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乱三国之吕布-第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吕布连忙接道:“正是如此。虽然每个人可以获得的知识和技能,以及能够学会的知识和技能都不尽相同,但是这并不代表,就可以剥夺他们的这种权利。”

    蔡邕更加震惊的看向吕布,吕布的这句话归纳起来正是孔子曾说的另一句话,因材施教。

    吕布的这一番解释和说明更加的形象也更加的具体。

    并且,这方面的只是,蔡邕并没有和他说过,据蔡邕所知,吕布也似乎很少学习典籍,因此他才震惊于吕布能够如此准确地说出这一番话语。

    吕布却不清楚蔡邕的想法,继续解说道:“另外一方面,如今并州百废待兴,士家子弟大多看不起我的出身,另外一方面,有很多有理想有抱负的寒门子弟却因为学识不够,而不能为我效命,兴办这样的学校也可以为发展壮大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

    蔡邕点了点头,吕布只说要为并州、为自己培养人才,而不说为大汉朝廷。

    蔡邕也很能够理解,此时的大汉朝廷不过是名存实亡,各地诸侯都为了自己的野心发展势力。

    吕布虽然和他们没什么区别,但是至少吕布的出发点是为了给百姓们带来福祉,他始终也是如此做的。

    只看他治下现如今的情况,就足以证明这一点。

    并州一直是贫瘠苦寒之地,可是自从吕布征伐草原开始,丁原开始发展民生。

    到如今,经历了两代人十多年的努力,并州虽然说仍然比不上那些富庶之地,但却同从前相比,已经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蔡邕忧国忧民,但他忧的却不是大汉朝廷,而是全天下数万万黎民百姓。

    因此得知吕布的野心之后,他不但没有任何的反对,还不遗余力地进行着帮助。

    如今吕布提出兴办这种学校的想法,正是也与他一贯的理想不谋而合。

    蔡邕兴奋地笑逐颜开,眼神之中也隐现泪光,他开口说道:“好!好!好!”连说了三个好之后,却是激动的说不出话来。

    吕布诚恳地说道:“不过学生只是有一个大概的想法,具体的事情学生也不懂,因此才来请教恩师,望恩师能够指点迷津,更请求恩师能够帮助学生。”

    蔡邕朗声一笑,开口说道:“哈哈哈,为师已经老了,可没有精力再去忙活这些事情喽。”

    嘴上虽然说着拒绝的话,但是那话语之中的语气以及蔡邕的表情,无不显示着他此刻内心之中的欢愉。

    吕布自然清楚,这是蔡邕那身为文人的病又犯了。

    也乐得配合老岳父玩这种欲拒还迎的把戏,吕布连忙起身道:“恩师,还请恩师出山,助学生度过难关,也为这天下寒门学子们,谋一个福利。”

    顿了顿,吕布正色道:“学生如今有一心愿: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蔡邕神情一怔,仔细看了看吕布,然后低声重复起这两句话。

    反复重复了许多遍,越是重复,越觉得其内所表达的含义深远。

    为天地立心,天地本无心,但是天地生化万物,生生不息,这就是天地的心意。

    为生民立命,古人尝言‘安身立命’,百姓能够丰衣足食,也就有了立命之根本,另外一方面基本的生活得到了保障之后,那么就需要教化世人,带领世人行善,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这便是其中的含义。

    为往圣继绝学,后世北宋大儒张横渠说出这句话,愿意是基于历史之中,自两汉以后,自魏晋、南北朝、隋唐等等朝代,虽然延续了千百年间,可是却始终未能延续先秦儒家的绝学。

    直到北宋之初,普天之下竟然找不到一个像样的师表。

    最终一直到理学家出现,这才复活了先秦儒家的形上智慧,使儒家的思想重新光耀大地。

    然而现在这个时代,虽然自从董仲舒独尊儒术之后,儒家学说占据了主导地位,但是还是有不少其他的学说流传了下来。

    吕布的本意,以及蔡邕所理解的都是让这种百家争鸣的盛况能够重现。

    为万世开太平,这最后一点,蔡邕所理解的也和原文的意思并不相符。

    不过却代表了吕布的另一个心愿,这反而让蔡邕更加觉得真实不做作。

    体味了很久,吕布这四句话的意思,蔡邕激动的心情终于平复了下来。

    转过头,看向吕布,蔡邕满意地看着这位弟子。

    许久方才开口说道:“奉先,能够有你这样的弟子,实在是为师之幸,天下之幸。”

    吕布虽然料到这个话一旦说出来,肯定会引起蔡邕的震惊。

    但是没想到竟然会让这位老人惊诧至斯。

    吕布连忙起身行礼道:“恩师,你,你此话可是折煞学生了。”

    蔡邕摆了摆手,制止吕布接下来的话语,思忖了一番开口说道:“奉先,我已经明白了你的意思。你的这个愿望同样是为师我的毕生所愿,就让咱们师徒俩共同完成它!”

