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廷-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周正出了灵堂,直接奔着卫兵说的那个草鞋地方走去。

    没多久,周正就找到了。

    这是一个十分简陋的铺子,李啸滨穿着布衣,衣衫褴褛,坐在门前,编织着一双双草鞋,头也不抬。

    一个草织成的‘卍’挂在一个木头上,随风摇摆。
………………………………

第一百四十六章 安排

    周正脚步没停,走近的时候,低低的咳嗽了一声。

    李啸滨抬头,看着周正,神色微惊,旋即瞥了眼四周,若无其事的低头,继续编着草鞋。

    等周正走进拐角的一家茶楼,李啸滨才不紧不慢收起草鞋,进了门,挂上了一个‘休’字,飞速换了身衣服,从后门出,进入那家茶楼。

    包厢内,李啸滨站在周正身前,一脸肃然,道:“大人,有人跟着你!”

    周正面上平静,道:“我知道,有人上来,我这个角度可以看到。说说你查到的情况。”

    李恒秉这才放心,道:“大人,建虏的情况,有些严重。”

    周正招手,让他坐下,道:“详细说。”

    李啸滨坐下来,低声道:“大人,建虏立国虽然有些年头,但屠戮过甚,人口并不多。尤其是种地的人很少,街上根本就没有卖粮食的,加上他们连年征战,消耗非常大。我听说,建虏的很多大户人家已经吃不上饭,去年还闹出不少事情,饿死了不少人……”

    这个在周正的意料之中,道:“继续说。”

    李啸滨思索着,道:“不止于此,他们的布匹,盐,铁等基本的生活用品也是严重不足,市面上十分萧条,建虏人原本是渔猎活口,现在什么也不做,那么多人等着吃饭,属下觉得,这样下去,迟早要出大事情!”

    周正默默点头,压着心里的不安,道:“建虏的军队有什么情况?”

    李啸滨比周正先来沈阳有近十天,确实做了不少事情,闻言道:“这个月中旬,四大贝勒中的阿敏率兵五万进攻朝鲜,沈阳剩下的可能有三四万,暂时没有什么动静。但属下觉得,东江镇没有与建虏硬碰硬的势力,帮助不了朝鲜,朝鲜多半要败。”

    不止是毛文龙无力援救朝鲜,就是袁崇焕也没有。

    朝鲜落败是必然的,那么东江镇的处境就更加危险了!

    周正心里飞速计较着,道:“你手里有锦衣卫的令牌吗?你们的身份,有用吗?”

    李啸滨不知道周正要做什么,点头道:“我们是锦衣卫的暗卫,有令牌,如果是在关内,办一些事情,没人敢阻拦。”

    “那在关外呢,我是说东江镇或者辽东?”周正紧追一句,眼神有希冀之色。

    李啸滨皱眉,继而摇头道:“锦衣卫是皇上的亲卫,在关内可以,但是关外……那些将帅未必认,而且如果闹到皇上那里,会很难看。”

    暗卫做的事情都是见不得光的,若是被摆到了金銮殿上,愤怒的百官足以将暗卫撕碎,天启也偏袒不得。

    周正眉头紧拧,思索着还有时间,道:“若是由你们总结在沈阳的情报,上报给辽东,或者皇上,能有作用吗?”

    李啸滨看着周正,脸色肃重,道:“大人,这件事,属下劝你莫要碰,不管是朝廷还是辽东。”

    “为什么?”周正问道。建虏的威胁迫在眉睫,周正不能再等了。

    李啸滨道:“大人,我们暗卫只是在关内,关外没有。这要是捅出去,那是诛九族的大罪。即便关外有,朝廷也不会相信我们,而是会征询辽东巡抚。如果袁崇焕大人不信,谁都没办法。要是再扯出大人,那必然是天大的祸事!”

    小小的监察御史,居然敢干涉军政,那是谁也救不了的死罪!

    周正暗暗点了点头,食指拇指轻轻摩擦,眼神闪烁着,忽然一定,道:“那就让袁崇焕相信!”

    李啸滨吓了一跳,连忙道:“大人,辽东之事十分复杂,千万别轻易触碰。您在朝堂上说话可以,诸位大人也都能忍耐。但若是你插手到了具体事务,没人会放过你的!”

