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梦穿康熙换乾坤-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箭。

    九百骑兵以迂回机动的路线,很快就逼近了城塞之外的壕沟半里左右,开始迅速加速冲锋。这个距离再加上壕沟与城墙之间的百余步距离,城头的鸟枪还是根本够不到的!镶黄旗先锋营的士卒开始分出两路,继续沿着射程的边缘去南边和东边,而负责西边的三百马队也开始一边提速一边分散,准备迅速跨越壕沟,到城头之下搭弓放箭,然后再趁着鸟枪换药装弹的功夫迅速撤退,准备第二次进攻。

    远处的鳌拜满意的看着这支训练有素的骑兵队伍一次有序展开。按照这次演武的约定,清兵箭簇前面一律改三棱箭头为单棱钝头,并包以棉花,沾以石灰,只要有罗刹人身上落下白色石灰印记,那就是阵亡。而罗刹降兵的鸟枪里面,也用打磨圆滑的软质粘土球替代了铅丸钢珠,涂以朱砂,中枪之后虽也痛疼,但不致命。只要是清兵身上落下红色印记,那也一样算作阵亡!不过现在看来,罗刹人在两个小孩子的指挥下,还没有意识到这相对分散又互相呼应的几百骑兵一旦提起速度,那鸟枪兵即使列阵齐放,也不能斩获多少……

    正在鳌拜以为大局已定的时候,城塞帅旗下,突然大旗挥舞,接着罗刹人特有的号角声响起,但见那原本并没有引起鳌拜太多重视的壕沟里,居然出现了一排鸟枪兵,差不多二三十人的样子,也不瞄准就“乒乒乓乓”一顿放枪,瞬间就倒下十几匹战马。

    鳌拜一惊,昨日还在嘲笑这小贝勒爷不懂战事,把个壕沟挖的曲折迂回,还那么窄,不到一个马身的长度,而且还浅,不到一人高,人站在里面都刚刚到胸口,这简直就是儿戏了。所以今天才回如此大胆的准备纵马跨越,谁知这里面不知道什么时候居然藏了一些罗刹鸟枪兵!好在这些鸟枪换药装弹的程序十分繁琐,即使是在城垛之后,再次开火也需要好久时间,那时候余下的骑兵早就冲到城下了!

    正在这时,眼前的一幕让鳌拜傻了眼――第一排鸟枪兵没有立在原地装药填弹,而是俯下身子不见了踪影,身后却站起另一排二三十人的罗刹兵,又是一阵“乒乒乓乓”,又是十几名骑兵落马!再接着就是如此第三次。三百骑兵折了五六十,后面的战马不得不有意减速,避免马踏同袍。这一减速,大大便宜了罗刹人,原本第一排的鸟枪重新端了起来!一阵齐射过后连着又有两拨,鳌拜又损失了五六十人!鳌拜急忙令左翼回撤,跑到距离壕沟之外“木刺障”不足十几步的前锋营将士只好勒转马头,又被装弹完毕的三排鸟枪兵放倒了五六十,三百人跑回中军,只剩下了一百多一点。

    另外两队骑兵也好不到哪去,壕沟里的鸟枪兵对从自己眼皮子底下移动过去的骑兵从容瞄准,轮次射击,也是大有斩获。有些骑兵见势不妙,直接冲过壕沟逼到城下,准备回过身来箭射壕沟中的罗刹人,结果城头又是战旗一展,城垛口里又伸出一二十杆鸟枪,一起对付这一两个冲过壕沟的倒霉鬼,那自然是没个跑了……

    一个时辰之后,九百前锋营骑马跑回来不到四百,损失过半。那余下的五百多人,揉着身上的点点红斑,勉勉强强从地上爬起来,去追赶自己受伤受惊、四散而逃的战马去了。

    鳌拜大为恼火,这完全出乎他的预料,而且他断定,这个结果也是木兰演武场中所有文武大臣所无法预见的!

