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乱三国之吕布-第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第192章 多生孩子多修路
老百姓若是生存不下去,不可能会老老实实的过日子。
吕布看到顾雍和毛玠两个人,都认同地点了点头,这才继续开口道:“因此我有这样几个想法,解决这样的问题。”
顾雍竖起耳朵,准备着进行记录。
毛玠也在一旁听得非常仔细,生怕遗漏一点。
“第一条,征召各地有手艺之人,登陆名册,然后由当地县令进行调配,兴修各类基础设施,给予这些有手艺的人高额的酬劳,并且可以加大一些奖励的举措。”
自古以来重农轻商,工匠虽然地位较之商贾要高一些,可依然是社会底层人士。
吕布此举大大地提高了工匠的地位,甚至还对这些人特殊照顾。
顾雍皱起眉头说道:“自古以来,匠人地位卑微,主公此举是否不妥?”
吕布摇了摇头道:“《管子》中曾云:‘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柱石}民也。’本朝淮南王刘安也曾在《淮南子·齐俗训》中说过:‘是以人不兼官,官不兼事,士农工商,乡别州异,是故农与农言力,士与士言行,工与工言巧,商与商言数。’”
吕布顿了顿,接着说道:“职业本没有贵贱之分,只是分工不同罢了。你我身上所着衣衫,乃是裁缝精心缝制;日常一应用具,亦是工匠所做;战士们沙场喋血,手中武器也是铁匠所造。你说说,离开了这些工匠,我们如何生活得下去?”
毛玠点了点头,对吕布的话语十分赞同。
顾雍也是凝眉陷入了沉思之中,吕布说的这些话,之前从没人说过,绝大部分人,都将工匠视为社会底层这件事,当做了理所应当。
所以突然听到吕布所说的言论,会有一些不适应,可是细细琢磨,却是如同吕布所说。
吕布仔细观察着二人的神色,接着开口说道:“民生如果想要发展,仅有农民勤勉耕作是不够的,还要有各行各业的杰出人才,一起努力才能够做得到。”
顾雍此时也转过来这个弯,他虽然也是世家子弟,不过经过这一段时间与百姓们打交道。
他的思想不再像从前那样清高,因此吕布说的这些他能够很快的理解并接受。
“主公说的极是,之前倒是我有些狭隘了。”
吕布摇了摇头道:“非是元叹狭隘,而是世人皆如此想。我们没必要也没办法去扭转世人的想法,在咱们的领地上,我们如此做便好。工匠们的地位提高了,必然会用心建设家园,那么咱们并州想要发展起来,就会变得非常容易。”
顾雍认真地点了点头,将吕布的这些话语一一记录。
“这一条的另外一点,就是将各县等级的优秀人才委派官职,负责所在行业的管理,以工治工,这样更加能够促进各个行业的发展。当然,他们这些人只是能够提出建议,最后的决定却还是在于正式的官员。这些人,暂且成为协从吧。”
毛玠点了点头道:“此法不错,可以督促各个行业的发展,有利于民生的建设。并且这些人由于没有实际的决定权利,不至于引起各地士族的强烈反弹。”
顾雍却突然皱眉摇头说道:“非也非也。官员都为士族所掌控,而士族天生自觉高人一等,虽然这协从并无官职,但是若想要士族与之和平共处,却是艰难。”
吕布闻言一愣,他之前只想着如何加快建设的进程。
虽然觉得一下子将这些人提拔成官员有些不妥,但是却忽略了士族这方面的反应。
顾雍这下一提醒,他才恍然大悟,连忙开口道:“元叹所言极是,那么这一条先放着,容日后想出一个稳妥办法再行推广。”
吕布踱了两步继续说道:“那些没有手艺的闲散人员则派去各地修路。”
“修路?”顾雍和毛玠两人都有些诧异。
“没错。”吕布点了点头道:“并州其实有着很多丰富的资源,只是由于连年的战乱,使得这里一片混乱,所以才有贫瘠这一说。”
顿了顿,接着解释道:“石涅,也就是火石,煤炭,在并州有着非常丰富的储量,这种东西,虽然在咱们并州比较常见,可是在外地却是极为稀缺。除此之外,黄金、铁矿、粮食、各地的特产等等,运输都需要修路。路通则商贾行,商贾行富,民富则国兴。”
