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梦穿康熙换乾坤-第1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莫斯科发生的事情全罗刹的军役人员都清楚,别科托夫不可能不引起重视。特别是了解了中**队的基本构成之后,他很是一个期待!博格达皇帝的军队中,历来没有什么神甫、教士等神职人员,他的士兵几乎没有统一的宗教信仰,这样一来,世俗的他们就完全服从皇帝的指挥,也必须接受作为皇帝的代表来统帅军队的各级军事长官的命令!

    这可是战斗力的保证啊!

    但偏偏仁慈的皇帝陛下和小贝勒爷却表现出极大地宽容,允许他们阿尔巴队中的这些正教、天主教教徒继续去信奉自己的天主和上帝,看似是一团和气,但却对别科托夫这点小小的权力产生了牵制!这几个月以来,他“别克”佐领虽然在士兵心目中的地位很高,但谢尔盖作为神甫的位置也不低!经常会有遇到了困难士兵主动去向谢尔盖告解。

    看似正常,但在中国就不是必须的应有之意了。别科托夫捧着那份满文的名册,陷入了沉思――

    自己作为一个小小的小队长,当年在斯捷潘诺夫手下是多么的憋屈?好不容易赢得了兵部尚书噶达浑大人和明安达礼大人的信赖,果断“起底反正”,通过出卖斯捷潘诺夫、供述罗刹探险队的种种罪行,赢得了中国人的信任,也保全了手下二百多口人的脑袋,从而一举奠定了自己如今在手下士兵心中的绝对地位。

    更何况,作为罗刹国人,自己的特殊身份让皇帝陛下、特别是小爷十分看重――遥远西方的一切,似乎对他们都是一种吸引,现在的京师,也没有其他人可以就此给他们提供详尽的第一手资料了。那位风光的罗马公教【天主教】传教士汤若望倒是例外,而且也身居高位,但毕竟入华已久,而且看似对罗刹国的一切都不是十分清楚明白,对自己的“情报地位”还构不成威胁。

    但将来呢?自己作为新鲜情报的提供者的地位不再之后怎么办?那就只剩下一条路了――自己的阿尔巴队要作为保卫皇帝、保卫小爷的中坚力量才好!

    可自己的手下都是些什么人,别科托夫再清楚不过!一群见利忘义的家伙而已!哥萨克不必说了,有奶便是娘。立陶宛队里的波兰、日耳曼、瑞典人等等,可都是战俘而来的,他们从根儿上就对远赴中国充满了抵触情绪。好在小爷英明啊,让他们在富庶的中国安家落户,这些人也就再也不必回家乡去做个低级的士兵卖命,更不用以战俘的身份在远东送死了!现在他们可都是大清帝国的“上等人”了,因为他们都入了镶黄旗,成了旗人!所谓衣食无忧、高官厚禄了!

    自己必须借助这个机会让他们对皇帝陛下、特别是小贝勒爷感恩戴德、奉若救世主才好!在此基础上,确立自己整个阿尔巴队对皇帝、对小爷的绝对忠诚,至少也不能比任何一支其他的八旗队伍差!也就是说,要有绝对的忠诚!

    绝对的忠诚?那还忠不忠诚于自己所信奉的天主?亦或者说远在莫斯科和罗马梵蒂冈的正教大牧首、罗马公教教宗,以及他们代表的天父、上帝呢?

    别科托夫的答案只有一个――不能!

    一旦莫斯科知道了自己这一队人马的下落,大牧首尼康一道圣谕下达,再让这些教徒重归故土,结果会是怎样?退一万步说,普通士兵可以回去,大不了舍弃荣华富贵继续做大牧首和莫斯科政府的忠顺良民,但自己别科托夫、大清堂堂佐领若是回去,只有死路一条!自己可以通过出卖斯捷潘诺夫上位,别人也同样可以通过在莫斯科出卖自己而上位!

    所以,绝对不可以让莫斯科正教教廷影响到自己的身家性命和光明前途!

