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良辰喜景-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知道的人看着她这副表情大概会以为这豆花有多难吃。

    苏喜妹不禁失笑,但她的眼却是眯了一下。

    所有的一切都按照她的意愿发展着。

    郑氏不会平白无故让她陪着苏老太太回静淑斋得一个孝顺长辈的名声。

    这背后必定会有她不知道的阴谋。

    或许是老天爷也在帮她,在她绞尽脑汁想办法的时候,竟被她看出苏馨原来一直对陵王有意。

    而静淑斋后山又的确有一块据说很灵验的姻缘石。

    前世她也曾想过上山去求一求,不过那时她笃定章承一定会一辈子将她放在心上,她也就很快打消了那个念头。

    更为巧合的是,童四哥搬进的那户小宅的主家人便是工部柴炭司的岑大人,因为升迁杂造局的副使调往通州。

    先前她一提到静淑斋后山的姻缘石,童四哥就想起岑许氏跟他说过以前去姻缘石求姻缘的事。岑许氏是个性格洒脱的女人,邻里街坊很多人也是知道她与岑大人的这一段过往。

    该做的她全都做了,要是郑氏真在明天按耐不住大下狠手,只要能拉上苏馨,她就有了活命的机会。

    原本她有想过将大姐的事寻父亲、祖母道明。只是父亲、祖母哪能受得了这般打击。父亲不能垮,他垮了,整个苏家就垮了。

    她需要父亲撑起整个苏家,只有苏家容华不倒,她才能一步步了结所有的仇和恨还有冤屈。

    虽然她也明白迟早有一天真相会大白天下,但她不能眼睁睁看着苏家陷入危险。

    父亲即便对她不闻不问,就算她被送去义庄也没流露出太多情绪,可他到底是苏七小姐的父亲,重要的是,他是真的顾念着大姐的。而祖母,她看得出是一个全心全意为府里儿女们着想的善良老人。

    她要对付的是陵王,陵王害死大姐,她要替大姐昭雪,苏家一旦牵涉进来就是挑战皇家威严,苏家人都得死,也包括她自己。

    所以这一切都只能在暗中进行,知道的人越少越对她有利,决不能让别的人操纵她的生死。

    还有与她纠缠不清的章家,本来重生后她打算不再理会过去重新开始生活,但章二太太却是不肯放过她,打着灯笼找上门来。

    她不是圣人,眼看着曾经害死自己的一群人不但没有忏悔还变本加厉招摇过市,她怎么可能再放过他们?

    她的仇也一并算上,合着大姐的仇通通都给报了。

    ――――――――――――

    李氏得了权,使起来相当顺手。

    今个儿午时过后三小姐馨姐儿出府和七小姐喜妹出府都亲自来向她禀明去向,她颇为大度的安排了几个人手随行,虽然都被两个小姐婉拒了,但她的心尖儿却是一直都飘着的,从午时到现在都没落下来过。

    第一次尝到了掌权的甜头,她的心也就大了起来。

    原来站在权端儿上,看着各房的姨娘和小姐们当真是觉得高高在上了一大截。

    那种感觉就像是与其他人不在一个层面上。

    她也终于明白郑氏看她眼神中的大度是个什么意思,那种大度不是真的大度,而是站在高处对所有人所有事的不屑一顾。

    郑氏是半分也瞧不上她们这样在后宅中挣扎的姨娘们。
………………………………

第六十五章 豆花

    苏蕊对着镶红宝石银攒花铜镜照了一会儿,脸上的喜悦映在镜子中格外鲜明。

    一张瓜子脸像极了李氏的容貌,愈发出落的娉娉婷婷。

    李氏满意地看了看自己的女儿,吩咐身旁侍立的仆妇去厨房再熬一小锅燕窝粥来。

    那仆妇忙应声道是,躬着身子退出了屋子。

    李氏得了权的欢喜都明明白白写在脸上,何况今个儿三小姐和七小姐都来沉香阁请示出府的事,李氏的那张脸都快要笑烂掉了。

    四小姐苏蕊更不消提了,一整个下午似乎都没合拢过嘴,说什么话看什么人嘴角都是有多高就能翘多高。

    这母女俩连带对伺候的下人们也和颜悦色了起来。

    这会儿苏蕊听着李氏的话,抬起头来眼中带起一丝惊讶,“娘,方才不是刚喝过川贝雪梨汤吗?再来一碗燕窝粥女儿可是怎么也喝不下的。”

