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乱三国之吕布-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钡纳钕肮哂泄亍H艚鼋鲋皇呛刃┨酪┲荒苁侵伪瓴恢伪荆粢危詈檬欠蛉四芄灰凭铀Γ詈檬窃独牒1叩鹊亍7蛉耍蚁任憧币┓剑闱页宰牛Ω媚苡兴跚帷!
听完吕布的解释之后,江氏点点头后说道:“大人所言与前些时日一位老大夫所言甚和。”
接过吕布所写的药方,江氏惊道:“大人您这药方与那老先生所开药方几乎是如出一辙。”
吕布惊讶道:“哦?竟有此事?”
要知道,吕布所开的药方并不只是简单的治疗普通荨麻疹的方子。
而是专门针对慢性荨麻疹的特殊药方,这是经过后世千百年无数名医改良综合所得。
没想到在这个时代竟然也有人能够开出来。
他问道:“可否将那老先生的药方借来一观?”
江氏回头对太史慈说道:“慈儿,快去吧华大夫所开的药方取来。”
不大功夫,太史慈就取来了一片布帛。
展开观看,上面正是一副药方,果然如江氏所言,除了其中少了两味辅药,其他竟然一模一样。
在看落款华佗两字,吕布心中登时明了。
他激动的问道:“夫人,敢问这位华佗华大夫此刻在何处?”
江氏回答道:“这位华大夫是云游路过黄县,为许多人医好了病症,而且不收取穷人家分文报酬,老百姓都称他为神医。只是待得没有几日之后,这位华神医就离开了,没人知道他去了哪里。”
吕布也明白此等人物神龙见首不见尾,想要寻访到定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不过他还是仔细询问了一下华佗的样貌特征,方便将来条件允许时前去寻找。
问过了华佗的情况后,吕布再次将话题回转,对着江氏说道:“夫人,这华神医的说法也印证了在下方才所说,夫人病症若是想要根治,方需移居他处啊。”
江氏点点头却又为难道:“大人所言甚是,只是我孤儿寡母的,举目无亲,无处投奔。慈儿又还年幼,在这黄县至少邻里多有帮助照顾,等得几年慈儿长大成人之后,再行搬迁也不迟吧。”
太史慈听到母亲竟然是因为自己年幼害怕换个地方重新生活委屈了自己。
不由得双目中噙满了泪水,他泣声道:“娘,都怪孩儿不能为娘亲分忧!”
江氏慈爱的抚摸着太史慈的头说道:“傻孩子,说的这是什么话。我儿快快长大,将来不就可以照顾娘亲了。男儿有泪不轻弹,不要再哭了。”
看着眼前母慈子孝的一幕,吕布心中也是感动,他开口道:“夫人,在下有一不情之请。”
江氏转过头,疑惑地说道:“大人请讲。”
吕布接着说道:“夫人,在下吕布,夫人已是知晓。方才并未告知夫人,在下忝为并州刺史府中主簿一职,此次乃是为印证所学而游历天下。今日来到贵地,与太史小哥相逢乃是有缘,恰巧对他又甚是投缘。若夫人不嫌弃,我愿意接夫人与太史小哥前往我并州居住,在下愿将一身所学授予太史慈,并为其寻找良师学习经史。”
太史慈听到吕布答应自己的要求登时喜出望外,但是母亲在侧他也不敢造次,只能满怀感激地看着吕布。
江氏听完吕布的话后反而沉默不语,只是深深的看着吕布。
过了许久终于开口道:“大人,饭菜已有些凉了,还请尽快用膳吧。村妇不敢与大人同席,还请见谅。”
说完,起身向吕布等人欠了欠身,转身进入了厨房。
而太史慈见到母亲没有同意,也不敢在说话,一步一回头的跟着母亲走了。
吕布看着二人走入厨房,苦笑着自语道:“难道是我太热情吓坏了这母子二人么?”
