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乱三国之吕布-第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什么?!”不光是吕布,田丰与郭嘉二人也是刚到,此时才知道这个惊人的消息。
“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吕布急忙问道。
“十日前。今日凌晨刚收到的消息。”贾诩将一张蔡侯纸递到吕布的面前。
吕布取过查看,上面仅有寥寥数字,他开口念了出来:“李郭司马反,卓卒,长安乱。”
“李傕、郭汜竟然反了?这个司马是谁?”吕布接着问道。
贾诩开口解释道:“司马是说的京兆尹司马防,此人为河内司马氏家主。去岁,我军攻打司州四郡时,正是此人的两个儿子设下圈套戏耍我军。事后赔偿了我军不少损失。”
吕布点点头,他想起来了这件事情。
心中一动,突然开口问道:“他的几个儿子如今现在何处?”
郭嘉接过话语答道:“长子司马朗如今投入孙坚麾下,次子司马懿在曹操帐下任职,其余子嗣尚且年幼,尚在家中。不过他们兄弟之前曾离家一段时间,去向却是不明。”
吕布拧眉,司马朗司马懿都已出仕,这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不过此时却也不是考虑这些问题的时候,吕布将这些想法抛出脑外,示意贾诩继续解释。
贾诩接着开口道:“去岁年末时,司马防便多次与李、郭二人接触,来往密切。今年我军攻打凉州,主公打夏阳后没多久,李、郭二人便去了长安。”
“那时,董卓新败,华雄战死,徐荣拥兵拱卫潼关,张济叔侄镇守关中防备益州,董卓军麾下四大派系,有两方主力不在长安。李傕、郭汜二人虽然没有领兵回长安,但是当时长安城中守军除了飞熊军之外,最后一个派系的人马在司马防的游说之下,全部投靠了李、郭。”
“嘶。”听到这里,吕布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
董卓军兵强马壮,但是麾下派系林立,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事情。
自董卓进入洛阳开始,投靠的各部人马自成一个派系,包括当初宋宪等人叛逃时带走的并州人马,这些人马由于没有统一的号令,因此董卓放心让他们拱卫长安,而将另外三个派系的人马外放镇守四方。
这样可以说是对董卓来说最放心也最稳妥的办法,谁曾想司马防竟然能够将一盘散沙的这帮人凝聚到一起,顿时董卓的这步秒棋成为了葬送自己的屠刀。
吕布起身踱了两步道:“现在长安的局势可有消息传来?”
贾诩摇了摇头,吕布与董卓早就势同水火,彼此间想要传递消息非常困难,因此这也可以理解。
不过贾诩还是开口说道:“虽然没有准确的消息,不过凭借其他地方传来的消息,大概可以推断出一些端倪。”
“军师请明言。”
贾诩点了点头,接着说道:“徐荣率领大军回援长安,张济叔侄在关中按兵不动,李傕、郭汜麾下五万嫡系弃守武关,前往长安。此时,长安应是战云密布。”
田丰开口道:“关西派系以华雄为主,华雄身死后,张济持观望态度亦属正常。徐荣与董卓关系匪浅,此去长安定然要为董卓报仇,故而李傕、郭汜调动大军回援长安。”
吕布思忖片刻,心中有了一些计较,却开口问道:“三位以为,我军该当如何应对?”
郭嘉率先开口答道:“潼关、武关如今形同虚设,我军当以雷霆之势攻取,如此进可攻退可守,立于不败之地。然后遣一精锐,进入长安。”
吕布看向郭嘉,他似乎有些明白了郭嘉的意思。
贾诩开口说道:“奉孝可是想要迎奉天子?”
郭嘉点了点头,表示默认。
众人皆是默然,低头思忖此事的可行性。
吕布听到郭嘉正好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起身开口道:“奉孝此计甚秒,正合吾意。”
顿了顿,吕布接着发出了一连串的命令:“令徐晃、沮授领兵五万兵发武关,张合领兵五万攻打潼关。太史慈、张辽率兵两万镇守司州四郡。臧洪、钟繇领兵五万前往凉州,换回马超和三万贪狼铁骑。赵云、典韦、周仓、廖化四人率领战狼特种兵前往长安,务必要将天子迎回并州。”
田丰在一旁奋笔疾书,将吕布的命令依次记了下来。
众人又商议了一番细节之后,这才散去。
翠屏山中,还是那座洞府,血凰、紫虚、于吉三人盘膝而坐。
血凰的面色没有开始时那么苍白,如今已经隐隐有些血色,显然这段时间以来,恢复了不少。
他缓缓张开眼,从修炼中醒来,双瞳之中的血色异常妖艳。
紫虚闭目开口道:“小师弟,感觉如何?”
