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刘秀君临天下-第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果刘玄及其操纵者有一定的政治眼光、军事谋略和驾驭能力,或者自己不行、但给能行的人提供机会,
这个王朝完全能够走得更远。
但是,一切都未如我们假设所言。
在全国远未统一,自己仅仅控制少数几个城市和地区的情况下,更始权贵们便迫不及待地分肥,催生了那
么多权力很大、拥兵自重的诸侯王,直接增加了内部分裂因素。
更始王朝不仅在核心层人事安排上大搞顺者昌、逆者亡,而且滥授官职,在中下级干部使用上毫无条件、
程序可言,腐败、混乱无度。
更始权贵、他们的亲信,乃至他们亲信的亲信不仅胡作非为,而且随意封官许愿。一些根本不具备干部条
件的人,甚至本来就是街头混混,吃喝嫖赌、敲诈勒索之徒,很快进入干部队伍,转身登堂入室、招摇过市、
欺负百姓。
这个时候,长安有句民谣形容更始的干部队伍:
“灶下养,中郎将。烂羊胃,骑都尉。烂羊头,关内侯。”
更始王朝用人及其干部队伍素质可想而知。
………………………………
正文 82、 玩乐
更始皇帝刘玄本来就无德、无才、无大志,贪图享乐,重大决策还得听命于人,现在看看定都长安了,干
部都安排好了,大功告成了,就索性一门心思玩儿起来。
更始权贵们本来就是拿他当招牌、当傀儡的,为了便于自己胡来、专权谋私,巴不得他只玩儿、别干活儿。
那就玩儿吧!
刘玄在前殿办公时脸红口讷、笨手笨脚,在后宫与嫔妃们喝酒玩乐则如鱼得水、有声有色。
他原来就妻妾成群,现在又娶了赵萌的女儿,还把原来王莽后宫里没有逃跑的姬妾全部拿来享用。
从白天到黑夜,他不是玩儿着女人喝酒、喝得烂醉,就是喝着酒玩儿女人、玩儿得昏天黑地。
至于工作,外面的由那些诸侯王看着办,朝廷内政则全部交给老岳父赵萌等人处理。
但是,皇帝毕竟是皇帝,身处一线岗位,别人有的工作还必须当面汇报。
群臣见他时,他总是醉得不省人事。
(日夜与妇人饮宴,群臣欲言事,辄醉不能见。)
官身不自由啊!何况是皇帝。
大家稍加留意就会发现,我国封建社会几百个坐在龙椅上的人,无论你是怎么坐上去的,无论你美丑贤愚
、个人条件如何,一旦坐上就再无自由!
忠良者希望你兢兢业业地工作,把每一件国家大事都办好,他们自己忠于职守,每天忙碌,也不希望你闲
着;奸佞者希望你把事儿办砸、处处碰壁,有的还希望你把大事儿、甚至于把大位、把生命都交给他,为此,
他们什么样的坏点子都能想出来、什么样的陷阱都敢挖;老百姓可能虽然永远无法知道你每天在干什么,但都
希望你好好干活,不断地把大家往好处领。
在广大老百姓眼里,你可以拥有无上的权力,你可以享受无上的荣耀,你可以用一切公共资源来满足自己
的感官之欲,你可以尽情地玩儿,你甚至还可以犯错误。
但是,你就是不能不干活儿!
无论谁,都不会容忍你不干活儿!
皇帝不自由啊!
刘玄为帝,虽然不过是一个傀儡,还有很多人不承认、很多地方没有归顺,但他也很忙。
除了他自己忙于喝酒玩乐,主动找他汇报工作的也并不少。
有一次,刘玄在后宫正喝得高兴、玩儿得起劲,有几个将领有紧急公务要回报。
他实在不想听,但又躲不过,就想了个馊主意:安排一名工作人员(侍中)装扮成他,坐在帷帐里,听取
汇报、部署工作。
但刘玄的音容笑貌也是有特点的,不知是这名工作人员演技差演得不像,还是几个将军太熟悉他了,他们
们很快就发现里面坐的这个家伙根本不是刘玄。
他们又惊又气!
