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梦穿康熙换乾坤-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弘毅自打听到那句“含饴弄孙”之后,就意识到作为初生的康熙,必须要极大地引起这两位中年妇女的兴趣才行,否则弄砸了,自己的穿越绝对就会是一个悲剧了。于是,他时不时挤挤眼、咧咧嘴、说几句动听的喃喃自语,要不是裹在襁褓之中,一定会手脚并用了,特别是用那一双乌黑透亮的眸子,把满屋子的人逗引的笑个不停。
'1'正史中玄烨虚岁八岁登基,实际上还不满七周岁。
'2'清初满族妇女常见发型,俗称“小两把头”,具体形制可百度。
'3'清初后~宫满族妇女头饰十分简单,平日里基本上不做太多装饰。
'4'顺治第二子福全,当时未满一岁,应该还没有起名字。
'5'龙的正统叫做苍龙,对应皇帝。五爪龙也是唯有皇帝可用。
'6'清朝内务府官员和太监一律按皇子的排行称“几爷”,此时弘毅尚未被顺治序齿(排行),但是最小的皇子,所以被称为“小爷”。
玛法,满语,爷爷的意思。
乳母,奶妈。明沈榜《宛署杂记・奶口》:“东安门外稍北,有礼仪房,乃选养奶口以候内庭宣召之所。”
'9'清代皇后、妃嫔、满汉大臣无论当面或背后都称皇帝为“皇上”,只有皇太后或皇太妃称皇帝为“皇帝”。
'10'清朝太监称皇帝为主子。
………………………………
第十章 ——上天降祥瑞
慈宁宫首领太监有贵正站在宫里小心伺候着,忽然瞥见外间一个熟悉的身影正在焦急的向自己招手,只好悄悄倒退着来到门口,闪身而出。
“小功子,你小兔崽子可别在这个时候给我出岔子哈!没见着皇太后在里面正高兴着呢!主子快来了吗?”有贵一改刚才的恭谨,此时腰板儿挺得十分直流,恶狠狠盯着眼前叫做梁功的小太监,低声责问。
“师傅,奴才去了,主子……主子他……”梁功有些胆怯。
“你个兔崽子,支支吾吾的没办过差呀!快说!”看到自己的小徒弟如此行状,尚有贵不由得提高了一点嗓门。
“有贵,是小功子吗?皇帝怎么了?进来回话!”皇太后的谕旨从里间传了出来。
“嗻!”尚有贵用食指狠狠点了一下梁功的脑门,说了句“你给我机灵点”就急忙转过身去,低着头迈进里间,梁功也赶紧跨过一步,跟在师傅背后,堪堪迈过门槛,就“噗通”一声跪伏在地。
“回皇太后的话,主子他现在正在景仁宫……龙颜大怒!”
