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烈风断弦图-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楔子
什么不知道
什么是什么,不知道。
道可道,非常道。
纵观天下,世间万物,无数生灵,变幻不定,神秘莫测,光怪陆离,奇闻异事不绝于世,而真正为世人所知者,无几。
正因不知,所以才会有无数先辈能人,毕其心血,钻其妙,炼其术,攻其略,修其道,欲知天地之秘,通万物之妙,却愈究愈深,而不知之谜愈多,更有无数修真通法之人甚为困惑,一心解惑破疑,于是他们凝心修真炼术,聚神学功习法,遍阅南北,寻访山河,更见无奇不有,不觉感悟,而功法道术之事,传于后世,代代不绝,什么事,不知。
亦正因不知,得无数文人墨客不吝挥笔,写出了一连串的奇闻故事。
这个故事还要从盘古开天辟地说起,相传,盘古一现,开天辟地,上清成天,下浊化地,天涨地落,逐渐天地分离,而此时盘古完成如此大作,立于这天地之间,千古如一日,不觉亦有困倦之感,正要小憩,忽然大变,天下滑,地上升,天地越来越近,此正为混沌反噬之力,欲合天地,重回鸿蒙,而盘古此时正是放松时刻,加之来势突然,不觉力势难支,只见这天地相间越来越近,难道盘古这千古大业即将付与东流。
就在这时,突然,天地间一道红光出现,上擎天,下立地,虽柔韧至极,却又坚硬无比,如一道光柱立于天地之间,直直的撑起了这即将落地的――天。盘古见此大喜,亦觉势力大增,法力无穷,又用出开天辟地之术,清又上天,浊又落地,真正的天地终于分开了,成形了,安定了。
而那擎天立柱,原来是集天地灵气所成,灵气虽飘渺轻柔,却有金刚不毁之巨,在这危急之时,聚化集成,为盘古的开天辟地,实为立下了不朽之功。
然而,事过千古,修仙封神,无数远古功圣,皆位列仙班,只有擎天立柱,不愿成名封位,默默无闻,所以有关擎天之事,少传于后世,使得当今世人所不知。
天上神仙佛圣各自相居,地下设幽冥,摄引鬼灵,但亦有不少散魂落魄,无法引得。
而天地之间,相继出现了无数生灵,更有无数灵魔巨怪,与人类共同栖居在大地之上,相互冲突,时有发生,使得大地上杂乱了许多,也为人世间制造了许多不安宁,而凡人若想求助先神,必先上天,可天地不贯。
天地分,人神定,天地不贯,人神难通,为让天下芸芸众生,平安相度,天地双神以苍穹之功创七星,天星闪耀,耀络人间,又以七星地中对立之位,创七星尊坛,天地互映,共保人间平安。
天地双神在世人中,选出七位天赋奇才,他们资质奇高,性格坚韧,天地双神又传其高深功法,指导他们修心炼术,他们七人逐渐心灵术深,高人一筹,担当七星尊主,对己可长寿无终,对世,则要承担起保护天下的大任。
七星尊坛各有一星石作为压阵之宝,这星石是七星尊主借日月之精华,聚天地之灵气,凝化而成,可谓是天灵神物。
天下安宁,百姓安居乐业,妖魔鬼怪,被治理有序,不敢乱为。
时光如梭,时日一久,却不免有蠢蠢欲动者,其中成群成派,越来越多,然皆以至魔牙耳为首,原来这牙耳本是一散魂落魄,却能与其他灵魔不断相合,逐渐壮大,并修化成人,名牙耳,势力无比,被其他灵魔巨怪尊为魔尊。
至魔牙耳携群魔,扰乱人间,无恶不作,天下大惊。
危难之时,北斗七尊,七星聚会,于东海之滨击败牙耳,并以七星锁魔笼将牙耳困于海底,若不得法高之人解救,千古不复。
人世间又回到了安宁。