“路通则商贾行,商贾行富,民富则国兴。”顾雍一边记录着,一边重复着这句话语。
吕布所提出的这个想法,与他最开始见到吕布是提出的以商兴农不谋而合,他也十分认同吕布这句话之中的观点。
吕布接着说道:“不过修路也是一个浩大的攻城,先从郡城至各地的县城,将官道整修一番,估计仅是这一项,便需要数载之功。”
“主公,修路耗费巨大,我军如今也是捉襟见肘,该当如何解决呢?”顾雍提出疑问道。
吕布嘿嘿一笑道:“谁说咱们穷了,咱们不是有甄家这个大财主嘛,他利用咱们赚了不少钱,给咱们修几条路总是没问题的吧。”
顾雍眼珠一转,顿时喜上眉梢道:“若是只让甄家修上几条道路,他们定然不会拒绝。届时我们多给他们一些好处,其他商贾甚至世家大族见到之后定然也会效仿……”
“嘿嘿嘿,元叹,你好奸诈哦。”吕布挤眉弄眼地对着顾雍说道。
顾雍也是发出了一阵奸诈的笑声。
毛玠见着俩人如此的模样,脑门子上尽是黑线,这俩人说是奸商绝对没人反对。
笑过之后,吕布再次开口道:“第三件事,开设几家大型的煤矿,所属权由咱们所掌控,经营权可以交由给商贾或是世家大族,收益的分配你与貂蝉进行商议即可。”
顾雍眉头一皱,疑惑地问道:“主公,这所属权好理解,经营权是何意思?”
“就以煤矿为例,煤矿以及其内的煤炭,都属于咱们所有。但是开采出来的煤炭可以由其他人采办、加工、销售,那么它的这一系列行为,就是经营,而这经营的权利必须要由咱们认可才能够赋予。”
“哦,原来如此。”
吕布接着继续说道:“最后一条,全境之内鼓励生育,让所有的妇女们给我使劲生孩子。”
毛玠点了点头,有些叹息着说道:“我大汉连遭劫难,青壮如今丧失大半。如今天下乱世以成定局,如此下去,不知何时才能恢复元气。”
“正是如此。所以我一直曾说,人口才是我们最重要的财富。有这么几个规定,你们先听完,然后给我补充一下。”
吕布思忖一番,缓缓开口道:“第一,修改法令,将女子十四岁出嫁的法令改至十三岁,若是十四岁还没能嫁娶的女子,有官府指定婚配,其父将受一年徭役。”
“第二,我军将士如若战死,其正妻可选择是否婚配,其余妾姬必须婚配。其余人等不论任何缘由,不允许出现寡妇。”
“第三,鼓励多生养,妇人亲自生育五名子女以上者,官府按年头每年补助一个成年男子的口粮,每增加一人便补助一个成年男子口粮。”
说完这三条,吕布看向顾雍和毛玠二人,开口问道:“元叹、孝先,你们觉得这三条如何?可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尽管说来。”
两人闻言都是低头沉思起来。
毛玠率先开口道:“主公,我突然想起一事。”
吕布连忙问道:“何事?孝先快快道来。”
毛玠有些踌躇地回答道:“我遇见过许多农户,家境是在贫寒,娶不起妻子,甚至出现父子、兄弟共用一妻的情况。”
吕布很是吃惊地望着毛玠,他一个从后世穿越而来的大好青年,还是头一次听说这样的事情,来到东汉末年很长时间,但是吕布真还没有和穷苦的老百姓打过多少交道。
因此听到这样的事情,感到特别的不可思议。
顾雍也开口说道:“没错,尤其是在边远地区,这样的事情尤为常见。”
吕布开口问道:“元叹,你可以有和方法?”
顾雍思索了一番,接着开口答道:“可以效法主公先前的奖惩之策。”
吕布眼前一亮道:“那便加上这一条,家贫无力娶妻者,不允许公用妻子。但是可以上报官府,登录在册,由官府委派任务,完成任务者可获得官府指派女子,否则服徭役三年以上十年以下。”
听罢吕布的话语,顾雍和毛玠皆是点了点头,感觉吕布的这一条非常不错,既能够鼓励生育,还提高了懒汉们的积极性。
吕布看见二人对他的想法十分赞同,也不由得有些得意。
看见两人身上尽是尘土,显然一直在外忙碌,突然开口道:“二位先生,你们有多久未曾归家了?”
