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廷-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朝廷的大人们一个个心思叵测,忙于争权夺利,边疆这些将帅也好不到哪里去,连底线都已经含糊不清。

    或许,只有走另一条路了。

    周正默默思忖着,转身出了大厅。

    他回到他的临时房间,犹自在思索。

    他没想到在这里遇到建虏人,还有这么一出,去沈阳就更危险了,他得做些安排,可不能真的去送死。

    在巡抚衙门的后院,黄维怀咬牙切齿,道:“我就该将那周征云留在山海关,现在倒是好,有满桂插手,想留也留不下了!”

    袁崇焕心里更多的是盘算着辽东的事,淡淡道:“我需要时间整肃辽东,稳固宁锦,这一趟,你必须拿到黄台吉的准话!”

    黄维怀与袁崇焕的想法是一样的,那就是辽东整体十分破烂,想要挡住建虏,必须修筑宁锦一线,而这需要时间。

    黄维怀心里怒气难平,沉声道:“周征云要去也行,到了沈阳,我就找个理由将他关在房里,不准他见黄台吉以及建虏的任何人!”

    “也好。”袁崇焕不急不缓的道。

    实则上,袁崇焕对周正并不在意,也不觉得一个小小的监察御史能坏了他的计划,在袁崇焕看来,黄台吉刚刚继位,还需要时间稳固地位,摆平内部的各种问题,尤其是掌握军队。

    可以说,‘休兵罢战’,是他们不约而同的必然选择,是心照不宣的默契。

    而至始至终,东江镇都不在袁崇焕的考虑范围内,他只想巩固宁锦一线,确保宁锦不失,不让建虏打到家门口。

    这正是周正所担心的,这种战略上的差距,会导致明朝一败再败,再无重返沈阳的机会!

    ……

    第二天一大早,黄维怀与周正等出使队伍正常出发,不同的是,满桂带着一千多人,走在他们前面,不远不近的同行。

    满桂没有与周正说过半句话,或许他心里并没有将小小的七品监察御史放眼里,到了松山城就直接进去。

    黄维怀,周正的车队继续北上,跨过大小凌河,进入建虏的势力范围,稍作休顿,在正月二十四,一群人准时抵达沈阳。
………………………………

第一百四十三章 城门逞凶

    周正一行人下了马车,站在沈阳城南门下。

    黄维怀看着城门,消瘦的脸上看不出表情,只是双眼灼灼,闪烁着一些莫名的光芒。

    周正站在他身侧,看着这个老旧的城门,城墙,暗自摇头。

    建虏人是个渔猎民族,非常原始,落后,根本不懂得如何修筑城墙。这座老沈阳城,依旧老旧,饱经风雨,岁月斑驳。

    很快,城门内有人骑马飞奔而出,挥舞着刀兵,高呼着一些怪声,径直冲出,围绕着周正一行人,刀兵飞舞,锋利的刀锋就在黄维怀,周正等人的脸上。

    周正身后一些人惊恐万状,甚至已经吓的倒地,惊慌失措,大喊救命。

    黄维怀脸色铁青,站在那,任由这些刀兵在眼前飞动,离喉咙只要咫尺之遥,身形纹丝不动。

    周正双拳紧握,强迫他不动分毫。

    他知道,这是建虏人的下马威,若是露怯,不是狼狈那么简单,后面很多事情将失去主动权,尽皆由建虏人掌握了!

    “哈哈哈……”

    这些建虏人绕到黄维怀,周正身前,看着他们身后一群人的狼狈模样,哈哈大笑,好不得意。

    黄维怀冷哼一声,没有说话。

    周正则打量几个人的脸色,不是在宁远见到的那两人,并且,他们穿着也不像位分多高。

    这群人哈哈大笑了好一阵子,其中一个人跳下马,看着黄维怀与周正,道:“明国皇帝派你们来的吧?哈哈,吓破胆没有?你们这些南蛮子就知道读书,没见过吧?哈哈哈……”

    黄维怀冷笑一声,道:“披毛带甲,飞禽走兽,岂知圣人教化,书香之礼,愚昧无知!”

    “你说什么!”