    这话倒是效仿起苏馨平时那娇柔的语气,语调缓慢,颇有几分贵气在里头。

    李氏笑着,听了这话,脸上的笑又深了几分。

    “喝不下就留着晚上喝,燕窝是上好的补品,你这个年纪是最最需要的,女人呐,就是这张脸最重要。”李氏伸手抚了抚自己的脸颊,“你父亲看重为娘不就是因为这张脸吗?只不过为娘进府时的时机不对,要是能早个几年……娘能熬这么多年才熬出头吗?如今你父亲也算是顾念着娘的一片心思,娘一定想办法让你父亲寻一门好亲事给你。”

    李氏掌了一份权,那她在府里的地位就与其余小姐不一样了,她的亲事或许就能按照嫡女出嫁的规矩来商议。

    苏蕊脑子一转,简直是心花怒放。

    那她不就是有机会为正妻、为主持中馈的当家主母了?

    这么一想,苏蕊的脸上就快要放出了光来。

    有仆妇打帘子进屋禀话:“三小姐已经回府,方才差了人过来传话。”

    李氏立即端着一张脸,摆摆手道:“按时回府就好,你让人去一趟芙蓉阁,就说以后回府无论多晚也要亲自来我这儿一趟,我这个做姨娘的也是为了府里的小姐们好,无论如何也要过来一趟,既然老爷让我打理小姐们出府的事,我就要负起这个责任。”

    那仆妇心思飞快地转了转,当即就明白李姨娘这是新官上任三把火,迫不及待要显摆她掌的一份权了。

    只不过想归想,那仆妇却是立刻答话领命,半分也不敢怠慢。郑氏再一摆手,她便敛身恭敬地退下,一出房门就急急忙忙打发人去芙蓉阁传了话。

    ――――――――――――

    两碗豆花下肚,元香瘫在车厢里拍拍肚子打了个嗝,一脸满足的表情。

    凌香也是撑破了肚皮,吃的两只圆溜溜的眼珠子发直。

    童妈妈只吃了一碗,自是没有两个丫头那么夸张的样子。而童四哥是个大汉子,两碗豆花最多也就半饱,要是再来两碗他也是吃的下的。

    车帘子这会儿是掀开搭在车篷上的,外面灿烂的霞光照射下来,整个车厢明亮通透,像是镀了一层金色。童妈妈还有要事要办,向七小姐说了几句话就往另一条街去了。童海这时将用过的大碗叠在一起吆喝着豆花铺子里的伙计过来收碗。

    伙计正忙的晕头转向,童海只听见一个答应的声音,却是迟迟不见有人来。

    “小姐,我把碗送过去,这家铺子生意太好了,伙计忙不过来。”童海向车厢里说了一句,便捧着一叠碗抬脚往铺子走去。

    “慢着。”苏喜妹往前倾了倾身,“再要十大碗拌豆花。”

    还要十大碗?

    童海呆愣了一下才回过头来,眼中带着一丝不解。

    他们就四个人,十大碗拌豆花,无论如何也是吃不了的。

    不等他说话,苏喜妹就开口解惑道:“方才听童妈妈说你二哥的小娃虎头也爱吃这家铺子的拌豆花,只是你平时要忙我的活计,回来天都黑了,虎头念叨了好几天也没吃上,我就琢磨着正好这会儿把豆花送去你家。”

    “可是――”童海顿了一下,说道,“虎头也吃不了这么多,等我把小姐送回府再过来买两碗带回去就是。”

    苏喜妹笑了笑。

    “豆花要吃刚出锅的才鲜香,等你送我回府大抵天也黑了,哪还有什么热乎的豆花。”她轻声说着,“况且听人说我父亲还没中举前也是住在榆树胡同,正想着什么时候去看一看,那就择日不如撞日,就今天吧。”

    童海这才点了一下头。

    七小姐对他是有知遇之恩,他还没有报这个恩,七小姐却是对他的家关怀备至。

    童海眼中闪烁着感动,捧着大碗往铺子里去。

    没一会儿,铺子里的伙计陆续送了十个大碗的拌豆花。凌香掏出钱袋付钱,连带十个土瓷碗的钱也一并给了。

    那伙计道:“明个儿客官将碗还回来,这钱儿就会退还回去。”

    童海坐上马车,扬手甩了一个响花,马儿得得的往前走。

    车厢里有豆花,童海只能赶着马车缓缓行进。

    拐过两条街,再穿过一条小街就是榆树胡同了。

    马车停在童家门前,童海跳下马车敲门,很快童老二的媳妇余氏来开了门。

    虎头从她身边窜出头来,一眼看见童海一下就欢快地扑进他的怀里。

    “六叔回来了,六叔回来了,虎头可以开饭饭了。”虎头咯咯笑着。

    童海揉了揉他的头,笑道:“今个儿六叔带了虎头最爱的拌豆花,虎头要乖乖的,进去把手洗干净,坐在桌边等大家吃饭,好不好?”