原来,梁功按照师傅尚有贵的指示,去保和殿'1'恭请皇帝移驾慈宁宫,却扑了个空,又急忙转去景仁宫。十三衙门在婴儿弘毅诞生之后就第一时间禀告了顺治皇帝,虽然佟佳氏对他来说早已可有可无,数月之前的**之事也已经风轻云淡,但毕竟自己又多了一个儿子,在消磨了一段时间之后,还是决定起驾景仁宫。去了之后才知道儿子被他奶奶提前一步接走了,正准备甩手去慈宁宫,却看到床之上的佟佳氏脸色苍白、蓬头垢面、虚汗淋漓、气若游丝的样子,竟也一时不忍就此离去,缓缓坐在床前的宫座之上。
“佟佳氏,你,还好吧?”半天,福临'2'只拼凑出这么几个字。
“皇上挂念,臣妾……还好……”虽是这么说,十五岁的佟佳氏还是忍不住泪如雨下,三分是生产的剧痛,七分却是男人的冷漠,其实,这个男人从来就不是自己的,甚至也不是当下这座**里任何一个妃嫔的……
“别哭,你为朕诞下皇子,功不可没,朕知道……”福临有些心软,毕竟,他们有过一段过往,尽管稍纵即逝。“……小皇子出生时,可一切顺利?”好不容易转换了话题,福临如释重负,做好了听到“一切大好、母子皆安”的禀奏之后,就转去皇太后那里的准备。
“奴才回主子的话,小爷和佟贵人'3'都好!”稳婆跪在一旁,低声回话。
“朕知道了!”福临起身欲走……
“只是,请主子御览此物!”稳婆双手高举过头,正捧着一包绢子,里面似乎裹着什么东西。
福临并未动手,自有旁边的总管太监吴良辅前行一步接了过来,小心打开,稍微一怔,旋即毕恭毕敬双手呈到皇上面前。
“哦?这劳什子东西有何来路?为何给朕看这个?”福临拿起这个黄铜件,不耐烦的摆弄着,准备扔回稳婆的脸上。
“皇上,这是您和臣妾的儿子出生时,就,就握在手里的东西……”佟佳氏说话时的声音已经开始颤抖,因为,这也许就是传说中的祥瑞!如果那样,就会实现这**中许多年轻女人正在苦苦追求的“母随子贵”……
“什么?在他手里?”福临一脸茫然,沉默片刻,旋即勃然大怒!
躲在门外廊下的小太监梁功飞一样的向慈宁宫跑去……
……
皇太后、苏麻喇一行抱着婴儿弘毅匆匆赶到景仁宫的时候,皇帝正在摔着一件又一件自己能够顺手拿起的任何物件,而佟佳氏则虚弱的跪伏在床上,太监宫女跪倒一片,而那个稳婆就直接趴在地上瑟瑟发抖,都是惊恐不已。看到皇太后驾到,福临这才暂时收住。
“儿臣给皇额娘请安!”福临仍然有些不甘,跪拜之时还在轻轻颤抖。
“罢了。皇帝呀,今天我们爱新觉罗家再添皇子,天帝庇佑的大好喜事,你这是做什么?”皇太后一脸不悦,一边说,一边在福临的搀扶下坐进了景仁宫正殿明间的宝座。苏麻喇、尚有贵分列两边,而且,尚有贵首领,因为在皇太后身边而得到一个内十三衙门从四品的副总管太监头衔,却十分自然把正四品的吴良辅总管挤到一边去了,谁让这里皇太后最大?奴随主贵呀!吴良辅狠狠瞪了尚有贵一眼,也只好默默调整自己的位置。
“皇额娘,这个稳婆竟敢欺君罔上,儿臣正准备拿办她!”福临用手恶狠狠指着地上软做一团的稳婆。他少年登基,却被“皇父摄政王”多尔衮玩弄于掌股之间,多年的屈辱,让他在亲政之后最为痛恨对自己的欺瞒。如果佟佳氏和这稳婆串通一气非要弄个奇异祥瑞,借此想要在**独占鳌头,自己绝不会轻饶!毕竟,去年八月才刚刚废了皇额娘那个侄女的皇后位、降为静妃,现在这**主位被那几个一无是处的妃嫔看在眼里,时常相互间勾心斗角,对自己又谄媚邀宠,令人好不生厌!
“佟佳氏,你先不要跪着了,躺下吧!”皇太后没有理会儿子的情绪,对着床上的产妇轻声说道。
“皇额娘,媳妇儿冤枉呀!”佟佳氏似乎在拼劲最后一点力气,大声哭诉。福临听了眉头一皱,其实在皇太后面前有资格称儿媳妇的,应该只有皇后才是!其余妃嫔都是小妾而已!可谁让皇后位现在空着呢?当着皇太后的面,又轮不到自己率先发作,只好忍住,却在心里对佟佳氏又有了一份嫌弃。其时刚才佟佳氏也是临时起意,心思一动,就把原本一个庶妃应自称的“奴婢”改为了“媳妇儿”。'4'恰恰这一声寻常人家的称呼,竟一下子揪住了皇太后的心思,当下心里就更加软了起来。
“好了,你刚诞下皇子,可不许流泪,会留下毛病的。放心,任凭是皇帝,也要讲个道理不是?”看着自己的媳妇儿虚脱般躺下,皇太后转而对稳婆说:“你这奴才,把事情原原本本给哀家讲个清楚!若有半句虚言,小心你阖家的性命!”