    “众将士,跟我冲!”鳌拜大吼一声,一马当先,带着余下的不到五百人冲下了观战的小山坡,气势汹汹、势在必得!站在城头的弘毅,不禁想起了年少时看到的那一部描写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老电影里面的桥段:三万清军铁甲骑兵被五百英法联军的马克沁机枪屠杀殆尽!何等悲壮!何等凄凉!

    尽管艺术创作的与历史严重不符,因为马克沁机枪直到1883年才被英籍美国人海勒姆・史蒂文斯・马克沁发明,但那种落后于历史的惨烈却是血淋淋的现实!

    此刻的弘毅,心头也不禁对当先冲锋的鳌拜产生了一丝敬佩!但,这一次不彻底打败你鳌拜,这穿越就真的太逊了!来吧!八旗铁骑!弘毅对着别科托夫一挥手,城头军旗又是一阵舞动,号角齐鸣,城下三百罗刹兵已经悄悄就位……

    近了,很近了,鳌拜和护卫马上就要冲到木刺障眼前了,城头上的弘毅看得十分清楚,底下不远处的那位“巴图鲁”先生怒目圆睁,呀呀的吼叫着什么,已经开始张弓搭箭,准备再逼近一点就要“万箭齐发”的样子了!

    “放!”还是弘毅率先大吼一声,别科托夫就忙不迭再一次吹响号角,又是一阵鸟枪齐射,不过这一次可不是在壕沟之内了,而是壕沟之后、城墙之下十几步宽平地之上的鸟枪齐射!

    城下不远处的鳌拜顿时大惊失色!一路狂奔,他明明看到壕沟里的鸟枪兵都已消失不再露头,还以为他们返回了城堡死守,谁成想这平地之上会出现数百名趴在地上的鸟枪兵?这鸟枪历来都是站成排而后齐放,哪有趴着各自为战的道理,那不是在骑兵刀下找死吗?可为什么趴在那里却不见踪迹?

    犯了经验主义错误的鳌拜大人哪里知道,这就是沙尔虎达父子首创的“散兵坑”,已经被弘毅在西南东三个方向,按照一定散射面布置了个密密麻麻、毫无死角。更有甚者,弘毅进一步发展了沙尔虎达的单列战壕技术,又在战壕后面增加了几条交通壕,把散兵坑和战壕连接在了一起,只要罗刹兵猫着腰在交通壕里面来回穿梭,外面的骑兵不仔细观察还真是看不到一个人影!

    于是,鳌拜剩下的骑兵在准备跨越木刺障的时候,就被第一波交叉火力消灭了数十人。按照每坑三人的部署,余下的两拨火力齐射再一次把二百多骑兵撂于马下,其中也包括冲在最前面的鳌拜。

    看台之上的皇帝福临这时候终于明白了,玄烨所言新式“扳机式击发火绳枪”到底先进在何处!其实,论射程,局限于当时的制作工艺,一般火绳枪的有效射程一般都在100米左右,也就是三十丈。但扳机式击发火绳枪却大大提高了射击精度和轮射速度,平均每分钟能击发2到3枪,而老式火绳枪因为需要用一只手去压火绳入火盖,击发速度很低,射击精度也很低,很多时候还需要两个人互相配合。这种击发频率的进步,在骑兵进入战壕散射面之后就彰显无遗,大大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三军失帅,阵型大乱,更被余下的几波次散兵齐射消灭了个**不离十了。唯一的意外就是鳌拜的几名亲兵,虽然早已挂红“阵亡”,也难耐痛失主帅的暴怒,居然翻过壕沟,真正手刃了三五名趴在坑道中的罗刹人……早被告知这次只是演习的哥萨克人也有些愤怒了,纷纷要举枪射杀这些不讲信用的清兵。虽然铅丸被换作了石子,可是在如此之近的距离上瞄准他们的脑袋,也一定是一枪一个的。

