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廷-第1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周正暗自摇头,起身道:“没有其他事情,下官就告辞了。”
周延儒矜持的点头,目送周正离去。
看着周正的背影,周延儒眉头拧紧,心里很想做些什么,却又不敢,这位周公子深不可测,他不敢贸然出手。
周正出了周延儒府邸,就找到孟贺州,嘱咐道:“盯住元辅的动作。”
孟贺州猜到周正要做些事情,神色肃然的道:“是。”
………………………………
第四百三十八章 战端又起
张凤翼担心周正,要求周正留在兵部。
周正也只得入职兵部,在兵部坐班。
兵部掌握着全国各地的军情,大大小小,林林总总的周正也都能看到,不看不要紧,这一看,连周正都觉得心惊。
在二月的时候,乱军进入河北,参将杨遇春大败,乱军直接攻克了顺德,保定,进逼京畿。后面更是大败左良玉,河北全境都有陷落的危险。与此同时,川军大败,秦良玉的儿媳张凤仪在侯家庄差点被全歼。
从北直隶,到山西,山西,四川等几乎连成一片,乱匪在地图上的势力大的可怕。
如果再勾连上山东孔有德的叛乱,贵州的土司作乱,大明整个北方,几乎没有一处安稳之地!
张凤翼不知道什么时候进来,见周正看的认真,便淡淡的道:“如果只是匪乱还好说,但他们破坏民生,加上不断消耗的军饷,无一不是在不断拖累朝廷,不能长此以往。”
周正被惊醒,连忙站起来,道:“大人。”
张凤翼摆了摆手,在周正不远处的椅子坐下,叹息的道:“朝野诸公无不忧心,却也没有什么办法,只能倾力剿匪,再想其他。”
明廷之前一直存在‘剿抚’之争,后来随着主抚,剿抚并用等的失败,朝廷无人再敢说什么剿抚,几乎众口一词,全力清剿。
周正知道朝廷的声音,心里摇头,道:“大人,匪乱之根不除,剿匪只能治标,解决不了问题。”
张凤翼看了他一眼,道:“你说的,谁都懂,可是办法在哪里?”
周正想了想,也是摇头。
现在是‘天灾人祸’,一来天灾让整个大明减产,百姓们衣食无着;二来朝廷以及各级官员的催逼,贪污等等,简直是一个无解的死循环。
想要解决这个难题,首先就要打破这个死循环,打破死循环唯一的办法,是由上而下——大明决策层从根本上改变。
温和的手段是行不通的,只有暴力变革!
这些话,周正自然不会说出口给张凤翼听,顿了一阵,道:“大人,是有什么事情来找下官?”
张凤翼唔的一声,道:“近来弹劾满桂,赵率教的奏本比较多,宫里不满,你小心一点。”
周正不确定是不是周延儒在出手,道:“是,谢大人提醒。”
张凤翼神色迟疑,想了又想,还是道:“现在剿匪缺银,你能不能捐出一点?”
周正明白张凤翼的来意了,沉吟片刻,道:“大人需要多少?有多少能用于剿匪?”
张凤翼神色一动,站起来,踌躇的道:“八万,不,五万两就够了。”
周正没有犹豫,道:“好,下官等会儿就去筹备。”
张凤翼十分开心,笑着道:“好。我就在兵部等着,对了,用其他名义,直接给兵部,不要声张。”
周正微笑,道:“下官明白。”
张凤翼多少有些不好意思,又看了周正一眼,转身走了。
周正看着张凤翼走了,心里叹气,国政大事,居然需要官员四处筹钱,还能有什么指望?