流光似箭,日月轮回,不知又过了多少岁月,混沌灵气附体之人兴起,此人号至厉,法术非凡,势强无敌,破笼解锁,牙耳重现,又以召灵术,召得无数生灵相随,声势浩大。
七星尊主还未来得及再次相聚,已遭重创,只留紫竹尊坛一脉相对完整,红枫尊坛幸存一人,其余五星尊坛皆遭灭亡之灾。
至厉携群魔直入东武城。
东武城,正是当时擎天立柱立地之所,自古民风淳朴,行俗正派,为天地正气所聚之地,各方正道人志,拥护膜拜,邪魔不敢入侵半步,又因,此中崔氏善府,神秘莫测,只见得府中大门两侧巨幅对联:以德平天下以文化人心现在,这至厉却要破城击毁崔氏善府,欲合天地,达神庭,战先神。却遇守府贝州风三客奋力抵挡,风三客守府多载,功高术深,无遭对手。
这次,却非同寻常了,贝州风三客抵挡多日,竟觉力竭功尽,再难支撑,而这至厉却尚存气力,破城临府。
至厉等人,站在崔氏善府门前,望了许久,这天下第一府,就显露在群魔面前。
至厉见崔氏善府门前,几个小孩出入玩耍,纯真无邪,人人向善为真,不觉一愣。
至厉走到善府门前,见一小孩双眼可爱的看了看自己,毫无半点惊惧之状。
而那至厉不知不觉,将多年凶狠无情之状慢慢展开,嘴角竟露出了一丝笑意。没有了凶狠,没有了残忍,而是带着一丝笑意,问那小孩:“小娃,你知道我是什么吗?”只见那小孩仍是可爱至极,轻轻童音:“不知道。”说完,跑着又去玩了。
至厉仰起头,看了看那崔氏善府大门两侧的巨幅对联。
至厉犹思了片刻,回头对着牙耳等众说道:“这崔氏善府,神秘莫测,里面定有玄机,你们若冒然进去,恐有不测,今日我先进去观察,以探其实,你们在外等候。”
那牙耳虽然还有些不愿,但至厉的话怎敢不听,只见至厉缓缓转过身去,径直走进了崔氏善府。
牙耳众人等了三天,终于看见至厉出来了,却见至厉满脸慈善,哪有之前那凶狠残酷之状,不觉大惊,正要问其缘故。
至厉却首先发话:“我在崔氏善府,得以彻悟三日,终得大道,悟出了这千古至理‘人,当为天下苍生而生’,咱们这颠覆之举,不知害了多少无辜的世人啊,你们也赶快回去,为世人造福去吧!”
这真是至厉的话,一个曾经比牙耳还要凶残百倍的邪魔。
不敢相信,不敢相信,牙耳愣愣的站在那里,抬头看向至厉,见至厉却已经转身远去了……
这是什么,为什么,不知道。
声大如雷,一声巨响打破沉寂。
“不行!”牙耳狠狠的喊了一声。
一阵风,吹过,在牙耳面前出现了三个人,正是贝州风三客。
………………………………
第一章 千载悠悠
一座山,一座很古老的山,绵延难尽。
一条江,一条很古老的江,奔流不息。
这座山,矗卧在神州大地上已越千古,这条江,横流在苍茫世间中已是千年。
江山如画,世事如棋,千载悠悠。
此山主峰千丈巅,又唤千丈顶,直入云霄,山形险峻,自古就神秘难测,非术法高深之人,难上其顶,亦正因如此,更是流开了不少传说,说是上面住有一近仙之人――千丈真人。
不说这千丈顶,且说此山有一小峰,名唤牛角峰,因峰形似牛角而得名,这牛角峰比千丈顶自然低了许多,且峰路平缓,容易上下,而峰下向阳,条件得天独厚,人聚成村,名曰“细流村”,这村名倒是文雅,实则是因一条细流小溪从山上流下,正好经过此村,因此得名。
却说这清流源头,竟是一落水石,清水源源不断从落水石上流出,这落水石被清水紧紧包裹着,除了因常年被清水冲洗的干净一些外,与他石并无二样,但村民常年饮用溪水,实则是托此石之福,无此石,哪来清水,哪来清溪,而石上清水来自何处,村民怎会知道,更将落水石恭为神石,人人拜之。
众人亦是想方设法挪动那落水之石,可是哪能动得丝毫。
