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廷-第1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慈烺气的胸快炸了,大声道:“他听到了又怎么样?他已经把持了京城,难道还敢弑君不成?”
周延儒眉头皱起,朱慈烺显然知道了很多,这些话若是真的传到周正耳朵里,还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不由得转头看向李忠。
李忠脸色苍白,低头不语。
他心里却是大恨,一时不察,不知道是哪个挨千刀的居然与皇帝说这些大逆不道的混账话!
周延儒已经知道李忠真正是谁的人,面无表情的转向朱慈烺,沉默了好一阵子,道:“陛下,老臣劝您千万不要再说这种话,征西伯忠心耿耿,与大明社稷有大功。一些小人之言,切勿听信。另外,如果陛下不肯下旨,旨意也会颁布出去。”
朱慈烺双眼怒睁,猛的站起来,怒声道:“休想!没有朕的允许,任何人都不能动朕的玉玺!朕绝不会答应你们,处死宗室亲王,一个都别想!”
周延儒心头沉重,小皇帝如果有些城府,事情还有转圜,如果小皇帝什么也不懂,肆意乱来,逼急了周正,不知道会发生什么。
………………………………
第五百七十三章 圈禁皇帝
周延儒站在朱慈烺身前,沉默了好一阵子。
直到朱慈烺气息平稳了一点,周延儒才继续说道:“陛下,不管那些人怎么嚼舌根,有一点不会变,那就是征西伯是击败闯贼,克复京城,拯救陛下,拯救大明江山的功臣!他没有不臣之心,他所求的都是大明社稷的安稳与中兴……陛下,当近贤臣远小人,切莫君臣相疑,成千古之恨。”
朱慈烺盯着周延儒,不知道是被他的话说动,还是迟疑了,没有反驳,转头看向李忠。
李忠现在是心惊胆战,连忙眼神闪烁着,若有所指的低声道:“万岁爷,征西伯一片忠心,天地可鉴,怀疑谁,都不应该怀疑征西伯。”
朱慈烺听明白了,眉头皱了又皱,内心烦躁,一时间思考不了太多,到底才十岁,又看向周延儒,道:“宗室不能杀。”
周延儒沉吟片刻,道:“老臣答应了。”
朱慈烺没想到周延儒这么轻易就答应了,一怔之后,不知道该说什么了,又看向李忠。
李忠想了想,看向周延儒道:“元辅,万岁爷虽然年幼无法亲政,但涉及宗室以及国社大事,须皇上准允。”
这句话大合朱慈烺心意,看向周延儒,道:“没错。”
周延儒心里正在想怎么劝服周正,听着朱慈烺的话,顺口的道:“每旬的第三天,老臣带着六部尚书来向陛下奏报朝中大事,陛下须听政两个时辰。”
朱慈烺大喜,道:“好,就这么办。”
周延儒看着朱慈烺,这位小皇帝刚刚表现的狠厉很像先帝崇祯,令他担忧,顿了片刻,道:“至于其他事情,还请陛下交给内阁。刚才关于征西伯的话,老臣没有听到,也请陛下忘了。”
朱慈烺这会儿冷静下来,似乎也觉得有些不妥,小脸绷了绷,道:“周爱卿放心,朕知道分寸。”
周延儒心里稍松,抬手告退。
周延儒一走,李忠噗通一声跪在地上,哭声道:“万岁爷,您要吓死奴婢……”
朱慈烺一怔,突然惊醒,站起来扶起李忠,有些不安的道:“李公公,真的有那么严重吗?”
李忠虽然是周正的人,却更不希望朱慈烺出事,他看着朱慈烺稚嫩的脸,表情如同哭丧,道:“万岁爷,奴婢读的书不多,可听到的太多了,光宗老祖,熹宗皇帝,他们的驾崩可都不寻常啊……”
朱慈烺脸色一白,年纪再小也怕死,他语气战兢的道:“那,现在怎么办,要不要封口这里的所有人?”