他们当面倒没有说什么,出来以后则十分生气和怨恨,议论道:
“这打天下最终的成败还不知道,能不能拿下天下还不知道,就这样放纵!”
(成败未可知,遽自纵放若此!)
刘玄宠爱的女人中,有一个韩夫人,历史对她的纪录很少,只说她脾气大、好骂人,酒瘾大、好喝酒。
我们还要说,这个韩夫人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眼眶高、素质低。
韩女嗜酒,经常跟刘玄对饮。
有一次,韩女正与刘玄琢磨壶中日月、杯里乾坤,身边的工作人员(常侍)有重要工作报告。
我们猜想这肯定是很重要的工作,要不然身边工作人员以对这两个人了解,不敢在这个时候说事儿。
韩女见有人来打扰,很恼火,气呼呼地斥责道:
“皇帝正在跟我喝酒,非得这个时候来报告工作吗!”
不仅如此,她还配合有肢体语言:起身把刘玄的办公桌砸了(抵破书案)。
古往今来,在任何一个单位,因为影响喝酒就砸一把手的办公桌,这既不是好现象,也不是好兆头。
王莽后期到了千夫所指的地步,身边的人也没有谁敢砸他的办公用品。
但在更始王朝,类似的事儿还真不少。
赵萌作为一枚显眼的“劣币”,是凭着把女儿送给刘玄得宠的。
赵女肯定很会来事儿,很得刘玄欢心。
她能让刘玄在千百个女人中喜欢自己,并不是很容易的事儿,看来爷儿俩确实是花了功夫的。
刘玄整天在后宫与赵女、韩女等妃嫔玩乐,把本职工作全部交给赵萌、李松等人去干。
赵萌并没有什么品德才学,也知道用女人换来的权力不一定能长久。
他生怕权力过期作废,更怕一旦女儿失宠自己丢掉权力,就想方设法把自己手中的权力玩好。
他一副小人得志的样子,极端自私,专横跋扈,作威作福。
这样,更始王朝中央机关的干部们苦不堪言:
他们找刘玄汇报工作没机会,赵萌又是这副德性,那些王侯们各把一方忙于经营自己的势力范围,朝政就
一天天败坏下去了。
更让他们难受的是,这要搞起责任追究,还是他们的事儿。
大家实在不能忍受这种令人窒息的局面!
有一次,有个副部级干部(郎官)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找了个机会,向刘玄弹劾赵萌,说赵专权横行,威福
自己,为所欲为。
其实,这个干部说的完全是事实。
但是,刘玄根本听不进去,大怒,立即拔剑斩了这个干部。
从此,再没有敢说赵萌一个不字。
(赵萌专权,威福自己。郎吏有说萌放纵者,更始怒,拔剑击之。)
不知更始王朝的核心层是否知道,许多王朝的衰亡,都是从不让人说话,特别是不让人说实话开始的。
不过,他们知道不知道也并不重要,因为他们的政治寿命不长,现在已经迅速到了晚期。
不久,王朝的兴亡就再也跟他们没有关系了。
刘玄不允许别人说赵萌不好,显然是出于对赵女的宠爱。
但他始料未及的是,他身为皇帝,也不能把赵萌怎么样。
有一次,赵萌想毁一个人。
这个人位居侍中,相当于皇帝办公厅主任,官秩比2000石,与司隶校尉和光禄大夫、驸马都尉等军政干部
级别一样,属于手握重权的高级干部。
只是,这位老兄不知道怎么得罪了赵萌。赵萌决定公报私仇,利用手里的权力来毁他。
这很容易。
有一天,赵萌随便找了个理由,吩咐手下人把侍中拿下,就要推出去斩了。
可是,偏偏这个侍中又是刘玄看着顺眼的人。
刘玄一见不好,连忙为侍中求情。
赵萌很固执,根本不听,还是把侍中斩了。
可怜的刘玄,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人被拉出去灭了。
(萌私忿侍中,引下斩之,更始救请,不从。)
作为更始王朝最大的一枚“劣币”,刘玄既无力与朱鲔、李轶、张卬之类的狂徒争斗,也拿赵萌这样的小
人没办法。
身为一哥,混到这个份儿上,郁闷,不,丢人啊!