    虎头两只金亮亮的眼睛转了转,忙一本正经地点了点头,呼啦就飞快跑进了院子,跑进了正堂把小身板挺的直直的。

    “她们是……”余氏这才留意到大门一旁的苏喜妹主仆三人。

    童海赶紧解释了一番。

    原来她就是对童家有大恩的苏七小姐!

    余氏忙招呼着她们进院子,童海就将那十碗豆花往屋子里端,然后再返回门外赶马进门。童老二童河便杵着拐杖把院门关上。

    童老爷子就在厨房帮着看火。
………………………………

第六十六章 后悔

    “是个美人,是个美人――”

    正堂旁的一间屋子门突然被人推开,苏喜妹顿住脚步,微微侧头就看见一个嘴巴红肿、眼眶青紫,鼻子不在脸正中的人一瘸一拐的杵着根断木像是朝她飞奔了过来。

    苏喜妹稍一皱眉,侧身往一旁挪了一步。

    “李大富,你怎么在这儿?”她闷声问了一句。

    李大富猛的刹住脚,甩了一下他胡乱飞舞的发丝,一手杵着断木,一手扶住墙面,幽幽说道:“看来本公子的魅力无时无刻都会令人神魂颠倒,纵使本公子受了重伤,也阻挡不了被人认出这一张**俊俏的脸。”

    他身后追出来的吴珍儿听到这话,愣了一下就爽朗地笑出声来。

    李大富回头瞪了她一眼,“笑什么笑,有什么好笑,难道你也被本公子这副英容给征服了?”

    吴珍儿被噎了一下,俊秀的脸上神色变了变,几步上前揪住他的衣襟把他往屋子里拽。

    “哎哎!你轻点儿、轻点儿!”李大富嗷嗷叫道。

    “你腿上的药还没上好,你这样跑出来,我就得重新再给你上一次。”吴珍儿也不客气,斜他一眼就直言道,不过语气中却是没有埋怨他的意思。

    医者父母心,她既然救了这个人,就得尽全力医治好他。

    是仁春堂那个容貌俊秀身姿洒脱的少女!

    “你是仁春堂吴老大夫的孙女珍儿姐姐吧!”苏喜妹向她福了福身,唇边扬起笑来。

    童四哥时常与她说起仁春堂吴老大夫一家子都是医者仁心,倘若不是吴老大夫的孙女吴珍儿按时送药,他还不知道该怎么办呢。

    吴珍儿闻言一下抬起了头,视线落在站定在正堂前有着绝美容颜的女子身上,“你是……”

    “不知姐姐是否还记得大半个月前童四哥载着一个人来仁春堂瞧骨伤,吴老大夫医术高明却被一个丫头误会,要不是姐姐的提醒,我们也不会知道那人故意装病耍赖。”这话说着似笑非笑地睨了一眼贴在墙面攥着断木嗷嗷叫唤的李大富。

    李大富怎么听怎么觉得越来越不对劲。

    这件事知道的就只有自己和苏喜妹主仆几个,她怎么知道――

    她――

    李大富惊的腿脚一抖,豁的抬起了头来,睁大两只眼睛在两个女子的身上来回扫了几个圈。

    仁春堂!

    吴珍儿是仁春堂的?

    他可是记得那天他躺在车厢里分明听见了有个姑娘向苏喜妹告他状来着,他还特地挺了挺脖子从窗帘边上瞅了一眼。

    难道那姑娘就是吴珍儿?

    怪不得看起来这么眼熟呢!

    不过这貌美无双的女子是谁?

    李大富眼皮子抖了一下,难道那传言是真的?

    相府的苏七小姐脱胎换骨,宛若天仙?