李忠苦笑,道:“万岁爷,来不及了。”
就在这时,上官烈穿着重甲,带着一队侍卫,押着三个内监,大步向着乾清宫走过来。
朱慈烺等听到外面的动静,纷纷走出来,站在门口。
眼见一队煞气凛冽的禁卫,朱慈烺脸色更白,眼神惊恐,李忠也都颤抖起来。
真到了一种不相容的时刻,周正可不会在乎他李忠。
那被押着的几个内监,一看到朱慈烺,顿时大喊:“万岁爷,救奴婢,救奴婢啊,这些禁军疯了,他们要杀我们,万岁爷……”
三个内监哭喊一片,十分悲戚,若不是被架着,早就滚趴过去。
李忠强忍着战栗,道:“上官统领,这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上官烈一抬手,沉声道:“陛下,这三人就是私通宫外,给那些刺客匕首的人,臣已经查实,请陛下发落。”
朱慈烺已经看出来这三人就是与他说过‘金銮殿行刺’‘真实情况’的人,再听着上官烈的话,傻子也明白了,顿时咬牙切齿,气的胸口起伏,说不出话来。
李忠立时惊醒,这不过是借口,用来警告朱慈烺的。
李忠刚要开口说话,上官烈一转身,冷声道:“拉出去,乱棍打死!”
“是!”一群侍卫拉着三人,拖向不远处。
三个内监哭声大喊,求朱慈烺救命。
朱慈烺来不及说话,就听到了惨叫声。那一棍棍下去,打的着实结实,就是奔着死里打。
李忠嘴角抽搐,心胆俱寒。
这是要撕破脸了吗?周征云一点体面都不顾及了吗?
偌大的乾清宫前,除了三个内监的惨叫声,再无其他声音,朱慈烺,李忠以及众多的内监,宫女全都双眸惊恐,浑身颤抖着,不敢说话。
不知道过了多久,三个内监奄奄一息,眼见就要不行。
朱慈烺终于要绷不住,阴沉着脸要说话,上官烈却抢先一步,喝道:“陛下,宫里小人太多,为了陛下的安全。臣将在乾清宫,钟粹宫布置重兵,对内监,宫女进行严格的监控,陛下出入,臣也会亲自跟随,确保万一!”
朱慈烺听着上官烈的话,神色颤栗的道:“你是说,朕只能在钟粹宫,乾清宫,你什么事情都得跟着?”
这,形同监禁了!
李忠浑身冰冷,周正终于还是不忍了。
现在周正控制着皇宫,京城,只要给朱慈烺一杯毒酒,或者失足落井,总之想要朱慈烺暴毙,那简直太容易了!
李忠害怕极了,连忙道:“上官统领说的是,有劳上官统领。”
朱慈烺刚要呵斥,李忠一把拉住他的手,阻止了他说话。
朱慈烺胸腔快炸了,却也只能硬生生的忍住。
上官烈见朱慈烺没有反对,心里冷笑,旋即一挥手,早就安排的禁军迅速在乾清宫,钟粹宫布置,围成了铁桶。
这个时候,那三个内监也终于没了声息,俨然死透。
一个禁军试了试,上前道:“大统领,死了。”
上官烈一挥手,道:“扔出去,再有搬弄是非,离间君臣之大逆不道的,一律照此办理!”
“是!”那禁卫应着,大步转身。
上官烈再次抬手向朱慈烺,道:“陛下,臣护送您回宫。”
朱慈烺恨不得现在就杀了上官烈,怒声的哼了一声,转身快步进了东暖阁。
立时间里面就传来低声咆哮以及砸东西的声音,还有李忠的苦口婆心的劝说。
上官烈站在乾清宫门口,右手握刀,冷眼俯看着乾清宫之前。
乾清宫门前,是一排排林立的士兵,来自于天津卫的老卒,都是周正多年亲信。
消息很快传到外廷,周延儒坐在班房内,神情晦涩,道:“咱们这位新皇上,像极了先帝。”
范文景有些不安,道:“元辅,征西伯的动作越来越多,现在更是禁足皇上了。”
………………………………
第七百五十四章 入京者众
虽然周正这种行为是‘大逆不道’,但周延儒心想,若是换个位置,他早就这么做了。
摆了摆手,周延儒道:“皇上到底年幼,这样对大家都好。对了,你盯紧那个总理衙门,到时候,你也去做副总理,给我好好看着。”
范文景若有所思,道:“是。”
周延儒心里想着宫里,又道:“经过今天的事,想必很快就有旨意下来,临下班前,你将三司的官员叫到内阁,六部的尚书侍郎都来,我们商讨一下,定一个章程。”
朱慈烺即便下旨,也只是表达态度,具体怎么处置,都还要看朝臣的们的想法,怎么判的也由朝臣们决定。
范文景眼神微微闪烁,道:“元辅,您觉得该怎么处置?”