山上无缘无故的一块石头,怎会就能流出清水了,并且清澈甘甜,养育了一村百姓。
天下之谜,难解之秘。很多修真通法之人,亦是惊异,无数修法炼术之人聚于此地,村中之人越聚越多,而村民受修心功法影响,很多村民竟也参与其中,有些人所习功法倒是增进不慢。
如此奇处异地,又有如此多的习功晓法之人,相聚于此,此地名声更是传于天下。这些修心炼术之士,便在此处定派立主,制律号规,定名为落水石门,并且在修法人士的励精图治下,落水石门不断发展壮大,在江湖上也算是有名之派,现在落水石门的门主为尚千里,又名尚欠力。
很多智士高人前来探究,其中不乏很多通医解毒之人,不断修化,竟能用此水炼制出许多奇珍灵药。有些灵药对于解毒更是效果奇佳,这里面最有名的莫过于余留练就的无味清水丹,此药虽然不能包解百毒,却可以制住毒性蔓延,延长毒发时间,这对于中毒之人已是万幸。此是后话。
不过,那块落水石却从来无人挪动过,更不可能将其击碎,到底落水石后面隐藏着什么秘密,无人知晓,直至有一日……
一日,村中有几个小孩,正在落水石附近嬉闹玩耍,甚是开心,忽一阵风刮过,随之出现了令这些小孩目睁口呆的一幕,只见那落水石竟移动开来,原来这落水石为一洞门,石后便为一山洞,见洞中如一道人影飘出,仔细一看,却只是一团雾气,很快,雾气冒完。
这些小孩眼见此事,不觉大惊,人人对此石洞甚是好奇,有一个自我感觉胆量比较大的小孩,姓燕名非远,建议大家入洞观察,看看有没有好玩之处,随之燕非远当先进入了石洞,其他小孩畏畏缩缩,但见燕非远已走进去了,也便跟了进来。
阳光从洞口斜入,前方倒是明亮一点,只见此洞中空空虚虚,石壁上却有些文字图痕,但这些小孩本来年纪就不大,识字也不多,对石壁不大关注,只有燕非远,牛牛,管大顺三个小孩对石壁图痕看了几眼,其他小孩都无心情去看。
后面几个胆小的孩童,好似受怕,不敢大步走动,忽然有一小孩被绊倒在地,实际也并未摔痛,只是在此洞中本来就害怕,又忽然被绊倒,心里更是惊惧了许多,不禁大哭起来,牛牛见状,忙将其扶起,便唤其他人出洞。
这些小孩感觉洞中无好玩之处,又有害怕之感,也不想多呆了,于是纷纷出洞了。
只有那个燕非远对石壁倒是感兴趣,竟还在那里盯着石壁观看呢。
牛牛见众人都已出来,洞中只剩下了非远一人了,便向洞中喊了一声:“非远,赶紧出来吧。”
这时,忽然又是一阵风刮过,这些小孩还没有反应过来,只见那石门已经紧紧闭住了,就如刚才无动一般。
而那燕非远被关在了石洞之中。
这些小孩见此,无不惊慌失措,特别是牛牛与非远形影不离,关系甚好,见非远被关在石洞中,不觉跑了过去,用力推那石门,却怎会推动。有些小孩忙跑回家,告诉了大人们,于是此石门之事很快便传遍了全村。
听此奇事,人们纷纷赶向了落水石处,首先赶来的是一对夫妇,正是燕非远的父母,父名燕鼓,母名伏闵,这燕家三口本是一个幸福家庭,却不知今日遭此之难。
只见伏闵趴在落水石上痛不欲生,大哭起来,而燕鼓站在旁边,亦是满脸苦痛,愣愣的望着那块落水石。
这儿子被离奇的关在了石洞中,生死未卜,做父母的怎会不痛心。
这时有人将伏闵扶起,站到了一边,让开了那落水石,那些修心炼术之人便向此石作起术法来。
村民见天忽明忽暗,风忽大忽小,大赞功法神奇,全是羡慕之意,但是那落水之石却丝毫未动,一批又一批的炼术之人失望而去。
不知何时,见两人分别站在石门两侧,运起功法,人们更是屏住呼吸,专注看起这两人施功运法,见此二人手臂一伸一曲,功术强劲,非同凡响,比上些人等法术精进不少,人们不觉抚手称赞,此二人便为余氏二兄弟――余留,余散。
