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乱三国之吕布-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值牧槠

    此刻小姑娘正皱着眉头嘟着粉嫩的小嘴巴撒娇地说:“爹,这么长的曲子您只弹一遍孩儿记不下来呀,您就再弹一边给琰儿听吧,好不好嘛。”

    中年男子宠溺的揉了揉小姑娘的头发,目光里满是慈爱,口中缺假装恶狠狠地说道:“小小丫头,哪里来的这么多要求。休要找借口偷懒,快快将爹爹刚才弹奏的曲子谱写下来,若是有谬误,爹爹可要惩罚你了。”

    小姑娘眼看撒娇不成,又害怕父亲的惩罚,只得乖乖的找来纸笔,一边回忆一边将方才的曲子默写下来。

    中年男人正在专心的观看女儿写曲谱时,突然凉亭外传来一个清越的声音。

    荀彧带着吕布七拐八绕之后正好来到父女二人所在的凉亭处。

    离着凉亭远远的,荀彧就站住身子,恭敬地执着弟子之礼喊道:“蔡先生,弟子荀文若前来拜见。”

    中年男子也就是蔡邕抬起头看见荀彧二人道:“哦,原来是文若啊。过来吧。”说话的时候发现自己的女儿蔡琰也在偷看二人,低声道:“琰儿。”

    小姑娘蔡琰看到父亲这时候还不忘了监督自己,冲着荀彧做了个可爱的鬼脸后继续低头奋笔疾书起来。

    荀彧看到小蔡琰的鬼脸不禁莞尔,低声向吕布解释道:“蔡先生旁边的那个小丫头是他唯一的女儿,聪明伶俐就是有些调皮。蔡先生对他甚是宠溺。”

    吕布点了点头心中却想道:“这就是后世大名鼎鼎的蔡文姬了。”

    进入凉亭之后,荀彧再次行礼道:“学生荀文若见过先生。方才在前院恰巧听到先生琴音,我这朋友对先生仰慕已久,因此学生冒昧领他前来拜见。”

    荀彧话音刚落,吕布上前半步,也是恭敬的手执弟子之礼道:“末学后进吕布吕奉先见过先生。晚辈对先生仰慕已久,方才有幸听得先生一曲,故而冒昧前来拜访,还请先生恕罪。”

    原本在亭外看见吕布那鹤立鸡群的身高时蔡邕还以为对方只是一介武夫,故而心中略有不喜。

    东汉末年时重文轻武之风盛行,故而许多文人大都看不起习武之人,蔡邕虽然不与世俗文人一般,却也轻易不愿同武人交往。

    但是待吕布进来后看到他行的是标准的文人之礼,而且谈吐不俗,长相也是人中龙凤之姿,心中不由好感大增,连声说道:“好啦好啦,都免礼。你二人也都坐下吧。”

    二人异口同声地说道:“谢先生。”而后跪坐在蔡邕对面。

    小蔡琰睁着一双灵动的大眼目不转睛地观察着吕布,看到后者发现了她后也不害怕,反而好奇地上下打量起来。

    蔡邕皱了下眉头,用手指轻轻敲了敲桌子,看到蔡琰继续书写之后才苦笑着对吕布说道:“老夫平日里疏于管教,让小友见谅了。”

    吕布连忙摆手道:“哪里哪里。”

    蔡邕没有继续在这个话题上纠缠下去,问道:“小友可是书院学生呀?”

    “回先生,在下并非书院学子。在下并州九原人氏,去年起出外游历,今年欲归乡,途径颍川附近,特地前来参观一番,能在这里有幸见到蔡先生,实在是晚辈的福分。”吕布如是说道。

    蔡邕点点头赞道:“嗯,年轻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甚好甚好啊。我似你这般年轻时也是游历各地,一边寻访名师学习音律,一边游历天下,想起那段岁月真是美好啊。现如今我已是年近知天命之年,时光荏苒啊,也是到了知天命的时候了。唉。”语气中却流露出些许萧索之意。

    吕布说道:“先生何故语有萧索之意?先生此时春秋鼎盛,又蒙圣眷隆恩,正是放开胸怀一展拳脚之时,莫非有何郁结之事烦扰?”
………………………………

第二十章 踏上归途

    蔡邕自嘲的笑了笑说道:“圣眷隆恩?已经是昨日黄花了,这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前些时日被奸宦所害,圣上将我流放朔方。亏得圣上念我曾有些微末功绩,特准许我两月时间处理事务。如今流放之期将至,故而有所感慨。我见你甚是投缘,说讲出来倒是让你见笑了。”