血凰面露苦笑说道:“恢复的太过缓慢。这一次借助紫虚师兄的回源丹都恢复的如此之慢,却不知是何故。”
紫虚这时也张开眼说道:“若是慢倒也正常,你沉睡这许多年,不知道如今的境况。自汉朝光武之后,天地之间的灵气日益稀薄。”
“竟有此事?”血凰诧异地问道。
于吉点了点头解释道:“正是,距离现在也已经过了百多年了,现如今咱们这洞府之中还算略好,在现如今的外界,几乎没有了灵气的存在。”
百多年前,紫虚师兄与南华为争夺这几粒回源丹,双方大打出手,战斗持续了数月时光,二人始终不分胜负,到后来,两人罢战,但是却突然发现,消耗的那些灵气却是无论如何都无法补充回来。
就连他们二人的伤势,都绵延了近百年还不见好转。
这一番解释之后,血凰才逐渐明白了问题所在,但是他们三个人却也想不清楚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个情况的出现。
摇了摇头,没有继续思考这个问题,血凰开口向于吉询问。
“于吉师兄,这一次找的这一家人如何?”
于吉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天资都可谓上上之选,其中一人更是可以称得上天纵之才。”
“哦?能当得师兄如此称赞,此子定然不凡。”叹了一口气,血凰接着开口。
“只是可惜,虽然我也是从后世而来,但是之前咱们已然改变了历史,因此从那时以后的历史都与我所知的没有一丝相似,这让咱们很被动。”
紫虚和于吉二人不约而同点了点头。
“现如今天地之间没有灵气,我们还受约定的束缚,不能似从前那边直接插手。否则我们也不用借助这些凡人的力量了。”
紫虚开口道:“虽然我们有着诸多的约束,可是对方同样也是如此。咱们只管做好咱们该做的事情,尽快让天下混乱,如此才能重开纪元。”
另外两人都点了点头。
就在吕布收到李、郭杀掉董卓这个消息的数天前,司马懿就得知了这个消息,并且告诉给了曹操。
曹操斜倚在小塌之上,闭目沉思。
旁边坐着戏志才,他此时的脸色愈发的苍白,仿佛随时都会死去一般,短短两个月的时间,他的病情愈发严重,这段时间以来,他殚精竭虑。
终于将青兖等地的繁杂事情梳理清晰,但是他本人却因为消耗心力过巨,损伤了元气,对此曹操曾多次劝说亦是无果。
司马懿低头垂手站在二人面前,方才他已经将其父司马防传递给他的关于长安的消息告诉给了曹操。
曹操听了司马懿的汇报之后始终没有说话,偷偷地瞟了戏志才一眼,戏志才微不可查地点了点头。
曹操这才放下心来,开口问道:“仲达,你说你父亲会为我们迎奉天子创造便利,我如何相信与你?”
司马懿恭敬地抱拳行礼道:“主公自不必信任下官。主公只需派遣数百精锐潜入长安,自然可将皇上迎回兖州。如是事不可为,无非是白跑一趟。”
“白跑一趟?”曹操嗤笑出声,斜眼看了看低眉顺目的司马懿。
曹操继续开口道:“精锐之士岂能随意调用,若是情报不准确,我这辛苦培养出来的人才岂不是全要葬送。”
司马懿再次躬身朗声道:“仲达愿以一家老小为担保。”
曹操闻言,三角眼眉头一挑,眼中绽放出璀璨的光芒。
思忖了一番之后,曹操终于开口道:“我先考虑一番。你先回去吧,待我考虑清楚再做决议不迟。”
司马懿始终没有抬头,听见此话之后,再次躬身行礼,缓缓地退了出去。
………………………………
第154章 荀彧离去
司马懿走后,曹操转头看向了戏志才:“志才,你觉得如何?”
