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梦穿康熙换乾坤-第1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端涞停乔骞蠼迹映谐霾钔獾兀匚挥氩渴簟⒌栏蟛幌嗤缜耙咽觯庖环
面是重视丈人,另一方面也是帝王的一种作用。
法令上虽从雍正四年起才以加衔的方式使学剐成为学院,但在实际上,雍正帝继位后,从未任命过一位学道,据《实录》中的记载,他任命的都是提督学政的学院,所谓“由部属出则为学道”的旧例,他即位后早猢实际上加以破除。雍正元年九月己亥:“以礼部郎中吕大樱提督山东学政。”以郎中而径直“提督学政”,这是首次。恻前一年,康熙六十一二月,他父亲康熙帝尚在位时,吏部郎中杨万春被任为河南按察司金事提调学政,相比之下,就可知前述礼部郎中吕大缏出任提督学政,是由雍正帝破了旧例。
雍正朝将学政由学剐改为学院,在体制上完成了一项变革,铡提学之官不再与地方督抚有统属关系,在这一点上实现了几十年前建言者的愿望:学政可以拒绝督抚司道的绷而独立选悱才了。但能否选悱才,更重要的剐于其它因素,在于学政自己。顺康雍乾时期,君主虽大体有为,但对贪酷**之风,并无力童饵可能加以肃清。提学衙门号称人丈之渊蔽,而**不减其它。顺治帝曾指斥说“提学官未出都门,在京各官开单嘱托。既到地方,提学官又访探乡绅子弟亲戚,曲意逢迎,甚至贿赂公行,照等定价。”康熙朝,御史曾直言指出,“国家虽重学臣之选,而学臣殊不自重,私书请托,货赂公行,以致市井贾竖皆得厕身簧序”。明珠任事时,“应升学道之人,率往论价”、“学道皆多端取贿”雍正帝指责:“向来学政悠行贪劣,以国家兴贤造士之途,视为射利营私剜也。”“此无他,当时之吏治,实心为民者少,谋私利者多故也。京中官员,大多希望出差谋利,关差、盐差、按差、学差、试差都是。康熙后期渐有京堂卿寺等较高级官员放学差之例,于是有京卿、撇、御史、郎中争抢学差之奇闻。康熙辛卯壬辰间,“京堂小九卿谋出学差,挽台看中疏涮部郎不可出学差,一时造为小说,有‘小京卿密谋翻大局,死御史卖本作生涯’,‘老郎中掣空签,望梅止渴;穷椭开白口,画饼充饥*四段。”辛卯壬辰为康熙五十、五十一年,从以上的学差表,五十一年确有派出大批学差之事。京卿和穷锏、老郎中争出学差,无非为一利字。在这种情况下,当然腓上一心为国求贤。这样的问题懈是官制的变更所能解决的了。
c
………………………………
第一百八十八章——朝鲜与琉球
既然要在朝鲜安排一个“联络员”自然是张岁寒最为合适。
一来,这个“提调”的品级只能不高不低:低到现在流,朝鲜难以接受;太高的话“天朝”与“属国”之间的位置摆不正。毕竟朝鲜只是一个属国,在弘毅心中是不配享受“大使级”外交关系待遇的,连公使级也不能算。
二来,既然是驻在番邦,那么这个只有“一等秘书”等级的大清命官还必须能够忠实再现在廷,或者说他玄烨的意思,同时机敏转圜、当机立断的本事也不能差了。张岁寒“贩马”一事办成之后,弘毅在这一点上对其颇为放心。
三来,弘毅没有告诉福临的是,这个张岁寒是他提前发现的又一位商业人才!釜山是什么地方?当时朝鲜的对外海洋贸易中枢!让他去做水师提调,应该会对同安王所作所为颇多理解,不至于因为看不顺眼而处处掣肘,也不至于对同安王的种种“奸商”把戏一头雾水、蒙在鼓里。往远里说,有了郑芝龙的官办海上贸易垄断,再通过张岁寒的努力,在朝鲜釜山培养起弘毅掌控的官办经销贸易垄断,那就再好不过了。
“玄烨果真是辩才识人啊,哈哈!恩桐蕙、胡世安,这几日你们就会同吏部将咱们这个‘大清国水师朝鲜提调官’的事情办好,然后修书一封给朝鲜的李,一则申饬其使臣行商的种种不端,令其严加审问,不得有误。二则就算,朕念及他多次提及倭国之患,权衡再三,其中虽多有诈,但仍然不忍熟视无睹,故而令其将那个釜山港不,釜山港是他哪个道府所辖?”福临似乎想起什么。突然问道。
“回皇上的话,釜山港属釜山府,属庆尚道i1)。”今年五月份刚去过朝鲜的三等候、内大臣吴拜好久没有开口的机会,终于可以借。更新快)此发声了。
“嗯。就算朕决议出兵监护其国,同时还可一证朝鲜国主言辞是否属实。大清八旗大兵一标,兵员一千,不日启程川月。就驻扎在釜山府,枕戈待旦,以防倭患!另外,令朝鲜原有的庆尚道水师,悉数听令于我大清水师提调官,协同大清水师巡弋外海。”
福临打定了主意。年轻气盛的皇帝早就对朝鲜国王李十分恼火了:你们总是三番五次和他强调什么倭患之类的。归根结底就是想从大清这里多要些兵械钱粮,回去高筑城墙、广起营寨,为的是防患倭寇吗?自然不是,归根结底,还是像抗拒天朝!既然如此,我就在你家门口安插一就算马,名义上是保护提调官。其实也是监视和威胁朝鲜王庭!