周正很快就筹备好银子,送给了张凤翼,也知道张凤翼的用处——曹文诏急缺钱粮,这是给他征剿山西乱匪的前期钱粮。
周正在兵部,纵观了大明整个军事情况,几乎每一天都有各种战报,获胜的,失败的,求援的,自杀的。还有就是,催要钱粮的。
周正不清楚其他部门的情况,单说兵部,简直是一个无底洞,什么乱子都有,看似是大明的高级衙门,实则一堆麻烦,连堂官张凤翼都好像一个小吏一般,忙的是脚不沾地,事无巨细,愁苦万分。
到了五月份,曹文诏在山西剿匪获得大胜,高迎祥等人只能突围,冲入河南,而后又被逼得再次逃入陕西。
官军气势如虹,多路大军围追堵截,仿佛就要覆灭民乱,自然是一派喜庆。
周正没有那么乐观,除了偶尔跟张凤翼出谋划策之外,周正基本上就是在班房看着各处简报,以及静观朝廷变动。
到了六月份,朝野期待已久的大变终于来了。
首辅周延儒致仕,温体仁上位首辅。
周延儒在位可以说是‘庸碌无为’,不知道多少人高兴,就差欢送了。
周延儒是恋恋不舍,却也知道京城是是非之地,不能久留,第二天晚上,就带着家眷悄悄的离京。
温体仁上位,并没有带来什么革新的气象,朝野依旧混沌一片,各种事务堆积,每一项事情几乎都争吵个十天半月,而后推到乾清宫,崇祯无法决断,只能开朝议,一次决定不了,就要两三次,往往一件事要拖个个把月。
周正对此是见怪不怪,全都当做看不见,依旧遥控着登莱以及东江镇,不断了解东江镇,皮岛的建设情况,并且不间断的发布命令。
六月中的晚上,周正从兵部出来,伸了个懒腰,习惯性的开始回府。
没走多远,孟贺州就跟上来,在他耳边低声道:“大人,建虏有异动。”
周正慵懒的神色微变,立即肃色的低声道:“具体是什么情况?”
孟贺州瞥了眼四周,道:“建虏正在集合兵马,暂时不知道是冲着右屯,还是东江镇。”
周正皱眉,认真思索一番,道:“他们去年在右屯失利,知道不会那么容易取胜,多半是冲着东江镇去的,皮岛,旅顺建的怎么样了?”
孟贺州连忙道:“旅顺原本就是一个要塞,经过几个月的建造,加上大炮,水师的庇护,易守难攻,比之锦州城还难。皮岛在海外,有水师环绕,大炮护卫,建虏应该更难攻取。”
周正思索一阵,道:“建虏如果刚刚动员,那么到皮岛,旅顺,起码还得一个月。你通知辽东给我盯紧建虏的一举一动!还有,命黄龙,何可纲严加戒备。再让他们的上奏朝廷,要求我去坐镇。”
孟贺州立即明白,道:“是,下官这就去安排。”
他刚要走,周正拉住他,沉吟着,道:“我再给祥云岛去信,将库存的大炮都发到皮岛、旅顺去。这两地,决不能有所失!”
孟贺州抬着手,道:“是!”
周正深吸一口气,大步向着周府。
建虏又来,他又得离京。
………………………………
第四百三十九章 孙传庭
周正回到周府,就看到福伯站在门口,一脸笑呵呵的看着周正。
周正一愣,摸了摸脸,道:“福伯,怎么了?”
福伯笑着道:“二少爷,回去就知道了。”
“有什么好事情?”
周正又看了眼福伯,向着他的屋子走去。
回到屋子,就看到上官清少有的在准备着一些女红的东西,随口道:“我一进门,福伯就冲着我傻乐,府里有什么事情吗?”
上官清端坐在凳子上,抿着嘴,俏脸微红的看着周正。
周正更加疑惑了,在她身前坐下,道:“怎么了?”
上官清没有说话,双手摸了摸肚子。
周正眨了眨,旋即猛的按住上官清的肩膀,大喜的道:“有了?”