周延儒倍感头疼,道:“我不想把宗室怎么样,但周征云决定要杀一批,而后全部圈禁在京城,皇上已经明确说了,不能杀一个。我还得想办法说服周征云。”
范文景躬着身,心里这会儿终于明白周正为什么要留下周延儒,不肯自己做首辅了。
周正要是坐到这个位置,就会直接面对朱慈烺,那就少了转圜,君臣捉对厮杀,没有足够安稳的环境,以令他们顺利的推动的革新。
周延儒现在是一脑门官司,完全没有了之前要大展宏图的豪情壮志,头疼一阵子,道:“我待会儿写封信去天津卫,请周远山回京,有他在,很多事情应该可以谈。”
远山,周清荔的字,周正的老爹。
范文景应着。
周延儒没心思说其他,摆了摆手,道:“去吧。”
“是。”范文景抬手道。
没多久,司礼监就派人来通知内阁草拟诏书,周延儒不知道是朱慈烺的意思,还是周正控制了司礼监私自传出来的,没有深究,命制诏房草拟。
在这个时候,西北的卢象升的六万大军已经堵住了潼关,与高一功,李过在对峙。
潼关是天下雄关,想要强攻下来,不知道要付出多大代价。
卢象升采取了围而不攻,军队在攻略其他各地。
大营之中,来来往往,军情处的官员进进出出,传递着各种情报。
卢象升丝毫不急,每日就是巡营,听取各处的捷报。
李自成从北京败退后,气势一泻千里,虽然组织了几次反击,可都大败而回,整个‘大顺军’萎靡不振,加上不事生产,后勤不足,虽然军队数量在增加,战力却是后退。
卢象升巡营,身边带着卢象同等人。
在一个土灶之前,卢象升喝着稀饭,问向对面站着的一个侍卫,道:“征西伯让我带着你,一路上你也看了不少,有什么想法?”
侍卫二十五六岁,身姿挺拔,目如朗星,表情有些漠然。
李定国。
这一路上,他看到的是满目疮痍,一片片废墟。所有的‘义军’都在打家劫舍,肆意劫掠,披着‘起义’的皮,实则是比之那些土匪还不如,什么事情都做,毫无军纪,更没有‘新朝’的半点气象。
卢象升拿起馒头,就着咸菜,道:“我曾经与征西伯聊过,征西伯说,李自成,张献忠等人没有上位者该有的胸襟,气魄,即便短时间内做些事情,也不过是乘风而起,终究成不了大事,这是骨子里决定的,改变不了。”
李定国看着卢象升,漠然一阵,道:“为什么征西伯对我另眼相看?”
卢象升微怔,抬头看向他,打量着道:“这个也是我想问你的,征西伯在西北一战,俘获了众多匪首,唯独你被特赦,还让我带着,这件事很是古怪。”
李定国眉头皱了下,没有再说。
他一直想不透这个问题,他就是张献忠的义子,还不算起眼。张献忠也被抓了,他完全没有利用价值,那个周征云,到底要做什么?
卢象升看着李定国的表情,继续吃饭,道:“你要不想参与剿匪,我送你去辽东,西北一旦平定,征西伯必然会准备北伐。”
李定国还是没有说话,要他对付义军,他做不到。
卢象升没有理会他,只是周正吩咐带着而已。
不多久,一个军情处的官吏过来,递过一封飞鸽传书,道:“大人,四川的急报。”
卢象升连忙接过来,打开看去,旋即皱眉。
秦良玉与曹变蛟,高杰的联军,足有六万人,在四川却并没有占据多少优势,不止匪乱在蔓延,土司也在不断发起进攻,处境并不好。
卢象升思索一阵子,道:“李邦华,左良玉,刘六辙等人到哪里了?”
