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廷-第1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周正点头,道:“依情势而变。”
周正与杨嗣昌商讨好,又去见了卢象升,直到天亮才回府。
第二天,卢象升的奏本还没送上去,倒是兵部接到了各地的战报。
先是陈新甲在西北大败李自成,逼迫李自成从绥远到凤翔,又到渭南,最后逃入四川,颇为狼狈。
在南直隶的张献忠面对各路明军的围剿,败事渐多,眼见不支,退回湖广。
卢象升的奏本送了上去,加上那道弹劾卢象升杀良冒功的告密奏本,崇祯自然大怒,诏了杨嗣昌与温体仁进宫。
由于杨嗣昌的力保,卢象升的罪责被大大减轻,但还是被下狱候审,不是辞官那么轻易过去。
而关于西北之事,在宫里也定下,却不是杨嗣昌与周正说的那样。
熊文灿代卢象升为西北总理,与陈新甲分负西北与东南,另外史可法得到擢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安庆,庐州四府,并河南,湖广,江西等九县军务。
周正知道卢象升被下狱的时候,杨嗣昌还在宫里。
班房内,张贺仪,姚童顺站在周正桌前,两人表情不一,都有着凝色。
张贺仪道:“杨尚书这明摆着是防着大人,熊文灿的事,之前丝毫口风都没有漏。”
姚童顺看了眼外面,压低声音道:“兵部的事情也有些怪异,小人总觉得有些人在刻意躲着我们,似乎在秘密的筹谋着什么事情。”
周正双手交叉,眼神微微闪烁。
杨嗣昌防着他不奇怪,但防的这么明显,就很有问题了。
周正的双食指绕着圈,心里飞转着各种念头,道:“这样,你们在兵部盯紧了,我待会儿去刑部看看卢象升,你们动动银子与关系,让刑部那边不要苛待他。”
姚童顺抬手应着,忽而又道:“对了大人,还有一些军情,大人这边看不到,是直接进杨尚书的班房,再也不出来。”
张贺仪跟着道:“对,下官还注意到,有些是来自察哈尔与辽东的。”
周正这次是真的差异了,辽东现在是他分管,就算不是,辽东有什么事情,也应该瞒不过他。
杨嗣昌,这是在干什么?要干什么?
周正左思右想也不明白,摆了摆手,道:“你们盯着,先做好眼下的事情。尤其是辽东,天津卫,山东的事情盯好了,要全力推动,有什么问题,第一时间告诉我。”
姚童顺,张贺仪连忙抬手,道:“是大人!”
周正出了兵部,前往刑部。
刑部离兵部有些远,与大理寺,都察院在一起,也就是所谓的‘三司衙门’。
卢象升刚刚被关进来,待遇还算不错,干净独立的牢房。
刑部的人有些躲着周正,只安排了两个狱卒领着周正进大牢。
对于刑部,周正也再熟悉不过,曾经也是三进宫的主。
卢象升见周正这么快来看他,感慨的道:“之前把酒言欢,现在是没什么可招待的了。”
周正看了眼身后,见狱卒走了,这才道:“杨尚书还在宫里,我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你耐心等等,我想想办法。”
卢象升摇头,道:“你别乱来,我昨天也见了些人,最近朝局诡谲,不要把你也牵扯进来。”
周正想着兵部的怪异,也不好与卢象升多说,道:“我已经让刑部关照你了,家里也不要担心,我会照顾。”
卢象升倒是很坦荡,道:“这些我不担心。我只担心我这次下狱,怕是要连累不少人,如果你有办法,帮我照拂一下。”
周正想了想,让狱卒拿来笔墨,与卢象升道:“名单写给我。”
卢象升没有犹豫,将天雄军中的可靠名单清楚地罗列给了周正。
周正接过来看后,放入怀里,道:“我想想办法,将他们保下来。”
卢象升相信周正有这个实力,道:“我再给你写一封信,有事情给他们看,以免产生误会。”
周正点头,道:“也好。”
卢象升挥笔,匆匆写完,递给周正,叹了口气,道:“交给你了。”
周正折叠好放入怀里,道:“放心吧,你很快也能出来。”
卢象升笑了笑。
周正又交代几句便离开刑部大牢,他这么着急来见卢象升其实有些风险,很容易被那些言官抓着不放,打入‘朋党’,会更加牵累卢象升。
周正回到兵部的时候,杨嗣昌也从宫里出来了。
在兵部的偏庁里,杨嗣昌似有些解释的道:“我是临时想到的,没来得及与你商议。”
周正看着杨嗣昌的表情,心里晒然,脸上不动声色的道:“嗯,也不是什么大事情。熊文灿我了解过,能力还是有的。”
杨嗣昌看着周正的表情,知道隔阂已经产生了,故作思索片刻,道:“西北的事我要专心,兵部的事情,暂时就交给你了。”
这是补偿?交换?