上官清抿着嘴,嗯了一声。
周正脸上又惊又喜,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站起来,在屋子里走来走去,右拳不断的锤着左手,不停的傻乐。
上官清抿着嘴,也笑着,双手按着小腹。
等到晚间吃饭的时候,周正已经忘了要去东江镇坐镇的事,一个劲的傻笑。
周清荔已经先一步知道了,也知道周正的心情,自然,他心情也不错,说着将周正大嫂周丁氏请回来,照顾一下上官清。
周正自然满口答应,甚至还让六辙将从怀孕到孩子出生的一系列事情都给安排了。
直到周清荔,上官清等见周正做的太多,太早,还要继续,连忙按住,这才罢休。
第二天早上,周正如常去兵部的时候,这才想起来建虏的事,转向周清荔的书房。
周清荔听完周正的话,神情倒是不变,道:“建虏的策略一直很清晰,先是打垮了威胁最大的蒙古,而后是朝鲜,东江镇,剪除两翼威胁,最后倾力进攻辽东。现在,你要重建东江镇,建虏决然不会坐视,很可能还会比辽东更激烈。”
周正点头,道:“皮岛是海岛,建虏没有水师,而我们有,加上岛上防御,建虏很难攻下来。旅顺本就是要塞,我已严令了几个月的打造,防守应该没有问题。”
周清荔就是因为知道这些才表现的平静,想了想,看着周正认真的说道:“我倒是不担心东江镇,我担心的是朝廷。满桂,赵率教摇摇欲坠,你与他们关系密切,怕是一些人很快就会调转矛头,你要是再立功,祸事不远了。”
周正镇定自若,道:“目前我还能应付,如果真的危险,我会想其他办法,再不济,就辞官,明哲保身。”
周清荔见周正还清醒,点点头,刚要说话,忽然又调转话题,道:“昨天毕尚书给我来信,说是给你举荐一个人,或许能帮你,过一阵子就应该到了,你先别急着走。”
周正一怔,毕自严给他推荐人才?
周清荔看着周正的表情,笑着道:“你现在是登莱巡抚,有人给你荐才,不奇怪的。何况毕尚书一直很看好你。”
周正对他的身份转变还有些不太适应,有些好奇的问道:“是什么人?”
周清荔想了想,道:“信上没有多说,好像是万历年间的进士,在户部任过职,后来为阉党所忌,辞官归乡,算起来,有十多年闲置在家了。”
明朝这样的官员特别的多,动辄就辞官,罢官在家多少年,而后复起。这样复起的人,要么是大才,要么就是大奸!
周正不知道毕自严推荐给他的谁,而后问道:“爹,那我给他安排什么职位?”
巡抚,与内阁存在十分相似,是一种特殊的位置。内阁是由皇帝的顾问发展而来,在朝廷里形成了正式的位置,但在制度上,却从来没有真正的确立过。严格来说,内阁的存在一直是皇帝的‘私人秘书’,却又是实际的宰辅。
巡抚也是一样,起初明朝是没有巡抚这个官职的,只不过是地方三司制衡,往往推诿难以成事,所以需要朝廷派巡抚定夺。巡抚也从起初的临时委派,渐渐的常态化。但如内阁一样,巡抚并不在朝廷的制度序列中,并不是的地方官,也不是正式官职,而是京官,挂的往往是都察院的‘佥都御史’或者‘右副都御使’衔,俗称的‘巡抚某处都御史’。
巡抚原本是动词,久而久之变成了名词。
周清荔听着一笑,道:“简单,给他挂个户部或者吏部的员外郎或郎中,而后外派给你,给你做一些政务的辅助。”
周正听明白了,怕不是毕自严的主动推荐,应该是周老爹的主动要求的。应该是周清荔看出他身边缺人,这才出手帮忙。
周正不动声色的笑着道:“还是爹高明,好,我运作一下,等他来了,就给他安排。毕尚书推荐的人,肯定是人才。”
周清荔平静如常的点头,道:“朝廷是多事之秋,你在京城不少日子,应该已经发觉了,万事小心。”
周正站起来,道:“嗯。那,爹,我去兵部了。”
周清荔点点头,目送周正离开。
周正出了府,径直前往兵部。
兵部尚书张凤翼现在是愁白了头,还并不知道建虏有异动,整日的为兵部各种事操碎心,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钱粮,各处都要钱粮,偏偏他是捉襟见肘,多一粒都拿不出来。
朝廷上下,都在盯着夏粮,等着夏粮续命。
周正没有时间关注这个,一面筹划着东江镇的防御,一面安排各种事宜。
周正无暇多顾,连续忙碌了六七天,东江镇黄龙玉、何可纲的奏本相继抵达朝廷。
听说建虏异动,朝廷立即紧绷起来,崇祯接连召开朝会,最终的决定,就是登莱巡抚周正立即返回登州,坐镇指挥。
同时,辽东巡抚欧阳胜全部接管辽东,严阵以待,并且要求兵部尚书张凤翼亲自前往山海关,以策万全。
由此可见,辽东依旧是崇祯以及朝廷关注的重点,从未放松过,建虏,还是大明头号敌人!