    辽东是大明朝野关注的最重要的地方,对一些人来是说是捞取功劳的地方,对一些人来说是捞取钱财的地方,对一些人来说是一种圈定的势力范围!

    ‘外人’如果贸然去触碰,这些人会撕碎了他!

    周正自然明白,辽东从地方到朝廷,那并不是‘复杂’二字能说得清楚的,牵扯到的人与势力,没谁说的清楚。

    周正深深知道这一点,心里的想法还不够成熟,道:“换记号,你的地方也要换。你将其他人召集起来,今晚或者明天,我会找时间见你们,教你们怎么做。”

    李啸滨不知道周正要做什么,还是道:“大人,这里是虎狼之地,万事要小心。还有,我们的动作不能太过,惹起建虏的注意是小,坏了辽东大事,那我们就是千古罪人了。”

    周正嗯了声,深吸一口气,道:“等我想好我会找你们,告诉你们怎么做。对了,我让你试图发展细作,做的怎么样了?”

    李啸滨心里有些忐忑,本以为只是来帮周正做些事情,或者方便脱身,没想到卷入这些大事情里,尽管如此,还是道:“我们已经在物色了,进行直线管理,名单都用密语,目前……还没有什么成效。”

    才来十多天,情况没摸清,有成效就该周正担心了。

    周正默默思忖一番,道:“好,要想办法开辟出一条通往辽东的消息通道来,主要用来传递建虏的一举一动……”

    这个李啸滨熟悉,道:“这个简单,属下在沿路多安排些人,多养一些鸽子,明处暗处都行,反正地广人稀,只要不频繁,不容易发现。”

    周正嗯了声,道:“回去后,我与你们魏都督说,给你们详细安排。记住了,你们安全第一,要藏的深,发展的人也要可靠,凡是最好不好亲自出面,收集情报为主,非重要事情,关内不会轻易派人联系你们,即便联系了,也要做好甄别……”

    周正到底只是个监察御史,有些事情不能伸手太过,还要假借魏希庄的手。

    李啸滨听着周正的话,心里反而放松,要是让他们做那些太冒险的事,他们反而更不安心,连忙应着。

    说完这一句,周正心里计较一番,道:“找个与我身材相近的人,让他穿我这身衣服,在必要的时候,给我做掩护。”

    济尔哈朗的突然出现让周正心里有了危机感,要留一些后手。

    李啸滨道:“这个不难,属下待会儿就去办。”

    周正仔细的盘算一番,站起来道:“差不多了,你先准备。我不能在外面逗留太久,有什么事情,在我客栈外划记号,我看到了找你。”

    李啸滨跟着站起来,沉色道:“是!”

    周正没有再多说,喝了口茶,转身向外面走去。

    李啸滨看着周正离开包厢,在包厢里又坐了一阵子,将衣服反穿,悄悄从后门走了。
………………………………

第一百四十七章 客栈被围

    周正出来,跟在他后面的那两个建虏人立即跟上来。

    他们只是远远的跟着,刚才并没有上楼。

    很显然,建虏也就是跟着,没有将周正放在心上,不然肯定要上去刺探一番。

    “你去哪里了?我不是让你待在房间里吗?!”

    周正刚刚回到客栈,迎来的就是一脸铁青,满是怒色的黄维怀的质问。

    周正还要在沈阳做些事情,不能总被这个黄维怀限制,面色淡淡的道:“我愿意被你关的时候,你才能关我,我不愿意的时候,你最好不要说话。”

    这还是周正第一次对黄维怀说这么重的话,黄维怀顿时脸色大怒,喝道:“周正,你不要嚣张!这里是沈阳,是建虏的地方,你要是乱来,休怪我将你绑了!”

    周正目光瞥向那五个卫兵以及其他几个人,这些人哪敢正对周正的眼神,纷纷低头。

    周正到底是监察御史,是这次来沈阳仅次于黄维怀的副使,实则上,他们也是拼凑而来,在京城是互不统属。

    黄维怀是礼部员外郎,权柄有限。但周正是监察御史,一个御史要是找麻烦,不止是上书弹劾那么简单,京城内外大小事,就没有御史插不上手的!

    他们都是低级小吏,哪里够一个监察御史折腾的。

    凭白得罪,谁愿意干?

    最重要的是,周正表现出了与黄维怀互不相让的能力,这一来,他们哪里真的敢关,敢捆绑周正?