    吕布震惊地看了一眼荀彧,发现后者虽然表情悲愤但却似乎早已知道这些事情,转念一想荀彧的父辈大多在朝中为官,能够知道也属正常。

    仔细回想了一下还真是却有此事。

    历史之上蔡邕确实在178年遭到陷害而被灵帝流放至朔方郡,但灵帝念其功劳却在第二年大赦天下时将其召回,却在返程时再次遭到陷害,不得已只得逃亡吴地,而这一逃就是十二年直到被董卓征召之时。

    言归正传,吕布听完后震惊地说:“先生,这…。”

    蔡邕洒脱地一笑道:“生死由命,荣华穷困尊贵贫贱这些事情本就命中注定无可避免。想开了就好了。既来之,则安之嘛。”

    荀彧赞道:“先生宠辱不惊真乃我辈之楷模。”

    吕布心中一动说道:“先生,不知先生此去朔方何时启程呢?”

    说道前往朔方,蔡邕略微低落了一下,接着又微笑着回答道:“就在近日了。小友也是五原人,不如一道同行?”

    吕布应声道:“此乃奉先之荣幸也。只是不知……”

    蔡邕摆摆手打断吕布接下来的话说道:“圣上宅心仁厚,念我年老体衰,故而没有太多严格要求,带几人同行无甚大碍。”

    吕布答道:“没有为先生带来不便就好。”

    蔡邕笑道:“哈哈,如今邕乃戴罪之身,小友还能与我结交,路途之上正可与我聊天解闷,何来不便之说。”

    吕布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没再说话。

    荀彧突然插嘴道:“能得吕兄陪同,想必先生的也会更加安全,吕兄也可时时聆听先生教诲,如此两全其美,岂不是一件美事?”

    蔡邕奇道:“哦?文若何处此言?难不成奉先还是文武全才?”

    吕布连忙客气道:“学生惶恐,只是粗通些拳脚功夫罢了。”

    荀彧笑着打断道:“吕兄,你就不要谦虚了,方才郭嘉在门口一眼就看出你武艺高强。”

    蔡邕接道:“恩,郭嘉那孩子眼光甚准。”

    吕布谦虚道:“一面之缘,郭小哥只是说着玩罢了。”

    荀彧笑着接道:“那么吕兄匹马救甄三,领兵破五虎,事了拂衣去的事迹呢?如此武艺如此风度着实令荀某佩服,方才未曾说起,此刻先生询问,荀某自然知无不言,吕兄莫要怪小弟多嘴之罪哦。”

    蔡邕兴趣大增地说道:“文若,确有此事?”

    荀彧点点头肯定地说道:“千真万确,彧家中与中山甄家有些往来,这些事情正是从甄家人口中说出,千真万确。”

    蔡邕道:“那你快快道来。”

    于是,荀彧将听来的吕布在冀州救甄尧,平五虎,谢功赏等事情详细地娓娓道来。

    荀彧本就健谈,将这些事情说得如同故事一般,蔡邕听得之后摇头晃脑,就连小蔡琰也专心致志的听着故事,吕布也是第一次从别人口中听到自己的事迹,此刻也是听得津津有味。

    荀彧说道:“……就是这样,吕兄谢绝了剿灭马匪的一切功劳和封赏,带着随从飘然而去,不知所踪,据说是继续游历去了。”

    蔡邕双眼放光的盯着吕布夸赞道:“奉先如此年轻就有勇有谋,更难得是不贪慕荣华富贵。我大汉有此青年,何愁不可中兴啊。”

    吕布连忙摆手道:“先生谬赞,学生着实惶恐。习武之人除暴安良本就是分内之事,更何况马匪祸害百姓作恶多端,即使不是布出手也会有其他游侠豪杰出手除贼,”

    因为蔡邕的原因,吕布在颍川书院多待了几天。

    不但加深了同荀彧荀攸叔侄俩以及郭嘉的感情,同时还认识了不少未来的三国名人。

    为了将来着想,吕布更是不遗余力地同这些人拉拢关系,终于在吕布的努力之下,许多人都与这个性格直爽善言健谈的大哥哥相交甚欢。

    但是吕布也没有过分的去拉拢这些贤才,因为他知道,这些人现在大部分只是些少年,真正崭露头角最少也要数年之后,现在的他们最好的安置就是在颍川学院继续深造学习,因此也没有表露出招揽这些年轻人的意思。