田丰夹了一道菜放入口中,赞叹道:“恩,好吃,太史夫人的手艺真是不差。”
吕布听到田丰的话语不爽道:“你这田先生,我这看到一个好苗子,着急上火的想要招揽到身边,你不帮忙便罢,还在这里惬意的很。”
致气的话语令张郃吕中二人想笑却又不敢笑,只得奋力的消灭面前的美食。
田丰端起酒杯呲溜溜地喝完一杯之后才慢条斯理地说道。
“主公,你方才也说了,你太过热情急切了。江氏舔犊情深,岂会因为这一面之缘就肯移居千里之外的并州呢?不过主公也请放心,我观江氏此人深明大义,不似一般的短视妇人。主公只需在此盘桓数日,一方面诊治江氏病情,一方面你我几人好生调教太史慈这少年,想必不出月旬,定能教主公如愿。”
吕布这也是见猎心喜而冲动了,听到田丰的一番话后冷静了下来也明白田丰的所言句句在理。
但是他还是继续问道:“田先生所言当真?”
田丰打了个哈哈,也不答话,继续以箸夹食。
吕布讨了个没趣,懊恼道:“你们三人好生讨厌,有好吃的竟然不与我分享,都别吃了,剩下的这些全都是我的,哈哈。儁义,放下那只鸡腿,让我来,哈哈!”
………………………………
第十八章 颍川书院(一)
从这一日起,吕布等人就以诊治观察江氏的病情在黄县留了下来。
而江氏也对吕布等一行人的真实目的了然于心,但是却也默契的心照不宣。
吕布和张郃二人日间在县城之中研习武艺,顺带着教导一下乡间的少年们练些简单的基本功。
而田丰则负责在下午及晚上教导太史慈,不仅教太史慈兵书战法,同时还教他一些经史子集等学问。
太史慈的母亲江氏看到吕布等人如此尽心尽力也是暗自感动不已,当初她之所以没有立即答应,也正是如同田丰所说的有所顾虑。
但是经过这一段时间以来的相处,江氏能够感觉得出,这几人尤其是吕布是发自内心的喜爱。
而太史慈本人也在这充实的生活当中获取了无尽的快乐。
或许是少年丧父的经历让这个少年过早的成熟起来,他如饥似渴的汲取着各类的营养,就是想要尽快成长起来,好能够做母亲身后的保护伞。
时光荏苒匆匆而过,转眼间已经过去了大半个月的时光。
年关越来越近,吕布也准备离开黄县,出来历练已有半年光景了。
而他的印证武学的目的却未达到,除了那次在冀州碰见鞠义,其他时候没有经历过生死恶战。
就连在中山附近的剿匪战也基本是一边倒的战斗,于提升自己的武学造诣没有多大益处。
经过了这段时间的调养,江氏的荨麻疹也基本得到了控制,就是无法完全根治。
而经过这段时间的接触和交往,江氏也放心将太史慈托付给吕布等人,同意了移居并州的提议。
于是吕布决定派吕中,张郃,田丰三人护送太史慈母子先去并州,自己只身继续游历各地。
又是一番依依不舍的离别和嘱托,吕布独自离开了黄县,按照之前打听到的童渊的住所出发。
经过几天的赶路,来到童渊住所时发现已是人去楼空,打听后得知,童渊几个月之前回到家中,待不得几日便举家离去,至于去向则无人知晓。
但是吕布却知道,童渊应该是回到常山去了。
他异常喜爱赵云这个关门弟子,这次回家所做安排也是为了将来能够全心全意教导赵云,能够得到一代枪神如此倾心相授,难怪赵云未来会成为不败战神。
对此吕布也是感到万分的高兴,他很期待那一天的到来,不过为了防止赵云被大耳贼刘备撬走,吕布还要提前做些准备,但是吕布有着熟知历史走向这一逆天的手段,倒也没有太过担心。
得知童渊不在家乡之后,吕布也没有打算原路返回并州,他还想要继续游历一番,最好是能多多的结识一些未来的三国英豪。
吕布离开了东莱郡之后,转头向南,一路行来,随处可见百姓们流离失所,民生凋敝。
即便是这样,达官贵人们依然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吸食着民脂民膏。
即便是有一些忠良想要改变现状,却因为人微言轻而无力回天。
看到这些,吕布由最开始的愤怒到逐渐的麻木,他除了乔装成游侠做些劫富济贫的事情之外也不能改变什么。
他开始深恶地憎恨起这个腐朽的朝廷,这个混乱的时代。