    黄维怀看着一群人的神色,眼神阴沉,转向周正,怒气冲天的道:“周征云,你最好想清楚,你要是乱来,给你收尸的人都没有!”

    周正心里压抑,看着黄维怀暗吐了口气,道:“你若是但凡能听进我一句话,也就不会看我这么不顺眼了。”

    黄维怀气的要爆炸,哪里还能听进周正的话,冷笑道:“我已经与黄台吉谈妥,晚上你最好一言不发,你若是坏事,我告诉你,你回不到京城!辽东兵荒马乱,死个人根本不算什么事!”

    周正本以为黄维怀只是刚愎自用,迂腐,却没想到,为了达成目的居然连杀人的威胁都用出来了!

    周正眼角跳了跳,已经不打算劝说了,黄维怀,袁崇焕根本不相信黄台吉几个月内会率大军进攻宁锦一线,更不会相信东江镇即将被打残!

    事关如此大事,他们为什么就不肯信那么一点点,周正到底还要怎么说,怎么做他们才能冷静一点,向前走一步!

    周正内心的怒火被点燃,脸角肌肉紧绷,沉声道:“你们的议和大梦还是早点醒吧,黄台吉是不会守着这点地盘做土皇帝的!”

    周正丢下这一句,大步离去。

    黄维怀的固执,像极了朝野那些大人们。而袁崇焕的目光只盯着宁远,锦州一线,丝毫不顾及东江镇的死活!

    没有了东江镇的掣肘,辽东如何安稳!

    黄维怀见周正越发无礼,气的一佛出世二佛升天,盯着他的背影,怒道:“袁大人只是需要时间修整宁远,锦州城,他岂是朝廷那些人,你一个庶子懂什么!”

    周正头也不回,神色一片冷笑。

    袁崇焕眼里根本就没有东江镇,没有毛文龙,他身为辽东巡抚,却只盯着锦州,宁远一线!就凭这一条,他就不配做辽东巡抚!

    黄维怀见周正进了房间,目光冷冷的看向那五个卫兵,喝道:“如果他今天没有我的允许出了房门,我要你们的脑袋!”

    五个卫兵吓了一大跳,纷纷站直,一句话不敢说。

    黄维怀又看了眼周正紧闭的房门,一脸阴沉的匆匆大步离去。

    济尔哈朗突然回来,黄维怀也担心要坏事,他要走动一下关系,打听清楚黄台吉是否改变了心意。

    周正入了房间,坐在椅子上,不断的平复着心情,难看的神色没有半分好转,紧锁的眉头越发拧紧。

    已经不能指望袁崇焕等人改变心意,还得他再推一把。

    周正坐在椅子上,强力迫使自己冷静下来,慢慢的理清辽东的思绪。

    阿敏现在正率军攻打朝鲜,回师,休整,再发兵攻打宁锦一线,起码要等到五月份,这与历史上的倒是相合,即便黄台吉想快也快不了多少。

    但距离五月只有几个月时间,不管是对皮岛上的毛文龙,还是宁远的袁崇焕,时间都太短。

    如果他们没有准备,黄台吉突然发兵,大明承受的损失会很大,宁锦能守住,但东江镇是彻底的败落!

    东江镇的败落,是黄台吉倾国之力,肆无忌惮绕过山海关,深入大明腹地的最重要的原因!

    东江镇若在,黄台吉不敢!

    周正渐渐冷静下来,将各种思绪,线索逐渐理清,一些想法在不断的完善,统合。

    周正没有写,只是在脑海里不断的过滤,一条条的拉扯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想法。

    周正这一坐,再等他醒转过来,已经是晚上了,天色渐黑。

    周正看着窗外,深吐一口气,起身打开门,看着门旁陡然紧张的两个卫兵,道:“宴席是什么时候?”

    其中一个连忙道:“还不知道,得等建虏人的通知。”

    周正眉头皱了下,道:“黄大人呢?”

    卫兵道:“黄大人出去了,还没有回来。”

    这一场‘吊唁’原本应该很简单的,但黄维怀,袁崇焕等人‘议和’之心坚定,将事情越发的复杂化了。

    周正不清楚黄维怀在沈阳有多少‘旧友’,但黄维怀如此不顾忌的奔波,一切都会落在建虏眼中,能有什么作用?

