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廷-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六辙对周正心里充满了感激,无处回报,见周正又拿起书,连忙道:“二少爷,你不是要找一个什么藏书楼吗?我在城南看到过一个非常不错的小楼,很适合,你要不要去看看?”
刘六辙要是不说,周正都忘记这件事了,他又放下书,道:“行,明天,不,过两天吧,我们去看看。”
刘六辙大喜,道:“好嘞,二少爷我这就再去看看……”
周正又拿起书,笑道:“今天过年就算了,你休息去吧。”
刘六辙应了声,但转身还是匆匆忙忙出府去了。
……
第二天一大早,周清荔吃完早饭,便穿戴的整整齐齐带着周方出府了。
周正没有出门,在书房里看书练字,累了还研究一会儿围棋。
直到中午,快吃饭的时候,周正坐在椅子上,神色有一丝疑惑。
按理说,昨天他拒绝向黄维怀臣服,那么袁崇焕应该有所顾忌,临走之前会找他谈一谈,可是一直没来!
“袁崇焕现在应该启程了吧?”周正自语。
摸不透袁崇焕的想法,周正同时还疑惑另一个人:满桂。
满桂与他是同时被李恒秉在朝堂构陷,这么大的事情,满桂进京了,不应该找他谈一谈吗?
但是没有!
满桂,赵率教等人是要与袁崇焕一起回辽东的,现在,差不多都启程了。
好一阵子,周正深吐一口气,不再多想,再次拿起笔,继续练字。
辽东这坛浑水,比他预想的还要深!
直到中饭之后,周清荔与周方才回府,但不知为何,周府上下忽然变得有些安静,家丁婢女都小心翼翼。
周正好奇之下,刚刚一只脚踏出门,刘六辙就迎门进来,道:“二少爷。”
周正看了眼外面,道:“出什么事情了?”
刘六辙也瞥了眼四周,低声道:“二少爷,听说丁家那边想要悔婚。”
丁家,也就是周方定亲的丁家。
周正一怔,道:“为什么?”周方与丁家小姐定婚三年了,怎么会突然悔婚?
悔婚在这个时候可不是小事情,不止是丁家等于与周家决裂,还意味丁家小姐很难再婚配。
一般人家,谁会愿意要一个‘二婚’的女人?
刘六辙听着周正的问话,摇头道:“不知道,老爷与大少爷脸色都不太好,我没敢问。”
周正倒是隐约猜到,周老爹辞官,周方被免,他又惹出了这么多祸事,至今还不算安全,丁家不愿意将女儿嫁过来,或者担心受牵累似乎也正常。
周正思索片刻,道:“嗯,我来想想办法。”
刘六辙双眼一亮,道:“什么办法?”
周正看了他一眼,道:“自有办法,藏书楼的事情做的怎么样了?”
刘六辙连忙道:“那小楼我已经去看过,不大不小,有三层,正是二少爷想要的那种,后面还有一个小院子,环境也很好,很适合二少爷看书练字。”
周正听着感兴趣,道:“嗯,那明天吧,我们去看看。”
刘六辙兴奋的应了一声,却听周正又道:“你将地址给我,不用跟着我去,盯好铺子。”
刘六辙一怔,旋即猛的若有会意,道:“嗯好。”
周正笑了笑,转头看向周方屋子的方向,顿了片刻还是放弃了去安慰周方的想法。
第二天一早,周正便出了周府,前往刘六辙看好的铺子。
这是城南相对僻静之地,小楼有些破旧,窗户纸乱飞,蜘蛛网遍布,后面的小院子长满了杂草,很是荒凉。
但周正转了一圈,倒是十分满意,对刘六辙的眼光越发肯定了。
这时,魏希庄带着一个中年人悄步进来,走向周正正在转悠的一个偏房。
………………………………
第一百三十四章 一个雏形
周正站在偏房窗户前,向外看去,同时道:“没人看到吧?”