内心一次又一次地涌现出渴望权利渴望力量来改变这一切的愿望。
转眼半年过去了,吕布的足迹踏过了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等地。
于公元179年5月左右来到了位于豫州西北方向的颖川郡,之所以来到这里,主要是因为这里有着颍川书院存在。
熟知三国历史的人都知道,颍川书院对三国历史的影响,三国历史上青史留名的谋士当中,十之六七全部出自于颍川书院。
对这个智者的摇篮,人才的圣地,吕布也是神往已久。
颍川书院位于颖川郡治所阳翟,书院就建立在郊区处山清水秀的僻静之所,这里与水镜山庄并称东汉时期两大人才宝库,无数世家大族的青年才俊都聚集在此学习。
吕布是怀着朝圣的心情来到这里。走到书院前,才发现,这座书院就如同一座普通的大型庄园,掩映在山水之间,不时有朗朗的读书之声从书院中传出。
书院的正门上一副巨大的匾额上书写着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颍川书院。
吕布今日身着一袭长衫,身上所有兵刃全部藏于马上,在离书院半里之外就下马步行前来。
走到书院门口时,客气的上前对门前的书童见礼到:“小先生请了,在下九原吕布,途径贵书院,欲进入一观,倾听圣人教化,烦请小先生通报院长一声。”
门口处除了门童之外,还有几名在此玩耍的少年。
因为平日里不少达官贵人前来拜访,因此这些少年看见陌生人也不似寻常孩童一般惧怕。
只是他们头一次见到吕布这般丰神俊逸的男子。
此时的吕布已经19岁,原本身高就异于常人,达到九尺之高,再加上常年习练武艺,身上自有一股逼人的英气。
其中一名瘦弱的少年出声道:“吕壮士,你长得好生威武,可在军中任职?”
这群少年不知道是哪些官宦之后,吕布也不敢怠慢,耐心回答道:“这位小哥,布至今在并州刺史府上任主簿一职,暂时还无军职在身。”
少年奇道:“丁并州可是一位勇悍爱才之人,壮士如此英武,何以弃之不用,反而用作文官,岂不是大大屈才?难道这丁并州也是那无眼之徒尔?”
吕布笑了笑答道:“非也非也,丁并州一代人杰,盖应布年幼,且无战场经验,故而刺史大人暂时没有给予军职,只是命在下随侍左右聆听教诲。”
少年恍然道:“原来如此,看来壮士甚得丁并州青睐,将来青云直上指日可待啊。”
吕布奇道:“哦?小哥何出此言?”
少年大声笑道:“哈哈,你给我一壶酒,我就为你解这一惑。”
吕布有心考校一下这行事不羁的少年是否哗众取宠,因此对其无礼举动也不在意,豪爽地答道。
“此事好说,若是小哥能为在下解惑,莫说是区区一壶酒水,就是十坛美酒又有何难?来,小哥,在下身上暂时只有这一壶佳酿,就当做是订金,你且道来。”
少年接过吕布手中酒壶,张嘴饮了一大口,大声赞道:“好酒,好酒啊。”转眼之间,少年嫩白的脸颊之上出现两坨殷红。
吕布看到这年幼的少年竟然如此豪饮,喝彩道:“好酒量。”
这时,方才进去通报的书童已经回来,身旁跟随着几名看上去和吕布年龄相仿的年轻书生。
其中领头的一位书生,见到吕布与少年的样子,出生斥道:“好你个郭嘉,不在堂中认真读书,又跑出来玩耍,还骗客人的酒喝,真是讨打,公达,速速将郭嘉送回课堂,让先生好生收拾他一番。”
随后,这位书生后面一位年龄稍长的少年应声道:“是,叔叔。”
“郭嘉?公达?叔叔?我的天,难道是郭嘉,荀彧荀攸三位?这这也太凑巧了吧。”
吕布不由得愣在当场,前世一直崇拜的顶级谋士,此时一下子出现了这么多,顿时让吕布目瞪口呆。
就在吕布愣神的档口,被称为公达的书生和另一位年轻书生上前夺下郭嘉手中的酒壶,架起郭嘉就要往书院中走。
郭嘉突然大叫道:“文若兄,莫急莫急。我答应这位壮士要为他解惑一事,且等我履行承诺之后再将我送与先生惩处不迟。”
领头的书生摆手示意公达二人暂时住手,转头望向吕布抱拳行礼道:“壮士,在下颍川荀彧荀文若,在此任助理教习,方才郭嘉所言可有此事?”