周正心里暗笑,道:“好。”
不管杨嗣昌要做什么,兵部是在周正眼皮底下,还能瞒多久?
杨嗣昌便不再多言,径直回了班房。
两人短暂的蜜月期,过去了。
周正看着杨嗣昌的背影,双眸微微闪烁。
杨嗣昌在这个时候选择与他翻脸,看来是做好了准备。
到底是什么事情?
周正思索着,站起来刚要出门,姚童顺快步迎了过来,瞥了眼四周,在周正耳边低声道:“大人,通政使司那边的消息,监察御史董青上书弹劾大人在兵部嚣张跋扈,把持权柄,肆意在辽东培植亲信,意图不轨。”
周正眼角不自觉的跳了跳,旋即看着杨嗣昌班房的方向,感慨的笑着道:“咱们这位尚书大人是怕我挡他的路,要提前铲除我啊……”
:。:
………………………………
第四百七十八章 兵部斗法
董青,其实是杨嗣昌的门生。这道奏本显然不是他的意思,而是杨嗣昌的授意。
为什么?
因为周正与杨嗣昌在西北剿匪策略上不同,杨嗣昌是不会留周正这个‘隐患’,更不会将兵部交给周正,那是杨嗣昌立足的根本,岂会轻易放手给他人!
姚童顺是知道里面的关节,这才来禀报给周正。
听着周正的话,姚童顺心头微跳,道:“大人,那我们怎么办?”
杨嗣昌是兵部尚书,握有兵部大权,又深得皇帝的信任,周正想要堂堂正正与他扳手腕,那是不可能。
周正瞥了他一眼,淡淡道:“不着急,首辅之事未定,杨嗣昌不敢走,还有时间。”
他周正可不是吴下阿蒙,杨嗣昌想这样轻易的铲除他,那就太小看他了!
姚童顺心神稍定,道:“是。”
周正目光依旧看着杨嗣昌的班房,道:“不过,杨尚书既然说将兵部的事宜都交给我,我也不能辜负他的信任,你去,将兵部郎中,员外郎,都叫到我班房,带着他手头的事情。”
姚童顺听着有些慌,周正这是明目张胆的要抢权啊,杨嗣昌可还在呢!
不过他没有多说,连忙道:“是,小人这就去。”
周正回到班房,抱着茶杯,依旧在思索着杨嗣昌。
兵部暗暗的有一股力量在做着什么,却刻意的隐瞒着他,显然是杨嗣昌在密谋。
“是什么事情呢?”周正自语,心下也十分好奇。
没多久,姚童顺,张贺仪来了,两人神色不太好看。
姚童顺抬手道:“大人,二位郎中,其他三位员外郎,推说身体不舒服,不能来见。”
周正一点都不意外,看着姚童顺道:“没事,你去告诉他们,本官批准他一个月的病假。另外,兵部近来闲杂人等来往太多,明日起,你亲自带人在兵部大门守着,非我兵部之人不得进出。”
姚童顺一怔,作为在底层摸爬滚打十多年的人立即就明白了,还是小心的道:“大人,杨尚书那?”
周正淡淡道:“杨尚书有什么事情,自然会找我。”
姚童顺抬起手,道:“小人遵命。”
张贺仪也知道了周正的用意,道:“大人,还是没有查出来,只是旁敲侧击的打听到,应该是与建虏有关。”
周正嗯了一声,道:“我已经让辽东那边去查了,应该很快有消息。”
辽东的情报网已经相当成熟,周正要探听什么事情,只要不是太隐秘,就是时间的问题。
周正这边说着,自然有人将周正刚刚的命令传到杨嗣昌耳朵里。
杨嗣昌只是眉头皱了下,面无表情的道:“一切如常。”
一切如常,那就是周正这个右侍郎的命令屁都不是!