稳婆捣蒜般的口头,而后强打精神,为了自己的老命努力回忆不久前的灵异事件,并且一五一十的和盘托出。皇子从娘胎里出来就真真切切握着这一件铜件时,全场肃静,连皇太后也大动心思,示意尚有贵从吴良辅那里取来铜件细细端详起来……
弘毅作为一个亲历者,现在却只能老老实实躺在孙氏的怀里,居然没有人记得要在第一时间询问一下当事人!由于不懂满语,现在也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态在左顾右盼。当看到一个太监把自己的铜件呈送给皇太后御览的时候,弘毅忍不住大叫:“还给我!还给我!哇~哇~哇~哇~”从而打破了因为皇太后的亲自勘察而静的出奇的气氛。
“皇太后、主子,奴婢有一言,不知可否禀告?”望了一眼奶嬷怀里的小皇子,苏麻喇终于开口说话了。她一开口,皇太后欣然点头,而福临也稍一点头,说道:“苏麻喇姑请讲!”
“皇太后、主子,这事待考有二:一是小皇子是否真的能自胎内带来此物?二是此物件从何而来?”看到众人微微点头,苏麻喇继续说道,“这第一件,可以令稳婆当面打开小皇子的襁褓,验看右手有无痕迹。这第二件,令内十三衙门惜薪司即刻校验这是何物,来自何处!”
“好,就按苏麻说的办!”皇太后看了福临一眼,当机立断。马上,一众太监宫女忙碌起来,不一会儿就搬来一个炭火炉,在景仁宫用了起来。今天是顺治十一年三月十八,春寒料峭,无论事情真假,反正可不能冻坏了皇子阿哥。
准备停当,孙氏才小心翼翼抱着弘毅,轻轻放在皇太后面前已经铺了锦被的御案之上,随着襁褓被一层层开启,所有人都屏住呼吸……弘毅听不懂满语,自然不知道苏麻喇的意思——如果他真的握着铜片出生,还和稳婆一番争夺,那么用劲一定很大,必定会在右手手心留下印记。可都过去两个时辰了,能不能留下痕迹,连苏麻喇也实在存疑……
“皇太后!主子!您快瞧!”一直在旁边抻着脖子的尚有贵突然尖着嗓子大叫起来。皇太后闻听身子一颤,却最终稳坐如山,只有福临快走两步,拉过这刚刚见面的儿子的小手,竟然呆若木鸡——弘毅的右手上,不仅仅有着一道深深的压痕,而且一条细如柳条的红色胎记自左向右贯穿整个手掌,恰恰和那道压痕呼应的严丝合缝!