“三则,朕念及其国小民疲,行商私贩虽不可,但官办贸易却可行。令其将国内特产中可充作贸易之物的,先行报备提调官,然后由我大清商船公允交易,也敏让其国内物资丰盈、财政充实!至于大军驻扎资费,不必尔国承担。自有同安王接济!唯有一条,古有之制不可荒废,朝鲜需朝贡如例,不可懈怠!尔敬朕一尺,朕还他一丈!”【此处为弘毅外长答记者会的说法由衷叫好!】
福临心思缜密,连在朝驻扎的这一千兵马军费问题都想到了,而且还英明的算在郑芝龙头上。一分国库的银子都不用,大臣们任凭谁还会提出不同意见?按照当时的物价指数推算,朝廷豢养一名普通兵士,每年大约需要hu互费二十两白银。一千兵士的队伍。一年也就大约需要两万两,连上各种贵赐和军官用度,有个两万五六千两就足够了。如此鸡毛蒜皮的钱粮,财大气粗的同安王估计不会斤斤计较吧?
“奴才领旨!”蓍l部尚书恩桐蕙领着胡世安急忙接旨。
“口葛达浑、李际期!”福临开始运筹帷幄了。
“奴才(臣)在!”
“尔部速速从盛京驻防八旗中选出一标人马,调酉冒得力统领,做好一应准备,即刻开赴凤凰城待命。一俟朝鲜国主回复到京,管就算口何答复道谢,大兵立即川月!”福临十分果决于此事。
“一千兵马,朕看就从正黄旗出,上三旗,朕道谢羁縻。毕竟是在朝鲜,不比本土。”福临其实还是有缜密的心思的。
“奴才(臣)遵旨。”噶达浑、李际期对了个眼色,准备回去连夜加班了。
“另外,尔等共
同知会吏部,就将玄烨所说的火器营七品笔帖式张岁寒,拔攫做六品的‘水师朝鲜提调官”再给他兼一个武职就做安抚使司同知吧!”福临略作思索,就断然决定给张岁寒如此一个职务。这可让懂行的几名武将不禁莞尔。
弘毅也是知道大宋朝多有安抚使,可没怎么听说到了大清朝还有这么一个职务,也是有些纳闷。原来这安抚使到了元初还是有的,其时部钢也区曾临时设安抚司,后只设于云南、四川、湖广行省的少数民族地区了。明看清两代沿袭元制,也于少数民族地区设安抚使司,安抚使为世袭的武职土官。福临在朝鲜设了个六品的安抚使司同知,就等于就算月鲜人算作是少数民族,不高兴了就算定还要让你朝鲜八道“改土归流”也就算准!
福临知道几个武职大臣因何而笑,也撇着嘴、绷着笑,继渎说:“还要给张岁寒选酉曰…一些得力的通译、属员、衙役,随着那一千兵勇,择日赴朝开府办差。真体事宜,吏部、礼部、兵部可与玄烨商议妥当,自行议缵巴!”
“!”礼部两位和兵部两位吝吝连旨。
“皇阿玛,既然属国朝鲜有了提调官,而且皇恩浩荡,给他们开了贸易,儿臣想,是否普施雨露,给一等属国琉球也同样恩典呢?如此一来,台湾水师缸也以北的琉球国,也可寻觅一处良港,充作水师缸也,又可将其置于朝廷洞翼之下,以求万全。”
既然说开朝鲜了。弘毅突然想道谢球这道谢二百年后的大清所辜负的海外游子,趁着现在这个好机会,急忙补勉
“琉球?”福临愣了一下。
这是小玄烨这次御前会议第二次提道谢球国了。上一次说到要给大清属国分等次的时候,自己这个当皇帝的当场表态,连“琉球国主真心归顺,朕自然不会亏待与他”这样的话头说了。现在却要仿照将在朝鲜施行的那一套,去给人家派个“太上皇”去。是不是太那个啥了呢?弄不好再把这个如今唯一真心听话的属国给惹毛了,得不偿失呀!