周正接到朝廷命令,自然立即就着手布置,随时准备动身。
这一日,他刚刚回府,就听到凉亭里传出接连的哈哈大笑。
周正走过去,看到周清荔与一个四十左右的中年人,正在对弈,笑容满面,十分欢畅。
那中年眼见周正走过来,站起来抬手道:“孙白谷,见过周巡抚。”
孙白谷,孙传庭!
………………………………
第四百四十章 孙传庭狠角色
周正眼神惊异一闪,没想到,来人居然是孙传庭!
认真想想,毕自严久在户部,孙传庭也在户部任过职,似乎也不算奇怪!
但孙传庭这个人太特殊了,特殊之处在于,他对明朝的来说,太重要了,后世有一句话‘传庭死而明亡矣’!
由此可见,孙传庭对明朝多么的重要!
周正很快收敛情绪,笑着看着孙传庭道:“认识我?”
孙传庭站起来,微笑着道:“周巡抚于朝堂不畏权贵,雷霆呵斥,犹言在耳。领兵后,一战卫京城,二战护辽东,三战平叛乱,这三战足以载入史书,也早已经传遍天下,在下如何不知?”
周正看着孙传庭,有些愣神,这是不是马屁?
他被孙传庭拍了马屁?
周清荔这时走过来,笑着道:“白谷能力出众,以至于毕尚书亲自推荐,日后他就是你的左膀右臂,你要是慢待,为父决不轻饶!”
孙传庭连忙道:“周大人严重了,毕大人也是谬赞。孙白谷何德何能,让二位大人如此器重。”
孙传庭其实在朝廷任职时间并不长,满打满算不过三年,辞官的时候,也不过是区区七品的户部主事。
他这一辞官,就从天启三年到了崇祯六年,闲置近十年的时间,从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到了近四十岁的中年人!
所以,他面对一个曾是当今皇帝潜邸老臣,户部侍郎,一个如今登州巡抚的周清荔,周正父子,表现的十分谦逊。
周正看着孙传庭,满心激动,听着周清荔的话,故作沉吟的道:“孙先生是想去朝廷任职,还是想去登莱?二者我都可以为先生举荐。”
听周正口称‘先生’,孙传庭连忙道:“不敢当。这次孙某出仕,是想做些事情,朝廷沸沸,不适合我。”
周正道:“那,先生先随我,充作幕僚,有合适的机会,我再安排先生如何?”
孙白谷笑着道:“那就全凭大人安排。”
周正得了孙传庭,心里自是万分高兴,道:“正好有些事情,我想请教。”
周清荔还以为周正要考校孙传庭,未免太急了,打断道:“白谷也是刚刚入京,你先让他休息一下,到时候随你去登州,有的是时间。”
周正也知道有些唐突了,笑着与孙传庭道:“建虏又有异动,我即将离京,待会儿我让人将东西整理一下,先生看看,路上咱们再做讨论。”
孙传庭道:“一切都听大人安排。”
周正见孙传庭没有那种无法沟通倨傲,心里更是舒服,笑着招呼福伯,给孙传庭安排住处。
孙传庭也感觉到,这位周巡抚没有少年得志的那种狷狂,沉稳有余,心里也是放松不少。
周清荔,周正父子俩目送孙传庭的背影,神情都是带着微笑。
周清荔道:“觉得怎么样?”
觉得怎么样?还能有更好的安排吗?
周正心里这样想,嘴上却道:“还得再看看。”
周清荔看了他一眼,道:“毕尚书说这个人能力出众,尤其是政务上,他能在登莱帮你大忙。你手下都是些末流小吏,没有大才,这个人,最是适合了。”
政务?
周正并不知道历史上孙传庭政务能力,但军事能力,那绝对是首屈一指,在明末将星云集中,他也是最为璀璨的一颗!