这主事高高兴兴的应着话,出去转达给其他人。
兵部衙门,没有人将周正的话当回事,毕竟杨嗣昌才是尚书,积威甚久。
第二天一早。
兵部衙门前,姚童顺带着八个衙役,刀鞘半出的守卫在大门前。
没多久,就吵吵嚷嚷起来。
“姚童顺,你只是一个主事,你居然敢拦本官!?”一个穿着郎中官服的中年人,冲着姚童顺怒声大喝。
姚童顺擦了擦脸上的吐沫,皮笑肉不笑的道:“何大人,你已经放了一个月的病假,你现在应该在府里好好休息,就不要再来兵部劳心劳力了,这对您身体不好。”
“放屁,我放假,我怎么不知道?”郎中何成怒声道。
姚童顺好整以暇,道:“下官只是奉命行事,您要是有什么问题,可以去问上面的大人。您要是硬闯,下官就只好拿您了。”
何成是杨嗣昌的人,自然心知肚明,依旧梗着脖子,冷笑道:“本官就是要硬闯,你还敢真的拿我不成?姚童顺,你以为你主子真的能为所欲为了?这里是兵部,尚书是杨大人!”
姚童顺侧过身,不看他,道:“只要你踏过门槛,那就是擅闯兵部,我就拿您。”
何成看着近在咫尺,走过无数遍的门槛,神色微冷,径直抬脚踏了上去。
姚童顺一摆手,道:“何成未得允许,擅闯衙门,给我拿下,待大人入衙再做处置!”
“是!”
立即又三个衙役冲过来,将何成架住,直接向里面拖去。
何成没想到姚童顺真的敢拿他,不由得大声喝道:“姚童顺,你无法无天,尚书大人不会轻饶你的!”
姚童顺置若罔闻,没有理他,而是看着不远处的另几个人,都是兵部的郎中,员外郎,被周正放假的人。
他们几人对视一眼,几个人同时上前,看着姚童顺道:“连我们一起拿吧。”
姚童顺脸上露出赞赏的表情,道:“既然诸位大人这么着急,那下官就成全了,来人,全部带走!”
几个人没有反抗,没有多余的威胁,全都被姚童顺带去了兵部后院的一个空房看守起来。
五个人都是杨嗣昌的心腹,而今被关在一起。都没有说话,神情不一,有的冷笑,有的淡漠,有的慌张,有的忧虑。
杨嗣昌很快到了衙门,第一时间听到了消息。
主事站在他身旁,焦急又愤怒的道:“大人,周侍郎太过分了!将您的人全都给抓了,完全不将您放在眼里!”
杨嗣昌站在屋檐下,静静的看着周正的班房。
主事见杨嗣昌不说话,又道:“大人,兵部一堆的事情,耽误不得,他们不能被抓啊,还不知道周侍郎打的什么主意……”
杨嗣昌眼神厉色闪动,语气却十分淡漠的道:“他想抓就抓吧,不用管,让副手们担起事情来。告诉他们五个,放假五天,五天之后再回来。”
主事神色微惊,道:“大人,真的要放他们的假?”
放这些人的假,就意味着向周正让步,那兵部的权力真的会迅速向周正转移。
杨嗣昌神色不动,道:“去吧。”
主事不敢再说话,应着离开。
杨嗣昌转身进了班房,忙着手头的事情,似乎周正这个动作,并不让他放在心上。
杨嗣昌的话迅速传了出去,那两个郎中三个员外郎不明所以又很是惶恐,只能出了兵部,被‘放假’了。
多少双眼睛在盯着这件事,兵部几乎迅速就传遍了,很快就有不断人来到周正的班房,汇报事情了。
………………………………
第四百七十九章 原来是这么回事
周正接待了不少人,等人走了,双手抱腹,脸上都是笑容。
张贺仪给周正倒了杯茶,道:“大人,咱尚书大人这是还不想与您撕破脸皮。”
周正拿起茶杯,笑着道:“还不到时候。他的十面张网还没有准备齐全,朝廷,皇上那边也需要我为他说话,另外,他估计还惦记着辽东,天津,山东的兵马,呵,也许还想从我身上再捞点钱粮。”
张贺仪顿时皱眉,道:“大人,这杨尚书不怀好意,我们可不能上当,兵部有些人一直神神秘秘,不知道在筹谋什么,会不会,是大人的商会以及票号?”