戏志才点了点头:“富贵险中求,此计可行。”
曹操也颔首道:“我意也是如此。如今我军虽然占据青、兖二州,但疲敝羸弱,却是无法与其他人相比较。唯有挟天子以令诸侯,方能快速崛起。”
“主公英明。咳咳。”话没说两句,戏志才又开始了剧烈的咳嗽。
曹操走过去,为他轻拍脊背,默然不语。
戏志才此时的身体状况就如同一个不定时的炸弹,随时都有可能撒手人寰,但是对此任何人都没有好的办法。
为了延续生命,他服用五石散更加的频繁,曹操虽然知道也只能望之兴叹。
咳嗽了好一阵子,戏志才终于舒缓下来,还待拱手道谢,却被曹操拦了下来。
戏志才顿了顿,缓缓开口道:“主公,仲达此人有手段亦有心机,这一次的觐见之礼不可谓不大。志才不能继续辅佐主公,主公定要多加小心哪。”
“志才。”
戏志才缓缓摇了摇头,说道:“迎天子之事我早先亦曾派人调查过,那司马防在长安早有所准备,定然可以成事。主公应当考虑接下来的事情。”
曹操点了点头,开始思索戏志才的话语。
不过戏志才并没有让曹操思考太久,接着开口说道:“主公可曾听说过荀彧?”
“荀文若?自然听说过,自幼就被冠以‘王佐之才’,不过听闻此人已经投效吕布。”说道这里,曹操惋惜地叹了一口气。
那荀彧叔侄二人同曹操的关系也很不错,只不过当曹操想要招揽二人时,却被吕布捷足先登,假借天子的名义将二人要了过去,此事让曹操郁闷好久。
戏志才笑着开口道:“文若先生有大才,胜志才百倍,志才亦知主公爱惜此人,故而用了些小手段,过不多久,此人就将弃吕布而去,主公要抓紧时机。”
曹操双眼圆睁,看着戏志才,一脸的惊异。
戏志才微笑着如此这般的解释了一番,曹操听完之后,脸上顿时浮现古怪之色。
过了半晌,曹操微笑着说道:“好你个戏志才,竟如此算计自己的先生。若是文若再次,定要你好看。”
曹操自然知道戏志才一直在为他寻找接班的谋主,心中感动异常,这戏志才越是殚精竭虑为他着想,曹操就越是觉得心理亏欠他太多。
君臣二人就这么彼此相视着,许多话语不需要说将出来,彼此就能够立刻领会。
荀彧终于还是走了,留下了一封长长的书信,飘然而去不知踪迹,随之一同离开的还有一名叫做吴楠的武将。
事情发生的非常突然,吕布前几日刚收到荀攸送来的书信,将之前他们叔侄二人的争吵大概讲述了一下。
吕布当时就察觉不妙,荀彧此人忠心汉室至死不渝。
甄氏贩卖私盐与铁器等事,吕布自然知晓,而且是在吕布的私自授意下进行,荀彧略一思索就明白其中缘故。
吕布这样的行为已经触及到了荀彧的底线,吕布知,荀攸亦知。
因此在之前始终暗中进行,吕布也曾思考过,将荀彧调离草原,这样就接触不到这些事情,还会好一些。
但是手中实在无人可用,吕布这才抱着侥幸的心理。
顾雍投效过来之后,吕布原本打算历练几个月后,派顾雍去接替荀彧回来,没成想,事情暴露的这么快,荀彧的态度如此决绝。
得知叔侄两人有了不愉快后,这才没有两天时间,荀彧就离去。
荀彧留下的书信之中,将草原诸事不分大小都大致交待了一番,除此之外,关于其他事情却是只字未提。
唯有在书信的最后,留下了几个字:“彧,终此一生为汉臣。”
放下书信,吕布长叹一声,闭目不言。
田丰看了看那封长信,此事的前因后果吕布早已经告诉过他。
此时他也很难过,对于荀彧的想法,他还是很能够感同身受的,之前他也曾有过这个想法,就是那一次,他思考了许久,终于还是觉得这个腐朽的朝廷已经无力回天。
另外田丰自身也是重情重义之人,吕布待他以赤诚,他怎会不感动,这才最终下定决心追随吕布。
田丰抬头看向吕布,发现吕布的状态很是低迷,开口劝说道:“主公,事已至此还请主公放宽心。文若虽然离去,但是依然草原已经安稳下来,文若此举也算是功成身退。”
吕布点了点头,田丰说的没错,荀彧毕竟还是有始有终之人,实际上私盐之事只不过是一个导火索,聪明如荀彧早就看出吕布的心思,这才始终不肯真正投效。
如今只不过是借着这次事情给他一个离去的理由。
他也收摄心神,开口道:“先生觉得谁可前去接替文若空缺?”