    。

    领头人顿时大怒,拔出刀就架到了黄维怀的脖子上。

    黄维怀挺了挺胸,沉声道:“大丈夫可杀不可辱,你动手吧。”

    黄维怀神色凛然,面无惧色,一副从容赴死的模样。

    领头的建虏人看着黄维怀的神色,恨不得真的砍下去,他身边的连忙拦住他,叽里咕噜说了几句。

    这领头人收敛怒容,依旧一脸寒意。他的汉语极好,盯着黄维怀,不屑的冷哼一声,道:“我迟早让你跪在我的脚下,跟我走!”

    说着,他收回刀,转身上马。

    几个建虏人上马,打马就向城门内奔去。

    黄维怀眼角跳了跳,而后回头看了眼,见不少人神色狼狈不堪,他脸色难看,倒是见周正面无惧色有些意外,淡淡的哼了声,道:“走。”

    他大步走在前面,其他人连连应声,知道丢人,却也顾不得,硬着头皮随在后面。

    周正迈入沈阳城,第一时间感觉的不是热闹,而是一种荒凉,人烟稀少,路上并没有什么人。

    入眼可以分辨的都是女真人,极少看见汉人,穿着怪异的衣服,竖着奇怪的辫子,每一个都很嚣张的模样,对待周正一行人鼻孔朝天,叽里咕噜,偶尔还夹杂汉语,‘南蛮子’、‘假模假式’之类,还有一些人喊打喊杀。

    黄维怀无所觉,抬头挺胸,怡然不惧。

    虽然周正对于黄维怀等人的迂腐,不思进取等深为不满,但这不怕死的勇气还是令他佩服,至少比他身后这些人强。

    但很快,周正刚升起的那一丝好感就烟消云散了。

    刚到建虏人给他们安排的客栈,黄维怀就冷声对周正道:“没有我的允许,你不准出这间房,你们将他给我看住了!”

    说完,黄维怀就大步离去,没有与周正废话的意思。

    两个护卫看着周正,露出讨好的笑容,道:“周御史,还请别为难我们。”

    他们只是兵部派来的卫兵,也看过周正与黄维怀针锋相对,若是周正硬来,他们还不敢真的将周正关在房间里。

    周正微笑,转身进去,没多久又出来,手里拿着一张纸,递给其中一个卫兵道:“看到这个图案了吗?你们的人上街的时候,给我注意一下,看哪里有告诉我,应该挺醒目的位置。”

    两个卫兵伸头,只见是一个‘卍’字,连忙道:“是,周御史放心,我这就告诉他们,看到了立马告诉你。”

    只要周正不为难他们,什么都好说。

    周正道了声谢,转身回房间。

    一路都是马车,紧赶慢赶,路上又不好,周正是腰酸背痛,简单在房间里看了一圈,便躺在床上,闭着眼假寐。

    他们这次来的旗号是‘吊唁’,吊唁的是老奴,努尔哈赤。

    按照计划,他们明天会去努尔哈赤墓地吊唁,后天黄台吉设宴招待他们,大后天就可以走了。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与黄台吉的谈判了。这个谈判,还是黄维怀与黄台吉之间的,黄维怀代表袁崇焕。

    周正不清楚袁崇焕要与黄台吉谈什么,但这场谈判的主动权不在获得宁远保卫战胜利的袁崇焕手里,而是在还表演着人畜无害的黄台吉手里。

    只是,袁崇焕未必认识到这一点。

    袁崇焕若是被黄台吉忽悠,对辽东各处放松警惕,让黄台吉轻松剪除东江镇,就真的上了大当了!

    周正忽然睁开眼,看着蚊帐,目光闪动,低语道:“还是太被动了。”

    周正坐起来,看着不远处桌上的文房四宝,心里飞速计较。

    一直以来,他都是见招拆招,因为是事发突然,并且他能力有限。现在,他总算有些能力,一些事情,可以做在前面!

    比如,辽东的一些事情,比如东江镇!

    在蒙古已经垮了之后,东江镇对大明太重要了,若是没了东江镇,不啻于断了大明一条极其重要的胳膊,甚至是生死攸关也不为过!

    若是东江镇一直在,威慑建虏,或许大明的国运将要改变!

    周正从床上起来,来到桌前,铺好纸,拿起笔,开始写一些东西。

    他掐头去尾,写的只有他能看懂。

    他写的,涉及东江镇,朝鲜,蒙古以及辽东,林林总总,不胜其繁。

    他越写越多,到后面甚至无法收笔,都是他对辽东等的一系列思考,想法以及期望的,可能的改革方法。

    不知道过了多久,敲门声响起,在周正一声‘嗯’后,一个卫兵推门进来,笑着道:“周御史,你的晚餐我送来了。”

    周正瞥了眼,道:“黄大人在吗?”