军情处的官吏思索着,道:“现在,应该在河南境内,他们是元辅的人,怕是会听宣不听调。”
卢象升转头看向潼关,道:“再等等,大雨就要来了。”
“是。”军情处的官员应声。
……
傍晚的时候,周正一家终于从妙峰山下来,周正有些恶趣的想去拴娃娃,也被上官清的眼神给阻止了。
小恪儿今天皮了一天,玩累了,趴在周正肩膀上睡觉。
周正虽然在下山,各处的消息却源源不断的汇聚过来。
听到上官烈禁足了皇帝,上官清看向周正,道:“他会不会胡来?”
周正背着小家伙,走的慢了一点,笑着道:“别小看他,他小事情上肆意,大事上从来没有含糊过。所谓的小错不断,大错不犯。”
上官清只是担心上官烈会坏周正的事,听着周正的话就没有再说。
周正还没走到山脚下,一个侍卫匆匆上来,奏报道:“大人,江南那边有些人在联合上书朝廷,呼吁朝廷严查奸佞,清除弊政,大举革新。钱谦益,张博等二十多人,已经乘船北上入京了。”
周正眉头一挑,这些人,还真是不死心啊。
张博的复社,人数超过三千,涉及江南无数士绅,在江南是风起云涌,惊动天下。
他们这个时候入京,是要在乱局中分一杯羹了。
另外,也未必只有他们,全国各地这个入京的,应当不在少数。
周正摆了摆手,道:“让元辅去操心吧。圣旨拖一拖,让他们不要着急动,先将总理衙门建起来,将一些事情抛出来。”
侍卫不问这些,道:“是。”
周正回头看了眼睡的正熟的小恪儿,转头与上官清道:“是该将慎儿他们接回来,小家伙一个人确实有些孤单。”
上官清眨了眨眼,周正说的与她想的完全不同。
………………………………
第五百七十五章 内阁党争
朱慈烺关于‘金銮殿行刺案’的旨意,在周正未回京之前就下了,通篇套话,只有四个字是重点‘勿枉勿纵’。
这‘勿枉勿纵’四个字不知道是朱慈烺还是周延儒的意思,大有讲究。
周延儒作为内阁首辅,代替百官接旨,顺手将众人留下,在内阁开会。
朱慈烺旨意是下了,但这个案子到底该怎么了结,也得有个章程,不可能无限的扩大,没完没了,也不能抓个小虾三两只糊弄。
这个案子,必须要皇帝,百官以及天下百姓指摘不出不是,否则就会一直纠缠不清,成为套在朝廷头上的紧箍咒。
六部尚书侍郎,加上大理寺卿,都察院左都御史,二十多人,围着桌子坐着。
周延儒环顾众人,眼见还是他的人多,心里有不少底气,淡淡开口道:“陛下的旨意下了,说说吧,这件事该怎么处置。”
马士英当即接话,道:“‘金銮殿行刺’,这是不赦大罪,不说我大明了,历朝历代都是鲜见,当然得严惩,一个也不能放过!”
马士英之所以接话,是要定调,免得有人想要轻拿轻放。
马士英话语落下,众人看了他一眼,没有开口。
马士英的话是对的,发生这样的事情,着实惊天动地,岂能轻轻揭过?
但这件事摆明有猫腻,并且涉及到了几十个藩王,勋贵公卿,还有数不清的官员,真要严惩不贷,大明统治阶层得‘空’出一大块!
张四知迎着周延儒的目光,咳嗽一声,道:“虽然不能轻饶,却也不能太过,皇上的旨意里说的明白,‘勿枉勿纵’。”
张四知这个话着实没有底气,他这个给李自成写过降表的人,真的要‘勿枉勿纵’,他绝对逃脱不了。
田珍疏作为工部侍郎安静的坐着,目光在众人脸上扫过,静观‘二周’斗法。
大理寺卿寇槐壹故作沉吟,道:“‘勿枉勿纵’,那大理寺明天就可以开审,先鲁王,代王,襄王,再审其他。”
周延儒的人齐齐皱眉,不可能允许周正将一半的藩王送上断头台。
吏部尚书李日宣道:“不要会错意,皇上的意思里,是要控制影响,真的要审讯藩王,我大明的体统,脸面还要不要了?”
“李尚书觉得,下官该怎么审,怎么判?”寇槐壹说道。
李日宣沉默一阵,道:“直接将三王削籍,从宗碟上抹除这三支,至于其他的,严惩,但不审,不断。”
马士英道:“那如果日后有人翻案,拿这些说辞,我们怎么办?”