“啊~”稳婆不负众望的提升了当时的气氛,如愿晕倒在地,几个太监悄无声息的把她拖出殿外。佟佳氏听到宫女低声传报,再次开始抽泣起来。皇太后和苏麻喇长嘘一口气,放松了神色。
“看来此事无假了吧,皇帝?”皇太后问道。
“是的,皇额娘,朕,知道了……”福临开始端详面前这个“生有异象”的儿子,充满了好奇。
弘毅经过这段时间的折腾,大体明白自己被现场查验的原委了,当他趁着面前这个一身明黄的年轻皇帝看着自己走神的机会,赶紧抽出手来,也看到了自己右手(婴儿小手也算自己的手的话)掌心那一道和铜件长短吻合的胎记,激动地立即摆出一个v字手势,庆祝胜利——我不是假的!但由于自己的新生儿身份,这300年后的经典动作极不规范,只能被别人理解为他的又一次喃喃自语和手舞足蹈而已,并且顺便提示各位注意到小皇子现在衣衫单薄的境况。于是,弘毅很快就被变回“粽子模式”,只能消停下去。
“皇帝……”皇太后轻轻呼唤自己的儿子,同时示意苏麻喇将小皇子送到自己怀里。
“儿臣在。”福临按照额娘的意思坐在了她的宝座旁边。
“皇帝还记得不,顺治十年七月我大清可是喜事连连,先是十七日,庶妃董鄂氏'5'诞下二皇子,接着二十二日,大清《钱法》'6'颁行,哀家记得可清楚着呢,哀家在替皇帝高兴呢,皇帝又有了皇子,大清世代永续呀!这钱法一行啊,大清国运昌盛、钱足物丰”。皇太后就像普通母亲一样和儿子聊家常一般,继续说道:“也赶巧儿,二十二那天,正好佟佳氏去给哀家请安,要走的时候,哀家就见她衣裙有光,形似盘龙,一问,才知道她幸得龙种,月事堪堪已经误了两次。哀家当时就对近旁的人说了一件事。有贵呀,你给皇上说说哀家是怎么说的。”
“嗻!”尚有贵快步走到众人面前,端正形色,大声说道——
“那日,皇太后对周围近侍说:‘朕曩孕皇帝时、左右尝见朕裾褶间、有龙盘旋、赤光灿烂。后果诞生圣子。统一寰区。今妃亦有此祥徵。异日生子、必膺大福。’”
福临听到额娘提及自己承续大统的天意所在,而且还和这小皇子的出生联系起来,也不禁轰然跪倒在皇额娘面前,哽咽说道:“皇额娘圣明!儿臣不胜惶恐!”周边人众,无不跪拜。
“好了,都起来吧。皇帝呀,你是真命天子,你的皇子,那自然是皇天眷顾!而佟妃也乖巧,怀胎十月,哪一天也没有落下给哀家请安,是个好媳妇儿,你要好好宽慰一下佟妃呀!”皇太后和颜悦色的说,也不失时机改变了对佟佳氏的称呼,算是对皇帝的暗示。
“儿臣遵旨。吴良辅,传朕旨意,佟佳氏自入宫以来,恪守宫规、贤明淑德,少而婉顺,长而贤明,行合礼经,言应图史。兹仰承皇太后慈谕,命礼部尚书郎球持节,以册印进封尔为康妃!”
“奴才遵旨!”吴良辅跪拜承命。“臣妾谢皇上恩典!”新任康妃也急忙叩拜于病床之上,终于由一个贵人越过嫔的级别,直接晋级妃!母随子贵,此话不假!皇帝面对康妃佟佳氏,掌心向上轻抬手臂,勉勉强强说了一句:“起”,就算是夫妻之间的相敬如宾、良好互动了。
于是,新生儿弘毅的“祥瑞之象”得到了大清皇家认可,而后世的官方文献上,就有了这样的记录:“先是,孝康章皇后诣慈宁宫问安。将出,衣裾若有龙绕。太皇太后见而异之,问知有娠。顾谓近侍曰:朕曩孕皇帝时,左右尝见朕裾褶间有龙盘旋,赤光灿烂。后果诞生圣子,统一寰区。今妃亦有此祥徵,异日生子,必膺大福。”'9'
'1'清初乾清宫毁于李自成起义军。顺治二年改外朝三大殿之一的“建极殿”为“保和殿”。顺治三年十二月,保和殿维修完毕,“暂改保和殿为位育宫”,自此直至顺治十三年内廷的乾清宫维修完毕,顺治皇帝一直都住在“位育宫”,直到顺治十三年才复称“保和殿”。
'2'爱新觉罗·福临,顺治皇帝的名字。
'3'佟佳氏在顺治朝以“庶妃”身份入宫(这种**等级,其实是康熙朝所立,应为康熙登基后写的,而佟佳氏入宫之初为何等身份,本人一直考证不得。权且用康熙朝的制度揣测),应为贵人、常在、答应一类的低品。被顺治帝临幸后,按理应进位,也无史料记载。权且按照最高一级的“庶妃”——贵人称呼吧!