魏希庄更知道他这么做的危险,道:“放心吧,没人。”
周正这才转身,认真的打量魏希庄带来的这个人。
是一个中年人,神色平静,目光郁郁,似乎藏着某种怨愤,沉默寡言,只是与周正对视一眼便一直低头。
周正心里默想着他的计划,看着这个人道:“我要你做的事情只要谨慎一点,没有危险,你尽管放心。”
这个人头也不抬,道:“就算有危险,大人尽管吩咐,李某不是怕死的人。”
周正看着他,心下还是难以信任,转头看向魏希庄。
魏希庄一笑,道:“老李,我最信任的人,有什么话,你尽管说,跟我一样。”
周正听着魏希庄的话,心里警惕稍减几分,沉吟片刻,道:“我初八启程去沈阳,我要你先我一步去。你可以装作是难民,也可以是俘虏,重要的是进入沈阳,隐藏下来,帮我暗中打听一些消息,做一些事情。”
周正说的还是很少,谨慎,他到底只是一个小小监察御史,若是托底而出,被人告发,那就是天大的祸事!
李啸滨知道周正是去建虏的副使,对他的话不起疑,道:“下官遵命。”
魏希庄等李啸滨说完,道:“他们总共有六个人,你都带去,有什么事情,有他们帮忙,你或许还能逃回来。”
周正有好些事情想要交代李啸滨,也有东西要教给他,但魏希庄在这里他不好说,只得点头,与李啸滨道:“嗯,我明天拿五千两银子给你,一部分是给你们家人,一部分充作你们做事的费用,明天这个时候还是这里,我与你详细说些事情……我得回去了。”
周正最后找补了一句。
魏希庄翻了个白眼,哪里不知道周正是要撇开他,懒得拆穿,道:“行了,我不会掺和你的事,我还一身麻烦呢。”
周正顿时想起盐课的事,问道:“怎么了?”
魏希庄一脸晦气,道:“我按你的方法做了,本以为能动一动,结果奏本送上去了,没有一点动静,我想抓几个人闹点风波出来,侯国兴突然跳出来,将人全带走了。我忙上忙下,全是白忙活。”
周正眉头微动,倒是没有想到,涉及盐的力量这么强大,魏希庄还没怎么运作,就被压的动弹不得了。
魏希庄这个人虽然聪明,但不够缜密,即便有背景,如果涉入太深也可能被人玩死,周正沉色道:“这条路看来不好走,你先放一放,等我回来我们再从长计议。”
侯国兴是客氏之子,魏希庄没有抗衡的能力。
魏希庄自然感觉到压力,但他没有接受魏忠贤的封爵,必须要有所回馈保住他在魏忠贤面前的地位——需要大量的银子。
魏希庄看着周正,目中冷色一闪,道:“你放心,我知道分寸,等你走后我先去应天,将咱们的事情做好。而后就去扬州,京城里我动不了,但是扬州谁庇护他们?我一心为九千岁弄钱,闹大了,九千岁还得保我,看他们能把我怎么样!”
周正听着的话,双眼微亮,道:“这个办法倒也不错,但一定要谨慎,盐商的势力庞大,盘根错节,千万不要引火烧身。”
魏希庄点头,又看了眼李啸滨,道:“今天就到这吧,改天再说。”
有一个李啸滨在场,魏希庄与周正很多话不好说。
周正嗯了声,道:“我走之前的前一天会让六辙带人来装修,这几天有事情,就来这里吧。”
魏希庄点头,道:“知道了。”说着,又看了眼李啸滨,快速的走了。
李啸滨等他走了,这才道:“周大人,下官告辞。”
周正道:“明天你们六个人都来,我交代你们具体的任务以及做事,联络的方法。”
“是。”李啸滨道。
周正目送他离去,心里多少有了些底气,脸上带着一点笑容,站了一会儿,再次在这个小楼转悠起来。
最后,他出了正门,抬头看着这个小楼与院子,充满憧憬的道:“还是小了一些。”
周正瞥了眼两边的小楼与院子,见有发展空间这才满意,转头继续看着,自语般的说道:“取个什么名字呢……得应景,得有些寓意,对了,就叫九江阁吧!”
九江,九州,寓意丰富,不言而喻。另外就是,周正的祖籍是江西九江府,这个名字倒是非常合适。
周正对这个名字很满意,又打量一阵,这才转身离开。
与顾宪成没有想到他因为反对党争而创建的东林书院成为后来大明势力庞大的朋党一样,周正也不曾料到,他的这个九江阁日后会发展成什么样的规模,对大明有多么大的影响!
