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廷-第1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吧?”

    黄龙犹豫了下,道:“末将没有意见。”

    这些是登莱巡抚的职权,黄龙即便有意见也没办法,否则周正有的是由头拿捏他,更别说翻旧账了。

    周正见黄龙如此听话,微笑着道:“那就好。你继续驻守旅顺,何可纲会进驻皮岛,你们合力收拢各地民众,在辽东徐徐发展。本官不要求你们立即就能对建虏出兵,本官的要求,是尽快组建两支合共三万人的军队,开荒屯田,做好长久打算……”

    “末将领命!”黄龙听着,心里大松。

    这位新巡抚没有急功近利,也没有盛气凌人,倒是还算和气。

    周正又说了些其他事情,而后就让黄龙等在皮岛以及朝鲜,辽东等地收拢汉民,着手安顿,重建东江镇。

    周正在皮岛一待就是十多天,没有发现建虏的踪迹,倒是发现了不少朝鲜人的动静。

    孟贺州连翻调查,深夜来到周正的书房,奏报着他的一些结论。

    孟贺州道:“大人,四周的朝鲜人都是监视我们的,没有军队,但是朝鲜好像很紧张。而且还有消息传出来,说是朝鲜国王不希望我们上岸,要我们就待在岛上。”

    周正神情微动,道:“我记得,当初毛文龙来皮岛,就是朝鲜的要求?”

    孟贺州点头,道:“朝鲜应该是被建虏打怕了,不敢与我们走的过近。”

    周正心里顿时明悟,道:“你是说,朝鲜在玩两面三刀的游戏?”

    孟贺州道:“现在他们应该还不敢对我大明出手,只是,未必能帮上忙。还有消息说,他们中有不少人与建虏有勾结,若是突然有什么变故,也不能不防。”

    周正眯了眯眼,拳头在桌面上轻轻敲击了两下,道:“我会去书警告朝鲜国王。明天我们再开一次会,皮岛情势不乐观,需要步步为营,小心谨慎。皮岛对我大明至关重要,决不能有失!”

    孟贺州应了一声,继而道:“满总兵,赵总兵那边应该已经收到信,起码能派遣三千工匠来,皮岛若是打造的好,外有海,内有城,养活三万士卒不成问题……”

    周正目光幽幽的看着烛光,道:“我准备每年二十万给皮岛,你派人盯紧了,若是有一日天兵北伐,皮岛要立奇功!”

    孟贺州神色一肃,道:“是!”


………………………………

 第四百三十五章 京中乱局

    周正在皮岛,动员了相当大的力量,企图重建东江镇。

    在人力,物力,财力的倾注之下,皮岛,旅顺日新月异,不断在建城,开荒,也在不断的甄选士兵,加强训练。

    在周正整顿东江镇的时候,朝野再次发生了大事件,并且接连传到周正耳朵里。

    第一个,是乱匪攻克了真定府,抵达了京畿外围,离河间府仅一步之遥。朝野大振,崇祯皇帝即令各处官军抵御,清剿,同时由王承恩提督京营,京城差点就再次戒严。

    第二件事,就是二月底,御史郑友元被弹劾拖欠库银二千九百两,郑友元是毕自严门生,毕自严又是户部尚书,自然追责于他。

    结果就是毕自严被人构陷,郑友元本已经缴入的两千九百两不知所踪。

    于是,毕自严被下狱!

    由此,崇祯朝以来,最后一个六部不倒翁,倒了。

    坐在书房里,周正看着周清荔的亲笔信,好一阵子,他默默放下。

    孟贺州,曹变蛟,何可纲等人站在他身前,也已经知道朝廷的变化。

    孟贺州看着周正的表情,道:“大人,毕尚书在户部尚书任上六年,这说倒就倒,怕是朝野不会平静了。”

    曹变蛟,何可纲都是武人,朝局对他们来说有些远,却也深感畏惧,不知道该说什么。

    周正想的更多,毕自严能力出众,朝廷这些年赋税有所增长,压制了不少乱象,若是他去了,怕是要洪水决堤,更乱了。

    毕自严已去,首辅周延儒,还能坚持多久?

    周正默默思忖一阵,抬头看向众人,道:“我得回京一趟了。”

    众人已经猜到,何可纲道:“大人,那皮岛怎么安排?”