'4'清室各级妃嫔如何自称网上莫衷一是,弘毅自己认为,顺治朝和康熙朝截然不同。康熙朝才对**妃嫔等级、编制加以完善和规定。康熙朝自皇后而下,“高阶妃嫔”为皇贵妃一人、贵妃二人;“中阶妃嫔”为妃四人、嫔六人。以上三等后妃,地位较高,可以居一宫主位,当属皇帝的“高级妻妾”序列,可以在皇上面前自称“臣妾”,在皇太后等长辈面前也应自称“臣妾”。而“低阶妃嫔”即贵人、常在、答应,无定数,属于“庶妃”系列,只能随上述“皇帝妻妾”分住东西六宫,虽也有名分,但地位更地下,在妃嫔、皇帝和皇太后面前貌似自称“奴婢”较为妥当。佟佳氏此时还只是一个庶妃,地位不高,在皇上面前称“臣妾”勉勉强强,在皇太后面前就应称“奴婢”较为妥当了。而且,在怀上康熙之前,佟佳氏到底是不是景仁宫的正主儿还存疑呢!
'5'此董鄂氏不是大家熟知的董鄂氏,而是另有其人,其父长史喀济海。康熙十二年尊封皇考宁悫妃。
'6'采用正史记载的时间。
出自《清实录》。
杜撰的封号。
'9'《清圣祖仁皇帝实录》,康熙儿子雍正主持编纂,呵呵。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原创!手机用户。阅读。
………………………………
第十一章 ——铜件乃天赐
“好了,皇帝。”皇太后看到儿子儿媳两个人“夫谦妻恭”的“和气美满”自然心中宽慰,于是和颜悦色招呼福临,准备继续推进其余棘手问题的早日解决。
“再听听苏麻说说,这第二件事,小阿哥手握的铜件又是怎么个办法?”皇太后示意一旁的奶嬷孙氏接过了一直抱在怀里的小孙子,自己则正襟危坐,以凸显一家之主明察秋毫的威仪。可怜襁褓里的弘毅;糊里糊涂就被自己的“新任奶奶”当做了超萌道具,用来教化、激励自己的“新任爸爸”福临要感念母恩、继承父业、上受天恩、下启子孙。
“奴婢领旨!主子,可否请吴良辅总管宣召内十三衙门惜薪司'1'派员前来勘验?”苏麻喇欠身答道。
“苏麻喇姑说的是,吴良辅,宣内十三衙门惜薪司今日执事近前听旨!”福临对苏麻喇自小就有一种堪比娘亲的尊重,自然应允。
“嗻!”吴良辅快步跑出殿门,给廊下的小太监面授机宜去了。
过了不多一会儿,一名官员匆匆忙忙赶到景仁宫门口,稍一停顿摆正官服之后,小步快跑至正殿明间,倒头就拜:“奴才,内十三衙门惜薪司郎中曹尔玉,恭请皇太后圣安!恭请主子圣安!'2'”
“起吧!”这次,轮到他这个皇帝来主审内臣了。
曹尔玉没有立即起身,而是趴在地上滑动了半圈,又冲着弘毅的地方拜了一次:“奴才给小爷请安!”孙氏急忙闪了一个半身,把手中的婴儿稳稳当当的前伸出去,自然而然的只让弘毅接了这一拜。原来,跪在地上的,正是他的男人,她可不能心安理得正面消受自己老公的跪拜。曹尔玉这才站起身来,轻轻向自己的夫人颔首之后,垂手低目恭谨而立。孙氏脸稍微一红,随即端正了神态。
弘毅好奇的看着“原生态版”的君臣见面的规矩礼节,比对着后世那个年代大量宫廷剧里的杜撰细节,正津津有味,却全然不知,自己马上就要向滚滚前行的大清历史长河中投入第一颗石子!