……
第二天一早,周正被叫入礼部,由礼部任命黄维怀为吊唁老酋努尔哈赤的正使,周正为副使,其他五人也迅速到位。
礼部的任命十分低调,只有一个郎中出面。
很显然,大明朝廷在极力降低这次出使的规格,哪怕朝野上下都知晓,依旧顾忌某些事情,不敢‘明目张胆’的放开手脚。
礼部只是交代了一些事情,再三重申除了‘吊唁’外不得有任何接触,更不能说任何出格的话。
但最后又扔下一句:‘分寸量度,临事定夺’,将前面的话都变成了废话。
黄维怀至始至终面无表情,与周正一个眼神对视都没有。其他人来自六部各处,都是七品以下的小官,没有说话权,小心谨慎。
离京的日子定在初八,预计二十二到沈阳,三十一回到宁远,‘先报于巡抚袁’。
周正知道这件事水深,没有多言,出了礼部,回府换了件衣服,转过几个角,来到九江阁。
李啸滨六个人已经在等着了,周正看着六个人,一番自我介绍后,便开始分配他们的任务。
同时教他们如何在沈阳埋伏,如何收集需要的情报,如何发展情报网,如何联系,如何传递消息等等。
李啸滨几人不傻,这明显不是一个监察御史该做的事情,也不是简单的‘保护’。
但六个人都没有多问,只是听着,应着。
周正拿捏着分寸,小小的握着尺度,说了足足一个多时辰,又与他们交流一番,确保没有问题,这才交给他们银子,让他们立即动身,赶赴辽东。
………………………………
第一百三十五章 来自宫里
初八就要启程去辽东,周正有许多的事情要安排,有不少人要见。
初五这一天,一大早周正与黄维怀一起去兵部拿进出辽东各关的关防印信。
黄维怀一脸傲酷,面无表情。
兵部出面的是一个员外郎,他将关防印信交给二人,认真交代一番,便走了。
黄维怀与周正二人知道事情敏感,不曾耽搁,转身就要出兵部。
“王大人,请。”
周正刚走到大门前,就看到一个面色白净,含笑宴宴的中年人在一群人簇拥下走进来。
周正看着他的官服,神色不动与黄维怀一起立到一旁。
——兵部右侍郎王之臣。
这个原本应该是被罢黜的辽东经略,一转身就成了兵部右侍郎,位比大功的袁崇焕还高。
这不得不说,也算是一个官场奇迹。
王之臣这个奇迹多少与周正有关,但王之臣入京之后,从未与周正见过,今天算是一个偶遇。
王之臣并不认识周正,瞥了眼他的监察御史官服,就如常的笑着向兵部里面走去。
周正没有攀爬抱大腿的意思,等王之臣走了,转身就要出兵部。
黄维怀却突兀的打破沉默,冷哼一声,道:“不要以为王之臣上位你有什么功劳,最好给我老实一点!”
周正脚步顿住,转头看向他,道:“我不管你与袁崇焕打的什么主意,建虏就是头嗜血野兽,毫无德信,我劝你们最好不要对他们抱有任何幻想。”
“愚昧无知,顽固不化!”黄维怀一甩手,大步离去。
周正看着他的背影,暗道‘到底是谁顽固不化?’
两人相继出了兵部就各奔东西,黄维怀与周正无话可说,周正也不想与他多费口舌。
周正今天约了田珍疏,郑守理,他多日未去都察院,想要了解一下都察院内部的情况。
……
紫禁城,景阳宫。
天启看着一道道奏本,脸色一片铁青,双眼喷着怒火。
这些奏本全是难题,内阁六部票拟最多的就是‘圣裁’,将一切难题都推给了他。
天启猛的将桌上的奏本一把全推了出去,洒落一地,怒声道:“朕要你们有何用!”
四周的内监噤若寒蝉,一个字不敢出。
天启坐在椅子上,脸色通红,气息急促,双眼里都是愤怒的光芒。
什么东林党,什么阉党,到头来都是一样,他们都是一样的!