    吕布的心终于落下了地,虽然一直都很笃定蔡邕不会拒绝这个提议,但是没有得到他的亲口确认之前,始终不能真正的放下心来。

    长长的舒了一口气,吕布笑了起来。

    蔡邕皱眉沉思了一会,突然开口道:“奉先,我知道你事务繁多,定然抽不出手来亲自处理此事。然而兴办学校一事,非朝夕之功,并且为师一人也着实力有未逮。”

    吕布点了点头说道:“恩师,您所说的这些正是我最为顾虑的两件事情。”

    顿了顿,吕布接着开口道:“恩师,你看这样如何。”

    蔡邕闻言好奇地看向吕布,他也想听听这个经常有奇思妙想的弟子,这一次能够想出什么好的办法来。

    吕布接着开口道:“若想要兴办学校,人手必不可少,但是于此同时,学校的规章制度,以及学习的各类知识以及教材同样十分的重要。”

    蔡邕认同地点了点头,他也曾经开堂讲学,曾经与吕布相识就是在颍川书院。

    因此吕布此刻说的这些,他非常的认同,这些正是一个学院必不可少的东西。

    “说的不错,这些事情都需要提前筹措,这方面为师倒是颇有些心得。”

    吕布点了点头,开口说道:“恩师,弟子正是想要恳请师傅先制定一些这方面的规章及制度细则。”

    “哈哈哈,你个小子,恐怕是早有预谋了吧。”蔡邕笑着骂了吕布一句。

    吕布不好意思地搔了搔头,嘿嘿傻笑了两声,接着开口说道:“还有一件事,恩师。”

    蔡邕微笑看向吕布,也不着恼,询问道:“还有什么要求,你便一并说将出来罢。”

    “恩师,我想将现有的这种学院制度进行一个改革。”

    “改革?”蔡邕挑了挑眉毛,饶有兴趣地问道:“如何一个改革法,你说来听一听。”

    吕布点了点头,解释道:“首先将学校分为三等,最初级的一等设立在县级,县内所辖的各村、庄、乡、镇的学子们可以前去学习,其内的知识以基础的知识为主,例如识文断字,以及一些相对浅显和常用的学问。用途在于教化百姓,并且为下一阶段的学习选拔人才。”

    吕布说完这一个初级学校,便没有继续往下说,而是给予蔡邕一个消化理解的时间。

    这个构想实际上就是,将后世的学校分级应用到了这里。

    识文断字的人多了之后,从事各个行业的人也会慢慢地都有了学识。

    这样能够有利于知识和技能的传承与发展,长远看来,这绝对是有利于子孙后代的大好事情。

    蔡邕并不是庸人,略一思索便想明白了其中的好处。

    不过他微微皱眉,同时也发现了这个想法的一个重大的弊端,或者说是吕布没有想到的遗漏之处。

    “奉先,这件事情非常的好。但是你是否想过,此举定然会引起士族们的强烈反弹,这又回归到方才我们所头疼的一点上了。”

    “恩师,学校的兴办定然会遭受到士族的强烈反弹甚至是暴力反抗。此等情况我早已经有了最坏的心理准备,因此,我决议率先在并州施行。并州毕竟由我经营多年,这边的士族势力也相对要弱一些,推行起来的阻碍也相对不会太过于强烈。”

    蔡邕点了点头,没有继续说话。

    他方才开口也只是提醒一下吕布,正如吕布所说,这学校的兴办,本身就已经和士族完全站在了对立面上。

    既然如此,与其畏首畏尾妄图寻找那两全其美之策,不如放手一搏,直接做好最坏的打算和准备。

    看到蔡邕没有继续开口,吕布这才接着说道:“第二级的学校被称为中级学校,地点就设立在各州郡,初级学校毕业的优等学子,才有资格进入中等学校进行学习,这一等级的学校不但要按照学习的知识类型进行分科,同时也将学习更为专业性和实际性的知识。简而言之,此类学校毕业的学子,在工可为一司之长,从政可为一县之令,任教可做初等学校之教习。”