    周正道:“你是副总兵,东江镇交给你我也没什么不放心,按部就班,小心谨慎。建虏肯定不会容忍东江镇复来,你盯紧了,暂且固守为要,不要妄图进攻。”

    何可纲连忙道:“是。末将记下了。”

    周正又看向孟贺州,道:“让楚金留在皮岛,你随我回京。”

    孟贺州抬手,道:“是。”

    周正又看向曹变蛟,道:“谨昇,我已经举荐你为天津兵备道,很快兵部就会下命令,你回天津卫。登州府我交给张存仁,一切按照计划行事,有什么问题,去信给我。”

    曹变蛟抬手,道:“末将领命!”

    周正匆匆安排这些,想着京中的乱局,暗自摇头,道:“明日登船。”

    众人自然没有其他异议,安排妥当,便各自准备。

    第二天,周正坐船从皮岛离开,在旅顺停脚,检查了下黄龙的军队,然后就直接前往天津卫。

    在天津卫周正待了三天,处理了一番事情,便径直回京。

    周正大嫂周丁氏的弟弟丁琪陪着周正回京,两人同乘马车,一路上说着河间府,永平府以及天津卫的各种事情。

    丁琪没有去登莱,一直留守在天津卫。

    说完这些,丁琪有些感慨的道:“二哥,你说,咱们皇上也真够心狠的,登基六年,除了你们家老爷急流勇退外,没几个能有善终的,你说,满朝文武就没有一个值得皇上信任的忠臣吗?”

    丁琪比周正小,私底下叫周正二哥。

    周正盘着腿,倚靠着厢璧,知道丁琪说的是毕自严下狱的事,看了他一眼,道:“今后这种话对谁都不要说。”

    丁琪顿时笑着道:“这不是跟二哥你吗,对了二哥,你们家周老爷,会复起吗?我听说周老爷要是复起,肯定就会直接入阁。”

    周正干脆的道:“不会。”

    丁琪脸上僵笑,虽然朝堂危险,但他们都是依托周家发达的,若是周清荔能入阁,他们也定然水涨船高。

    周清荔不入阁,那就太可惜了。

    周正没有理会丁琪等人的想法,道:“你回京之后,将内阁六部九寺各省三司以及巡抚,总督的摸一摸,我要他们的具体名单,家庭背景以及履历,越详细越好。”

    丁琪一愣,连忙道:“好,回去我就找人查。”

    周正还没有到京城,毕自严的案子就了结了,毕自严被众多大臣求情,得以免罪,被罚归乡闲住。

    受此牵累,户部大清洗,礼部尚书也被迫致仕。

    与此同时,朝议推荐阁臣,包括周延儒,温体仁在内又有郑以伟,吴宗达,徐光启,何如宠等六人入阁,内阁满员九人。

    朝野关于周延儒要被罢的消息,甚嚣尘上,而温体仁党羽开始疯狂弹劾周延儒。

    周延儒自然要自保,连翻反击,朝野是好不热闹。

    周正回到周府,洗漱一番,就与周清荔在院子里晒着太阳闲聊。

    周清荔听着周正在登莱以及东江镇做的事情,等周正话音落下,点评道:“东江镇确实对我大明非常重要,不能有失。只是,东江镇远离朝堂,拥兵者容易拥兵自重,听宣不听调,毛文龙是前车之鉴。”

    周正道:“我对皮岛以及旅顺包括天津卫,登莱的兵力会定期进行轮调,确保他们不会形成藩镇,并且还有多种控制手段。”

    周清荔躺在摇椅上,手里抱着茶杯,道:“兵者,利器也,圣人不得已而用之。这句话,现在非常适合你,你要小心了。”

    周清荔这句话,自然不是说不能用兵这样的废话,而是周正现在是登莱巡抚,手里有东江镇,登莱两府,还有水师,如果加上天津卫,河间府,永平府,他拥有的总兵力高达近十万!

    利器也,可伤人,更可伤己!

    周正明白周清荔的意思,道:“朝廷暂时应该不会关注到我,没事。爹,毕尚书的事,没有牵扯到你吗?”

    周清荔眉宇有些痛楚,轻叹一声,道:“他将所有事情都抗了下来,皇上念他六年的功劳,没有追究。但现在,怕是不会再提我复起的事了。离京的时候我去送他,满头白发,一下子老了十岁,看样子,撑不了几年了。”

    这种情况,已经算好的了。

    周正暗暗摇头,转话题,道:“元辅真的撑不住了?”