赵萌不拿刘玄当回事儿,刘玄背后的那些操纵者、把玩者们,更是有过之、无不及。
李轶、朱鲔镇守山东,就把那儿经营成了自己的独立王国。
而王匡、张卬等人,则把京畿一带变成了自己横行霸道、为所欲为的领地。
(时李轶、朱鲔擅命山东,王匡、张卬横暴三辅。)
其他的更始高级干部也是如此,除了争权夺利,就是鱼肉百姓,谁要是胡作非为累了,就再来欺负刘玄一
下。
老百姓强烈不满、怨声载道。
更始王朝由老百姓众望所归的、复兴汉室的希望,一年之间威信一落千丈,常常让人想起王莽的腐败和残
暴来,充分说明它的气数将尽,已到晚期。
………………………………
正文 83、 病入膏肓
更始“劣币”们进入晚期,才导致这个王朝进入晚期,就像人的主要器官坏了,导致人病入膏肓一样。
这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用人完全受“劣币驱逐良币效应”的支配,小人坏人当道,好人能人被排斥。
这看起来有点象王莽现象,都是用人失败,其实各有自己的特色。
事实证明,王莽用人在条件、机制、结果上十分不堪,其危害也是极其严重的。
但他本人擅长搞阴谋诡计,始终注意笼络人,前期又继承了不少前汉的干部,真正能干活的人虽然越来越
少,但还是有几个的。
比如,中央高级干部刘歆和严尤、副厅级干部冯异、正县级干部岑彭,等等。
更始“劣币”们为了自己的利益,在王朝建立的同时就拼命排斥“良币”,而且下手太黑。
他们为了攫取和巩固自己的权力和利益,认真地实践“抹桌布理论”,在用过之后,把自己的战友、“良
币”刘縯和刘稷害了。要不是“良币”刘秀手段高明,他也跑不了。
他们通过驱逐刘縯、刘秀兄弟表明,这个王朝是根本容不下德才兼备的人的。
于是,有抱负、有才干的人,要么被害,如刘縯;要么曲意逢迎、忍气吞声,如邓晨、李通。
更多的则是选择离开这个丑陋的名利场,追求新的事业。
比如冯异,他在刘秀被冷藏、处境极端困难的情况下,放弃副厅级干部待遇追随刘秀,坚守着父城,怎么
也不肯交给其他更始将领。
比如耿弇、耿纯,也都是放弃自己的高干家庭生活和更始的重要职务,情愿跟着刘秀从头开始创业的。
至于刘秀本人,我们一直在说他。
二是他们没有、也不能制定实施安定天下、造福百姓的政策措施。
他们追求的目标就是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权力、地位、享受,以及为了这些不断地坑害别人。
他们根本没有想到、也根本没有水平制定实施正确的政策措施。
这并不是因为“时间关系”。他们有很充足的时间、有很多机会,就是没有胸怀百姓的君子之心和治国安
邦的将相之才。
直说吧,他们既无德,也无才。正是这两个方面决定了他们作为“劣币”的成色。
三是他们没有处理好关系自己生死存亡的两个要害问题,就是大家熟悉的赤眉军问题和河北地区问题。
其实他们也很忙。
刘玄忙于喝酒玩女人,其他的虽然也好这个,可更抢眼的表现是忙于争权夺利、横行不法和自重坐大。
这样,赤眉军已经生气了,刘秀决心单干正在河北从头再来。
这是更始王朝的两个掘墓人。
这两个掘墓人目前之所以不干别的,专门为更始王朝挖墓坑,完全是被这些“劣币”们逼的。
大家熟悉中国象棋的都知道,有一个棋局叫“重炮将军”,就是进攻方双炮在同一条直线上重叠,一炮在
前充当炮架,一炮在后将军而把对方将死的杀法,也称之为“重炮杀法”。
这个棋局或曰杀法很厉害,守方把攻方的哪一门炮先吃掉,都不影响自己挨另一门炮轰。
现在,赤眉和刘秀都在努力成为对准更始王朝的大炮,两个掘墓人不谋而同地在构筑“重炮杀法”。
好了,更始“劣币”们的晚期症状还有很多,我们来不及说了,因为并不只是我们看到了,还有一个人看