    卫兵将饭菜放到桌上,道:“黄大人据说去拜访几个旧友了。”

    周正神色微动,黄维怀在沈阳有旧友?
………………………………

 第一百四十四章 吊唁

    周正不知道黄维怀是真的有旧友在沈阳,还是朝廷或者袁崇焕在沈阳有人。

    他也没有多问,吃完饭又看了一会儿书,洗漱一番准备休息。

    天色都已经黑透,黄维怀依旧没有回来。

    不知道过了多久,周正的门外响起脚步声。黄维怀醉醺醺的回来,看着两个卫兵道:“周征云没有出去吧?”

    其中一个卫兵连忙低声道:“大人放心,我们看着呢。”

    “我是问你们,他有没有出去过?”黄维怀声音大了些,神色严正。很显然,他也不认为这两个卫兵能够看的住周正。

    “没有没有,连房门都没出。”另一个连忙答道。黄维怀这个主使权利还是很大的,别的不说,回去告他们的状那是一告一个准。

    黄维怀审视两人一眼,这才满意的离开。

    周正睡的迷迷糊糊,听了大概,却也懒得管,继续睡觉。

    第二天一大早,周正被叫醒,洗漱,吃完早饭,本以为要出城去参观努尔哈赤的坟头,却没想到,建虏这边改主意,不让黄维怀,周正等出城去,而是在城内,建虏人的祖庙祭拜努尔哈赤。

    所谓的祖庙,就是仿照汉人的宗庙所建,里面供奉的是爱新觉罗家的祖宗,包括刚刚死去的努尔哈赤。

    并且,建虏人不允许去太多的人,只允许黄维怀与周正二人。

    黄维怀不知道为何,今天的心情是似乎很好,瞥了眼四周甲胄鲜明,腰佩长刀的建虏人,与周正低声道:“顺利的话,我们今天就能走,你不要惹事。”

    周正眉头微挑,有种不好的预感,道:“你昨天是去见黄台吉了?”

    黄维怀没有回答,反而威胁道:“你应该知道你得罪了建虏人,不想死就不要乱开口。”

    周正深吸一口气,预感成真了。从黄维怀的表情来看,应该是从黄台吉那得到了一些承诺,一些让黄维怀,或者说让袁崇焕放心,开心的承诺。

    是袁崇焕想要的那种承诺!

    只是,这种承诺百分百是骗局,是战略上的误导。等袁崇焕反应过来,必然是大势已去!

    周正面色不动,没有理会黄维怀的威胁。他心里已有定计,从容不慌。

    黄维怀见周正不说话,心情就更好了。

    两边的建虏人在‘押解’周正,黄维怀二人,没多久就来到沈阳城内,建虏人的祖庙。

    这个祖庙是仿照汉人所建,风格很像,但规模极小,样式也有些不伦不类,显得颇有些寒酸。

    黄维怀与周正进了这祖庙,直接来到灵位前,看着那一个个灵牌,两人都是面无表情,一丝敬意欠奉。

    这次来吊唁只是幌子,黄维怀打量一圈,与周正低声道:“站站就走,多余的事情不要做。”

    周正低低的嗯了一声,努尔哈赤是大明士林憎恨的对象,他们要是祭拜,哪怕有一点名目,回京之后还不知道成为多少人的靶子。

    两人就这么站着,过了一阵就要转身走。

    忽然一个彪形大汉进来,挡住周正,以蹩脚的汉语,沉声道:“你们,跪下,磕头!”

    自然不是要周正,黄维怀向他磕头,而是向努尔哈赤的灵位。

    黄维怀神色不变,道:“我们中国人跪天跪地跪父母,从不跪其他人。”

    眼前这个彪形大汉一怔,似乎有些费力的在理解这句话,没多久,他一拔刀,冷声道:“不跪,就死在这里!”

    黄维怀抬着眼皮,直视着他道:“我昨日才见过你们大汗,休得放肆!”

    “你!”

    这个大汉脸色铁青,气的鼻孔喷白气,怒声道:“要么跪,要么我打断你的腿!”

    黄维怀眼神有警惕之色,没有说话,余光看向周正。

    周正看到了,抬头向这个大汉,淡淡道:“打断了还能站起来,你直接砍断吧。”

    跪是不可能跪的,有本事你就真的砍断我的双腿!