    别科托夫看出了局面的变化,竟然从城头一跃而下,也顾不得疼痛就从地上爬了起来,大声用俄语斥责、警告那些两眼冒火的手下,还差点被背后一名清军举刀砍杀。幸亏城头上的弘毅看得清楚,即使大吼一句:“都给我住手!”那名清军凶神恶煞一般的回过头来,看到身着黄马褂的贝勒爷怒不可遏,这才愤愤然收刀退去。

    别科托夫被弘毅的大吼吓了一跳,回身才发现自己刚才真是命悬一线,十分感激的面相城头帅旗单膝跪地。

    弘毅顾不得其它了,赶紧命传令官鸣金收兵,恰在此时,点将台上的福临十分及时的吩咐镶黄龙旗猛烈晃动,也是传令双方各自收兵,这才制止了事态的恶化……
………………………………

第四十四章 ——初识鳌拜才

    一个时辰之后,弘毅、福全和鳌拜三人,一前一后都登上了皇帝所在的点将台,而且都是被别人伺候着上来的。弘毅自然毫发无损,但是不到一岁半的贝勒爷太矮,只能是被亲兵背着上来,福全也是这个待遇;鳌拜中了三四鸟枪的石子,还从马上摔了下来,鼻青脸肿腿脚酸痛,也完全可以被抬上来,但是作为满洲第一图巴鲁,鳌拜还是咬着牙,在亲兵的搀扶下自己登上了高高的台阶。

    所有人都是出奇的安静。刚才发生在眼前的一切,虽然不是实战,却一样触目惊心。一千八旗精锐,在第一图巴鲁鳌拜的率领下,对付区区三百鸟枪兵和两个毛孩子,居然在一个时辰之内几乎全军覆没,败得一点脾气也没有!这种震撼,不亚于泰山崩于前!

    鳌拜走到皇帝御座面前,奋力将两名亲兵退到一边,噗通一声跪在石板上,大声说道:“皇上,奴才无能,全军覆没,请皇上治罪!”接着就鼻子贴在地面上,再也不抬头了。

    旁边的弘毅也是同样的动作,但是一言不发,就是陪跪而已。此时此刻,所有的语言都比不过刚才那一场出人意料的演武!

    没有人再说话,只有四周的龙旗军幡,在中秋的凉风中猎猎招展,不是发出清脆的声响……

    此时的弘毅稍微偏了偏眼神,看到几行大汗珠正从鳌拜的脖子上往下成串儿的流着,那黑黑的脸庞要不是还裹着一圈大胡子,现在估计一定是酱紫的颜色了,只是不知道是因为伤痛,还是羞愧的缘故。

    过了好久,弘毅看到福临的那双明黄战靴出现在自己面前,而后就是一只大手扶住自己的胳膊,轻轻把自己拉了起来。

    “都起来吧。”福临有些无趣的说道。

    “谢皇阿玛!”弘毅痛快的说道。此时他是十分理解这些满洲关外走来的八旗贵胄的复杂心情。当年努~尔哈赤十三副遗甲起兵,满洲健儿刀光剑影冲杀出如今的天下,入关不过十几年,就被后世的热兵器战术打得落花流水,这种痛楚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够消弭干净的。但与此同时,弘毅对这个方兴未艾的统治阶层还是有信心的,他们不是二百年后的没落贵族,死抱着祖宗的基业不求进取,对于一个刚刚大争天下、定鼎中原的少数民族来说,学习就是最有用的利器!更何况今天的事情就那么摆在眼前,毫无遮拦,只有直面这令人难堪、令人懊恼、令人痛彻心脾的痛苦,才能激发他们迎难而上的雄心壮志!