但两人仍未将石门移动丝寸,且两人脸色苍白,满面汗珠,看来已是竭尽全力,而石门竟连动一下也没有。
两人失望至极,忽见得又一人自天中飘来,飘立于半空之中,挺直身躯,嘴角略动,不知念的是什么,应该是一些术语法咒,又见此人双手一合一拱,在其头顶上闪出一道金光,金光闪耀,十分炫目,且越来越亮,又见那人双手一动一伸,那道金光“嗖”一声狠狠地击在了石门之上,只见那石门颤动了一下,不知有没有移动一点点,却见那空中之人“啪”一声落在了地上,口出一丝鲜血,众人忙跑过去将其扶起。
只见此人摇了摇头,满脸失望之色,众人安慰了几句,此人便站起身来,站在一旁,双眼仍死死的盯着那落水石――那神秘之石。
此人虽然亦未打开石门,但能将此石颤动了一下,已是大奇,众人之中,也有无数修心炼术之人,实则功法皆不如此人,此人就是落水石门现任门主――尚千里。
……
已是深夜。一间简单平常的民房中,却见那烛灯还亮着,屋中更是挤满了人,有牛角峰的人,有细流村的村民,有燕鼓,伏闵,当然还有牛牛,管大顺。
牛牛,大顺被众人围在中间,真可谓水泄不通。
只见牛牛与大顺坐在那里,而面前的桌子上放着一张大白纸,而纸上画着许多乱七八糟的图形,不知是什么意思。而周围之人手中握笔,随听随记。
“我就记得这些,其他的真记不得了。”牛牛看来已经困倦了,双眼无神,欲合欲闭。
“就让孩子先睡一会吧,时间真不早了。”人群之中冒出一位母亲的慈音。
“不行不行,一睡觉什么都忘了。”不知是谁急忙打断了那位母亲的话。
这时,一个人从门外走进来,手中端着两小碗茶,茶香满屋,应该是精品之茶。
这个人倒是非常和蔼,将茶放在桌子上,对牛牛,管大顺说道:“来,一人一碗,喝了就不困了。”
牛牛,管大顺无奈的喝了进去,这茶倒是确实有解困之功效,两人困意竟消去了不少。
然后,旁边有一人又焦忙问道:“快想想,你们在洞中还看见什么了?”众人都是全神贯注,而纸上已记录了不少。
“哦…”牛牛惊了一声,众人更是聚足了精神,牛牛继续说道:“我还记得山洞的石壁上有一首诗。”旁边之人听见此话,笑意满面,紧握手中的笔,道:“好,太好了,好好想想!”
牛牛沉思了许久,双眼一挑,慢慢说道:“好像是…”这时其人已把笔放在了纸上,不能放失一个字。
“烈风阵阵雪纷纷。”牛牛说的不算快,众人已记下了。
“半壁。”牛牛忽然愣住了,显然是忘了,众人紧张起来,却见牛牛又说了下去“什么涯,半壁天涯…”又是一顿,随之又冒出两个字“**”。众人照样认真的记下了这并不完整的一句。
牛牛好像又想起了什么,继续说了下去,“北斗七尊北斗阵,贝州三客贝州人”
听此,众人心中大喜,匆匆记下。
“…名剑传天下”,众人又忙着记好,牛牛却又沉默了。
“下面不好记了。”牛牛很为难的说道,众人倒是不敢催促,更不敢责备,而是安慰了几句:“再仔细想想。”
“对了。”牛牛又说了下去“……现……林,唉,记不全了。”此句之中实际就两个字,人们虽记下了,却不免有点失望。
牛牛此时却又兴奋起来,“红枫紫竹多少事,朽刀残剑断弦琴。”这一句竟如此完整的说了出来,旁人大喜,匆匆记下,又忙问道:“还有吗?”
牛牛又思了片刻,继续道:“有,下面还有些文字,但我……记不清楚了。”声音越来越低沉下去。
旁人又忙道:“记住多少说多少。”牛牛想了想又说道:“好似是什么尊坛。”
“对!”沉默了好久的大顺往下说道:“七星尊坛……七星图即将现世!”