    周清荔转头看了周正一眼,道:“你与元辅牵扯多深?”

    周正稍一沉吟,道:“他手里没有我把柄,即便他下狱,他也不会说出什么来。”


………………………………

第四百三十六章 布局朝廷

    周清荔对周正这个回答不满意,道:“周延儒并不干净,若是他不能全身而退,可能会连累很多人。”

    周延儒算不上什么清吏能臣,更多的是小人,他党羽众多,贪污腐化,做了三四年的首辅,要是被下狱,真的会牵累到很多人,包括周正!

    周正听懂了周清荔的意思,沉吟片刻,道:“好,我找时间与他聊聊。”

    周清荔看着周正,道:“你找个理由,正大光明的去拜访元辅,你现在有这个资格了。”

    周正是登莱巡抚,虽然这个巡抚比其他巡抚差了一大截,但终归是巡抚,是有资格敲首辅府邸的大门了。

    周正嗯了一声,道:“我明天就去。”

    周清荔看了眼周正,有些欲言又止,转而道:“你再找时间去拜会一下张尚书。”

    张尚书,兵部尚书张凤翼。

    周正现在是隶属于兵部,于情于理都要去拜会一下。但周清荔的话,显然不止于此。

    周正若有所思,道:“爹是觉得,兵部会派遣我其他重要的事情?”

    周清荔望着大门口,神情忧虑,道:“官军看似胜多,但匪乱却越来越盛,有遍地开花的迹象,陕西,山西,河南,四川,湖广等地的乱匪不断的聚集,他们还搞出了一个什么‘二十八寨会盟’,若是他们真的合起来,总兵力可能高达数十万……”

    周清荔显然是看出了一些事情,没有朝廷那些大人们在官军不断胜利下得出的自信与从容。

    周正深知历史,吸了口气,道:“爹说得对,官军现在看似气势如虹,胜多败少,但内政若是继续败坏下去,单凭纯粹的镇压是不会有好结果的,还是必须休整内务,安定百姓,断绝乱匪的来源。”

    周清荔目中都是忧虑之色,道:“毕尚书在的时候,曾经与我讨论过,若是辽东得缓,便可着手整顿内务,尤其是田亩,赋税的问题。现今朝局混乱不堪,党同伐异,谁还能有些整顿内务,安民定众?”

    周正心里一直有个计划,这个计划却不能说出口,思索再三,道:“爹,静观其变吧。”

    周清荔看了他一眼,没有说什么。

    就在这时,福伯悄步走过来,看了眼几乎一模一样躺在摇椅上,抱着茶杯喝茶的父子俩,道:“二少爷,有位马郎中求见。”

    周正一怔,旋即知道是谁了,起身道:“应该是马士英,爹我去见见。”

    周清荔知道这个人,点拨道:“他近来风头颇盛,听说靠上了温阁老。”

    周正还不知道这件事,目光微冷,道:“我知道了。”

    周家前院的凉亭里,周正还没到,马士英就匆忙走过来,急声道:“周大人,不好了,朝廷要查盐课。”

    周正神色如如常的坐下,道:“这点小事你都搞不定吗?”

    马士英跟着周正坐下,急色道:“这件事情没那么简单,原本的盐是要分发给各省,各省缴银入国库,但实际并不是,现在朝廷说各省积亏三百二十万,要盐课提举司如数全解上来,否则就严厉处置。”

    周正听着明了,这应该是毕自严事情的一个延生。

    “为什么不去找温阁老,他即将成为首辅了。”周正淡淡说道。

    马士英陡然清醒了过来,连忙站起来,脸上僵笑着道:“大人不要误会,我只是偶尔拜会过温阁老,并非投入他的门下,我一直唯周家马首是瞻,请大人明鉴。”

    马士英能有今天,全是周正一手安排。即便现在靠上温体仁,他也不敢与周正不敬,更别说翻脸了。

    周正瞥了他一眼,淡淡道:“我明天带你去见元辅。”

    马士英顿时觉得头皮发麻,道:“大人,我去见元辅?不太好吧……”

    马士英刚刚靠上温体仁,要是去见周延儒,温体仁即将继任首辅,还能有什么前途可言?

