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廷-第1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第三百七十七章 露出马脚
韩铖现在大概也能猜到周正建这个九江阁的一些潜在目的,倒是不以为意,笑着道:“确实有几个品行不错的,待会儿我让他们来见见你。”
周正拿起茶杯,笑着敬了杯茶。
不多久,就有刘六辙带着三个二十左右的年轻人进来,道:“二少爷,景湖先生,人来了。”
他身后有三个人,看着与韩铖对坐的人,连忙抬手道:“学生见过阁主。”
周正看了眼韩铖,笑着与三人道:“我这个阁主不怎么露面,还没见过你们,自我介绍一下吧。”
三人中左边,年纪较大的一个抬起手,神色激动的道:“阁主,学生周怀陂,陕西西安府人氏,天启六年举人,暂无补缺,现在在九江阁修复古书。”
而后是中间一个,抬手道:“阁主,学生黄志渊,浙江湖州人士,崇祯二年举人,暂无补缺,现在负责九江阁东馆的维护。”
最右边的显得十分的年轻,看着周正,兴奋的道:“阁主,学生武胜秦,江西九江人氏,天启六年举人,吏部知县候补,现在负责九江阁书籍校注。”
周正看着武胜秦,笑着道:“原来是同乡,不错。”
武胜秦就是沾着这个,所以激动。
不但能在九江阁做事,还是同乡,只要做得好,没有理由得不到周正的提拔的!
三个人都很振奋,双眼热切的看着周正。
他们都知道,九江阁的七八个前任‘管理员’都被周正提拔入仕了,不止周正声名鹊起,周家也是崇祯朝新贵,攀上周家,何愁前途?
这些人的心思都写在脸上,周正笑着,询问了一些九江阁的事情,隐含考校,一阵子就让他们走了。
三人都是不舍,很想多在周正面前表现,却也只能矜持的出了韩铖的这间书房。
韩铖看着几人掩饰不住的入仕渴望,与周正笑着道:“他们没有背景,即便中举想要谋取官位也是千难万难,不要在意。”
周正微笑着,道:“学生知道,既然是先生看好的,想必是有真才实学的,我找几个好友,举荐一下,安排去河间府,应该不成问题。”
韩铖对于周正的能力是不怀疑的,笑着点点头,转而脸上笑容缓缓消失,道:“听说,宫里遣出中官了?”
崇祯派出内监,不止是监视,控制军队,还有各地的织造,镇守,矿监等等。
也就是说,大明朝野痛恨的那些弊政,又回来了,还比以往更加严重!
朝野,民间曾经对于新皇铲除阉党的一致拥护,对圣君的一片歌颂,对众正盈朝的期待,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热情,期待,已然消磨殆尽,不抱希望。
大明朝廷的高官恍惚的察觉到,一切都没有变好,还是原来的味道,只是越发的不堪。
崇祯皇帝勤政,克己,爱民,却也刻薄寡恩,多疑善变,喜怒无常。
周正看得出韩铖眼中的失望与落寞,找不出什么安慰的话,如实道:“学生昨天与家父谈过,说是真的。”
韩铖眼神里落寞,不管有无仕途之心,关心国事是读书人的本能。
听着周正的话,韩铖心里叹气,脸上又迅速微笑着道:“我听说你了一些你在河间府,永平府的事,但不具体,你说些给我听听。”
周正就将他的一些改革简要的说了,一些不妥当的他通通没言。
韩铖静静的听着,很快神色就若有所动,目光审视着周正。
很多人都说周正是在力图恢复太祖定制,革除弊政,造福百姓,颇多赞誉。
但韩铖很快就听出了其中的不一样。
比如‘行商准则’,周正分明是在给商人开口子,给他们‘正式身份’,这其实是在鼓励行商。
要知道,太祖皇帝可是极其厌恶商人,对商人极其歧视,定了极其严苛的规矩。
还有就是登记户丁,丈量田亩,看似在恢复民生,为百姓谋福,但这些措施明显具有目的性,不那么纯粹,尤其是聚集那么多青壮,显然是在准备着什么。
韩铖等周正说完,看着他道:“你对国事如此悲观吗?”