田丰思虑半晌之后,开口道:“张山此人追随主公甚久,且原本就与草原诸族多有往来,派此人前往当是合适,不过张山只能为辅。”
吕布点了点头,田丰所说不差,早在吕布第一次远征草原,张山就作为向导跟随他一直征战,后来一直尽心竭力,虽无大功,但却任劳任怨,派此人前去担任副手正是合适。
田丰再次沉吟了半晌,然后开口道:“公达擅出奇策,如今我军将要用兵,此大才不可不用。则草原方面,须派一名能够稳住场面之人。”
顿了顿田丰再次开口:“泰山羊家世代清廉,羊衜此人公正不阿,且善于处理政务,此人与张山合作,定然相得益彰。”
吕布听闻田丰的话语之后,久久不言,原本他是想让顾雍前去接替荀彧的位置,不过田丰的建议显然更加实际。
羊衜公正严明,为人清廉,处理地方政务确实是一把好手。
张山商贾出身,本就是八面玲珑之人,并且和鲜卑人打交道他也算是轻车熟路,而且有他在,也不用担心甄氏从商业方面搞些小动作。
另外一方面,顾雍精擅内政,吕布身边也着实离不开他,这样让顾雍在此地统筹全局,更加能够发挥他的作用。
念及于此,吕布抚掌大笑:“先生之策极为妥帖,就按此行事。”
第二日,吕布便发布命令,让羊衜、张山二人前往草原,负责治理那边的事物,同时拜荀攸为别驾从事,调任前往帮助张合攻打潼关。
却说赵云一行人,在接到吕布的吩咐之后,晓行夜宿一路疾驰,赶往长安。
也亏得此时因为董卓之死,长安乱做一团,因此赵云等人才能够在五天的时间就到达了千里之外的长安附近。
这一日,赵云寻找到一个合适的地点命令众人隐蔽了下来,只身带着典韦前往长安。
虽然他们在长安有联络地点,但是此刻长安正处于最混乱的时刻,他们这支千人部队一旦出现,难免不会打草惊蛇,唯有在城外进行隐蔽反而是最安全之举。
长安的联络处是一座酒楼,这里的负责人是一个富态的中年人,名叫张远,别看他长得一脸和气,可却是暗组静心培养了多年的优秀人才。
外表只是他的伪装,他在暗组之中可是出了名的冷酷狡诈。
正是由于他的优秀,贾诩才将潜伏在长安这个最艰巨的认为托付给了此人。
在酒楼的密室之中,张远、赵云、典韦三人相对而坐。
此时的张远收起了那一副笑容可掬的模样,正色将此刻长安的现状告诉给了赵云。
情况比所有人想象的还要糟糕,李傕、郭汜凭借着先发制人,诛杀了董卓之后,迅速占领并且控制住了整个长安,手下拥有的兵马多达七万余人。
董卓身死,李儒、牛辅二人在飞熊军的拼死保护之下逃出了长安,飞熊军却损失过半,就连其中最精锐的飞熊卫都死伤了数十人之多。
幸亏徐荣大军驰援,这才救下了李儒等人。
不过没等他们组织部队攻打长安,李傕、郭汜驻守武关的五万兵马,在李傕侄子李利的带领下也来到了长安左近。
李傕让郭汜亲自镇守长安,自己则带领城内的五万兵马汇合了侄子的五万兵马,在长安以南展开激战,双方互有攻伐,死伤惨重。
占据长安之后,司马防出任司徒,李傕出任太尉,郭汜则担任大将军一职。
但是三人的位置还未坐稳的时候,却突然发现应该在深宫之中的汉献帝,连同其皇后竟然不知所踪。
不得已之下,司马防和李、郭等人只得将此事隐瞒下来,一方面加派人手在长安内外进行地毯式的搜索。
长安所有的住户每天如同过筛子一般,被搜查数遍,苦不堪言,但是众人却偏偏都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事情,只知道官军在寻人。
赵云面色非常难看,开口问道:“官军如此动作,莫非寻找的是天子?”