毛玠随后回道:“已有月旬了。”
顾雍也是差不多的时间,点了点头。
吕布突然问道:“元叹,你可婚配?”
“拙荆远在家乡,还不曾接来。”
吕布一拍额头,这才想起来,羊衜、顾雍二人来的时候都不曾携带家眷。
“此事好办,家眷你不用担心,近期内我便为你接来晋阳。”百度一下“乱三国之吕布杰众文学”最新章节第一时间免费阅读。
………………………………
第193章 回家生孩子去
吕布一拍额头:“此事好办,家眷你不用担心,近期内我便为你接来晋阳。”
顿了顿接着开口对二人说道:“给你们两人一个任务,这个任务尤其的重要,甚至要比安置流民这件事情都重要许多倍。”
顾雍似乎心有所悟,脸上浮现些许尴尬的表情,毛玠则是一连茫然地看着吕布。
吕布坏笑着说道:“嘿嘿,自今日起,你俩要每天给我回家努力生孩子,你们都是栋梁之才,更应该多多生养,将来才好辅佐我走得更远。听明白了没有?”
话音一落,两人头顶上全是黑线。
顾雍年纪较小,脸皮也是比较薄,被晒的稍微有些黑的脸庞直接红润起来。
低声说道:“主公,这事就让孝先先生多多努力便是,我的妻子还远在家乡呢。”
吕布毫不在意地一摆手道:“此事容易解决,元叹你看上谁家的婆娘了,明日我便代你上门提亲,实在不行,请出师父他老人家帮你也可以。嘿嘿嘿。”
顾雍眨巴眨巴眼睛,将嘴巴闭上,不敢多说一句。
就瞅着吕布这个样,他害怕再说话,恐怕这货现在就找来个姑娘让他。
两人都不说话的时候,一旁的老实人毛玠突然开口说了一句。
“主公,您身为主公,是不是该为我们这些臣下做一个表率?”
此言一出,顾雍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觉得不合适,连忙以手捂着嘴,但是眯成了一道缝的眉眼,以及不停抖动的肩膀,都说明他此时正在明目张胆的偷笑。
吕布瞪大了双眼,一张俊脸立刻涨成了猪肝色。
至今为止除了一个女儿之外,再没有任何子嗣,一直是吕布的一块心病。
家中的四位如花似玉的美娇娘,对此也是颇有怨言。
吕布虽然嘴上不说,但是心中也是焦急的很。
前一段时间一直被四个老婆拖拽着,就是为了完成这件大事,只是有没有结果,现在也无法得知。
此刻被毛玠下意识的反击,直接给点了出来,立时有点不好意思。
闭着嘴呼哧呼哧喘了半天气,吕布郁闷无比地转身走了出去,嘴里轻声嘀咕道:“奶奶的,让你们笑话我,老子这就回家生孩子去!多生几个,气死你们!”