    而至于荀彧荀攸以及戏志才等这些即将出仕的大才,吕布虽然表露过一些想法。

    但是荀彧荀攸叔侄因为家族原因,不可能此刻投奔还什么也不是的吕布;至于戏志才虽然只是个寒门士子,但是性格高傲的他也没有选择吕布。

    对此,吕布也只能表示无奈。

    启程的日子终于来临,吕布跟随蔡邕离开了书院。

    离别时,荀家的家长荀爽也是颍川书院的院长带领着所有教习亲自相送,同时出来相送的还有大部分学生,这些人一方面崇拜蔡邕的才学,一方面可惜他的遭遇,离别时皆是泪流满面。

    郭嘉等人也与吕布依依惜别,结识了不少青年才俊,但是这个好酒的未来鬼才却是最对吕布的脾气,两人关系也是最好。

    郭嘉拉着吕布的手说道:“吕大哥,你回到并州之后一定要好好照顾蔡先生,时常来信。上阵杀敌时亦要注意自身安危,小弟等你功成名就的喜讯!”

    吕布仰天长笑道:“哈哈,好,郭嘉,借你吉言,为兄自当珍重。你也要按照我所传授于你的健身之法勤加练习,还有,莫要贪杯。等你将来学有所成时,定要来并州看望为兄。”

    前世时郭嘉就是因为体弱多病过度饮酒而英年早逝,将郭嘉看作是自己未来左膀右臂的吕布可不希望这样一位天纵之才再次早夭。

    因此,他将无双戟法中修炼身体的功夫稍作修改成了一部强身健体的功法传给了郭嘉,在吕布半强迫的教导下,郭嘉终于是学会了整套功法。

    郭嘉笑着锤了吕布一拳道:“知道了,吕大哥,一言为定!”

    吕布认真的应道:“一言为定!”

    经过2个多月的跋涉,吕布和蔡邕终于回到了并州,原本想要去一趟中山看望赵云的愿望也因为要护送蔡邕等人而只能作罢。

    吕布敬重蔡邕的学识,一路上鞍前马后的照料蔡邕父女俩,甚是尽心,就连随行“看押”蔡邕的官兵都误认为吕布是蔡邕的家仆。

    这也让蔡邕本人非常感动,于是将吕布正式收为弟子,倾心将一生所学甚至一些人生感悟都传授给了吕布,而吕布在正式成为蔡邕弟子之后更加尽心的照顾起蔡邕来。

    这其实也是吕布想要弥补内心中缺少家庭关爱的一种表现方式,正是因为没有了来自家人的关怀和关爱,因此,吕布在对待那些对自己好的人会加倍的反馈给对方,对他们会更加的好。

    回到并州之后,吕布没有直接回晋阳,而是先将蔡邕送到五原的安阳县将他们安顿。

    不远处安阳县城的大门已经遥遥可见,吕布纵马行至马车旁,恭敬地说道:“老师,前方不远处就是那安阳县城了。”

    马车的车帘被掀开,蔡邕经过两个多月的长途跋涉,面容略显憔悴。

    他看了看前方的县城大门说道:“这里就是安阳了啊,老朽将来就要在这里生活了。也好也好,大漠孤烟,倒也别有一番意境。”

    吕布听到蔡邕如此说,明白自己的老师这是想起了自己的遭遇心中悲苦,连忙转移话题道:“老师,弟子之前曾传信给义父,告知义父老师将要来安阳。而昨日弟子收到回信说义父已经到达安阳县城,准备迎接老师,想必不就就能见到了。”

    蔡邕果然被转移了注意力,“哦?久闻丁使君战功赫赫威震边陲。今日若能得见,实在是伯喈之幸啊。奉先,命车队加快些速度,莫要让使君久候。”

    “是,老师。”

    当车队来到县城门前时,果然见到不少人正在门前等候。

    为首一人身骑白马,意气风发,颌下三缕长髯随风轻扬,正是并州刺史丁原。

    在其身后还有不少其他人,田丰张郃二人赫然也在其中。

    吕布打马上前,走到丁原面前翻身下马道:“义父在上,请受孩儿一拜。孩儿历练归来,让义父担心了。”

    丁原赶紧下马将吕布扶了起来,上下打量了吕布一番,伸手拍着吕布的肩膀放声大笑。

    “哈哈,一年不见,我儿愈发的高大了。恩,不错,身子骨也更加壮实了,看来这次出去历练收获不小哇。对了,你所招揽的二位大才也来了,为父并没有为他们安排职务,今后就一直随着你吧。”