周正神色微紧,旋即冷哼一声,道:“他要是知道分寸,我还由着他,若他不懂进退,那就别怪我了!”
张贺仪顿时明白了,他的这位大人,显然也早有准备。
张贺仪稍一思索,道:“大人,兵部其他的四个清吏司,我们要不要伸手?”
周正摆手,道:“我拿那五个人,也是想试探一下杨嗣昌,他既然忍了,那就还有一段和平时期。抓紧将我们的事情完成,不能拖了。”
张贺仪知道周正说的是辽东,天津卫,山东的各方面改革,立即道:“是,下官明白。所有官面上需要的政策,公文我们都在加紧准备,最多半个月,就能完成,辽东三地可以放开手脚做事了。”
周正沉吟片刻,道:“山东,尤其是辽东土地开垦要加紧,用不了多久,会有很多难民安排过去。”
在辽东安置灾民,显然不止是民生问题,还有巩固边疆,抵抗建虏的考量。
张贺仪应着,道:“是,孙大人以及方巡抚,寇巡抚,马巡抚等合作顺畅,只要官面上没有问题,他们就能放开手脚。”
周正刚要说话,姚童顺从外面急匆匆进来,看了眼张贺仪,递过一张纸条给周正,道:“大人,刘公子急着送进来的,说是只有大人才看得懂。”
刘公子,刘六辙,这是外面一些人对刘六辙的‘尊称’。
刘六辙在很大程度上,是周正对外的代言人。
周正听着立刻坐直身体,接过来,铺平在桌上,看着横七竖八的笔画,心里飞速的解码。
没多久,周正神情微变,旋即又释然的自语道:“原来是这么回事……”
张贺仪与姚童顺对视一眼,又齐齐看向周正。
周正拿出火折子,将纸条点燃,淡淡道:“咱们这位尚书大人,不需要我们出手了。”
姚童顺,张贺仪知道事情非同寻常,没有张嘴多问。
周正烧完纸条,看着两人道:“兵部的事情,你们不用管了,全力相助三地,我们的时间不多,片刻必争!”
姚童顺,张贺仪齐齐抬手,道:“下官遵命!”
周正目送两人离去,坐在椅子上,目光看向杨嗣昌的班房方向,自言自语的感慨道:“我还真是没想到,你的格局这么大,想的这么深远……”
周正自语了一句,便拿起公文。
他手里的都是辽东三地的,第一封就是辽东的相关‘兵改’,对辽东的兵将进行清点,肃贪,定饷,训练等等。
这是方一藻上书的,由兵部审核,然后送到乾清宫御批。
由于建虏被打残,蓟辽督师已经没有再设,辽东巡抚可以说是独大的。
周正看着这道奏本,拿起笔开始在修改。
修改完,按照流程返回辽东,方一藻重新修订,再次上书。
周正这边忙着,大明各处更忙,但都没有朝廷忙。
不到六月,朝廷再次发生大事件。
江南复社在石头山聚会,人数高达上千人,船只在长江上连绵不绝,不知道多少达官贵人,文人骚客,挤满了沿岸。
大部分人是年轻士子,大会连续三天,上书十八道朝廷,全都是对朝廷从人事到边疆大事各方面的建议。
此事惊动朝野,内阁,六部全都紧张了。
因为这里面还有‘复起先贤’的建议,将会对朝廷形成巨大的冲击。
特别是首辅!
