共连兵,遂专据东方。)

    他的目标很明确:自己当一哥。

    当然,赤眉军在为更始王朝掘墓的时候,在一旁助威、起哄、做配合动作的,绝不仅仅上面这几个人,各

    地拥兵自立的人多着呢。

    这样,更始王朝以迁都长安为标志,迅速进入了自己的政治晚期。

    它在刘縯、刘秀等“良币”和全国各地老百姓的鼎力支持下,打倒了王莽政权,又因为一批“劣币”的操

    弄失去了人心,使世道更乱。

    现在,一个以赤眉军、刘秀为主要掘墓人,很多人配合着想随时把更始王朝往墓坑里推的局面,已经开始

    形成了。
………………………………

正文 85、  第十九章   讨王郎(一)

为政之道,在于得人;得人之道,在于其心。

    刘秀对此深有体会。

    我们前面说过,刘秀君临天下之途上很多次成功,都是他争取人心、处理人际关系的成功。

    现在,虽然被王郎追得狼狈奔逃,饥寒交迫,但他绝不轻言放弃,他的内心深处有着深刻的自信:我胸怀

    天下、心忧百姓,我能行!

    正是他的君子气度和卓越才能,吸引了许多英雄好汉心甘情愿地抛家舍业,生死相依地追随他建功立业。

    英雄归心,何忧天下?!
………………………………

正文 86、  点将聚兵        

当刘秀带着自己的一群心腹和粉丝惊魂稍定,匆匆来到信都的时候,受到郡太守任光的热烈欢迎。

    这个时候,由于看到更始王朝已经进入晚期,王郎诈称的成帝私生子身份行情直线看涨,河北地区绝大多

    数郡县、封国归顺了王郎,只有信都、和成两郡除外。

    在信都,刘秀开始了他的新的险象环生、精彩纷呈的君临天下之路。

    任光是刘秀的大老乡、同事和粉丝。

    他字伯卿,是南阳宛城人,从小就很忠厚,深受乡亲们的喜爱。年轻时在家乡做过乡村干部和县、郡衙门

    的普通工作人员。

    (少忠厚,为乡里所爱。初为乡啬夫、郡县吏。)

    但他肯定是个做事认真、稳重、又很讲究的人。因为他并没有深厚的社会关系,却能很快不断地往上一级

    衙门升。

    说来好笑,当更始联军拿下宛城时,一群士兵见他衣服鲜艳整洁,就想从他身上脱下来抢走。

    他不肯,这群士兵就要杀了他、抢衣服。

    连年灾荒,还老打仗,无论军人百姓,吃的穿的都缺,为了一件衣服、几个馒头就杀人的事儿,并不稀奇。

    正在危急关头,碰巧更始的光禄勋刘赐赶来,把他救下来。

    任光很感激,就率亲朋好友投奔了刘赐,被任命为偏将军。

    这个职务,与当时刘秀的职务是平级的。

    昆阳大战时,他与刘秀并肩战斗,打得王寻和王邑一死一逃、全军覆没。

    当更始王朝迁都洛阳时,任光被任命为信都太守。

    王郎在邯郸称帝,河北的郡县、封国望风归顺,他坚决不随波逐流。

    不仅如此,他还团结带领郡衙门的一班人,发动、组织军民同心协力,共同防守信都城。

    作为南阳宛城人,任光不仅具有丰富的政府工作经验,而且见证了更始王朝开张前后的所有过程,见证了

    刘秀叱咤风云、忍辱负重的所有过程。

    他与其说是为更始守城,不如说是守城以待高人,比如刘秀。

    最迟在刘秀这次来河北时,他就认定,在这乱世之中,真正的明主就是刘秀!

    有一天,本郡扶柳(今河北冀县西北)县廷掾带着王郎的招降檄文,来到任府,劝说任光归降王郎。

    任光不为所动。

    为了向干部群众表明自己不睬王郎、坚守信都的决心,任光果断地把这个廷掾斩于闹市,同时,增派4000

    精兵,全力守城!

    但是,他虽然威望高、决心大,面对来势汹汹的王郎的人马,这样一座孤城能守多久,他心里没底儿。

    他正在发愁、犯难的时候,刘秀到来。他喜出望外,立即打开城门,率领地方军政干部把刘秀一行迎接到

    宾馆,吃饭、休息、共议抗拒王郎大计。

    信都的广大干部群众本来就敬仰刘秀,加之任光的宣传发动,大家都把复兴汉室和自己前途的希望寄托在

    刘秀身上,成了他的粉丝。

    所以,当刘秀进城的时候,大家兴奋地高呼:“万岁!”

