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老衲很坏-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希望还回得来吧!

    走到这条街尽头,马文才一挥手,道:“把这秃头老流氓扔府里去,好好收拾。本公子先不家去了,告诉我娘,去靶场了,别等我回来吃饭。”

    手下几个鸡奔碎米般连连点头,押着和尚往马家去了。

    马文才见他们走远了,没往靶场走,转道去了一小院子,步行一炷香的功夫,走到一小院子前面。院子里种了石榴花,正是六月三伏,石榴花开得旺盛,一树花仿佛小火苗似的,说不出的好看。

    马文才“嘭嘭嘭”敲三下门。

    “吱嘎”一声,门开了,里面走出来一和尚,双手合十:“施主,你找老衲?”

    马文才吓了一跳,一揉眼睛,见鬼了,这就是刚才那和尚!

    “不是,怎么是你啊?刚才那个……”

    “刚才也是老衲。”

    马文才也没来得及想太多,又问:“不是,这里面的姑娘呢?”

    大师父歪着脑袋:“什么姑娘?只有和尚。”

    马文才急了,一把推开门闯进去,院子里空空荡荡,什么都没有。他都怀疑自己的脑子是不是糊涂了,前些天去打猎,遇上个和家人跑散的小姑娘,还带着个丫鬟。那姑娘生得秀美,马文才看着欢喜,便把她安置在这小院子里,一方面帮她寻找家人,一方面也常常来此处与她闲着聊天。

    他倒也没想着占人姑娘便宜,还没开窍。以前一直忙着练武习文,这下有点儿开窍了,被这和尚给截了胡。

    “我送来的俩丫鬟呢?”马文才心想,难道这姑娘找到家人走了,可我马家的仆人怎么也不见了?

    和尚道:“孩子,你去里屋看看。”

    马文才将信将疑,他没去里屋,推开了堂屋,一只巨狐从门里扑出来,将马子才扑倒在地,踩着他的脸一跃而走,再不见踪迹。

    大师父急了:“小朋友,你不听话!”放走这巨狐,以后她还回来。

    马文才到底是习武之人胆子大,拍了拍灰站起来,把门踢开了,往里瞧。地上一堆乱发,几块头盖骨。马文才定睛一瞧,这是谁把人吃了?也不敢在这院子了待了,转身就走,急匆匆出了门,走了几步,猛地转身回来,把和尚拽了往外走。

    大师父没动,“你还欠我一身衣服呢。”

    。。。
………………………………

24。 梁祝化蝶传奇2

    !给我往死里打,打死这个妖僧,为民除害!”

    大家伙儿一听,大公子要干好事了?纷纷举棒支持。' 超多好看'棒点子雨点儿似的打下来,大师父吓了一跳,一跃而上爬上了院子中一大树,牟足劲儿往上爬。家丁都好表现,十几二十几个也往树上爬。树就那么高,这十几个人全挂树上了,下面还有挤不上的,急得直跳脚。

    大师父站在最高处,向下喊:“别上来了!再上来老衲就踹了。”

    多么真诚的语气,偏有人不信,继续往上爬。大师父一个两个往下踹,这些人全挂树枝上,一个个鬼哭狼嚎。热闹声传遍了马府的大街小巷。

    马文才的娘耿氏是马家这一届的内宅总理,听说大公子在家里打人了,闹得还很大,连忙带着人赶过来。此时讲究女子小步摇曳才是美,很多女孩子从小就是被家人用绳子把两脚绑起来,中间留半尺的距离,走起来含蓄静美。耿氏心再急,待她赶来,这边的“战斗”已经结束了。仰头看到一个和尚仙姿缥缈,站在树端,树上挂了十几个家丁,她的心肝大宝贝站在树下生气。

    马文才没有眉毛倒立双眼突出,也没有破口大骂,但是耿氏知道他是真生气了。这孩子,越生气越冷静,你看,他还跑来若无其事地问好:“娘,你来了,今天不忙吗?”

    耿氏头疼,这孩子越长大越不好教,固执得很,别人怎么劝都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

    “文才,你不能这样啊,大师是侍奉佛祖的人,你要以礼相待。来人呐,把大师请下来吧。”耿氏叹了口气,院子里的家丁却都低着头,没人敢动。

    耿氏拿胳膊肘怼了怼儿子,马文才平静道:“都不听夫人的话了?先不打了,把这和尚请下来。”耿氏松了一口气,上至皇族甲胄、世家大族,下至黎明百姓,整个南梁都是尊佛重佛的氛围,今上梁武帝更是多次请众高僧入宫,放下娇妻美妾,彻夜长谈佛理,愿意放下荣华富贵出家为僧,大家都那么爱佛,我儿子怎么就不迷信呢?