福临看着眼前的包衣奴才,一时没有说话。这个曹尔玉,他爷爷曹锡远在前明万历年间曾任沈阳中卫指挥。天命七年,被太祖皇帝(努~尔哈赤)所擒,他们一大家子都成了太宗(皇太极,其时为四贝勒)府上的“包衣阿哈”,后来到曹尔玉这辈,入关前都已入了旗藉。作为自己父皇的包衣人,他还算对自己尽心尽力的服侍,才干也尚算勘用,只可惜吴良辅说得对,包衣奴才也还是人,不像那些“中人”'3',都是朕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一条条忠犬。
曹尔玉站在那里,良久不闻天音,偷偷一瞧,皇上正看着自己出神,赶紧垂下眼睑,心中却早已注意落定——来的路上,他悄悄塞给传唤自己的小太监一把碎银,还光明正大的送上一脸谄媚的笑意:“小公公'4',您给我透个话儿,办好了差事我这不是也能继续孝敬好您吗?”那小太监若无其事的接过银包揣进怀里,脚下却依然健步如飞在前带路,好在路上把景仁宫的事情粗粗讲了一遍,倒是小皇子手握铜件而生、皇太后宠爱有加的环节增加了细节描述。听完之后,曹尔玉也已心中有数,宫中何处用得上如此大小铜件的地方,也在心中梳理了一遍。此时,他已站在皇上面前听令,却在心里问候了百八十遍旁边那个中人:“唉,阉货当权,这十三衙门的日子何时是个头呀!你个吴良辅,蛊惑皇上,恃宠而骄,同为汉人,却根本不把我们这些汉八旗看在眼里!……”
看到儿子陪着奴才一起发愣,皇太后只好先开了金口:“曹尔玉,你来看看这是什么?”一边示意旁边的吴良辅把捧在他手中的铜件送过去。
吴良辅其时已是内十三衙门的总管,这十三衙门,以宦官主理,辅以包衣,眼前的曹尔玉,是他名正言顺的属下。于是他虽双手将铜件交予曹尔玉,却轻轻补充了一句:“你可要小心验看!”
曹尔玉跪下接过那物件,也对吴良辅回了一句“嗻”,就仔细端详起来。半响,抬头道:“回皇太后的话,此物系黄铜打造,做工也算精细,只是把玩已久,有些磨耗。”抬头看了一下面前几位尊者,都没有不满,他接着说道:“依奴才初判,此物应为紧固双交四椀菱花槅扇上雕花的构件,观其规制,应属内廷某处宫殿殿门。”
“嗯,你可知是哪座宫殿?”福临回过神来,问道。
“这……奴才愚钝,尚不得而知,请主子赐罪!”曹尔玉一伏在地。众人一时也无话可说,是呀,诺大的紫禁城,上哪里去查找一个比鼻烟壶还小的铜件的出处呢?
旁边的吴良辅可是心思巧密的奴才,当他第一眼看到此物后,就判断是宫中的东西。刚才皇帝大发雷霆,他趁着四处收拾残局的功夫,早已把这景仁宫里里外外查验了遍,心中也有了几分判断。于是,他弓起身形、脚步轻移,腾挪到福临和皇太后面前才跪在地上,尖声尖气的说道:“启禀皇太后、主子!奴才斗胆,不知可否进言?”
皇太后一脸厌恶,但却不便发作。毕竟这阉奴当下正是皇帝身边的红人,而且总领内十三衙门事务,既然这件事交办给惜薪司,说句话也是他的分内之事。“起来说话!”皇太后摆了摆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