    吴珍儿听后眼睛一亮,恍然道:“原来是你,你就是苏七小姐。”

    李大富被送去仁春堂诊治的那天,童海还不知道仁春堂的吴老大夫是个医术高明的,也是后来寻人打听才知道吴老大夫的厉害,为了童老爷子的病,童海二话不说就把头两房的人搬了出来。

    这大半个月来,吴珍儿就听童海提过很多次苏七小姐对他家的大恩大德。这时在童家看见一个穿着只有大家小姐才会穿的织锦百褶裙的女子,第一个反应那就是这女子是苏七小姐。

    苏喜妹笑着点了点头,吴珍儿大方地走过来,脸上露出两个浅浅的酒窝。

    “我不过是实话实说,我爷爷是决不会诊断有误的。”

    “珍儿姑娘。”童海停好马车,走了过来,抱拳感谢,“今天又麻烦你跑这一趟了。”

    “没什么麻烦不麻烦的,童老爷子在我们仁春堂诊治,我们吴家就要担待起这个责任。”吴珍儿声音爽利,毫不扭捏。

    童海?

    童家!

    李大富一张猪头脸贴在墙面上,好半天终于将前前后后理了个清。

    原来这个童家就是童海的那个童家!

    他怎么就没想到呢?

    李大富心肝儿抖了抖又抖了抖,他突然就觉得其实这个天下并不是太大。

    只不过他都伤成这样了,苏喜妹那丫头是怎么一眼就把他认出来的。

    “小姐,二嫂子留我们在这儿吃晚饭呢……咦,李公子,你怎么也在这儿?”元香方才随余氏进了屋,眼见自家小姐还没跟上,就返回屋外瞧了瞧。

    不想一眼就撞见一脸哀怨扶着墙面的李大富。

    李大富讪讪一笑后又是一抹苦笑,连个小丫头也一眼就认出了他,他的一世英名、一世倜傥就这么生生付诸东流了……

    吃饭时,李大富缩在角落里与童老大并坐在一块儿。

    童老大发烧后就痴痴傻傻,李大富斜他一眼再斜他一眼,终于忍受不了童老大直勾勾看过来的灼热目光,低低斥道:“看什么看,没见过美男子吗?”

    童老大吸了吸鼻子,伸手指了指他捧着的大碗,痴痴笑道:“我要吃鸡腿。”

    李大富怔了一下,愤愤把碗里的鸡腿扔进他的碗里,“才吃了一个鸡腿又要鸡腿,你看见如我这谪仙般的男子竟还吃的下东西,说明你的定力极好,极好!”

    童老大捧着鸡腿嘿嘿笑着,李大富欣慰地点了点头,“孺子可教也。”

    吴珍儿这会儿听元香说,才知道原来她救的这个人就是上次来仁春堂看骨伤装重伤的那人。

    不过她对谁都抱着一颗医者心,一码归一码,她生性洒脱,不会与一个病人斤斤计较的。

    童老爷子精神爽利,喝了几杯酒,还一个劲儿的要敬七小姐一杯酒,连以前埋在村子里的一坛老酒也端上了桌。

    两个儿子陪着老爷子喝酒,吴珍儿也喝了小半杯。

    苏喜妹看着这一家子,眼角隐隐闪着泪光。

    那时祖父还健在时,她也能喝上几杯,与镖局出生入死的兄弟们也能痛痛快快喝上一场。

    酩酊大醉能令人忘却所有的烦恼所有的忧虑。

    镖局的兄弟们都是一门心思追随祖父,可她却为了那个人把整个镖局都抵押了出去。

    她是江州禹县人,七年前随祖父走镖时结识了赶赴州府参加童试的章承。

    章承是江州吴县人,吴县与禹县是紧邻的两个县城。当初他们一见如故,便没断了来往。

    她欣赏章承奋苦读书的毅力和坚决,章承欣赏她巾帼不让须眉。

    章承对她说这辈子辜负谁也不会辜负她。

    从那以后她便是任劳任怨把所有的一切都付出给了童家。

    章家迁居京城,她就卖了所有的家产一路相随。章承要静心读书,她就在外做散工赚钱。

    她咬着牙不去想镖局的兄弟们,她以为自己所做的一切决然不会令她后悔。

    她后悔了――

    她后悔了!
………………………………

第六十七章 阿爷

    童老爷子杵着拐杖晃晃悠悠站起来,举着酒杯忽的对苏七小姐深深鞠了个躬。一时错愕的苏喜妹旋即就反应过来,忙放下筷子起身去扶。童老爷子却是坚持把这个躬鞠了下。

    “七小姐,您的大恩大德我们童家真是无以为报。”

    童老爷子有点儿喝高了,心里话就像是灌水一般哗哗全倒了出来。

    “七小姐,要不是您,我们童家早就熬不下去了,这杯酒我这个老头子是一定要敬敬您。”

    “爹!”童海脸色一变,赶紧伸手欲将自己老爹的酒杯夺走,童老爷子却是杵着拐杖转了个身,把手里的酒杯举到苏喜妹跟前晃了晃又晃了晃。

    “爹,您喝多了,七小姐是大家小姐,您哪能――”哪能劝一个女孩子喝酒啊!您这一敬酒,七小姐必定会回敬酒,这一来一回就是两杯。

    “无妨。”童海的话还未说完,苏喜妹就笑着说道,“童老爷子是长辈,这酒应该是我敬您才对,况且我觉得与童家甚是投缘,要是童老爷子不介意,今后我就称呼您为童爷爷,可好?”