    周正语气越发淡漠,道:“我不喜欢温阁老。”

    马士英这次是真的清醒了,连忙抬手道:“一切都凭大人安排。”

    周正现在是巡抚了,有资格被人称呼为一声‘大人’。

    周正哼了一声,这才道:“盐课的事,没那么麻烦。朝廷要追究,就得追究各省,虽然你是前任提举,但还是做了不少事情的,稍微运作就能撇开你,不用那么慌张。”

    马士英心里顿时稍稍安定,僵笑着道:“是。这对大人来说是小事。”

    周正在朝廷中预先安排了不少人,但真正能上位的不多,马士英还算可以。

    但他一个还不够,还得再着手安排一下。

    周正心里这样想着,淡淡道:“去吧。”

    马士英连忙抬手,道:“是,下官告退。”

    周正看着他的背影,心里计较一番,起身去与周清荔说了几句,便出府向兵部走去。

    马士英离开周府,坐在轿子里,神情还是一阵紧张,难以缓解,自定。

    周正现在比以往更加镇定,从容,自信,有了以前没有的那种上位者的气度与威严。

    马士英眼神闪烁,慌乱。

    马士英原本以为周家已经没落,周正在外面立些军功也不能怎么样,却没想过,周正从来没有凭借周家的行事,一直靠的他自己!

    马士英有种不好的预感,如果被周正厌恶,他很可能会被打回原形,谁也护不住他!

    “弥补!弥补,必须尽快想办法弥补!”

    马士英急急的自语,脑门上甚至出现了细汗。

    周正没有管马士英这颗棋子,径直来到兵部。

    张凤翼看着周正笑呵呵的道:“刚回来就来见我,这是有什么紧要的事情?”

    张凤翼很看好周正,不动声色的已经在着手培养。

    周正没有客套,不卑不亢的抬着手,道:“大人,登莱,东江镇地广人稀,战略位置重要,恰西北灾情严重,乱民众多,无法安置。下官请将这些人,安置在登莱。”

    张凤翼神色十分欣慰,招呼着道:“坐下说。”

    周正抬了抬手,在张凤翼身侧走下。

    张凤翼喝了口茶,道:“你说的,我与陕西,山西巡抚,布政司都沟通过,还有曹文诏,他们都十分高兴,乐意配合。尤其是曹文诏,他俘获了众多乱匪,又无处安置,正好你提这个要求,他还上书,为你表功。”

    :。:


………………………………

第四百三十七章 留京

    周正只在遵化的时候见过曹文诏一次,听着张凤翼的话只是微笑,抬手道:“下官不敢当。”

    张凤翼看着周正,神情赞许,道:“登莱那边,可有什么麻烦?”

    周正顿了下,道:“登莱遭孔有德屠戮,百姓十存二三,百业凋敝,厄需赈抚。皮岛人去楼空,荒芜一片,下官需要人手以及时间重建。旅顺……下官打算打造一个要塞,正在全力建城。下官……在旅顺配了一百门大炮,计划驻扎两万士兵,水师分做两部分,一部分在威海卫,一部分在旅顺,总计一万人……”

    张凤翼听着,眉头不自觉的皱起,道:“你这些,需要的钱粮不是少数吧?”

    周正其实就是来打预防针的,迟疑着道:“下官已经竭尽所能的筹措,不管多少,多长时间,下官都希望重建东江镇,从右侧辖制建虏,也配合辽东的北进计划。”

    张凤翼品出了味道,盯着周正好一阵子,道:“那周氏商会,是你的?”

    周氏商会越做越大,瞒不过所有人,周正也没有敷衍塞责,道:“是下官牵头诸多大商人所建,下官并未参与。”

    张凤翼盯着周正,迟迟没有说话。

    周正神色平静,自如的拿起茶杯,喝了一口。

    张凤翼慢悠悠的拿起茶杯,淡淡道:“你留在京城,没有我的允许,不准离开。”

    周正对于张凤翼的反应没有意外,道:“那,登莱以及东江镇……”

    张凤翼放下茶杯,神情不掩烦躁,而后又迅速平静,道:“按照你的计划行事。还有,将你与周氏商会的关系切割干净,如果有一天朝廷察觉,追究起来,我兜不住你。”

    周正站起来,抬手道:“谢大人。”

    张凤翼说这么多,其实还是在保周正,不希望他露出的破绽太多,否则被言官抓到把柄,足以致命!