    心知儿子是因为厌恶和尚,才会大动干戈,耿氏还是问了一句:“儿呀,这位大师可是与你有什么误会啊?”

    马文才瞥了一眼掸灰整衣的大师父,道:“前些日子在外面办个宅子,送了两个丫鬟进去打扫,这和尚也不知道把人弄死了还是卖了,留了两根骨头,一只狐狸,说被狐妖吃了。娘,你说该打不该?”

    耿氏到底比他多活了十八年,点点头道:“不无可能。”

    “可笑!”马文才嗤笑一声,转头对大师父道:“和尚,你那么能耐,你看看本公子何时成婚,女方何人?”

    耿氏脸色微变。

    大师父走上前来,仔细看马文才的面相。前两次,一次得道高僧,一次高级神仙,都有有功力在身,如今这身躯,只有堪堪十八年的修为,打个小妖精还行,掐指一算不能。大师父结合前世今生所有的本事,先看面相又问了生辰,最后问了他平时喜欢干些什么,有什么样的职业规划,将来是怎么打算的。

    耿氏一一帮儿子回答了。

    大师父哈哈一笑,双手合十,道:“阿弥陀佛,大公子的婚事老衲已经算出来了,恭喜恭喜。”

    马文才握紧了拳头,问:“喜从何来?”

    “公子,您的新妇是个死人!”

    耿氏震惊地看着大师父,倒退三步,继而一挥手,让众下人都下去,拿眼色示意身边大丫鬟,给他们敲打敲打,别出去乱说。那丫鬟微微一点头,带着众人往侧院走。

    马文才似是没有力气,整个人都有些垮了。耿氏拉着他的手,又招呼大师父,一行三人进了一间厢房。

    见大师父真有些本事,耿氏像是倾诉也像是求救,跟大师父说了实话。南梁尊佛,山寺众多,和尚也多,也有几个得道高僧。文才小时候,有一位大师曾经为他看相,当时就说他长大后克父克母,就是成亲,也是一桩鬼婚,新娘是个死人。

    当时还小,马文才也不在乎成亲是什么,但那句克父克母,绝不是一句好话。哪怕他爹他娘连连安慰他,说必定无事,可他心里就扎了一根刺了,从此恨上了和尚。这事儿只有马家夫妻与他知道,别人一概不知,连老夫人都没告诉。这老和尚却一眼看了出来,难道……

    难道他马文才就注定是个无父无母、无妻无儿的一个孤家寡人吗?

    大师父见他们不说话,还补上一句:“新妇死半道上的。”

    耿氏泪水滚滚而下,问:“大师,你可有破解之法?不管多少钱也好,只要大师有法子破了这困局,马家都愿意花。”

    大师父摆摆手:“善哉善哉,大姐这不是钱的事,若是钱能解决,那老衲也不至于沦落至此了,早与妙――咳,话说回来,小马,你现在可相信我。”

    马文才没说是,也没说不是。

    大师父又道:“你以为老衲打不过你吗,请你看看老衲的腱子肉。只不过今日见你第一面,便看到你印堂发黑,衣襟之间有浊气,却还没深入骨髓,可见是沾上妖精了。老衲跟着你进了那巷子,先你一步进去,就看到那狐妖正抱着人手指头,嚼得脆响。你以为她是落魄小姐?你想想。你虽然叫文才,却喜好棍棒,这些年杀了多少野狐野兔?因果轮回,这妖狐别的不缠,正缠上你,难道不是报应?

    “不过你年轻气壮血气旺,若真与那妖怪动起手来,纯打斗或许那狐狸也没法真把你怎样。它的目的可能不在你……你家老马身体怎么样?”

    耿氏犹豫了一下,猜这“老马”可能是指她相公,道:“这些年身体越来越不好,哪怕是抹了胭脂,也感觉没什么血色。倒是他自己高兴,不用上粉,脸色就很白。”

    大师父很耿直:“小马,你伤人狐子狐孙,人来杀了你爹,无可厚非。若是你被这狐妖蛊惑,把她引入家中,老马体质差,等不了那妖狐三两下妖风一吹,你爹就命不久矣。”

    马文才一拍桌案,抬头看着大师父,两只眼睛亮得可怕:“和尚,我现在就出去把狐狸全杀了!她杀我一个丫鬟,我杀她百个狐孙!看谁心狠。”

    耿氏气急了,小碎步迈上来,一巴掌拍在他脑袋上,责道:“瞎说什么,冤冤相报何时了,你要闹得我跟你爹都死了吗?”