吕布回礼道:“你好,在下九原吕布吕奉先,小哥所言确有此事,方才我与这位小哥相商,他为我答惑一事,我以一壶酒酬谢之,不过既然这位小哥是偷跑出来,还是请先回去学习为先。”
开什么玩笑,方才吕布故意询问只是为了考校对方,既然知道他是大名鼎鼎的鬼才郭嘉,还有什么可考校的。
郭嘉突然大声反驳道:“万万不可,子曰:‘民无信不立’,大丈夫立身处世,以信为先。”
荀彧点点头赞同道:“不错,既然如此,郭嘉,你就先为吕壮士解惑吧。”
郭嘉挣开公达二人的束缚负手而立说道:“方才我言壮士不日高升,原因有三,其一,丁并州守边有功,赏罚分明,是一位爱惜将才的上官,若是有才之人必定不会被其埋没,此为公;其二,壮士年纪轻轻就能任刺史府中主簿一职,此职位虽然没有品级且无实权,但却非亲近之人不可任,由此可见,壮士与丁并州私交匪浅,此为私;其三,壮士孔武有力,马上所配之方天画戟寻常武士难以驾驭,想必壮士定然武艺高超,而以武人身份就任主簿一职说明壮士必定文武双全,如此全才又怎会被埋没。以此三点,嘉以为,多则一年,少则半载,壮士必将高升。”
听完郭嘉的一番讲解,吕布鼓掌笑道:“哈哈哈哈,小哥真乃鬼才也。仅仅凭借只言片语一面之缘就能看出如此细节,吕布佩服佩服啊。”
郭嘉讲解完后,两只眼珠就来回转个不停。
发现众人都将注意力集中到正在说话的吕布身上后,突然伸手从荀彧手中抢回酒壶,往书院中跑去。
头也不回地喊道:“文若兄,这壶美酒是壮士给我的酬劳,你可不能没收。对了,吕壮士,莫忘了还有十坛美酒!”
看着绝尘而去的郭嘉,荀彧苦笑地赔罪道:“壮士见笑了,这郭嘉生性顽劣,却是一绝顶聪明之人,而且也并无恶意,还请壮士多多包涵。”
吕布不以为意地说道:“先生客气了,郭嘉小哥为我解惑正好解决了我的一大难题,我还感激不尽呢。对了,方才答应还有十坛美酒相谢,只是在下突然造访,未曾准备如此多美酒。这样吧,在下身上还有些银两,应该足够买十坛美酒了,还望先生转交给刚才那位郭嘉小哥。”
………………………………
第十九章 颍川书院(二)
荀彧连忙推辞道:“这,这可如何使得。”
吕布开口打断道:“方才郭嘉小哥也说过,人无信不立,先生总不能让我吕布做那无信之人吧。哈哈。”
古人重信,听到吕布如此说后,荀彧也不再继续坚持,将银两收下道:“如此我就暂时代为保管了。”
顿了顿,荀彧接着说道:“方才听书童说,壮士此次前来是为了参观敝书院,在下奉命前来作为向导,壮士请,至于兵器马匹交由我们保管就好。”
吕布将马匹的缰绳交给公达也就是荀攸同时对着他善意的一笑道:“合该如此。”
接着转身对荀彧说道:“先生请。”
在荀彧荀攸叔侄二人的引领下,吕布游览了颍川书院,也无非就是几间讲堂以及几间书库。
至于那些世家名流等教习平时并不居住在这里,只是在闲暇时前来此地几天开堂授课。
常住书院的都是一些普通的书院讲习先生,以及一些在此学习的孩子。
这一路行来,荀彧一边介绍书院的情况一边为吕布答疑解惑,通过询问吕布才得知为何自己来参观,书院还会派荀彧这样的助理教习先生陪同并且讲解。
原来随着书院的名声日益隆盛,前来书院打着参观学习的名义前来寻访谋士幕僚的官员也越来越多。
因此书院专门派出一些助理讲习来负责接待这些人,保不准其中就有些达官贵人或者是他们的手下前来。这也是书院积累人脉的一种方式。
两个年轻人,一个学识渊博,谈吐不俗,一个见多识广,刻意迎合,很快两人就称兄道弟起来。
荀彧163年出生,年纪略小,称呼吕布为兄。
方才两人正在谈论园林建造,荀彧毕竟出身世家豪门,简单几句皆是精妙之语,而吕布从后世穿越而来大大小小的园林建筑从电视也好,旅游也罢更是见识的不知凡几,简单地举例说了几处,也是令荀彧惊叹不已。
荀彧道:“真没想到吕兄对这园林建筑竟也如此精擅,文若着实佩服呀。”
吕布不好意思地说道:“文若贤弟才真是家学渊博,我只是走过的地方多了稀奇古怪的事物认识的多罢了。”
荀彧开玩笑似地说道:“吕兄,你太谦虚了,刚才你可是说过太过谦虚可就是虚伪了哦。哈哈!”