韩铖虽然不懂政事,但就是他不懂,冷眼旁观,才能洞若观火,看的更清楚,猜出周正在预备着某些事情了。
周正没想到韩铖居然看出了一些端倪,沉吟片刻,道:“不瞒先生。学生有两个担心,第一个是建虏,建虏野心勃勃,蒸蒸日上,反观我大明,内耗不断,军力日渐颓败,辽东怕是迟早不守,威胁我大明腹地。第二,就是西北之乱,自古以来,朝代更替莫不过从西北而起,若是不能未雨绸缪,早做准备,学生担心会威胁社稷,波及亿万黎民。”
韩铖看着周正,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
第一个还好说,建虏对辽东虎视眈眈,进攻不是一次两次,甚至还攻入京师,确实是大明心腹之患。可是西北,官军胜多败少,民乱看似动静不小,实则还不成气候,远不到威胁社稷的地步,周正已经担忧了?
不过韩铖想着混乱不堪的朝局,心里也是无奈,敌人强大并不可怕,怕的是内部不稳,内讧连连,损耗无休,凭给敌人机会。
周正不喜欢与韩铖这类讨论破碎不堪,龌龊不断的国事,转换话题道:“我打算在天津卫开设九江阁分号,你觉得如何?”
韩铖强振精神,微笑着道:“这是个好主意,我支持你。”
周正见韩铖兴致不高,便随意说了几句,起身告辞离开。
周正刚刚回到他的办公房,刘六辙就一脸难看的进来,压着怒气道:“二少爷,顺天府扣了我们三千件瓷器,两万斤茶叶,还有不知道多少的布匹,丝绸……对了,上官小姐也被他们抓走了!”
周正顿时冷哼一声,道:“他们还真敢来,我离京不过两年,这些人是忘了我啊……去,给我查清楚谁动的手!”
刘六辙看着周正,愤怒道:“二少爷,不用查了,是顺天府府尹蒋征亲自带人查扣的!他好像是钱阁老的门生。”
“蒋征?钱阁老?”
周正自语,顿时会意过来,神色越发冷笑。
钱阁老,钱象坤,内阁大学士,内阁的地位仅次于首辅周延儒。
“嗯,我来办,你托人告诉上官小姐,我明天去顺天府接她。”周正一脸冷漠的与刘六辙道。
刘六辙心里大定,沉色道:“嗯,我想办法找人带话进去!”
………………………………
第三百七十八章 令人窃喜的包办婚姻
周正这边撂下话,顺天府也没闲着。
他们从上官清的镖局查扣了众多的财物,衙役们一边清点着,一边商量着如何分配。
“这么东西,这个镖局还真肥。”
“这可不是这家镖局的,是那周氏商会的,要押送去天津卫,运往南直隶的。”
“这些东西,起码值数万两……”
“怎么弄,还是老规矩吗?”
“老规矩,留九上一。”
“好!乖乖,发了,要是一年有两次,咱们就不用做别的了……”
“快点吧,大人们正等着。”
所谓的‘留九上一’,就是九成留在顺天府,一份上缴给朝廷。
蒋征是一个中年人,穿着官服,挺着肚子,舒服的躺着椅子上,双手抱在腹部,一脸舒服的道:“倒是出乎我的预料,数万两啊……”
他身前不远处坐着顺天府主簿封耀,他看着蒋征,嘿嘿笑道:“大人久在京外,不了解京城,这周氏商会与江南的盐商关系密切,怎么可能不肥……”
蒋征点了下头,一脸感慨的道:“京城是天下首善之地,繁华不比江南,没想到还有这样的财力……对了,我听说,他们与周家关系密切?”