    这话就诛心了,正戳在马文才心窝上。

    大师父又道:“你别急,这仇要报不迟。知道你不信老衲,你看吧,不是今晚就是明晚,这狐狸还得来。”

    “敢来本公子就敢杀,那么多狐狸都杀过,还怕这一只?我马府家丁并护卫一百多人,布下天罗地网,必定让它有来无回!”

    “行行,你们有准备就好。老衲有要事在身,走了,回见。”说罢大师父起身就走。

    耿氏连忙追上,伸着手在后面喊大师。

    出家人不能嗔怒,可也没哪条戒律说要腆着脸活受气,大师父才不要留在这里。

    耿氏追得急,步子又小,“哎呦”一声,摔倒在地上爬不起来。大师父听到声音,回头看到,连忙走过去帮忙扶起来。耿氏借力站起来,双手紧紧抓着大师父的胳膊,哭道:“大师,你不能走,你要走了,若是家中出了事,我儿得内疚一辈子。”

    你们看,这就是母亲,肚子里孩子掉出来的那一刻,就好像灵魂也跟着走了,现在这个躯体成了只会为对方着想的工具,这时候想着的还是马文才。

    大师父叹了一口气,可怜天下父母心,心下一软,道:“成吧。”

    马文才有些别扭,却没再排斥,走出院子,找见一个家丁,让他去云来客栈把大师父的包袱取来,顺便给中午那小伙计一套新衣服。家丁点头领命而去。

    再说回十里外山上书院中,祝英台有些奇怪,这些天她的好兄弟梁山伯怎么有些怪怪的,晚上倍儿精神,能读一晚上的书不停歇,白天却总昏昏欲睡,被夫子逮着了好几次。她坐在第一排,梁山伯家里穷,坐在最后一排,她趁着夫子不注意,扭头往后看。

    梁山伯正趴着睡觉。

    夫子停下了朗诵,一双眼睛眯着也看梁山伯。

    祝英台急得恨不得跺脚,拿眼睛示意等在外面的书童,让他悄悄进去提醒。还没等祝家书童进去,夫子已经大步拿着戒尺走过去,甩起戒尺,狠狠打了下去。

    梁山伯没有抬头,还是睡着,左手却抬起来稳稳抓住了戒尺,抢过来,一板子甩到老师脸上。

    “啪!”

    祝英台一下捂住了脸。

    。

    。。。
………………………………

25。梁祝化蝶传奇3

    。

    “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梁山伯答得流利,只到后面,声音哽咽起来。

    夫子正陶醉呢,一看梁山伯眼眶盈泪,问:“你哭什么?”

    梁山伯悲道:“一则文章感人,二则弟子思及家中老母,独自将弟子抚养长大,吃了无数苦头,只盼着弟子能衣锦还乡,再耀门楣。今弟子若被扫地出门,家母不知该如何伤心欲绝。”

    夫子也不是铁石心肠之人,听到此处亦动容。但就这么放过了梁山伯,以后师威何在,如何压得住学生?他看向祝英台,道:“你说你与梁山伯同屋,他彻夜读书,此话当真?”

    “真的真的!弟子可以作证山伯兄真的是在彻夜读书。”祝英台恨不得比划出梁山伯读书的样子,担心一句说错了,好兄弟被赶出书院。

    “那好,既然你知他彻夜读书,可见你也不是早睡晚起的厌学之人,夫子问你,‘观跃鱼于南沼’?”语出曹植《幽思赋》,全文极短,流传甚广,内容浅显,朗朗上口,是书院的必背文章之一,这基本就是在给梁山伯台阶下了。

    “观、观跃鱼于南沼……南沼,嗯……观跃鱼……”祝英台支支吾吾,背不出来。她看夫子脸色越来越僵硬生气,心中更欢,求助似的看着梁山伯。

    梁山伯心里知道答案,可老师就站在眼前,怎么都没法像以前那样帮英台了。

    祝英台两眼一闭,一跺脚,编吧!

    还没等编出口,夫子重重地“哼”了一声,竟然有这样榆木脑袋的学生!又迁怒梁山伯不能先进带动后进,怒道:“明日此时,你若还背不会《幽思赋》、《洛神赋》,梁山伯就滚出去!”说罢推开二人,走远了。

    祝英台可怜巴巴看着梁山伯,自责道:“山伯兄,都怪我!”