接着转口又接道:“古人尝言: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果真如此啊,真羡慕吕兄你活得如此洒脱。”
一边说着语气逐渐低沉,眼神中也多了许多复杂莫名的情绪,似乎有压抑,有挣扎还有不甘。
吕布深深的看了一眼有所感触的荀彧,笑着说道:“文若贤弟,你我交浅言深,为兄说些不合时宜的话还请见谅。”
荀彧疑惑地看着吕布说道:“吕兄但说无妨。”
吕布转过头仰望着天空道:“这世间万物存在便是有着一定的道理,我们凡夫俗子或许无法了解,但却不能否定,是也不是?”
荀彧点点头道:“正是如此。道家老子也曾说过,道可道,非常道。”
“不错,正是如此,想不到文若竟然对这道家学说也有所涉猎。”小小的拍了一下马屁后吕布接着说道。
“世间万物不但存在,而且因为我们人为观察的角度不同,我们自身所得出的结论也不尽相同。就拿刚才你说我活得洒脱这件事情来说,对于你可能羡慕我这种活得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那是因为你生活在一个大家族中,你要背负一些责任和义务。可是对于我来说,我觉得自己生活得孤苦伶仃,总是有天大的苦闷与烦忧也无人诉说,反而更加羡慕你的弟恭兄睦,可以经常承欢双亲膝前。”
刚才交谈之中吕布也将自己是个孤儿的事情告诉了荀彧,此刻听到吕布再次提起且言语中充满了萧索之意,荀彧不由说道:“吕兄,我不是那个意思。”
吕布摆了摆手,打断荀彧接下来的话道:“文若贤弟,我知道你的意思。我只是想说,人生在世,要想活得洒脱不是看过得如何,而是要看这里。”
吕布指了指胸口心脏的位置,接着说道:“心若洒脱,何事可扰呢?”
“心若洒脱,心若洒脱…”荀彧小声的反复念了几遍,突然蓦地抬起了头,恭敬的对着吕布抱拳一礼道:“多谢吕兄指点,文若受教了”
吕布慌忙扶助荀彧道:“愚兄惭愧,这是贤弟你自己感悟所致罢了。”
荀彧还想要再说什么时,忽然从书院的深处传来一阵悠扬的琴音。
琴音时而悠扬轻缓,如春风吹拂湖面,时而婉转低回,如怀春少女的低声呢喃,时而又高亢奔放,如那长江大河奔腾入海。
一曲终了,却似回音无穷,令人久久不能释怀。
就连吕布这不太懂音律之人也听得如痴如醉,荀彧更是赞叹地说道:“蔡大家的琴音果然名不虚传百听不厌啊。”
吕布问道:“蔡大家?可是那名满天下的蔡邕蔡大家?”
荀彧说道:“正是,蔡大家每年都会来书院小住几日,开堂授课。”
吕布欣喜道:“不知文若贤弟可否为我引荐一下,愚兄对蔡大家可是仰慕已久了,还请拜托了。”
荀彧笑着说道:“兄长客气了,这也不是什么大事,蔡大家为人很和蔼,我这便带你前去求见于他。”
说着,拉起吕布的手向着方才琴音传来的地方走去。
在书院僻静角落的一座凉亭处,一位中年男子跪坐在一蒲团之上,面前长案之上摆放着古琴,茶具,笔墨纸砚等物。
男子的旁边还有一位5。6岁模样的小姑娘,小姑娘粉雕玉琢的甚是可爱,两个俏皮的朝天小辫上系着红色的头绳,圆圆的大眼睛中满是机灵古怪的灵气。
此刻小姑娘正皱着眉头嘟着粉嫩的小嘴巴撒娇地说:“爹,这么长的曲子您只弹一遍孩儿记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