    但如此一来,谢尔盖作为一个虔诚的神甫,就成了一个大大的麻烦!这可如何是好……

    (本章待续)

    《打油诗一首?藏头》

    读文阅史只长息

    正说当年有契机

    版定图开皆夙愿

    去来神秘亦难期

    起身百载光阴渡

    点尽人间苦与疾

    中镇边夷平海晏

    文安武定喜泪滴(未完待续。。)
………………………………

第三百一十八章——阿尔巴人队(三)

    就在罗刹队队长、或者说阿尔巴牛录章京【顺治十七年改“佐领”】别科托夫因为自己的小小权利受到了东正教神甫的潜在威胁而一筹莫展的时候,皇仆局的差役来了,打断了他的冥思苦想。

    小差役通报的指令是,让他和麾下五个正六品的骁骑校一起到皇仆局当差问话。别科托夫不敢耽搁,送走了这位差役之后,就点齐了手下五人,一起出景山大营来到了紫禁城西北角外的皇仆局衙门。

    弘毅是提前一步到的皇仆局大堂,先抽空看望了一番正在这里忙着皇太后赐婚阿尔巴人事务的那一班干员们。为首的杜笃祜这两天似乎根本没有收到重阳节那晚的御前会议的影响,而是抓紧时间在做着各项准备工作。

    弘毅很满意杜笃祜和他的手下一班人的效率,更钦佩他能在这个时候淡定自若的全身心投入工作。要知道,这两天因为御前会议的事情,京城官场之中早就是蠢蠢欲动了,很多人都在借机打听着“帝、后、爷”这三方暗地里的动静,以求早作应对。

    “帝”自然是指顺治帝福临,“后”也是皇太后布木布泰不差,而新近在京城消息灵通人士的口中,多了一个“爷派”,就让人寻味了。“爷”,就是指小贝勒爷玄烨。而且“爷”字与“烨”字同音,可谓是再明白不过了。不管小玄烨愿意不愿意,大清的官僚阶层已经把这个三岁的娃娃说得神乎其神。俨然成了当今政坛的一颗新星,大有和帝后两派分庭抗礼之势!

    当然,绝大多数人在一番仔细分析之后就轻而易举得出了一个结论——爷派长久不了。原因在于,与“帝”、“后”两派相比,小爷年纪太小,真正染指大权的日子遥不可期。最最关键的一条,就是小贝勒爷虽然官衔有了不少,总的来说就是“一爵五职”了,但您瞧瞧这一长串名号就再清楚不过了:“大清多罗贝勒、火器营左总统大臣、下五旗宗室总理、宗人府右宗正兼领皇家仆吏局掌印大臣、罗刹队归化宗室管带”,都是些中看不中用的玩意儿!

    多罗贝勒是爵位。后面的小皇子再生出来。也差不到哪里去。

    下五旗宗室总理,说是替皇上管事的,其实下五旗的旗主也好,固山额真也罢。未必会真将一个小毛孩放在眼中。您管着下五旗的宗室事务。那还不如官一个有用!五个都管。那就等于不管!

    罗刹队归化宗室管带?哈哈,和二三百降人玩在一起了,有什么用呢?

    若说有用。可能就是“火器营左总统大臣”和“宗人府右宗正兼领皇家仆役局掌印大臣”了。一个是火器,一个是宗室和包衣奴才的事情!但火器营不掌兵权,空有神威大将军炮您没有炮手不是?还是白给!宗人府右宗正看似显赫,可人家岳乐才是正主儿,您主要是那个皇仆局!

    说到皇仆局,很多人更是大摇其头。为何?因为若真是让皇仆局闹翻了天,第一个跳出来反对的就是那些皇亲贵胄!他们怎么会眼巴巴看着自己的身边奴才一个个去向皇帝的小毛孩请示汇报的?闹大了,最后皇太后和皇帝八成会将这个皇仆局扼杀在摇篮里的!

    于是,坊间传言中,绝大多数都认为皇上最近是被皇太后逼急了,才出此下策,要让自己的小儿子出来当枪使,出出风头,转移一下众人的目光而已。要不了多久,这个三岁小孩子统领的皇仆局,也许就成了一个摆设,成了小孩子过家家的地方了。

    更有甚者,现如今已经有一种隐隐约约的声音在暗地里传播——小贝勒爷两岁开口说话,三岁开衙办差,虽然是金乌转世,却未必是天降祥瑞,闻所未闻的事情,说不定到头来就会是“异数异端”也不一定……

    对于这些议论,弘毅早就访听了个**不离十了。当然不是让梁工在宫内访听的结果,而是有赖于侍卫玛拉出宫拜托了那位新朋友的作用!