大明有很多周姓显贵,不远的就有曾经的吏部天官周应秋。但眼下,只有户部侍郎,皇帝近臣周清荔一家。
封耀连忙道:“外界都传言,说是与周侍郎的次子周征云有关,听说他是大东家,家资不菲。”
蒋征倒是知道周正,毕竟算是做出过一些事情,有些声名的人。
蒋征完全不放在眼里,依旧笑容含蓄的道:“老规矩,晚上送到我府上。”
封耀陪着笑,一脸会意的笑道:“大人放心,待会儿我就将东西折算出去,六成送到您府上,保证神不知鬼不觉。”
蒋征满意的点了下头,而后神色微淡,看着封耀道:“周清荔就要辞官了,你找人去敲打一下周征云,免得他不识趣,惹出什么麻烦来。”
封耀立即道:“大人放心,小的亲自去。”
蒋征依靠在椅子上,轻轻一笑,道:“这件事做完,咱们就可以好好过个年了。对了,府里,人人有份,不要落下。”
封耀道:“大人放心,都是些做熟的事,保证不会出纰漏。”
蒋征将这件事前前后后想了个遍,确保没有差错,这才道:“你去淘一件宋代的名画,最好是米芾的,晚上带给我,要真的。”
封耀一脸明白的道:“大人放心,我待会儿就去办。”
蒋征满脸都是舒坦,道:“嗯,明年,我或许就要去六部了,外放一个上等县知县还是六部的员外郎,你挑一个。”
封耀大喜,站起来抬手道:“下官多谢大人提拔!”
蒋征笑着,满脸的舒坦。
……
在蒋征与封耀各自喜上眉梢的时候,上官清镖局的人都被关押在顺天府牢房。
二十多人分别关押,大部分愁眉苦脸,牢骚满嘴。
“我就说不能接这趟镖,这么多货,我们拿什么赔!”
“是啊,数万两银子,我们赚一辈子也赚不到,那东家一看就不是好惹的主顾,我们怕是要倾家荡产了……”
“倾家荡产算什么,我怕是家破人亡,还要做一辈子牢!”
“你说我们可怎么办啊……”
这些都是普通的镖师,聚集在一起,三言两语,悲观无比,就差哭出来了。
上官清的牢房,倒是有些人是上官清的亲信,跟随上官清走过永平府,甚至跟上官清随周正在永平府剿匪,在京城下征战的人。
他们没有多说,神色沉稳,但眼神里也颇为忧虑。
朝廷里的事情哪里那么简单,即便是周正也不是什么大人物,做不到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要是顺天府真的扣了他们的货,判了他们也无处说理,伸冤。
他们走南闯北,这样的事见得多了!
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有一个狱卒走进顺天府牢房,在关押上官清的牢房,送进去饭菜,同时低声道:“上官小姐,有人托我给你带话,明天来接你。”
上官清还穿着一身紧身装,看着衙役,轻轻嗯了一声,伸手接过饭菜。
这衙役没有多说,快速的走了。
上官清身后有一个中年人,走过来拿起筷子,低声与上官清道:“掌柜的,是有人救我们了?”
上官清自然听得到四处的抱怨声,俏脸如常的道:“吃饭。”
中年人顿时不说话,连忙招呼其他人,同时向其他牢房大喝:“吃饭还堵不住你们的嘴!”
牢房里顿时一静,没人敢说话。
……
周正离开九江阁在外面忙了一圈,天色快黑了才回府。
刚回府他就看到了两个意外人的,一个是早早回府的周清荔,二是上官勋。
周正看着上官勋,虽然意外,还是道:“我已经安排了,不用担心,明天就能出来。”
上官勋连忙抬手,道:“多谢东家。”
周正嗯了一声,在椅子上坐下,看着周清荔道:“爹,你今天怎么这么早回来?”
周清荔看着周正,瞥了眼上官勋,顿了顿才道:“衙门没什么事,就提早回来了。”
上官勋坐在周正对面,神色多少有些尴尬,好一阵子才与周正道:“东家,是这样的。清儿已经过了适婚年纪,如果再不成婚,或者订婚,官府就会强行婚配,后来我与周大人商议了一番,就让清儿与东家定了婚事。”
周正听着一愣一愣的,目光在周清荔,上官勋两人之间转来转去。
明朝确实有适婚女子不嫁,官府可强行婚配的规定,可是,可是,为什么是他?
好吧,他确实与上官清有些‘不清不楚’。
虽然有些尴尬,但心里是偷偷的开心。
在场的三人都不是擅长说话的人,尤其还是这种话题,场面一度陷入了尴尬。
好一阵子,周清荔见周正没有反对,一锤定音的道:“这件事就这么定了,明年成婚。”
上官勋听着,心里大松口气。他女儿的心思他自然知道,但眼前这位东家明显有大志,周家又是显贵之家,他很担心这位东家看不上他们小门小户的商人之女。
周正眨了眨眼,对于这个安排,默认了。
与此同时,通政使司接到了数道弹劾阁臣钱象坤的奏本,不敢耽搁,全数送入内阁。
周延儒看着这几道奏本,眼神里有着得意的之色,瞥了眼钱象坤,拿着奏本站起来,准备进宫。
钱象坤就坐在他不远处,低头看着公文,实则一直盯着他,见他又有进宫,心里冷笑,暗道‘得意什么,你这个位置,很快就会是我的!’