    周正点头,道:“知道了,将饭菜送到我房里。”

    两个卫兵见周正没有要出去的意思,自是大喜,连忙应声,去准备饭菜。

    等周正再次打开门,取饭菜的时候,就看到黄维怀一脸铁青的回来,瞥了眼周正就要进房间,在房间的最后一刻,他头也不回的道:“宴席推迟了,今晚不用去了。”

    周正眉头一,刚要问,黄维怀已经进门,砰的一声关上了门。

    周正看向眼前的卫兵,道:“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事情吗?”

    卫兵茫然摇头,道:“小人不知。”

    周正接过他手里的饭菜,道:“去打听一下。”

    能让黄维怀动怒成这样,多半是建虏那边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令周正心里有些不安。

    卫兵答应了一声,连忙向外面走去。

    没多久,卫兵就回来一脸忐忑,惊恐的告诉周正,道:“大人,我们客栈四周有建虏士兵,他们好像把我们包围了。”
………………………………

第一百四十八章 黄台吉要岁币

    周正神色微变,出了房门,走到窗前,推开一点,向下看去。

    只见客栈两边的街上有建虏士兵巡逻,盘查来往的人,客栈大门前也有建虏士兵站着,盯着进出的客人。

    周正眉头皱起,心里狐疑,目光看向黄维怀的房门。

    黄维怀一脸铁青的回来,莫非与他有关?宴席取消了,为什么?

    周正看着紧跟着他的卫兵,道:“将饭菜送我房里。”

    说完,他直接走向黄维怀的班房,伸手敲门。

    黄维怀打开门,依旧一脸难看,看到周正就更加难看了,冷声道:“没什么事就待在房里,有安排我会通知你。”

    周正面上有一丝凝重,道:“出了什么事情?我们客栈被建虏士兵包围了。”

    黄维怀显然知道了,眉头越皱,刚要张口呵斥,旋即脸角抽了下,道:“进来吧。”

    周正心下预感不好,迈步进去。

    黄维怀顺手关门,看到不少目光,沉声道:“没什么事情,安生待着。”

    说完,他关上门。

    外面与他们一起来的人不少,不由得面面相窥,继而神色慌乱的窃窃私语。

    他们这一趟本就充满凶险,现在,是应验了吗?建虏要杀他们,他们回不去了吗?

    外面慌乱一片,屋内黄维怀与周正在小桌上对坐。

    黄维怀一片凝色,眉头紧拧,目中尽皆是愤怒之色。

    周正等了片刻,见他不说话,问道:“与济尔哈朗有关?”

    黄维怀深吐了口气,道:“黄台吉改了口,他要求袁大人退出大小凌河,明金边界在松山一线。还要求朝廷每年给‘赏赐’五万白银,十万石粮食,还要求撤除东江镇……”

    周正眼皮不禁跳了跳,连忙问道:“你们当初是怎么约定的?”

    黄维怀本不想与周正说这些,但周正毕竟是副使,现在事情有变,两人可能要死在沈阳,也就索性开口道:“没有具体约定,就是双方休战,袁大人需要时间修整宁锦等城池,布置防御。黄台吉刚刚上位,也需要时间,双方约定了两年休战的时限。”

    周正听着,越发不安。

    济尔哈朗突然回沈阳,继而黄台吉狮子大开口,这预示着黄台吉整顿内部非常顺利,已经基本掌握大权,与袁崇焕的两年之约,可能已是一句废话!

    周正不知道黄维怀是否意识到这一点,还是只是因为无法完成和谈,被建虏扣押而恼怒。

    周正思索一阵,看着黄维怀道:“如果黄台吉的要求得不到满足,他会不会发兵攻打宁锦?”

    黄维怀一怔,顿了片刻,摇头道:“建虏的大军现在在征讨朝鲜,想要回师,再进攻宁锦,起码也要七八月。那时袁大人已经准备差不多,皮岛的毛文龙也恢复过来,建虏不敢放肆。”

    周正神色凝重,打仗都要这么算,努尔哈赤哪里能起得来?

    大明朝的知兵能将不少,但军队的一举一动却由不得那些将帅,而是朝廷的那些大人们。

    甚至于,那些大人们也不能做主,而是舆论,比如,眼前的黄维怀,若是他上书对一战事发表看法,跟风云集,那么前线的将帅就不得不按他们说的做。

    孙传庭当初固守潼关,结果言官疯狂上书弹劾,指责孙传庭‘畏战’不前,崇祯,朝廷一个劲的逼迫孙传庭出战,孙传庭不得不出,结果大败而死。

    死后,言官们继续弹劾,说孙传庭是诈死脱身,不但一点追封没有,甚至于还逼死了孙传庭一家。

    大明朝廷的昏聩,无过于此!