    这个大汉转向周正,目光闪烁着恼火之色,手里的长刀微微颤抖,蠢蠢欲动。

    他听着周正的话,猛然一声喝,怪叫一声。

    立刻,灵堂外涌出六七个人,站在门口,一脸虎视眈眈,充满煞气的盯着周正与黄维怀。

    黄维怀头皮发紧,死他不怕,打断腿也无惧,但是要是被打断腿跪向努尔哈赤,那就是奇耻大辱,他不能接受!

    他没辙,只能继续看着周正。

    周正瞥了眼那几个建虏侍卫,弯腰卷起裤子,对着大汉笔画道:“这里是膝盖,正面下刀比较困难,这里,看到没有?骨头毕竟脆,一刀就能砍下来,不跪也得跪了,来吧……”

    那大汉看着周正卷起裤腿,露出的光洁小腿,神色越发难看,双眼有狰狞之色。他胸口起伏,怒气不断在累计,鼻子里喷出的白气越来越多,越来越长。

    他自然不是真的要砍周正,黄维怀的腿,他是奉命来给下马威,要让明朝所谓的‘钦使’知道他们大金国的厉害!

    可这两个明人不知死活,居然还敢激他!

    简直是找死!

    大汉是黄台吉的女婿,他心里评估着砍断这两人的代价,手也慢慢的举起来。

    黄维怀身体忍不住的一抖,已经转过头,神色凝重,眼神有惧色的看着周正。

    周正还弯着腰,又卷起另一条腿,道:“砍下来,最好要对称,不然不好看,跪着一长一短,你们的祖宗看到也不开心不是?对了,不要用你们手里的刀,不够锋利,砍的时候要快准狠,这样切口整齐,我还不会那么的痛……”

    这大汉脸色铁青一片,咬牙切齿,猛的一挥手,叽里咕噜说了一句。

    那六个侍卫立即冲进来,同时还拔刀,就要向周正,黄维怀二人身上招呼。

    黄维怀神色大变,心里更是大恨,他就不应该指望周正,嘴上没毛,办事不牢!

    同时心里飞转,如何应对眼前的局面。

    他们不能真的被砍腿,跪在努尔哈赤灵位前,否则一定成为千古的笑话!

    周正怡然不惧,从从容容,还在比划着,告诉这个大汉怎么砍。

    就在这六个侍卫要到周正身前的时候,一声冷喝从外面传进来。

    六个侍卫身形一僵,哪怕是黄台吉的那个女婿,这个彪形大汉也神色微变,转头看向门外。
………………………………

 第一百四十五章 计划赶不上变化

    在外面冷喝的人走进来,是一个高大威猛的中年男子,脸角有着风霜烙印,双眸炯炯,一身的凛冽。

    黄台吉的女婿神色一变,连忙走过去,单膝跪地道:“见过贝勒。”

    他一说完又转向周正,黄维怀两人,冷声道:“还不过来拜见济尔哈朗贝勒。”

    黄维怀脸色微变,看着这个男子,居然是济尔哈朗。

    济尔哈朗在建虏也是赫赫有名的人物,尤其是与新汗黄台吉关系极其密切!

    周正立着不动,心里却暗惊,济尔哈朗,现在不是应该在攻打朝鲜吗?他怎么回到沈阳了?

    济尔哈朗没有理会黄台吉这个女婿,直接道:“出去!”

    这个女婿丝毫不敢有反对,连忙爬起来,道:“是。”他说着就快步跑出去,那几个侍卫也跟着离开。

    济尔哈朗脸角如削,身上有着从军多年的煞气,他向前走了几步,没有看黄维怀,而是对着周正,道:“你就是周征云?就是你说的,我大金要绕过山海关才能攻入明国腹地?”

    周正心神凛然,大明朝堂的话,这么快就传到建虏这里了?

    周正不动声色的瞥了眼黄维怀,淡淡道:“你们建虏有什么事情是做不出来的吗?”

    济尔哈朗看着周正的脸,冷喝一声,道:“放肆!我大金的军队所向无敌,你以为宁远能挡得住我们?”

    绕过山海关,那路程增加了上万里,而且极其危险,不到万不得已,建虏是不会冒险,辽西走廊,依旧是唯一的选择。

    但是,很快建虏就会到那万不得已的时候!

    周正现在担心的是,济尔哈朗为什么回来,为什么来见他?