    这位新朋友,就是当日在琉璃厂偶遇的瘸腿乞丐、“残障人士”赵世翔!前不久诏设皇仆局之后,就是靠着此人和一帮三教九流的朋友的大肆散播,得以在京城流传了设立皇仆局的“重大意义”。现在看,无论是褒是贬,只要是有反响就是好事,弘毅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为了感谢这位赵世翔,当日弘毅还委托玛拉送给了赵世翔一百两银子以示感谢。经过这一来二往,玛拉和乞丐赵世翔也成了好朋友。当京师再次流传出关于重阳节御前会议、特别是关于小贝勒的不利流言之后,玛拉第一时间得以知晓,进而禀报了小玄烨。

    奇怪的是,听到这许多流言蜚语之后,小贝勒爷居然呵呵一笑,只有一句话给玛拉:“该来的总会来的”,听得没几个心眼的玛拉好不费解。看到玛拉不解的样子,弘毅补充了一句:

    “好了,玛拉,我知道你的忠心,也感念赵兄弟的一片苦心。你去告诉他,就说我虽然贵为皇子,但也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绝非什么金乌转世可论。说不定什么时候,我还需要他的鼎力相助呢!”

    “要他鼎力相助?爷,您这是何意?世翔兄弟虽然和奴才相交甚欢,但他不过是个乞丐,充其量有些三教九流的朋友罢了,您怎么会有需要他鼎力相助的地方呢?”玛拉对这个充满感**彩的词汇大惑不解。

    “呵呵,多一个朋友多一条道,这个道理你不知道吗?”弘毅故作神秘的招了招手,让玛拉把脑袋凑到自己跟前。

    “那日御前会议的众位大人,这几日都做了什么,你我都无法尽知其详。但,你这位世翔兄弟却有自己的办法……”

    一番耳语之后,玛拉恍然大悟。

    “所以,我不让梁功去访听,是因为他一己之力是如何也不会知道那些幕后的事情的,但,三教九流之中,却有高手隐身。你说,这算不算鼎力相助?而且,我们要成就一番事情,这样的助力还真是不能缺少的。你可以明白告诉赵世翔,就说我玄烨将来有求于他的时候,还请他不吝襄助啊!”弘毅收回了脸上的笑容,说的毫不含糊。

    “嗻,奴才明白了。”玛拉赶紧领命。

    这一番密议之后,弘毅一行才动身前往了皇仆局。

    *

    *

    “贝勒爷,这是阿尔巴牛录中意欲娶亲的人员名单,这是八旗寡居之妇的名录。下官以为,奉了皇太后懿旨,这些寡妇必定会有不少欣然应允的。”

    杜笃祜捧着两本名录,递给弘毅观瞧。

    “哦!还是那句话,你办事,我放心,我就不看了。有杜大人操持,定然不会辜负皇太后和皇阿玛的一番苦心!”

    弘毅一如既往,对杜笃祜搞出来的材料都是百分百信赖。这让杜笃祜再一次感动不已。

    “不过,我听阿尔巴牛录的包衣佐领别科托夫说,他手下之人想沾点皇恩的人大有人在,可能不止原来汇总上来的数目。毕竟,在大清娶妻生子,就算是扎根儿了。是不是,别科托夫?”弘毅转而询问立在下手的别克队长。

    “是,小爷!奴才手下的三百一十七人中,只有两人愿意独身!”别科托夫急忙出来接话。

    “两人?那另外的一个是谁?”弘毅对这两个人也是有些意外,或者说,除了甘愿一声侍奉天主、转作“黑神品”的神甫谢尔盖之外,居然还会有人不愿意讨老婆?

    “回小爷的话,那一个叫做尼古拉?伯努利。他是作为一名日耳曼战俘才被发配到远东来的。他今年不过三十四岁,却不愿意将生命浪费在婚姻之中……”别科托夫幸亏在来之前一直在研究自己的那份花名册,故而说的很详细,却有些理亏的样子。

    果然,听到别科托夫的言论,包括杜笃祜在内的所有人几乎都忍俊不止了。在中国人看来,什么叫“将生命浪费在婚姻之中”呢?简直是一派胡言乱语呀!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些野蛮人简直是荒谬之极!