    张凤翼有些头疼,本来还有很多话想与周正说,现在也想不起来了,摆了摆手,道:“明天起来兵部,坐兵部郎中班房,随我一起做事,去吧。”

    周正再次抬起手,道:“是。谢大人,下官告退。”

    张凤翼看着周正的背影,头疼不已,好一阵子长叹道:“乱啊……”

    也不知道他说的是周正乱来,还是朝廷的乱,亦或者两者皆有。

    周正出了兵部,定了定神,索性直接向着周延儒的府邸走去。

    周延儒近来的处境很不好,内阁满员,崇祯皇帝对他的不满没有再掩饰,就差直接告诉他,他可以走了。

    这会儿,他正在家里,神思不属的看书。

    听到下人说周正求见,神情一动,旋即又暗自摇头,起身与周正在凉亭里相见。

    两人关系非常,却又还是第一次正式的见面。

    周延儒看着周正,神情感慨又落寞,道:“天心已变,人力无奈,你不会是来劝我的吧?”

    周正神色微动,周延儒这是真的有离开的觉悟,还是故作试探?

    周正不会对周延儒掉以轻心,喝了口茶,道:“元辅,现在走,还能全身而退,等皇上真的不耐烦,怕是新账旧账要一起清算了。”

    周延儒表情动了动,终究是不甘心,道:“你手段了得,又有大太监相助,真的不能再搏一搏?”

    周正暗暗嗤笑,周延儒果然还是舍不得。

    故作沉默片刻,周正道:“元辅刚才也说了,天心已变,人力不可改,若是一味强求,适得其反。”

    周延儒看着周正,脸上越发落寞,无奈地轻轻点头,道:“我这一走,温体仁能放过我?”

    周正道:“温阁老想要坐稳首辅宝座,就不会把元辅怎么样,更何况,我也不会坐视元辅出事。”

    周延儒这才一笑,道:“有周公子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周延儒可知道,眼前这位年纪轻轻的周公子,能量大得很,与宫里的内监关系匪测。

    周正微笑,道:“元辅临走之前,还得帮我做几件事。”

    周延儒道:“你我向来互惠互利,但说无妨。”

    周正收敛笑容,道:“第一,处理好元辅的徒子徒孙,不要留下后患。第二,我在登莱的一些部将,需要晋升官职。第三,我要扩大水师的兵额。第四,我要保举几个人。第五,我希望元辅找个由头,将赵率教,满桂罢官。”

    周延儒一直平静的听着,因为周正要的并不算什么为难之事,倒是后面的不由得一怔,道:“满桂,赵率教?我记得你与他们关系很好,屡次并肩作战?”

    周正没有隐瞒,道:“朝野现在对他们的弹劾渐起,我担心元辅走之后,我护不住他们,不如让他们在还能全身而退的时候离开。”

    周延儒默默点头,辽东向来是朝争的一个重点,欧阳胜与满桂,赵率教在北进的策略上渐渐有些不合,在朝廷中,对二人的攻击是日积月累。

    周延儒喝了口茶,道:“他们身上有一堆把柄可抓,不难。”

    周正看着周延儒,道:“元辅,可有要我做的事情?”

    周延儒看着周正,神情微黯,道:“此去万事皆空,我知道周公子产业不少,希望能分我一些,安度晚年。”

    周正眼角微抽,这个周延儒这几年不知道贪污了多少,在江南家底丰厚,这个时候居然还想在他身上敲一笔!

    周正淡淡道:“元辅,我若是你,就将家财捐给朝廷,以求平安,若是这个时候还贪心黄白之物,祸事不远。”

    周延儒黯然的神色顿时有些不好看,他知道,周正这是警告了。

    想着他一个个堂堂首辅居然被一个巡抚摆弄,心里不由得有些愤怒,但转瞬间周延儒就压了下去,笑着道:“周公子说的是。”

    这位还真是能唾面自干。

    周正暗自摇头,起身道:“没有其他事情,下官就告辞了。”

    周延儒矜持的点头,目送周正离去。

    看着周正的背影,周延儒眉头拧紧,心里很想做些什么,却又不敢,这位周公子深不可测,他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