    吕布方才见到田丰和张郃跟随着丁原,还以为二人已经被丁原挖了墙角。

    毕竟若是丁原这么做,那他也说不出什么来,但是丁原此刻一解释,更是让吕布感激并且为自己方才的想法羞愧。吕布说道:“孩儿谢过义父。”

    之前田丰张郃二人在吕中的带领下回到并州时丁原曾见过二人。

    简单交谈之下丁原就看重了二人的才学,尤其是田丰。

    当时丁原也曾有过将二人招揽至自己麾下的想法,但是想到吕布是自己的义子,自己无后,日后有可能的话也许会让吕布继承自己的一切,因此也就放弃了这个想法。

    而丁原之前的想法,田丰也有所感觉,他嘱咐张郃不动声色低调行事,平日里二人深居浅出,除了教导太史慈之外就在家中做着自己的事情。

    此时丁原为自己之前的做法满意,久经战阵的丁原看得出吕布日后若是上得战场必定是个不世出的虎将,能够得到这样虎将的归心,可是件值得欣慰的事情。

    丁原接着说道:“奉先,你之前信中说蔡大家也和你同行,可是在那马车之上?”
………………………………

第二十一章 堂上争执

    吕布连忙在前引路,带着丁原等人向马车走去,边走边说道:“蔡大家就在马车上,如今孩儿已是先生的入室弟子了。”

    丁原听后笑道:“哦?如此真是太好了,蔡大家可是当代大儒,位同郑玄,马日磾等人。如此为父更要与其亲近亲近了,快快引见一番。”一边说着,一边加快了脚步。

    此时蔡邕也在仆从的搀扶下走下了马车,而小蔡琰则如影随形的跟着她的父亲,眨着明亮灵动的大眼睛好奇地打量着即将到来的众人。

    丁原不等走到近前,就朗声笑道:“蔡大家远道而来,丁建阳有失远迎,还望恕罪恕罪。”

    蔡邕慌忙回道:“伯喈戴罪之身,丁使君莫要如此说。久闻武猛校尉威名,今日得见果然盛名之下无虚士啊。”

    丁原走到蔡邕身边,亲切的抓着蔡邕的一只胳膊半搀扶地说道:“蔡大家,你且莫要嘲笑于我了,你我一见如故,我是奉先义父,你又是奉先之师,大可不必如此客气,直呼我建阳即可。”

    蔡邕感激地说道:“伯喈待罪之身,能得建阳兄折节下交,这,这……”

    丁原不以为意地笑着说:“哎,伯喈兄,今日你我相见不说这些不开心的事情。”接着对身后人说道:“吴恺,速带这几位官差前去办理手续,然后准备宴席,今日奉先归来,还有蔡大家来此,我要与他们把酒言欢。”

    公元182年(光和五年),初秋。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农忙季节。今年是个风调雨顺的好年景,农民们望着即将成熟的庄稼喜笑颜开,即将收获的喜悦在整个并州,并州土地贫瘠,能够有此丰收年景实属不易,因此今年农民们格外的开心,喜悦。

    然而每年的这个时候也临近北方胡人们南下劫掠的时候。北方草原严寒,资源匮乏,尤其是到了冬季的时候。恶劣的环境也造就了游牧民族强悍的体格和野蛮的性格,因此每到严冬快要来临之际,北方的游牧民族都会大举南下,侵略大汉边境,在汉朝的城市中烧杀掳掠,获取过冬的资源,由于东汉以来对边政策的日益软化,游牧民族不但没有收敛,反而越来越肆无忌惮,但是因为朝廷的软弱,官员的腐化,很多边关将士们连平时的训练以及基本的装备都无法得到保障,更不要说去奋勇杀敌了。因此边民的生活很是困苦。

    并州府治所晋阳城刺史府上,丁原正襟危坐,左右手边依次坐着并州府的大小文武官员。

    丁原开口道:“秋收即将临近,又快到了异族侵犯我边境的时刻了。有情报说,去年鲜卑族的大统领檀石槐去世,其子和连继位。此人勇猛异常,甚有其父之风,其狠辣凶残更胜檀石槐。不知各位有何御敌良策啊?”