    “皇上,奴才小看了两位贝勒爷的本事,小瞧了二阿哥的神机妙算,奴才输的不冤枉!请皇上下旨降罪,奴才绝无二话!”还是鳌拜率先打破了沉默。

    “不,皇阿玛,这也不怪鳌大人。儿臣这战法,是借鉴了宁古塔昂邦章京沙尔虎达和他儿子的创立,只不过又听了罗刹降兵头目别科托夫的供述,这才勉强为之的。今日虽然小胜,却也是机缘巧合罢了,大清八旗的威风犹在,鳌拜将军的虎威犹在,我大清军力的披靡犹在!”弘毅太知道这种场合下,一把手领导的面子十分下不来,那就一定要先主动给领导找好台阶架好梯子,然后把自己尽量放低,如此一来,一把手就会顺理成章的顺便肯定一下各方面的优势,安排大家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皆大欢喜了。我那十几年机关工作的经验呀,照样能为穿越大计服好务呢!

    “皇上,奴才以为,鳌拜将军之败,不在八旗战力不堪,亦不在于鸟枪火器之利,而在于贝勒爷火器运用之法的巧夺天工!假若我八旗将士能够在弓马骑射的看家本事上,再习得这火器运用之妙,合二为一,那就是天下无双了!”说这话的,正是安郡王岳乐。弘毅终于等到了自己心中的理想答案,忍不住在心中高赞:清初改革派就是不一样!

    “皇上,奴才也以为安郡王所言极是。奴才在呼玛尔城下与罗刹四百匪兵恶战,也没有遭到这种战法,那些罗刹鸟枪兵,在我八旗铁骑面前,一样是不堪一击,只不过依仗着城高沟深才勉强支撑了三月有余。奴才以为,是贝勒爷的战法精妙,可大力更张才好!”这位是明安达礼了,看来弘毅不知不觉中又为大清培养了一个对火器使用有点心得的重要将领。

    “奴才(臣等)附议!”终于,所有受邀观看此次“木兰演武”第一场的满汉重臣,都对火器的使用产生了一个新的认识。

    “鳌拜,你以为如何?”福临心下已经有了主意,但还是追问一直跪伏在地上败军之将,毕竟,此时此刻他的态度才是最有代表性的。

    “回皇上,奴才输得心服口服。”鳌拜没有抬头,但言辞凿凿,没有丝毫闪烁。

    “哦?服在何处?”

    “回皇上,奴才服在三处。其一,西洋鸟枪发火装药过程流畅,齐射间隔用时较短,奴才佩服。其二,壕沟不拒战马而藏兵,形如土遁,来去无踪,奴才敬服。其三,鸟枪兵卧于散坑之中,看似散乱,实则章法规矩,面面俱到,所向之地无有遗漏之处,奴才信服。总之,对于二阿哥此次对于西洋鸟枪的纯熟运用、对于罗刹降兵的排兵布阵,奴才都是真心的心服口服,绝无二话!”鳌拜说完,在地上转了半个圈,对着旁边的弘毅又是一拜。

    弘毅心里也是十分赞叹。毕竟,短短一个时辰的演武,作为临阵指挥,鳌拜居然将西洋燧发枪'1'的优点、战壕与散兵坑的排布特点都大差不差的概括了出来,真可谓是一员良将!

    先不说原本几百年之后才会出现的战壕和散兵坑,单说能够一眼看出这燧发枪的优势就不简单了。明末清初之际,中国的所谓火枪,大多数还停留在火绳枪的认识范围之内。这火绳枪的结构特点,是枪上有一金属弯钩,弯钩的一端固定在枪上,并可绕轴旋转,另一端夹持一燃烧的火绳,士兵发射时,用手将金属弯钩往火门里推压,使火绳点燃黑火药,进而将枪膛内装的弹丸发射出去。由于火绳是一根麻绳或捻紧的布条,放在**或其他盐类溶液中浸泡后晾干的,能缓慢燃烧,燃速大约每小时80毫米~120毫米,这样,士兵将金属弯钩压进火门后,便可单手或双手持枪,眼睛始终盯准目标。据史料记载,训练有素的射手每3分钟可发射2发子弹,长管枪射程大约100米~200米。明朝嘉靖元年(1521年),明军在广东新会西草湾之战中,从缴获的2艘葡萄牙舰船中得到西洋火绳枪。1548年,又在缴捕侵扰我国沿海双屿的倭寇时,缴获了日本的火绳枪(铁炮)。明王朝的兵仗局,很重视仿制火绳枪,制成了鸟铳(鸟铳是明朝对新式火绳枪的称呼,因为枪口大小如鸟嘴,故称为鸟铳,又称鸟嘴铳)。