    梁山伯叹了一口气,道:“怎么能怪你呢,是我上课睡觉不对。走吧,回去我监督你把书背完。”说罢拉着祝英台的手回了学堂,心中还想,英台他来得晚,很多课程必定跟不上,我以前怎么就顾着自己读书呢,应该拉着英台一起读的,暗自自责不已。

    下午课寝室之中,祝英台打开《洛神赋》一看,心道死了(liao),命不久矣,呜呼哀哉!

    梁山伯不以为意,这就算长了?放心,兄弟我有秘密武器。他拿出一段绳子,道:“古有悬梁刺股,英台你细皮嫩肉的,刺股就不必了,悬梁吧。”一抖手中的绳子。

    祝英台惊恐道:“山伯兄,你要勒死我?不可不可,不就是读书吗?我读我读!”

    梁山伯哈哈一笑,解释道:“不会勒死你,你是我结拜的兄弟。”说着,安排两人背对着坐在书柜两侧,头顶上以绳子系着两人头发,只要祝英台一打瞌睡,梁山伯就会感觉到,一拉绳子,把祝英台拽醒。

    系头发的时候,梁山伯还问,你头发怎么这么长,跟个女人似的,不过乱七八糟扎在一起,女人比你讲究多了。

    祝英台后背吓出冷汗,眼睛一转,心虚道:“我只是蓄发明志,只要一天不能学有所成,就一天不剪发。”

    梁山伯若有所思:“那你估计得留到成亲,与你新妇比一比长短了。”

    祝英台咬牙切齿背她的书:“倚高台之曲隅!处幽僻之闲深!!……”

    月亮渐渐西沉,祝英台越来越困,梁山伯的绳子越拉越频繁,最后祝英台困得实在不行,眼皮子有黏糯米粘住了一样看不清睁不开,死猪不怕开水烫,任由梁山伯把她脑袋拉着,也醒不过来。

    梁山伯转到书柜另一边,看到这情景,心不已。于是捧着书,在祝英台耳边念念叨叨地一遍遍重复着《洛神赋》,希望她能够在梦里记住了,明天出口成章。只是大热天的,他靠的那么近,又聒噪,祝英台被热醒吵醒了。人睡得半梦半醒之间,常常会忘了自己在那儿,祝英台以为在还家中,丫鬟小灵子又念书催她起床呢,一伸手推了过去。

    梁山伯不防备被推了个大趔趄,“咚”地坐到了地上。

    祝英台低头一看,吓得一个激灵,醒了,双手抱住书本挡在身前,警惕地问道:“你要干嘛?”

    梁山伯哭笑不得,揉着腰正要说话,却感觉到一股恶心感涌上心口,他一把捂住了嘴。

    祝英台见他脸色越来越难看,惨白如纸,冷汗滚滚而下,也吓了一跳,跳下凳子蹲在他旁边,给他抚背擦汗,着急地问:“哪里疼?是不是肚子疼,晚上吃坏了肚子了?千万别是肠痈,那就、那就……”祝英台急得眼泪噼里啪啦往下掉,手忙脚乱去背梁山伯,准备下山寻医。

    祝英台比一般女子高,从小调皮爱攀爬,力气也比一般女子大。她顾不得男女值别了,只想着人命要紧,好一番努力,竟然真的把身高八尺的梁山伯给背住了,自己却站不起身,扶着案桌往上使劲儿。

    梁山伯被这么一颠簸,胃里翻腾得更厉害,再也忍不住,“哇”地一声,喉咙里的东西刺溜钻了出来。

    这东西落地见风而长,变成一个三寸小人,有模有样拱手向二人施礼:“父亲、母亲!”

    两人保持这个姿势呆住了,瞠目结舌。

    梁山伯第一个回过神来,急忙道:“你认错了,这一位也是父亲。”

    祝英台还谦虚呢,“客气客气,叫叔叔就行,叫叔叔。”

    这俩人深更半夜遇一荧光小人,这小人儿是谁,从哪里来,是善是恶,又为什么被梁山伯吐出来,我们先按下不提,只说同样这天晚上,在马府也发生了一件稀罕事儿,凶险万分。

    马府之中,时至三更天的时候,来了一阵风。风停了,一身穿绛纱复裙的妙龄女子从屋顶上走下来,袅袅婷婷,十分的好看。只不过这好看的少女有个缺陷,她走路没影子。

    走到正院书房门外,少女叠指弹窗。

    里面的人竟也还没睡,轻轻把门开了,拿手一招,“你进来。”