官笙说
第二更晚一点。
………………………………
第三百七十九章 钱象坤致仕
“万岁爷,这是今天晚上的。”
李忠端着一盘子奏本,递到崇祯的案头。
崇祯越发的勤政了,哪怕是朝臣下班,他还要处理两个时辰的奏本,这是他给他的硬性规定,实则上常常通宵达旦,后宫都没去过几次。
崇祯头也不抬,鼻腔里嗯了一声,拿着笔,在奏本上批阅。
李忠看着,着实心疼,轻声道:“万岁爷,夜深了,要不休息一下,明天再批阅吧。”
崇祯或许是听出了关心的味道,放下笔,叹了口气,拿起身边的茶杯,瞥着一堆的奏本,道:“这些是什么?”
李忠连忙道:“是西北的一些急报,有的是灾情,有的是盗匪,有的是申请优抚,还有一些是关于元辅与钱阁老的。”
“钱象坤?”
崇祯眉头皱了下,道:“抽出来。”
崇祯对朝臣的动向十分在意,尤其是阁臣。现在锦衣卫,东厂都被他压制的形同罢除,没了耳目,就依靠这些奏本去了解他们的动向。
李忠连忙找出来,递到崇祯身前,小心的看着崇祯脸色,道:“万岁爷,外面对钱阁老的风评不是太好。”
崇祯拿起奏本,翻开起来,随口的道:“怎么不好?”
李忠盯着崇祯的脸色,更加谨慎的道:“都在传,说是钱阁老觊觎首辅之位,小动作频频。”
崇祯见李忠说的是这些,好像有些失望的道:“小人之言,阁臣要都是这样,岂不是要让天下人笑话?”
“万岁爷说的是。”李忠陪着小心,悄悄退下,目光始终盯着崇祯的脸。
崇祯看着奏本,很快就皱眉了。
这是一道弹劾周延儒与钱象坤的奏本,关于钱象坤的是一笔带过,长篇大论的弹劾的都是周延儒,言称他结党营私,‘西党’横埂朝野,遮蔽言路,卖官鬻爵,贪污堕落。
‘西党’,也就是‘晋党’,山西党。
实则上,周延儒并不是山西人,而是江南。
崇祯放到一边,拿起下面一本,他的眉头皱的更深。
这是关于周延儒在天启二年主持江南贡院会试的,指责他徇私舞弊,收受贿赂,泄题给亲侄的,有理有据,甚至还举出了多个人证。
崇祯脸色有些难看,继续看下一本。
这一本则是是钱象坤的,他弹劾的是吏部尚书王永光,指责王永光与周延儒‘猫犬之交,蛇鼠之谊’,培植私人,党同伐异,容不得他人,要求崇祯将王永光罢免。
崇祯看着这道奏本,脸色铁青。
他最恨的就是朝臣结党,这几道奏本,分明就是有人在背后操弄,要逼周延儒下台!
“万岁爷,首辅求见。”一个内监站在门外,向着崇祯说道。
崇祯将奏本收起来,脸色恢复漠然,道:“嗯。”
内监转身消失在黑漆漆门外,没多久,周延儒就到了。
周延儒进来,弓着腰,脸色疲惫,双眼凹陷,上前抬起手道:“臣……”
不等他说完,崇祯就看到了他的疲态,道:“来人,给周爱卿搬个凳子。”
周延儒慌忙道:“臣不敢……”
崇祯微笑着道:“坐。什么事情这么晚来见朕?”
周延儒有些拘谨的坐下,道:“陛下,是关于陕甘三边总督的事,臣举荐洪承畴出任,内阁久久不决,西北之势刻不容缓,臣请皇上乾纲独断。”
这件事也是崇祯一直关注的事,听着默然一阵,道:“杨鹤无能,任由匪盗坐大,交由三司会审,尽快审结!”