    周正心里越发不安,看着黄维怀道:“建虏的情况很不好,他们不事生产,只靠劫掠为生,若是从朝鲜得到足够的粮食,会不会直接发兵进攻宁锦,以劫掠粮食?”

    周正的暗示已经很明白了。

    黄维怀却还是摇头,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若是建虏没有足够的粮草不会发动战事,如果有,他们也要救济灾民,不会妄动站端。行了,这些不是你该操心的。我问你,现在建虏包围我们,可有脱身之法?”

    周正神色微冷,黄维怀这是什么狗屁理论,岂不是粮草够与不够建虏永远都不会发动战事?

    还有,不思建虏为什么态度大变,反而想着脱身?

    “没有!”周正随口就道。

    他脑海里飞速的转悠着他的想法,已经不指望黄维怀传消息回去,黄维怀自己都不信,如何让袁崇焕,让朝廷相信?

    黄维怀听着周正如此干脆利落的话,冷哼一声,道:“我原本也没指望你!明日我会想办法见黄台吉,你老实呆着!”

    周正站起来,道:“我明天有事要出去。”话音未落,他已经转身。

    黄维怀脸色一沉,愤怒无比,猛的狠狠一掌拍在桌上。

    他知道奈何不了周正什么,只能锤桌子。

    周正懒得理会他,径直回了班房。

    他躺在床上,看着黑漆漆的屋梁,思索着他的计划。

    正面路劲行不通,只能从侧面。

    “我就不信,这样了你们还会无动于衷!”周正低语,目光幽幽。

    或许是因为黄维怀与周正这对主副使的安静,这间客栈也很静谧,没有一丝异响。

    站在客栈前后的建虏士兵已经换班,一个个神色凛冽,刀兵出半鞘。

    街道两边巡逻的士兵依旧在,他们的目光不时看一眼周正所在的客栈。

    偌大的沈阳城,街道上没有一个人,仿佛被戒严了一般,静的听不到一丝声音。

    周正所在的客栈,同来除却黄维怀与周正的几个人聚集在一起,没有碳炉,裹着被褥,在那窃窃私语,担忧着,生怕真的回不去。

    第二天一大早,黄维怀穿好衣服,饭也没吃就匆匆出门,临走前还再三交代。

    建虏人并没有禁止进出,但黄维怀一走,立马就有人跟着。

    周正坐在大厅里,看着黄维怀走了,眼见建虏士兵堂而皇之的跟着,眉头皱了皱。

    一起吃饭的还有其他几人,他们看着周正欲言又止,脸上都是忧色。

    周正将几人表情尽收眼底,淡淡道:“没事,吃完饭就在客栈待着,最多几天就可以回去了。”

    其中一个一听,连忙道:“周御史,你昨日进了黄大人的房间,可知发生了什么事情?”

    其他几人连忙伸着脖子盯着周正,沈阳如今是虎狼之地,他们都害怕死在这里。

    周正喝完碗里的粥,道:“没什么事情,等着吧。”

    周正说完,擦了擦嘴站起来,进了房间,过了足足一个时辰,他才出来,穿戴整齐,准备出门。

    门前的兵部卫兵想拦没敢拦,都到了这个时候,拦着还有什么意义?
………………………………

第一百四十九章 入沈阳皇宫

    周正出了客栈,立即有两个建虏士兵不远不近的跟着,与昨日的便衣不同,是明晃晃的甲胄士兵。

    周正心头微沉,建虏这么做,很可能预示着黄台吉已经不打算与袁崇焕虚以为蛇,一切,都还是按照历史模样在走。

    ‘一定要保住东江镇!’

    周正深吸一口气,开始在沈阳城里东走西逛。

    两个建虏士兵跟着,毫无避讳,紧跟不舍。

    沈阳城很清冷,根本没有几个铺子,连卖包子的都没有。

    周正信步走着,一直到中午,口渴了才在一个茶铺坐下,要了壶茶。

    小二是一个三十出头的男子,破着脚,在不大的茶馆里有些艰难的来来去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