    是因为黄台吉已经有了这个预案,被周正点破,所以特意来试探周正,试探明朝是否有了准备吗?

    黄台吉之前是轮流理政的四大贝勒之一,现在更是建虏的大汗,他对建虏的情况十分了解。

    有了解周正不意外,只是,黄台吉已经看得那么远了吗?

    如果是这样,袁崇焕根本玩不过他,绕到喜峰口可能真的已经在黄台吉,甚至是建虏高层的不得已计划之中了!

    建虏从喜峰口入关,不止是重创大明,劫掠的人口、牲畜对建虏同样十分重要,甚至是他们的根本目的!这些能够帮助他们熬过眼下的困境,并且不断充实建虏的根基,与大明进行长期的战略消耗!

    周正心底一时间闪过无数念头,神情不禁的有些凝重。

    黄维怀看着周正的脸色,似乎怕他说错话,忽然接话道:“济尔哈朗贝勒,我已经与你们大汗商讨过,他向我承诺,不会再发动战事。”

    济尔哈朗看了他一眼,冷峻的脸色没有半分松懈,道:“大汗说的话当然作数,我希望你们明人也能说话算话,不要散播谣言,损害我们两国的和睦相处。”

    黄维怀紧张的神色稍松,道:“当然,贝勒请放心,我会约束我的属下。”

    济尔哈朗目光又看着周正,见周正神色凝重,眉头紧拧,居高临下的冷哼一声,道:“妖言惑众!”

    说完,他转身大步离开了灵堂。

    黄维怀见他走了,这才彻底松口气,转头看向周正,沉声道:“周征云,祸从口出,难道你就一点不知道吗?这里是建虏的地方,他们杀人不眨眼,莫非你就真的想死在这里!?”

    周正没有理会他的教训,而是目光幽幽的看着外面,道:“你有没有觉得,济尔哈朗这个高高在上的贝勒,特意来为我们解围,有些屈尊了?”

    黄维怀不是傻子,眉头一拧,道:“你是说,建虏真的要绕过山海关?他们疯了吗?”

    建虏攻打宁锦一线,是要拓展生存空间,消灭大明的反击力量,占据主动,那绕过山海关,万里之遥的抵达大明长城的其他关隘,他们要干什么?能得到什么?

    黄维怀一想就摇头,道:“你莫要胡说八道,建虏即便要战,那也是冲着辽西走廊,攻打宁远,锦州,袁大人去年刚刚击败建虏,短时间内他们不会再来。我已经与黄台吉谈妥,晚上他们就会设宴招待我们,明天我们就可以走了,你不要横生枝节,否则莫怪我不客气!”

    黄维怀说完,一甩袖子,大步离去。

    周正心里叹了口气,黄维怀说的有道理,大明朝廷也都是这么认为的,但他们不了解建虏的真实情形,他们就快要吃不上饭,又打不下宁锦一线,除了绕道拼死一搏外,他们就只能等着活活饿死!

    周正心神凝重,暗吐一口气,见黄维怀已经出去了,他也迈步出了努尔哈赤的灵堂。

    周正一出来,两个卫兵过来,道:“周御史,黄大人让我们送你回去。”

    不言自明,黄维怀还是要关着周正。

    济尔哈朗已经回到沈阳,周正心里已经越发急切,哪里还会由得黄维怀关他,看着其中一个卫兵,问道:“我昨天让你留意的图案,你找到了吗?”

    那卫兵一愣,旋即连忙醒悟,道:“看到了看到了,就在城里,沿着我们住的地方,向西走就能看到,是一个卖草鞋的。”

    “卖草鞋?”周正嗯了声,道:“好,你们回去吧。”

    说着,周正就抬脚向那个地方走去。

    两个卫兵连忙拦住他,陪着笑道:“周御史,你就别为难我们了,我们没办法向黄大人交差的。”

    周正一把分开两人,道:“他就是个员外郎,我还是监察御史,回去我就带人去他衙门监察,要不,我也去趟兵部?”

    两个卫兵脸色顿时僵住了,再也不敢拦周正。

    监察御史位卑权重,别说他们这种小吏了,就是黄维怀被查出什么也吃不住。

    还有就是可怕的京察,天下百官都在都察院,吏部的考察范围内,天启三年赵南星仅仅用了‘浮躁’二字,就一口气罢黜了三百多大小官员,可见其恐怖!

    周正出了灵堂,直接奔着卫兵说的那个草鞋地方走去。

    没多久,周正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