    唯独没有笑的是弘毅。

    (本章待续)

    《打油诗一首?藏头》

    读文阅史只长息

    正说当年有契机

    版定图开皆夙愿

    去来神秘亦难期

    起身百载光阴渡

    点尽人间苦与疾

    中镇边夷平海晏

    文安武定喜泪滴(未完待续。。)
………………………………

第三百一十九章——阿尔巴人队(四)

    不愿意结婚就是怪胎吗?弘毅可不这么认为。

    在他看来,如果说不愿意结婚,原因一定是多种多样,除了先天与后天性的生理和心理的“不能够”之外,还会有许多具体情况。这倒不是因为弘毅来自性文化“变态式”开放的二十一世纪中国的原因,而是“不结婚”的原始冲动自古有之。无论是古罗马时期还是唐宋时代,古今中外有多少“同好”之人被重重“礼数”所禁锢,从而无法按照自己的原始冲动来做出选择呢?所以,弘毅很理解。可是,在眼下的时代真的遇到了“奇葩”,他还是忍不住要好奇这位尼古拉。伯努利的特立独行。

    特别是别科托夫那句话引出来的诸多信息,更引起了弘毅的强烈兴趣。从这典型的履历表式的表述中,他似乎感到这位日耳曼来的俘虏有充足的理由不愿意结婚,或许这个原因真的会让那些普通人习以为常的俗物,成为对不平凡者的生命的浪费!

    “他是这么说的?”

    弘毅用轻声问话,礼貌的告诉所有人先不要聒噪。果然,那些满汉干员,立即收拢了神行,重新变做道貌岸然,只是一直盯着别科托夫,看看这位大鼻子武官会给自己的属下作何解释。

    “是的,他是这么写的。”

    别科托夫指了指桌子上自己刚刚统计而成的那份名单。他不想多说什么,因为这其中的原因就算是他自己也还没有搞懂。

    “找出来给我看。”

    弘毅望着厚厚一本簿册。自然不能亲力亲为去寻找这位独身主义者的位置,但还要决定一探究竟,于是摆出了上位者的架势,只动了动嘴,根本不用亲自动手。

    “嗻!”

    很快,别科托夫轻车熟路的翻到了这位尼古拉。伯努利的名下。果然,此人的基本情况,别科托夫说得毫无差错,只不过过于简单了一点!在尼古拉的“社会关系”一栏中,还有许多人名!

    在细细阅读这一长串音译成满文的姓名之前。弘毅忍不住很是自得的盯着“社会关系”这四个字欣赏了一番——社会关系。我们这个伟大的国家,无论是民国还是新中国,都受到了苏俄革命对人的zhengzhi审查的深刻影响,在后来的许多年中沿用至今的《个人履历》之基本构成要件。终于被做过组织人事工作的弘毅拿到了十七世纪中叶来大放异彩了!而且。对于这些来源成分十分复杂的各色罗刹俘虏。简直是恰到好处!

    当然,对于弘毅来说,搞清楚家庭背景不是为了什么唯出身论的“根正苗红”。也不是为了什么大清洗的刨根问底,而主要是为了了解一个人的社会关系网,进而发掘他的社会活动能力的潜质。后世的中国,许多世界五百强的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很快也学会了通过家庭关系一栏来判断新招聘人员的潜在价值,进而依托他们去开拓崭新的中国市场【自然包涵大陆和港澳台全部】,这种入乡随俗的做法,让许多欧美大公司得以迅速在中国市场站稳脚跟,当然,也让一些胆子太大、心眼太少的公司吃了大亏、栽了大跟头!

    好在顺治年间的中国,这种“潜规则”还没有遇到“制度敌手”、“体制阻碍”!所以,在罗刹降兵身上来个大揭底似地“社会关系调查”,没有人会提出异议。但是他们更不会想到,这一本厚厚的包含有履历和社会关系的花名册,数年之后会带来怎样的冲击和改变!

    看着看着,弘毅的眼睛突然睁的大大的,就像是发现了一座宝藏一般放着贪婪的光芒!引得别科托夫也伸直了脖子,努力凑过来瞧一瞧,他还以为自己漏掉了什么重要的信息!

    “家族概况:我是瑞士的伯努利家族的一员……原籍比利时的安特卫普'1'……我的祖父因为跟从约翰。达尔文的教诲而提倡对罗马公教的宗教改革,因而十分不幸的于1583年遭到了比利时教会的宗教迫害,不得不迁往了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法定加冕地——德意志的法兰克福……由于担心继续遭到迫害,我的祖父后来继续迁徙,定居到了瑞士联邦西北部的巴塞尔地区,这里是新教的圣地!”