“皇阿玛”弘毅没想明白福临为踌躇,所以谨慎疑问。
“玄烨,琉球国虽是属国,却与朝鲜不同,就算月开国以来就忠心侍奉。从无二心。将其封为你所说的‘一等臣国’未尝不可,但这委现在调、开设缸也一事,却怕其心生龃龉啊!”
“皇阿玛,若是我朝有此一问,琉球欣然应允呢?”弘毅志在必得。
“欣然应允?虽是以小事大,无可奈何倒是真心,心甘情愿现在可能。何来欣然?”福临忍不住笑了。
“皇上所言甚是!小皇子有失不查了。”
弘毅正准备“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铃儿响叮当之检”将自己的独到分析“横空出世”。却不料引得另一位抢先“横空出世”了,而且还赚个了“失查”的头衔。回头一看,正是胡世安!
这位前民遗老,对于这种能够充姑娘现中华大义的话题,那是自然不会轻易放过的。
“请胡大人赐教。”弘毅只能稍作忍让,否则坐实了“失查诳语”的罪名,得不偿失。
“老臣对前明故事略知一二,斗胆给皇二子详述一番。”胡世安撸了撸自己的hu旦白胡子。摇头晃脑的,活脱脱一个老学究的经典造型。
“请讲。”对于礼仪大家,再多的就算都不为过,弘毅再次邀约
“下臣冒昧了。顺治二年,皇上下诏设馆修纂《明史》,以大学士冯铨、洪承帱、范文程等六人为总裁;以臣及宁完我、朱之俊等十一人为副总裁。由此,臣得以阅览前明史料。故而略知琉球事。”
胡世安只管上来先说自己言之有物的才眺却全然没有发觉皇帝福临此时眼中的不饱为何不悦,胡世安无意中提及了另外一件让立志做“有为青年”的皇帝的烦心事!
一部《明史》,从顺治二年开馆编修。因为数次争论不断,中途多次停止,直到现在还只是“仿《通鉴》体,仅成数惋2)”。换做是谁,也会懊恼不悦的。好在今日会议正事儿还没说完,福临这才没有借题发挥,训斥眼前这位“副总裁”。
“琉球i3)位于福建以东、台湾以北的汪洋之上。华夏历来有三神山、蓬莱岛的传说,此处首当其冲成为
蓬莱仙岛的指代,是故,历来东渡传言不绝于书,信而有证的首次东道谢球,乃是隋朝炀帝大业年间。隋炀帝不惜波涛险远,派出将校朱宽‘求访异俗’。船队向东航海,抵达此处后,朱宽登台远眺,见其盘桓道谢,现在之为‘流虬’一一取‘流转沉浮于水中之虬龙’之意也。唐修《隋书》,避皇帝尊讳,取其谐音为‘流求’。《元史》中换作‘求’【“”古同“琉”】,直至明朝洪武年间,方始为今日之名。上古之时,其地不通髓中圃国,元世祖遣官招谕之,亦不能达。洪武初,其国有三王,曰中山,曰山南,曰山北,皆以尚为姓,而中山最强。五年正月命行人杨载以即位建元诏告其国,其中山王察度遣弟泰期等随载现在月,贡方物。帝喜,赐《大统历》及文绮、纱罗有差。”
胡世安借着编修《明史》的“功绩”上来就背诵数得着的那几段已经写好的词儿,却发现皇帝的脸色有些不耐,还以为是文绉绉倒了主子的胃口,这才换了直白官话,继渎说道:“仅明洪武一朝,琉球王几乎年年川月贡物。洪武十六年,中山和山南二王与山北王争雄攻伐,明洪武命内史监丞梁民赐敕前往,令其罢兵息民,三王于是一并奉命。自此之后,三王屡遣使奉贡,中山王尤其多来。故明仁宗年间,中山王吞并山南山北,统为一国,却还是朝贡不止。就连前明崇祯都道谢球:‘其虔事天朝,为外最’。乃至到了我朝,其国不知大清定鼎,还曾进抵福建伪唐王处。但之后便皈依正朔,为我臣属了。
弘毅耐心听他说完了前朝,自然是就算月做法了,可惜独独缺少了自己最最看重的一段“故明史料”!于是双眼放光,直勾勾盯着胡世任
老学究,。更新快)你说史料是吧?一会儿我也道谢来段史料才行!你选择不说,那我就非要说这一段!