    这时,一名文士出列说道:“刺史大人,我并州贫瘠,物产不丰,加上将士们连年征战,业已疲倦。然鲜卑首领檀石槐新丧,其子继位,毕竟锐气正盛,故而今年鲜卑之进攻必将猛于从前。此刻我弱敌强,若是勉强迎战恐怕……”这名文士顿了顿,但其言下之意所有人都听的分明,各位武将听到他如此分析都已愤愤不平,但丁原积威甚重,他没有说话,这些武将们也只能是敢怒不敢言。

    丁原听到这名文士的话也是有些恼怒,但却无从反驳,因为对方说的确实是事实。之前的十几年鲜卑在檀石槐的率领下,实力大增,不但将匈奴驱逐出领地,还拒绝汉朝的和亲,为祸之烈前所未见。并州接壤鲜卑领土,双方互有攻伐,但却是败多胜少,若不是吕布成长迅速,并且新近涌现出张郃,高顺,成廉等一批年轻的优秀将领,恐怕并州早已沦陷。

    但即便并州军如今兵强马壮,也只能是守城而战,一来草原情形不了解,二来并州历来贫瘠,土地所产粮食不足以支持大军团长途奔袭,三来朝廷腐败,丁原也不是没有向朝廷求助,但是却都石沉大海,因此每年也只能无奈的等待鲜卑前来进犯时进行反击。

    那文士看到众人反应,发现众文官皆是点头不已,而武将们却不敢言语,不禁心中有些得意地继续说道:“因此下官建议,派遣郡兵护卫秋收,待庄稼全部收拢之后,坚壁清野踞城而守,鲜卑人无法得到粮食,自然会退却,或是转而去往他处,如此并州无危矣!”

    听到这名文士的建议,丁原颇有意动,此法虽然有些劳民伤财,但是并州不同于中原腹地,本就地广人稀,实行坚壁清野之法并无太大阻碍。只是如此一来并州军不做抵抗,落人口实引起政敌等人借题发挥不说,此举也不符合丁原一贯强硬的对敌政策。

    就在此时,一名高大雄壮的武将突然出列,此人身高九尺,面如冠玉,唇若涂朱,两道剑眉斜飞入鬓,一双星目灿若流星,头戴紫金束发冠,身披兽面吞头连环铠,体挂蜀锦百花袍,腰系勒甲玲珑狮蛮带,正是吕布吕奉先。此时此刻经过了三年的征伐,吕布变得越发成熟起来,也因为作战勇猛果敢,迅速地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将领,被丁原提拔为并州府骑都尉,统领各部兵马。

    只见吕布站到队列之外,朗声说道:“刺史大人,下官认为田从事此法不妥。”

    看到吕布出列反驳,丁原心中喜悦,但面上却不动声色,吕布这个义子每次总能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不过当着所有官员的面,他从来不会表现出过多的关爱,每每议事之时也只是以官职相称。他说道:“哦?吕都尉你且说来听听,田从事之法有何不妥之处。”

    “诺。”吕布转身面对刚才发言的别驾从事田兴说道:“方才田从事所言派遣郡兵护卫秋收之法,下官也甚是认同,而坚壁清野之法若是实施,必定如田从事方才所言,让鲜卑骑兵无粮可得或是前往他处。”说道这里他顿了顿,看到田兴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突然又转口道:“然此法纵然可得一时之利,却对我并州乃至大汉有数项不利。其一,异族狼子野心,我示敌以弱,彼则必定得寸进尺,这是我汉朝数百年来血的教训,一味的逃避退让必然无法解决问题;其二,若是对鲜卑人采取不抵抗政策,则并州军民之民心尽失,民心一失,再想要挽回必须要付出百倍努力;其三,此法一旦实行,必会受到其他州府甚至朝廷的指责。”

    吕布侃侃而谈,听得武将们恨不得为其鼓掌,东汉末年以来,重文轻武日益严重,原本文官就看不起武将,再加上中原腹地历来无战事,因此朝堂之上,特别是东汉末年以三公为首,太尉几成虚职,文官势力日盛,连带着地方州郡之中,许多文官也处处排挤刁难武将。方才田兴献策,其中也间杂着看到并州武风盛行,武将隐隐有盖过文官的势头而打压的意味。

    但是吕布此番解说之后,特别是最后那一句,虽然吕布只是点到辄止,但是在场众人无不是在官场中摸爬滚打多年,就这一条,就可以断定丁原将来仕途无望甚至可能招来杀身之祸,在场诸人即使是赞成田从事想法的人也不敢在此刻多口。

    田兴更是被吓得面无血色,他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大声辩解道:“大人,大人,刺史大人,小人并无此意。方才是小人思虑不周,还望大人恕罪。”

    丁原摆摆手说道:“田从事,本官知道你没有其他意思,快快请起吧。”复又转首面向吕布说道:“吕都尉,那你有何御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