周延儒,钱谦益的名字,在各种奏本上不断的出现,令无数人不安。
温体仁自然不会坐以待毙,暗中命监察御史张汉儒弹劾钱谦益,瞿式耜等居乡不法,诽谤朝廷,不等其他人动作,温体仁更是直接下令,将钱谦益等人抓捕入狱。
钱谦益等人自然惶恐,行贿内监曹化淳,请求救援。
有人密告温体仁,温体仁先发制人,弹劾钱谦益勾结內宦,大逆不道,请崇祯将曹化淳一同治罪。
崇祯皇帝自然大怒,将曹化淳叫到跟前,将温体仁的奏本给他看。
曹化淳心胆俱裂,和盘托出。
于是,温体仁、张汉儒的事情尽数被崇祯知道,并且崇祯深信温体仁结党营私,却没有立即发作,而是将张汉儒游街,斩首示众,却没有立即处置温体仁。
朝廷哪有什么秘密,整个京城沸沸扬扬,不知道多少人忧惧不安,生怕被温体仁牵累。
周正坐观朝野风云,丝毫不参合,按时上班下班。
回到周府,周清荔正带着三个孩子,在院子里玩。
三几个小家伙看到周正回来,只是看了一眼,又围绕着周清荔,吵吵嚷嚷。
周清荔满脸都是笑容,逗弄不止。
周正走过来看了眼,抱起他儿子,道:“玩什么呢?”
小家伙还伸着手,似乎要从他爷爷那抢什么,奶声奶气的道:“桂花糕……”
周正一怔,看向周清荔。
周清荔或许是累了,将糕点放下来,分给三个孩子,道:“不是桂花糕,但也好吃,去吃吧。”
小德悭,小景瑗,外加小德慎连忙抢过来,争先恐后的吃起来。
没多久,小德悭就咳嗽起来,继而是小德慎。
周正连忙推了三人一下,道:“去,里面喝茶,慢点吃。”
三个小家伙连忙跑进屋里面,还一路的咳嗽。
周正摇头,在周清荔边上坐下,道:“爹,别老是逗他们,大哥来信说,悭儿课业很差,要我管一管。”
周清荔拿起茶杯,只是一笑,喝过茶,才收敛笑容,看向周正道:“我听说,元辅上书称病,要走了?”
周正点头,道:“嗯,不过我看没那么简单,一来元辅未必真想走,二来,朝廷以及皇上未必轻易放他走。多半是以退为进,观察风向。”
温体仁做首辅的时间比周延儒还长,手脚更不干净,崇祯近来知道了很多事情,肯定不会就这么放过他。
………………………………
临时外出,第二更放明天。
临时外出,第二更放明天。
rt!
………………………………
第四百八十章 混乱中择一出击
周清荔显然也知道,叹了口气,道:“钱受之中午的时候托人来了,希望我们出手,救救他。”
钱受之,钱谦益。
周正眉头皱了下,道:“这个人志大才疏,偏偏好官好名,小手段层出不穷,格局太小,救他出来,怕是麻烦不断。”
钱谦益曾经是崇祯初周清荔的同僚,因为内阁争斗在败北给温体仁,这才一直闲居江南,算起来也有十年。
这一次他跳出来,应该是看准温体仁这个首辅做不长久,忍不住出手,却没想到温体仁反手就将他送进了大牢,还勾起了崇祯皇帝对他那些龌龊事的记忆,一直不肯放出来。
周清荔也知道钱谦益的为人,摇了摇头,道:“我就是这么一说,没答应他,你自己看着办吧。”
周正嗯了一声,道:“大哥来信说,有人举荐他担任山东参议,询问我们的意见。”
地方官职,一般是三司,也就是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挥使,而后设参政,参议,算是副手。
周方现今是永平府知府,磨练多年,资历上是完全够了。
周清荔神色不动,双眼静静的看着前面,忽然站起来,转身向里面,道:“你们自己看着办吧。”
周正看着周清荔的背景,有些莫名。
到了吃饭的时候,周正也察觉周清荔情绪有些不大对,饭桌上没好问,等回房了,周正才问向上官清,道:“爹这是怎么了?回家的时候还好好的。”
上官清在收拾小德慎的东西,看了他一眼,道:“近来有不少人想爹复出,尤其是复社不少人来找过爹了。”
周正眉头顿时一挑,神情若有所动。
周老爹是崇祯初的大臣,位列户部侍郎,经过了十年,随着那些大人物的不断凋零,周清荔的地位得到凸显,复社想要‘复东林先贤风骨’,钱谦益这个东林魁首还在牢里,很多人就将注意打到了周清荔身上。
“那,爹是什么意思?”周正躺到床上问道。
上官清收拾好,将东西放进柜子上,道:“不知道,你就不能搭把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