到了,并且要急于奋不顾身地说出来。
对于为了公事奋不顾身的人,我们都应该给与必要的尊重。
这个奋不顾身的人名叫李淑,时任军帅将军,也是个高级干部。
李将军有很多工作要报告,多次求见刘玄不得,就采取了上书的办法,这也是正常的组织程序和渠道。
他的上书大意说,现在平定天下的工作刚开始不久,各级干部都应该尽心尽力地履行自己的职责(百官有
司宜慎其任)。现在公卿大臣都是行伍出身,部长级干部文化素养也不高,他们要是当个亭长、抓个小偷还差
不多,怎么能治理好国家呢?我建议改革用人制度,建立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招揽、任用有真才实学
的人,按照德能勤绩授予职位。否则,象目前这样,让一些根本不具备干部条件的人占着位子、大行其道,就
等于缘木求鱼、开山采珠。我并不是发泄怨气或者要求提拔,完全是为了皇上您和国家考虑。
应该说,李将军的话虽然有点直白,但完全是事实。
他看准了更始王朝的病根儿:用人不堪。
他开出的药方也是可行的、甚至是必需的:痛下决心改革吏治。
应该说,李将军所指出的事实,在很多时候都存在,他所提出的按照德、能、勤、绩用人,和建立让优秀
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非常符合实际,我们今天还在为此努力。
在更始王朝中,李将军不怕得罪人、敢于说真话,我们宁愿把他归于“良币”。
但是,在这样的政治生态环境中,“良币”必然被“劣币”驱逐。
或者说,更始之病,已入膏肓、已到晚期,已经根本容不下苦口的良药了。
这不,刘玄见了李将军开来的“良药”,十分恼怒,立即把他铐入监狱。
“李淑上书”,应该成为为政者的警示教材,其内容应该成为为政者的座右铭。
这样,王莽从称帝、到被杀用了15年,而更始王朝从开张到惹得天怨人怨,只用了整整1年。
这时候的更始王朝,不再是1年前那样众望所归,而是让广大干部群众离心离德、怨气沸腾了。
刘玄还是忙他的吃喝玩乐,在后宫,在酒气缭绕中,在女人青丝绿裙的飘拂中,过着纸醉金迷、夜夜笙歌
的生活。
更始高级干部们还是忙他们的争权夺利,谁抢到一块权力都想赶紧坐大、中饱私囊;谁有机会带兵出征,
打下一地就划为自己的个人势力范围,建立衙门、安排干部,搞得基层不知所措。
(关中离心,四方怨叛。诸将出征,各自专置牧守,州郡交错,不知所从。)
这说明更始王朝作为一个政权,虽然像模像样地打招牌、建班子、定首都,但已经分裂、行将解体了;它
作为一个“劣币”,虽然可以驱逐不少“良币”,但已经锈迹斑斑、遭人唾弃了;如果把它比喻成一个人,也
已经病入膏肓、不可救药了。
当然,更始王朝的两个掘墓人也没有闲着,他们在时刻准备干活儿。
不,他们已经在干活儿了!
不仅他们已经开始干活儿了,周围还有不少配合的,在做着各种动作,要帮着他们早点儿把更始王朝送进
墓坑里去。
………………………………
正文 84、 忙碌的掘墓人
先说赤眉军吧。
王莽已死、更始建都洛阳的时候,赤眉军是诚心诚意想归顺更始的。
更始王朝风头正劲,刘縯、刘秀兄弟率军所向披靡;它旗帜最鲜艳,始终打着“复兴汉室”的招牌;它看
起来最正统,表面上挑头儿的刘玄是正宗的前汉刘氏宗室。
当时,老百姓普遍认为更始具有正统地位,赤眉将士也是如此。
所以,当更始派使者要求归顺时,樊崇很乐意,带着20多个哥儿们愉快地去了洛阳。
樊崇等人的要求并不高,大家都是庄稼人,活不下去了才出来闯的。虽说打王莽时我们也是拎着脑袋拚了
命的,但兄弟承认更始你是大哥。
更始哥,以后,你吃肉,我们就跟着喝汤吧。!