    “……在难得的平和环境中,我和我的父兄们一样,终于可以潜心研究我最最喜爱的数学了……我的亲弟弟,尼古拉斯。伯努利,比我小两岁,和我一样酷爱数学,却比我更有天赋……可惜好景不长,三十年战争的噩梦,让我成为了罗刹人的俘虏,被迫来到了伟大的博格达皇帝的土地上……”

    “我虽然不是纯正的阿尔巴人,但我愿意在皇上的庇护下求得一片乐土,去了却我对数学王国孜孜以求的夙愿……愿上帝保佑吾皇!”

    “志向:我愿意将我的一生奉献给我挚爱的数学……”

    ……

    “啪”的一声,弘毅终于猛地将厚厚的名册扣合起来,吓得别科托夫像乌龟一样缩回了长长的脖子!

    “别科托夫!”弘毅有些兴奋的喊道。

    “奴才——在!”回答之人心神不宁!

    “你立了大功一件!这个尼古拉就不要勉为其难的让他结婚了!”弘毅挥舞着右手,急切的说道。

    “小爷,他可能是一时鬼迷心窍,还请您饶恕他的无礼吧!”别科托夫怯怯的说道。

    “什么?饶恕?你——哈哈,你弄错了!难道你以为我会降罪于他?哈哈,不,我不但不会惩罚他,我还会重用他的!当然了,你办差用心,也是大功一件!”弘毅恍然大悟,却不能做过多解释。

    “你回去告诉尼古拉,哦,现在我们有两个尼古拉了!一位是作战勇猛的大清猛士尼古拉,一位是精于运算的数学家尼古拉。”

    弘毅充满鼓励的望着下面的另一位尼古拉,现在是阿尔巴人牛录的骁骑校。自然,尼古拉经此一表扬,立即精神百倍,腰板儿听的笔直,大有小爷一声令下就肝脑涂地、战死沙场的气势。弘毅很满意的点了点头,继而转向别科托夫说道:

    “你就说我尊重数学家尼古拉的选择,让他明天就去火器营的火器教习研究院报道吧。去找汤若望,做数学教员!”

    “嗻!”别科托夫终于放下心来,急忙叩头谢恩。

    弘毅难掩心中的喜悦,挥挥手让别科托夫起身。在场的所有人都不可能知道,这个尼古拉。伯努利,是著名的伯努利家族的一员!

    伯努利家族,其实是一个商人和学者的著名家族,兴起于瑞士的巴塞尔。这个家族的建立人叫做莱昂。伯努利,于16世纪,也就是尼古拉所说的1583年从比利时的安特卫普移民到了巴塞尔。从十七世纪到十八世纪,伯努利家族代代相传,人才辈出,很多艺术家和科学家都出自于这个,特别是在三代人中连续出过8位著名的数学家,堪称是数学史上的一个奇迹和神话。他们的后裔中,也有不少于120位被人们系统地追溯过,他们在数学、科学、技术、工程乃至法律、管理、文学、艺术等方面享有名望,有的甚至声名显赫。

    (本章待续)

    《打油诗一首。藏头》

    读文阅史只长息

    正说当年有契机

    版定图开皆夙愿

    去来神秘亦难期

    起身百载光阴渡

    点尽人间苦与疾

    中镇边夷平海晏

    文安武定喜泪滴

    '1' 安特卫普位于今比利时西北部斯海尔德河畔,是比利时最大港口和重要工业城市。十六世纪曾因为葡萄牙人在此地经销印度香料而十分繁华,成为当时欧洲最富有的商业城市。但因为1568年爆发了八十年战争而迅速衰落。因为数学、特别是以会计为代表的统计运算技术对商业的巨大影响,安特卫普的数学十分发达。(未完待续。。)
………………………………

第三百二十章——阿尔巴人队(五)

    单论数学成就的话,在伯努利家族中最出名的,就以雅各布?伯努利和约翰?伯努利两兄弟,以及后者的两个儿子:丹尼尔?伯努利和小尼古拉?伯努利,还有他们的侄子尼古拉一世?伯努利等人最为著名和重要。这些大数学家可都是数学史上的奇才!最不可思议的是,他们中的大多数数学家,并非有意选择数学为职业,然而却忘情地沉溺于数学之中,有人调侃他们就像“酒鬼碰到了烈酒”。即使是文科生,你也应该听说过概率论、对数螺线和伯努利定律。

    尤其是“伯努利定律”最为著名――在一个流体系统,比如气流、水流中,流速越快,流体产生的压力就越小。它之所以为人共知,是因为飞机最终能够翱翔蓝天,就是因为人类掌握了这一定律!

    而伯努利家族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