张远凝重地点了点头:“应该是如此,属下近日来多方打探,始终没有天子的消息,皇宫如今更是防守的水泼不进,任何消息都不曾流传出来。”
顿了顿,他接着又补充道:“而且此事应该早在李、郭二贼诛杀董卓的当天就已发生。”
赵云双拳轻轻地互击,咬牙道:“这可糟了,我们此行就是为了迎奉天子,如今天子已经失踪这么多天,我们将往何处去寻找呢?”
………………………………
第155章 长安乱
赵云这边冥思苦想,张远也是不停地思考如何找寻天子一事。
典韦突然在旁边开口道:“思虑这般繁琐作甚,我们潜入皇宫一探便知。”
“潜入皇宫?”赵云眼前一亮。
典韦说出来的这个办法虽然莽撞,但无异于是此时唯一的一个办法,总好过他们此时干坐在这里,即便是出去寻找也不知从何处着手要强的太多。
赵云看向典韦笑着说道:“典大哥真是一语叫醒梦中人,立时就让我二人如梦初醒。”
典韦嘿嘿一笑,大手摩挲着油光铮亮的头颅。
当夜,赵云便带与张远二人人穿上夜行衣,潜入皇宫,典韦则由于身形太过明显被留在了酒楼之中。
暗组的训练之中,潜伏刺探本就是主要项目之一,因此对于张远来说这并不是什么难事。
不过令张远吃惊的却是赵云竟然丝毫不比他差多少。
原来赵云的师傅童渊年轻之时也曾是一名游侠,似这等功夫自然不在话下,赵云作为童渊最得意的关门弟子,不但习得了他师傅的武艺,同时还学习了各类行走江湖的技巧。
不过此时此刻的皇宫守卫却是非常森严,饶是两人艺高人胆大,却也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堪堪潜入到内城之中。
进了内城之后,防守虽然不似外城那般严密,但也是三步一岗五步一哨。
此时,夜色已经深沉,皇宫大内之中除了往来巡逻士兵的脚步声以外,所有的一切都陷入在寂静之中。
就连夏日里喧闹的蛙鸣虫叫,此时也都消失不见。
赵云和张远二人在一个偏殿背后相遇,两人互相对望一眼,然后都摇了摇头,示意没有发现任何情况。
赵云此时心中有些焦急,都进来了快半个时辰的时间,他们却一无所获,潜入了几座宫殿,却是没有任何的发现。
就在这时,身后的偏殿内突然传来一阵剧烈的咳嗽。
声音本来不是很大,可是在这寂静的深夜中就显得有些突兀。
听得出来,咳嗽的人非常痛苦。
不多时,另外一个声音响起:“涂公公,可好些了吗?”
随着话音落下,传来一阵细细索索的声音,显然是屋内的人正在走动。
不多时,一盏幽黄的灯光亮起,两道瘦削的身影映照在窗纸之上。
那个咳嗽的声音终于平复下来,喘息两声,略带苍老的声音响起:“鲁安,我已好多了,哎,这个老毛病了,真是受罪呀。”
那被称为鲁安的人开口说道:“涂公公,您先后侍奉三位天子,劳苦功高,老天爷也不肯让您这么早休息呀。”
“你这家伙倒是生得一张巧嘴,难怪献帝疼爱你。”
歇了半晌,涂公公再次开口说道:“你去吧烛火灭了吧,省的那群土匪看见,你我又得遭受皮肉之苦。”
话音落下,昏黄的烛光再次熄灭。
涂公公接着开口道:“鲁安哪,左右也睡不踏实,你陪我说说话吧。”
“是,涂公公。”
两个人就开始闲聊,通过两人的对话,赵云得知,这二人竟是伺候献帝的两名宦官,献帝之中之后,这两人被关押在了此处。
两名宦官唠唠叨叨半天无非是后宫之中的一些琐碎之事。
赵云正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