周延儒应下,还是看着崇祯。
杨鹤主抚,方法,手段来说实则并没有什么错,问题关键在于朝廷没有钱粮,所以注定失败,那他就要背锅。
崇祯又思索一阵,道:“西北的众多总督,巡抚屡屡坏事,也只有一个洪承畴像样,就他吧。”
在陕西的官军镇压民乱中,官军多有败绩,尤其是有些大人物更是不堪,倒是洪承畴多次挫败盗匪主力,甚至擒杀匪首,十分亮眼,为朝廷挣得不少脸面。
周延儒听着崇祯的话,眼神里笑意一闪,而后站起来,从怀里掏出一道奏本,递给崇祯,道:“陛下,四川总兵秦良玉已经攻克成都,击溃作乱土司,收复成都,请朝廷派员赈抚。”
崇祯伸手接过来,脸上终于好看了,一边看一边笑着道:“好好好,朝廷派人赈抚,嘉赏秦良玉等人,要重赏!”
“是。”周延儒也笑着道:“四川若能稳固,那陕西之乱也可平定,西北无忧。”
崇祯也是这样想的,两厢夹击,盗匪再多也无济于事,西北若定,也是去了崇祯一大块心病。
崇祯放下奏本,抬头瞧见周延儒怀里还有一道奏本露出半角,好奇道:“周爱卿还有什么事情?”
周延儒低头一看,连忙放回去,有些犹豫的遮掩着道:“陛下,有些做不完,臣打算带回去看的。”
崇祯赞许的点头,道:“朝臣能有周爱卿一半的心朕何苦如此自扰,辛苦爱卿了。拿出来,朕与爱卿一起看。”
周延儒道:“些许小事就不劳陛下了,臣回去看完,再上奏陛下。”
崇祯笑着道:“拿出来吧,朕与爱卿一起参详,今日事今日毕。”
周延儒还是有些迟疑,慢吞吞的拿了出来,递给过去。
崇祯笑着翻开,没多久就脸色难看了。
这些都是弹劾钱象坤的奏本,内容仿佛就是刚才弹劾周延儒的翻本,换了个名字!
周延儒看着崇祯脸色不好,有些急的解释道:“陛下,内阁首重和气,只有内阁和气,才能顺畅施政,而且这些未经查证,有可能是言官们风言之语,不可当真。”
崇祯听着周延儒的话,抬头看着他,轻叹一声,道:“周爱卿你宽宏,他人却是未必了。”
周延儒疲惫的脸上有一丝疑惑,仿佛等着崇祯继续说。
崇祯摆了摆手,道:“天色晚了,周爱卿早点回去休息吧。”
周延儒还是一脸的不解,只得犹豫着抬手道:“臣告退。”
崇祯看着周延儒的背影,脸上十分难看,默默好一阵子,忽然道:“李忠。”
李忠一直站在不远处,听着他们的对话,心里更知道这是周正安排的最后一步,心里揣度着崇祯此刻想法,听着崇祯喊他,吓了一跳,快步走过来,道:“万岁爷。”
灯光闪烁,照耀着崇祯铁青的脸上,他冷漠的道:“明天,你去见钱象坤,勒令他致仕。”
李忠心里既轻松又沉重,一切都被周正算准。
钱象坤,要致仕了。
“是。”李忠迎着道。
崇祯说完就摆了摆手,继续埋头政务。
李忠退了出来,站在不远处,依旧耳观鼻鼻观心,仿佛一切与他无关,置身事外。
周延儒刚出了内廷的大门,就有内监在他耳边说了几句。
周延儒脸上笑容满满,丝毫不见刚才的疲态,双眼灼灼的低声自语道:“想做我的位置,你问过我了吗?”
………………………………
第三百八十章 刘六辙被打
第二天一早,周清荔与周正对坐吃饭,周清荔难得的话特别多。
“你大哥已经成亲了,孩子快两岁,这次我回乡,就是要录入族谱的……”
“你大哥不比你心思缜密,我不在,你要照顾着,没有什么比一家人更重要了……”
“上官家虽然是商贾之家,但我们周家以前也是,好不到哪里,莫要轻视,夫妻首重感情,能够过一辈子,其他就没那么重要了……”
“你太爷爷没有纳妾,你爷爷也没有,我也没有,你大哥也没有,我希望你也不要有,家宅不宁是第一大祸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