但是,短视、无能的更始核心层不仅没有能够团结赤眉军一起愉快地工作,反而把他们推向了自己的对立
面,使这支本来可以轻松愉快地转化为自己力量的农民起义友军,迅速成为自己的死对头和掘墓人。
这些,我们在前面也简要说过了。
这时候,赤眉军有近百万之众,战斗力十分强大,已经有好长时间只打胜仗、没有打败仗了。
樊崇带着20多个哥儿们,灰心丧气地从洛阳回到自己的在颍川的军营。
他们十分恼火,决心自树旗帜,跟更始王朝对抗到底,挖坑埋更始!
在说更始王朝的另一个掘墓人刘秀之前,我们先说说一些做配合动作的。
在挖坑埋更始的问题上,刘秀动的心思较早,但动手较晚。
这里面有复杂的原因,我们以后会交待得很清楚,目前我只能说,刘秀正在河北被王郎撵得到处跑。
这几个在赤眉挖坑要埋更始时做配合动作的家伙,都是想取代更始皇帝、自己来当一哥的。
那个去年12月自称是西汉成帝的私生子、在河北邯郸称帝的王郎,就是一个,我们稍后也把他与刘秀一起
说,他目前正在河北与刘秀纠缠。
隗嚣,字季孟,天水成纪(今甘肃秦安)人。
他青少年时就喜欢钻研儒家经典,在地方衙门工作,很能干,名声很好(素有贤名)。
正是因为很突出,隗嚣被王莽的国师公刘歆招到自己身边工作。
(王莽国师刘歆引嚣为士。)
刘歆看上的人,应该不是凡角儿。但刘歆死于宫廷恶斗,隗嚣只好又回到故乡。
去年(公元23年),刘玄被推上帝位、更始王朝建立时,隗嚣的叔叔隗崔、哥哥隗义与别人共同谋划,想
起兵反莽,响应刘玄的汉军。
隗嚣不同意,认为起义太冒险、打仗是很凶险的事儿,就极力劝阻叔叔和哥哥。
隗崔、隗义不听,坚决要干这一票。
他们爷儿俩迅速聚集数千人马,攻占平襄(今甘肃通渭),杀了王莽的镇戎郡(今甘肃天水一带,以平襄
为治)太守(王莽称大尹)李育。
首战告捷,隗崔、隗义认为起事了,应该推举一个能拿得起、放得下的人当头领,隗嚣能文能武、见多识
广,还在中央机关工作过,是最佳人选。
于是,大家一致推举隗嚣。
隗嚣推辞了一番,就出来挑头,自称“将军”,隗崔为白虎将军,隗义为左将军。
隗嚣认为不敢则已,要干就干个样子出来。
他首先派人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请来方望担任军师,在平襄东郊建立汉高祖刘邦的祭庙,杀牲盟誓
,祭祀汉高祖及西汉诸帝,向各郡县发布文告,宣布讨伐王莽、复兴
汉室。
隗嚣出手又快又狠,率众迅速攻占陇西(治今甘肃临洮)、武都(治今甘肃成县)、金城(治今甘肃兰州
)、武威(治今甘肃民勤)、张掖(治今甘肃张掖西北)、酒泉(治今甘肃酒泉)、敦煌(治今甘肃敦煌)等
郡县,势力也迅速膨胀。
更始王朝迁都长安后,刘玄征召隗家爷儿几个。
隗嚣打算率众投奔更始,但遭到军师方望的坚决反对和阻止。
这个方望,擅长观察天象,很有谋略。否则,隗嚣不会聘请他来当军师。
方军师一直不看好刘玄和更始王朝,认为那并不是刘汉正统。
他劝隗嚣说,更始必败,只是个时间问题,现在去长安,前途未卜。
但是,隗嚣听不进去这个意见,坚持要去长安,到那儿好封侯拜将,好光宗耀祖。
方望无奈,只好留下一封辞职信,告别而去。
隗家爷儿几个到了长安,就象赤眉军的老大樊崇一样,并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隗嚣被任命为右将军,隗崔、隗义还是原来他们自称的名号。
(嚣等遂至长安,更始以为右将军,崔、义皆即旧号。)
也就是说,隗家爷儿几个所得到的待遇根本不能与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