众人大惊又大喜,这千年的神话传说,难道是曾经的真实往事。
这时牛牛也好像记起来了什么,兴奋的说道:“还有什么七星石”
七星石……
――
牛牛,管大顺的话,被人们认真记下,这些话,有些是他俩在石壁上亲眼所见,有些不免记错,有些则是顺势想象的,甚至还会有一些胡乱说的话。
而两人根据记忆所画的那些图痕,更是不知有多少出入。
哪些为真,哪些为假?落水石打不开,无人可知。
于是众人将这些话记好,整天聚在一起探讨,每句话,每个字都要好好研究一番。人们对这些研究成果更是视为宝物,希望从中能找出有关七星尊坛的玄妙之处。
虽然有些事现在还无法定论,但是那流传千古的传说,应该确为实事。
传说千年之前,人世间发生了一场空前所无的大灾难,在那场灾难中,负责维持人间安宁的七星尊坛,遭受重创,而七星尊坛的压阵之宝――七星石,不知所踪。
这七颗星石本是七位尊主借日月之精华,聚天地之灵气,凝化而成,可谓是上古神物。
如此神物,若是被世人所得,那当然是无所不能了,可一步登天,可修化成仙,可成为天下至尊,可……
不过七星尊坛除紫竹苑内的紫竹尊坛外,其他尽被千年之前的妖魔所毁,而紫竹苑虽传说至今完好,可是此于何处,世人亦是难知。
七星石虽不会消失,但是如今散落何处,无物可查,无人可知。
然而,“七星图即将现世”这句话,却很快就传遍了天下。
七星图――这张记载七星尊坛方位的远古地形图,即将现世,若能得到此图,便可根据上面的方位寻找七星尊坛遗址,从而寻得七星石。
流光似水,不知不觉过去了十二年。
十二年间,落水石门之人对落水石从来没有停止过研究,亦是有不少新发现,而其他门派之人对此的关注程度也从来都未下降过。
可是那七星图――那张记载七星尊坛方位的远古地形图,那张可以寻得七星石的宝图,却一直都未出现,“七星图即将现世”的话,是真是假,世人难辨。
七星图之神秘传遍天下,越传越神,天下众人都在寻此宝图,以便利用此图寻得星石。
从此,世人开始了寻觅星石的寻宝之旅。
从此,江湖上亦开始了血雨腥风的争夺。
七星图何在?七星石又何在?天下之大,又何处去寻?
精彩故事,下章继续。
………………………………
第二章 凝霜寒剑
不知哪一日,见牛角峰下不远处,一路车队缓缓而行,见得共有五辆车,每辆车前面有两个壮汉用力拉着,而车后亦有三个壮汉吃力推着,艰难前行。
山路崎岖,碎石遍地,每走一步都很用力,只见这些赶车壮汉,大般粗衣破褂,甚有露肤之处,个个皮肤黝黑,脸脏发乱,手上更是厚厚硬茧,用力推赶着车子,而车子之上是五个大箱,不知何物,而两旁约有十多人,整齐打扮,腰束长衣,干净利落,与那推车壮汉显然不同。
旁边之人不用推车,当然轻松许多,而赶车之人汗流浃背,却听见旁边之人不断斥道:“快,快走…”竟如官爷驱赶犯人一般。
此车队前面三个人领队,中间一人,背阔腰雄,脸大头圆,颔下提须,厚重可赏,走在前头中间,不多言语,而两旁之人,打扮与他人并无两样,手中拿的也是双锤,但与中间之人手中双锤无法相比,不但小了些,威势也轻了很多,只见他们不断洒目四方,观察动静。
忽然,两边响起人沸之声,很快,前方不远处,冲来了许多白衣之人,手中带剑,不断聚到车队前方,车队人员当然停止前进,提锤运气,一副准备战斗的姿态,而白衣之人在车队面前挡住去路,又见远处一人,飞身近来,落在白衣人群前中间,应是白衣人首要人物。
难道这牛角峰下还会有打草劫舍匪人在,当然没有,且看这群人打扮,个个白衣,干净利落,这前方首要人物更是一道白色长袍,手中剑气*人,两眼如炬,此绝对是炼法习术之人,此人正是落水石门的余留。
而那提锤之人,点头表礼,厚重之声从口而出:“在下胡派为,拜会贵派各位英雄。”看来这胡派为也清楚此为落水石门之人。
只听那白袍之人即余留,回声道:“原来是五行前坡的‘双锤铁汉’胡寨主。”余留竟轻轻施了一礼。
那胡派为见状亦忙回礼。
余留又道:“胡寨主不必多礼,只是今日胡寨主既临敝处,为何不到寒舍来,也好让我余某尽一下宾主之宜,难道胡寨主根本就瞧不起我这小门小派。”这声音从客气到*问,亦是渐渐升高。
胡派为见此,厉声回道:“怎敢,只是在下行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