    祖父过世时连具尸体都没找到,那座坟墓下埋的只是祖父的衣物。

    她看着童老爷子就像是看见了自己的阿爷、阿苏的阿爷,她多么渴望能像虎头一样有个阿爷。

    很多事都是经不住回想的。

    想的多了就会徒增悲伤。

    苏喜妹麻利地为自己斟了一杯酒,仰头就见了杯底。

    童老爷子呆愣了一下,随即连连道好,一仰头同样见了杯底。

    众人又坐下,童老爷子兴致高昂,又倒满一杯,“七小姐,这杯酒……”

    “爹!您不能再喝了,您的身体还没完全大好――”童海眼看自己老爹还要来一杯,急忙出言劝道,七小姐可是不能再喝了。

    苏喜妹笑着道:“童爷爷喝下方才我敬的酒,我们就是一家人了,今后就叫我阿苏好了,小姐前小姐后的我不大习惯。”

    “一家人,一家人,七小……不对,不对,是阿苏才对,这杯酒爷爷就不敬你了,爷爷自个儿喝,你一个女孩子喝太多酒也不好,这杯酒其实是爷爷自个儿想喝,找个由头多贪口杯罢了,你一个女孩子可不能喝太多,不能喝太多――”

    童老爷子挥开童海再次伸过来的手,说着说着就一头倒在桌上呼呼睡着了。

    苏喜妹听着看着眼角又湿润了。

    她的阿爷也是个话多随性的人。

    童海把童老爷子扶进内室,余氏喜不自禁,忙着给苏喜妹的碗里夹菜。

    爹都已经喝下七小姐的那杯酒,七小姐以后就是他们家的一份子。

    “阿苏,这是嫂子炖的猪蹄,这猪蹄吃了好,吃了跑的快,猪皮吃了还有美肤的作用。”余氏欢喜地说着。

    “谢谢二嫂子。”苏喜妹脸上绽开一个笑。

    余氏又忙着给吴珍儿夹菜,“珍儿姑娘,你也多吃点儿,这猪蹄不好炖,光是洗都要洗上一个时辰。”

    吴珍儿爽快地答应一声。

    “娘,虎头也要吃猪蹄,虎头也要白白的。”虎头眼巴巴地望着自己娘亲筷子上的猪蹄。

    “方才你都吃了两大碗拌豆花了,再吃肚子就会撑破的,娘亲给你留了一份,明个儿中午给你热了吃。”余氏也不看他,就一边给两个姑娘夹菜一边说着。

    虎头撇撇嘴,放下筷子,两只小短腿儿一跃就稳稳落在地上。

    “娘,虎头不吃了,虎头不要撑破小肚皮,虎头明天再吃。”

    余氏偏着头看他一眼,笑道:“虎头真乖,虎头就在院子里玩一会儿,不要乱跑知道吗?”

    虎头眨巴着两只小眼睛使劲儿点了点头。

    ――――――――――――

    晚饭后,天早已黑了。

    童海就先赶马车送珍儿姑娘回仁春堂,然后再送李大富和七小姐回府。

    整晚都堵得心慌慌的李大富终于想开了。

    他的倜然、他的桀骜不羁、他的俊逸风华,不是眼前这头发长见识短的无知主仆能参透的。

    既然一眼就能认出他,这足够说明自己的风姿令她们主仆牢牢铭记于心。

    唉――李大富暗暗磋叹一声,其实长的太风流也是挺麻烦的。

    “李公子,你怎么弄成了这样?该不会又是装的吧?”元香撇撇嘴,本来想叫他大骗子,但小姐说了,要以德报怨、宽待他人。

    李大富立即整顿了一下神情,端着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回道:“本公子秉着侠义精神,当然是救人于水火中时不慎被人暗算,不过这都不算什么,只要被救的人平安无事,本公子受点儿小伤又有什么关系!”

    元香听着这话她都觉得脸烧着红,瞧着李大富却是正儿八经豪情万丈,这人还真不害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