    “好!此举甚秒!”蔡邕闻言击节叫好:“此谋划当真秒极,术业有专攻,不同的人才适用于不同的学识,正应了孔老夫子的因材施教之说。如此分门别类培养出来的学子,自然能够拥有最纯粹和最专业的知识,学成之后也能够更有针对性地去选择未来的方向。”

    吕布点了点头,蔡邕说的正是他的想法和考虑。

    “还有第学校,就是最高等的学府,这一等级的学府应是所有州郡级学校当中,选拔出最为优秀的学子,方才能够来到这一级的学校进行深造。这一级的学校只分为三个类别,分别是文、武、研。”

    蔡邕皱了皱眉没有,疑惑地打断吕布问道:“这文、武还比较好理解,顾名思义,是培养政、军两方面的高级人才。这个研是指的何意?”

    吕布微笑着解释道:“这个研乃是研究的研,有一些学子学习了技能之后会愿意运用到实际当中,但是还有一部分人会喜好研究,比如说铁匠研究冶铁的技术、工艺,教习先生研究课题、教材等等,这个学科就是为这一类人专门设置,研究、改进各行各业,使之能够蓬勃发展的一个学科。”

    顿了顿,吕布接着开口道:“恩师,学生大概的构想就是如此,您看一看有哪些不足之处,请指正出来。”

    听完了吕布的这一番讲解,蔡邕陷入了沉思当中。

    转过身,蔡邕推开桌上方古琴,取过旁边的笔墨书简,将吕布的方才所说的事项一一记录了下来。

    蔡邕天赋异禀,天生有着过目不忘的本领,此时凭借记忆吕布方才所说的那些事情,竟然是一字不差地全部记录了下来。

    小心地吹干了书简上的墨迹,蔡邕满意地看了看书写的内容,检查了一番没有任何的遗漏。

    这才看着书简上的内容,凝神思考了起来。

    吕布知道蔡邕正在凝神思考,他也不敢开口打扰。

    站起身来,走到蔡邕的身边,观察起蔡邕的书法。

    蔡邕书法自成一家,相传是受了修鸿都门的工匠用帚子蘸白粉刷字的启发而创造的。后世北宋黄伯思说:“取其发丝的笔迹谓之白,其势若飞举者谓之飞。”

    首先,运用飞白会产生笔画美。有的笔画似流星划过苍穹,有的如快艇急驰水面,有的如悬崖瀑布飞纵,有的像织布细线伸展,有的若女子秀发随风飘动……真是千姿百态,美不胜收。

    其次,运用飞白可使单字增辉不少。单字中的飞白和其他笔画虚实相生,具有图画美,间或具有装饰美。有时,单字中的其他笔画写得平淡无奇,若恰当运用飞白,可使该字顿时抢眼;有时,飞白还可掩盖或挽救一字中不明显的败笔,收到转移着眼点的效果;有时,在单字的某竖画中恰当运用飞白,以求得相对稳定,达到欹不失正、正中寓欹的平衡效果。

    此外,上述飞白之美体现在一幅书法作品中,无不有利于产生整体美。整幅作品中的飞白,有的如山涧一泓清泉,清新自然;有的似花朵零星点缀少女衣裙,款款生情;等等。值得一提的是,在飞白的轻重徐疾中,可以反映出书写的节奏,这也是增强作品整体美的表现之一。

    吕布前世就是教授,日常也喜好研究书法。

    来到这个时代之后,更是刻意研究几位书法大家的书法。

    不论是钟繇,还是蔡邕,他都反复请教过。

    每一次观看这些大师们的笔记,都会让他由衷的赞叹。

    他自己写字的时候,有时还会去思考如何行笔,如何布局。

    但是蔡邕书写之时,却是毫无顾忌,每一篇作品都是信手拈来,但是其内的法度却是一丝不苟,混若天成,让吕布心中艳羡不已。

    正在吕布沉浸在对于蔡邕书法的欣赏时,蔡邕突然放下了书简,看向了吕布,脸上带着浓浓的笑意,但却没有说话。

    吕布被蔡邕看得心中发毛,有些迟疑地问道:“恩师,怎么了?为何如此看着学生?”