    到了1620年左右,法国的马林・布尔吉瓦发明了利用金属片与燧石互相敲击点火的燧发枪并广泛应用到欧洲军队之中。类似的中国燧发枪,是在明末的1635年,由毕懋康发明的自生火铳。自生火铳射击前先将轮弦转紧,瞄准后扣下扳机时弦轮快速旋转摩擦燧石点火。但在清代制出实物后,只供于皇帝打猎使用,并未使用在战场上。

    这一次假借罗刹人之手,竟然让鳌拜看出了火绳枪和燧发枪之间的利弊差距!看来还要再试探试探这位鳌拜大人的真水平才好……想到这里,弘毅开口说道:

    “玄烨不敢领受鳌拜大人如此谬赞!”弘毅急忙往旁边挪了挪,算是闪过鳌拜的大礼,接着说道:“还请鳌大人教我,如若异日贼兵有此战法,我军如之奈何?”

    “贝勒爷过谦了!不过若要奴才说,以今日阵仗,骑兵不可首发,以免平白受损,而是先用红衣大炮齐射鸟枪兵阵地,毁其阵前拒马,伤其沟中士卒,夺其锐气,而后一鼓作气发起总攻,直取一面之敌。一面壕沟夺下,则兵勇入其内,以短刀弩箭推进。壕沟宽不过丈余,鸟枪无法方便掉头,自然不如八旗将士的刀箭凶猛。如此一来,四面皆可下!”鳌拜果然不是白给的,很快就给出了自己的一套解决方案,让弘毅又是一阵佩服。

    “皇阿玛,鳌大人所言,句句在理,儿臣也是心服口服!假若二次对阵,儿臣必败!八旗必胜!”弘毅跟着摆出了一个高姿态。福全跪在一旁,早已经抬头聆听了半天了,虽然一只眼睛失明,可双目却异常炯炯有神,流露出对这沙场之事的极大兴趣。

    “好,你们说的都有理!我大清骑射得天下,但不能仅凭骑射治天下。士农工商,兵田工桑,都有定理,不能一味抱着关外的旧例去排布华夏的臣民。这沙场战事更是如此!朕以为,今日木兰演武可谓精彩!兵部尚书噶达浑可在?”福临大喜,问道。

    “奴才在!”

    “尔部可速将今日演武经过详细记录,将多罗贝勒玄烨之法整理成例,待朕过目之后,以《大清火器御守战法例》颁行天下!”

    “奴才领旨!”

    “皇阿玛,儿臣有奏。”弘毅突然前行一步,大声说道。

    “好,朕的小贝勒也有事禀奏了,说吧!”福临按照弘毅腹排的步骤肯定了八旗的勇猛和火器的堪用之后,心情不错。

    “儿臣感念皇阿玛的褒奖。不过,儿臣还是以为,这《大清火器御守战法例》虽然可以勘定,但是不可颁行天下!”弘毅直截了当。

    “为何?”福临一愣,难道这天资聪颖的小玄烨刚才伤着脑袋了,居然忘记了自己这皇帝可是“金口一开、驷马难追”的?竟然让朕收回成命不成?