工部尚书李觉斯道:“那就重惩到所有人无话可说,再对几个藩王进行降爵!”
张贺仪估摸着前戏差不多了,接话道:“我看还不够,这么大的案子,只有几颗人头是不够的,我看得杀个十几个,再对所有藩王进行收回封地,下狱,留他们的命即可。”
众人齐齐看向张贺仪,心想这可真狠,这么一来,传承两百多年的宗室,简直被清扫一空!
张四知等人已经在之前见过周延儒,知道他的态度,瞥了眼张贺仪,道:“这个动静太大了,不可。”
马士英顿时有些不满的道:“我们说太重,你们的又太轻,干脆今天就到这里,明天再说吧。”
“今天必须有个结果!”李日宣沉声说道。
要是继续拖下去,周正一系还不知道能做多少手脚。
“那你就说出一个可让我们接受的。”寇槐壹直接敬语也没了。
众人看向周延儒,两厢争执不下,还得有人压场子。
周延儒不清楚周正的态度,在周正一系中看了眼,也不知道谁能代表周正,面无表情的道:“第一,藩王不能杀。第二,不能连坐,九族。第三,这件事要尽快解决,不能一直拖延,耽误政事。第四,要低调,不能大张旗鼓。”
张贺仪几乎是周延儒话音未落就反驳,道:“元辅,这个案子牵连甚广,不可能短时间内了结。目前只是京内,京外还不曾动过,年底之前能结案就已是仓促。”
陈演忽然接话,道:“那就将上面的先结案,下面的你们慢慢来就是。最要紧的,就是宗室,勋贵,以及朝廷大员,只要这些先结案,其他无关紧要。”
众人倒是不知道陈演是想摘除自身,尽快的脱离这个大漩涡,听着纷纷若有所动。
这个案子如果不能一下子了结,解决绝大多数人关心或者忧心的也未尝不可,至于剩下的,慢慢处置就是了,没谁在乎。
周延儒皱着的眉头松动,看向张贺仪,道:“征西伯回京了吗?”
张贺仪道:“城门没有汇报,应该还没有。”
“他是什么态度?”周延儒道。
张贺仪一本正经,道:“征西伯专心于剿匪,不参与,也不表态。”
这句话谁也不信,却也透露出,眼前这些人已经得到指示,知道该怎么做。
周延儒环顾一圈,道:“说吧,你们想要怎么处置?”
三司,锦衣卫,东厂都在周正手里,周正是说什么是什么,不管朝廷这些大人物怎么反对,终究控制不了。
李恒秉瞥了眼其他人,道:“既然陈尚书要先解决上面的,那就将所有涉及的藩王削籍,不杀,勋贵也照此办理。其他人,该杀杀,该遣戍遣戍,该下狱下狱。”
一口气削籍几十个藩王,勋贵宗亲,周延儒等人更接受不了。
李日宣道:“能不能不要一下子这么狠,先削几个,其他的慢慢处置?”
马士英不客气的道:“要不,李尚书说个办法,我们照此办理,交给天下人看?”
李日宣神色动了动,到底是‘金銮殿行刺’,真的要是轻了,怎么也说不过去,皇帝都未必答应。
周延儒不想与这些人在这里争辩,有损他首辅的权威,淡淡道:“藩王削籍鲁王等三人,其余交出封地,免除其余待遇,圈禁十王府作为惩戒,日后再找借口慢慢削去。勋贵宗亲也照此办理,交出所有的俸禄,暂时保留爵位,日后再说。至于涉及的官吏士绅,从严办理,不轻饶。”
张贺仪等人对视一眼,这位首辅是下了狠心,做出巨大的让步了。
………………………………
第五百七十六章 定调
周延儒一系的人看着周延儒,欲言又止。
他定的这个调子,后面的黑锅可是他们来背啊,这么严酷的处置,将来必然会被人秋后算账的,尤其是皇帝!
你这么搞宗室,皇帝也就是年纪小,将来亲政,张居正的下场可是忘记了?
李恒秉见张贺仪等人还算满意,漠然开口道:“元辅说的是,不过,具体的还得三司来审,根据案情来定。”
周延儒一系的人双眼大睁的转向他,怎么个意思,你还想要怎样?这还不够吗?
周延儒端起首辅架势,目有厉色,道:“你们要怎么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