他越来越明白,大明的文官不管是什么派系,本质都是一样的,没有比强,只有比烂!
一个比一个烂!
天启心里愤怒,脸上愤怒,愤怒的无处发泄,表情有些狰狞。
四周的内监低着头,大气不敢喘。
天启脸角抽搐着,猛的转向一个内监,道:“魏忠贤在哪里?”
偌大的朝廷,也就魏忠贤能帮他做点事了。
这个内监转过身,恭谨的道:“万岁爷,魏太监去东厂了。”
天启鼻孔里长出两道白气,一脸郁愤难平,目光转向门外。
内监们见天启怒气难消,悄悄对视,其中一个内监转过身,谄媚道:“万岁爷,太液池近来结冰了,若是在冰上游玩,一定别有乐趣。”
天启眉头一皱,压着心里翻涌的怒气,道:“宫里还有什么朕没玩过的,说点新鲜的!”
其中一个内监抓住了天启的字眼,双眼一亮,道:“万岁爷,宫里没有,但宫外有。”
天启其实极少出宫的,因为他做皇帝才没几年,宫里还没玩够。
但听着内监的话,心里一动,天启忽的起身,道:“走,出宫!不准告诉任何人!”
皇帝出宫是一件大事,要是传出去不知道惹来多少麻烦事,最重要的,要是有人追来,他就没办法玩了。
内监们十分高兴,其中一个叫做王体干,十分激动,忙前忙后的准备着。
没多久,天启与两个内监就悄悄出了宫,在京城内肆意游玩起来。
吃喝玩乐,京城好玩的地方,王体干都带着天启去,甚至还带着天启进了赌场,青楼等地,好在天启不喜好这些,待了一会儿就出来。
晌午之后,天启或许是玩累了,与两个内监在一处茶楼喝茶,看着四周的景色,没有皇宫那般压抑,心情格外的舒爽,仿佛忘记了宫里那些烦心事。
王体干见天启心情好了,趁机低声道:“万岁爷,晚上的时候,护城河那边还有花船,夜景美不胜收,无数骚人墨客流连忘返……”
这种才子佳人的风流韵事,男人自然是无比向往的。
天启神色意动,片刻还是摇头,道:“算了,还是早些回宫吧。”
他到底是皇帝,还不能任性的肆意玩耍,要是夜不回宫,不说宫内,整个京城都得大乱不可。
王体干好容易抓到讨好天启的机会,哪里肯放弃,道:“万岁爷,天色还早,要不奴婢领您去城南看一看,听说那里来了一个戏班子,唱的南戏非常好。”
天启对这些倒是不怎么上心,但难得出来一次,还是笑着道:“好,走!”
天启刚站起来,就看到楼底下一个背影转角而逝。
“周征云?”天启目光微亮的低语。
周正给天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然只是一瞥,还是认出了他。
忽然,天启脸上露出笑容来,道:“不用去城南了,你去给朕打听一下,监察御史周征云的府邸在哪里,我们去他府上,看他是不是真的疯了。”
周正中举喜极而疯曾经在京城传的颇为热闹,还被人拿到朝堂上攻讦。但现在已经极少人还这么看了,天启更是认为这是文官之间的相互攻击,恶意构陷。
王体干愣了下,他还暗暗准备了别的节目,一时间不知道如何是好。
天启却没管那么多,已经转身下楼。
王体干连忙跟着,同时让人去打听周正的府邸何处。
没多久王体干就打听到了,天启一抬手,笑道:“走,去看看!”
王体干不懂天启这是什么意思,也不敢多问,只能跟着。
一群人很快来到周府,福伯匆匆赶到门口,看着王体干手里的‘御’字腰牌,神色微变,抬着手向天启道:“不知这位贵人来自何处?”
‘御’字腰牌出自大内,一般是宫内的人才有。天启面色白净,没有胡须,神态是漫不经心,四处打量。
福伯只以为是宫里的人,哪里能想到当今的皇帝陛下亲临。
天启倒是好脾气,环顾着周府,笑着道:“来自宫里,你们家周御史呢?”