方才话一说出口,毛玠就有点后悔,此时看到吕布的模样心中更是有些忐忑。
顾雍显然看出了毛玠的想法,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哈哈哈,哈哈,孝先不要害怕,哈哈,主,主公并不会因为此事怪罪于你。哈哈,不过,不过,你也真敢说,哈哈哈。”
毛玠看了看顾雍,挠了挠头,他也不知道方才为何会突然蹦出那么一句话来。
但是此刻回想起来,确实挺让吕布下不来台的。
不过吕布后来离去时的表现,也委实好笑,简直就如同一个孩子一般。
想到这里,他也不由得嘿嘿笑了起来。
离开了府衙之后,吕布去街上买了点礼品,直接去了蔡府。
来到蔡府的时候,蔡邕正在抚琴自娱。
吕布没有让下人通报,悄悄地来到蔡邕身后,静静地坐着听他抚琴。
蔡邕不愧是音律大家,不多时,吕布就沉浸在他的琴音之中。
琴声悠扬,古朴大气之中还带着淡淡的忧伤。
似乎在诉说着什么,可是却又仿佛不知该向谁诉说。
只能将满怀的情绪压抑在心底。
琴音带着强烈的渲染力,让吕布听得如痴如醉。
联想到了自己离奇的经历,他想要将这个秘密告诉给身边的人。
想要告诉给许许多多的人,但是他却不能。
这种事情太过匪夷所思。
听到的人可能会认为他在哗众取宠,甚至很有可能会认为他得了失心疯。
他只能将这些想法深深地藏在心底之中。
唯有最亲近的貂蝉以及张宁,能够分享。
所以他感觉到自己是幸福的,因为至少还有两个最亲近的人,能够与他完全分享心事。
可是,这琴音之中的孤独、寂寥,吕布能够体会,却没办法做到感同身受。
毕竟,这是蔡邕的情绪,而不是他吕布的情绪。
吕布若有所思地看着蔡邕的背影。
沉浸在音律之中的蔡邕,此刻显得是如此的神采飞扬。
沉浸在情绪之中的蔡邕,现在又是给人感觉孤独寂寥。
一声悠远的余音袅袅,最后一个琴音犹自在空中环绕。
叹息,一声长长的叹息,一声充满了无尽落寞的叹息。
从蔡邕的口中,幽幽吐出。
停止了抚琴之后,蔡邕一动不动,似乎陷入了沉思,就连空气都沉凝了下来。
吕布张了张嘴,却生怕打断蔡邕的思绪,只好默默地继续坐在原地。
过了半晌,蔡邕才缓缓起身,略显老态的身躯,已经微微有些佝偻。
两鬓之上不知何时,已经是爬满了秋霜。
满脸的皱纹之中,似乎蕴含了无尽的沧桑。
转过身,这才发现吕布坐在身后。
蔡邕微微一愣,而后笑容出现,瞬间变绽放在他苍老的脸颊之上。
吕布连忙起身,恭敬地行礼道:“学生吕布,拜见恩师!”
蔡邕脸上的笑容仿佛收之不住。
一边微笑着点头,一边开口问道:“奉先啊,何时回来的?”
“回恩师,已经有几日了,这些时日学生忙于俗务,未能日日前来拜会,还请恩师恕罪。”
蔡邕佯装板起脸,开口说道:“你这孩子,怎地也学会起那些酸儒来了,你有这份心,为师就很满足了。更何况,琰儿和其他几个丫头都经常来看望我……”
吕布听到蔡邕如此说,结合方才他弹奏的曲子之中的情绪,此刻更觉得过意不去。
连忙开口问道:“恩师,学生方才便已来到,听闻恩师弹琴,故而不敢惊扰。学生斗胆询问一句,恩师可是有心事?”
蔡邕一怔,看了吕布一眼,摇了摇头,却笑道:“哪有什么心事,你这孩子。为师方才只不过是兴之所至,随意弹奏罢了。”
吕布却是不依不饶,继续追问道:“恩师,人都说‘曲为心声’。我听恩师曲中之意,似乎非常孤单。学生蒙受恩师教导之恩,常思回报,恩师若有何需要,还请告诉学生。”
蔡邕看着吕布,眼神之中流露出欣慰和赞许。
吕布虽然武勇天下第一,但是文采、音律方面也颇有造诣,甚得蔡邕的欢心。
更为难得的却是,这个孩子一片热诚,对待他更是恭敬有加。
只是……,蔡邕摇了摇头,心中暗自叹息一声。
思忖了一番,蔡邕笑着说道:“兴许是为师老了,总是想起过往的时光。那时候总是有朋友在身边作伴,把酒当歌,吟诗作赋。可是现如今……乱世当道,那些老友们,死的死,散的散,就剩下我这个糟老头子,呵呵。”
吕布听到这里也是默然,蔡邕说的没错。
和他同时代的人,如今都已垂垂老矣。
东汉末年以来,时局,即便是留下来的这些老一辈,如今都星散各地。
蔡邕摇了摇头,没有在这个话题上继续下去,开口说道:“让为父更为感到哀伤的却是另外一件事情。”
吕布敏锐地察觉到,蔡邕的自称从‘为师’变成了‘为父’,心中一个咯噔,顿时明白蔡邕接下来想要说的事情。
果然,蔡邕左手背在身后,右手并指为剑,遥点着吕布,笑骂道:“你个小兔崽子,琰儿也让你娶回家许久了,你们何时能有孩子呀?”