    (吏民皆称万岁。)

    大家都知道,“万岁”是个专业术语,有着严格而专门的用途。

    这个术语该用的时候必须用,不该用的时候用了、或者用错了,后果十分严重。

    大家这时候喊“万岁”,是直接称呼刘秀,还是用来表达有了主心骨时的激动心情,或者兼而有之,我们

    难以准确判断,但很显然,刘秀是大家渴盼已久的明主。

    这是一种很有意思的场面。

    其实根本不能过多地休息,刘秀必须尽快安排下一步的行动。他与大家商量,认为目前手头可用兵力太少

    ,难成气候,不妨借助附近城头子路和力子都两支武装力量。

    (欲俱入城头子路、力子都兵中。)

    但是,任光对此坚决不同意。

    我们简单介绍一下这两支队伍,他们在乱世中拼出点名气,也不容易。

    城头子路姓爰名曾,字子路,是东平(今属山东)人。

    新莽末年,在打王莽成为时尚的时候,他与肥城(今属山东)人刘诩起兵于卢县(今山东蒙阴东)城头,

    人称“城头子路”。

    他率众在黄河、济水之间打杀、抢掠,很快发展到20多万人。更始王朝开张后,他主动派人前往拜见,表

    示愿意归顺,被任命为东莱太守。

    力子都的情况与爰曾差不多。

    他是东海郡(治今山东郯城)人,新莽末年在家乡起兵,活跃于徐州、兖州一带,部众有六、七万人。

    更始立,他也表示归顺,被任命为徐州牧。

    由于这两个人名义上归顺了更始,刘秀认为可以为我所用,试图借他们的力量跟王郎抗衡。

    然而任光认为这两个人靠不住。

    商议到这儿,刘秀就问道:

    “现在我们兵力少,怎么办呢?”

    (卿兵少,如何?)

    任光说:

    “可以迅速从附近的几个县招募,要是谁的积极性不高,可以采取听任他抢掠的办法来刺激刺激。人都是

    贪财的,这样就能招来兵。”

    (可募发奔命,出攻旁县,若不降者,恣听掠之;人贪财物,则兵可招而致也。)

    这其实并不是个好主意。在战前战后放任手下抢掠,用来调动大家的积极性,这纯属土匪行径。

    但由于这个损招儿简单实用,古往今来有不少兵家用它。比如,绿林军、赤眉军都常用。

    但无论如何,这也是不人道的。

    在即将穷途末路的时候,刘秀采纳了这个建议。

    这样,刘秀、任光采取悬赏、承诺允许放纵的刺激措施,很快招募了4000多人马。

    (世祖因发旁县,得四千人。)

    正在这时,和成郡(今河北晋县一带)太守邳彤率兵前来增援,使刘秀的兵力大增、士气大振。

    邳彤也是个人物,我们来郑重推出他。

    邳彤,字伟君,信都人,也是出身干部家庭,他的老爸邳吉曾任辽西太守。邳彤在王莽时就担任和成郡太

    守。

    不久前,刘秀率众来河北到了下曲阳县时,邳彤表示归降。刘秀任命他继续担任该郡太守。

    又不久,王郎在邯郸称帝,河北各地望风归顺,只有他与信都太守任光坚守城池,等待刘秀的到来。

    他坚信,刘秀就是他追慕已久的那个人。

    疾风知劲草。

    刘秀曾经对王霸说过这句话,现在他要是说给任光和邳彤听也合适。

    一听到刘秀自蓟县南来信都,邳彤连忙委派五官掾张万、督邮尹绥率精锐骑兵2000多人马,沿路迎接刘秀

    ,自己随后立即赶到信都拜见刘秀。

    (乃先使五官掾张万、督邮尹绥,选精骑二千余匹,缘路迎世祖军。彤寻与世祖会信都。)

    这时候,刘秀得到任光、邳彤两郡的全力支持,心里踏实了不少。

    但兵众不过万人,他觉得力量还是很单薄。

    面对河北各地一边倒向王郎的局面,下一步的仗怎么打,刘秀想听听大家的意见。

    参加会议的除了刘秀原来的手下,当然还有任光、邳彤。

    在会上,大家的意见几乎一边倒:由信都兵护送,赶紧转移,西归长安,从长计议河北与王郎的问题。

    很显然,大家认为,河北已经是王郎的天下了,现在凭着这万把人去硬拼,就等于拿鸡蛋碰石头。

    况且,这样碰得结果大家刚刚领教过。

    邳彤坚决反对西归长安。他力排众议、慷慨陈词:

    “大家说的都不对。广大干部群众思念复兴汉室已经很久了,所以更始立尊号立即得到普遍响应,京城附

    近的百姓打扫宫殿、清理道路表示欢迎。甚至更始一个将士持械高呼,千里之外的人要么弃城逃命、要么伏地

    请降。自上古以来,还没有谁能有这么大的感召力的。再看看这个算卦的王郎,盗名欺世,聚集一些乌合之众

    ,在燕、赵之地抖威风。明公您(指刘秀)指挥我们两郡的将士,发扬威势,攻什么城拿不下?!打什么人打

    不服?!现在要是放弃在河北的基础西去,不仅白白丢失了河北,而且惊动京城地区,确实有损威信。如果您

    不用征伐王郎、收复河北来号召,就是连信都的兵力也难以召集。为什么呢?因为您一旦西去,那么邯郸王郎

    的局面就安定下来了,老百姓谁也不肯背弃现成的主人(王郎)千里追随您,大家肯定会逃散。”

    邳彤的这一席话观点鲜明、论据充分、辩说有力,一下子几乎说服了所有人。

    他首先直截了当地指出西归长安是错误的选择;接着分析了人心思汉的社会现实,着重说明王郎伪政权不

    过是乌合之众,正是假借这种社会现实、假冒刘汉宗室身份才弄出今天的动静,一旦戳穿他,他根本无法与刘

    秀抗衡。紧接着,他又分析了西去的危害:一是丢失河北、震动京畿地区,即使顺利逃回更始那儿也没有好果

    子吃;二是影响形象,损害刘秀的威名;三是信都、和成的将士原意跟刘秀收复河北、复兴汉室,但不肯远离

    家乡和亲人送刘秀撤退长安,必然离散逃亡。

    说白了吧,大家都想在这河北当地玩儿,如果明公您西归长安,结局就是树倒猢狲散,首先是明公您玩儿完。

    完全可以说,邳彤的这番话句句在理,既高瞻远瞩,又脚踏实地,表现出他过人的眼光和谋略。

    当然,这番话也表现出他对刘秀的敬仰和忠诚。

    这番话也很合刘秀的心思,坚定了他继续留在在河北发展的信心。

    其实,社会人生无论大事小事的成功,往往就在于看起来就要没戏的时候,再多坚持一下。

    刘秀对邳彤这位新的粉丝刮目相看、极为欣赏,当即决定结束会议,立即着手准备留下来,组织成立讨伐

    王郎的队伍,跟王郎对决。

    他任命邳彤为后大将军,保留原和成郡太守职务,率本郡兵马在即将进行的战斗中打前锋。

    (世祖善其言而止。即日拜彤为后大将军,和成太守如故,使将兵居前。)

    既然留下来跟王郎对着干,刘秀就迅速、认真地做出部署。

    慎思敏行、谋定立行,是刘秀的一贯风格。

    凡事三思,而一旦拿定主意,立即迅速调动一切手段和力量组织实施,虽百折而不挠。

    为了尽快扩大队伍、扭转对王郎以少打多的局面,刘秀决定三管齐下:

    一是以手头现有的力量为基本班底,立即组织讨王军攻伐王郎的势力据点;二是收复郡县步步为营,边打

    边扩大力量;三是派遣邓禹、冯异等心腹外出招收兵马,作为策应。

    刘秀目前可以用来讨伐王郎的基本队伍,暂时只能就是这两郡的兵力,加上刚刚从附近招募的,合计不过

    上万人。

    其指挥班子是这样的:

    邳彤为后大将军打前锋;任光为左大将军,李忠为右大将军,万脩为偏将军,率军随即跟上。

    刘秀把这哥儿几个均封为列侯。

    刘秀还任命贾复为偏将军。

    趁着队伍就要出发前这一会儿,我把李忠、万脩、贾复3个将军简要介绍一下,等一会开战了我们顾不得。

    邳彤和任光的情况刚才已经给大家说了。

    李忠,字仲都,扬州东莱郡黄县(今山东龙口市)人。

    他的老爸早年任高密侯国的都尉,他本人从平帝起即在基层衙门工作。

    大家都知道,平帝以来朝野很乱,世风日下,而他则因为讲究礼法、为人正派、办事公正,赢得了不错的

    名声,受到广大干部群众普遍的尊敬和信赖。

    (而忠独以好礼修整称。……郡中咸敬信之。)

    更始王朝开张后派使者巡行各地,李忠被任命为信都郡都尉。

    万脩,字君游,右扶风郡茂陵(今陕西咸阳)人。

    历史上关于万同志的记载很少,在刘秀身边灿若星河的拥护者中,他是不显山不露水的那种。眼下,他的

    职务是信都郡治信都县的县令。

    与上面的李同志、万同志相比,贾复同志不仅阅历丰富得多,而且很生猛、很有个性、很得刘秀信任,我

    们不能不好好介绍他一番。

    贾复,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