………………………………
第一百三十六章 天启变色
福伯弄不清眼前这个年轻人的来路,神色恭谨,道:“回公公的话,二位少爷出门拜年去了,并不在府里。”
天启听着‘公公’二字一愣,旋即又笑道:“好,那我们进去等。”
天启说着就径直迈步进去,大明,还有什么地方能让他止步的吗?
福伯哪里敢拦,一边让人去将周清荔找回来,一边领着天启进入府内。
天启看着相对寒酸的周府,神情越发开心,信步在院子里逛起来。
周府的家丁,婢女看着福伯如此恭顺,纷纷见礼,而后匆匆离开,各自忙事情。
王体干见天启如此高兴,瞥了福伯,淡淡道:“还不找个地方让我们公子坐坐?”
公子?
福伯又看了眼天启,依旧猜不透他的身份,刚要开口,天启就指着前面的一个房间,道:“这是什么地方?”
福伯眉头一紧,道:“回公公的话,这是我们老爷的书房。”
天启对周正的家里情况不太了解,感觉确实有些累了,直接上前道:“那我在书房里等你们老爷回来。”
福伯刚想阻拦,王体干推了他一下,趾高气扬的道:“还不去准备些吃的,我们家公子,你们老爷寻常是没资格见的。”
福伯自然知道眼前这个年轻人非同一般,但周清荔书房里有很多东西不能让外人看到,他一面吩咐准备,一面连忙跟过去。
天启来到周清荔书房,走几步就看到了周清荔一直挂着的那件给事中官服,微微一笑,道:“原来是清贵世家,难怪一身傲骨。”
福伯有些听不懂天启的话,小心翼翼的跟在他身后,道:“公公,老爷和二位少爷很快就会回来,您稍候,喝杯茶。”
天启看着周清荔堆满书的书柜,暗自点头,径直在周清荔的书桌内坐下,伸出袖子里的双手,道:“你们家周御史平时都喜好些什么?”
福伯站在桌子前,躬着身,隐约明白这位宫里人是为了周正而来,神色渐渐平静,眼神越发警惕,道:“二少爷平时喜好看书,练字,无事一般不出门,朋友也不多。”
天启隐约响起周正在奏本里的字,笑道:“确实要好好练练。”
他说着,就看到桌上左手边有一堆奏本,习惯性的随手拿过来。
福伯看的心头一跳,却不敢阻止。
天启翻开,却是周清荔上书整顿漕运的奏本,只不过他现在没有资格上书,都只能摆在桌上。
不是不得不看的看,天启看的认真而且舒爽,对于周清荔的一些建议倒是笑着点头。
他信手看了几本,都是关于朝局各方面,希望朝廷有所改革的奏本,字里行间,一片拳拳之心。
福伯神色越发紧张,他都不知道天启都看到了什么。
王体干立在天启身旁,一如在宫内,抱手垂眼,目不斜视。
天启对周正的爹周清荔这些奏本十分满意,心里倒是真有了见见的想法,微笑着随手又拿起一本。
这一本天启看了没多久,神色忽然渐渐凝肃,双眼里笑容敛去。
周清荔书房仿佛陡然安静了下来,所有人都看着天启的表情。
王体干识字不多,也看不到周清荔的奏本,但见天启的神色,忽然目光锐利的盯着福伯。
福伯神色不变,但双腿有些发颤。
周清荔的书房里有很多东西他也不是尽知,有不少是不能让外人看到的。
他不知道眼前这个‘公公’看到了什么,只能低着头,强自镇定。
天启看着这道奏本很久,表情木然的抬起头,看向福伯道:“你们老爷平时是一个什么人?”
福伯抬起头看着天启,分不清他的表情,压着内心的不安,道:“我们老爷是平日不苟言笑,做事一丝不苟,从不收受贿赂,为官正直清廉。”
“不苟言笑?”
天启仿佛能想到周清荔的面容,脸上严酷,藏着一颗慈父的心。
天启默默的合上奏本,放回去,还甚至帮着整理整齐,站起来道:“回吧。”
王体干看着天启的动作,张大嘴,一脸不可思议。
‘万岁爷什么时候会整理奏本了?’王体干心里震惊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