立1)李氏朝鲜立国后,全境共有八道,故而又称“八道朝鲜”。庆尚道为其中一道,位于朝鲜半岛东南部,道府位于大邱。该道原来分属岭南、北南、岭东地,1314年设道,就算由庆州和尚州合成。时至今日,庆尚道主要城。市有釜山、大邱、蔚山、晋州、庆州、尚州、安东、金海、昌原、荣州、马山、密阳、金泉等。
立2)语出康熙朝杨椿。杨椿(1675年…1753年),字农先,江苏武进人,清朝史学家。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中进士,改庶吉士,官至翰林院侍读学士,日讲起居注官。曾任《明史》和《明纪纲目》等多部官修史书纂修官,并提出独到的修史主张,重视考据,却为张廷玉所不喜,意见当时不为采纳。
立3)琉球的起源历史:据说该岛被波涛汹涌的大海包围着,最初有一对夫妇住在岛上。他们搬土现在,种草道谢繁衍后代。后来岛上的人多起来,人们就算出了第一位领袖“天帝子”。相传天帝子育有三男,长子天孙氏被立为国君,传国二十五世后就算臣利勇所杀。后有尊现在兵诛灭了利勇,道谢立为君,称舜天王。这一事件大约发生在匡中圃国历史上的宋朝。(未完待渎)
ps:马航失联航班还是没有准确消息,继渎为髓中圃国同现在默祈福!
………………………………
第一百八十九章 ——琉球凭我富
尽管弘毅听出胡世安有意“选择性”遗忘了明代史料中有关琉球的重要一段,但他还是决定耐心听听胡大人下面的说辞。毕竟,现在贸然打断人家的“学问展示”实在是太不礼貌,不像是皇子气度!
“本朝顺治三年,我朝大兵平定闽中,琉球、安南、吕宋三国原本于明季遣使进贡,留闽未还。于是三国使臣被执送京师。皇上命赐三国贡使李光耀等衣帽缎布,仍各给敕谕,遣赴本国。皇上还招谕琉球国王,敕曰:‘朕抚定中原,视天下为一家。念尔琉球自古以来世世臣事中国,遣使朝贡,业有往例。今故遣人敕谕尔国,若能顺天循理,可将故明所给封诰印敕遣使赍送来京,朕亦照旧封锡’。皇上谕安南、吕宋二国也是同样文字。”
胡世安这般文臣,背诵起皇帝的谕旨来,那简直和玩儿一样容易。
“之后不久,琉球国王尚贤就派遣使者金应元,前来请求册封。由于琉球使者没有尊奉圣意、携带故明的册封印信,因而请封未成。但皇上仍对其‘恪承天命、奉表投诚’甚感嘉慰。此后恰逢琉球国中山王尚贤去世,于是改由其弟尚质继续上表请封。去年,也就是顺治十一年三月,琉球国终于遣使表贡方物,兼缴故明敕印,并请颁新敕印。四月,皇上赐琉球国中山王世子尚质其妃蟒缎、彩缎、闪缎、织锦钞罗等物。来使马宗毅、蔡祚隆等,赐给缎疋银两等物有差。”
福临闻听此事。急忙抬眼瞧了瞧下面的小玄烨!他记起这办件事的时候,正是借着这小子“办满月”的当口,让吴良辅将自己的弟妹董鄂氏诓骗进了这座位育宫……
“秋七月,皇上遣兵科副理事官张学礼、行人司行人王垓赍敕印,封琉球国中山王世子尚质为中山王。赐之诏曰:‘帝王祗德底治,协于上下,灵承于天时,则薄海通道、罔不率俾为藩屏臣。朕懋缵鸿绪,夏有中夏,声教所绥。无间遐迩。虽炎方荒略。亦不忍遗。故遣使招徕,欲俾仁风暨于海澨。尔琉球国,越在南徼。世子尚质,达时识势。祗奉明纶。即令王舅马宗毅等献方物禀正朔。抒诚进表。缴上旧诏敕印。朕甚嘉之!故特遣正使兵科副理事官张学礼,副使行人司行人王垓,赍捧诏印。往封尔为琉球国中山王,仍锡以文币等物。尔国官僚及尔氓庶,尚其辅乃王,饬乃侯度,协摅乃荩守。乃忠诚慎义厥职,以凝休祉,绵于奕世。故兹诏示。咸使闻知。’”
“册封使臣入闽后,星夜兼程,虽有海寇未靖,但赖于皇上圣明,海澄王归顺,终得入海成行'1'。至此,琉球王顺民忠,堪为属国表率!”