吕布一脑门子黑线,心道:果然说这个事了。
顿时一张俊脸涨成猪肝色,不知该如何作答,总不能说,现在天天被你姑娘逼着播种吧。
蔡邕看到吕布吃瘪的样子,心中一阵畅快,接着说道:“你小子可是说过,要过继一个孩子给我们老蔡家,可还指着他传宗接代呢。”
吕布缩了缩脖子,不敢说话,唯唯诺诺的样子,像个做错了事情的孩子。
蔡邕虽然真心着急,但是这样的事情也不是着急就可以的。
方才只不过是想要转移话题,借机开的一个玩笑而已。
吕布自然也明白蔡邕的心思,眼珠子一转,突然想到自己这一次的来意。
连忙他张开嘴,说道:“恩师,我想到了一个好主意,或许能够解决恩师的困扰?”
蔡邕狐疑地看向吕布,一脸莫名的表情。
看得吕布心里都发毛,就在吕布忍不住想要开口询问的时候。
蔡邕突然开口问道:“胡闹,生孩子这个事能有什么主意?”
“额。”吕布一拍脑门,这才明白,蔡邕误会了。
连忙开口解释道:“恩师,是我没能说清楚,我说的主意不是关于孩子的事情。”
蔡邕双眼一瞪,两手背在身后,走到吕布面前。
“混蛋,你和琰儿赶紧有个孩子,对我来说,这就是天大的事情,没有比这个事情更要紧,更重要的事情了。”蔡邕激动的吐沫横飞,花白的胡须在风中舞动,显示出主人此刻激荡的心情。
吕布搔了搔脑袋,脸上很是尴尬,不过他还是开了口说道:“恩师,我想兴办学校!”百度一下“乱三国之吕布杰众文学”最新章节第一时间免费阅读。
………………………………
第194章 兴办学校
吕布搔了搔脑袋,开口说道:“恩师,我想兴办学校!
“兴办学校?”蔡邕一时没有反应过来,还以为自己听错了。
吕布点了点头,认真地看着蔡邕,非常郑重地说道:“恩师,其实这个想法在我脑海之中已经很久了,我想要兴办学校,但是这个学校却不同于颍川书院那种现在的书院形式。”
蔡邕看了看吕布认真的眼神,当下也不在开玩笑,原地坐了下来,也示意吕布坐下。
这才开口继续问道:“那你说一说,你这个学校不同在何处?”
吕布思忖了一番,整理了一下许久以来关于兴办学校的想法,这才开口解释道。
“我想要兴办的学校,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不仅要面向士族阶层,同时也将要面向社会上的各个阶层。不论是农民还是各个行业的工匠,甚至是商贾,都可以进入的学校。”
蔡邕听到吕布的构想,极为震惊,瞪圆了双眼看着吕布。
蔡邕震惊地开口说道:“奉先,你可知你的这个构想着实惊世骇俗。”
吕布点了点头,说道:“自有汉以来,绵延四百余年,知识和学问都掌握在士族的手中,这才使得士族能够垄断官位,进而形成了绵延数百年尾大不掉的士族问题。我若是兴办面向各个阶层的这种学校,最大的阻力就是这些士族,甚至是各地的官员。”
“没错。”蔡邕点了点头,接着补充道:“士族的势力盘根错节,遍布整个大汉朝的天下,你若推行此举,可谓是冒天下之大不韪。”
吕布看着蔡邕,目光之中满是坚定不移。
蔡邕也看着吕布,心中暗叹一口气,他明白,吕布的性格向来如此。
任何问题他都会经过深思熟虑,一旦考虑清楚之后,就会朝着目标坚定不移地去努力。
吕布既然能够对他说出这些话,定然也是有了自己的考量。
蔡邕想到这里,如释重负地吐出一口气。
他微笑着看向吕布,缓缓地说道:“奉先,为师也曾有过此想法。孔圣先师曾说过:‘有教无类。’接受学问本就是每个人应有的权利。”
吕布连忙接道:“正是如此。虽然每个人可以获得的知识和技能,以及能够学会的知识和技能都不尽相同,但是这并不代表,就可以剥夺他们的这种权利。”
蔡邕更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