    少女闪身没入。

    屋里太黑,看不清影子,也不知道那让她进去的人在不在乎。

    屋里听得嘎吱嘎吱木制物摇晃之声,想来这姑娘是半夜来修床榻的,是个木匠。

    半晌,许是忙累了,听得女人喘着气问道:“哎,我问你,上次答应我要多做好事,莫要杀戮,毁了咱马家的功德,你怎么不听呢?佛家都说了六道轮回,你让他这一趟趟往林子跑,残害生灵,下辈子就不怕沦落到畜生道,恶鬼道去?”(,独家于绿jj)

    。。。
………………………………

26。梁祝化蝶传奇4

    。锣声一停,大师父打了个哈欠,醒了过来,耿氏连忙围上来,“大师,您可算醒了!你快来看看,我家郎君……”

    大师父“唔”了一声,拿手伸到老马脖子里。

    “脉象怎么样?”耿氏连忙问,也确实有按着脖子把脉的。

    “手冷,捂手。”说着又换了只手,也塞在马爹白嫩的脖子里。

    耿氏心急得跟火烧似的,哭笑不得道:“高僧,求您别开玩笑,这都火烧眉毛了。小儿之前多有得罪,妾身跟您认错,您救救我家相公吧。”

    “嘘,这只手是把脉。”大师父微闭双眼,沉吟片刻,站起身拿过纸笔开方子,口道:“令郎君这是鬼症,人属阳而鬼属阴,男属阳而女属阴,这男人与女鬼结合,阳气尽散,邪祟入体,当以中味调和,去阴还阳,稍后再以阳味调补,方能痊愈。”

    耿氏大喜,“还请高僧快快开药。”

    大师父一点头,看向马文才,道:“马公子,这药好配,药引子难寻,要劳动你这亲儿子一番,不知你可愿意?”

    马文才看到他娘一脸焦急,又想这些年父亲除了在女色方面对他母亲多有亏欠,也无大过,对他更是百依百顺,悉心教导,便一点头,道:“大师若能救得我父,马某刀山火海,万死不辞。”

    “好,看不出来你也是个孝子。这服药共有三味,千年野人参、百年瓦上苔、十年寒露水。”

    马文才心说,你这药好配个屁。

    “我这药的药引,是五百年狐狸精尾巴尖儿上一根白毛。”

    马文才心又说,还是让我配药去吧。

    给了方子,大师父从包袱里翻出一个小红瓶,倒出一粒露水似的水珠子,塞到了老马公子嘴里,登时老马的气息就平稳了下来。这珠子,大师父告诉他们是兰草童子泪,温润滋补,千金难寻。有这珠子养着,可保三个月寿命。

    说罢,叮嘱耿氏,第一个月之内,万不可女人靠近,必得男仆服侍,另外,赶紧为贵公子打点行李,与老衲出门寻药去,这事儿半点耽误不得,迟了一时半刻,你就成寡妇了。

    耿氏见到了大师父的本事,鸡奔碎米般连连点头,为亲儿收了行囊,大把塞了银钱,千叮咛万嘱咐莫要发脾气暴起伤人,又问了大师父在何处挂单,日后必定重金酬谢,大修庙宇,为菩萨重塑金身。

    大师父双手合十,宣一声佛号,出家人不在乎这些,不过女菩萨若日后要再寻老衲,可到红罗山书院的后山之中,有一清雅的竹屋,就是老衲栖身之所。

    耿氏连连点头,含泪送别。

    满载着父母期望的马公子,背上了行囊包裹,踏上了与大和尚寻药的旅程。

    此时天光已经大亮,山下的街道上熙熙攘攘,挑担的算卦的煮茶的烩面的,热闹非凡。山上的红罗山书院也早就敲响了上课钟,一堂课过后,夫子独留下梁山伯、祝英台二人,默写测验。

    祝英台铺纸提笔,行文如长江流水般奔涌而下,毫无停滞。一篇《洛神赋》并一篇《幽思赋》,满满当当三张大纸,神采飞扬。

    夫子按捺住笑意,板着脸道:“那梁山伯就留下吧。既然是同窗,又有缘住在同一屋檐下,梁山伯你可不能光顾着自己进步。现在这样就很好嘛,要坚持下去。”

    有人噗嗤笑了一声,夫子循声望去,责备道:“祝英台,这么一点小小成绩不可骄傲。”

    祝英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