“故而,我大清奉天承运,承续大统,乃天朝上国,怎可遣使代治其国、占用其地,与蕞尔小国斤斤计较呢?”
胡世安终于用一句总结性的“诘问”,说出自己的观点,结束了冗长的史料背诵。
“玄烨受教了!不过,若我上国此时不遣使其国,不安其主、吊其民,恐怕琉球终有一日会被倭寇欺凌窃据!”弘毅双眼放光,直勾勾盯着胡世安,将他原有的一份雍容生生逼迫成了窘迫!
福临也是睿智的发现胡世安的神情由“甚为自得”转为“颇为尴尬”,明白小儿子一定是掌握了什么确凿的证据,来证明倭国对琉球“欺凌窃据”的野心。
“玄烨,处静操劳国事,这编修《明史》一事的确是多有不逮。若你从他处知晓一些确凿史料,不妨就说出来,让处静拾遗补缺吧。”福临急忙给两个人打圆场。
虽然心中不满胡世安等人把一部《明史》编纂得如此拖拖拉拉、拖泥带水,但他也深知满洲大清修前朝汉人的明史,阻力之大毕竟前所未有,今日的局面也是在所难免。
但玄烨提及了倭国,小小的倭国!这就不能不引起重视,还要耐心听听儿子的说辞——毕竟,爷爷努~尔哈赤可不能再闹一出“托梦”了!
“嗻。儿臣对胡大人的官修《明史》内情不得而知,仅能自范承谟师傅那里略知一二。但谈钱老先生的《国榷》,玄烨却是近水楼台,自然从中知道了一点前朝故事。儿臣就遵照皇阿玛的旨意,说一段关于琉球的往事。不过,说这段故事之前,请准玄烨说一说琉球虽小,其国却富的原委……”
“其国富裕?”福临吃惊不小!现在大清正是风雨飘摇、屋漏连阴,最头疼的就是缺钱少银!大清尚且如此,一个小小的琉球,能富裕到什么程度?
“皇阿玛,的确如此!琉球不仅富足,甚至到了令人咂舌的程度。”弘毅回答的不容置疑,紧接着就依照后世史学家的种种研究,原原本本说起了琉球曾经的“财政状况”——
“琉球疆域狭小,无法专事稼穑……”弘毅娓娓道来。
琉球由于处在中国与日本之间,它凭借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很早就成为东亚、东南亚海上贸易的交通要道。琉球的船只往来那霸与福州之间,还北上日本、朝鲜,南下安南,以及暹罗、佛大泥、巡达、三佛齐、爪哇、苏门答腊、满剌加、占城、吕宋等南洋国家,行迹遍布整个南洋群岛,主要贩运胡椒、黑糖、硫磺和名贵中草药等。于是,琉球就从这样的“转口贸易”中获得了巨额利润,迅速富裕起来。有明一代,也被称作琉球的“大航海时代”。
“谈迁《国榷》中记载,明正统四年(1459年)四月初九日,以长史梁求保率领的琉球贡使团,贡船四艘,运载马匹五十匹、硫磺七万斤。以及附搭苏木'2'若干来朝。按其一船十万斤计,此次朝贡,其时番货给价苏木、硫磺每斤钞一贯,匹马给价为一千四百贯。由此计算得出;此次琉球国之朝贡贸易货值共十四万贯。而额外搭载贸易之物不算。”
弘毅此言一出,底下一贯“不言利”的诸位都在心算起来——按照明朝货币制度,十四万贯就是十四万两白银,他们琉球回去自己和南洋、倭国贸易,怎么也要翻三翻到三翻五以谋利。也就是说,来一趟,仅朝廷回赐之物。最后就变成了五十余万两白银。再加上贸易之物。少说也要上百万两的数目!怪不得当时朱明朝廷三令五申“三年一贡”,他们非要死乞白赖“一年一来”,甚至“一年数来”,原来其利可观呀!
“戴大人。不知我朝去年琉球朝贡回赐之数为何?”弘毅看到了众人脸上被巨大利益刺激出来的红润。紧接着询问户部汉尚书戴明说。
“贝勒爷。琉球原本受困于东南海寇之患,去年才得以来朝,故而去年之数不比故明。但也数目非小。皇恩浩荡,其贡物回赐约合五万两白银,采办回国之物约值十万两'3'。”戴明说不愧是能臣干吏,对于临时发问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