周正心潮澎湃,随口嗯了一声,道:“爹,过两天我就得启程了。先去天津卫,而后坐船去旅顺。”
周清荔不善于军事,思忖着道:“不要行险。”
周正几次作战,都十分冒险,周清荔有些担心。
周正一笑,道:“嗯,我知道了。家里要是有什么事情,就写信给大哥,我怕有一段时间收不到信。”
周清荔摆了摆手,道:“我还没七老八十,无需担心,安心做你的事情。”
……
两天后,周正告别了家人,带着孟贺州,孙传庭等一行人,径直前往天津卫。
周正的马车上,孟贺州,孙传庭都在,三人在谈论着辽东的情况。
孙传庭熟悉了两天,似也有意表现,道:“大人,建虏的情况很不好,加上上次在辽东被大人与满总兵,赵总兵等硬拼,损失惨重,不会再想着去右屯,应当着奔着东江镇,奔着大人去的。”
周正也是这样想的,道:“应当是。”
孙传庭看着周正,道:“大人给的资料上说,皮岛有一万五千人,兴建了不少防御工事,加上还有水师。大人此去旅顺,想必是判断出建虏这次的目标是旅顺吧?”
周正神色平静,道:“不能排除皮岛,两手准备。”
孙传庭点头,道:“大人说的是。我纵观大人的安排,大人是想要固守?”
周正听着这句话,若有所动的看向孙传庭,道:“先生,还有其他想法?”
孙传庭将手里的文书合起来,道:“当初大人与孙老大人在辽东与建虏血战,就是想拼掉建虏的实力,现在,也可以。”
周正双眼微微眯起,道:“你想要怎么做?”
孙传庭看向周正,目光闪烁着微微灼热光芒,道:“建虏这次能来的,最多四万人,并且粮草未必能坚持多久。若是大人在恰当的时候卖个破绽,并且心狠,留下建虏一半人,不是问题。”
周正看着孙传庭,道:“怎么心狠?”
孙传庭瞥了眼孟贺州,道:“火烧旅顺!”
周正与孟贺州神情都是微变,有些吃惊的看着孙传庭。
不说旅顺是大城,要塞,不能轻易放弃;单说火烧,多伤天和?一般将领绝对做不出这样的事情来!
而且,事后,朝廷也绝不会放过,定然严厉清算!
不过,周正心里却十分欣赏。
右手捻着衣角,神情不动,心里思索着。
孟贺州知道周正的性格,没有说话,只是有些意外的看着孙传庭。这个人只是做了几年的户部主事,这份战场上的狠厉,可是少见。
孙传庭神色如常,静静的看着周正。
周正抬眉看向孙传庭,知道他有考校的意思,坐直身体,笑着道:“对付建虏,我一向认为无需顾忌什么手段,战场上,胜利最重要。既然你提出这个方案,好,这件事,交给你来做!”
这次轮到孙传庭惊讶了,道:“交给我?”
周正道:“旅顺这一战,我不插手,全权交给你,你能不能做好?”
孙传庭看着周正没有开玩笑的神色,定了定神,猛的倾身,道:“好!孙白谷接下了!”
周正见孙传庭点头,随口般的道:“那就这么定了。”
孟贺州看的是目瞪口呆,这么大的事情,就这么决定了?这孙白谷可就做过几年的户部主事,在家闲置了十多年的人?
交给这样的人,怎么能放心?
但是孟贺州没有说话,他一直是情报官,并不参与其他的事情,相对来说,他是一种隐身人。
既然决定了由孙传庭来主导这场战事,周正也没有多说什么,直接闭目假寐。
孙传庭看着周正就这样将旅顺交给他,再无其他,心里惊讶变成了震惊,就一直看着周正的脸,心里是翻江倒海。
就像孟贺州想的那样,他除了在户部主事上做过几年,其他的就是一介白衣,又不是什么深山隐士高人,也没有什么显赫的履历、名声……周正,就这么放心的将旅顺交给他了?
这可不是小事情!
孙传庭对周正其实并不了解,只知道一些比较大的事情,这会儿看着周正假寐,平静不作假的神色,是一肚子疑问,却又问不出口。
孟贺州,孙传庭疑惑,周正可不疑惑,放心的很。
没多久,他竟然真的睡着了,传出轻轻的鼾声。
最近事情太多,忙里忙外,他累的够呛,这会儿在马车上颠簸颠簸,很容易睡着。
孙传庭与孟贺州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