    “皇阿玛,只为两个字――保密!”弘毅依然执着。

    “皇阿玛,为何罗刹人鸟枪配备齐全,却败在了明安达礼和沙尔虎达两位的手下?因为他们现如今还没有参透这火器使用的精髓。但若我朝颁行《大清火器御守战法例》于天下,罗刹人和那些西洋蛮夷定会知道。那些人里面,可未必都似汤老玛法等西洋教士一样终于我大清!”弘毅望了一眼汤若望,目光柔和却语气沉重的说道。

    “到那时,以西洋火器之利,助之以我大清战法之能,岂不是平添八旗将士的劲敌?《孙子兵法・用间》有云:事莫密于间。据此,儿臣建议,于兵部要冲之所设‘密局’,自今日起,所有涉军之策,刊行天下之前,需密局校验,行则不失密,失密则不行,宜改为密授。”说完,弘毅有意识的将目光寻向了明安达礼。

    “皇上,奴才曾主事兵部,贝勒玄烨之言确实可行!”明安达礼现在对这位小皇子那绝对打心里一百个敬佩,差不多到了言听计从、附耳听命的程度了。

    “也好,兵部可将二阿哥所奏拿出一个章程来报!”

    “奴才遵旨!”噶达浑领旨。

    “好!各位爱卿,今日演武可谓所获颇丰!西洋火器之利、八旗骑射之精,各位都可瞧得仔细了?朕意自今日起,于景山北麓设火器营'2',专职制造西洋鸟枪及各色火药、弹丸。另可在上三旗'3'【镶黄旗、正黄旗、正白旗】设立神机营'4',皆配西洋鸟枪,选善射之士入役,兵部、工部可速做安排。玄烨,你可愿意将你那个罗刹包衣别科托夫贡献出来,充作教头可好?你可别忘了,他的镶黄旗旗藉,朕虽然允了你,但还没有让安郡王给入册呢,哈哈……”福临在做出重大部署的同时,有意无意的点出了这件事情,就是要告诉玄烨,你的那些看似隐秘的安排,其实都在你老子我的眼皮子底下呢!

    弘毅心头一惊,福临啊福临,你可知道这火器营是我孙子弘历、乾隆皇帝的首创呀!神机营更是到了咸丰年间才有呢!你抢了历史的戏码了你……算了,历史既然改变了,那就心安理得吧!

    “儿臣愿意!谢皇阿玛成全此奴!”弘毅心甘情愿的叩谢圣恩。

    “奴才(臣等)恭贺皇上龙威天助!祝神机营早日成军,扬威四海!”所有满汉大臣齐齐跪拜。

    “都起来吧,明日还要演武这火炮攻城一项,今夜众位爱卿先随朕去欢愉一番吧!”福临一抬手,乐呵呵的先走了。弘毅急忙搀扶起旁边的鳌拜,一边伸手拍打着他战袍上的尘土,一边笑脸说道:“鳌大人,我下手重了些,今日全凭您故意放水,成全我了呢!”

    “贝勒爷哪里话,奴才真的是全力以赴的演武,也就输得心服口服了。贝勒爷天资聪颖,战法天成,奴才佩服,也绝无放水之说!”鳌拜急忙躬身答到,抬头看弘毅的眼神里,也全是实心实意的敬佩。

    当晚,在木兰演武场临时搭建的宴乐大帐之中,福临下旨今夜不醉无归。群臣纷纷给皇帝祝酒之后,又三五成群的过来给两位贝勒爷、特别是玄烨敬酒。于是,弘毅先后认识了一等公遏必隆、一等伯索尼、一等子苏克萨哈等几名内大臣,而二等公鳌拜,更是连敬三杯,一脸敬畏……

    '1'燧发枪,由1547年(16世纪中叶)出生在枪炮工匠、锁匠和钟表匠家庭的法国人马汉发明,在转轮火枪的基础上改进而成,取掉了发条钢轮,在击锤的钳口上夹一块燧石,传火孔边设有一击砧,射击时,扣引扳机,在弹簧的作用下,将燧石重重地打在火门边上,冒出火星,引燃火药击发。大大简化了射击过程,提高了发火率和射击精度,使用方便,而且成本较低,便于大量生产。17世纪中叶,很多欧洲军队普遍装备燧发枪,一直1848年,足足装备了200多年。1635年,明代火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