    “我是在笑我自己。”

    吕布一时没能明白蔡邕的意思,呆若木鸡地看着蔡邕说不出话。

    蔡邕没有让吕布等待太长时间,接着开口长叹一口气,脸上充斥着满足的微笑:“我蔡伯喈人到中年,数次起落,颠沛流离,原本以为此生将会潦倒,终此残生。却不曾想苍天眷顾,竟然能够认识吕布,更是有幸收了这名弟子。”

    蔡邕先开始一直对着天空讲述,眼角竟然流出了激动的泪花。

    接着他转过头,望向了吕布。

    “奉先,你今日方才让我蔡伯喈感觉不虚此生啊。为师真是愧为人师,愧为人师呀。有你这样的弟子,老夫此生无憾了,便是死去也足可瞑目。”蔡邕微笑地看着吕布,平静地说道。

    吕布目瞪口呆地看着蔡邕,发现对方眼中复杂的神色,里面包含着满足、欣慰、庆幸甚至还有一丝丝落寞,这才反应过来。

    他连忙跪伏在地,砰砰地磕起头来。

    这下轮到蔡邕有些迷茫,都忘了伸手制止吕布的动作。

    吕布一边叩头一边开口说道:“恩师,恩师,弟子方才只是一时胡言乱语,您老人家可千万不要想不开,你肯定会长命百岁……”

    蔡邕听到这里,方知自己刚才说的话,确实有些过于消极,倒是让吕布误会了。

    偏偏那些话都是自己说出来的,情绪激动之下,说得话语却是有些不恰当了。

    此刻蔡邕的表情就如同吃了一只苍蝇一般,自己总不能扇自己嘴巴子吧。

    看到吕布依然认真地在那里劝说着,心中涌起一股感动,但是脸上却不想表露出来。

    连忙站起身,笑着踹了吕布一脚道:“你个兔崽子,还没给老夫生个孙儿出来,就咒老夫,可是皮痒了不成!莫看你是什么天下第一的勇将,莫非以为老夫不敢揍你不成。”

    “额。”吕布这时也反应了过来,原来方才自己是误会了。

    不好意思地搔了搔头,开口解释道:“恩师,都怪弟子有些大惊小怪了。实在是,恩师方才说话的神色,像极了义父丁原离开时……”

    蔡邕这时闭上了嘴巴,吕布这一生也够悲催的,在这一点上师徒俩倒是有些同病相怜。

    叹息一声,蔡邕没有继续这个话题,连忙开口说道:“你的这几个想法都非常不错。今日你与我讲了这许多,老头子我倒是触动很大,你的设想非常庞杂,也不是一时半会能够完成的,我需要仔细琢磨。”

    “让恩师费心了。”

    “这都是应该的,孩子,这也是为师的心愿,因此也不全是为了你。不过这些事却不是老夫一人能够完成的,我要去找几个老友。”17百度一下“乱三国之吕布杰众文学”最新章节第一时间免费阅读。


………………………………

第195章 出发!汝南!

    “不过这件事情,却不是为师一个人能够完成的。”蔡邕拍了拍吕布的肩膀,开口说道。

    吕布连忙说道:“恩师需要哪些人手,弟子前去将他们请来。”

    蔡邕摇了摇头,看到吕布的神色似乎还想开口,抬手制止,开口解释道:“这几个人却不是你能够说的动的。需要为师亲自前去相请,只是不知道这几个老家伙如今可还健在。”

    蔡邕将书简卷了起来,轻轻拍打了两下,接着说道:“如果不是你的这个设想,即便他们还在,也没有把握将他们请出来,不过此刻有了这些,为师就有了十足的把握。”

    蔡邕脸上自信的笑容,让吕布好奇蔡邕所说的这几个人都是谁。

    能被蔡邕看重,并且还宣称若是没有这些奇思妙想都无法延请出来的人,定然是了不得的人物。

    并且还是蔡邕这个级别当中了不得的人物。

    东汉末年,虽然时局,导致学问有所败落。

    但是仍然有着许多的名士存在,这其中蔡邕算是举足轻重的一位。

    因此能够让蔡邕如此盛赞的人,着实不多,引起了吕布浓重的兴趣。

    可是眼见蔡邕的神色,显然是不准备说出来。

    吕布也只好闭上了嘴巴,没有将疑问说出口。

    两人又商量了一番有关于兴办学校的事宜,吕布这才离开了蔡府。

    吕布回到府中的时候,已经是临近傍晚。

    府内正在准备晚膳。

    吕布回到后院,只见四位夫人都在桌上,等着他回来。

    这几日吕布难得的能够在家陪着各位夫人,一家人其乐融融地过了几天团圆的日子。

    也都知道吕布这两天即将启程前往淮南,几位夫人对他更是痴缠。

    吕布朗声开口道:“哈哈哈,四位夫人在等着我哪。”

    貂蝉嗔怪地白了吕布一眼,说道:“知道我们姐妹在等着你,还回来这么晚。”

    吕布在外面是战天斗地的盖世英雄,可是一回到家中就立刻变成了乖宝宝。

    这也是吕布本尊自小的习惯,吕布来到这里很好的继承了这一点。

    挠了挠头,正不知该如何回答。

    丁瑶在旁边连忙解围道:

    “姐姐,吕大…夫君他忙于正事,心中还挂念着咱们,姐姐就不要为难他了。”

    张宁看了看一脸着急的丁瑶,眉眼之间都是一副想要为吕布解释的焦急。

    顿时笑得眉眼之间都是春意,花枝乱颤地说道:“姐姐,你看看你,没事数落夫君。惹得咱们的小妹妹着急了吧。”

    貂蝉美目流转,看到丁瑶小脸上浮现的羞窘之意,也是笑得捂起了嘴巴。

    蔡琰虽然没有说话,但是听到其他三个姐妹的玩笑,也是开心得笑靥如花。

    三个姐姐的笑,让丁瑶更是觉得羞窘。

    方才话说出口,她便后悔了。

    貂蝉那句话分明是在和吕布调笑,可是她却信以为真,以为貂蝉真的生气了,这才着急的开口辩解。

    听着三位姐姐的笑声,丁瑶的小脸红的仿佛天边的晚霞,一双葱葱玉手都不知该放到何处。

    四位夫人在笑闹,吕布幸福的看着这一切。

    四女均是美艳无双的人物,梅兰竹菊各擅胜场,说不出谁更胜一筹。

    在吕布的心中,也是占据着同样重要的分量。

    吕布走过去,自丁瑶开始,每一位夫人的额头上都留下了深深的一个吻。

    四人也都习惯了吕布这种,经常亲昵的举动,现在也都习惯了,并且也非常享受这种被疼爱的感觉。

    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吃着晚餐。

    貂蝉将一片鸡腿肉夹到吕布的碗中,开口问道:“夫君去汝南,准备何时起程?”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将目光集中到了吕布身上。

    她们都很关心这个问题,虽然知道吕布的武勇天下第一,但是每一次他的出征都会为这几个女孩子平添许多的担心。

    吕布自然知道这几位夫人心中的担心,装出一副毫不在意的样子回答道:“明日一早便动身,这一次去汝南没有任何的危险,放心吧。”

    自从说起这个事情,蔡琰明媚的笑容便瞬间消失不见,低下头嗫嚅地说道:“你哪一次出去不是惊心动魄,你总是瞒着我们,不希望姐妹们担心,可是你又怎知我们怎会不担心呢。”

    吕布看向蔡琰,张了张嘴,想要说些安慰的话语。

    可是却突然发现,这时候说一些安慰的话语太过苍白。

    几位夫人都将目光转向吕布,美目之中尽是忧心和哀怨。

    吕布看了看泫然欲泣的四位美人,当真是别有一番惊艳。

    但是此时却不是欣赏美景的时候,吕布天不怕地不怕,却是最害怕女人哭泣,尤其是自己的女人。

    连忙开口道:“哎呀呀,别这样,你们的夫君我,可是天下无敌哦,能伤害到我的人可还没有出生呢。”

    众女也都知道,吕布是不希望她们担心,纷纷开始收拾心情。

    “那当时在贺兰山时,你不是受了重伤吗?万一,万一……”蔡琰还要继续说下去,却被貂蝉厉声打断道了。

    “琰儿,夫君出门在即,你怎能说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